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经济学前景

产业经济学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经济学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经济学前景

产业经济学前景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传统产业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对产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产业之间也将以新的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新的技术、资源和融合方式把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不仅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和社会收益,并且,使得这些功能和收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散,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生产业将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这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和升级方面,也会影响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盈利模式及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及产业政策也将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忽视这些新的变化,将无法对当下的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更合理而深刻的解释,也难以对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将难以体现。

2 信息经济下的市场和产业分布变化

信息经济经济使得传统理论下的很多规律发生改变。长尾理论和众包思维已经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很多领域,市场细分越来越细,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概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市场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也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也随之变化,处于需求曲线头部的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也正在经历由盛转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越来越少,营销费用越来越低,营销结果越来越精准,广告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易付费的广告付费方式使得广告费用大幅度缩减。这些信息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商业模式的变化应该被充分关注,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之中。

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产业空间分布新格局。电子商务纵向延展,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横向跨境布局,促进全球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企业如软件公司、代运营工地、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围绕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聚集,也推动着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转型。信息经济下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与传统经济下的指向性集聚相比,经济联系性的聚集在加强,创新效益的分析也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信息经济下,传统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转变,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在催生,市场结构,消费需求和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理论,这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个挑战,具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 信息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理念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对目前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当中的现状、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然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这些新的现象应该被引入课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结合网络资源和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视野,强化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教学方法

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教学方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基础,但是,让学生在置身市场和具体产业之中,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行为策略以及政府规制等。在创新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经济学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把浸入式的教学理念引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对某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做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愿对具体产业进行追踪研究,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开展产业问题讨论,让学生能够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化对理论和现实的理解,并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教学评价

要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必须相应的做以调整。单一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考核方式需要与教学方式相配合,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能力,以及发现、关注产业经济现象与事实。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经济下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传统产业在网联网经济下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产业结构的重构、转型与升级,产业规制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尝试撰写具体的产业经济案例和产业分析报告等。把考试与考查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3.4 教学材料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毋庸置疑,选择一本经典但又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好教材非常必要,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的优缺点,为了扬长避短,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应该引入教学,包括经典案例,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可以作为课后辅助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形成综合知识结构体系,为其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

产业经济学前景范文第2篇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现在我国体育产业的特点和辽宁省本溪市滑雪旅游产业的具体现状,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与调查,并对调查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制约辽宁省本溪市的滑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盲目无计划的开发、对自己所服务的人群不了解、专业人才的匮乏、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所造成的。根据调查结果,旨在为辽宁省本溪市滑雪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滑雪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滑雪运动在中国的起步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较晚,在一九九六年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近年在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中占的比重逐年上涨。在种类繁多旅游项目中,滑雪旅游已经成为了最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之一。辽宁省本溪市以其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和多山的地貌特征,势必会成为国内外最具发展潜力的滑雪度假旅游胜地。促进辽宁省本溪市滑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本市可用于滑雪旅游产业的资源,是辽宁省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市滑雪旅游产业在近年来虽然蓬勃发展,但与其他滑雪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内外城市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说:雪场雪道级别水平较低,行业管理不规范,投资主体不明确,从业人员技术不高,滑雪装备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本溪市的东风湖、同泉滑雪场,有高山滑雪兴趣的中等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名网站和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滑雪运动与滑雪场所的相关研究文献与相关著作十余篇,选择对课题有帮助的文献进行资料的分类工作, 然后将资料有目标性的进行整理。最后对所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考证资料的真伪,进行归纳,为本课题的选题、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依据调查问卷的设计理论,在指导老师建议与意见下,设计了“滑雪消费人群对商业滑雪场设施服务满意情况调查”问卷,并随机发放给在本溪市商业滑雪场消费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55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91%

3.访谈法

对辽宁省本溪市参与与从事滑雪运动的人群进行了抽样访谈,了解大众滑雪相关的诸多问题。

4.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问卷调查中所得到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统计的分析,得到相对应的百分比。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辽宁省本溪市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本溪市滑雪产业现状 辽宁省本溪市现有滑雪场2 家,本溪市东风湖冰雪大世界雪上娱乐区:现有高级滑雪道一条,中级弯道一条,初级滑雪道一条,初学者练习场一个,总长度1.86千米。有高、中、初级雪圈滑道各一条。新建娱乐大众型320米单板公园,350米野雪公园各一条。现有造雪机2台、压雪机1台,双人空中吊椅索道1条,托牵索道2条(运力:1200人/小时);高级滑雪双板1500付,单板300付,滑雪服500套,雪圈800个。普通门票价格138元。

同泉滑雪场整个滑雪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计投资金额3000万元。高级滑雪道一条,初级滑雪道一条总长度1.2千米,现有造雪机1台、压雪机1台,托牵索道1条;滑雪双板1200付,滑雪服120套。普通门票价格:100元。

(二)滑雪人群参与滑雪活动的影响因素

滑雪消费人群参加滑雪运动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所在地点的距离占48%,近半数的人会选择离家近的雪场进行滑雪运动,另一半人则不会考虑距离问题,这说明本溪市的滑雪场所的交通建设还是不能满足滑雪消费人群的要求,36% 的人选择滑雪场是因为价格因素。滑雪场的特色和服务对消费者的影响不大,几乎没有体现出来,因此雪场应该着重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三)滑雪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情况

从滑雪人群的消费动机研究调查中发现,52%的消费者进行滑雪消费时的主要消费动机是娱乐与休闲,锻炼身体和感受刺激,由此能够看出娱乐休闲业的发展空间是相当好的,把体育与娱乐休闲相结合起来,建立一条庞大的休闲娱乐产业链,对于促进体育产业加速发展,完善和培养滑雪健身娱乐市场具有无疑意义。30%的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与亲戚朋友在一起的娱乐,由此可以得出发展团购和给与人数多的团体优惠的价格是可行的。

(四)消费者知道滑雪场的渠道

利用广告、宣传单、网络知道雪场的消费人群没有超过 20%。滑雪人群去滑雪场进行消费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其他人或者其他渠道了解的,这就有利的说明本溪市滑雪场做的宣传和广告效果非常差,若一直这样下去会很大程度上阻碍滑雪场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广告宣传的途径,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对滑雪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并让多数人思想上对滑雪运动产生消费的理念。现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理念早已经过时了,再优秀的产品也需要做好宣传的工作,这其中也包括体育娱乐产品。

(五)消费者的月收入情况

月收入在2000至3000为滑雪场消费的主力,占到了70%,月收入3000以上的占到了18%,这说明目前本溪市的滑雪场还是以相对高收入的中产阶级为服务对象的。

(六)辽宁省本溪市滑雪产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滑雪器材及滑雪服质量不过关

辽宁省本溪市两家滑雪场都存在滑雪器材老旧、滑雪服装质量不好等原因,而且滑雪场需要的设备器材更是全部从国外原装进口的,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等后续工作都不到位。绝大多数滑雪板仍然是大众娱乐的二手板,很难满足中级阶段滑雪人群的需求。由于这部分人群大多接触滑雪运动不久,还不到购买自己的滑雪装备的时候,但现阶段滑雪场可以提供的滑雪装备又不足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因此会导致这部分人转向其他周边城市的滑雪场,引发客流量的流失。另一方面我市各大体育用品商店出售的冬季户外滑雪产品,几乎都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进,没有专业的本市生产基地和自主的品牌,而从外地和国外引进的滑雪设备由于运输的因素额外支出费用会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很多普通消费者在高昂的价格面前望而却步。

2.专业滑雪指导人才匮乏

正规的滑雪指导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严格的考核,而有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其指导员的培训与考核更是严格、正规。而我市的滑雪场正缺少这样的经过正规专业化训练过的滑雪指导员队伍,一些雪场所谓的指导员,基本上不懂基础滑雪知识,而且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即使能够做出一定的简单的滑雪动作,但滑雪基础理论缺乏,在指导广大潜在滑雪人群入门时会不可避免的做出不可挽回的错误指导。

3.投资风险过大

由于滑雪场地前期投入资金过于庞大,所以仅靠当地政府拨款支持形成一定规模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相比其他运动项目,发展滑雪所需要的资金,土地,资源会更大一些,单独依靠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很难使其长久的发展。目前辽宁省本溪市及其周边的滑雪场所绝大多数为私营或股份制,所以就造成了大多数运营者都想在最短时间内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没有过多的考虑这项产业的长久发展,长此以往这种运营模式对整个地区的滑雪产业是极其不利的。

4.环境的污染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当冬天的降雪量稀少时,滑雪场为了保证雪的质量和数量就需要大量的人造雪来弥补,拥有充足的水源成为了的重要先决条件。通过访采访从业人员得知,本溪市的滑雪场造雪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大约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其次是城市自来水, 约为总用水量的19%;最后是1%的冰层以下的地表水。现在本溪市的滑雪场处理污水的方法还是以自然排放为主,比例约为60%,其次是通过下水管道排出,虽然处理污水的方案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但采用环保的污水排放处理方法几乎没有。滑雪场的环境以及卫生条件也是决定滑雪场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各大滑雪场应该定时并且及时的将成产中的垃圾和消费者制造的垃圾处理掉。采访表明,目前的滑雪场并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绝大多数的滑雪场处理垃圾的方式就是焚烧和掩埋,几乎没有将垃圾分类回收的,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另外,因为滑雪场地的无规划开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将是几十年以后都没有办法恢复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制约辽宁省本溪市的滑雪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盲目无计划的开发、对自己所服务的人群不了解、专业人才的匮乏、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所造成的。

2.辽宁省本溪市的滑雪产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有效、合理的利用本地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建设以滑雪体育运动为主的冰雪旅游产业,注重培养当地的滑雪文化,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本市经济的增长点,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二)建议

1.采用的广告传媒模式要多元化,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广告模式:对于从来没有滑雪经历的人群这一个庞大的客户市场,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前对滑雪运动的错误理解,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滑雪理解为一项危险而又花销庞大的体育运动。由于这项运动的核心价值是运动产生的兴奋感体现的,在常规的宣传广告中极难表达清楚。在销售过程中应利用人性中喜欢挑战自我和寻求刺激的这些特点来进行营销,在给消费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绝不能过多的强调滑雪具有的危险性也不应该过多的强调滑雪技术的复杂,应该把销售重心放在滑雪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感受,并强调滑雪水平提高后成功的感觉;对于滑雪爱好者,这类人群相比初学者来说更注意滑雪场地的基础设施,如雪的质量或者缆车的是否够用,对此应在宣传广告中重点突出场地的人性化服务,摩毯和缆车的载客能力,雪道的专业水准。印宣传手册是市场营销过程中使用的重要工具,目前的大多滑雪场只印刷一些简单的宣传纸,这样的宣传力度并不会给大多数人足够的冲击力,导致没能过多的留下印象。应该印发一些精美的宣传册,并且免费派发给市内的各个单位和个人,通过视觉的冲击力让更多的人知道滑雪场的特色,而且一定要在雪季之前提前派发,接受提前预定;制作宣传片,在辽宁的多家地方频道播出。

产业经济学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供销合作金融;金融创新;融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金融业实现长足发展,有力支持了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的高速增长,云南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严重滞后。城乡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说明云南金融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该特征既是导致二元经济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经济、金融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的重要表现,从而制约了云南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有效破解。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农业金融服务中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农业贷款融资方式相比,这种融资模式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的传统授信方式。它着眼于整个农业供应链,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企业为中心,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从农业生产资料购进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为产业链整体运行提供金融支持。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不再是分散孤立、高风险、低收益的信贷群体, 而是与农业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优质客户。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化解农户融资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云南省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供思路。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模式解析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理解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个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相同,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涉及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3PL)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即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和其他结算,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现金交易为主)、物流自营等特点,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以及组织化程度高,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云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建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将各主体进行协调整合的组织机构及为各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机构处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中心位置,对于维持整个体系稳定与正常运转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担保机构的选择与设计是构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的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界定了其法律组织属性,其发展承载着云南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作为供应链源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将从供应链层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质量发展,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牵涉着三农生产和消费循环,而且决定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中,金融服务不能很好地开展,必要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本质上来说,创新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有效填补其中的金融空白将是农业发展的切实可行之路。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以联系农村和城镇物资供应的方式,承担农业流通体系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目前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生产资料、农特产品、其他农业流通)为主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工业化时代中,以“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协会)为基础,以“打造一个龙头,建设两个体系”为目标,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为重点,建立综合广泛而有效的农村供应链和销售链系统并以此供销合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农业促进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为核心,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销的环节中通过贸易融资形式形成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二元模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金融服务的直接承载主体,直接对接金融服务,通过供销合作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资产抵押,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这种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称为供销合作金融。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凭借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生产方提供低息、可靠、必要的金融服务;二是投入品供应商、贸易商或加工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贸易信贷;三是订单农业中的龙头企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四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购买者以赊销的形式提供贸易信贷。

由于供销合作金融处于整个农业产业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即“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或“农户―农村合作组织―终端市场”环节,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它是在原有“农户―加工企业”或“农户―终端市场”环节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其基础和微观对象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组织方式,其主体宏观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引导组织方式。因此,构建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首先需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机制。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通过掌握各个专业合作社的资信水平、农产品生产状况等相关因素,向与之合作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由农业价值链上各大流通环节参与方或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保证农业生产环节顺利实施。对于金融机构,不仅需要考察直接融资者的能力,而且要从整体上整合所有主体的竞争力及风险,为产业链量身定做合适的融资产品。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金融的政策创新

按照《中国银监会 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09]1号)文件要求,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的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做到一次申请、集中授信、循环使用的金融服务。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银监会、农业部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了一个可以接受融资的主体,并且还要对此进行大力扶持。也就是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完全具备了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微观主体。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接管理机构,囊括了云南全省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宏观主体。因此,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层面的发展主体,也是发展延续云南流通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实施各项金融功能发展要求的必要载体。

依托于云南省供销社成立的云南千社千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利用云南省乃至全国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优势,服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云南的支持,逐步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农特产品的现代物流中心,使全省的农特产品快速进入全国物流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助农增收。关于建立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云南特色三农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做以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围绕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服务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实现政府引导基金对于农村金融流通环节的必要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流通金融市场化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成立担保机构的方式破解农村农产品供给环节的难题,改善环节融资单一化、无序化、高利息化的金融现状。

第二,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及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担保公司发起人,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现有资产,包括土地、资金、房产等,同时结合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资产对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引导和带动,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国有政府背景接纳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构建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和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农业担保业务为主线、服务于“三农”的投融资担保公司。

第三,利用投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依托农业担保业务,盘活云南省供销社投入公司的资产,将各类存量资产变为流动资产并根据金融产品的特性,不断放大存量资产杠杆。

第四,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的构建将充分发挥资金的两级融资杠杆功能。第一级杠杆是政策引导资金引致省供销社的盘活社有资产变成可融资资源,第二级杠杆是第一级杠杆后带动的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支持规模,切实做到金融服务深入基层,金融创新服务基层、金融资本回馈基层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07).

[2]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胡国晖,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2013(05).

[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08).

[5]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6]王宇波,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4(11).

[7]徐晔,孟亚君.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7(04).

产业经济学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拓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他的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我国于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目前我国都以此而划分。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首先信息不透明,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市场竞争比较大,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其次中小企业的股权过重于家族化。从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看,其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因其融资渠道过多与自己的亲友融资,所以导致其融资信用较低;再者资金需求波动较大中小企业经营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例如,我国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所以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支持。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就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化专业协作、进行科技创新、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1 年底,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 4500 多万户,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99% 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的60% 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 50% 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 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及就业增量的 85%,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中小企业想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扩宽资金渠道,拓宽其融资瓶颈,这对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繁荣发展具有实现意义。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银行方面原因

1、现行银行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首先,对管理权限没有放宽,影响基层放贷积极性的发挥。银行对管理权限设置的过分严格,其不但影响基层形态发放的能动性,而且影响了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时效性;其次,权责不对等。银行对风险管理日益加强,使基层人员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不敢放贷;然后是金融部门信贷资产考核机制存在偏差。金融部门对每一笔贷款的真实情况分析不够透彻,认为,银行账面资产数量会因为企业不倒闭而不减少,这就导致了某些不良资产的包袱越来越重,而急需贷款的非国有中小企业却受资金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处于借贷无门的窘境;最后,现行呆坏账核销制度存在缺陷。

2、 金融机构部分信贷的不合理政策

金融机构的不合理政策表现在:一是对中小企业信贷“门槛”偏高,贷款可得性差。二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期限与分类管理存在缺陷。部分商业银行人为分割了各类贷款之间的联系;在贷款期限管理上,没有根据企业资金的流动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流动资金贷款短期化趋向明显,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稳定程度不够;银行放贷与企业求贷意向错位。三是,多数商业银对基层考核更侧重筹资指标的完成,对于中小企业的放贷却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

(二)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第一,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在金融机构的实际操作中,通常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用作抵押,例如,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符合作为抵押物的条件的固定资产少,不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抵押物,便申请不到贷款。

第二,中小企业个体经营风险相对较大。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弱、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市场开发能力不足、达不到规模经济,因此,在与销售商和供应商讨价还价时,其能力差,这都降低了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第三,竞争力弱。具体表现在: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生产经营困难;非国有中小企业分工专业化和发展的互补性明显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

(三)政府方面原因

首先,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专门扶植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其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现在中小企业的立法不规范,没有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使得法律对银行债券的保护能力降低,加剧了金融机构害怕放贷给中小企业的心理恐惧。最后是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担保机构的具体运作和管理方式方面都存在缺陷,对于申请担保的企业,担保机构的审查过于严格,使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担保,并且我国的再担保机构尚未完全建立,这样,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无法分散,为了规避风险,担保机构也不得不去严格审查,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融资渠道拓宽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善

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各类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样也是必要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竟争水平,通过租金激励机制和成本机制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目前,国内大银行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制度性成本改善空间。通过产权改制和组织重构寻求成本效率的改进,大银行市场有可能在短期内部分替展不足的中小银行市场,为信息相对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随着信息成本的降低,原有的银行市场均衡将会达到另一个新的均衡。在现有的新均衡市场中,原本得到中小银行贷款的企业,将有更大的机会从大银行中得到贷款。面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市场,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倍增,不断采用新的信息技术降低自身的成本,使无法合理定价的中小企业不再被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

(二)重视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只有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允许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才可以解决贷款市场的垄断问题,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缓解。近年来,我国银行市场结构仍以国有银行为主,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金融资产仅占整个体系的17%。

要发挥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贷款的优势功能,第一,要解决金融资源问题。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所有制限制,允许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地域限制,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市场的适度竞争。第二,考虑中小金融机构在抵御风险方面的弱质性,可以通过对存款人利益的强制性保护维护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金融秩序稳定,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发展。第三,完善的信用制度是中小金融机构发挥信息成本优势,与中小企业形成稳定联系,生产关系租金的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担保机构应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业务的进展,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备,用于冲抵代偿支出和弥补呆账、坏账损失。同时,财政对担保行业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偿,以分担其高风险行业的部分风险。比如对代偿期限超过两年,且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或因不可抗力导致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的担保代偿项目,担保机构提出申请,由主管机构审议批准后核销,核销后的代偿资金应全额或按一定比例得到财政部门的补偿。虽然财政为担保机构的补偿增加了财政支出,但实际上通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众多的企业增加效益,从而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

2、应当建立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制度

风险的防范、控制、分解和化解及风险补偿机制是担保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担保机构的正常运行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台湾省的经验。它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的信用保证基金为其提供担保,凡符合保证对象的企业都可以直接利用信用保证基金的保证服务。其中,信用保证基金的主要功能是(1)执行政府辅导中小企业的政策;(2)排除中小企业申请融资时担保品缺欠的障碍;提高金融机构办理中小企业融资的意愿;配合有关辅导机构扩大辅导效果。

3、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实施优惠贷款条件,甚至可以给予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对于信用差的企业不予贷款或提高贷款条件,或必须有反担保措施。

四、结论

中小企业由于门槛低,成为我们经济中就业的一支主要力量,但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一直值得研究的课题。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足二成,它在我国的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对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为针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作出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然而现实中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中小企业的融资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现实发展中我们政府部门要联合银行以及社会融资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来扶持和帮助,相信在社会全体的重视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得到最终解决,它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李东艳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 北方经济.2008(1)

[2]李璞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 国际商务财会.2008(8)

[3]连平.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2008-7-23

[4]邓聿文.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8-8-8

[5]鲍静海.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研究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6]王禧扬、赵明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

[7]林毅夫.建立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世界商业评论.2008(12)

[8]邓华光.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求解[J].中南论丛.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