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第1篇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有专家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人手发展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写名医传奇,传授中医养生知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这些虽然没错,也很有必要,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那么,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这样又太宽泛了,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大造声势,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维护中医药利益,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如何认识科学,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中医药是不是科学,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人们发现,在信息时代,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软实力”,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据我所知,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科学不是文化,只能有一个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

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重视普遍规律性,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重视个体特性,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研究,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一、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定义及法律特征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世代相传并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医药卫生知识。其客体可概括为中医药理论知识、技术知识、遗传资源和特有商业标记等1。与中药西化相区别,为促进中医药的“原生境发展”,此处仅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具有传统特色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其特征为

1理论源头的整体性

中医药传统知识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代中医经典著作为理论源头,后世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创作和具体实践。

2客观标准的分散性

与现代西方医药思维方式及规范标准截然不同,中医药传统知识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即针对病患个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病痛。因而,很难建立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

3生态环境的地域性

在“天地人合一”的中药理论思想影响之下,我国的中医药体系发展成为以地区为特点的多个中医药类别,除了众所周知的汉民族创制的医药之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蒙药、藏药、苗药等。各个医药体系呈现出异彩纷呈、形态各异的特点。

4自身价值的财产性

尽人皆知,随着中华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中医药自身价值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日益受到瞩目。中医药自身的经济价值得到国内外公众的一致认同。

二、中医药传统知识立法保护的思路

1现行知识产权立法分别保护模式

  中医药传统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最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的凝结,其孕育着潜在巨大经济价值的信息,对于中华民族瑰宝的保护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之下,似可对中医药分别进行保护。中医药生产和经营信息可以适用商业秘密保护;中医药产品适用专利法保护;中医植物品种参照适用于植物新品种权和地理标志保护;知名中医药产品外观装潢等适用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商标权;对于中医药处方适用著作权保护。上述想法一方面考虑到中医药与知识产权法的契合之处,另一方面无需对于现有知识产权法等进行变动立法成本较小。但存在些许不当之处:诸如对中医药品种的保护之中,单纯参照《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易造成中药品种长时间被个别中药企业垄断的现象,不利于其他企业对于相关植物成分的商业利用,对于整个中医药工业的繁荣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片面参照《专利法》对于中医药产品进行保护,貌似能够保证中医药专利权人的独占利益,但中医药专利侵权行为由于中医药自身客体是由多种成分复合而成的,其难以侵权认定已成共识,不仅如此,在申请专利时可能带来的专利公开可能带来的技术流失的隐患,成为许多中药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踌躇不前的重要原因;参照商业秘密对于中医药进行保护表面看上去得当,中医药技术和经营信息只要具备一定商业价值,无需达到专利的新颖性即可受到相关保护,问题在于我国多数中医药 已经公开并未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业界普遍赞同的是对于中医药给予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标示产品来源于某地,其特定的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与该地的自然或人文因素密切相关。一些具有的地方特色的中医药药材似乎可以通过此种途径得到保护。该保护方式具有地域性明显、保护期限长的鲜明特征,但地理标志不得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无利于中医药药材的开发和利用。

2中医药传统知识私权立法保护模式

中医药传统知识自身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承机理源于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无法用西方国家针对化学药品建立的医药体系进行标准化,因而有许多与知识产权制度相悖之处。从粗制草药的煎制、到中成药的特殊工艺,乃至针灸气功等诊治方法都知识产权法无从保护。

依《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条,“各国对其遗传资源拥有主权权利,可否取得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并按照国家法律行使。”为防止对于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不当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参照知识产权法对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予以私权保护,具体内容如下:

1中医药传统知识私权保护客体

中医药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保护客体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制剂。

同理中医药知识产权技术知识的保护客体似应为为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但,在我国《专利法》第二十条中规定,疾病的诊治和治疗方法不属于专利法保护对象。故后者并不视为专利法保护对象。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私权保护中有必要对此予以专门性的保护。就遗产资源而言,专利法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在依遗传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中,申请人应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故,具有正当来源的遗传资源亦可受到私权保护。

2中医药传统知识私权保护主体

一般而言,中医药制药企业理应成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主体。但对于中医师一直存在着一定质疑。中医师是传统知识传承人和持有人,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方式进行诊治的人,为原生中药的真正发明者。其合法付出理应得到相应报酬,故其亦可作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私权保护主体。2                 

3中医药传统知识私权保护内容

1)独占商业利用权 除法律另有规定之外,中医药传统私权人享有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中医药产品,或依其生产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许可商业利用权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权利人有权许可他人对该项权利进行商业利用,并收取使用费。权利人应与许可人签订合同,向权利人支付商业利用费。

3)转让权 中医药知识产权可以转让,中医药知识产权权利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国其他组织转让时,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4)标示权 在中医药相关产品上标明权利人主体身份等相关信息的权利。

5)禁止权 中医药传统知识权利人有权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国组织不经其许可生产相同或相似中医药 产品。

3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变通保护制度

1事先同意制度

依《生物多样性公约》,遗传资源取得人得提供关于该相关资源来源正当性的有效证明。印度相关法律规定,专利申请人必须在其说明书中公开涉及的任何物质的来源和地理起源,其法律允许以“整个说明书没有公开或不正确地提及发明所用生物材料的来源或地理起源”为由,对于专利提出异议。3上述制度保证相关专利的正当来源,有效防止专利侵权行为的发生,使专利物质来源所有人的利益得到正当的保护。

倘若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对于相关制度进行引入借鉴,以中医药来源地证明、中医药所有人事先知情证明、中医药使用许可证明为内容,对于中医药开发利用进行权利人事先同意制度的借鉴,则不仅我国相关行业的权利人经济利益得以照顾,而且我国作为中医药原材料地、以及中医药产品研发地、中医药产品生产地的地位得以体现。

2许可证贸易保护 

按照TRIPS第29条规定,成员国在未损害专利正常利用,以及并不合理的损害专利所有人的合法利益之情况下,可以规定专利权的限制。在第31条别列举强制许可所应遵循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强制许可是相对于专利权人自愿许可而言的。本文认为,在我国中医药“原生境”发展无法与现代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契合之下,为遵照中医药传统独特发展规律,有必要规定专门的许可贸易制度,对于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新颖性、创造性的原生中药,采取一定程度的许可证交易保护。由专门的中医药集体管理组织,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其商业化利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将所得收益以一定标准统一应用于奖励中医药传承人,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第3篇

坐落在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坝陵南街的太原市中医医院,紧邻山西省儿童医院,往南不足200m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两所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项目、设备、药品三方面都拼不过西医的医疗市场情况下,太原市中医医院如何走中医药特色之路求生存、求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焦国梅任院长以来,每天门诊量由原来的几十人到现在的300多人,高时近500人,从这组数据便可看出,太原市中医院在焦院长的带领下正在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已路。近日,该院院长焦国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2009年10月19日是星期六,早上8点多记者便来到太原市中医医院,一楼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前来就医的患者已经站满走廊。走廊两侧,各种中医药养生保健小知识和古代中医文化、中医名家的介绍吸引着不少患者顿足观看。

找准定位,中医院就应该姓“中”

见到焦院长,这位省城中医院唯一的一位女院长做起事情来还是那么雷厉风行。近一段时间,因为过度劳累,颈椎病折磨着她,本来准备去检查一下,听说记者采访便推掉了诊查。交谈中得知,焦国梅院长多年从事西医临床工作,曾在一家企业医院做院长10余年,此番在西医基础上搞中医,她的审视角度有何不同,她对中医又有何见解呢?

焦国梅告诉记者,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中医院与其他医院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医院有着深厚的中医内涵和鲜明的中医特色,这是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的具体展现。为此,中医院定好位是首要条件。

中医姓“中”,是中医界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中医药是中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医院姓“中”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医院发展的最基本定位,尽管中医院姓“中”并不容易。

但中医院只有保持发扬好“中”味,只有踏踏实实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创新,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市场需求,进而不断赢得和开拓自己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出中医药强大的与两医一争长短的优势。

为此,太原市中医医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每年有计划地加强对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培训。由于护理人员多为护校毕业,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药基础知识,因此,该院每年组织开展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2008年内科护理站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同时开展中两互学,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开具中药处方、应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心脑科、肿瘤科就是两医学习应用中医的一个很好例子,这些科主任们都是西医出身,但她们深深为中医药的魅力所折服,积极学习中医药知识、应用适宜技术。目前开展了穴位贴敷、腹针、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足浴、药枕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

从2004年以来,太原市中医医院将发展重点放在“中”、“特”二字上,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病、方有专效的发展思路,专科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已显现出来,据统计,年门急诊量年递增15%,业务收入以每年26%速度递增。

选名树专,打造中医院优势品牌

焦院长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太原市中医医院业务突飞猛进,主要是得益于名医、名科建设,并通过专病专利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名医带动专科,专科群打造出医院品牌,名医战略成为中医院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突出名医的带动作用,太原市中医院从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具何浓厚中医特色的专业开始,选出有特长、有知名度的老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当重点特色专科的负责人,搭建出适合他们充分发挥出作用的舞台,对于这些特色专科,重点扶持,在人财物方面均给予倾斜。

在专科建设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文化精髓,打造医院的特色品牌。从人才的选育、培养、引导,到设施、设备的配备,形成中医院自己的“套路”。由于医院在2007年住院病种分析时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占全院住院病人的11%,居第三位,并且有专门人员从事该病诊疗的研究。因此,2008年6月,医院决定筹建糖尿病科,由山两中医学院早期毕业、从事糖尿病诊疗研究的一名主任中医师担任科室主任。该科组建后,研制出“胰复散”、“肾康散”、“脂消散”、“红花四藤散”等超微粉系列方,并结合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埋线等外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目前,该科床位已从原来的10张扩展成20张,依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专科特色突显之后,医院又根据情况扩大病区规模,拓宽诊疗项目,力求把特色科室做精、做细、做实,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如,从综合内科分离出的呼吸专科、糖尿病专科、中风专科、肿瘤专科;从针灸科分离出来的特色针灸腹针室、疼痛病科等。焦院长介绍,这些科室自成立后,名医效益凸显,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专科专病门诊效益日显增长的同时,医院注重坚持简便廉验,专家看病,平民收费。据统计,2008年医院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54元。

目前医院已有3个省级名医工作室、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研究室、特色门诊专病30多个,名医31位。这些名医名家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深受群众欢迎。作为山西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太原市中医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医院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相继举办了多次适宜技术培训班进行中医文化交流。2008年,医院经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批准,成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基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基地),被省卫生厅遴选为山西省健康教育促进会教育基地。

仁和精诚,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医乃仁术、济人为本’、‘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等传统医德都是古代人们对悬壶济世的医生崇高敬仰的表述,也是当代医务人员所应崇尚和奉行的道理准则。”焦院长告诉记者,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太原市中医医院在注重加强建章立制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对职工道德理想教育的培训。医院把“大医精诚”作为医德建设的主导思想,作为医务人员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医院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当代医学楷模先进事迹、邀请本院名老中医专题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仁、和、精、诚”等传统中医文化精髓。

“仁”,即“仁心”,就是要求医者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样对待病人,只有“本为”才能“道生”,才能以医术救死扶伤。开展了以“人文关怀和仁慈、仁爱”为

核心的中医特色护理和“星级护理服务”,医院内科的中医特色护理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授予“全国中医特色护理先进单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和”,是“和谐、协和、致中和”,人体内外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人体才能健康;医患之间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医院才能生存和发展。医院在患者入院时,就由护理人员详细介绍入院的注意事项,并由院长签署“致病友的一封信”交到患者手中。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院领导都会给患者送饺子、月饼等,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和行风座谈会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融洽了医患关系。

“精”,即“精湛”,就是要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在治学中强调“重经典、重临床、重师承、重流派、重亲求、重博采、重悟性”,开展了中医诊疗常规、中医经典、中医药相关知识等一系列活动,完善院内的医疗质量考核,使医疗技术和水平有了稳步提高。

“诚”,即“诚实、诚信”,要求医务人员提供诚信友善的服务。认真落实诊疗告知、价格公示等制度,强化对窗口科室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医德医风教育,使职工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统筹规划,体现中医院特色文化

医院环境形象是医院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太原市中医医院虽然没有林立的高楼和漂亮的外观,但注重在院内装饰上充分展示和体现出中医文化内涵。具体做法是:将“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摘录制作成大型版面,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并通过悬挂中医历史人物画像、建立中医养生书画廊来展示祖国传统中医的辉煌,全院形成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和经过的人群都不禁驻足观看,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医院还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院内就诊布局不断进行调整。为了便于群众就医,满足患者对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自2005年开始,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业务用房进行及时的调整,把行政办公楼1~3层腾出来全部作为诊疗室,行政后勤部门采取集中办公形式,不断增加业务用房,拓展了中医院的服务功能;同时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安排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窗口部门的规划布置,尽量方便患者,解决病人排长队候诊问题;本着方便患者原则,专门购置自动煎药机,为住院和门诊患者提供煎煮中药服务;在每个住院病区均配置冰箱、微波炉免费供患者使用,为医护人员安装热水,处处体现了太原市中医医院的人文关怀。

今年,医院还与同仁堂合作兴建了标准化大药房,大药房内装饰风格古朴庄重,体现出传统中医药特色,内部墙面有中医药基础知识、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知识介绍,大药房外装饰拟设计成悬挂有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文化墙。大药房的新建搬迁还为儿科提供出更加整齐规范的门诊就诊区,以满足越来越多儿童患儿就诊的需要。

与此同时,为把中医药文化与教育传承相结合,医院还开展了师承教育,实行“名老中医专家带徒战略”。曾隆重举行“拜师会”,当年拜师的12名弟子如今已成为医院中坚力量。自2005年开始,全院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个人”为主题的继承教育活动,包括中西互学和中医学经典等内容;建立了科教专项经费用于科室继教等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等给予经费支持,对突出的中医药优秀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勋。

中医院的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客观地说,在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上,在管理、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借助两医及西医院的知识、方法和现代化手段,扬长避短,对中医及中医院在各个方面更进一步提高,绝对是一件好事。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 中医思维

中医药教学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模式。自觉地按照中医传统文化处事为人,练就的是中医人的思维,才能把抽象的理念变为临床的疗效和发展中医的硬道理。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50多年,反思教材建设有助于我们做得更好。

1 中医思维的起源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东方传统文化

东方传统文化体系是以中国为发源地,流传及盛行于东南亚国家,至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是包含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体系。由以阴阳统一对立、天人合一的《周易》文化,孔子为主体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印度为发源地的佛教文化4部分构成,是已经历几千年经久不衰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中医思维是指受中国传统文化始祖《周易》影响的《黄帝内经》所奠定的认识世界,探讨生命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技术。受易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医药学的生存土壤和基础,《黄帝内经》是科学技术与辨证法统一的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渗透和表现于中医学,还直接参与其有关概念、范畴乃至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如“天人相应”“气化万物”“阴阳五行”“辨证施治” “以外以揣内”“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稳态调节”等等都是古代哲学的直接应用,正所谓“医易相通”。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古代中国在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而中国医药学是惟一的继续发挥着功能并仍旧产生着影响的学科。一百多年以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渐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惟独中国医药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成废之中顽强立于世界自然科学之林的中国医药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铸就。

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五十余年来,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中医基础学》成为对《黄帝内经》的梳理和白话文解释。在笔者30年中医药的教与学生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教材的角度仅仅局限于《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学》和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四大经典著作学习。但其中许多课程对教材其中所反映的传统文化内涵并未“点破”,仅仅限于字面解释。这不在于教师的水平问题,而在于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的导向问题,很难让学习者和授业者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中医药的文化氛围,领悟到由中医思维所支撑的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和民族自豪感,临证中医思路无从谈起。

需要“点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周易》以论自然之道为主,而兼及社会与生命之道;奠定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以论生命之道为主,而兼及自然与社会之道。《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学与《易经》在“道”的层次上相通,法则相同。 《周易乾凿度》指出:“‘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1.1 《易经》中永远难以改变的“不易”是凡事总有自身内在规律宇宙世间万事万物总有自身内在规律性,如同天亮总有天黑时,太阳升起总有落下时,生命出生总有死亡时,潮起总有潮落时……这些不容置疑,不容改变,这也是“天人相应”,“道法自然”思想的由来。延伸到临证对待处理疾病上,我们是被病情表现的表面现象如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牵着走,还是去找出引起这些症状原因的外邪入侵,正气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并非气不足)的自身内在规律。只有外邪入侵的思路,治疗会仅限于杀细菌、抗病毒、祛外邪,而有了正气不足的思路,治疗会考虑到扶正祛邪,解决或反复感冒,或单纯杀、抗、祛之后有体弱不适的问题。就像临床许多重症病人大剂量、长时间抗生素使用的结果是机体平衡自稳系统能力破坏而菌群失调,最后不是因细菌、病毒感染而加重,却死于机能衰竭。治病是为救人而设立,不注重生命乃阳气在阳间的活动,一味抑制和摧毁机体阳气活动,再好的杀菌抗毒祛邪都是无济于事,治病不留人的做法就是违反机体生命自身内在规律。强调的是:遵守事物自身内在客观规律是天地之道,万物同理!

1.2 《易经》中永远单纯明了的“简易”是凡事总有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宇宙世间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是由简单事件构成。因为凡事总有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凡事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就是内在规律所反映出的内在必然。以糖尿病为例,现代疑难症也好,难治病也罢,血液中糖分高的事实是现实存在的,这个现实存在造成了对组织细胞腐蚀的酸环境,继而引起了机体的病理性衰老。因此,解决血液中糖分高造成的酸环境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这就是糖尿病治疗中单纯明了的“简易”。一是控制酸环境产生的源头(脾不升清化水谷为精微反而下泄湿浊为酸腐,健脾益气自然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二是清理已经产生的酸环境(糖尿病谷气下注小溲甘甜,湿浊酸腐留在膀胱,健脾渗湿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茯苓、扁豆能排酸)。

1.3 《易经》中永远需要调整的“变易”是凡事总有最适合的状态方式宇宙世间万事万物不变的是规律,变的是形式。仍以糖尿病为例,Ⅰ或Ⅱ型糖尿病除增强已有的酸环境代谢为共同治疗原则,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加强促使胰岛素分泌和补充的动力作用才能平衡酸环境;而Ⅱ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选择疏肝理气、化痰祛瘀畅通胰岛素到达受体细胞的路线,加强促使接受胰岛素的动力作用才能改变酸环境。这就是从《易经》“唯变所适”,到中医的“辨证施治”,都证明了“适者生存”这个普遍法则。

2 中医药近展史让中医药学生有必要强化中医药文化

《黄帝内经》从反映《周易》思想文化的春秋时期到汇编成书的西汉中晚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虽历经战乱、焚书、思想专统和上千年历史的考验,162篇非一人一时所作,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致性,是因其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中国社会主流文化所决定。

然而,近代与现代受“西学东渐”影响,促使清朝政府推行了;国破家亡的命运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在从民国以来愈演愈烈的“废除中医”思潮中不可避免的对中医药文化造成冲击。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除部分沿袭近代民办中医教育模式外,基本是仿照西医的办学模式,现代学习中医的人出生就在多元化思维影响下成长,没有学习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背景氛围。一方面是“西学东渐”影响淡化了我们传统文化思维,另一方面却是我们任其淡化的不作为。学生在校专业思想不稳定,毕业后改行,甚至责难于中医,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掘墓人也就在所难免。在多元化发展中教授中医药学科,强化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是保证中医思维特色的关键,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对此等闲视之就等于放弃。

目前的中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系列教材的《中医思维学》[1]已经开始了对中医思维学研究,但是,其一,目前没有进入必修课程体系;其二,仅仅是一门课的教材,中医思维还没有渗透到临证辨治的教材中去解决中医思维指导选方用药或取穴,没有形成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系列行为。但毕竟是我们已经有了在教材中解决中医思维的意识,只是远远不足,需要整体教材的反省和改变才可能营造出中医药文化氛围,建立起中医思维。

3 在中西医比较中领悟中医思维的优势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就医学而言,1840年以后,中西医共存是无容置疑的现实。中国人不论是从医者,还是老百姓治病或生病都会面对两种医学办法、手段和思维方式的选择。谁都回避不了的中西医比较,而且也无须回避,客观理智的比较之才会显现优势。

3.1 中西医发展背景和中西医课程设置决定了中医教育更需注重学科优势近代医学教育出现的清代(1644—1911),中国自办的西医学校始自1865年同文馆附设的医学科;近代中医学校始自清代后期1885年浙江名医陈虬在瑞安创办利济医学堂。

中医的近代教育不仅晚于西医近代教育,而且一直是在“西学东渐”的干扰和影响下挣扎生存。中医和中医教育自晚清开始就受到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多来自于没有学过中医或不懂中国传统思维的人。看现代中西医教育就可见:西医的课程体系中,一门60~72学时的《中医药基础》课程,成就了西医学生对中医药的全部理解;中医的课程体系中西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几乎各占50%,甚至于西医还超过中医课程学时。在此不是强调西医课程体系要多增加中医药课程比例,或者是中医的课程体系要减少西医药课程比例。至少说明学习西医的对中医的了解程度不如学中医的对西医的了解程度,加上中医思维所训练的客观态度。因此,多听见西医批评和指责中医,很不容易听见中医批评和指责西医。事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保护,但政策保护不是万能的,事业发展更注重学科优势。

3.2 中西医比较中出优势需转化为教材里的授课内容西医内科是病因治疗,但现代病有许多是原因不明或即便认识病因,对付病因的药物尚未问世,如SARS的治疗无法体现西医内科针对性强的治疗优势;西医外科是病位治疗,但现代病有许多是发病部位不确切,如肝肾综合症等,无法体现西医外科病位准确的治疗优势;而中医的辨证施治却显现出“不认病,只认证”的优势;西医对致病因素治疗准确,却对如何恢复被致病因素损害的器官和各个系统的活力和功能一筹莫展,以至于能治病不能救人。中医依靠恢复和加强气的功能来增强生命活力,体现治病救人的优势;西医注重出问题后的修理,中医更重于出问题之前的调养,尽管西医也有三级预防,但预防手段和办法的绿色自然性不如中医药的取其自然……发展不是批评和指责其它医学,而是在客观的比较之中显现优势。

我们今天的教材:其一,中西医不做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何为中医药优势,而西医学反而凭借“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可信,让学生认可;其二,一本教材里中西医治疗方法同时陈列,但实际上中医和西医的师资谁也讲不清,教材和师资都停留在“是什么”而不解决“为什么”。老百姓把中西药同时吃进肚子里,美其言是中西医结合,学中医越学越糊涂也是自然;其三,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在争辩中医药优势,却放弃了对事业发展后来人的中医思维教育。既然有优势就扎扎实实写进我们的中医药教材中,转化为教材里的授课内容,干有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事。

3.3 中医药教材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而看不到“紫气东来”学科优势是发展事业的核心,中医药的学科优势就是中医思维。“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无疑是补充与替代医学中最为绚丽的瑰宝。中医药一经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必将对现代医学发展作出贡献,同时,现代科学发展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创造条件。”[2]

科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中心论”正在打破。国学大师钱穆晚年在最后的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提到自己“彻悟”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3]。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反对把中国传统科学视为失败的典型,认为它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觉悟到应该按东方的见解行事 ,“因为从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医治现代病症的良药,以及推进今后全人类的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4];美国科学史学家萨顿重视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力求达到东西方文明相互理解和借鉴,其强调指出:“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的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5]。

生命和死亡是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体现中医思维,让学生和授业者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而看不到“紫气东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庆宪.中医思维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韩启德.现代医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讲话,该文首贴于人民网2003年9月13日.

[3]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23.

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中医药院校 医学英语

一、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背景

1.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需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虽然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一直被排斥在世界主流医学之外。中医药海外发展和文化传播面临许多困难,既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有各国法律法规的限制。中医药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气象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医学科包含了与其内容相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中医文献的翻译难度更大。就中医药文化的输出而言,中医药文化的翻译对其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2.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国内中医英译主要由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和中医医生或中医类教师构成,英语教师有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但缺乏临床经验。中医医生和教师且有一定英语交流技能但缺乏翻译技巧和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主席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列为重要项目加以推介。如何顺应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潮流是每个中医研究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任务完全依赖英语教师,很明显满足不了实际交际的需要。而缺乏翻译和语言学知识的中医医生也无法翻译大量的教科书和中医文献。但是专门从事中医英语翻译研究且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凤毛麟角。

目前,仅有一部分的中医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而招收中医英语翻译与教学硕士的学校仅有几所院校。甚至很多高等中医院校并没有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以自学的方法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好的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中医学术论文。这才能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学术论文打下基础。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人员开始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中医药相关的英文论文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如果用英文撰写的中医学术论文语法错误百出,不符合科技论文语篇表达习惯,使国外的编辑和读者难以理解,那发表的几率就会减少。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医传播交流。

二、CBI教学理念及主题模式下应用于医学英语课堂

1.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的衔接。事实上,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有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大学英语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应用中学阶段的语法知识和规律,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英语技能。顺应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符合专业英语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要求,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更紧密。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双语教学已应用于许多医学专业。而学生良好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才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

医学英语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和和语篇分析。尤其是中医英语,它包括大量的专业术语,特有的句法结构和篇章框架,涉及许多玄妙深奥的中医概念和理论。中医院校是中医文化传播的主体之一,但是,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体系不成熟,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还缺乏一整套能反映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医学英语的教材还有待改善,师资队伍也不稳定。

2. CBI教学理念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创新。医学英语教学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有适应其特点的理论指导。从目前中国知网检索医学英语教学的文献来看,应用到医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理念主要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 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教学理念。这些研究对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各有千秋。笔者认为,在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鉴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既定的教学程序,很少有突破和创新。在医学英语课堂中,教学的重点一般集中在医学词汇的识别和医学文章的阅读上,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对新的医学词汇介绍完之后再逐词逐句翻译课文,这样一般来说比较枯燥,难以完成对学生医学文献英语阅读及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

CBI教学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是指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80年代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语言教学,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来增强和发展语言能力。在国内,CBI的应用范围从大学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以及双语教学。目前,有些医学院校对此已经展开了研究,用其指导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部分中医院校将其运用于双语教学。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临床康复学为例,展开了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建议教师和学生,参考CBI倡导的教学方法,将秉承学科知识和目标语言学者结合起来。

3. CBI主题模式及其应用。CBI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四种:主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课程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或称保护模式)、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笔者重点论述在主题模式下的应用。

CBI主题模式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与某个主题有关的话题组织的教学活动,其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理论性,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愿意用目标语获取与这一主题有关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医学或者中医学相关的内容作为主题,难度或题材可以给学生做测试之后再定。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在确定主题之后,还可以应用PBL教学法选择相关视频或案例导入主题,从而有效开展师生互动。在讨论主题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在学习成果展示时,也能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以作文或是主题陈述来表达,并作为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在这N师生互动的课堂结构中,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得到教师认可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从而激发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关于中医的五行学说(five elements theory),相关的主题有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Wha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ve elements?(五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diagnosis?(五行理在诊断方面的应用)、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五行和针灸治疗的关系)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用作导入的话题: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在课件上面可以配以五行及其相互关系的彩色流线图,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兴趣,为教学进展做铺垫。确定主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五组讨论,每组同学分别负责五行当中的一种,并推选出一名同学做总结,结合教材展开论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从而更有效的分析重点难点。至于五行理论在诊断和临床方面的应用这两个主题,教师可以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主题陈述。

三、结语

笔者认为,在中医药院校用CBI主题模式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对于中医和西医的题材都适用,主题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可以灵活选择。所谓教无定法,教师不能僵化的固守教条,遵循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4-265.

[2]赖月珍,丁年青.中医院校特色英语教学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6.

[3]贺月月,徐海女.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