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学的特点

植物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植物学的特点

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五输穴;主治特点;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 A

五输穴的相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而各经五输穴的名称和位置则在《灵枢・本输》才得到具体阐述。五输穴的分布是根据标本根结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单向、向心排列。

五输穴的诊治方法是通过先选其经,次选其穴,后行补泻的系列程序,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专病、专经、专穴”的诊治方法[1]。

1 主治特点 五输穴的临床运用最早记载见于《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高度精辟地概括了五输穴中每个穴位不同的主治特点。

五输穴在单独使用时,每个穴的作用侧重点不同,即具有特异性。如井穴具有宣通阴阳、促进行气化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某经的气血壅盛或闭阻。荥穴可清热、养阴。所谓“荥主身热”指治疗伤寒、热病但不出汗的身热以及阴虚所致的潮热。输穴可益气化湿。所谓“俞主体重节痛”指治疗经气不足,湿邪留滞引起的倦怠、肿满、咳喘、肢体关节疼痛的一类证候。经穴温经通络,疏风散寒,用于因风寒客于经脉引起的身寒、经血不通、诸节作痛。合穴调理脏腑,补益经气,用治逆气、胀满、泄泻等[2]。

而现代则明确将五输穴的主治作用按其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如杨甲三主编的《针灸学》中,认为井穴具有疏肝熄风、理气解郁的作用;荥穴可清心安神、泄热凉血;输穴可健脾和胃、运化水湿;经穴有宣肺解表、止咳降气的作用;而取合穴以补肾育阴等[3]。根据五行学说,人体的五脏归属五行,“五行互藏”即是“五脏互藏”,意思是五脏中的每一脏又蕴含着五脏。由于五输穴也可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因而五输穴中的井、荥、输、经、合也可根据各自的五行属性用于治疗所属脏腑的五脏病证。

五输穴位于不同的经脉上,为什么却有相似的主治作用?翻阅各类文献资料,其中较合理的解释是,阴阳各经的五输穴分布于四肢末端的部位相似,经脉虽有不同,但各经脉远端具有相同属性的井、荥、输、经、合的经气的深浅大小是相似的,其与人体皮、脉、肉、筋、骨、脏腑的对应关系也是相似的,因而具有相似的主治规律[4]。

2 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自古以来便受历代医家所重视。

2.1辨证取穴 五输穴的具体运用时在经络学理论指导下,以《内经》循经取穴为原则,结合《难经》中五输穴的主治病证而形成的一种方法。它以《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和《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的十二经病证为主要依据,通过四诊和参,先定其属于哪一经病变,然后以《难经》中五输穴的主治病症及病机作为选穴的主要标准。 [5] 外经病的实证取荥穴以清热,虚证治取输穴以补虚除寒;内脏(腑)病证,取相应五输穴。

2.2五输穴的具体应用

2.2.1 井穴 “井主心下满”。井穴是阴阳交会之处,具有调和阴阳、行气化血、开窍醒神、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用治热病、昏迷、惊风、中风猝然昏倒等急性热病以及气血壅塞的实证。如刺少商可治疗咽喉肿痛。

2.2.2 荥穴 “荣主身热”。荥穴具有清热养阴的作用,临床用以清泄脏腑、经脉之热,既清伤寒、热病汗不出的实热,也清阴虚而致的潮热。如针刺鱼际可泄肺热,针内庭可泄胃热治牙痛,针少府可清心泻火等。

2.2.3输穴 “输主体重节痛”。输穴具有理气化湿、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用于身体沉重、关节肿痛等各种风湿痹症。少腹痛可取太冲,偏头痛可取中渚、足临泣,风湿性腕、肩、腰背痛可取后溪,上肢内侧痛可取大陵、太渊,下肢痛可取太冲、太溪等。[6]阳经的输穴治疗肿痛范围较广,可治循经通路上的多处病痛。阴经的输穴治疗疼痛的病位较深,治疗范围较局限,主要为相应脏器的疼痛。[7]

2.2.4经穴 “经主喘咳寒热”。经穴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功效,临床用治喘咳、寒热、妇女月事不通的病证。由于经穴位于手臂、足胫的经脉由浅入深之处,因此经穴尚能鼓动经脉之气驱邪外出。此外,阳经经穴可清热泻火、行气通络,临床多治火热实证。如支沟治热盛便秘,解溪治胃火牙痛、口臭。

2.2.5 合穴 “合主逆气而泄”。合穴祛瘀通络、行气活血,临床常用治呃逆、胸闷、胁胀、泄泻等脏腑不合的病证。由于合穴处于气血旺盛之处,其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的效果较明显。临床常用曲池治肠系病,委中治腰背痛,少海治心系病等慢性疾病,可提高脏腑功能。

3讨论 五输穴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配伍应用的方法都有很多,因其理论与根结标本理论密切相关,常常可在远离部位取得明显的疗效。其临床运用既要抓住共性,也要注意其个性。因此,只有谨慎辨证、合理取穴才能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金凤. 浅谈五输穴的诊治方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7):1726.

[2] 李瑞. 从“五行互藏”探讨五输穴五行属性及主治的理论渊源,2002,22(10):711.

[3] 程海英.五输穴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7:31.

[4] 赵百孝.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J].中国针灸,2004,24(6):418~419.

[5] 李金凤,李凤云,高蕊. 五输穴的辨证运用[J].2002,11(18):1800~1801.

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一、中职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

1.基础薄弱。相对成绩优异的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们来说,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并不理想。在他们的入学条件上对文化成绩、是否毕业以及表现是否良好并没有什么要求,基本都靠自愿。

2.呈现出不完整、不平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在物理的学习当中呈现出普遍水平较低、运用物理观念不足和学习物理的方法欠妥等现象。

4.缺乏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抓住学生特点对中职物理教学进行创新的具体方法

1.营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中职学生增强自信并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为中职的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就缺乏意志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较低,自身约束力不足,同时还缺乏信心。由此可见,轻松愉悦平等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多么有利,能够增加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自主地参入进学习当中来。所以,教师要时刻对学生予以关怀,期待他们进步和成功,多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空间。

如学生答错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二次作答,没考虑好的时候,可以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当有不一样的意见时,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辩论,对教师的讲解有疑问时,鼓励他们提出见解等,从而激励他们大胆立异。与此同时,还要挖掘学生的发光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一丝一毫的进步。他们做错时,要耐心引导他们改正,领他们明白问题所在,找到方向。另外,还要展开竞争模式。比如在课堂当中融入“物理小故事”,或是展开课堂辩论赛。

2.问题情境教学

大多数中职学生通常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的学习目标模糊,觉得上中职学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有个毕业证。基于这种心理,课堂上常常呈现出纪律混乱,不用心听课,散漫的现象。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掌握好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仅靠一纸证书,没有实质性的学问,在社会当中很难立足。教师要避免过量的知识灌输,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去讲授知识。“情境教学”通常是将书本当中的内容重现,关于教师采用怎样的方式以及再F情境的角度,就要在课前充分的准备了,实现情境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明确内容的要点,冲破有难度的地方,从而令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最后实现“效率学习”。

例如:在对《电磁感应》的讲授之前,教师可以先令学生对“电产生磁”的种种现象进行了解,并与生活相联,然后再通过提问“电可以产生磁场,那通过磁场能不能获得电流呢”,令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思索,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他们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令教学成效得到提升,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也掌握了“电磁感应”的操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

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交流互动模式。在讲授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并且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中职学生整体水平较低的特征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基础薄弱,能力也有待提高。怎样使他们的学习有效的提升呢?在这种情况下,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截长补短,各施所长,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

例如:当教师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进行讲授时,可以适时提出“这些定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牛顿是怎样想到这些定律的?这些定律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些定律的提出有什么后果?牛顿拥有能量的概念吗?动量和动能存在什么异同之处?”接着,学生们的兴致以及渴求知识的欲望大大增强,班内迅速融入到了激励的探讨当中。

4.教学与实验相联结

实验在物理教学当中必不可少,每个物理定律的确立和物理理论的得出都来自实验当中。物理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以及小组合作来进行实验。物理教学的实验方式多采用“演示实验”,这种方式都是完全依照规定内容展开的。因此,学生只能一味的模仿,并不能对原理与手段真正掌握,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他们养成思维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就要令他们敢于亲自动手策划实验方案,大胆的操作,拓展思维,令学生学会对物理现象发散性思考。

例如:在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教授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利用伏特表与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可以仅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对电阻进行测量吗?倘若可以测出来,还需要准备那些器材?怎样去测量?”接着让他们展开设想,共同探讨后设计出方案,并且作出电路图。这一系列过程,不但可以令学生养成动手能力,产生学习积极性,更主要的是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还锻炼了创新能力,也学会了协作,令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5.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中职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成绩本就不理想,根底薄弱。而中职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培育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所以,务必对考试制度加以革新,明确“培育创造型人才”这一根本方向。

首先,教师要合理利用“平时成绩”这个权利,令学生在平时小测的过程当中,激起学习热情,逐渐提升学习能力,同时予以鼓励,重视质量。其次,教师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类”考试。比如,把试题分难易等级,题型多种多样。如此与学生真实水平相联,不仅有助于底子较好的更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令底子较弱的加深知识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征,转化教学模式,结合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物理教学上的创新,提升中职物理教学的水准,从而使教学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华山.关于中职物理教学中摩擦力教学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

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可以说,《指环王》系列魔幻电影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将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创造了一个空前火爆的魔幻电影市场,此后的好莱坞魔幻电影被接连推向市场,并无一幸免地存在于《指环王》系列电影的阴影之下。所以,同样改编自托尔金同名小说的这两个系列的魔幻电影形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局面,所以在对于《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的审视与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个辩证而统一的视角,这样对于该部电影的评价才算完整而公正。《霍比特人》系列电影的推出可以说是对《指环王》系列电影的继承,同时也是一种突破,通过对《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的审视,管窥好莱坞魔幻电影在当前阶段的创作路径和发展方向。

一、多重叙事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从《指环王》系列魔幻电影开始,由于其原著小说的叙事结构的庞大与叙事内容的复杂,将小说文本转化为电影影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这种庞大性与复杂性也同样移植到了电影当中,这种庞大与复杂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时间长度上,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电影对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对原著小说的继承与突破。电影《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144分钟的时间长度相对于《霍比特人》三部曲当中的前两部的166分钟时间长度算是最短的一部,但是为了将原著小说当中的宏大内容展现于电影当中,影片采用了多重叙事模式平行推进的方式来架构整部电影,一方面,完整了电影的史诗性特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多种元素的融入以完整其商业电影的基本特征。

在电影《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当中,其中一条叙事主线是从霍比特人比博尔-巴金斯的视角对于整个矮人孤山征战的全景展示,另外一条叙事主线是从矮人国王索林-橡木盾的视角出发将矮人族重夺孤山之战与半兽人首领阿索格之间的仇恨的双重展现,其他还有很多次要叙事线索,例如灰袍甘道夫对于黑暗力量来源的探寻与对抗,木精灵塔瑞尔与矮人奇力和精灵王子莱格拉斯的三角恋情,等等。多种叙事视角与多条线索的同时铺展不仅可以让整个电影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与饱满,同时也赋予了影片更加多元化的主题元素,友情、爱情、忠诚,等等,不同种族与不同背景的人在孤山大战之中都被给予了共同的战斗目标,使整部电影的主题更加和谐统一。

主线一:比博尔巴金斯眼中的孤山之战

比博尔巴金斯本来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霍比特人,经由灰袍甘道夫的引导才追随矮人一行征战孤山,并协助矮人在火龙寄居的孤山圣殿当中盗取矮人族至高无上象征尊严与权力的阿肯宝石,重新帮助矮人占领孤山圣殿。在第一部《霍比特人》当中,比博尔巴金斯只是被当作小偷的角色引入征战孤山的矮人部队当中,随着行程的不断推进,矮人一行人距离孤山越来越近,途中的波折与磨难也随之而来,霍比特人比博尔巴金斯凭借其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帮助矮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逐渐的,在第二部《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当中比博尔巴金斯逐渐成了一名真正的战士,不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到了第三部电影当中,比博尔巴金斯已经成为孤山之战当中的关键人物。

影片《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从比博尔巴金斯的视角出发所展示的孤山之战是一场关于忠诚、友情的战役。在精灵与人类眼中的矮人族野蛮、固执、贪婪、无礼,而经过与矮人一行人并肩行走过通向孤山的曲折征程,在比博尔巴金斯的眼中,矮人一族勇敢、仁慈以及近乎无可救药的忠诚。透过比博尔巴金斯的双眼,所见到的困难都是可以去面对、被解决的,而透过他的双眼,看似充满缺点、无药可救的人也是具有可被改变与可以被发掘的优点的。电影《霍比特人》的主角本就是比博尔巴金斯――一名霍比特人,然而却将一个霍比特人置于这样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置于一场本与他无关的异族之间的斗争当中,比博尔巴金斯既是战争的局内人,同时又是矮人一族的局外人,透过他的局外人的目光,更增加了孤山之战的写实感,这个角度的比博尔巴金斯更像是一名见证者,见证了一场史诗般的战役的胜利,见证了一名曾经一度迷失,最终重拾初心与誓言的矮人国王索林橡木盾的内心挣扎与转变,见证了索林与半兽人之间的生死搏斗以及最终的同归于尽,影片的最后索林橡木盾死在了比博尔巴金斯的怀中,更加凸显了比博尔巴金斯的见证者的身份,也增加了索林命运的悲剧色彩。

所以,对于比博尔巴金斯这条叙事主线来说,孤山之战的过程不仅仅是对霍比特人形象及性格的塑造,同时也通过这样的视角增加了孤山之战的史诗感与真实感,透过旁人的眼光,让索林橡木盾、灰袍甘道夫、奇力、精灵王瑟兰迪尔、人类弓箭手巴德等人物的性格与形象更加真实而丰满。

主线二:矮人国王索林橡木盾的孤山之战

矮人国王索林橡木盾眼中的孤山之战是一场象征荣誉与坚守的战役。在这条叙事脉络当中,索林橡木盾一直是别人口中的英雄,背负着族人的苦难与孤山失守的耻辱,背负着重振矮人一族、重新夺回孤山要塞的使命感而存在。在该系列前两部作品当中,索林更像是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到了第三部当中,索林人性中的邪恶面一下子显露了出来,面对整个城堡中的无数黄金财宝,表现出了如同他父亲一样的对于黄金与财宝的痴迷――“龙症”,索林在遍地黄金当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千里迢迢远征孤山的意义何在,开始充满猜疑、自私,心中只有将黄金财宝据为己有的念头,失信于人类,弃矮人一族的荣誉于不顾。所以,从索林橡木盾这个叙事角度来看,《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更像是关于索林个人心理的转变与成长史,前往孤山,虽然是为了重振矮人一族,但实际上更像是索林关于自我的一场寻根之旅,在这段旅程中,索林实现了自我追寻。

影片当中的其他叙事分支分别起到了补充叙事与增加影片主题元素的功能。灰袍甘道夫被困于黑暗城堡当中,被精灵女王盖拉德里尔所救,而精灵女王最终耗尽元气将黑暗力量逼退,使这部《霍比特人》系列电影的最终章得以与其续集《指环王》的剧情相连,完整了剧情的同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而木精灵塔瑞尔与矮人奇力的爱情则丰富了影片的主题元素,一场还没有真正开始的爱情以奇力的死画上了句号,凄婉而含蓄的爱情故事增加了影片的娱乐效果,让影片更加多元化。

二、从小说到电影的影像转化

小说《霍比特人》只有薄薄的一本,本是童话读物,而在对其进行电影改编的时候,却衍生出《霍比特人》三部曲,总计超过471分钟的动态影像可以说将小说文本放大到了极致,从文本到影像,导演彼得杰克逊构筑了一个气势恢弘的中土世界,有血有肉的矮人族、精灵族、霍比特人及人类,有笑有泪的史诗一般的剧情。所以,即便人们对于《指环王》系列电影的赞誉声要远远高于《霍比特人》系列电影,但是《霍比特人》系列电影对于小说的剧本改编几近完美是无可厚非的,电影将小说文本字里行间所描述的夏尔、黑森林、孤山等魔幻之地几乎全景化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大胆的想象力不仅让整个中土世界构筑得迷幻而真实,同时也使电影的视觉奇观得以顺利构筑,在视觉奇观化电影占据主流电影市场的当代,人们对于影像具有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如果一部电影的剧情吸引人,但是影像表达欠缺的话,这部电影不一定会成功;而如果一部电影的剧情不吸引人,但是影像表达具备了视觉奇观化的话,这部电影在当代IMAX等巨幅银幕的支撑下,一定会取得电影票房市场的成功。

在这样的电影影像语言表达的语境之下,《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构筑了一个暖色调的魔幻世界,正如原著小说作为童话文本一样,改编后的电影也同样着力营造了一种童话般的魔幻主义氛围,从比博尔巴金斯所在的夏尔地区开始,饱和的满眼绿色构筑了一幅生机盎然、与世无争、超然世外的霍比特人世界,在这样绿色作为主色调的环境当中,比博尔巴金斯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穿着衬衫和背带裤,木质的房屋内被粉刷成暖色调,至此比博尔巴金斯胆小怕事向往平静安逸生活的性格和人物形象被环境烘托并塑造起来,在这里将夏尔和比博尔巴金斯的家――袋底洞设置成满眼的绿色也从另一个角度象征了夏尔的遁世之境给比博尔巴金斯以保护,绿色也是他的保护色。在比博尔巴金斯随着13名矮人一行人开始前往孤山的时候,路上的景色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绿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灰暗色彩,此时也代表了真正的冒险旅程的开始,但是在有比博尔巴金斯出现的画面当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一抹暖色,整个画面也被笼罩上了一层柔焦滤镜,一切景物都好似不那么真实,将影片的魔幻氛围巧妙地营造出来。虽然比博尔巴金斯的冒险之旅的途中充满了邪恶力量,苍白半兽人、黑森林的巨型蜘蛛、山灵等,但是影片全片展示的暖色调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具有童话色彩和意义的魔幻电影,即便是在无限黑暗的刚达巴山谷,黑暗当中仍有一丝火光,天边仍有一抹亮色。然而,影片在对孤山城堡当中的黄金进行色彩表现时,并没有给予其应有的明亮的金色,而是在火光的映衬之下,处理成为接近黑色的颜色,遮蔽了其真实的颜色,只将反射的火光暖色进行表现,这样的视觉处理加深了城堡中黄金的被诅咒的黑暗色彩,也通过颜色的调整从侧面表现了黄金对于索林内心意志的腐蚀和蚕食,在这里的黄金已经成为使人堕落的毒药。

电影《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在对小说文本的影像转化过程中,通过色彩的调配,继承了小说童话故事的本质特征,既构筑了完美的视觉奇观影像,同时也增加了电影语言的话语功能,让电影具备了远超过小说文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好莱坞魔幻电影发展方向

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特点;治疗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以往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认为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是一种生理现象,对其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掌握较宽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陆续揭晓,高血压的防治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老年人高血压有了新的认识。现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探讨降压治疗的临床价值。

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病率高 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增龄而逐渐升高,老年人因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极易导致脉压增大(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实验表明,单纯收缩压的升高是心血管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1.2易发生性低血压 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虚脱,是由于改变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0 mmHg以上(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相差10 mmHg以上,可诊断为性低血压。老年人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硬化,交感神经增强,血压长期偏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如突然发生改变或服用抗高血压药极易引起性低血压。据统计,老年人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3%,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性低血压者约占15%,75 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30%~50%。

1.3血压波动大 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血压变动缓冲能力、血压变动调节能力、心脏应激能力等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显著降低,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大,收缩压尤其明显。文献报道,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内收缩压平均相差40 mmHg,舒张压平均相差20 mmHg,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一年内收缩压波动幅度为20~130 mmHg。

1.4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人血管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心排血量降低,极易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80%的脑出血由高血压引起。

1.5假性高血压

老年人由于动脉明显硬化,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导致测量时体表血压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愈严重,假性高血压就愈显著,但并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的血压水平。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在65~74岁年龄,其假性高血压患病率可达70.6%。

2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2.1 治疗原则

(1)强调非药物治疗,预防为主,当血压不能控制时给予药物治疗。(2)渐进式降压,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血压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并注意密切观察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等异常现象。(3)坚持长期治疗,禁忌不规律服药或突然停药。(4)减少血压波动,平稳降压,宜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全面观察服药后血压控制情况,尤其是夜间血压情况,不可让夜间血压过高或过低。(5)多采用联合用药,选用副作用相互抵消或不叠加的降压药联合使用,禁忌加大剂量服用一种降压药。(6)预防性低血压,以坐位或立位血压为降压目标,避免使用易导致性低血压的药物。

2.2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的选择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目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药物应符合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的条件,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应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但应全面考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特点、高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及其它共存疾病,还需了解既往用药反应、其它共存疾病对降压药物疗效和耐受性的影响。

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益处。其中,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和长效CCB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利尿剂可与CCB、ACEI、ARB联合应用以增强效果。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α受体阻滞剂易引起性低血压,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不宜作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老年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虑应用。

小量开始、缓慢增量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自身调节功能低下、对药物敏感性改变,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或半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目标水平。伴餐后低血压者应适当减少降压药用量,如为短、中效制剂,应将原餐前或餐后用药改为两餐之问用药,以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植物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ACEI;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其中男100例,女8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95±195)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门诊2次平均血压收缩压≥16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

13 入选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WHO/ISH2000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无肝肾疾病,且血清尿素氮、肌酐正常

14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 10~40 mg/d,共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本组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SBP与DBP分别为(1607±233)mm Hg与(925±106)mm Hg,治疗后SBP与DBP分别为(1216±147)mm Hg与(738±81)mm Hg,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比较 比较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结果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大大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比较(x±s,例)

治疗时间 例数 血肌酐(μmol/L) 血钾(mmol/L) 24 h尿蛋白定量(g/24 h)

治疗前 186 913±209 415±031 068±050

治疗后 186 912±216 416±032 045±032*

注:和治疗前比较,*表示P

3 讨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安全的、适用于老年人的抗血压药物[1],ACEI也是美国高血压指南中唯一适用于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多种适应证的降压药物,ACEI类药的药理作用是使减少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Ⅱ[2],从而起到舒张动、静脉血管的作用,减少血管收缩;ACEI类药不仅具有降压作用[3],在降压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4],从本组1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SBP与DBP分别为(1607±233)mm Hg与(925±106)mm Hg,治疗后SBP与DBP分别为(1216±147)mm Hg与(738±81)mm Hg,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ACEI类药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钾指标,ACEI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果提示ACEI不仅能控制血压,而且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其治疗意义远远超出了控制患者血压本身,可延缓肾脏疾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吕卓人,粱磊,艾文婷血管紧张衰Ⅱ1型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1):10541056.

[2] 万里燕,崔建,周新,等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1):192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