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音乐; 艺术;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108-01
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达到喜爱音乐。目前,许多教师顺应潮流,把牧童笛、口琴、打击乐及国外的“先进”教学法引进了课堂,改变了以往纯教唱的传统模式,课堂显得十分活跃,学生也蛮有兴趣。但是稍微留意一下,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就清楚了,在有的学校,教师只图课堂热闹,花色品种俱全,而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及发展能力。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可说是从小学至大学“四世同堂”。一些教师被“一齐唱、一齐奏”的现象所蒙蔽,全班都会唱歌奏乐,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实际上是学生模仿能力、听觉、记忆能力的种种表现。深究其因,这仅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完善”,严格说来,许多学生通过电视、广播、录音等传播媒体听来的音乐比课堂上学的多,因此,这并非是学生真正地掌握了识谱、音准及其它音乐基础知识的结果。
我们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才能,其目的不是要把音乐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那是专门学校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形成对艺术的才能。《大纲》指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托尔斯泰说得好:“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习。”就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音乐知识之门的钥匙,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系统性、延续性的有效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动手用脑的创造能力和习惯,这种独立思考和具有自信的个性,将对其它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通过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延续性教学,应有以下收获:
一、解决学生变声期的困扰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特别是进入初二年级(由于生理的正常现象),认为自己的嗓音很难听,还学什么音乐,因此,容易产生出“逆反心理”的淡漠情绪。在这个阶段,运用对音乐基础知识延续性的趣味教学,通过听音练习、改错练习、改编曲调、背写等学习过程,再配以适当的器乐、打击乐的活动内容,必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出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
二、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中的“老大难”。有些教师认为初中教学主要解决音准问题,有的则认为是解决识谱问题。笔者认为,两个问题的解决在于自然状态下的延续性教学,学生知识的积累,应该是延续性、系统化的必然结果。
三、打通欣赏音乐作品的要道
在欣赏音乐作品中,熟悉、背记音乐主题和利用乐谱辅助欣赏。学生可利用掌握了的基础知识,作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工具,进一步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情感所反映的生活现实,理解了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真谛。
四、增长学生学习器乐的愿望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尽快地掌握对器乐的操作技能,丰富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并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音乐基础知识在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实际价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五、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做不同节拍的曲调练习,改编曲调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体验其情感,创造性地进行联想与想象,再用动作、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这类创造性的练习对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此类练习活动,可贯穿于歌唱、器乐、欣赏教学之中,与它们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对人的情感与音乐表现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六、引发学生自身的运动体验
通过对节拍形态、旋律形态、曲式形态、调式风格特征的理解,可引发出学生体态表现的欲望,也只有在学生自己已掌握知识的经验中引发出来的体态表现,才可能容易使学生倾注热情的、最自然的和最有效的音乐概念的形成。
普通学校的音乐基础知识延续性教学,虽属理性与技能性内容,但毕竟是艺术教育中的理性与技能性成份,应该在艺术性的统帅之下进行,既不能象学数理化那样偏重于概念,逻辑、计算,也不能象工匠授徒那样“重技轻艺”,搞成机械性的操作,也不能似语文教学一般过分倚重于语言文字的阐发,而是必须着重于艺术性的特征。
在音乐基础知识延续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个性特征”这三方面来进行探索。
知识结构:要求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节奏、音高、力度、音色、曲式等方面的知识得以深化,提高音乐表现意识;培养参与音乐实践的愿望;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
智能结构:在音乐活动中,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以及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出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良好地表现音乐的根基,其重点难点在于识读乐谱。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如何让学生逐步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课堂中的有效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教师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些教师看到音乐知识的教学收效甚微,干脆绕道而行,课堂上很少涉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二)学生不够重视。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样,学生喜爱演唱,甚至还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哪怕是简单的音乐知识,就会出现很难掌握的情况。这节课学了下节课忘,这学期学了下学期忘。另外,音乐课时的限制、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支持等因素也会对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共同体方面的原因。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积?O引导。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只有教师本身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1]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得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兴趣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因此音乐课堂应紧紧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兴趣。
(三)注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各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作为音乐的书面表述,如果光讲解音乐知识而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不太好理解,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有效激励评价措施。斯金纳指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强化物。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因强化与刺激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中增强某种反应。”[2]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而应取代以鼓励或激励的话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
三、教学途径
音乐理论知识的重点是乐谱的识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3]
(一)融入演唱教学领域。歌曲的演唱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较高,也是对这些音乐元素进行融入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学生喜爱、乐句分明、旋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教师可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再进行乐谱的教唱,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音高。
(二)融入器乐演奏教学领域。在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要演奏的乐曲让学生视唱,视唱时对节奏的要求严格一些,这样全班合奏就会更加统一。音高是教学的难点,器乐演奏教学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头脑中会对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这时再让学生视唱乐谱,会比演奏前唱得更加准确。
(三)融入欣赏教学领域。欣赏教学是学习速度、力度、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曲式结构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或歌曲的欣赏,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音乐情感,启发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相应的音乐要素。
(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其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词:高师 基础音乐课 发展与改进
五年制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在上个世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秉承着“凭成绩升学,凭才艺就业”这一宗旨,重视学生在艺术上的培养,其教学内容覆盖范围之广,无论是高中音乐教学还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都是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教育下,学生既能提高艺术修养,又能通过教师之点拨、自身之努力掌握一门技能,尤其是后两年的专业课(美术、音乐任选一)的开设,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多受益良多。但随着近几年以来,生源的下降、学校办学的影响以及就业的难度等等相关问题的出现,音乐基础教学的调整就显得势在必行了。吸取高中音乐教学之精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艺术审美能力,借鉴高校专业音乐教学之核心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表演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一门技艺,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艺术底蕴,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接下来我以《音乐作品之魂――节奏》为例,浅谈新课标下的高师基础音乐课堂的教学。
《音乐作品之魂――节奏》选自乐理教材第三章《节奏节拍》,继《音高》学习之后,为接下来的音值组合法奠定基础。
形成音乐旋律有两大最基本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前一章已经学过了音高,本节开始对《节奏》进行学习。
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何为节奏以及在音乐中的地位及作用,并能熟练认知;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一系列作品感悟节奏在音乐中如何表现音乐风格;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即使没有旋律,节奏也能创造音乐作品。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做如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常常会被美妙的乐音所折服,从而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不能自拔,甚至会把音乐的美归于旋律的婉转曲折。而很多的诗句也是对旋律情有独钟,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旋律是否动听则成为很多人评价音乐作品的标准。
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画面。
思考:1.这是什么舞蹈?
2.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他们是怎么进行表演的?
(请同学回答,并进行总结)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是的,这是舞蹈《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演出的,这个舞蹈的问世曾经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轰动,而主要演员邰丽华也成为了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那么生活在无声世界的残疾人,他们在表演的时候是不可能通过音乐的旋律来完成的,所以他们能借助的只有节奏,通过手语老师的一招一式传达出音乐的节奏,演员便在手语的节奏中摆出优美的舞姿,将这样一个舞蹈演绎得近乎完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那特有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节奏
虽然节奏已成为音乐的专用词,可实际上生活中节奏比音乐中节奏要丰富的多,下面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节奏?(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如叫卖声,动物的某些特殊的节奏,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节奏)
师: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节奏,只是我们疏于观察罢了,当我们开始注意它并加以总结的时候却发现它时那么丰富多彩。而音乐中的节奏恰恰就是从生活中的节奏中提炼出来的,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也就是我们说得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把刚才大家提到的节奏做一个总结,请看屏幕
这是我们在生活熟知的,在音乐中也是常用的,我们把这些节奏训练一下,请大家划拍训练。
听音乐辨析:下面请大家听几段音乐作品的片断,然后从上面的节奏中找出运用的是哪种节奏(播放作品片断):
1.赛马:运用的是马蹄声的节奏,形容赛马场面的欢腾。
2.小奏鸣曲:运用的是知了的节奏,轻巧而柔和。
3.义勇军进行曲:运用的是三连音的节奏,坚定而铿锵有力。
4.时钟交响曲:运用的是钟表的嘀嗒声,时间的流逝和短暂。
5.命运交响曲:运用敲门声的节奏,作者和命运之间斗争。
(二)音乐中的节奏
1.来源:现实生活,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
2.定义:音乐中音的长短及组织结构。
3.地位:音乐作品的骨骼,是旋律不可缺少的支柱。(音乐作品的形成一定有节奏的存在,而旋律要想表现音乐作品必须和节奏相结合)
4.作用: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神奇的,一首动人心扉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甜蜜的回忆,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而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三)作品的赏析
下面我们通过几部音乐作品来感受一下节奏如何表现音乐形象的。
1.进行曲
(1)师:在你们的印象里什么是进行曲?(此处可举《四小天鹅》做比较)(学生讨论)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的节奏为步伐节奏;用步法节奏写的作品叫进行曲。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最初是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后来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现在已经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固定的结束曲目。
2.圆舞曲
(1)师:欣赏完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后,我们再来看一种和它节奏风格迥然不同的圆舞曲。圆舞曲音译是“华尔兹”,是一种旋律流畅,节奏轻快的舞曲。
(2)欣赏舞剧《蓝色多瑙河》片断,比较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思考圆舞曲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的反复节奏型:X X X :
3.现代打击乐作品
师:现代的很多流行音乐业把强调节奏作为表现音乐作品的主要形式(如《洗刷刷》、《双节棍》),而且通过很多的手段还在不断地增强它的节奏感,如不断涌现出来的打击乐作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用现代技术来表现的打击乐作品。
这首作品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打击乐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打击乐的丰富色彩,不再是原来单纯的色彩性乐器和伴奏乐器,而是作为独立的、有丰富表现力的主奏乐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也说明了节奏是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表现音乐作品,只要有节奏就能形成音乐,而旋律只能在节奏的衬托下才能表现音乐,也可以说只要有音乐就有节奏的存在,因此我们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
三、节奏实践
四、小结
音乐中旋律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着节奏的支撑,它是音乐的骨骼和灵魂。而节奏可以不依赖乐音,却能创造出动人心魄的音乐,可以不需要华丽的服装背景,却可以展示人类自然而充满活力的美。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犹如树叶和枝干,高耸云天的枝干即使没有绿叶的衬托依旧可以展示其独立的美,而离开枝干的绿叶却会枯黄腐烂。所以乐之美不在音之美,乐之美在于节奏之美,因此我们说节奏是音乐之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于节奏的各种组合进行系统的了解,其重点则是对节奏型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并通过各种音乐形象体会节奏表现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的设计要点如下:
1.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有趣节奏型,通过教师的提炼,形成独特的音乐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掌握节奏后,利用典型节奏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推进理论知识的内化过程;
3.通过对整首作品的欣赏,尤其是打击乐的欣赏,让学生对节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节课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经历了数次修改,在每一次的修改中都有不同的感慨:
首先,树立全新的理念,创建课堂教学。
《节奏》虽是一堂乐理课,却不能完全按照专业院校乐理课的方式进行讲解,因为高等师范面对的学生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会让学生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无法进行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而完全进行音乐的赏析无法让学生掌握节奏的相关知识点。只有将这两者进行结合,让学生在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后,进行赏析,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其中,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单纯训练节奏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常用节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让他们多表演、多参与、多评价。轻松的节奏创编、理论知识渗透于活动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自然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开心、教得自如。
虽然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各项经营指标近三年保持稳定,并非持续下滑,但是“大而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老牌券商,银河证券除了传统优势经纪业务保持不错外,2013年公司在总资产排名、营业收入排名和净利润排名上,和同规模券商相比有较大差距,名次分别是第八、第五和第五。
逆势扩张营业网点
银河证券经纪业务领先得益于庞大的营业网点。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份,银河证券共有317家证券营业部,排名第一;海通证券有272家,排名第二;其次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和国泰君安,营业部数量分别是253家、248家和245家。
银河证券在扩张营业网点方面的努力仍在继续。据了解,今年1月份其营业网点数还是234家,但截至8月,这一数值就跃升至317家,新增了83家;而排名靠前的其他券商营业网点数量增长有限,不到10%;而在去年银河证券网点才增长了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许多券商因为传统营业部占地面积过大,成本投入过高纷纷转型改造,以国金证券为代表的中小券商还开启了互联网金融之路,在低佣金上做文章。银河证券何故逆市大增营业网点?银河证券因大肆扩张营业网点在其进行海外路演时也受到质疑。不过银河证券的答复是,作为以经纪业务为主的券商,还是要坚持营业部战略。根据预披露,银河证券计划新设100家左右的轻型营业部和卫星营业部,进一步降低网点运营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银河证券经纪业务占比一直处于很高的比例,受股市影响严重,业绩波动大。根据预披露,银河证券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6月,证券和期货经纪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亿、43.5亿、62.9亿和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3%、78%、85%和73%。而处在上市排队中的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它们的证券经纪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是50%左右,其中国泰君安2011-2013年对应的比例为50.93%、37.7%、53.28%。其他上市5家小型券商普遍都在20%-50%。
面对行业佣金战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外界看来银河证券并没有有效应对之策,反而走增加网点数量的粗放型道路,属于本末倒置。而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利用经纪业务平台优势开拓潜在的业务盈利;其次,公司积极促进经纪业务收入模式的转型,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拓展,构建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和微信平台的服务产品体系。第三,对于佣金率下滑的趋势,公司将择机利用公司市场地位、资本优势和股东优势进行并购,提升经纪业务份额。
投行影响力有所下降
银河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历来不强。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其资管仅有4118万元的收入,排名23名,而同期海通证券的资管收入高达8亿元;2013年银河资管收入1.25亿元,排名有所上升,但仍然在第17位,处于中等水平。
对此,银河证券解释说,其资产管理业务业绩一直在提高,去年首次实现了盈利,2011年及2012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处于业务拓展阶段,形成了大量业务支出,造成营业利润率为负。
但是根据预披露,报告期各期,银河证券合并口径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分别为2714万元、4118万元、12546万元和80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46%、0.74%、1.68%和1.89%。资产管理业务在公司整个收入体系占比仍然不高。
产品创新方面乏善可陈。从去年以来,在集合理财方面,多数券商纷纷开发分级产品,业务规模大增;在定向理财方面,通道业务也是迅速发展。而截至今年上半年,银河证券仅有35只集合理财,排名13名,第一名为中信证券,发行高达82只。
2014年4月,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子公司已开始招兵买马。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子公司会由传统的偏重于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管理,转型成为以投融资为核心,以固定收益为主,全产品线、全产业链、全球配置、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
主营营业另一项业务――投行影响力也在下降。银河证券2006年至2009年,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大型IPO项目。但是到了2010年,银河证券的股票主承销额排名急剧下滑至11名。到了2011年,银河投行承销规模再度下滑,排名第15位,已经降至三线券商之列。2012年仅承销了一家,排名16位。2013年以来则一单IPO也没有。
关键词: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制约因素
波特认为,一国或地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由以下四个基本核心因素决定,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情况;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同时,政府和机遇也对产业竞争力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机遇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谁也不能准确地预知未来的所有机遇,因此机遇因素并不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波特对于政府作用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市场机制能发挥充分作用的基础之上,政府行为在充分的市场机制条件下已经不是主导性的角色。因此,政府作用也不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但并不否认其重要性。以上要素构成六边形的六个角,形成一个钻石的形状,即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它构成了波特竞争优势或竞争力理论的核心。借鉴这个思路,笔者将从上述要素的不利方面,客观地分析目前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与发达农业国家的情况和经验相比较而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蔬菜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山东蔬菜生产绝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主要使用自家的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的生产,人均生产规模或者个体的生产规模十分狭小。据了解,山东蔬菜种植户的经营面积绝大多数在1亩以下,而国外发达国家蔬菜种植业户的经营面积则较大,譬如,土地资源比较稀缺的日本农户的蔬菜经营面积一般也在1~2公顷,和美国等土地资源充裕的国家差别就更大。正是由于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使得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难以承担过高的生产资料的投入。以大棚蔬菜的生产为例,如果使用我国从韩国、荷兰等同引进的现代化玻璃温室,其初始造价都在几十万元左右,对于资金相对短缺,且贷款也比较困难农户家庭,是无法承受高造价大棚的花费和资金投入的,一般只能选择土木结构的大棚进行生产。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一方面,不存在任何的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农户家庭生产造成的蔬菜投入偏少,严重地影响了蔬菜品质的进一步提高,这对于蔬菜品质要求较高的出口创汇蔬菜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二)菜农素质不高
尽管山东省在蔬菜科研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这些研究成果如何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进行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了资金等制约条件以外,菜农的素质至关重要。菜农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其二是意识落后。这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据调查,即使是在山东沿海较为发达的青岛、烟台等地,绝大多数的菜农也只受过初中教育,很多只上过小学。比如烟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吴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果蔬生产村,蔬菜生产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基本上都是只受过初中教育,只有极少数人受过高中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以加拿大为例,其农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基本上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这也是加拿大农业科技含量高、农产品竞争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通过走访调查,笔者还发现,东吴家村菜农的小农意识比较强,比较安于现状,对扩大蔬菜种植规模,采用新的蔬菜栽培技术方面普遍持观望态度。因此,如何提高菜农整体素质,实现蔬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实现生产要素水平的提升,是提高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条件严苛
山东省的蔬菜主要出口的对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对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出口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较大。以对日蔬菜出口为例,我国每年蔬菜出口大约有20%到了日本,山东每年蔬菜出口大约有30%到了日本,而日本每年进口蔬菜总量的约30%来自山东。出口流向的过于集中必然导致山东蔬菜出口对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条件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正因为如此,山东蔬菜产品近年来遭遇了以设置技术性贸易障碍为特征的所谓“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最近,比较典型的案例有,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技术标准的提高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出口的困难。一般而言,经济水平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对于蔬菜的需求偏好水平要高于不发达地区。山东省作为不发达地区,现阶段其蔬菜生产的状况必然不能完全达到发达地区市场需求条件的要求。对于山东省而言,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条件是十分严苛的,这是限制其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现实因素。
(四)蔬菜加工企业整体实力偏弱
蔬菜加工企业作为蔬菜生产的下游产业,对蔬菜生产的促进作用明显,是其重要的相关性产业。山东蔬菜加工业从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来说在全国属于强势省,2006年深加工蔬菜产品出口能力达60多万吨,创汇近7亿美元,山东蔬菜加工的整体规模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而言,是比较大的。但是,与国外相比,山东蔬菜加工率仅在5%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蔬菜加工率一般在50%以上,如美国现今达到70%以上。所以,目前山东蔬菜加工的整体规模与同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山东蔬菜加工企业的个体规模大小不一,出现了诸如山东龙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规模比较大的蔬菜加工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蔬菜加工企业的规模偏小。有统计表明,2005年山东蔬菜加工企业的员工数平均为80人,这样规模根本无法在国际蔬菜市场贸易中与国外大规模的蔬菜公司进行竞争。综合观察,山东蔬菜加工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实力偏弱,这势必影响加工蔬菜尤其是深加工蔬菜的出口竞争力。
(五)营销策略落后
营销策略是波特的“钻石模型”核心要素之一,即“企业策略以及结构和竞争对手”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蔬菜产品出口的营销策略普遍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渠道单一。山东蔬菜出口渠道还比较单一,中间环节多,中间商层层加码把生产者价格压得几乎无利可图。第二,国内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对市场动态的掌握不足。蔬菜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同国外消费者之间几乎没有形成真正的信息沟通渠道,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生产经营上的盲目性。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海外蔬菜营销中,由政府牵头在国外设立专事农业市场服务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到出口国批发市场、经销大户、产地等一线调查、走访,并搜集、了解各方面资料和信息,编发专题报告及市场供求报告,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第三,出口加工企业间无序竞争。由于山东蔬菜加工企业数量众多,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协调,造成了众多企业不仅在竞争时多采用价格竞争,企业竞争秩序混乱。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其中(一)、(二)属于初级生产要素因素,(三)属于国外需求条件因素,(四)属于相关性产业因素,(五)属于企业发展战略因素。
二、提升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资金是发展蔬菜生产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对于发展品质较高的出口创汇型蔬菜,更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论从资金获得的便捷性还是经济性来考虑,广大农户从金融机构借款是目前解决生产资金短缺的较好选择,目前主要的贷款提供者是农村信用社。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蔬菜生产方式,决定了山东菜农基本上可以定位为“温饱型”农户。“温饱型”农户对基本生产资金的需求数量是非常小的,同时比较缺乏获取贷款所需的基本担保抵押。因此,要解决山东菜农生产性资金短缺问题,需要金融机构能推出一种有条件、无需抵押或者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作为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有效地解决了进行借贷需要抵押和担保的“高门槛条件”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由于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这项业务的开展还带有浓厚的财政投融资性质,金融机构从事的小额贷款业务在现阶段还不能脱离政府的财政补贴。对此建议:其一,在实行分账核算后,由国家税务部门规定比例,原则上对一切涉农贷款可少交或免交营业税、所得税,其中对农户小额信贷部分免交全部营业税和所得税。其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债务等途径筹集资金增加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业务的经营亏损进行财政贴息。
(二)严格实行蔬菜种植持证上岗制度
针对菜农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栽培技术和蔬菜的品质,现阶段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强制性地推行蔬菜种植的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具体的设想是,由政府牵头,每年定期开办免费的岗前培训班,对进行蔬菜种植的农户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岗前培训以家庭为单位,派代表参加;有资格参加培训的菜农必须要达到一定种植面积,尤其对大棚生产的农户要重点培训。只有参加过培训,并且经过考核合格的菜农,才允许进行较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否则其蔬菜的种植面积不允许超标。岗前培训的资金全部由财政拨付,不可以强制摊派。
(三)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农业部蔬菜质检中心专家指出,当前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食源性污染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过高,是影响蔬菜产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由各级政府牵头,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检疫检测。一方面,积极推广自检技术;另一方面,加强出口环节的检测。第二,大力推广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生物有机肥,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第三,加强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获得第三方质量认证。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比较完备、统一的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标准,以指导实际的蔬菜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为了维护和提升山东“诚信蔬菜”的声誉,鼓励蔬菜出口加工企业获得第三方的认证,如在蔬菜加工企业推行的GMP(良好食品生产规范),HACCP认证以及IS09000认证等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认证,以及今后在世界各地使用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总之,只有蔬菜质量的不断提高,才是有效遏制所谓“绿色贸易壁垒”的真正制胜的法宝。
(四)大力发展对东南亚国家蔬菜出口
目前,山东蔬菜出口流向过于集中于日本、韩国等一两个国家。近年来山东蔬菜出口屡屡遭受来自日本、韩国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打击,存在一定的风险。鉴于此,山东蔬菜出口应该考虑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蔬菜贸易往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有发展潜力的应该是东南亚国家。主要是因为,其一,亚洲国家和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比较相似;其二,东南亚国家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居民收人和消费水平比较低,对蔬菜制品的要求层次相对比较低,山东蔬菜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基本符合条件。因此,山东应大力发展对东南亚国家的蔬菜出口贸易,改变出口过于集中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现状,进而降低出口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