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性消费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 要】 本文梳理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探索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地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认为只有根据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育对策,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实现发展与成长。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及特点分析
消费心理与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与外在表现,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日益受到关注。
在校大学生作为同一群体,身心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消费心理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为80后、90后,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具有较高的抱负与追求,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其消费观呈现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其次,尽管大学生的消费观主流是理性、科学的,然而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的压力,自我探索中的迷失、人格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均可能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盲目攀比、冲动消费、过分追求时尚、享乐、虚荣等种种问题也时有出现。最后,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者,大学生无固定收入来源,其消费来源主要为家庭,大学生消费者具有心理独立但经济未完全独立的特点,其消费行为在具有自主性的同时,又对家庭具有依存性。
然而,仅从共性的角度去探索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是不够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因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将大学生看做无差别群体将不利于消费心理教育的深入开展,关注大学生消费个体差异有利于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个体差异研究
1、性别差异
性别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大学生消费的总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关于消费总水平的性别差异,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总体消费水平高于女生,具体表现为男生的伙食、通讯和交通费较多(周丽,2007;王宝状等,2007)。而另一些更多的研究表明总消费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具体消费结构上有所不同。例如,陈玉珍(2007)发现男生上网,尤其是网络游戏消费支出较多,女生日用品、服装支出较多,交往支出男女生无差异;余文盛(2005)对西部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外聚餐、假日游玩、参加函授、自考等方面,男生花费高于女生;女生在上网聊天、个人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花销高于男生;王嘉毅等人(2008)也发现男女生的生活费没有差异,服装、手机等消费上女生多于男生;童玉英(2006)研究同样未发现男女生月消费额的差异,但男生在伙食消费、烟酒消费较多,而女生在衣服鞋帽消费和化妆品消费方面高于男生。
在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方面,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吴琪(2009)发现男生在消费计划性方面明显不如女生,男生网购、超前消费行为的比例也高于女生,而在选择名牌、追求时尚方面,女生比例则高于男生。苏创等(2010)发现在喜新厌旧的心理上,女生对某一种物品更容易喜新厌旧。余文盛(2005)发现在西部大学生中,女生独立意识和希望打工挣钱、减轻父母负担的愿望比男生强。王嘉毅等人(2008)研究表明男生的炫耀度显著高于女生。
2、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增高,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等逐渐提高,就业与升学的压力日渐突出,综合先前研究的结果,年级与消费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各个年级大学生消费总水平差异不大,但由于各年级面临任务与挑战不同,具体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大多数研究表明各年级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不存在明显差距(如陈玉珍,2007),但低年级学生的通讯费高于高年级学生(周丽,2007),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王宝状等,2007)。
其次,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消费心理总体更加理性成熟,消费心理有向健康理性发展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喜新厌旧心理在学生中的表现越少(苏创,2010),低年级学生消费不理智,易冲动,攀比心理更为严重(余文盛,2005)。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有超前消费行为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吴琪,2009),这可能主要与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与求职的挑战有关。
3、地域差异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地域差异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差异的研究。首先,总体看来,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农村学生消费更为谨慎(陈玉珍,2007;周丽,2007;王宝状2007;王嘉毅等,2008),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种差异其实反映出当前城乡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其次,在消费结构方面城乡大学生也存在差异。城镇学生在手机、恋爱、聚餐、假日旅游、上网、个人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费用较高,而用于函授、自考、抽烟等方面的费用则比农村学生低(余文盛,2005)。最后,在消费特征方面,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籍大学生在消费计划性方面明显好于城镇籍大学生,城镇籍大学生选择名牌、追求时尚、超前消费等的比例更高吴琪(2009)。农村学生的打工愿望和替父母分忧愿望强于城镇学生(余文盛,2005)。
除了城乡差异外,学生来源地的发达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苏创等人(2010)发现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时尚新鲜、更加盲目从众、攀比炫耀、冲动发泄、喜新厌旧,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更看重价廉实用。
4、专业差异
与性别、地域等其他方面的差异相比,文科生与理科生消费水平差异较小(周丽,2007;王嘉毅,2008),但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仍然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相比较而言,文科生在社会交往、游玩、注重外在形象等消费高于理科生(余文盛,2005);文科生攀比炫耀心理也更突出,更容易非理性消费(苏创,2010)。
5、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
月消费水平也与消费模式存在关联,不同消费能力学生的消费特征存在差异。发现月消费能力高的学生的时尚新鲜、攀比炫耀、冲动发泄、喜新厌旧等心理更加明显(苏创,2010);家庭收入越高,用于交际、生活等方面的支出就越多(王宝状,2007)。总体看来,来自中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总水平也相应较高(王嘉毅,2008),但学习等刚性消费差异较小,差异主要表现在交际消费以及非理性消费等方面。
此外,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仅与家庭收入总水平有关,也与大学生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有关。认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学生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可见,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是比较理智的,会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消费水平(童玉英,2006)。
三、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思路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表现出个体差异性的特点。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等的不同,其消费心理与行为,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不同群体大学生消费水平及结构出现了分化。
对大学生开展消费心理教育,在看到大学生总体共同点的同时,更需看到不同群体的差异性,不能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在细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例如,对于女生要避免其过度追求时尚、盲目消费,对于男生要关注其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消费,帮助他们做到有节有度;将教育重点放在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群体上,做到及时引导,防患于未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其升学、求职、就业消费加以辅导;对于文科生、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学生及来自于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学生要警惕其非理性消费的倾向,加大家庭“感恩”教育的力度,等等。
总之,只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育对策,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实现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玉珍.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1).
[2] 吴琪.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3] 苏创,张吉刚.湖北大学生消费心理成因及分布趋势研究[j].科技创业, 2010(10).
[4] 余文盛.西部边远地区高校大学生个人消费问题调查研究[j].渝西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5] 周丽.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2).
[6] 王宝状等.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及其消费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污染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52―02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作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治疗疾病,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因为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给病人或家属带来其他的污染,使其再次感染其他疾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身心受损,而且违背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原则。
1 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办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
来,各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职责是否能够旅行、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是否有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以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各种设置情况和对《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专门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资料记载、交接记录和保存情况;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情况等等,如能按要求能制定相关的制度,资料齐全,记录清楚明确,那么他们对医疗废物管理应能按要求执行。
2 对本市中小型门诊处理废物的调查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可知,本市大部分大中型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比较重视,能够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自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了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库房并且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配置了医疗废物警示标示、具体说明、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有的和特种垃圾站建立了委托处置关系,签定了运送、焚烧合同;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但是仍有大部分中小门诊没有按《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去做。目前本市登记在册小诊所1971家,日生产医疗废物2.5吨左右,除部分诊所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外,绝大部分产生的医疗废物均为自行处置。这些医疗机构没有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没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没有集中处置的设施,自己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办法焚烧,比如用小型焚烧炉,还有的在野外露天焚烧,小诊所的管理人员对业务知识概念不清,不会个人防护,操作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调查示,他们检查了46家中小门诊,只有一家门诊部的特种垃圾管理处签订了处理合同,15家门诊的医疗废物交附近医疗机构处理,6家门诊的医疗废物自行焚烧,其余24家门诊的医疗废物去向不明。我单位是学校,是专门培养护士的学校,学生上完实验科或护理操作完实验垃圾,也没有明确的去向。而社区52%的中小门诊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很可能与一般垃圾混在一起,但医疗废物不同于生活垃圾,主要是医疗活动过程产生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带血的棉棒和纱布等用品,医疗废物在处置、储存和运送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传染性,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用品,流失后大部分流入不法商贩手中,他们低价回收后加工制成纯净水储水筒等塑料生活用品,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对中小门诊医疗废物的处理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严峻问题。
3分析以下原因有关:
3.1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特别是领导或主要负责人员,相关概念不清楚,管理意识不强,对条例和办法认识肤浅,领导不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对垃圾不分类、不密封,焚烧不充分,对有些废物如输液瓶是否为医疗废物认识不彻底,甚至医务人员自己都重复使用输液瓶。
3.2中小门诊受利益驱使门诊、诊所床位少,赚钱少,他们决不可能与特种垃圾站签订合同,当然就近医疗机构也不会无偿免费处理医疗废物;本市有好些厂矿医院,工厂效益差医院效益也很难维持,按特种垃圾站收费标种收费,他们就更难维持,这给医院带来很大的负担。
3.3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病人来不做预处理,各种病人都接触,有些传染病也有截流现象,好多医疗废物就地焚烧或是掩埋,甚者随处乱仍,造成局部地区周围人群的污染,他们认为山高皇帝远,无人能管得上他们,这是观念意识不强的人;而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们,他们也想认真处理医疗废物,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每日医疗废物不是很多,储存又不合适,相关单位也不可能为此单独跑一趟,就造成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3.4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宣传不到位,缺乏现场指导,监督检查不力。如《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各大中小医院接到了文件,而部分地区工作人员就根本不知道,有的是从报纸上肤浅知道一些,具体内容知者甚少,没有宣传、没有培训,没有现场指导;在检查时是否对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有过检查,而对未注册的小门诊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 对策
自从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理》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新的局面,各级医院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送到集中处置都在不断的按照〈条例〉要求操作。但这毕竟是一向新的任务,人们在接受这些新生事物的同时,对它的理解欠缺,思想认识不能完全到位,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积极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值得考虑的。
4.1 卫生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条例》和《办法》,强化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对辖区内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指导各个区县的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确实将《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落实下去;建立从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帮助他们作好个人防护工作;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一步细化;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帮助中小门诊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小门诊和效益差的厂矿医院,他们的医疗废物的处理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为了顾全大局,也可以免除部分费用,鼓励他们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
4.2 各中小门诊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带头管理,各其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考核细则;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用专用的带有特殊标示的黄色塑料袋、专门运送医疗废物的密封推车;有专人负责收集、登记、管理和交接签字程序;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分类收集、交接记录、个人防护以及专用容器、车辆消毒管理知识的培训。
4.3对于边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诊加大检查指导工作,医疗废物按点暂时储存时,要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对确实集中处理有困难或不方便的门诊,指导他们就地焚烧须多少度能达到充分燃烧,深埋多少能达到要求,杜绝因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而造成再次污染。
1、现阶段我国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存在问题
1.1招投标方式不合理使用
招投标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议标等多种方式,但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只有公开招标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议标就有问题。公开招标虽好,却周期长,成本高,如果不论项目性质、项目大小,一律强调公开招标,就会明显加大无谓的开支,使招标投标的社会成本增大。因此,应区分项目性质和规模大小,采取灵活的招标方式,决不能盲目的强求一致。
1.2缺乏合理“门槛”价
招投标门槛价是指必须达到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最低造价限额,门槛价太高和太低,都不经济。太高不利于充分竞争,太低则可能延长交易周期,增大交易费用。门槛价多少才比较合适,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但标准制定的不应太粗、太简单。
1.3盲目选择最低价中标
招标方通过竞争性招标,有时选择报价最低者中标,以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但标价不是越低越好,如果价格低于成本,破坏了市场均衡,就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不但损害承包商利益,最终还会损害业主利益。招标的根本目的是择优,而不是压价。如果通过招标节省的投资大于业主招标的费用开支,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合理的。片面压价,违背了价值规律,偏离了社会福利最优的均衡价格,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
1.4部分投标存在竞争过度现象
在一些地区,一个小小的工程就有几十家公司去投标。每个投标人都要支付投标费用,这包括正常投标费用和隐形开支,但中标的却只有一家。如果几十家承包商的开支之和大于投资节省效益,则提高了社会总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此种制度设计就不够合理;有的企业甚至每年要参与上百个项目投标,却中不了几个标,这样的企业就没有什么效益可言。
1.5暗箱操作
借用公开招标名义,多方串通,实施暗箱操作。甚至有些项目没有开标,中标单位就内定了。还有的地方,公共工程的承接单位在几个关系好的企业中轮流排,商量好后再考虑怎么招标。
1.6企业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较低
在我国建筑企业拿到项目以后往往需要首先垫付巨大的流动资金,这种情况下,非国有建筑企业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的不足己经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瓶颈。可以讲,如果没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企业将很难拿到一些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但对资金和融资能力要求很高、收益比较大的“技术型、融资型”项目,这样非国有建筑企业只能为了那些低盈利项目与大量的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如果仅仅如此,非国有建筑企业就很难谈得上发展壮大。
2、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理性思考
2.1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1)所有从事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的企业,都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工程建设活动。此外,国家建设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资质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进行严格管理,对无相应资质的企业和无执业资格的人员禁止进入工程建设市场,同时要加大力度对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查处。
2)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许可制度、批准开工和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制度,切实把好工程的开工和交付使用两道关。对于不符合法定开工条件的,不颁发许可证或者批准开工;对己完工项目有违反合同约定拖欠工程款的,对其新建工程项目不颁发许可证或者批准开工:对于未取得许可证或批准开工报告而擅自的,要依法做出处罚。同时,要认真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制度,凡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建筑工程必须经整改、重新组织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2.2完善招投标制度体系
为促进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完善招投标体制及其相应约束机制的建设,为非国有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在当前合同履行过程中,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现象也较为严重,直接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威胁到工程质量和安全。为遏制此类情况,国家已经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程分包管理办法》都对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做出了界定,并明确了总包和分包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现有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操作细则,严格监督建筑市场的各方主体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的履行情况,下大力度解决工程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现象。
2.3转变职能,改善和加强对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宏观管理
非国有建筑经济要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政府除对其进行鼓励扶持之外,还应在宏观上加强管理与监督。政府应加强非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改革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要认清宏观管理与微观干预的区别,处理好扶植、监督与保护非国有建筑企业合法权益与维护正常秩序的关系,在扶植的同时加强引导,鼓励的同时加强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利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非国有建筑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人性化;柔性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2
一、问题的发现和归纳
当前,一些企业运用的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经济奖惩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但是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医院的绩效管理模式也陷入了经济收益的绩效管理模式中,这样容易使医护人员为了逃避责任,而隐瞒、逃避自己所犯的过失或错误,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拖到发现时,可能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这样对患者的医疗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和隐患,病患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会逐渐增多,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医院应该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加入柔性化管理,这样不但能让正常工作的员工工作更努力、舒适,还可以让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的心理有个缓冲的时间和过程,为此,笔者认为在医院绩效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及柔性化操作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二、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组织管理过程中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充分注意人性要素,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其实质就在于管理过程中“把人当人看”,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对人性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其规律进行相关的活动。而从人性学的角度考虑,对人性的最基本理解应该考虑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具体来说就是应该理解人的自然属性的3个基本定律,即:一是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二是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三是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是“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而且,我们还应该理解人的社会属性的3个基本定律,即:一是对行为后果的考虑;二是对自己长远目标的考虑;三是对人生价值的考虑。可以说,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定位,是人类认识上的深化和回归[1]。
三、绩效管理的人性化管理符合医务人员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有关研究均指出[2-3],医院绩效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方法必须与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及特殊要求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成功。而这些实际情况与特殊要求之一就是体现在医务人员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特征上。一般地,医务人员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责任心,是专业精神较强且注重不断学习的人,其工作技术含量高、强度大,导致其思想压力大、执业风险高。这些特征意味着大多数医护人员并非把工作看成他们生命的全部,他们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职业人;他们更愿意在工作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并不喜欢在事事被安排、时时被监督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更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医疗的目标;他们更在意得到尊重,从而维护自己的“面子”。显然,在这些特征基础上所进行的绩效管理,人性化管理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价值在其中则显得更为突出。事实上,为什么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实行了严厉的奖惩措施,还是有问题发生呢?其实不难理解。这其中是人的情绪、情感和需要等因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人性的因素,在一种隐性的深层面上左右着人们的工作绩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化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对策则能够较好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四、绩效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目标相一致
我们知道,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沟通功能与评价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绩效考核的实质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公正的考核结果,而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在强调制度权威性的背景下,通过持续、动态、双向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努力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的目的[4]。而人性化管理则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讲究人的感情,重视人的多层次需求,其精髓在于通过尊重人使员工满意,让员工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如果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性化的管理要求我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无论是绩效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终极目标都是通过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来实现组织目标。
五、医院绩效管理的柔性化操作
1.柔性化考核指标设计。在制定绩效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根据医院的战略框架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找到和实现战略目标强相关的KPI指标,然后制定绩效计划,再通过绩效考核来评价医院成员的绩效,最终根据评价结果来做适当调整。但不管采用什么考核管理方式,考核指标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柔性化考核管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员工根据医院战略计划自主设置指标,由医院审核通过。如果医院认为某些指标过低,可以采取协商、讨论的模式达成一致,避免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执行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比如,定量指标的设计会包括某些科室的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住院药费比、门诊药费比、住院人次上升比、手术人次上升比、病人满意度、非难免褥疮发生率、参与培训次数、发表文章数、病人投诉率等,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都需要结合以往的数据与员工协商达成。在考核管理的过程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定性指标的评价问题。比如说如何保持医院整体卫生的清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够完全做到随时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即使是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柔性化考核管理的方法,可以转变监督控制的有效方式,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的状态形成。事实上,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很多内容,如迟到早退、对待患者的态度、衣着是否符合医院的规定等,这些都可以纳入柔性化考核管理的范畴。
2.两步差异举措。两步差异举措就是在人员违反某些定性指标时,可以通过两步来对行为进行管理与规范。第一步,如果违反相关规定的人自己主动承认自己的违规行为,对其进行比例极小的处罚,如果他的违规行为是由医院绩效管理委员会巡查,则给予较大比例的惩处,从而引导员工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避免重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针对同一规定,屡次违反,虽然自己主动承认,也要给予较重处罚。在这方面,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等部门可共同制定医院每一个阶段的柔性化管理考核内容;医院也可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分类(如:住院医生、住院护士、门诊医生、门诊护士、导医、医技人员、药剂人员、财务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收费人员、清洁人员等),针对医院目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归纳并制定成柔性化考核标准。
3.引导自我管理。柔性化的考核操作要求从处罚员工的违纪结果转变成处罚员工是否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缓解刚性管理造成的员工的逆反心理,变“要我做到”为“我要做到”而实现自我管理。再者,如果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从上到下的监督与控制,可想而知其成本有多大,所以只能在制度设计上,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图1)。
通过对主动承认违规行为的较小处罚与被动查处违规行为处罚之间的较大差额,来推动医院员工的自我管理,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刺激、鼓励积极行为,从而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执行过程中要把握好3点:一是考核的内容要根据医院的需求及时做出更新;二是初期医院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对员工的自我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违反制度而没有在考核卡上主动填写的要采取高额的罚款,当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和填写考核卡时可以考虑撤销监管的部门或人员;三是实施之前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明确医院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总之,柔性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那些不易进行刚性考核或易在刚性考核中产生消极后果的问题,从而与刚性考核相辅相成地完成绩效管理的各项任务而不断保障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虹.医院人性化服务的阐释和运作[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4):23-26.
论文摘要: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道德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的这一功能以儿童的道德社会化为实现途径。道德社会化的含义一般指儿童个体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遵从和内化,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与融合,但这一内涵下的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很难说会使一个人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非遵从行为理论来自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关于越轨的研究。默顿在论及社会问题中的越轨行为时,提出了非遵从行为的概念并描述了非遵从行为及非遵从者的道德特征,对我们深人探讨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应该怎样面对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非遵从问题,以及怎样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非遵从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1.非遵从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非遵从行为理论及概念来自于默顿对越轨问题的研究。默顿认为,越轨行为由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紧张引发,而在人们很少获得社会合法化的手段以实现文化上所限定的目标时最容易发生。根据越轨行为的结构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影响,默顿将越轨行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可以称做“非遵从行为”(nonconforming behavior);第二种称做“违规行为”(aberrant behavior)。
默顿没有对非遵从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只是通过在其著作中的多次陈述大致界定了非遵从行为的基本含义: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他通过将非遵从行为(非遵从者)与违规行为(违规者)进行比较,概括了非遵从行为(非遵从者)的基本特征。第一,非遵从者公开宜称他们的不同意见,他们并不想掩饰他们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违规者则努力避开公众的注意。第二,非遵从者对他们所反对的社会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或者至少对某些方面的情况提出挑战;相反,违规者清楚他们所违反规范的合法性。第三,非遵从者的目的是改变他们在实践上所拒绝的那些规范,他们想用具有更坚实的道德基础的规范,去取代他们认为在道义上受怀疑的那些规范;相反,违规者主要是尽量逃避所存在的规范的惩罚,他们并不想提出替代性的规范。当受到社会制裁时,非遵从者典型地求助于更高的道德性;而违规者寻求的是掩盖事实。第四,作为上述行为要素的结果,社会上一般大众不管愿意与否,都承认非遵从者对主要规范的违背是出于无私的目的,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规者通常被认为其违背规范是为了达到个人私利。第五,非遵从者通过诉诸于更高的道德要求,在有利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借助最终价值,而不是社会中某些特定规范,确立其合法性;而违规者则既不会提出新的东西,也不会重建旧的东西,它们只是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表现自己的私欲。
在默顿看来,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这一点依赖于非遵从者所秉持的超越于特定社会规范的最高价值。“他们努力促进社会现实的公正性,而不是制度的虚构;他们是为了真正的言论自由而不是日常托辞;他们可能通过对社会结构的重建为所有的人提供实际的平等机会,从而使人们的才智得到发挥,而不至把社会平等的幻想错误地当做真实的东西。非遵从行为不是个人喜好,而是追求新的道德,或者重建已被实践所抛弃的道德。不过,默顿强调,“非遵从者不会仅仅为确立非遵从性的价值而由轻率的正统观转变到同样轻率的非正统观。对一个群体规范的非遵从常常是对另一群体规范的遵从。非遵从者不是天然的反对者,实际上,他们是另一种价值的追随者和另一种规范的建构者。同样重要的是,对非遵从者所持有的非正统观点不能给予武断的判定:或是不正确的、丑陋的或邪恶的;或是正确的、美的或完美无瑕的。因此,非遵从者的道德性体现于其非遵从行为的动机、所依赖的最终价值以及行为的方式;对其持有的具体观点和规范我们不能做道德绝对性的判断。在现有规范与非遵从者的价值冲突之间,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紧张而非简单的道德上的是与非。
2.非遵从行为的社会功能
非遵从行为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对制度变迁的推动。尤其是系统性的非遵从行为即“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抗拒”,将导致社会规范结构的变化。在这里,制度变迁的范围可能是小型的、日常的、社会的,也可能是大规模的、历史的、政治的。默顿强调:“社会中少数的非遵从者往往比多数的遵从者更有效地代表着群体的利益和最高价值。这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功能判断,不是伦理学理论的一个论断而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论断。以默顿的标准,马克思、甘地、马丁·路德·金等都是最著名的非遵从者。非遵从行为因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紧张而产生,也将因社会规范结构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性质:从非遵从变为遵从,从规范合法性的挑战者变成规范合法性的维护者。
作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论断”,默顿关于非遵从行为和非遵从者的研究应合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公民不服从的传统。述及这一问题的的思想家有苏格拉底、梭罗、甘地、罗尔斯等。“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被罗尔斯定义为“一种公开的、非暴力的、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违反法律行为,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使政府的法律或政策发生一种改变。而在西方传统思想中,一般认为,“公民不服从”就是依据“良心的拒绝”。罗尔斯对“公民不服从”的定义做如下解释:它是一种出自良心的违法行为;它是一种政治行为;它诉诸的是那个构成政治秩序基础的共有正义观;它是一种公开的行为;它是一种非暴力的行为,是一种表达深刻和认真的政治信念 “公民不服从”思想主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当制度和法律不符合正义时,我们是否还有义务服从它?
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非遵从”与“公民不服从”在含义与边界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公民不服从”是一种政治学语汇,建立在特定的政治学话语背景基础之上,传达的也是基于特定原则的政治诉求。而在社会学的视野中,非遵从行为体现的是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方面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对合理的社会规范的积极要求。尽管如此,两者内在逻辑的一致还是很清楚的。无论是对“制度正义”的关注,还是对“社会规范合法性”的质疑,都基于更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信念,都有违反规范的行动,其行动的目标都指向于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改变。因此,可以将“公民不服从”理解为政治生活中的非遵从行为。事实上,非遵从行为更广泛地更一般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非遵从行为的终极价值表现为对制度正义的诉求,是社会变迁自觉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推动力量。
二、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意义
非遵从者是有道德的人吗?非遵从行为道德性的社会意义何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形态中,非遵从者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非遵从行为经常面临着道德上的质疑与合法性的考验。对非遵从行为的评价有赖于视角的选择。默顿强调功能的判断而非道德的判断、社会学理论的论断而非伦理学理论的论断,这取决于其社会学的范式和立场。本文则相反,力求以伦理学和道德判断的视角来审视非遵从行为和非遵从者,挖掘其中的道德内涵及道德建设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非遵从行为不仅是德性行为,非遵从者不仅是有道德的人,其“有道德”的内涵还超越了“有道德的人”的传统含义。
1.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拓展了传统德性的范围
传统德性主要关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意蕴则超越了这一界限。非遵从行为指向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美德,即如何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建立个人的道德生活,也不停留在个体道德自足意义上的主观体验之上,它关心的是关涉共同体生活的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正义,更多地考虑普遍的利益和最高价值。非遵从者以促进社会的积极变革为目的,其秉持的核心价值是公平和正义。当非遵从者质疑社会规范的合法性时,他依据的是自己具有终极价值特征的更高的道德原则以及可能的对人类的爱与怜悯。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非遵从者和非遵从行为的德性往往不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也很少进人学校道德教育系统,但却是人类生活极为重要的德性构成,是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之一。 2.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超越了传统德性的性质
对一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遵从是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适应公共道德生活的必要途径。传统德性强调的是道德的“社会粘合剂”功能,因而推崇对社会共同价值的遵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眼中品德良好的人是那些具备种种美德并积极践行的人,而对美德的认定也往往以对普遍的社会规范的遵从为标准。简言之,在传统德性中遵从是基本的品质。非遵从行为通过对不正当的社会规范给予质疑,同时也对遵从本身提出了质疑,从而表现出超越性、发展性的道德价值取向。因为与主流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常常被忽略或不被认定是道德问题。因此,对非遵从行为的道德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德性的性质,建立“遵从一非遵从”这一完整的道德结构和全面的道德发展观。
3.非遵从行为的道德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有道德的人
对于什么是有道德的人,目前还没有确定的唯一的解释,科尔伯格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曾对此做出了有力的说明。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第六阶段即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虽然后来科尔伯格努力探究具有宗教信仰特质的第七阶段,但并没有得到其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我们以第六阶段的道德判断特点作为有道德的人的参考。科尔伯格认为,达到第六阶段的个体能够“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法则”,当法律违背这些原则时,他们会按照原则行事,因为这些法则是普遍的公正原则,要求人权平等和尊重个人作为人类的尊严。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将相信普遍的道德原则的有效性,并且立志为之献身。同时,基于治理社会的道德依据,达到这一阶段的个体懂得道德的本质和人作为目的这个事实。虽然科尔伯格的理论揭示了有道德的人的认知特征,但没有提供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样本,也无法揭示影响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影响机制,而非遵从行为的有关理论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非遵从行为是有道德的人的核心行为特征,在个体道德成长的阶梯中,非遵从标志着个体的道德理性达到了成熟水平。
就像很多人无法达到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一样,很多人也不会成为非遵从者。在人类生活中,标签式的非遵从者通常只能是少数人,而通常是这少数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进程。不过,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非标签式的非遵从者,即那些在社会生活中超持基本的公正原则与道德信念,在局部的、微观的、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实施非遵从行为的社会成员。或者说,我们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的非遵从行为,而不是非遵从者的社会角色。非遵从行为并不要求道德角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可以广泛地、一般地与普通人的生活建立联系。它不仅提高道德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赋予社会规范以正义性赋予社会生活以合理性。因此,非遵从者与非遵从行为具有深刻的道德建设价值。
三、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非遵从行为与非遵从者的道德意蕴和社会功能已不言而喻。对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原则的尊重和保护,也已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公民社会重要的政治伦理内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有责任与使命对此做出回应。学校道德教育不仅应当关注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非遵从行为,更重要的是将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来源纳人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并赋予其应有的地位。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这意味着学校德育文化的重建。
在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是否会发生非遵从行为?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道德成熟水平的制约,儿童不可能成为非遵从者,但非遵从的价值原则即对公平和正义的遵奉却可能以简单和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使学生简单的非遵从行为成为可能。这种可能随着学生道德成熟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增大,并且其行为特点渐趋原则化和稳定化。这一过程的速度应该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速度相一致,因为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公正的理解水平有根本性关联。个人的道德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在儿童稚朴的行为原则和道德信念中,蕴涵着终极价值和高水平道德发展的任何可能。学生非遵从行为的存在不仅是可能的事实,更重要的在于非遵从行为对个人道德成长的宝贵价值,以及对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因此,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必须积极地面对这一问题,以正当而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1.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生活中,非遵从行为因其外显形式是对规范的违反和对教师权威的挑战,而非常容易被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定性为“犯错误”,而成为教师批评和惩罚的对象,学校管理的规训化倾向则为教师的行为提供了制度上的方便。因此,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学校和教师应仔细地分辨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和真正的错误行为,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区别对待,对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宽容和保护。
2.建立民主的学校道德教育文化
对学生非遵从行为的尊重与保护,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调适是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民主的学校德育文化的建立,即在正当性和道德性上给予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以制度上的认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民主的学校德育文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工作方式和道德气氛是“民主的”,其要旨在于以“自由、平等、正义”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的教育生活的方式。在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中,非遵从行为及其价值原则将被纳人到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从而使学校德育不仅能够承袭和传递已有的社会规范,还将培植推动社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