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降雨方式

人工降雨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降雨方式

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污染 ;  余浆; 离心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预应力钢筒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定义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指在带有钢筒的混凝土管芯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沙浆保护层而制成的管子。

1.2预应力钢筒管成型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1.2.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分类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根据生产成型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钢筒管PCCP-L,管芯生产采取离心成型工艺生产,另一种预应力钢筒管PCCP-E,管芯生产采取振动成型工艺生产。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离心工艺根据喂料方式分为机器喂料和人工喂料,管子口径小的较多使用人工喂料,口径较大的一般使用机器喂料。人工喂料和机器喂料各有优缺点,人工喂料时喂料准确,内壁光滑,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机器喂料恰好相反,优点时减轻了劳动强度,缺点是喂料准确性较低,需要人工打钎拉平内壁,机器的清洗也比较费时。

1.2.2离心工艺的特点 

在离心成型过程中,管模连同混凝土在离心机上以一定的旋转速度转动,混凝土在离心力作用下分布于管模内表面并形成密实的结构,这种以离心法成型的混凝土称为离心混凝土。预应力钢筒管PCCP-L管芯生产离心成型工艺制度分为慢速、中速、快速三种离心阶段,慢速的作用是布料,中速的作用是使物料均匀分布,快速阶段是通过较大的离心力使物料密实并挤出混凝土里多余的空气和水分。

  离心混凝土的基本特点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混凝土中的固相粒子沿着离心方向沉降,与此同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形成密实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系由多种固相组分组成,在离心力作用下其沉降速度各不相同,因而又造成混凝土的分层现象,内壁是水泥浆层,靠外壁是混凝土层,中间夹着一层水泥砂浆,这种分层现象是在混凝土离心过程中发生的。其优点是管子内表面比较光滑,液体通过时阻尼系数比较小。其缺点是混凝土产生内外分层,破坏原设计混凝土级配,降低强度,其强度比普通砼强度降低6%以上,内壁水泥浆层强度降低更大,由于内壁水泥浆层水灰比大、强度低、因而耐磨性能差,水泥浆收缩大,放置时间一长,内壁容易出现裂缝。离心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能耗高,生产过程中产生余浆液污染环境。

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余浆的分析。

我国目前多数水泥制品企业在使用离心成型方式生产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时,对产生的余浆一般都是使用水把其稀释后冲进下水道,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时间长了还会堵塞管道,处理成本很高。

2.1余浆的成分分析

余浆是管子离心结束后从其内壁倾倒出来的悬浊液,含有水泥、砂粉、水和极少量的减少剂等。余浆的固相物质主要是水泥、砂粉。其含量称为余浆的含固量,含固量的测定方法参照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由于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中使用的砂不能通过0.080mm的筛,水泥和粉煤灰在该孔径的筛余少于3%,因此,把通过0.0080筛的余浆烘干可检测出余浆的含固量,经检测,余浆的密度与固体含量呈线性关系。密度为1000-1200G/mm,含固量为30%左右,主要由水泥和砂粉组成。每立方米混凝土大约产生80KG的余浆,如果通过回掺每立方米可以取代20KG水泥。

2.2余浆失去流动性时间检测

余浆循环利用是一个收集、存储、利用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温度下,余浆失去流动性的时间测定也是一个关键,通过检测“余浆失去流动性时间”试验结果如表2.1

序号 管径(mm) 密度(kg/l) 含固量(%) 浆体失去流动性时间 对应混凝土初凝时间 备注

1 400 1.21 30.1 4h45min 7h10min 取样时浆体温度为14℃,试验温度为20℃。

2 500 1.23 28.4 4h24min 7h20min

3 600 1.20 29.5 4h50min

4 800 1.24 27.9 5h12min

3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余浆循环利用方法实践

3.1离心制度及配合比的确定

(1)离心制度制定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芯的生产首先得确定离心制度,经长期生产经验制定出如下表3.1的离心制度。

表3.1

管径 喂料 慢速 中速 快速

转速

(转/分) 转速

(转/分) 时间

不少于 转速

(转/分) 时间

不少于 转速不低于(转/分) 时间

不少于

400-500 120-150 150-200 3分钟 200-280 4分钟 380 8分钟

600-800 120-150 150-200 3分钟 200-280 4分钟 350 10分钟

900-1000 120-160 160-200 3分钟 200-270 4分钟 330 12分钟

1200-1400 120-160 160-200 3分钟 200-260 4分钟 320 14分钟

(2)配合比设计

由于要循环利用余浆,这就需要设计两种配合比,两种配合比水泥用量和水用量不一样,第一批混凝土料配合比为表3.2

表3.2

材料名称 材料规格 配 合 比 每M3 用量 (kg)

水泥 PO42.5 1 450

砂 邕江中砂 1.904 857

石子 5-20mm 1.904 857

粉煤灰 Ⅱ级 0.222 100

减水剂 NF-2(30%水剂) 0.024 11.0

水 洁净水 151

水灰比 0.275

塌落度 20-30mm

第二批混凝土料配合比为表3.3

表3.3

材料名称 材料规格 配 合 比 每M3 用量 (kg)

水泥 PO42.5 1 430

砂 邕江中砂 1.904 857

石子 5-20mm 1.904 857

粉煤灰 Ⅱ级 0.222 100

减水剂 NF-2(30%水剂) 0.024 11.0

水 洁净水 100

水灰比 0.189

塌落度 0-10mm

3.2直接循环利用方法

由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离心工艺的高速离心时间较长,速度较高,所产生的余浆固含量较少,掺加进混凝土料中对原混凝土强度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余浆失去流动性时间也较每批管子的离心时间长,也不会影响余浆的回掺时的流动性。所以可以直接掺加进混凝土中循环利用。

3.2.1制作收集存储箱

首先用铁板制作两个存储箱,长、宽、高为3500mmx500mmx400mm,铁箱放在离心机两端,比离心机上的钢模低些,用于收集余浆。

3.2.2余浆循环利用操作要求

离心第一批管子时采用第一批料配合比生产,第一批离心结束后产生的余浆通过浆耙把余浆耙出,存放在存储箱里,当生产第二批管子时使用第二批料配合比生产,把水和水泥都减少了,目的就是要用余浆中的水泥和水取代部分水泥和水进行回掺,喂料时操作人员用铁铲把存储箱中的余浆铲出与混凝土混合均匀后再喂料。第三批重复第二批的步骤,如此类推,直到生产最后一批时产生少许余浆,与清理场地废料一起清理掉。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冲入管道时间长后造成堵塞管道。工艺也不复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好方法。

4结束语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因此,如何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各行各业研究的热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作为水泥制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的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各企业在生产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时,都会碰到废料污染的问题,任何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的措施,都成为各企业研究的课题。各企业也都有自己的一些处理方法,本文是根我公司生产实际摸索出的预应力钢筒管离心工艺人工喂料余浆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实践,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建红 王海飞.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余浆回收循环利用技术,2009.9.30

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第2篇

从目前来讲,对于空中水资源的开发还是比较现实的,因为空中的水资源并不在人均水资源的计算范围之内,只有这种方法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开发空中水资源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同时还可以对于地下水进行补充,缓解生态危机。

人工增雨成本低、见效快,现在已是我国大多数省区抗旱的重要手段,且规模居世界前列。在人工增雨方面,我国的起步还是比较早的,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此种做法,并且人工增雨的做法已经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普及,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地。和其他的抗旱手段相比较,人工增雨的优势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费用方面的成本就要比其他方式要低很多,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国家的地域比较广阔,而且农业生产领域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农业用水会占据很大一部分,况且农业发展中如果缺乏了水资源,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抗旱方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巨大的,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人工增雨的规模上在世界上都是居于前列的。

我国北方空中水资源潜力巨大,目前的水汽利用率仅为5%。利用率若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增加水资源1090亿立方米;若能达到南方的一半,我们则多出7条黄河。关于人工增雨,国内文献经常引用的说法为:根据国外多年经验,科学组织的人工增加雨雪作业可能增加15%左右的降水量。这实际上只是美国1957年用碘化银催化冬季过冷却云的一次实验结果,具体数据为能增加降水10-15%。其对某次人工增雨或许有参考价值,但若开发空中水资源,则应着眼于“水汽利用率”。

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流域 水土流失 侵蚀评价

中图分类号: S157文献标识码: A

1、湖北省径流小区和小流域观测数据资料收集整理

在小区尺度上,收集湖北省近几十年来336场降雨5812组径流、侵蚀数据资料,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对全省不同径流小区数据进行综合,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小区侵蚀产流、产沙影响。收集湖北省6个地区流域资料,面积从11.9km2到461km2不等,年份跨度20年;7个不同地区55个小区的观测据(表1)。并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域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理背景、小区布置等,整理录入数据库。

表1 湖北省部分流域、径流小区资料概况

2、径流小区侵蚀研究

每个径流小区数据进行整理,将每一场连续降雨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组,计算出每个小区径流总量(Q)和侵蚀模数(T)的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和样本数(n),并在检索的文献中提取上述指标。相关数据量如表2。

表2 用于Meta-analysis的相关数据量

研究分析指标均为连续变量,选取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合并统计量。效应值SMD正值为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增加,负值代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减少。表3为假设所有研究享有共同的效应。径流量研究间同质性Qwi=192.50,且p=0.06,所有研究有相同的效应值;侵蚀量研究间同质性Qwi=160.42,p=0.71,上面结果同样成立。

表3 径流小区径流、产沙Meta-analysis结果

从表4中可知,四个级别的效应值均较小,其中农田、园地和林地的效应值较草地要大。异质性检验表明,农田、园地和林地三个级别都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四个级别径流量研究间同质性Qb=1.37 (X2-test:df=3,p=0.71),说明径流量研究中,四个级别水保措施间异质性显著。

表4 不同水保措施径流量、侵蚀量Meta-analysis结果

对172个侵蚀量研究,不同水保措施划分4个级别的Meta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园地和林地的效应值SMD较大,均为0.58,达到中效应,其次为草地0.50,最小为农田0.38。四个级别侵蚀量研究组间异质性检验Qb=6.02(X2-test:df=3,p=0.11),其中p>0.05,差异显著,说明四个级别研究间具有异质性。

对湖北省55个小区336场降雨5812组径流、侵蚀数据分析表明:农田、园地、林地、草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小区侵蚀产流产沙有明显减少影响,对侵蚀产沙影响效果大于产流。Meta分析结果认为农田、园地和林地对小区产流影响大于草地。在侵蚀量研究中,Meta分析认为四种土地利用对侵蚀量减少效果园地=林地>草地>农田。

3、SCS-CN关键参数校正

SCS-CN模型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USDA-SCS)研制,主要应用于小流域水文预测。SCS-CN模型理论以一个水文平衡条件和两个水文假设为基础,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或者

式中:P—降雨总量,单位为mm;Q—径流量,单位为mm;Ia—初损,单位为mm;S—可能最大滞留量,单位为mm;λ为系数(λ>0),是一个区域参数,依赖于地质和天气因素影响。S可以用下面公式表达:

CN值的变化很大程度的受到土壤前期水分条件AMC(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的影响,AMC分为三个等级:Ⅰ干燥,但是大于凋萎点,Ⅱ中等(正常状态),Ⅲ湿润(土壤呈渗透饱和状态)。

初损率是计算径流深、水位峰值和径流的时间分布的重要信息。一般来说Ia取值为0.2S,分别计算29场降雨的初损率Ia/S,三峡地区的初损率Ia/S取值为0.05比较合适。运用流域1989、1990和1993年的数据对重新率定参数的模型进行检验(表5)。表5中方程修正后,线性回归斜率由0.559上升为0.834,模型效率系数E为0.768,相较未修正模型在该区的模型效率系数0.482有了明显的改善。可见在研究区选择修正后的SCS-CN进行径流模拟是合适的。

表5 初损率Ia/S修正前后SCS-CN法预测的径流深度预测效果

4、典型小区径流泥沙研究

通过径流小区的人工降雨和长期观测试验,研究了三峡库区常见的梯田和植物篱两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试验小区中1-4号小区研究梯田对侵蚀的定量影响,5-7号小区是植物篱。研究结果(图8)表明梯田显著减少了径流和泥沙量,且在果园的效果比旱地更显著。在果园修建梯田后,平均径流强度减少了32.8%,平均泥沙含量减少了82.2%,而在农地修建梯田后,平均径流强度只减少了9.6%,平均泥沙含量减少了63.7%。梯田还改变了产沙过程,在梯田小区泥沙含量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在坡地小区泥沙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的趋势。

多年天然降雨的观测结果表明梯田措施明显减少了产沙量大于100 g m-2和径流量大于 10 mm的场次,且在果园的水保效果比旱地更好(图3)。在果园修建梯田后,产沙量>100 g m-2的降雨场次从19场减少到4场,径流量>10mm的降雨场次也从18场减少到4场;在旱地修建梯田后,产沙量>100 g m-2的降雨场次从12场减少到4场,径流量>10mm的降雨场次也从8场减少到6场。

梯田小区的年平均径流量和侵蚀量也表明梯田措施的保水保土效果跟土地利用紧密相关(表6),在果园修建梯田后,年均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减少了60%和68%,而在旱地修建梯田后,年均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减少了23%和52%。

表6梯田小区年平均径流量和侵蚀量

植物篱也是紫色土地区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人工降雨试验的结果表明:植物篱的减少径流的效果要比减沙效果好,且植物篱与植物篱+作物残茬覆盖两种措施在减少径流上差别不大。与对照小区相比,植物篱小区和植物篱+作物覆盖小区的径流量分别减少了83 %和 75%,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43% 和 23%。

图1 观测期间内植物篱小区径流泥沙关系

虽然人工降雨实验表明植物篱+作物覆盖小区比植物篱小区更能有效减少泥沙,但长期的观测结果表明二者差别并不大(图1)。长期天然降雨观测的结果表明植物篱措施更能减少侵蚀产沙量而不是径流量,这与人工降雨得到的结果不同。与对照小区相比,植物篱和植物篱笆+作物覆盖小区的年均侵蚀量减少了66%和67%,而径流量只减少了37%和38%。年均侵蚀量和径流量的结果也表明植物篱和植物篱+覆盖两种措施在坡耕旱地上的水土保持效果基本一致。

表7 植物篱小区年平均径流量和侵蚀量

5、总结

针对我省多年来水土流失观测资料分散、不规范、尺度单一、无定量评价模型等问题,通过对已有的多年数据的收集及标准化整理,提出监测及数据规范标准,建立湖北省水土流失观测资料数据库,从坡面到小流域尺度,从评价标准制定到模型建立。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在典型小流域侵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今后湖北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应评价提供科技和数据支撑。但由于时间、资金、环境、资料的限制,大量数据还有待进行更深程度的挖掘和分析,尤其在小流域研究中,高分辨率的DEM等资料价格高昂,无力全部购买,影响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方怒放 ,小流域降雨—径流—产沙关系及水土保持措施响应

郝俊萍,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第4篇

人体必需的“智慧元素”

碘元素是由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发现的,后来由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将其命名为“碘”。碘的希腊文原意为“紫色”,正好与其特征的颜色相吻合。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存在于海水、碘矿、地下卤水和油田卤水中,某些海藻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富集大量的碘。最早是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后来还从硝石以及地下卤水中提取碘。

正因为碘的分布很不均匀,在远离海边的内陆地区或山区的水资源中含量极少,所以加碘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碘盐中那一点点碘的含量为什么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呢?

原来,碘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但它却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体碘元素缺乏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致使甲状腺发生增殖性变化,即脖子粗大。对儿童来说,则可致智力发育障碍以及骨骼发育障碍。而且科学家发现,在儿童期出现的这种碘缺乏病是不可逆的,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骨骼发育的损伤也是终身性的。所以,碘被称为“智慧元素”。

人体内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如果长期摄取碘元素缺乏的粮食、蔬菜、肉类和水,就应该以加碘盐作为补充。加碘盐主要是针对我国一些地区人群普遍缺碘而推广的一种食用盐。我国食盐加碘的历史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防治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原有的食盐碘添加标准已稍显“滞后”。为此,卫生部于2011年9月了新的《食用盐碘含量》,要求各地根据实际状况对食盐碘含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范围为每千克盐含碘20~30毫克,同时允许在此范围有上下30%的浮动。

播撒甘霖的“无名英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几千年来人类“布云行雨”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人工降雨(或称人工增雨)技术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已经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降雨作业分为空中作业和地面作业两种方法,前者是用飞机在高空云层中播撒干冰和碘化银等物质,后者是利用高炮或火箭从地面上发射干冰和碘化银等物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作业方法,其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

自然降雨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上升的气流,三是足够的凝结核。发生降雨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云,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比如 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存在。如果微观物理条件不具备,那么宏观天气条件再好也不会发生降雨。如果向云雾中播撒碘化银和干冰,那么不仅能产生很多人工冰晶,而且还会使水滴进一步凝结长大,从而形成雨水而降落到地面。

“干冰”就是固体二氧化碳,其主要作用就是充当优良的制冷剂。当我们把干冰发射到高空云层时,它就会迅速升华而变成气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局部空气的温度就会迅速降低,其中的水蒸气就会发生液化变成小水滴,这样就会形成浓密的云层并为降雨创造条件。此时,人工播撒的“冰核”碘化银就会使云雾产生凝结或凝华过程,再借助于水滴的自然碰撞过程,就能实现人工降雨了。

碘化银的粒径是非常微小的,其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工凝核剂。碘化银的微粒结构与冰核的结构极为相似,因此可以作为人工冰核使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水蒸气迅速液化变成小水滴。每克碘化银在-10℃气温下能产生大约1011~1014个冰核,因此是一种很好的冷云降雨催化剂。碘化银在高空扩散后会变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作为水滴的凝聚核消失在了浓密的云中了。随雨滴降落到地面的碘化银与巨量的水滴相比简直就是微乎其微了,因此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

碘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通常被用作外科消毒剂。常见的以碘为主要药效成分的消毒剂有碘酊和碘伏。

碘酊就是我们俗称的碘酒,通常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为一种固体物质,添加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碘酊是急救包中常见的药品之一,市售碘酊的浓度一般为2%。碘酊能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以杀死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因此常用于伤口的消毒。碘酊的杀菌作用比较强,并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宜用于黏膜消毒,用于皮肤消毒时也应注意避免皮肤发泡或过敏,以及减轻对皮肤的着色。

碘伏是单质碘溶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形成的,一般可溶解9%~12%的碘,呈现紫黑色。医用碘伏通常浓度比较低,一般在1%以下,呈现浅棕色。碘伏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也可用于生活用品的消毒,如蔬果、餐具、玩具等。消毒时需对碘伏进行水稀释,之后将生活用品放入其中浸泡5~10分钟即可。

某些有机碘化物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作医学诊断的造影剂,如碘番酸(三碘氨苯乙基丙酸)用于胆道造影,碘化油等可用于支气管、输卵管、瘘管造影等。碘化油注入人体后,由于其能比周围组织结构吸收更多的X射线,从而在X射线照射下形成密度对比,显影出所在腔道的形态。 碘的含量在海水和海产品中相对较高,如每千克海带含碘多达4000毫克

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中,碘131和碘125是毒性相对较大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碘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核医学诊断。

应用广泛的“碘试剂”

碘在分析化学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以及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可以用碘量法进行定量分析。碘量法又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

在环保领域,水域中的溶解氧含量测定通常采用的就是碘量法。科学家把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的溶解氧水平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碘量法还是油脂检测的一种主要方法。碘价为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碘价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各种油脂的碘价大小和变化范围是一定的,例如大豆油的碘价一般为124~139,花生油的碘价为86~107。因此,通过测定油脂的碘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脂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使假现象等。

人工降雨方式范文第5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

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着的,而运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与任务)

(一)学习目标描述

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1.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学习过程:①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③个别探究的过程――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2)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

(3)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二)学习任务

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2.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境,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媒体阐述】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学习情境类型

1.真实情境

2.问题情境

3.师生交互情境

(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玉林市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

(1)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讨论: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学生小组讨论: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3)学生小组讨论: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4)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

(5)学生小组讨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学习的拓展

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1.合作讨论:分成小组,对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进行协作学习

2.个别探究:利用媒体提供的数据资料,绘制降水的柱状图

3.小组探究:根据地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评价设计】

测试形式:1.课堂上提问

2.媒体展示习题

3.学生自带的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小结与反思】

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量的测定

三、降水量的分布

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探究活动】

1.将水果从冰箱中拿出来,观察表面水珠的形成,观察洗澡时水滴的形成

2.降水的形成

准备一个玻璃杯,杯中放少量水,杯口用塑料纸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然后拿到荫凉的地方,观察杯中降水的形成。

3.测定一周的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