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福建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65-01

中医药博物馆在发挥教学课堂与科研平台作用的同时,其服务社会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回顾我馆建设过程,对相关管理问题,做一些思考。

一、建馆历史与特色介绍

我校1986年创建中国医史陈列馆,占地约150㎡,展品以医药文物、医家脱胎头像、古医籍、医家画像等为主。2004年根据教学的需要,又建成福建医史陈列室。占地约100㎡,展出福建医史图片60余幅,展品200余件,既系统反映了福建省医学发展的历史概貌,又介绍历代名医的主要成就,为学院医史教学创造较好的条件。

2005年学校考虑到教育教学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需要,开始筹建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并于2007年11月建成对外开放,由医史教研室主任兼任馆长。展馆总占地约5000㎡,由原中国医史陈列馆、福建医史陈列室、针灸陈列室、中药标本室等整合而成,并增加大量展品,分医史馆(包含中医通史及闽台中医药文化分馆)、中药馆两部分,并新增茶医缘展馆,展示茶与中医药文化。

闽台中医药文化部分有5个展区,系统介绍福建医学发展与成就,著名医家、地方特色医药,闽台中医药交流等内容。其中,古代部分包括福建远古人类遗迹与医药卫生有关考古成果,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的香料药物及沉船模型,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保生大帝”与“妈祖”等相关史料。医家有东汉“杏林始祖”董奉,北宋苏颂、杨士瀛、宋慈,清代陈修园等,以及眼科、产科牌匾及出诊药箱等实物。近代部分包括闽华侨医药卫生史、教会医院、闽西苏区医药卫生史迹、中医教育、医学期刊等文物图照。现代部分介绍福建特色中成药,福建特色民间医疗技术,林如高骨伤科、陈氏儿科、孙氏妇科、萧氏外科等福州世代中医,以及上世纪50年代老中医朱梅南生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及亲手书画稿。闽台医药交流主要介绍两岸医药的源流关系,医药教育交流往来的史料。台湾地区重要展品有陈立夫手迹“乐育英才,以建国家”、上世纪80年代台北中医师公会赠我校张仲景青铜塑像等。

二、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依托学院医学史教研室,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工作量与职责,也日益加重,其服务定位与管理体制需要理顺。

(一)服务定位

作为高校博物馆,服务对象首先是师生,其次是地方社会公众与海内外来宾。所以服务定位应是: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目标,为中医教学、科研与科学普及工作服务,而闽台医药文化为地方特色,更应发挥其在两岸医药交流方面的作用。我校博物馆已被列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受到多家媒体的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访客,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学生及退休老干部来馆参观,确实履行了为社会服务,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服务定位。

(二)内涵建设

1.展品信息的挖掘与展示更新。文物最吸引人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故事,应重视展品的信息挖掘,充分掌握其来源信息与内在的文化内涵。如我馆收藏的一件清代中药榨汁机,式样古朴精致,该展品为澳大利亚华侨所捐赠,是早年其先辈从国内带出,不仅可用做中药加工工具欣赏,而且富有中外医药交流的象征意义。展示应定期更新,如果展品陈列长期不变,便会使人枯燥,兴趣下降,因此,有必要建立展品的定期更新制度。另外,展品如何设计展示能更生动、更贴近参观者,应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展品的维护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管理不善,会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展品的遗失、损耗等问题,需建立维护与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应进行培训,熟悉展品的属性及保护条件,进行妥善的维护。同时应建立展品定期检查制度,以便监督维护。如字画、古籍类展品,应进行定期检查除虫,展柜内及库存保管地方最好以樟木类防虫材料,并做适当干燥处理。

3.管理体制的梳理。博物馆需要专门人员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设置相应的岗位,给予相应的待遇,从而履行相应的职责。我馆成立至今,均是由医史教研室老师兼任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并未在年终考核与工作量核算中进行体现,责任与义务不对等,使相关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应及早落实博物馆相关人员的岗位问题,促进博物馆日常管理的健康发展。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信息系统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4.0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03-02

研究型医院的主旨是强调质量建设和内涵发展,核心要求是通过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持续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基本方法是临床与科研有机融合的转化医学,价值追求是为人类健康作更大贡献。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六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科发社字〔2007〕77号)的精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曙光医院”)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研究型中医院的战略规划[1]。根据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目标,我们进一步提出可借助挂靠于曙光医院的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的工作基础,依靠院内其他临床及科研部门的力量,创建一个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以挖掘和保护散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确有疗效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及单方验方等,并选择性地进行开发推广。

1 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建设意义

首先,从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方面来看,建立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有利于突出研究型中医院的中医特色。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医药是中医创新的基础,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传统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将有利于促进研究型中医院对中医药学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扩大其服务领域,体现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理念。

其次,从整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方面来说,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的建立也将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目前科研型的中医人才较多,而传统中医功底深厚、能完整传承中医理论和技能的青年中医人才相对较少。长此以往,将给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通过建立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可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扬,继而改善传统型中医后继乏人的现状。

2 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建设目标

根据研究型中医院“中医特色明显、体制新颖、国内领先”等建设目标的要求,我们为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的建设确立了四大目标。

2.1 保持国内领先,形成品牌,成为示范

目前,在中医院内建立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尚属创新举措,要求该平台的建设能引领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工作,形成品牌,在全国产生影响,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成为示范点,为其走向国际打下坚实基础。

2.2 形成一支坚实队伍,培养一批骨干人才

特色诊疗技术的挖掘保护工作相对较为艰难困苦,需要深入民间走访调查、制定标准进行筛选评价、与民间人士沟通协调等,但近期收益可能与工作量不成正比。若缺乏对中医药学真挚的热爱之情,难有毅力坚持。所以,在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有志于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致力于特色诊疗技术的挖掘保护,最终形成中医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明确的专家梯队。

2.3 以科研为主导,产出重大科研成果

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有别于现代其他自然科学,在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学的同时,更应注重追本溯源型的经验挖掘、保护、总结和利用。建设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是根据中医药学特色,另辟蹊径进行科研工作,同时也要求为中医药学科研人员提供新思路,产出重大科研成果。

2.4 以临床为目的,实现优秀成果转化

医学以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的建设,其最终目标也是要求挖掘一些疗效显著的中医特色技术或方药,在临床推广运用,以补充或改进特殊病种的治疗方法。

3 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以传承弘扬中医特色为使命

近年来,围绕传承弘扬中医特色的主题,曙光医院已采取多项举措,如原创性地设计创建传统中医诊疗中心、构建海派中医文化的学术交流中心、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与科研机构等。

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下成立发展起来的,是曙光医院坚持“以传承弘扬中医特色为使命,构建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过程中的产物。该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以坚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核心的内涵建设”精神为指导,在系统整理和评价中医(民间)特色诊疗手段及研发中医诊疗专用仪器设备、针刺麻醉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上海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总结研究、系统整理和评价中医“治未病”服务保健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曙光医院推广应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方法包括小针刀技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粘连疼痛、单穴深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膏摩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丹参桃仁涂膜剂治疗肥厚性瘢痕、药棒经穴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划痕法治疗酒糟鼻等20余项;自主研发的仪器有儿科外用敷贴仪、防火艾灸器、孙氏艾灸盒等,其中孙氏艾灸盒是从民间挖掘而来,经改进后于2012年由该所监制生产推广。目前,该所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筛选评价中心临床评价基地”牵头挂靠单位。

遵循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始终以传承弘扬中医特色为使命的宗旨,我们充分借助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的相关工作基础,建立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以进一步推动曙光医院研究型中医院在继承弘扬中医特色方面的建设。

挖掘、整理和保护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重视。上海地区的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工作由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分会共同开展推动。自2009年发起“我为上海中医药发展献一技”活动以来,至今已搜集到100余项民间特色技术,举办过5次专家评审会,共有73项技术接受专家评审,较为优秀的18项民间技术已于2012年10月被上海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办公室立项,与上海市12家医院对接进入临床验证。此外,2008年,由曙光医院牵头对上海浦东新区名医名方进行挖掘整理,于2010年10月编撰出版了《上海浦东名医名方集萃》。2012年11月,曙光医院举办以“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及验方研讨”为主题的曙光国际论坛,150余位国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民间医药技术的传承人和政府官员汇聚一堂,为中国及世界民间医药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2]。总之,上海地区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工作已受到广泛关注。

挖掘抢救濒临失传的、确有疗效的中医特色技术与方药,以发扬光大、造福百姓,正符合研究型中医院“以人为本”、“中医特色”这两项基本内容的建设,故将该项工作纳入研究型中医院建设范围之内,建立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为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者提供展示机会,也为曙光医院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拓宽思路提供更多学习及研究的机会。

4 小结

借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契机,以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为基础,依靠曙光医院临床及科研部门的力量,建立一个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将有利于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是医院注重中医药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深刻体现,符合研究型中医院以弘扬中医特色为使命,集继承、创新、现代化于一体的办院方向的特征。该平台的建立也将有利于推动整个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责任,具有远期利益。我们今后还将进一步探讨研究型中医院特色诊疗技术挖掘保护平台建设规划、初步实践及难点问题等,以更好地充实和完善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 沈远东.创建研究型中医医院的理论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8):569-573.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医院;绩效管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绩效考核

中医医院是培育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场所,通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指导,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效能,推进绩效考核有效进行,对切实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凝聚医院发展合力,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瑰宝。2009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1]。仁(仁心仁术)、和(调和致中)、精(精研医道)、诚(诚信求真),每个字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意义。“仁”,是指医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品德和信仰,强调医护人员应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所在,是指在处理医者与患者或同道的关系时,要做到信和、谦和、温和,不可妄尊、矫饰;“精”是指医者必须掌握精湛医术,刻苦钻研,学无止境;“诚”是指规范医者伦理道德和行为言举,医者必须“真诚恳切,守信戒欺”地对待患者;医者必须“诚信求真,慎独自律”地对待自我。

2中医医院绩效管理现状

中医医院绩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深化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2019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2]。《指标》包含一级指标4个(也为4个维度):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二级指标14个:功能定位、质量安全、合理用药、服务流程、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经济管理、人员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信用建设、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三级指标66个(定量指标61个、定性指标5个)。目前大多数中医医院绩效管理以此为“指挥棒”,开展院内绩效考核工作,虽然中医医院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但由于整个绩效管理缺乏文化使命、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指导,容易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管理效能,影响并制约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淆是目前公立医院绩效问题的主要表现[3],在中医医院更为突出。绩效管理内容大多只体现在绩效考核上,由于中医特色显著的科室与西医外科系列的科室,临床医疗业务科室与医技辅助检查科室,行政职能管理科室与后勤保障科室等的绩效考核指标没有侧重,难以区分,只能简单统一,并且往往只在原有考核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设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中药饮片使用率、院内制剂使用率、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多个单项绩效考核指标,未能将中医药科研、人才培养、医疗服务能力等绩效考核指标与国家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统筹、系统、融合,造成医院碎片式绩效管理,无法体现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凝聚力等医院管理的全过程,难以发挥绩效管理效能,使绩效管理结果不尽理想。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未将不同科室的重要性、各科室内不同岗位职责权重,以及医院总体规划目标纳入设计范围,考评指标与绩效管理只是对原有管理制度的简单拆分与拼合,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4]。体现在医院经济运行管理上,只注重财务指标,未能兼顾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科室负责人、重点学(专)科带头人、业务技术骨干、普通医护人员等在科研学术、住培带教、医德医风等科室的管理方面未能体现;缺乏动态长效管理机制、改进保障机制及持续改进提升机制,直接影响绩效管理效果。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嵌入中医医院绩效管理路径

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医院的绩效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要将文化建设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起来,让所有医院职工有着高度统一的意志并形成强大的执行力,努力达到更优的绩效管理效果,促进医院不断向好向上发展[5]。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医医院文化精髓,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激发医务人员潜能,达到最佳绩效管理效果,增强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3.1仁心仁术嵌入医疗质量实践

坚持制度管理,着力强化医疗质量。制订、完善《关于调整综合目标责任制病历质量考核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病历书写质控管理制度的通知》《南通市中医院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制度》《南通市中医院关于修订<“危急值”报告和处理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2020年检验科通过国家室间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174项,申报率100%,合格率100%。重视中医护理,深化护理内涵。全院开展穴位贴敷、中医定向透药、隔盐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32项,制作专科特色四诊评估单,运用中医四诊评估方法收集病情资料、评估病情,将辨证施术、辨证施教、辨证施食、辨证施养、辨证施情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提高中医护理辨证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全覆盖达100%。

3.2调和致中嵌入医院科学管理实践

坚持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发展后劲。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鼓励支持“西学中”,适当引进基础领域的多学科人才,为中医临床和研究提供专(学)科的人力支持;加强中医医疗骨干、中医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储备,实现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目前医院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38.94%,2021年新增14名南通市名中医,14名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市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充分发挥护理、药剂、中医等院内科研团队力量,加强与科研所、各大中医院校、企业等的战略合作,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国家中医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推进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不断提升医教研竞争力,赋能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立项自2020年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又新增1项;顺利通过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级督导评估,在全省15家培训基地中总分排名第7,其中基地教学能力单项得分全省第1。

3.3精研医道嵌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践

坚持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疫情防控、疾病预防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医大师和全国、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优秀中医药临床研修人才项目,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各种途径和方式的跟师学习;不断加强推进中医经典病房建设;积极探索中医药古籍古方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加强中药制剂研发能力,积极推广针灸、穴位敷贴、火罐、刮痧、中药熏洗、耳穴埋籽等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强化中医药在急诊抢救中的运用,组建“西医一流、中医更精”的急诊诊疗团队,并获“国家中医急诊与重症医学区域诊疗中心南通市中医院分中心”授牌;充分发挥中医医疗联盟的龙头标杆作用,做好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目前已拥有13家成员单位;加强院内中药制剂临床运用,医院现有43种常用中药制剂,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加强门诊中药处方比例、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等特色指标的考核,2020年门诊中药处方比例62.43%,同比增长10.51%,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54.69%,同比增长7.33%,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59.85%,中医药优势不断凸显。

3.4诚信求真嵌入医患满意度实践

坚持增强医院收费透明度和规范度,严格落实费用清单制、查询制、告知制;努力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特别加强病员伙食供应的质量和服务;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及时、有效化解患者在就医、服务过程中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进一步加强亲情回访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沟通,及时消除误解等举措,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完善职工之家建设,开展职工迎新春联欢会,摄影、书法等兴趣小组,诗歌朗诵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完善患重病职工档案动态管理,组织安排劳模、优秀职工参加职工疗休养活动,发放生日卡等关爱慰问福利发放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工会小组建设,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职工满意度。2018年度医院在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出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153所三级医院)中位居南通市第一名、全省第四名。2020年医务人员满意度97.86%,上升20.98%。

4讨论

4.1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绩效管理效率。落实责任清单制度,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齐抓共管,将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66个指标分解到相关科室,做到定指标、定条线、定责任科室、定责任人;落实定期分析会制度,每月召开统计分析会、每季度召开全院分析反馈会、每年召开年终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会,在院周会、科主任会、护士长例会等会议上进行现场反馈,通报点评。制定长效绩效管理制度,落实考核奖惩制度,与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密切结合,和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常态化绩效管理。

4.2细化绩效考核体系

新医改形势下,绩效考核应当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贯彻落实“医药分开”政策,坚决摒弃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做法[6]。中医医院将国家绩效考核与院内绩效奖励共同推进,强化绩效考核体系,调整收入结构,加强中医优势病种执行、中药使用率、中医临床路径实施、中医病案首页质量等与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指标的考核。加大高风险的医疗项目难度系数和病种难度系数激励,加强岗位绩效考核,把工作量、岗位风险、技术难度、工作成效以及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挂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是医院为了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既能促成组织和个体绩效的提升,又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的优化,从而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7]。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仁和精诚”理念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不断完善中医医院绩效管理制度,强化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增强医院绩效管理效能,提高中医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中医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中西医并重,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医药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J].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8):16-20.

[2]罗乃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9):45.

[3]黄梅娜.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贸实践,2017,17(11):184.

[4]张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商讯,2021,37(24):173-175.

[5]杜策.医院文化建设对于绩效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293-295.

[6]梁研,张男,杨国旺.新医改形势下中医医院绩效管理的挑战与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2):46-47.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医药人才

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依托中医药特色资源,有着很强的专业优势。如何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进而营造中医药氛围,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丰富中医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能将社会文化中人才的要求、社会观念、政治原则与价值规范体现在自己的传统结构中。同时,健康的校园文化为社会不断孕育出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食粮,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1]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就中医药院校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岐黄之术,博大精深;杏林之道,妙手回春。中医药发展历久弥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中医药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日益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近年来,随着西医冲击的日益加剧,它的发展举步维艰,饱受了一些学者的白眼和质疑。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浓郁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1.有助于坚定学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念

中医药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历经数千年,上下求索,延绵不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兴旺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当前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却在夹缝中举步维艰。校园文化活动在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导向作用,特别是对价值观的形成和原则问题的认识上具有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中医药相关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进一步坚定投身中医药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毫不动摇地捍卫中医、坚持不懈地传承中医、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

2.有助于培养中医药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马克思说:“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创造人”。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人才的培养环境。近年来,中医药文化日益边缘化,受到冷落和排挤,就其根本是中医药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成长环境缺失。其主要体现在现代中医药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教材越来越“现代化”、课程设置越来越“标准化”、教学模式越来越“机械化”。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纳入整个课程规划,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中医药院校围绕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形式多样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可以树立中医药文化理念,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并最终营造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中医药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是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平台。丰富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中医药院校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活动、科技咨询、学术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沙龙、文化培训以及各种技能训练等来增长大学生们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2.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艰苦的,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等各种问题,心理压力较大。中医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理论,根据中医理论开展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情景剧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进身心健康。

3.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开展各种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还能增进交往、促进沟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高。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通过参加文艺体育竞技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生活品位。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但可以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树立学生共同价值观念的理想媒介,是提高学生集体向心力的有利手段。学生在参与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等活动中,不但可以增进了解、取长补短,而且可以增强对集体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进而实现引领学生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热爱学校、热爱中医药事业的凝聚功能。

(四)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中医药院校开展的校园义诊,能鼓励学生甘于奉献;开展的各种主题鲜明的讲座,能浓厚校园学术气息;开展的话剧歌舞演出,能丰富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这些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都有效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作用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及由此塑造的学校形象,是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档次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二、中医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学校作为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承担着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和弘扬人类文明的社会功能,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其文化特质,特别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的人文思想和符合历史趋势的价值取向,如“北大精神”、“水木清华”、和“交大思源”等。[3]对于中医院校来讲,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从各中医药院校开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情况看,其共性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这一精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开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例分别表述。

(一)以深刻的文化底蕴为积淀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它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强调“未病先治”的防治思想,采用“辩证施治”的思辨方法,以追求五行的协调和阴阳的统一。纵观各中医药院校开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很多将中医药文化的渗透在活动始终,彰显了极深的文化底蕴。例如全国中医药院校开展的传统保健运动会,通过太极拳、易筋经、传统武术等项目比赛,增强了学生的保健养生意识和热爱中医药传统的情怀。此外,长春中医药大学推出的“《黄帝内经》千人诵”、“中医经典千人诵”等研读中医药经典活动便巧妙运用了中医阴阳五行元素,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获取新知。

(二)以浓厚的专业特色为依托

中医药文化包罗万象,包括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特别是治病救人的专业技术。中医药院校开展的临床技能大赛、药学实验技能大赛、针灸技能大赛、中医药基础知识大赛和护理技能大赛等活动有着较强的专业性。这些活动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而且夯实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长春中医药大学自2005年推出的“中医药之星”评选活动,便以专业技能和综合文化知识为考核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

(三)以较强的服务意识为先导

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还积极引导学生履行救死扶伤的医学生职责。从各中医药院校举办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看,主要包括健康知识普及、校园义诊等形式,都展现了当代中医药学子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开设的“爱心诊室”,便旨在“服务师生,服务校园”,通过为全校师生免费进行针灸、拔罐、推拿和按摩,不但使书本知识付诸实践,而且树立了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博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中医药院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应把握的原则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它们依托学校优质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开辟了一条将中医药特色融入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新道路。笔者认为,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紧跟时代步伐

无论何时,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要强调弘扬先进的时代文化和主流的价值观念,必须在立足于当今时代背景和中国高等教育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上,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充分宣扬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明确自身承担的历史责任,认清个人发展的有利机遇,进而把“真信、真学、真用”的“三真精神”当作毕生的追求。

(二)激发创新意识

作为传统医药学的代表,中医药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日益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然而,目前,中医药的发展却到了一些困难,包括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市场地位、个别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生存危机等等。这与中医药创新意识匮乏有很大关系。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中医药院校应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实践,使中医药事业在继承中得以发展。

(三)突出主体地位

中医药院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要突出两个主体性:一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任何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这是与其他高校不同、而且必须突出强调的原则。中医药主体的体现可涵盖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活动主题上,大力宣扬“中西医并重”的思想;在活动形式上,有机渗透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活动内容上,巧妙体现中医药资源的传统优势。

(四)体现和谐旋律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浪潮下,中医药院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也应体现这一主旋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几千年来,中医药无论从理论体系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及人体自身和谐,强调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身心合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医药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上也要大力弘扬这种和谐文化,在活动策划、组织、开展等诸多方面体现和谐性,如中医与西医的和谐、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继承与创新的和谐等。

(五)实现菜单服务

中医药院校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大力建设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充分整合资源,实施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菜单式”服务,即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寻找切合点。由此实现教学主渠道外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和工作项目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六)打造精品系列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要打造精品、铸就品牌。中医药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上,要大力鼓励特色活动,着力发展系列活动,全力支持精品活动。例如中医药院校普遍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节”系列,像读书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女生文化节、少数民族文化节等,不仅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开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被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意义。广大中医药学子是中医药事业星星之火的传承人,更是中医药发展阳关大道的开拓者。只有在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构思和组织实施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原则性、规律性和灵活性,才能将学生协同奋进的雄心团结起来,这样中医药事业才能后继有人,中医药发展才能发扬光大,中医药精神才能流芳千古。

参考文献

[1]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医药导报,2006(12).

[2]胡旺阳.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J].东北大学报,2008(12).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进行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进行翻译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是与特定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它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因此,在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医药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不能局限在英语专业学生中。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分配在各个医学专业,他们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翻译技能,有助于培养同时具有高水平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有助于将中医药文化更准确更广泛的传播。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满足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任务,创设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协作学习、主动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意义建构、提高翻译能力的教学模式。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遵循的教学原则包含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协作互动为方式以及以学习情境为前提。在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任务,创设较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与同学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任务,从而获得较强的实际翻译能力。

三、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初探

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将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准备(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任务准备步骤由教师根据每节课的主题和学生的特点介绍并引入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环即任务实施步骤(task-planning-report),学生讨论和分析后制定执行任务的方法和技巧,执行并完成任务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语言聚焦包括分析(analysis)和练习(practice)。学生对任务中的语言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扩展练习进而巩固所执行任务。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实际的翻译能力。任务可以围绕对中医药名称、中医药产品说明书、文献、会议报告、病历、实验报告、论文摘要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等的英语翻译来进行。现以中医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教学为例,对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任务准备。将学生按人数分为小组,让他们课前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医药产品说明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去选择判断使用何种翻译理论及技巧。

(2)任务实施。学生汇报搜集到的中医药产品说明书,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翻译所需要的理论和技巧,制定计划。每个学生都有相应任务,对中医药产品的性状、功效、禁忌等进行翻译、讨论翻译各个部分所需注意的语言点和语法知识,并记录所遇到的语言难点。完成说明书各部分翻译后,在全班各组进行汇报,其他组可以指出翻译得精确或者不足的地方。这阶段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合作互助的精神。

(3)语言聚焦。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相应的翻译理论及技巧,对语言点(医学术语、结构词和翻译结构等)进行讲解,并对学生记录的难点进行解惑。同时将翻译练习扩展到对中医药名称、病历等的翻译任务。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