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文化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甘肃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2个部委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全国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甘肃启动仪式暨兰州市活动前不久在甘肃省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举行。
宣传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通过在兰州市范围举办大规模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和良好的疗效,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加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推进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据介绍,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将举行中医大篷车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向甘肃省赠送中医药图书、医疗物资和科普宣传资料;并组织“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以及中医药专家义诊、常见中药饮片真假鉴别、文体表演等活动。活动启动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还开赴全省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送健康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此外,还组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临甘肃调研
在“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甘肃活动期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亲临甘肃省考察调研中医药工作发展情况。
活动期间,王国强一行在甘肃省副省长咸辉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中医学校、省中医院,实地了解这些中医院校及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并看望了甘肃省百岁名中医李少波。在此期间,王国强充分肯定了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同时,对甘肃省的中医药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王国强副部长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将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和即将在全国推开的医疗卫生改革结合起来,抓住改革机遇,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中医科研工作。
王国强副部长提出,甘肃是中药产业大省,要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争取把甘肃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中医药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群众乐于看中医、吃中药;要加强中医药政策研究,进一步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
源远流长的甘肃中医药文化
甘肃位于祖国西北,黄河上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不仅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是一个中医药文化厚重的省份,在人文景观、文化遗产、中药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历代名医辈出。几千年来,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有效方药,对人类防治疾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伏羲文化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伏羲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医祖岐伯
岐伯,北地(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为黄帝臣,主管医药。他和黄帝共同完成了流传最久的医典《黄帝内经》,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有成就的博物学家和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他对中华医学的贡献最大,由此被奉为“中华医学之祖”。
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甘肃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他写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他的针灸术现在被140多个国家所采用,享誉海内外,因而他被后人推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敦煌医学
1899年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的近五万卷书籍,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医学残卷至少在60卷以上,其中医经10余卷,针灸6卷,本草7卷,医方30余卷,藏医4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新集备急灸经》、《新修本草》等,这些古医籍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大量的医学内容,被学术界称为敦煌医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武威汉代医简
中国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简牍,共3批。第一批是《仪礼》简;第二批是王杖诏书会简;第三批是医药简牍;1972年出土于旱滩坡汉墓,共92枚。内容是当时抄录的验方,比较完整的医方有30多个,涉及内、外、妇、五官、针灸等科,是研究汉代中医学、药物学和针灸学的重要资料。
中药材资源
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有中药材1527种,种植面积达246.4万亩。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地产的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95%。
发展中的中医药事业
建国以来,甘肃省在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医进了医院,西医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成立了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西医学习中医两年以上人员200多人等。但在中,中医药受到了歧视、排斥和打击,截至1977年底,中医药机构仅有5所,中医床位1000多张,其中中医医院床位100张,中医药人员只有8700人,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严重,发展举步维艰。党的以后,中央[1978]56号文件重申了党的中医政策,全省从社会上招收中医药人员200余人,甘肃中医学院于1978年成立并招生。在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的基础上,198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振兴中医事业的决定》,全省在中医药工作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机构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
重点、专科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中医事业得到了恢复和振兴,尤其是2000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加快全省中医事业的法制进程。2001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增设甘肃省中医管理局,加强中医的行业管理。2004年,省政府又做出《关于加快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中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贯穿于中医药工作始终,大力实施中医“三名三进”和中药“三名三保”工程,使全省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甘肃省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使中医药的生存条件和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今年,省卫生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全省卫生工作四个重点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予以有力地扶持。目前,全省拨中医专项补助经费也由2004年的20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这些对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卫生和中医药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甘肃省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
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共有中医药机构88所,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73所,民族医院10所,中(藏)医药研究机构3所,中医院校2所。中医机构固定资产总值近6亿元,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中医病床7472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助理)16358人。全省约有76%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科,5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日益制度化和规范化,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社区、乡村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为延伸的多层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5年甘肃省共投入中医药项目、专项及资金1.1亿元,对2所市级中医医院、23所县级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10.2万平方米。许多中医医院积极转变观念,不等不靠,自筹资金改扩建门诊住院楼、装修改造病房、整治院内环境,中医医院的医疗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近5年甘肃省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先后投入3460万元对全省各级中医医院的1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中药制剂室、28个针灸理疗康复科、15个急诊科、13个感染科、10个特色专科和7个中药房进行了建设。中医医院承担了全省23.6%的门诊服务量和16.4%的住院服务量。5年内,全省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9个;建成全国重点中医药专科3个,在建9个;建成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个;建成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58个,在建16个;在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3个;建成全省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个,示范机构12个。省政府建立了“甘肃省名中医”评选制度,先后评选并命名表彰两批共56名甘肃省名中医。省卫生厅开展了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中医药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步强化
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方面,甘肃中医学院主要培养本科层次和硕士以上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在校硕士生达300余人,本科生7000余人。省中医学校以中专层次为起点,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在校生达6000余人。师承教育方面,第三批国家和省级45名指导老师培养出师徒弟100人。第四批国家和省级师承工作为62名指导老师确定了124名继承人。继续教育方面,2002年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5年共审批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43项,实地培训中医药人员2万余人次,网络远程教育1200人次。与此同时,实施了国家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等项目,提高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
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目前,甘肃省有3所专门的中(藏)医药科研机构。近5年有20余项科研课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科技厅立项,获资助200多万元。省卫生厅立项189项中医药科研课题,资助经费83.5万元。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近百项。有67项中医药科研成果得到转化。2002年,省中医药学会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5年来有115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奖励。
发展中的努力
发展中的不足
甘肃省的中医药事业尽管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从国家加大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力度看,从全国中医药工作的整体水平看,和其他省市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投入严重不足,中西医发展不协调
甘肃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施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中西医发展的差距在拉大。
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行业管理有待加强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体制不顺,多数市、州没有中医药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不到位,中医药政策不落实。
特色不突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
由于中医药服务收费低廉,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中医医院通过西医服务创收来解决生存问题,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缺乏竞争力。
优秀中医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甘肃省副高以上中医药人员415人,占全省卫生专业副高以上人员的9.13%,只占全省中医执业医师总数的2.54%。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缺乏,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更少。受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对中医认识不足,政策不到位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做到“中西医并重”,存在重西轻中,淡化中医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缺少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要使甘肃省中医药事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事业思路
1.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投入。争取成立省级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提高对中医医疗机构的政府补助水平。要求各市州必须设置相应中医药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增加中医药专项补助经费,加大扶持力度。
2.请求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甘肃
省发展中医条例》执法检查。对《条例》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督促有关方面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甘肃省卫生厅各有关处室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支持落实中医药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草拟《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执行,并及时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予以贯彻落实。
4.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政策中,扩大中医药(民族医药)用药目录,将中医药的报销比例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
5.“乡乡社社有中医科”口号的提出,就是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有中医科,并配备煎药机、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等中医药设备,提高城乡中医的服务能力。支持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探索评选乡村名中医等措施。
6.加强西医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各级各类西医综合医院要在门诊设立中医科,在住院部设立中医病房,病床数原则上不少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并在西医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列为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西医综合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中医知识培训,动员、宣传各科室病人请中医会诊,看中医、吃中药,把西医科室使用中医药情况列入医院对科室的考核指标;探索医药根据中药的处方量、中医收入量奖励科室的办法,要把西医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办出特色,不一定收治多少病人住院,但要争取把各科病人当成中医治疗康复对象。
7.协调各级财政增加中医医院的床位补贴比例。拟提请省财政将省级中医医院床位补贴标准提高1.5倍,解决中医医院收费标准偏低,财政补偿不足的问题。
8.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事业,重视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开展民族医药专科建设,做好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工作,加强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
9.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组织和利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院等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协作攻关;加强中医循证医学的研究;加强中草药栽培、种植、加工、应用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10.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各类中医药人员培训,加强中医职称评聘和考前培训工作,并根据中医药行业特点,制定中医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在实施的为乡镇卫生院招录400名大学生工作中,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生录取率不低于30%。
关键词:中医药高职高专;中医药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有效途径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立校之本,决定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其树立品牌的基础。因此,积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结合办学实践,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1]其中,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体现在人际文化层面是“医为仁术”的道德观,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是存世古籍、相关器物、诊疗实践等各种物化的形式和过程。[2]只有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充分认识、准确掌握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实质,从而更好地培育突出、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所以,学习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根本。
2.立足办学目标,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一要弘扬历史。即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及其丰厚的文化蕴藏予以开发、宣传。二要传播理念。即梳理中医药整体观、系统论及辨证施治等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并加以发扬广大。三要崇尚医德。即学习历代医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格精神和中医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将之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四要推广普及。即推广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认可中医。只有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才能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等,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
3.发挥学校优势,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
一方面要开展理论研究。即,开展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对象,以中医药学发展史、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探讨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研究。即,开展中医药诊治方法研究。既加强中医药四诊方法、辨证论治等独到的诊治方法的研究,探讨其临证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等,又加强民间中医绝技和中草药的搜集、整理等,并进行提高和推广的应用研究。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研究。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自身研究,探索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系等。只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探讨,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所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探讨,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途径
1.建立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体系
环境形象体系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环境形象体系,要注意做到两点:
一要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即在校园的整体布局上,依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医疗、生活等需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建筑群或单体建筑,并依据各建筑功能与风格的不同,加以命名和标识。从而以表征建筑折射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精神,彰显中医药文化精髓,突出中医药文化的底蕴,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教科书。
二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规划。即对校园的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的布置,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中医药文化功能。包括实施中医药文化“上墙”,比如在走廊悬挂名医画像名言,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药主题字画等;“下地”,比如在道路镌刻或书写中医药名篇、格言等;“矗立”,比如在广场设立中医药励志石、历代名医雕塑等。从而寓教于景,使之成为培育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
2.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
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彰显中医药文化特征的重要渠道。策划中医药文化活动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活动。其中,一方面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成立学生推拿协会、针灸协会、刮痧协会等学生社团,举办“杏林之春医学节”、“药膳美食节”、“中药标本展”等艺术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开展中医药文化学术活动,包括开展名老中医学术讲座、“杏林讲坛”等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经典著作读书班”、“传统中医教学班”等教学活动。此外,还要组织开展太极拳、气功等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让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二要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其中,或者利用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师生走进农村、社区,进行中医专家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开展中医健身方法演示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并发挥学校附属医院专科专病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等。
3.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
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宣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基础。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着眼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二是加强理论培训。即,以提高师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为立足点,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讲座,组织学习文史书籍和中医药典籍等,引导师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提高其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本领。
三是建立宣讲队伍。即,以有效地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为出发点,组织成立以专家为主、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宣讲队伍,并通过举办中医药书画展、摄影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4.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组织和管理体系
构建中医药文化组织管理体系,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有效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保证。构建组织和管理体系,要抓好如下几点:
一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管理、组织与协调,实现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科学化。
二要适当增加投入。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必需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和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等,满足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需要。
三要做好统筹规划。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使之成为学校长远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近期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四要制定评价机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确保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全校教学、管理、服务业绩等评定工作之中。
三、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统筹规划:使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计划、措施等相互协调,使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促进提高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因地制宜: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二要做到“两个并重。[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既注重建筑风格、内部装饰等硬件建设,又注重教育、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更新,道德修养的提高等软件建设。专业与科普并重:既强化专业教育,教育师生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信念,又强化科普宣传,创新建设载体,充分利用校报、网站、校园广播等进行传递文化内涵。
三要做到“两个把握”。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中医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精髓实质和独特价值,注意建设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从而增强其凝聚力和创造力。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规律: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分解、合理设计,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系统中的各要素、各项目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整体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其成,周晓菲.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09-07-16.
重申报、轻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对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地都进行了普查申报工作,入选遗产名录可获得政府保护经费,申报时积极踊跃,而对传播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遗产传播成为保护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传播意识淡薄导致传播内容匮乏,传播媒介利用不充分,传播方式落后,传播范围狭小、传播效果微弱等问题。目前,河南省37项省级以上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出版图书仅有《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一种,介绍了我省4项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文化价值和传承状况等。开设独立网站的遗产项目仅3个,开设博客的遗产项目仅1个,编写百度百科的遗产项目9个,能查到散见于各类论坛、贴吧、个人博客、电子报纸的少量资料的遗产项目8个,其余16个遗产项目查不到任何资料。省级项目尚且如此,地市级项目更不容乐观,绝大多数遗产项目没有任何介绍资料,其中焦作、开封、平顶山、周口、驻马店、南阳6市共有41项市级遗产项目,全部未见任何介绍资料;商丘、三门峡连名录都未在网上公布。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竟然有多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检索不到任何信息,传播意识的淡薄、传播活动的缺失可见一斑。
2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措施
2.1增强传播意识
从政府相关部门到遗产项目传承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将传播作为保护遗产的必要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项目传承人从各自的层面履行传播职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规要求开展遗产传播活动并设立督察机制。
2.2整理规范传播内容
以遗产项目申报材料为基础,整理出严谨规范的遗产项目介绍资料,除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应尽量制作音像资料,内容包括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形成演变,基本面貌、主要形态,流传价值、主要特点,传承情况、社会影响等方面。从而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从前传播内容或芜杂、或匮乏的弊病,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奠定基础。
2.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传承社会遗产的重要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间、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涵起到了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作用[4]。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传承人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利用传播媒介的能力,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将遗产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
2.3.1印刷媒介
图书作为古老文化传播媒介,具有保存、积累文化的功能。内容丰富的遗产项目可以单独出书,内容较少的遗产项目可联合汇编出书,参照《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等汇编专门介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图书。中医药类报刊应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除新闻报道外,还要开辟专栏系统地宣传介绍遗产内容。晚报、都市报有着庞大的市民读者群,适宜向公众传播有关的遗产文化信息。如《洛阳晚报》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系列报道,不仅使洛阳市民了解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由于该报有网络版,也便利了外地读者获得相关遗产项目信息。
2.3.2广播电视媒介
广播、电视媒介传播迅速、受众面广,尤其是电视媒介视听兼备、长于再现,向社会公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优势。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国记忆》,针对我国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第1次大规模电视调查行动,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生动的形象档案,受到了各方面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关注。上海的艺术人文频道推出了反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情景再现、三维制作技术等手段展现上海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沿革、制作及传承技艺,并以文献性、知识性、艺术性并重的影像叙事手法诉诸观众视听。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设有《非遗之旅》板块,用来播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片。河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直观展现了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2.3.3网络媒介
互联网被誉为“第四媒体”,由于其承载信息的海量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成为当今最具人气的媒体。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低门槛、低成本,目前已经成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可以由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网站,并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专门的频道或网页。对遗产项目传承人而言,应开设遗产项目网站、网页、博客、微博,编写“百度百科、知道、贴吧、文库”等,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符号全面展示遗产项目信息。总之,要本着向社会公众“主动传播”和使社会公众“便于获取”的原则,充分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2.4走进校园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业人才缺乏,出现了想保护不知道该怎样保护、想传播不知道该怎样传播的困境。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走进中医药院校,开展相关的传播与教育活动。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邀请遗产项目传承人讲演,使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以保护、研究和传播遗产为宗旨的大学生社团———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地在高校宣传保护遗产的重要性,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传播不同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开设遗产类选修课,待条件成熟提升为必修课,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中医学科的建设,逐步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3小结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6]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123.
一、文化营销的内涵、模式及策略
所谓文化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文化营销模式是指跨国企业与东道国的消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时的相应处理模式。根据施耐德和巴尔索克斯的分析,文化差异可分为三类,即:两种文化间互不相关;两种文化相互构成威胁;两种文化可以相互学习并成为革新的机会或产生竞争优势。受到文化差异假设的启发,笔者认为文化营销模式可分为三种:文化顺应模式、文化借用模式和文化渗透模式。文化顺应模式是指企业对目标市场文化环境采取主动适应策略,对本身的既有生产标准等进行积极改造,以求获得“准本土企业”的身份,从而避免与目标市场文化传统的冲突;文化借用模式是指企业利用目标市场文化进行文化营销,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文化渗透模式则是指企业以本民族或企业固有价值观为中心,在营销活动中传播自身文化,以求达到文化认同。
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讲,文化营销的策略包括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以及促销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下文以同仁堂集团为案例,从其具体文化营销策略入手,分析其采用的文化营销模式,并从文化营销模式层面提出优化对策,以助于中医药企业更好地实施文化营销,加快国际化步伐。
二、同仁堂集团的文化营销策略诠析
北京同仁堂集团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3年的历史。截至2011年,同仁堂集团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66家药店和1家境外生产研发基地,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年里,同仁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从文化营销角度看,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品策略
同仁堂产品一直秉承“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的质量文化,严格坚持“炮制必依古法,购料不惜重货”的产品差异化原则,成为国内中药行业第一品牌。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营销产品的质量文化,同仁堂还进行了其他的努力:迎合时代需求,树立“制药出京”新理念;积极调整处方工艺,适应目标市场文化;因地制宜,精心调整包装、品名等;及时变通。以不同身份进入各目标市场等。
㈢价格策略
信息经济学认为,产品价格差异不仅来源于产品质量,同时也与产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中医药产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便构成了其高附加值的基础。目前国际药物市场上开始流行绿色天然药物,越来越多的欧美制药巨头公司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他们的研发行为增加了本地居民对中医药信息的了解,奠定了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认知基础。同仁堂集团作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老字号”品牌,产品文化附加价值更不待言。
(三)分销渠道策略
同仁堂集团通过药店和中医诊所的销售终端的形式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把销售终端建成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感受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其措施有:门店选址与装潢统一化;内聘外引储备专业人才,培养高度的企业认同度;保持便民服务,尊崇“患者第一、顾客至上”理念等。
(四)促销策略
同仁堂集团坚持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并举的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一是重视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利用重大节日出版报纸专版,举办义卖义演、送医送药等活动;以孔子学院为平台,通过中医养生讲座,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二是充分利用事件营销。精湛的医术、诚挚的服务为同仁堂在海外留下了许多佳话。同仁堂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销售促销活动,如满额抽奖、VIP增值服务等。
三、中医药企业海外文化营销优化对策思考
纵观同仁堂的文化营销策略可知,同仁堂在处理自身企业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的关系时,并非单纯地顺应、借用或渗透,而往往是多种文化营销模式并用,这对于其他中医药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看来,同仁堂的产品策略倾向于文化顺应模式,对目标市场文化、价值观、药品标准等采取主动适应错误略,从而避免产生冲突;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则倾向于文化渗透模式,以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为中心,在渠道建设与管理、促销的各个层面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力求实现消费者的认同;而文化借用模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文化借用模式较之文化顺应模式与文化渗透模式更易于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妥当结合这三种营销模式,必将进一步促使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结合东道国文化传统,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文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文化内涵注入营销活动当中。在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文化环境不仅包括自身的企业文化,也包括企业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还包括东道国的意识形态。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整合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加强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药经典的研究,凝练其精华;同时大力挖掘中医药地方性知识,丰富完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更有效指导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基础;二是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医药企业应进一步挖掘东道国的文化内涵,采取文化借用模式,使产品契合目标消费群的文化理念,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近年来西方世界回归自然和重视保健的消费观念业已逐步形成,这与中医药产品的纯天然性十分契合,这样的理念可以融入文化营销的任何一个要素当中,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而在微观层面上,东道国文化理念的具体载体,如诗歌、格言警句等也可以为我们所用,作为中医药企业的宣传标语;东道国重大的节日活动也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营销的极好时机。
(二)运用文化营销,传播中医药企业行业标准制定及科技创新进展
中医药海外经营虽然有所进展,然而尚未拿到进军全球主流市场的通行证,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药品无法通过FDA认证,国外中医药相关标准似乎是中医药行业国际化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西医的话语体系下,中医甚至被贴上“伪科学”的标签。然而,中医和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疗效也已被反复验证,把中医纳入西医的标准体系下进入评判是否合理本身就值得商榷。因此,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标准规范体系,并采取文化渗透的模式,逐步让东道国接受这样的规范体系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长远之策。
此外,中医药企业现有产品是否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从文化顺应模式出发,一方面,做好市场调研,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改进现有产品或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改变过度依赖祖方进行生产的现状,加大对中医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重视通过文化营销向公众传播中医药企业的进展,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形象。
(三)推广中西医结合疗法,建立和谐医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