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链的意义

产业链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链的意义

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链;产业链;滨海新区

作者简介:谢蕴江(1986-),男,天津人,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邹志强(1984-),男,安徽东至人,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天津 30045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85-02

天津滨海新区是现代制造业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促进天津高校校园文化和滨海新区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发展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对增加滨海新区财政收入、扩大新区就业、提升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津科技大学地处滨海新区的心腹之地,其学科建设情况对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工业优势明显,最低时的2009年也达到92.83%。新区目前已构建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轻工纺织、节能环保等支柱产业,这些都属于高端、高科、高质项目,因此加强天津市高校学科建设促进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

二十多年前我国已经出现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的合作形式,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工业园区的兴起,传统的结合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滨海新区的发展需要。

一、目前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的合作多是通过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的形式,方式局限于技术咨询和合同委托。通常双方合作局限于某项具体的科技成果,高校和研发机构将成果送到生产过程中,产品出来合作就算结束。[1]这种产学研模式难以建立企业与高校长期的合作机制。另外,目前滨海新区内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实力,技术吸收能力弱,导致合作难以可持续进行。

2.协调性失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能力在不同环节上有显著差异。在基础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能力强、优势突出;而在生产和市场开拓环节,企业则具有明显优势。[2]但由于大学、科研院所在科研方面之外的商业化及产品营销能力较弱,单独创办企业并不成功,如天津科技大学的食品加工中心一直未能走向市场,企业成立研究机构进行基础性技术研发,由于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导致研发经常性中断。

3.合作目的不一致,导致成果转化率过低

天津科技大学是整建制高等院校,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的是基础研究。主要以学科建设来带动教学和科研,这就导致:一是校企在开始合作阶段就存在分歧。企业需要的是拿来就可以创造效益的现成技术,而实验室里的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大量投入、进行更细致的实践和研究。二是关于校企合作的课题,许多都是企业先提出问题,反馈给学校实验室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很被动。三是学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在专利申报上不是很多,即使申请专利也是在现有的技术上进行的一些改良,不具有原始创新性。

4.利益分配不均,各利益方创新主动性不足

校企合作是技术的合作,更是利益的合作。但目前天津科技大学与滨海新区内的中小企业的合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合作前期的投入大部分由学校教师申请的基金支持,成果交付后往往还要负责接受咨询和培训人员,合作成本大大增加。二是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三是技术的研发到获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经营者是有任期的,为了创业绩,往往不会对企业技术研发下大力气,这就造成企业原始创新动力缺失。

5.合作资金短缺影响研发进程

企业资金不雄厚,只能选择见效快的技术合作。即便学校想要解决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也由于资金所限而无能为力。数据显示,40%左右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大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取必要的技术支持。[3]

二、对滨海新区产业链与天津科技大学学科链对接的建议

滨海新区是国家经济战略重点,承担着推动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实现滨海新区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过程中,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存在多层次委托关系,各方独占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其合作创新动机是节省交易成本、优势互补。因此,天津市政府、滨海新区内企业、天津科技大学、金融机构等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需发挥各自在两链对接中的不同作用和能力。

1.天津科技大学及联合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天津科技大学拥有多种学科、丰富的人才资源,既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又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一是学校应积极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与园区企业合作,注重横向课题的申请,在合作中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弥合研究成果市场推广的缺陷。二是与企业深度合作,促使天津科技大学发酵等科技成果进行必要的中试,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三是科研成果要注入企业,真正实现科学研究的终极价值。四是学校科研团队之间、各学院之间、或者与国际生物联合研究院也应加强合作,酝酿大的科研项目,形成多学科合作攻坚的局面。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把科研立项关,将科研成果与专利结合起来,鼓励具有专利的项目研究。为保护科研工作者在技术转让中的利益,学校应该设立详细的技术转让等相关规定。

2.天津市政府及滨海新区政府

对于有深远行业影响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来说,仅有学校和一般企业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只有政策才能真正调动合作链各方的投入合作。一是天津市政府及区政府应强化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为学校和企业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奖励,扶持建设创新平台等。三是强化考核的保障作用。四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校企战略联盟,鼓励使用国产产品。五是引导社会舆论和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普及教育。六是校企联合建立并共用实验室,设立大学——企业合作研究中心。

3.滨海新区内的企业

在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的同时,逐步使企业成为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一是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利用学校创新科技成果培养对口的专业化人才,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企业可以在校内设置寄附研究部门。三是与学校共建研究基地,能够支持一些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但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基础研究。四是利用高科技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抢占市场的份额。五是将市场信息反馈给天津科技大学,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良性循环。

4.金融机构

对于新区内的第三产业——金融机构而言,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是学科链与产业链结合的强大支柱。一是建立公平、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选择市场前景好、成功率高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有效的企业进行投资,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投资不断增殖。二是与市、区政府金融政策结合,为产学研联盟拓展融资渠道,使投资体系合理化。[4]三是向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同时提供市场前景评估、管理、信息、企业股票上市等所需的服务和担保。四是成立专门的产学研集团,解决研发风险投资基金。

在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结合工作中,高校是提供创新成果的源头,政府起着导向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的主战场,金融机构是支柱,多个环节组成一个平台,各平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的优势有机衔接,全力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结合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促成滨海新区轻工业及轻工业院校双赢局面

实现天津科技大学优势学科与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对接,实验室研究成果实现中试再到走向市场,探索具有科大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之路,对推动滨海新区经济繁荣和优化天津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天津市启动的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中,天津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共7个一级学科入选天津市第四期重点学科,发酵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学校已与天津中科百奥工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际联合研究院、华泰(天津)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康师傅、中海油以及一些汽车配件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调研滨海新区园区内企业特点,结合学校重点学科对学科与产业对接的项目进行了初步规划 (见表1),以期使学校在服务滨海新区经济建设中释放科技创新能量,实现一流大学创建和区域高新产业园区建设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钢.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促进产学研合作新发展[J].上海教育,

2005,(7):38-40.

[2]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08,(3):15-17.

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演艺业;产业联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互融共赢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31-04

一、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的顺利搭建,甘肃演艺产业加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演艺产业借助旅游、节庆、会展等品牌效应形成联动,成为甘肃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发展,初步形成了几大特点:演艺市场营销整合,提升宣传推介整体效益;高科技打造实景演出,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一批地方演艺项目厚积薄发,高位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甘肃大剧院演出为主的演艺产业全链条建设,开创“央地合作”文化建设模式;注重会展对演艺产业的促进和对演艺市场的开拓,推动了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了甘肃演艺产业联动所带来互融共进、互利共赢的叠加效应。

目前,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存在制约因素主要有:首先,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运营能力弱,演艺文化与市场消费耦合不够,没有形成较好的赢利模式,完善市场联动体系的动力不足。其次,对甘肃文化的多样性挖掘不够,演艺作品的原创水平亟待提升,甘肃文化资源向演艺产业的转移率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其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第三,演艺文化的商品开发程度低,项目产业链条短,演艺产业盈利手段比较单一,艺术培训产业链亟待开发。第四,从人才结构来看,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高精专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最后,财力扶持机制和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包括: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存在,使得地方演艺联动发展在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文化企业方面能力欠缺;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中还存在资源整合统筹不够、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产品等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国有演出院团改革不彻底、综合监管机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甘肃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演艺市场主体,增强联动发展方面

1.加强产业联动的布局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推动文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支持开展跨地区战略合作,打造外向型的演艺文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演艺产业联动项目带动战略。以z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为契机,打造重点演艺产业园区,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演艺产业附加值,进一步创新演艺与旅游、节庆、会展等产业的商业模式,打造甘肃演艺产业的航母。

第三,纵深推进演艺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陇东南中医药养生旅游保健、大景区、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天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智慧城市建设、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等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创作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驻场演艺项目,发挥旅游演艺的联动功能。

第四,加强演艺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演艺产品创意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传统演艺产品中去,赋予主题公园、旅游节庆和旅游演艺活动丰富的创意内涵,推进演艺与消费者、演艺与相关产业的联动,提升演艺产品的供给能力。

2.以文化资源挖掘与精神内涵开发为向导,打造甘肃演艺核心品牌

第一,演艺内容须突出文化主题,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彰显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寻找甘肃地域特色符号以及与世界接轨的共同符号,开启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建设,阐释中国的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第二,演艺题材应注重挖掘三大文化源。一是开发文化遗产,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力,打响“敦煌”“丝路”等演艺品牌。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挖掘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一批具有甘肃烙印和人文情怀的演艺产品。三是开发民族特色,深入采集各少数民族素材,通过多种表演形式,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强化对文化源的研发能力、原创能力和打造精品的能力,才能建立甘肃文化符号的演艺品牌。

第三,演艺要强调多元化,不一定要大而全的产品,要以特色化剧场定位,通过准确评估和合理定位,才能提供对路的演艺产品。演艺产品只有触动时代脉搏、雅俗共赏,以艺术感染人、以质量吸引人、以品牌信服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溢出效应,而不是一阵的跟风、作秀和迎合。

3.创建演艺品牌示范基地,加快促进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发展

为了培育演艺产业融合市场主体,把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挖掘地方演艺资源优势,加快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化的演艺产业联动运作模式,进一步开拓演艺市场。

第一,建立兰州演艺联动中心,增强西部地区演出实力。立足省会城市特点,发挥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的优势,以兰州演艺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演艺产业链,促进城市整体转型。以兰州文化旅游景区为入口,植入文化创意开发旅游商品,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为重点,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具有演艺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兰州大剧院国家舞台精品剧生产基地开建,借此契机,充分发挥兰州演艺集团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兰州的优秀剧目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把兰州打造成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基地、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和推广普及高雅艺术的平台、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演艺平台,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演艺之都,对全省乃至西部演艺产业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西部地区的文艺演出实力。

第二,策动与提升本地文化源,打响民族地区演艺知名度。文化源被认为是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的文化标志,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体现。文化源的探索与发现、策划与提升,是成功运作演艺品牌的根基。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厚多姿,是一块亟待挖掘的演艺宝藏。精心策划、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原生态特色的演艺基地,创作一批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演艺剧目,打造民族演艺金字品牌,使之成为独立景区、景点文化的聚焦点和经济的增长点。2016年,甘南成为甘肃省首个全域旅游创建州,可以借助“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打造纯藏族大型歌舞乐驻场演出,注重现代科技与民族传统的有机结合,对灯光、舞美、服装等外部要素进行包装、烘托,强化歌与舞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全景式展示甘南藏民族文化艺术的舞台精品。通过创建“九色甘南香巴拉” 旅游演艺品牌基地,进一步提升甘肃省民族演艺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这种张扬本土个性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在国内旅游市场格局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建立专业队伍,为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人才是演艺产业联动发展的关键,一个演艺品牌是策划人、创作人、投资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动力和智慧资源,打造培育演艺人才队伍必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一是扶持和鼓励省内相关行业和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与省内高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互动格局。二是选派演艺产业和文化创意专业人才赴国内外学习,着力为基层培养文化人才,提高演艺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水平。三是创设宽松自由的人才联动社会环境,推动演艺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实施海外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引智计划,健全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二)演艺产业联动的经营模式方面

推动演艺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要注重培育演艺投资和消费热点,特别是在培育产业融合、完善产业要素、开拓客源市场、传播文化价值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完善的演艺产业链。因此,通过探索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提升演艺产品的人文内涵和品牌吸引力,增加演艺品牌化的渠道,进一步促进演艺业联动的合作共赢。

1.建立小剧场联动发展模式

近年来,兰州市相继涌现出以圣贤雅轩、德艺坊、快乐兰州相声茶社、花儿剧社等为代表的诸多小剧场,这些小剧场已成为市民、旅游者消遣休闲的新选择,随着小剧场影响力的逐步扩大,逐渐成为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但小剧场还面临着很多环境的制约和自身欠缺“造血机能”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剧场在全市演艺产业一席之地的发展壮大。为了促进小剧场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政府需对小剧场演艺公司进行必要扶持,打造示范性小剧场,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小剧场进行优秀剧目创作。为了扩大小剧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从小剧场购买优秀演艺节目,用于公益性展演或在有关网站提供点击播放,推动其产业结构的“创意转向”。小剧场是面向大众、走向市场的生力军,它增加了兰州的娱乐氛围和与游客的互动体验,促进了演艺形式与旅游产业的多元化l展,使演艺产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保持甘肃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建立演艺流通市场新平台模式

随着甘肃演艺日趋成熟,为了进一步增强演艺与会展产业的联动作用,凸显甘肃省演艺产业的丰硕成果,甘肃省应积极筹备成立国家级的“甘肃演艺产业博览会”,打造这一演艺产业的盛会,将充分发挥展会的市场性、产业性、参与性,为甘肃省演艺在培育演艺剧目、剧本交易新途径、拓展演艺拍品的种类等方面搭建流通新平台,为演艺产业的合作发展赢来商机,从而推动演艺与旅游、演艺与科技、演艺与金融相结合。甘肃演博会作为与全国演艺同行交流的载体和创造合作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必将进一步彰显甘肃戏剧大省地位,提高甘肃省文化对外的传播能力,成为引领甘肃省演艺产业联动的一张响亮品牌。

3.建立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

演艺产业链是指集制作、舞台设备、舞台美术、演出、票务、剧场经营、经纪、艺术培训、衍生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紧密衔接、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目前,应积极探索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模式,旨在把传统的文化品牌与当代的传媒理念相对接,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演艺链的聚集作用,加快形成演艺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新动能,开创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演出制作的联动模式。大力拓展演出题材,一些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具有甘肃文化元素和地域特征的图书、影视剧、动漫等作品,可改编为舞台剧、戏剧,通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把原有媒介受众转化为剧场观众,从而拓展观众人群,开辟演艺市场的新空间。

建立演艺设备行业的联动模式。对大型的文体装备产业公司进行“跨界整合”,打造演艺全产业链,丰富与提升公司的业务组成与收入结构,参与产业链上游的规划、创意、节目制作(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开发)与下游的场馆运营、经纪、票务等,逐步从演出市场中的“中介”转变为强势力量。

建立演出联动模式。演出是演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演艺企业需依托优质内容资源加速产业拓展,把互联网演艺行业作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是演出联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演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利用视频直播优势,尝试采用“现场直播+付费直播”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演出消费升级,扭转传统演艺“小众”“规模化弱”的发展趋势。此外,为盘活甘肃省演艺存量资源,将演艺资源与网络剧场、艺术教育等深度融合,启动舞台艺术视频剧场平台,话剧、舞剧、歌剧、地方戏曲、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舞台艺术作品可搬上互联网,让优质的演艺资源得到再提升,实现实体剧院向全媒体剧院的跨越,从而提高甘肃省演艺知名度。

建立剧场多元化营销模式。以“互联网+演艺”模式进行市场营销,建立以演出、票务和活动为产品主轴,创造全新的社交网站结合电子商务的模式,实现演出产业链的全新升级,把甘肃省剧院官网打造成行业里的规模领先企业。以甘肃大剧院为龙头,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面向全国,营建大型全国连锁营销企业,打造“演出行业淘宝”。首先在兰州之外的城市布局,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演出。其次,利用甘肃大剧院官网,大力开拓上游的优质演出项目资源,与内地及港澳台的主要演出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未来实现全球采购剧目的布局,打造符合自己的国际化演艺联动的模式,让优秀舞台剧目不断登上世界最高端演出舞台,实现真正意义的甘肃演艺的世界大巡演。

建立艺术培训的联动模式。目前,甘肃省艺术培训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集中省内艺术表演和培训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弘扬甘肃本土艺术为本,开展器乐、声乐、舞蹈、戏曲、美术、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艺术培训,加强培养甘肃省稀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种、舞种人才。同时在艺术培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等方面展开研发,开发多元化艺术教育,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艺术培训连锁经营品牌,使之成为国内的艺术培训市场高地。

(三)旅游演艺市场的多维开拓方面

旅游演艺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依托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1982年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是国内最早的旅游演艺雏形。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甘肃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居全国第二,这些丰富的文化类型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演艺、区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把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增强演艺产品的多元化和体验的丰富性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于2014年12月正式,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20个大景区。甘肃省演艺借此平台,积极探索演艺产业多元化经营,把文化演艺节目引进到核心旅游景区,有效提升旅游与演艺两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以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辅,大景区为抓手,优化整合联动线路体系,不断扩演艺活动外延,将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和演艺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策划和宣传推介,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艺剧目、实景演出进景区、饭店、剧场和农家园,以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其次,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成功转型。加快演艺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把旅游节会作为平台,打造自然景区戏剧节、音乐节和旅游演艺,围绕观光、休闲、体验等文化消费需求,打造旅游驻场演出,采取“景区+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商业运作模式,把实景演出包装为知名旅游商品,推动演艺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化,使各具特色的演艺活动成为吸引不同游客群体走向甘肃。

2.联手开展赴外营销,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

目前甘肃省已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并先后加入了长城旅游推广联盟、黄河旅游推广联盟、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推广联盟和甘琼旅游营销联盟,在积极利用这些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同时,共同开发高端旅游演艺产业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推进品牌共塑、产品共建、线路互联、市场互动的区域旅游演艺一体化,在区域联动与合作的基础上,以共同的线路和产品为纽带,联手开展赴外营销,共同开拓境内外的旅游演艺市场。只有通过整合演艺行业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生态,促进演艺资源跨界整合发展,使大演艺生态逐步形成,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旅游演艺市场竞争中聚力制胜。

3.延长旅游业产业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首先,成功的旅游演出可以实现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升级与延伸。大型旅游演出多集中在著名旅游城市或景点,景点依然是有限的,S着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敦煌西线景区成为旅游热点,玉门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游客不断增长,可在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点上开辟战线,创造更大的旅游演出市场,让演出市场和文化景点形成更多有效的互动。同时,建立快捷的旅游交通系统,在实景剧场周边建立较为便利的住宿、饮食和演出纪念品购物载体,这些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将进一步推进演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大实施甘肃旅游演艺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创新开发旅游文化商品,依托品牌进行多媒体、新业态的整体开发,打造演艺自己形象的IP、开拓其在影视、动漫、服饰、音乐剧、出版物、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衍生品产业链,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建全推广营销体系,扩大演艺品牌知名度

壮大专业营销团队,建立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品牌推广体系。除了在旅行中介结构、酒店等有票务出售,还应建立便捷的线上购票系统;建立全方位的营销系统,在政府的官方营销形式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第三方、推介会等手段对剧目进行全方位的推送。

(四)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和法制保障方面

1.构筑多边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实现演艺效应的叠加提升

第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互交性,为扶持地方演艺节目搭建平台,进行电视大奖赛,开办电视栏目,以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为载体,发挥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的优势,为演艺拓展渠道,传播价值,建立新型媒介文化窗口。

第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机遇,甘肃省的演出经纪公司需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一流创作团队合作,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充分借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探索成熟的“联合造船”“借船出海”等方式走向世界,拓宽演艺产品对外的文化宣传渠道,使更多甘肃演艺产品走出国门。

第三,畅通市场反馈和处理机制,增加与观众的互动,面对一些演艺热点、难点等反馈问题能及时作出解决对策,优化调整,保持旅游演艺的生命力和新鲜度。通过搭建演艺节目与观众的对话平台,对节目进行不断创新改版,实现演艺产品的提升。

2.优化演艺联动环境,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优化演艺产业联动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明晰和靠实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产业各部门之间形成联席会议、综合执法检查等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使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第二,建立文化与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创设产业融合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社会机构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融合的融资担保,打造多主体产业融合担保体系,加强产业融合项目的监督引导,引导产业融合向纵深推进。

第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演艺产业提供知识产权登记、、展示、保护、交易等综合服务,完善演艺产品价值评估及产权交易机制,为演艺业和其他产业的渗透、交叉和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立足文化资源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甘肃演艺产业联动将加快整合全省演艺资源,激活和带动省内外演艺市场,为传统演艺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甘肃省演艺产业发展向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差异化目标迈进,在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使甘肃演艺产联动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第3篇

数字内容产业链迎合当今全球低碳经济时展趋势。新媒体艺术的数字虚拟资源彻底消解了以自然实体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煤电与机械等传统能源模式,虚拟能源旨在通过创新、智力资源筹建与低损耗特质,继而触发产业多元化,构建再循环体系,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绿色生态文明,是现代经济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改进双赢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链模式。

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在其主导的价值链、企业链与供需链等关联性中,其资源的纯粹性与产业的多元化始终贯穿其间:基于移动媒体网络、在线实时通讯、超级链接、楼宇多媒体、触摸媒介、数字动画、数字杂志等媒介技术,创立以拟像、交互和共享为标志的新经济模式,构建起创意产业,信息产业,传媒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经济产业链,其全面渗入的领域包括数字动漫,平面设计,网络游戏,展览展示,广告,咨询业,旅游业,远程教育等整个社会公众媒介系统。

一、时基传输与眼球经济

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眼球经济”,其阐述的重点着重于后工业时代,资金、信息、知识、资本和劳力的供应都已十分充足,而一种潜在的稀缺资源正浮现水面,这就是注意力经济中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从其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稀缺资源的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时基媒介”基于光纤光缆传输,超越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划分,在其时间的革新中促成了“时间即事件”概念的形成,同时也成为“眼球经济”可能性的平台基础。

时基媒介以跨越时空界限而聚合信息,时间成为其媒介采样、传输与回放的唯一价值参照,由时间引发的媒体自身之内、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实时同步,其中的数据流层则蕴含了极其庞大的服务层,因为在面对多个媒体数据流,通过相应的时间同步方案,保证各个媒体信息能够按照规定的次序出现持续性的传递给用户,进而有效删减了中间繁琐的应用环节来聚合大众的初始感受力。信息已成为一种“景观”(居伊・德波Guy Debord),它裂变了生产方式与消费意识形态,商品已成为一种景观性的意识形态之消费。

由时基传输带来的信息实时共享,一方面瞬息万变的信息不再受时间性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影像、咨询、声像、动画等由服务器向客户终端实时性、持续性传送,用户可以于第一时间内网罗来自全球众多的共传、共享资讯。另一方面就是对空间概念的革新,实时共享使得现代都市生活成为一个重叠的“U”型世界,因为其链接与传输方式已完全“扁平化”了,中间繁琐的交替应用环节被彻底消解,由广褒地域空间所引发的时效性秩序也不复存在,启动与到达成百倍的缩短,使得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内爆”(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而这正是由媒体本身所引发的各领域之间之界限丧失,价值爆于媒介自身。

因此,眼球经济不再受传统经济模式中关于主动与被动,即主客体之间的限制,并已潜入当下人们普通经济生活之合理授权。资本利益价值将最大化的集中在时基媒介之中,如今天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手机频道等代表数字媒体上的所有资产,其中包涵了物质性实体产品与创意衍生性虚拟产品,进而达成注意力经济之受体与资产提供之主体之间合理换。而其时基传输价值链源头将引发企业链的链锁反应,如平面设计与创意规划生成的广告创收;由网络和其他数字平台运营成为生成的服务性消费创收;由中介、导引环节发展生成的信息交流创收;庞大的物流费用;由软件开发以及知识产权投资生成的一系列创收等,“眼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反作用于原创设计、艺术、传媒、程序编写等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增多,人才传输与专业教育领域的附属产业链的扩张与繁荣,有效增多竞聘岗位,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所以,以时基传输、实时共享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潜藏着构建新型世界文化产业经济结构与运作模式的强大价值体系。

二、数字动漫的虚拟沉浸

20世纪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其“拟像(simulacres)”概念中着重阐述了基于媒介革新,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正向拟像、仿真社会加速转变,这并非简单停留在“仿造”层面,而是:缺席已还原为存在,暂存已成为一种常态,虚拟已为一种真实的“在场”,摹本已没有了原本,因为原本已成为了一种“拟像”。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沉浸效能正使得人们生存于某种“拟像”世界当中。“虚拟现实”已成为一种现实。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沉浸通过对人类综合感知系统的重新整合与调配,创建包围式叙述,虚拟模型创建,时空穿越,边缘体验搜索等技术概念化,构建起如奈西塞斯式的“梦想”(异想的可行性)存储数据库,在创造身体生理到心理感知全新包围式体验,实现深沉梦幻沉浸与交互完美体验同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实现人与外部客体的深度的交互融合。

那么以虚拟沉浸与交互体验技术为主要“变现”渠道的数字动漫产业,凸显了以媒介自身技术革新促成新型产业经济链的典型案例,同时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与文化输出的新兴支柱经济力量。数字动漫产业可以极大的发挥智力创意性价值链,借助各区域各地域的文化属性,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区域市场的区间专业化分工、协调以及多维性需求,以虚拟沉浸为体验的头脑风暴、眼球风暴创意为核心,以大众传媒机制载体为合作形式,带动一系列周边产品开发的供需链而成的产业链架构。

就当前动漫产业链案例而言,日本ACG产业链的高端技术与成熟市场确实有目共睹,成为日本的文化输出主要渠道和第二大支柱型产业。虚拟沉浸技术新媒体产业链的构建将如同原子裂变一样引发潜在的巨大经济链锁反应:处于价值链源头的原创设计、形象创作、技术研发、项目策划,作为智力创意能源在建立其形象品牌的同时本身蕴含了源源不断的衍生能力;继而到品牌传播、市场运营、虚拟销售等与大众传媒合作形式,以电视电影、报刊杂志、舞台出版为拉动效应的载体合作,又将引发下面一些列延伸性产业,如公仔玩具、包装装饰、文具书刊、餐饮、邮电、主题服饰、主题公园、产品体验馆等周边产业。英国,法国企业借助虚拟沉浸技术的数字魔力而创作的“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形象品牌在全球掀起上亿的电影票房同时,与其相关的书籍销售、DVD影像、画册、服饰、食品、网络游戏以及主题旅游产业更是蕴含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利润。

三、交融性的公众渠道

日本艺术家八谷和彦Hachiya kazuhiko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了人机交互实验作品:“ Inter Discommunication ”,在其作品中八谷和彦设置了两位参与者互带着数据头盔,从数据头盔的显示屏中显示的却是以对方视角所观察到的物象。艺术家借用新媒体技术对图像、声音、频道等交叉叙述与对活动(静止)物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交互与替换,从语言、风格、形式以及立场等方面提出了影像与空间、环境、视角的融合性问题,并有意于哲理层面对传统上“自我”与“他者”概念进行了交换。

因此,新媒体艺术的交融性概念通过将受众(客户自身)直接纳入到网络化和地域性多媒体虚拟数据库,建立交互性公众产业渠道,如为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空间以及广告创意、产品设计甚至跨领域学科如自动化办公等提供技术与美学上的支撑,另一方面增加了传播渠道的衍生性,如将户外移动媒体、楼宇多媒体、公共客服终端等公共空间声像交互“链接”为一个严密体系,使得城市移动人口生存在这个由多种新媒体平台所焊接的虚拟数据通道(数字社会)之中。因此在产品的宣传与传播过程中,供应商不再以单纯的广告植入而消解消费者理解与接纳之权利,而是通过交互对话的意义发掘;基于交融性中的身份界限的消解,从而使受众作为巨大的需方市场同时也转变为间接的供方市场,彻底改变过去单向度的供需关系进入一种循环互经济的运作体系;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即人们在体验与理解中就已经开始“消费”了:“技术即产品”。从这条价值链中又进入对如销售咨询(传播途径)、信息广告(传播内容)、电子制造业(传播技术)、交通(数据共享)、教育(新媒体应用与教学)、旅游产业(都市文化)等多层企业链的有效推动与发展。

在这样一种新型经济网络结构中,没有严格纲目,不再有特权与从属之分,平等的环节与共存关系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与行政边界,融合了从投资、生产到销售链条中的每一环节,促成其间之“共谋互利”:投资方通过概念创意刺激资本市场的活跃;技术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通过“技术即产品”而获取巨大的市场空间;传播运营商可跨越行业壁垒来扩大经营内容;而内容提供商则可寻求更多的产品分销渠道、扩大公众的议价能力。

新媒体艺术虽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与观念上的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与区域性经济体结合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一些难题,尤其在国内,新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媒介在针对具体应用问题划分与方法论确立方面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创新内容与原创品牌的稀缺,对外来形象与手法的盲目复制;以鲜明的东方形象简单附着西方风格最终沦为不中不洋缺乏民族创意的作品,“华侨文化”制作迹象普遍存在等等,技术的优势与智力概念的劣势强烈反差与尴尬处境使得数字内容产业优势没有尽致发挥。同时由于新媒体艺术与传播渠道磨合的实验性,导致相当部分的创意产品被其他传统传播渠道习惯性的同化,导致后期销售渠道边界模糊,遍布于城市中的新媒体载体并没有发挥其功效,使得数字内容价值无法转换为等效利益,因此与其相联的企业链与供需链诱导出初始性脆弱与相对闭合状态,没有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与衍生。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产业链经济发展探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许江、吴美纯合著:《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熊澄宇著:《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加拿大)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第4篇

开发桑皮纤维不仅是增加了一种新的天然纺织材料,同时还提高了纺织产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而且对桑树废弃枝条的有效利用,也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综合利用价值高

据了解,桑皮纤维的生产加工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经开始被我国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并且,桑皮纤维由于性质与麻类纤维比较相似,因此其纺织设备也多可在麻纤维生产设备基础上技改而成。所以,进入生产桑皮纤维的门槛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来说并不高。然而,长久以来从比例来看,不得不承认在纺织行业中从事桑皮纤维研发的专家寥寥,进行生产的企业也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过去茧丝绸行业太过兴旺,产品利润大而销路好,导致其上游的蚕桑产业,注意力主要是在如何为生产丝绸纺织服装产品服务上。比如说,农户只需栽好桑树、养好蚕,再卖给丝厂便能够赚到盆满钵满。而对于生产后剩余的废桑枝等,则基本上用来烧柴煮饭使。不可否认,在茧丝绸行业大环境十分利好的情况下,桑皮纤维等附加产业存在长期被大家所忽视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形势的恶化,纺织服装全行业步入低谷,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也变得步履蹒跚之际,加大对桑皮纤维开发利用的优势,便进一步凸显了出来。

据四川某市茧丝绸行业的专家测算,桑树皮占桑条的15%~20%,桑皮纤维占桑皮的10%~30%。每亩桑田,每年冬夏两季修剪废弃桑树枝条在4吨左右,就能生产桑皮纤维约100公斤,收入可达上千元。另外,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副产品果胶若干。同时,从川东北的实践经验来看,农户平均每亩桑田出售废弃桑枝能获得200元以上的直接收入。实事求是地说,种桑综合效益的提高既有利于稳定桑蚕产业的生产,进而还能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简单地说,农户拿到手了真金白银的人民币,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是避免毁桑种粮食、毁桑种果树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有过和桑树近距离接触机会的人都知道,趁新鲜时拨开其枝条表皮,观察纤维存在的韧皮层即可看到韧皮纤维在韧皮内呈簇状分布,因此便可以判断出桑皮纤维属于束纤维。另外据研究显示,桑树皮纤维的单纤维长度较短,不能直接用于纺纱。需要进行半脱胶处理,也就是和麻纤维的前期处理类似,以保证保留有一定量的残胶,将很短的单纤维粘连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束纤维,以满足纺纱的工艺要求。处理后得到的工艺纤维则可采用棉型纺纱系统进行纺纱。

据了解,桑皮纤维的纤维强度为3.5cN/dtex~5.1cN/dtex,明显要好于棉纤维和桑蚕丝;断裂伸展率为4%~12%,也好于棉和麻,但次于桑蚕丝。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并且有较高附加值的桑皮纤维,对于增加纺织纤维的种类,提高我们纺织服装产品档次,为广大纺织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对桑皮纤维研究开发的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列入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近年来,以四川省丝绸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四川大学联合组成的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包括原材料的组织、调选、纤维的制取、纤维结构性能研究、纺纱工艺及其专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桑皮纤维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以及“桑丝棉系列混纺线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都已经通过了鉴定和验收。也就是说,现在生产桑皮纤维从桑皮的剥取、机械化生产再到纺织服装产品的全过程都已经可以实现,并且我国还拥有这项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

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某丝绸公司的陈列室中,就悬挂着一件由桑皮纤维制作而成的衣服。据观察,这件桑皮纤维衣服质地柔和,手感舒适,摸起来有一种近似于绸缎般的顺滑感。目前由于桑皮纤维服装产量极小,因此成本较高,售价也较为昂贵。据该企业负责人介B,一旦大批量产业化生产,桑皮纤维纺织品的生产成本还具有大幅度降低的空间。

目前,各纺织企业对于桑皮纤维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于桑棉混纺、桑麻混纺、桑皮纤维与桑蚕丝交织以及桑皮纤维与涤纶长丝交织这四个方面。

桑棉混纺:因为桑纤维强度好于棉纤维,目前研制成功的桑/棉5/45混纺产品,其强力得到了提高,纱线性能得到了改善。桑麻混纺:多数麻类纤维具有吸湿性好的特点,将桑纤维与大麻纤维进行混纺后,可使桑、麻纤维发挥各自优势,并使混纺纱具有强力高、光泽好、较易染色、耐磨性强等特点。桑皮纤维与桑蚕丝交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桑皮纤维纱与蚕丝交织,可使织物达到既有透气、吸湿等真丝产品的功效,又可克服易起皱、易褪色等真丝产品的缺点,还可以降低织物的生产成本。桑皮纤维与涤纶长丝交织:用桑皮纤维与涤纶长丝交织,形成新型的纺织面料具有耐磨透气、抗静电、易于染色等特点,且产品外观挺括、悬垂性、回弹性好。

以上述南充市这家丝绸企业来说,他们现在已经研发了桑棉、桑丝棉等混纺纤维,开发了系列T恤、内衣、睡衣、围巾等服装、服饰产品数十个。

对桑皮纤维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既有利于帮助农民增收,又可以延长蚕桑业的产业链,提升桑蚕行业的综合经济价值,还对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给纺织材料和纺织产品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所以不难看出,桑皮纤维及其纺织服装产品在后期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困难、问题仍不少

目前我国桑皮纤维还基本上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尚未能完成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开发。从理论上来说,纤维长度短是制约桑皮纤维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半脱胶工艺获得的桑皮工艺纤维即束纤维由于保留了部分果胶质,使得一定数量的纤维粘结成束状,因此它的长度较长。但是,其纤维纵向均匀度就比较差,易起短绒毛且强度低、纤维粗。而若是采用全脱胶工艺可获得单纤维的桑皮纤维开松棉,在柔韧性、纤度、强度上比工艺纤维优势大,但纤维长度过短,无法进行纯纺。实际上,对于桑皮纤维全脱胶工艺的研究,以及单纤维纺纱等后续工艺的研究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

不过,理论上的问题总是比较好解决。比如说,可以进一步完善桑皮纤维制备技术,尽量减少脱胶、开松等加工过程对纤维长度的损伤。另外,还可以采用嵌入纺等新的制造技术,拓展桑皮纤维的应用范围等等。然而,在实际操作桑皮纤维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才是制约整个桑皮纤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川东北丘陵地区某县,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首批试点县、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全县桑树总量达2.5亿株,桑园总面积达35万亩。该县从2009年开始便将“桑皮纤维综合开发项目”作为优势资源项目进行重点推广和招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以来县委领导班子都已经换过几任,这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当地同期推出的另外一项“万亩果桑基地”项目,现在已经“开花结果”见到了效益,每年夏天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观光消费。

客观因素自然是前些年行业内并未重视桑皮纤维这类附属于茧丝绸产业上的纤维原材料开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情况的变化桑皮纤维产业化项目又遇到了制取成本较高这个严重的问题。

2009年时,当地相关人员在进行桑皮纤维项目调研中,发现到农村去收购废弃的桑树枝条,每公斤收购价格在2毛钱左右即有农户对此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不过,随着农民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等等因素影响,据2016年底走访发现,每公斤即便是收购价达到5毛钱,对于农户们来说也并未有多大的吸引力。

另外,开发桑皮纤维产业对于产皮桑树树种的限制、要求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我国境内的桑树分属15个桑种,如川桑、滇桑等;3个变种,如垂叶桑、鬼桑等。加上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对它们进行改良嫁接,目前仅在川东北一地就栽种有很多种桑树,一般简单可分为果用桑和叶用桑两种。

四川的<已д呙蔷过研究发现,在四川阆中种植的“阆桑2号”纤维平均长度为13.5mm,而在四川南充种植的“阆桑2号”纤维平均长度为15.4mm。同样是阆中种植的“阆桑2号”纤维断裂强度为3.20,而在南部县种植的“阆桑1号”断裂强度则为5.13。因此不难发现,不同桑树品种甚至是相同的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中产出的桑皮纤维品质差异都很大。

同时,与亚麻、苎麻等韧皮纤维的原材料相比,桑树韧皮中的纤维素含量较低,仅占30%~40%的比例,而纤维获得率也只有13%~20%左右。如果我们现在对于废弃桑树枝条的利用仅仅局限于提取桑皮纤维的话,无疑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会形成巨大的废弃资源。据成功研制出桑皮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那家企业介绍,当年试制期间大量被剥皮的桑树枝条还需要请专门的清运公司拉到垃圾场进行处理,为此还支付了不少的费用。

理论上来说,桑皮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以及其他有效成分,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剥皮后的桑树枝条也能够制取桑枝粘胶纤维、造纸等等。但是这些高大上的配套项目又牵涉到巨额的资金投入,往往来说都不太现实。从川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已经在小范围试验的利用剥皮桑枝粉碎后进行蘑菇种植,可能是比较切合实际且能够很快实现的废弃桑枝利用方法。不过,这也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因为就曾出现过蘑菇公司宁愿高价到外地购买锯木面,而不要本地桑枝颗粒的情况。

桑皮纤维的开发特别是综合利用技术,涉及到桑树培育、机械制造、生物、化工、纺织、印染乃至于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相互交织融合的综合技术,势必要协调多方力量,加大相关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才能加快其产业化的进程。

我们不妨来想象这样一幅美好的蓝图,一望无际的桑田中蚕农们用桑叶喂蚕结茧,用桑葚当水果卖钱,用桑枝剥皮做纤维,用废枝打粉养蘑菇,最后再将使用完的菌包土还于桑田之中。虽然这只是笔者对家乡桑蚕产业带有明显主观意愿的展望,但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完全可以实现,并且都是助农增收、能给群众带来经济效益的好项目。相信只要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梦想终会实现。

品质问题有说道

现在,国内纺织行业对于桑皮纤维的基本性能和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外尚未发现有利用桑树皮制取桑皮纤维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因此,开发和使用桑皮纤维这种极佳的天然绿色生态纺织品原材料,我们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同时,桑皮纤维纺织品目前在零售市场上几乎很难看到。即便是在大名鼎鼎的国内诸多网商平台上,都难找到其踪影。四川研制出桑纤维衣服的企业也仅仅是象征性地给其标了一个不菲的价格,但据了解即便是有人出此“天价”购买,他们也是不会出售的。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了研发和制作出这件桑皮纤维衣服,企业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早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且,现在一张桑皮纤维制作的普通宣纸售价都在200元以上。我们也就不难想象,若是有小批量试制出的桑皮纤维服装出售,其潜在的可能利润将会是多么的巨大。

所以,我们也更应该加强对桑皮纤维品质方面的要求和管理,保持和维护住我们在此领域的优势。

在对桑皮纤维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环境和谐和减少污染与生产成本和企业效益之间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矛盾之一。众所周知,制取桑皮纤维也存在一个脱胶的过程。与传统的麻类韧皮纤维的加工方法相同,桑皮纤维化学脱胶也会消耗大量的碱、酸、化学助剂等化工原料和能源,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治污费用高。此外,化学脱胶还会破坏桑皮纤维的表面结构,使纤维出现更加粗糙、可纺性差以及制成率低等问题。不过,化学脱胶的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占用场地少、适于产业化生产等优势也非常明显。

从长远来看,我国纺织业的整合升级、转型创新等举措,归根结底都还是要放到“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才能够进行。2016年在G20峰会准备召开之前,浙江省的纺织行业印染行业中污染严重的企业都被勒令停工。此次停工中涉及到了11座城市,停工范围之广、工厂之多史无前例。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印染大省,据说7个月关停纺织业污染工厂2000多家。管中窥豹,也可以让社会各界都看到国家对纺织行业污染进行整治的态度和决心。因此,新兴的桑皮纤维企业如果仍然走化学脱胶等产生大污染的路子,再如果没有办法找到合适、合理、合格的污水处理办法,不论工厂建在何地也是不可能发展得起来的。

当然,科研工作者们又研究出了污染较小的生物脱胶方法和生物化学混合脱胶方法。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多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生物脱胶,就是利用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酶使胶质水解被去除。

简单地说,办法之一是直接利用脱胶酶制剂或产酶脱胶微生物的发酵粗酶液作用于桑皮原料,利用酶的生物活性,催化水解胶质物质,使纤维分离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污染几乎没有,但是在实验室中效果就一般脱胶胶质去除率才30%~45%,若是在室外还会受到水质、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胶质去除率更加难以保证。

办法之二就是,借助以桑皮胶质为营养源的脱胶菌的生命活动,达到接入菌种,分泌酶来分解、去除桑皮中非纤维素物质,提取纤维的目的。但题是周期同样较长,成本很高。因为脱胶菌培植工艺复杂,还需要一定的菌种培植设备投入。

因此,研发更为环保、廉价、先进的脱胶技术才是确保桑皮纤维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在桑皮纤维纺织产品面料中,桑皮纤维含量问题也是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由于我们目前尚未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因此大部分制作出来的桑皮纤维纺织品面料的纤维含量,各企业都是“秘而不宣”。以现有的资料看,桑皮纤维纯纺的可能性为零。同时,据了解,产品中桑皮纤维的含量都不高。研究报道显示,桑皮工艺纤维与棉、桑皮工艺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各占50%的比例混纺的中、粗特纱技术基本成功;桑皮单纤维与棉、苎麻、竹浆纤维等的混纺纱桑皮纤维含量也仅在40%左右。

可喜的是,据相关专家介绍,一旦桑皮纤维纺织品真正形成产业并进入市场,纤维含量的问题可在进行品种和配棉设计时,根据终端产品要求来解决。比如选用与桑皮纤维风格和谐、优势互补的其他纤维种类,既能提高混纺材料的可纺性又能获得较好的产品风格和质量。

产业链的意义范文第5篇

“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国考面试,3090元都已扔出去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笔试刚结束,近日就有“考碗族”在论坛上“晒”账单。“考碗族”越来越多,考试经济也跟着火了,参加一个面试培训班就得掏1.28万元。

产值近42亿的“国考”培训蛋糕

在百度中输入“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能找到相关网页约99.9万篇,绝大多数是各培训机构的介绍和广告。虽然政府机构再三强调没有指导用书,没有指定培训班,但市场总会自发应时而生。

总部位于北京、有20多家分校的某教育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还提供网上远程培训,举办笔试、面试等各种培训班,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训套餐,价格从1000元到3500元不等。

记者在网上查到,公务员考试才结束,北京某机构201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班就已经开始打广告了――强化班、精品班、一对一班、封闭班、协议班和VIP班,收费分别为680元、1980元、150元/课时、4280元、10000元、12000元,学员交费后不能退款。据介绍,该机构收费4280元的封闭班,在北京地区以往每年报名人数约400人。而记者查阅到最贵一档的培训班收费高达2万元。

在一家小书店内,公务员用书就占了一大半,其中摆放着深圳市、广东省、国家等三个大类,《申论》、《行政能力测试》、《法律知识》等不下30种的用书。同时还配有各种真题、模拟题等。记者发现,不少辅导书都打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组编写的牌子。

“每次到学校门口的书店买书,我就头晕眼花,各类公务员辅导用书应接不暇,真不知道买哪本好!”一些考生对记者抱怨道。辅导书的价格大都在四五十元,如果再买两本历年真题以及全真模拟卷,总花费则将达到上百元。

考了两年公务员的女硕士生林宏告诉记者:“其实,买教辅图书和报名辅导班只是比较明显的开销,隐性的开销还有很多。 ”

她举例说,自己曾去广州参加公务员考试,光是来回的机票就得3000多,两天住宿花了600元,吃饭花了200元,买了一套正装,花了800多,这些加在一起就4600多元。对于一个“考公族”来说,一年去外地考试的情况少说也要三次,费用至少在1万元以上,工薪家庭承受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据统计,100余万人赶“国考”催生的培训产业,产值近42亿。这还不包括类似“七天万元培训费”这种奇高的少数天价培训课程。

经济调查“考公”成本:3年10万元

每天清晨6点,河北考生林燕都会准时起床,在她租住的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看书,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了两年。简单吃一口饭,7点钟,她会准时从临时小家里出来,到50米外的一间写字楼会议室里占个座儿,这儿正是公务员考前辅导班租用的教室。 8点钟,主讲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课程的老师会准时到达。林燕围绕着公务员考试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今年已经是我第三年报名参加省里的考试了,这次报的是市科协的办公室文员,因为这个岗位就要一个人,没什么把握,所以,国家公务员我还要报名。 ”林燕说。

提到考公务员的辛酸,这位26岁的女孩儿笑着摇了摇头:“算上今年我已经考第三年了,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没找工作,家里面就让我考公务员,不管考多少年,再考10年也得考。 ”

林燕笑称自己是典型的“考公族”,从毕业那年开始,全国各地无论哪里,只要招录公务员她都会留意,只要有机会她都愿意去试,选择差不多的职位报考。

“有的时候也想放弃,但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们都互相鼓励,靠着这种精神上的支持,我才能走到现在。 ”林燕说。

“算上‘考公’的各种费用,还有呆在家里不工作的成本,估计这3年的考试成本能有10万块钱吧。 ”林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金钱,“考公族”们还付出了最宝贵的成本――青春。

“国考”产业需正确引导

公务员考试火了,和公务员考试沾边儿的产业也跟着火起来。不过,记者了解到,为了争夺“国考”这块“蛋糕”,一些无资质的黑培训班、盗版书商也在趁机“钻空子”。有的所谓公务员面试辅导班,甚至打出“公考第一品牌”、“人事部专家”、“公务员面试考官授课”等招牌。

记者调查发现,培训班推出多种课程,有模块班、基础班等多个大类,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20多个小类。“全国公务员十佳培训师”、“曾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及阅卷工作”、“长期从事公务员招考、面试评委和培训面试考官工作”……不少培训班打出名师口号,标榜培训班老师熟知考试考核要点及评分要点,以此招揽学生。

“有说是北京大学的,也有说是人民大学的,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清楚授课老师的真实情况。”曾参加过公务员面试培训班的赵同学说,除了授课方式上有差异外,讲授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选培训班的时候只能多听身边人的介绍,选得好就运气好,不好也没有办法。”

记者致电一家培训班,一位工作人员说:“培训班的老师都是专门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骨干及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的专家,只要把老师押的题背下来,保证能过。”而实际上,按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公务员考试命题和评阅的相关人员,5年内不得参加任何培训机构的授课。

有的还推出“包过班”。记者通过多个培训班了解到,这一类“保过班”一般在笔试过后的一个多礼拜开训,价钱从4500元到10000元不等。其中国内知名公考培训班推出的是6800元,过关的考生将一次性奖励奖学金1800元,不过的退费4800元。

公务员面试是否能够“包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务员面试培训机构的“包过班”玩的是赚钱的概率,一般公务员面试都按照1∶3的比例录取,假如一个包过班招了100人,如果每一个人缴6800元,按照概率其中近30人将最终被录取,即使全部退还没有被录取考生的学费,培训机构仍然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国家公务员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所谓的“面试保过”、“内部资料”、“命题组辅导”等等都是无稽之谈,公务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以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人事部授权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都与公务员考试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