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生 身体素质 提高 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在中枢神经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当然,身体素质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能力的强弱。学校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直接场所,而体育运动则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直接方式。那么,体育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条件,近两年国家也加大了对学生体质锻炼的物质投入,把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上议程。从《全民健康条例》到“学生阳光体育计划”等,这些举措都对提升学生健身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保障,学校体育教学是采用不同方法锻炼学生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美国学者布切尔也指出:体育课程应基于参加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上,促进终身体育。学校对人的培养应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好处,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源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要想让学生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首先在思想上教师应正确引导其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思想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真正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1]。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教育课上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学生听得烦躁,不愿学、不愿动。所以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使学生意识到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难以保证当前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继续升学和将来的工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体育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竞赛或游戏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恰当地采用竞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活动,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死板地以教材为主体,以个人为中心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更加凸显的是教师的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在教学上,基本采用以教师讲为主,练习、复习为辅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因此,现代教学应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筛选,合理的组合和正确的运用。总之,在课堂教学时要时刻把学生放在主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其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反馈教学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育方式上,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

五、改革体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的需求,我们在体育教材内容上应实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如在体育课理论部分,可增设运动健身的方法,身体指标的评定,体育保健知识,运动项目的观赏等;在体育课实践部分,可在保留原教学大纲教材中的健身性、娱乐性内容的同时,减少难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练习内容,而选择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够终身从事及提高生存能力的运动项目。这样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能够积极地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参加兴趣提高了,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2]。

六、体育学习与文化学习并重

当下大部分的学生的身体状素质都极其低下。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因此,在校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套相对科学的训练方法,制定合理的锻炼项目与锻炼强度。只有提高了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总之,我们应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要努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使体育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知识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青少年 举重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近年来,举重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从事早期专门训练的年龄大大提前了。从运动成绩来看,青年举重运动员打破成年世界记录的一也大有人在。如果能了解青少年发育生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量,就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结构与机能发生积极变化,促进生长发育,发展身体数值,还能培养青少年对举重的兴趣,意志品质和勤学苦练精神。

一、青少年训练的任务

(一)培养兴趣,锻炼意志:青少年的特点是求知欲高,兴趣广泛,但容易见异思迁。在训练过程中,既要着重培养其对举重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事业心和锻炼意志品质,也要兼顾对其他运动项目、文化学习和音乐美术等广泛的知识和兴趣,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举重运动员。

(二)发展素质,增强体能: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十三岁以前是发展速度、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有利时机,应抓住青少年这方面的特点,按不同年龄组,发展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

(三)学习和掌握抓举、挺举的基本技术和多种运动技术:青少年的大脑皮质灵活性高,可塑性大,善于模仿,学习和掌握动作快,在进行技术训练中,要重视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要求技术规格。与此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多学会一些运动技术,这即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协调性,对掌握专项技术是有好处的。

二、青少年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培养青少年对举重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过程中,要树立事业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加强纪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遵守严格的生活适度;训练中要做到团结互助,互相看动作;轻放杠铃,整理杠铃片,养成爱护器材的习惯。

(二)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在青少年时期,打开,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水平。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青少年重视文化课和理论学习,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于训练中的计划、指标、训练中个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技术上的优缺点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会坚持写训练日记和比赛小结。

(四)循序渐进地加大负荷量和强度,提高训练水平,训练不能急躁冒进,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加大负荷量和强度,稳步提高青少年承受运动量的能力。

三、青少年训练方法

(一)技术训练:打好基础技术基础,是青少年训练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青少年在训练中,往往让人易犯片面追求举大重量,忽视掌握正确技术的毛病。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抓技术训练时,必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引导他们自己的重视技术训练。

(二)身体素质训练: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要抓住儿童少年的素质发展敏感期;二是要一的方矢的安排素质训练。举重训练本应由12岁发展力量的年龄开始进行,但是由于速度、灵敏和柔韧素质的发展敏感 期是从9岁开始,为了使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基础能打得更好,所以更早一些有的放矢地结合专项需要安排素质训练,全面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必要。

(三)心里训练:要抓住少年儿童求知欲望,上进心强的特点,结合举重训练中成绩提高具体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对举重的浓厚兴趣。同时,在训练时中要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例如,要克服举重训练后肌肉疼痛和杠铃压在锁骨和手腕上的疼痛感以及全面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利用儿童少年好奇心强,喜欢冒险的心理,使他们逐步感受到克服困难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勇往直前,用于迎着困难上的意志品质。

(四)战术训练:要利用儿童的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安排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内容,如技评比赛,比谁的技术掌握得好,比谁造成计划完成得好。还要学会在与对手不赛过程中,已己之长,攻彼之短,赛后还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概述;游戏教学

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教学的方式方法愈加关注,有很多种办法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过,而本文将会从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课程能够给高中生带来的好处综合进行分析,再来对游戏教学法的一些内容进行阐述。

一、高中体育教学概述

1.高中体育的意义

高中作为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刻,是人们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将自身的一些身体素质进行提高,就能够让人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所成长,所以,高中体育的作用不言而喻。2.高中体育的重要性高中体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体育在人类的发展中,是生产和生活的产物,他们遵循着人体的身心需要,将一些身体上的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种常规性的、有规律的身体活动。目的是能够让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2)体育的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高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游戏教学的好处有很多,本文将从学生在体育课程上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课程的效率以及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阐述。

1.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良好学习的前提条件,有一项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课堂老师所讲述的知识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所以游戏教学的好处首先就是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课程中规定的内容,就能够让学生在考试、强身健体等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成绩和基本保障。

2.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课程的根本,学生只有领会课堂中老师所讲述的知识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只有学生对于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才能让自身有所发展,才能让学生有所创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效率。游戏教学法正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一边玩,一边将知识点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从而把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才是学生的自我成长。

3.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德、智、体、美、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在本文中主要阐述的是“体”,即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生活方式之外还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需要我们采用一些合适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我们主要讲述的是游戏教学的方法。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将体育课程的一些内容教授给学生。例如,鸭子步、青蛙跳、打龙尾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应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生动活泼的发展。总之,作者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总结成文,希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取得重大效果;另外,作者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希望大家提出一些意见,加强交流沟通,因为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共同推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提供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陈平.新课程标准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1(20).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 培养; 田径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72-001

作为一名体校的田径教练员,在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中,应注意到全市中小学是最大的人才基地,要经常不间断地到各个学校去观察去发现。同时与优秀的体育传统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如条件允许有必要到各个县区看看,从中会有很大的收获。我国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都来自农村与山区。在学校的业余训练中,随着在校学生学习负担的逐渐增加,参加业余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人数也越来越少,因此要从中选拔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只要认真观察,从中不难发现一些体育苗子。就这些情况谈谈我对选拔培养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方面的一些体会以及看法。

一、形态、机能、身体素质选材

作为基层的教练员选拔运动员,首先应该熟悉项目的选材标准、素质要求(短跑、中跑、投掷、跳跃),熟悉各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身体发育基本特征,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特点与田径项目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不要轻易放弃一些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尽可能让他们先训练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作结论,这要求教练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足够的耐心。这个阶段应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领悟能力,同时注意观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例如短跑运动员选材,首先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外形。运动员应上下肢比例适度,小腿长,臀部上翘,跑的动作要自然、放松、动作幅度大、直线性好、关节支撑有力。给运动员做一个简单的体检,了解运动员的健康水平、血色素、肺活量等等,以及遗传因素等,看他是否适应训练的要求,然后按专项要求将形态、素质、机能指标分成优、良、一般三个等次,如果均为优,说明该运动员具有比较高的训练价值,成才的机会就比较高。

二、基础培养

初步选出一些运动员时,在训练初期应注意观察运动员身体素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对动作的理解、模仿能力如何,同时了解运动员家庭环境、经济收入水平、学习成绩、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对训练的支持情况、运动员本人对田径运动的喜爱程度,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处理、引导。同时教练员应尽快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在这个阶段教练员应多和运动员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运动员与教练员沟通顺畅,这样对稳定运动队十分有好处。当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他也就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不会轻易离开运动队。教练员应该充分利用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实例来激励新运动员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训练初期在制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同时注意训练的手段,安排应当多样化、兴趣化,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当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时训练方法的安排就应当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三、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发展专项的基础,基层训练尤其要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

1.发展速度素质

初训阶段训练已经着重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如单手快速摆臂、双手快速摆臂、快速换腿跳、扶墙单腿快摆、原地快速高抬腿、计时楼梯跑等,听口令快速反应练习、球击腿躲避游戏等。发展移动速度,一定要在建立相对定型的技术动作基础上,逐步提高联系的强度,保证充足的间歇时间,避免疲劳训练,提高每次训练的质量。

2.发展耐力训练

为防止耐力训练的枯燥无味,提高训练激情,保证训练质量。耐力训练应设计不同地形、不同强度要求、不同的量、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如匀速跑,交替跑等。接近终点进行冲刺跑是每次耐力训练的共同要求。

3.力量训练

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应着重于相对力量,少用杠铃。如拉皮筋摆臂、前摆、侧摆、大立步、引体向上、双杠、双臂屈伸、支撑摆腿;两人一组仰卧推、俯卧撑等。爆发力训练,前后抛实心球、铅球、立定跳、跨步跳、单足跳、蛙跳等。综合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车轮跑等。

4.柔韧练习

柔韧练习应静力与动力练习相结合,并针对主要训练内容进行重点的柔韧练习,肩关节、双臂绕环、手交叉头后压,换物沉压肩。分腿跳转胯、俯背大绕环、起跨腿绕栏、侧身交叉步跑等。小腿,提踵、弓步伸压。大腿,前踢腿、侧摆腿、后摆腿、纵叉、横叉、跪压、跨栏坐。

以上各种身体素质练习通过有效的安排可以达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素质的功效。

四、输送阶段

运动员是否具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条件,教练员应当了解有关的基本条件、基础水平,便于及时输送到省一级专业运动队,以避免耽误训练的最佳时机。因为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训练环境,学校的训练都达不到专业训练的要求。有些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稍差一些,但通过训练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报考体育专业院校,同时可参加运动会完成比赛任务。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运动员 运动员选才

引言

基于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和成才率不高的现状,运动员的选才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0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体育舞蹈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面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普及,人们日益重视运动员的选才与培养,使我国的体育舞蹈水平逐渐追上国际水平。

1.体育运动员选材的现状

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开展得晚,直至1970我国少数体育科研人员才开始从事体育舞蹈运动员科学选才的初步研究,而美国等国家相对我国要早得多。在目前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中,重点大多集中在初级体育舞蹈员选才指标和标准的研究上,而这与不主张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理论是相矛盾的,是不利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发展的,而且选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问题。

随着我国日益富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这种底子薄弱、范围狭窄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观,但仍然有些体育科学研究所只是挂一个名字,事实上缺乏专门的有素质的研究人员从事科学选才的系统性调查。科学选才信息从国家总部向各省市以下的地区辐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地市级科研人员经国家或省级每年或者每个月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有关科学选才针对性培训以后,未能及时将了解到的信息和所学的知识高质量地传播给相对落后封闭地区各基层体科所,从而导致有关于科学选才的最新研究结果与信息发生中断现象,长此以往形成科学选材研究在我国影响范围狭窄的局面。

2.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意义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世界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竞技运动的运动员选材已经历自然选才、经验选才、科学选才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从主观到客观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才顺应了竞技体育竞争激烈、发展越来越快的现状,特别是在舞蹈运动员这种先天身体素质要求高的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科学选才的概念,是指根据各种各样不同竞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实践的、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全面的测试对客观指标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很好、有天赋从事某项运动的人在很小时选,进行系统培训,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的一个过程。

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前途来讲,要重视资源投入和金钱投入,但是培养世界一流的运动员,是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高效益的最好结果。科学选材很重要,因为它在竞技体育选才中是最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精密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上升,不同国家采用的培养运动员手段条件、方法等差异将越来越小,个人天赋不同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探索如何才能将运动天赋,即那些在小时候表现出来,与锻炼无关的因素检测出来,并以此为经验预言未来的运动发展,做到从小时候开始就朝着目标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加以培养,尽可能地降低培养过程中的淘汰比例,增加最终成材人数,不仅促进我国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发展,而且使训练效益更加明显,对运动员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3.从“身体素质”谈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选才

在体育舞蹈运动中,要培养一名世界级顶尖的运动员就像打造一个著名品牌一样,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很难短时间完成,投入成本高。因此,在培养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学选才工作,从各方面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选择优秀胚子,以期成功培养优秀运动员,不浪费数十年的培养。

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运动成绩的提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研究认为,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时,主要考虑身体素质因素。在体育舞蹈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中,主要考查选手的协调能力、柔韧及弹跳力等。人体各种部位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各样姿势的能力被称为协调能力,综合表现为肌肉和神经系统感应时间、感应空间及观测与调整环境能力。因此能够很短时间内学会各种运动技巧,大胆地提高体能心理素质,适应运动时外面各项环境的改变,仅仅用很少的能量完成很高难度的运动,降低运动过程中伤病或平时生活中伤害的可能性,这样的人称为身体协调能力优秀的人。

拥有很好的柔韧性能的运动员能比别人完成高难度动作更完美。柔韧素质能使选手在比赛中成功完成大幅度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争取竞赛出成绩。舞姿直接给人以美感,是体现体育舞蹈美的前提条件,因为舞姿外在反映了舞蹈运动员的气质和修养水平。而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使舞姿更具有美感。弹跳力是的静力量与爆发力量相结合。体育舞蹈是活力变化的一门技艺,难度非常大,花样各种各样,并且有许多弹跳抬腿的动作,弹跳力好的选手能更好完成各种复杂性大变化大难度高的舞蹈动作。随着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日益上升,舞蹈中弹跳的动作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要求选手有更高的弹跳性柔韧性。

同时,根据身体素质对舞蹈运动员进行选才时,年龄也很重要。很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事专项训练,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运动员培养机制都是不明智的,因为适宜从事竞技运动的年龄和专项化的年龄对于不同人、不同项目是不相同的。

结语

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选择身体素质优越的运动员进行重点培养很重要。只有找到了优秀的苗子,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比赛,取得良好成绩,为国争光。同时,能够提高全社会参与大型体育竞赛的热情,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鸿,吴铁锹.对运动员科学选才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13-14.

[2]徐刚,等.我国跳水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研究[C].见第四届全国运动解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8.

[3]李丹.广东优秀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518-1519.

[4]曾凡辉,等编.运动员科学选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5]余建设.青海省体校青少年运动员骨发育水平及促进科学选材的研究[J].体育科技信息,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