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城市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极力避免这一改造过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这些改造中所建立的生态运行机制和相关生态环境以及其他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果均隶属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当前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探索出生态文明这一提法。在人们对于盲目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逐渐成熟起来。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兴起以及成熟是有其自身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的。
2 生态文明的特点
2.1 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它是在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人类的长远发展为主旨的。生态文明的中心是生态系统,其发展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结合的复合型系统。而这一过程中,人类生存体系的各个系统之间的互相协调是其发展的基础,其发展依据则是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相关原因而具备了基本的特点即可持续性。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本就是互为基础共同发展的。两者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生态文明观有效地指导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
2.2 整体性
生态文明观将人类及其所在的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各个部分的联系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造成深刻影响。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不论是世界哪个角落出现了某些问题都有可能危机全球。而这也是任何一个个人或国家都无法很好的独立解决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独立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人们只有采取共同协作的观点才可以应对全球性的问题。生态文明观真实基于这一事实而提出的,因而它具有深刻的整体性。
2.3 和谐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建设协调发展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互助的关系;人与社会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而人与自然中的一切更是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生态文明观则是在不损害当前社会人类的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生态文明的和谐型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共同发展的额理念合理协调好相关体系。
3 生态文明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3.1 建立生态的生产模式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合理运用于生产中则是生态的生产模式。所谓生态的生产模式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小生产对于人和自然的影响。从本质来说,生态的生产模式即是将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盈利不在靠单纯的资源消耗实现,而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模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相关生产技术也经过不断革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少,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小。
3.2 进行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是与生态生产相结合的消费观。所谓生态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更注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享受,崇尚理性消费,从而建立绿色消费的社会体系。人们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时刻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时就可以建立更加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重视精神追求,生活中树立相关道德观念,从思想上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3 树立生态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社会改造的指导性观念。而树立生态价值观则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又一应用。只有树立了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价值观,才可以将城市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城市,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指导城市规划的顺利完成。生态价值观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模式,使社会整体发展体系是想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落后的价值观,将人类的发展置于自然界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树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4 结语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我国部分城市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在相关规划中更好的运用生态文明理论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该转变思想,促进社会整体向生态文明城市的转变。建立生态的生产模式、进行生态消费同时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将生态文明观运用于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措施。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社会人士在更为广泛的层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让‘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改变国内目前重功能轻基础的城市开发思想,纠正城市规划建设回归基础设施建造,城市布局契合城市现有自然资源优势和谐发展,是我现在最想要做的事情。”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长王文珂说,他正是中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政府力量的重要策划者和积极实践者。
水利部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推动力价值巨大,未来城市建设将更富生命力。
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借助十东风的激励,水利部在酝酿大动作。如何布局和把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他们已经有了创新发展的蓝图。
在发育不良的树上建巢是不牢靠的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的提出,是积极响应了十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号召。请问王局长,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初衷在哪里?
王文珂:准确表述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直观来说就是“水生态城市”。从现在来看,最重要的还是从环境入手,满足宜居等精神层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来说,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为了弥补现在城市发展的不足,现在的城市功能还停留在满足人类生存初级需求阶段。
从基础设施来讲,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在商务区、产业园、总部基地等的功能区分,很少注重环境建设。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在注重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是具有优良传统的。只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的时候,大家渐渐淡忘了人类的进步都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而获取的,忘记了本源。
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存在这些问题,重视功能建设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普遍存在。我是做工程出身的,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基础的地方入手。看到现在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在一棵发育不良的树上建巢穴,巢穴的豪华程度越高,人们的心理欲望越大,越容易超过树枝本身的承载能力。
《中国生态旅游》:那么您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王文珂:现在的城市功能建设问题严重,大多是源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比如,北京市的污水处理、交通安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在基础设施安全方面都存在问题。
从水安全角度讲,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处理好污水首先要想到的是把污水先排出去,需要有可靠的工程措施。比如一个小型城市在建设初期,中心地区下潜30米左右建成集污廊道,整体贯通可以一次性把污水排放到10公里~15公里之外去,在那里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但目前很多城市不具备污水处理的基本设施。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垃圾填埋场已经发展成了城区,早晚还是存在隐患。北京空气污染除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燃煤污染。如果规定城区50公里半径之内不能烧煤,是不是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更大的贡献呢?
还有要谈到交通,拥堵问题也很严重。比如,从北京广安门出城,虽然有很多道路可选择,但只有一条路称得上是畅通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到郊县去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时候,很多基础性的设施建设需要及时、不断改进,也需要与时俱进。
再说住房问题,每个办公楼的内部硬件设施齐备,办公环境舒适,但是楼下很少设置停车场,职工出行不方便,生活的舒适度大打折扣。从满足小环境的公共需求,到中等环境需求都达不到,再到高级一点的精神方面的需求那就差距更大了。
环境好了,人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生态旅游》:请您介绍一下水利部在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这项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王文珂:我们提到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个概念是值得推广的。抓住它,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纲。而且,水利部能够率先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具有历史渊源,历来我们都很重视水利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十召开之后,“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刚好印证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水利部要打造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最大亮点是环境优美,舒适度高。首先,水生态城市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水体营造良好生存环境。借助于自然环境,因势利导布局城市结构,尤其是根据水体特征依托水资源的服务能力,进行行政区域规划。
其次,城市容量及基本定位更加明确。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来确定城市规模,以及未来人口容量,我们称之为“因水制宜,以水定城”。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植被绿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改善都会有进一步提升。
另外,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将会作为水利部一个专项工作,联合城市管理者共同开展。水利部综合事业局近十年来先后与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江苏、新疆等省、自治区建立了城市发展战略合作,通过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打造“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下一步将重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城市区域全方位试点建设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把城市基础设施都做到最扎实的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样板工程,以供各地参考借鉴。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的形成借鉴了哪些成功经验?水生态文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王文珂: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在城市建设中,很重视将水利设施融合于内。早期北京城建设时就非常注重水系的建设,护城河绕城而建,不但美化城市景观而且综合考虑防洪排涝。但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水系工程设施明显滞后,水系工程设施布局不太合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水泵等器具的出现,一度令人们认为依靠技术的力量就可以解决排水问题,轻视、忽略了排水沟渠的重要作用,人为灾难就会发生。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事件就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
将水利设施当成景观来修建的,南方城市显得更多些。苏州等江南地区的古镇,古代大户人家的园林,对于水利设施的营造思想很值得借鉴。水景水系的设计内涵丰富,注重精神层面的价值传承。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打造,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现在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也会注重自然环境与社区景观的连接和过渡,甚至将自然水系直接引入到社区景观之中。
环境建设好了,人们的敬畏之情会油然而生。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文明向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就像进入歌剧院看表演,正装出席即为仪态优雅,水生态文明城市也能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更文明,环境更美好,城市更宜居,生活更幸福。
可以容忍没有水,不能容忍有污染的水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您认为贯彻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文珂: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一定要放在世界视角、系统观点下来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事实上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拓展和延伸,相当于把原来创建水利风景区的思想、思路方法借鉴到城市核心区域的建设上来。总体目标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既然利用水,首先就要保证水安全,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
水利部一位老领导曾经说过:“可以容忍没有水,但是绝不能容忍有水是被污染的。”水利部在管理水安全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法,但是水环境的保护一刻都不能放松,而且不能仅仅当成一时的政治任务来做,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实事。
在欧洲,自来水就是饮用水,但在中国还不能直接饮用。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的水安全还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更不能安于现状在恶劣的环境中习惯成自然。
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一定要严格管理,甚至全面禁止。在这方面,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帮助许多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水务投资公司重支持一些地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处理厂,为促进地方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理念要从城市一开始建设时就要形成,不必到了环境恶化的时候再予以强调,形成被动改造。对城市、对风景区都要把设计、规划和保护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卫生状况的提高。
市场和政府的力量是最高标准的治理
《中国生态旅游》:您刚才谈到一个河道水系与社区景观连通的问题,这个工作光靠地产开发企业来做似乎是不太容易实现的,那么如何在机制保障上解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呢?
王文珂:你提到的其实就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原来这些工作确实不太容易实现,但是现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牵头来做这个事,从技术上牵头指导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自上而下地贯彻实施,那么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还要解决如何去推动发展的问题。首先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让政府主管领导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洛阳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就是典型的政府引导型,原来洛河两岸都是破破烂烂的,现在市周围的建设已经达到了环境美化、景观建设的标准,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沿岸住宅楼的建筑风格各异,住宅小区里,水系贯穿其中,小桥流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社区的品质明显提升。
第二个层面就是发挥社会经济能力,调动市场因素的推动,让投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多元社会力量,统一按照生态和谐的理念去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按照这种概念,依靠政府和多元市场力量建设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最高标准的治理结构了。
山东济南、河南洛阳、湖南长沙,未来都是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济南华山湖地区,洛阳的洛河和伊河联通工程,都是在固定的水资源自然循环消耗基础上,充分利用水体,规划建设生态美景,营造休闲宜居氛围的典范之作。
《中国生态旅游》:如果让您展望一下未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愿景,您会用什么样的的词语来描绘?
王文珂:水生态文明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用水生态文明这个理念去建设发展城市,把水引入城市里参与到整体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做到让城市景观更加美丽,让水质更加干净,让环境更加美好,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链 接
最长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京杭大运河沿线整体纳入我国申遗预备名录,充分说明,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南北漕运通道、更是沿线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交流和漕运文化展示以及历史沧桑演变的大走廊。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魏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之后的年代里,各段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延伸。尤其在隋朝和元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态文明
现阶段,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步的步入信息化、全球化和生态化的改革中。在十七大中,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已经逐步的被人们所重视,对于它的建设也有着新的任务和要求。虽然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如何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依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普通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恢复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解决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端,需要寻找到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为受到我国人口以及经济规模的限制,所以就算我们采取了一些治理的措施也很难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想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就需要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合理的探索、开发和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1]。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国家,我们要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抓住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工作。
二、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城市是将社会、自然环境、经济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达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如何去合理的组织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各方面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
11产业结构的调整困难
虽然城市的规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代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雏形,但是因为现代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了现阶段的经济方式还没有发生彻底的转变。生态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城市规划过程中所划分的各个模块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12市民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社会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市民自身的素质还不够高,并且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执法体系。
13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能立竿见影
虽然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实中很难立刻显现出效果来。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代表实际的生产力,往往很难实现在GDP上的完美对接。
以上归结到底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若想消除这些问题的干扰,我们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自然发展的导向。尤其要关注环保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创造出新的氛围,这样能实现自然、城市与人的和谐统一发展[2]。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都市。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思路,运用更加科学先进的建设理念,规划指导创建工作。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市民的需求,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市民自身,政府部门需要唤醒他们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市民需要树立忧患意识,需要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城市所有人都加入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当中来。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保证环境优先原则,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城市建设进程,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并且借鉴一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功案例,总结自己的不足,实现城市的良性扩张和发展。
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象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只有对城市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让城市发展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便于城市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四、关注民生,合理规划建设
按照生态学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严格考虑城市的建设现状以及生态特征。在发展过程中,需谨慎的选取发展领域和发展项目。其中,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领域的发展项目更是建设的重点。民生项目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动力,我们可以从民生问题入手,来规划城市发展的功能布局。
那么民生问题政府又该如何解决呢?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居民,因此所谓的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生活中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于城市居民住房的保障,完善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的推行公租房和廉价房的建设工作,调整城市住宅区的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觉到自己离热闹的城市并不远,但是离自然也很近,在繁华中又能亲近大自然。
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通过建设水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工程,推进城市的产业向着生态化迈进。对于这些生态化工业的发展,不仅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率和人们的需求,让生态文明城市在工业方面也能具有很强的动力。通过解决城市的民生问题,提高居民的归属感,让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更加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3]。
五、积极的引导市民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
若想增加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市民参与到城市的建设活动中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从每个市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起城市这个大家庭的意识,自觉的保护城市的发展。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绿色的消费理念,低碳的生活风尚。其次,在法律的角度,公民需要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市民有权利获得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活动空间,只有政府部门和市民联合起来,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可以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人口,以及不同的生活背景建设一种混合型的多元化社区。目的在于促进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人们以前心目中的隔阂以及距离感,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自己融入了城市中来。
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打造一个文明,和谐,时尚的小区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市民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一起共同行动。
总结:
创建一个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成功,在他们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问题正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已经过去的上海世博会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典范。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需要扩大自己的思想观念,广泛的吸取经验,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出一个人性化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让所有的人民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效益[4]。
[参考文献]
[1]宋春丽 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沧桑 2011(04)
[2]刘智渊 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鸿篇巨制已破题[J] 贵阳文史 2010(04)
[3]覃玲玲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7)
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新领域,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它与建设低碳节能城市的目标相一致,是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规划师的视角出发,研究宜昌市屋顶绿化发展现状,并分析宜昌市屋顶绿化发展的机遇,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造的三个环节,提出屋顶绿化建设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
规划视角屋顶绿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屋顶绿化的优势分析
屋顶绿化,是指利用屋顶、露台、天台等铺植花草,种植树木,建造园林景观,特点是不占用地表面积而达到实施绿化、增大绿化率的目的(见图1)。屋顶绿化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靓丽的城市景观,而且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 全国政协礼堂屋顶绿化(何建勇摄)
1.1 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有效补充
城市屋顶又称城市建筑第五立面,屋顶绿化可以有效消除城市灰黑色的屋顶“锈斑”,形成漂亮的屋顶景观,塑造城市美丽的第五立面。屋顶绿化是城市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有效补充,它和地表绿化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地景观系统。
1.2 屋顶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
屋顶绿化的生态功能远远高于景观效益。屋顶绿化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大气污染、热岛效应、雨洪压力等诸多城市环境问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屋顶的绿色植物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和灰尘,净化空气;其蒸腾水分吸收热量,冷却大气,可吸收太阳辐射热70%至85%,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传统非绿色屋顶径流系数高达91%,而精细型城市屋顶绿化设计的径流系数将降至 15%,精细型的花园式城市屋顶绿化设计较之粗放型的城市屋顶绿化设计更能有效的减少雨水径流量,缓解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压力(见表一)。
表一 不同程类型屋面的雨水径流系数 [28]
王敏.绿色屋顶的雨水管理效能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6.
1.3 屋顶绿化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措施
屋顶绿化是低碳城市建设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之一。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提高空气质量,从而起到减碳的作用。此外,屋顶绿化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特别是夏天建筑物室内温度;经实验检测对比(见表二),与普通隔热层的建筑屋顶相比,绿化屋顶的室内气温可降低3-5℃,可节省室内空调制冷的用电消耗量的20-30%;数据还显示,绿化屋顶可营造相对恒温恒湿的环境,减小热胀冷缩对建筑物的伤害,从而延长建筑使用年限。 表二 屋顶绿化节能效果
唐鸣放,郑澍奎,杨真静.屋顶绿化节能热工评价[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1.4 屋顶绿化是规范城市屋顶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城市屋顶管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屋顶违建事件时有发生,屋顶垃圾泛滥成灾。在屋顶上栽种草坪和植物,不仅可以营造优美的环境和景观,增加城市绿量,同时也占据了原本堆积垃圾和建设违建的屋顶空间,在客观上抑制了屋顶垃圾和屋顶违建的产生。
2 宜昌市屋顶绿化现状、问题及机遇
宜昌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峡水利枢纽所在地,享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1年宜昌市提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以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总体面貌变化巨大。尽管城市屋顶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发展空间巨大。
2.1 宜昌屋顶绿化现状及问题
(1)宜昌大量屋顶闲置,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不利于节能环保;中心城区大量八十年代的建筑物(大部分为多层住宅楼),屋顶空置,老化严重。(见表三)
表三 宜昌市部分区域屋顶空置情况调查
(2)宜昌屋顶绿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心城区内部分屋顶开始进行绿化建设,如三峡大学教学楼屋顶绿化(见图2)。
图2 三峡大学教学楼群屋顶绿化
(3)宜昌市屋顶绿化相关发展规划不完善,只在2007年制定的《宜昌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提到“要大力提倡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在少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增加城市绿化总量”,但由缺少配套实施办法,这一指导性文字几乎未得到实施;
(4)宜昌市屋顶绿化及屋顶管理相关法规缺失;宜昌市至今未制定屋顶绿化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导致屋顶绿化市场混乱,标准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如在荷载不高的屋顶上种植绿化容易导致屋顶塌陷;同时,由于城市屋顶管理不规范,致使建筑屋顶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根据调查,宜昌老住宅区内屋顶违法建设情况严重,新建住宅小区屋顶违法建设情况也开始显现;而且,部分屋顶垃圾堆积严重。
(5)人们对于屋顶绿化的认识概念混乱。根据对100位市民的随机调查,在谈到屋顶绿化益处时,将近30%的市民表示不清楚;近10%的市民表示屋顶绿化花费巨大,没有必要。地产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宣传屋顶绿化、屋顶花园、植被屋面时含糊不清,混淆观念,进一步导致人们对屋顶绿化认识混乱。
2.2 宜昌市推广屋顶绿化的机遇
2.2.1 生态城市建设为宜昌屋顶绿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生态立市是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同时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在国家倡导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背景下,屋顶绿化建设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建设“特优特美”宜昌为屋顶绿化发展提供契机
“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是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而屋顶作为城市建筑的第五立面,将是绿化美化的重要对象。屋顶绿化将与地面绿化共同构成城市景观体系,塑造优美的城市形态。这为屋顶绿化的发展提供重大发展契机。
2.2.3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屋顶绿化提供机遇
城市绿化景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做好城市屋顶绿化将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进一步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按照《宜昌市总体规划(2011-2030)》,宜昌规划近期绿化覆盖率41%以上,远期绿化覆盖率45%以上。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为屋顶绿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2.4 城市新区建设为屋顶绿化推广提供重大机遇
根据《宜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未来五年,宜昌将开发城东、江南、平湖和夷陵四大城市生态新区;到2015年,宜昌将新建1000万平方米房屋,按照这一建设规模,宜昌至少将新增400万平方米屋顶面积。巨大的建筑屋顶面积增量,为城市屋顶绿化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重大机遇。
2.2.5 旧区及城中村改造为屋顶绿化提供了可能
按照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要求,宜昌市将逐步推进中心城区中的旧区及城中村改造。“生态改造”已成为作为旧区及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通过科学规划,有步骤的实施已成为宜昌各级政府的共识。屋顶绿化作为“生态改造”的重要手段,也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3宜昌屋顶绿化的实现策略
宜昌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过程中,可以从制度建设、规划制定和绿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统筹考虑屋顶绿化,将其建设贯穿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造的各个环节。
3.1 制定屋顶绿化管理制度
屋顶绿化管理制度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者应将屋顶绿化管理制度纳入议程,以健全的制度来促进屋顶绿化的顺利实施。深圳市是国内最早提倡屋顶绿化的城市之一,深圳市政府早在90年代年就已经出台了《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办法》,制定全市屋顶美化绿化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全市屋顶美化绿化工作的进行检查、督促和考评,取得较好的效果。宜昌应尽快制定与屋顶绿化相关的管理办法,使屋顶绿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完善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划
屋顶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制定城市各层次的规划时,应将屋顶绿化作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来考虑。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绿地专项规划中,应该详细规定确定屋顶绿化的相关原则和指标;在城市的详细规划中,对每一地块和区域的屋顶绿化率也须有相应可以实行的强制性指标。屋顶绿化应从城市整体出发,制定屋顶绿化的统一规划,可以根据城市不同区位、不同建筑的风貌、建筑自身和周边的文化底蕴等要求,合理的制定城市屋顶绿化建设规划。比如现代化的写字楼或者高楼,可能就可以有一些偏现代的屋顶绿化设计,而老式住宅区要需要考虑建筑年代和居住人群来确定屋顶绿化方案。
3.3 建立屋顶绿化建设指标控制体系
3.3.1 屋顶绿化率等建设指标控制
屋顶绿化的建设可以通过规划审批环节中的屋顶绿化率等指标来实现。所谓屋顶绿化率,是指屋顶绿地面积与屋顶面积的比率。例如广州市规定新建建筑屋顶绿化率不得少于50%;不管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及城中村改造,宜昌都应根据屋顶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屋顶绿化率。
3.3.2 屋顶绿化率与绿地率的折算机制
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鼓励屋顶绿化。比如北京市规定,屋顶绿化面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计入单位庭院绿化的绿地率。当然,屋顶绿化率控制的依据来自城市屋顶绿化的相关规划,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屋顶绿化系统规划和配套管理政策。
3.3.3 严格控制屋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过程中的顶绿化指标控制体系
鉴于屋顶绿化的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屋顶绿化应成为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规划审批和绿色建筑星级考核环节。通过严格控制屋顶绿化率指标来促进城市屋顶绿化建设。
4 结语
屋顶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管理者利用智慧来建设和运营。只要我们制定良好的政策和长远的规划,实行有效和全面管理,就能营造城市的优美的“第五立面”,同时实现屋顶绿化良好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道江,叶建军,李恒威. 屋顶绿化的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推广刊,2012年03期: 40-42
[2]王敏.绿色屋顶的雨水管理效能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6期.
[3]唐鸣放,郑澍奎,杨真静.屋顶绿化节能热工评价[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4]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昌市规划局.宜昌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年)[Z].2007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管理分工及职能不明确,尤其城乡规划管理不健全,导致管理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另外,城市规划管理的经费没有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城市规划管理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及来源,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此外,一些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这与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是不能配合起来的。
2城市规划管理对策
2.1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先进行城市规划,然后再进行建设。对城市的整体状况应当有科学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在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区分、专业规划时,应当符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展设计应当考虑发展中的维护,明确城市规划需要时也应结合城市发展形势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将城市的形象作为重要的规划管理环节。规划后应当分步骤实施建设,不能因规划的不足造成后天建设的落后,进而衍生出建设问题,如重复建设,这样就造成了投资的浪费。此外,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彰显本城市特色。
2.2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要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就应当对规划管理的自由权进行限制,使其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从而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这不仅可以方便政府展开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利益。
2.3引导公众参与为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应当强化信息公开、信息透明,从而使公众能够了解参与的程序,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管理中,使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已经参与到了城市的规划中,因而他们的城市规划都直接体现了公众意志。公众参与度要想提高,首先,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迎合公众的生活需求,因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满足对象是城市居民,因此,迎合公众需求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其次,城市规划应当对一些资源,诸如稀缺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2.4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规律来实现资源分配的,城市经济活动也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城市的规划应当实行有效的市场管理、市场调节。从本质上来看,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行为,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来保障公众利益。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上涨快,仅仅通过市场调节,则投资者会专注于经济收益高的建设项目,因此要依靠具有社会利益整体性的城市规划来解决。
2.5加强政府的领导、协调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将城市规划纳入政府重要的工作日程。明确规划的目标、要求及实施方法,各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与政府宏观目标进行协调配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应当与社会发展计划及国民经济规划密切配合,做好衔接。
2.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较明显的浪费现象,能源消耗量大,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管理时,规划者应当具备节约资源的意识,处理好规划管理与生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在生态平衡思想的指导下,应当实施有效的生态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节能减排。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模式应当进行改变。应执行严格的能耗控制和建设项目的能耗审批,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推广进行低碳建设,构建节能型新城市,实现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