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及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1.学会判断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描述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特征,并能分析人口时空分布规律。
2.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实际意义。
3.掌握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
5.能够运用资料、图表等探究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二、考点解读
考点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状况、人口问题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正是由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导致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
3.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主要表现在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考点2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
2.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与民工荒。
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考点3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2.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
考点4 常见人口统计图表的特点及判读
1.柱状图。
该类图示往往以不同时间或地区设置不同的矩形短柱,用其长短或高低来表示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增长率的高低或人口构成的对比。判读时应首先明确图例,然后分清各类数据的时空差别,最后对照柱高比较分析不同时空的人口数据。如图2所示:
2.曲线图(折线图)。
此类图可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分析统计人口数量或构成比例随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的规律,判读时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明显的转折点和每一段或不同曲线的斜率,从而掌握不同时期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如图3所示:
3.扇形图和饼状图。
此类图常用来表示不同区域人口所占比例或数量对比。判读时,主要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或者是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来分析人口比例状况或人口数量高低。
4.三角形统计图。
该类图示往往用来表示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读图时首先要明确三边分别代表的人口构成数量轴;然后过图中的点,沿各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作平行于各底边的线,并相交于对应边上(如图6中A、B、C三点);最后读出各交点的数据,并检验三种人口构成的和是否为100%。如图6所示 :5.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7、图8: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7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做出一条对角线(图8),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8中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6.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结构。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9:
(2)定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
(3)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三、题型回顾
例1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项。第(2)题,上海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C项。第(3)题,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参考答案】(1)A (2)C (3)D
例2 (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列关于三者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及意义。第(1)题,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2)题,人口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
【参考答案】(1)D (2)C
例3 (2016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表1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表中四省,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解题思路】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紧缺的资源;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参考答案】C
例4 (2015年高考V东文综卷)图13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解题思路】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减少,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海南、广东、浙江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
【参考答案】B
例5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14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逐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题思路】本题综合考查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1)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实现的,B项错误,D项正确。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的现象,B项正确,D项错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项错误。
【参考答案】(1)D (2)B
四、命题预测
综合分析近三年的各套高考试题,高考命题在本部分呈现以下规律:
1.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分值一般在4~12分,难度系数0.7~0.8。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政策变化,考查关于对人口增长状况的预测及人口问题。
3.联系热点,与区域图相结合考查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以统计图表呈现信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是常考点。在今后的复习中要重点关注各种人口统计图分析和最新的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关注二孩政策、延迟退休、人口红利等热点问题。
五、能力测试
图15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劳动人口(15岁~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尼日利亚( )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迁入率高 D.迁出率高
2.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迁移量增大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城市化速度加快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图16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
A.总人数已超过3亿
B.就地务工人数超出外出务工人数
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
D.月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4.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图17),回答5~6题。
5.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6.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波动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
材料二 图18为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美国本土略图(图19)。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指出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并描述其特点。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迁移 势场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塞罗达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urbanization 的概念。Tisdale(1942)就认为城镇化概念之一就是城市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集中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中。
在国外,很多时候,人口迁移(migration)和人口流动(mobility)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们经常居住地发生了改变,此时户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迁移;户籍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流动。本文中迁移和流动含义相同。与我国相比较而言,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行的比较早,国外对人口迁移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理论主要有:推拉力理论。英国统计学家E.G.Ravenstein 1889年提出了人口迁移七大法则,其中经济动机是迁移的主要因素。1966年,E.S.Lee提出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四个因素: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以及迁移者的个人因素四种。逐步形成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push-pull theory),说明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受农村内部推力和城市拉力两种力量同时作用的影响。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边际收益率高低所导致的。1961年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建立了拉尼斯-费模式(Ranis-Fei model),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了农业剩余。但随后,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于1969年提出“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期望获得收益,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扩大是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理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口迁移是一种投资,所形成了人力资本,迁移发生与否,取决于迁移成本(cost)与效益(utility)的比较。物业学视角。国内外也有人以物理学视角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行为同气体和流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可比性。Lewin(1951)认为社会场中的各个社会作用力是行为变化的操众者,Schwind(1975)提出人口迁移的流场理论。我国的肖周燕(2010)从人口迁移势能的角度尝试对人口迁移进行了解释。
目前,我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中来。根据以往的人口迁移理论,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的“势”,首次提出“人口势场”、“人口势差”等基本概念,并把“势”理论运用到人口迁移中去,以期以新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人口迁移问题。
人口势差与人口迁移
物理学中,当某一能量场与位置有关系时,通常就可以把它称为一种“势”。自然界的物体都有自发地从高势向低势运动的趋势,物体的运动来自于能量差,社会中人口的迁移也不例外。本文中把人口与促使人口运动的能量以及人口所在的位置联系起来,提出“人口势场”的概念。当某一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聚集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而当某一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低势位,富余人口具有自发地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态势。
我国长期存在着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二元经济差别,这种二元经济的差别即是势差的客观表现形式,任何群体,越不平衡,变化的势能就越大,张福墀(2001)指出“势”是力的内隐形态。势差的存在使生产要素产生流动,其中经济性势差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杨满社,1994),主要表现为收入差异。托达罗(Todaro,1969)认为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迁移行为是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预期的城乡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就业概率的乘积。设Yu(t)为城市的收入水平,Yr(t)为农村的实际收入,Pt为劳动者在城市部门就业的概率。则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为:
其中,f?)>0进一步考虑迁移成本,则迁移行为取决于净收入V(0),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
这里r为贴现率,C(0)为迁移成本。若V(0)>0,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
在人口迁移过程中,除了以上收入差距等经济势差之外,还受到了原住地、迁入地、个人以及中间阻碍物等因素的影响,在城乡社会系统里面,迁移者都受到吸引力、斥力两种力量的影响,所产生的合力促使迁移者发生迁移行为。每个迁移者的合力都有所不同,故迁移路径也不尽相同。
不论居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利有弊,弊即对迁移者产生推力,推动其离开居住地,利即产生引力,吸引其留在居住地。见图1,图中“+”表示引力,“-”表示推力。在农村,有更多的推力“-”,导致了大量富于劳动力,处于势场的高势位,城镇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有更多的吸引力“+”,处于势场的低势位。“”表示富于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迁移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在阻挡着迁移。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农村、城市的吸引力和推力见表1。
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强(2003)指出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是导致农民外出的前两位因素,同时指出户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大制度障碍。王敬贤(2011)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存在经济势差,并把经济势差分为产业势差与地域势差。励娜等(2008)发现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收入差距的驱动。王德文等(2008)指出培训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
综上所述,如果以物理中的重力势能来表示人口势能,则人口势能公式:Ep=mgh。这里m表示迁移者,g表示环境,主要是指迁移者所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市民化程度及融入障碍等等。h表示经济势差,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来表示。这里可以用h上面的V(0)表示。
如果农村中收入低富余劳动力多的为人口势场高势位,则城镇中收入较高劳动力短缺的为人口势场低势位。由于势差的存在,则有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趋势。物理学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摩擦力,则有势能消耗,同样人口势能的转化中亦受到障碍因素的影响消耗能量,影响迁移效果。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
我国人口迁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城镇化格局不完善,人口势场高低不均衡。由于目前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经济势差很大,大城市统治支配着城市布局。由于大城市存在着大的规模经济,收入较高,劳动的供给弹性也较大,导致很多人涌入到大城市中,导致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许多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弱,城市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格局不完善。
障碍因素多,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迁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障碍因素,削弱了迁移的效果。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这些使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主要使城乡资源不能自由流动,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农民的资产无法正常市场化,无法依靠资产的交易、转换和流动满足其工作、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需求;迁移者无法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最基本的保障;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迁入者生活成本大,无法承担较高的房价。
迁移者自身素质低,势能小。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小,素质普遍偏差,学历较低,掌握的技能偏少,城市生存手段少而单一等问题。在他们迁移到相对发达的城镇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无法融入到城镇中,将来这些人由于年龄等原因,往往会返回居住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管理措施
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人口势场。促进人口迁移,就要解放农村人口。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人口势场,增强农村人口推力,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城市人口势场进一步降低。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将走向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方式的变革、城镇规模经济的增强、技术的进步将会导致城镇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为城镇化提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率,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能使城镇居民收入上升,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城乡一体发展,促进经济平衡,减少城乡人口势差。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融合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体化。
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障碍,提高“势能”转化效果。在迁移过程中,存在了阻碍人口迁移的许多制度因素,例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房制度、金融制度等。这些制度影响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制约了人口的进一步迁移。因此,要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提高个体人力资本素质,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增加迁移者人口势能。城镇化中,人力资本素质是能否顺利迁移的很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素质高的能顺利进入城市,获得收入也较高。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城镇中流动人口的的教育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迁移者的素质,增强其在城镇中的适应性。还要提高迁移人口的就业概率,因此,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吸引农民落户扎根城镇,努力促进农民充分、稳定、体面就业。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发展中小城镇,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新型城镇化要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既要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又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吸引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并且成为商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条件成熟时,可以撤县变市,甚至“强镇扩权”。
参考文献:
1.张福墀.管理造势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励娜,尹怀庭.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
5.王德文,蔡 ,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7(4)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不仅改变了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主体多元化和选择自主化,使社会人口在我国各地区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这便导致由传统的“国家-单
位-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国家-社会中间层-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这一现状使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入全面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社会人口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流动人口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改革
我国社会中的流动人员主要由自由择业人员、自主就业人员以及自由流动人员等组成,其人员的个人素质成分可以涵盖我国社会的所有人群,这也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体系下的必然产物,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在新时期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流动人员定位的角度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简要分析了现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反思,以便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 现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需求而建立,虽然这一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人口的流动需求,但是在新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体制改革的绊脚石,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社会人口流动需求。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模式出现的管理真空,而管理模式的管理真空是社会经济结构改变而导致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社会人口流动正在不断面临更加自由、频繁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已成为国家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虽然当前我国推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剧烈变动对国家事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由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双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存在,导致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日愈加剧,而且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新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开始强调强化国家的服务功能,以“国家-社会中间层-个人”的社会管理模式在不断建设与完善,由社会中间层作为我国社会事物的主要管理者已成为主要趋势,这意味着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在新形势下以及新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从而建立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人口流动需求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2 对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从单位管理开始转向社会管理,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为主,而不是对公民施行身份限制和单位控制等功能,这要求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时期要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内容,将突出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功能作为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其只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表现等,不应该把组织意见强硬性的夹杂到个人的基本人事档案信息中,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民已成为单独的利益主体而存在,国家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上要最大程度的予以对公民应有的尊重。
2.2 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我国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密性,其要求人事档案中的组织意见和整个人事档案必须是封闭的,人事档案的当事人没有权力介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但是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流动人员的频繁流动趋势要求,这便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中要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开化作为主要改革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可以减少认为的流动障碍,在这方面的建设上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应经验,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单独的社会保险号码,这个社会保险号码中包含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以及司法记录等信息。
2.3 确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信息权 个人档案信息权是指个人在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整个过程中,档案信息本人对信息资料所享有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包含了个人对相应信息的决定权、保密权、查询权、更正权、封锁权以及删除权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新时期公民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权利的行使是保障公民权利最好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也是公民对抗管理机构滥用权力的有效方式与策略之一,所以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来确立档案信息权,可以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被公正的记载,这一改革内容需要从我国民事、行政以及刑事等多方面出发,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档案信息权的实现,最大程度满足社会人口流动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求。
3 结束语
社会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加剧,这便要求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深入到新一次改革中,重新定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内容,并将其公开化建设和档案信息权建设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趋势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炳亮,许长.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6.
[2]杨柳.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0(04).
[3]李华莹.从流动人员定位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J].兰台世界,2008(14).
一、农村劳动力与人口迁移、流动的特点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城镇迁移,迁移加快了城市化。城乡的收入差距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于吸收了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而不断扩张,结果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加快了经济增长。在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中,认为迁移导致了城镇化,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新经济迁移理论的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具有必然性,能够实施对家庭经营合约的风险分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不会造成农村的凋敝,而且还会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政府不应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应鼓励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与人口流动多、迁移少
世界城市化的实践证明,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单纯依靠农业的发展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受到了限制,必须通过城市化减少农民、分流农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选择。农村农业的边际报酬为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边际报酬为正的工业部门或城市,是推动工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模型,还是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以及新经济迁移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模型,都充分证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强调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社区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功能———没有广泛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就没有现代经济增长,就没有城市化与工业化。农民工进城的动因在于进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提高收入,分享城市化的收益。
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背后是农村小农经济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发展的差距。城市现代产业的规模经济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拓宽就业的渠道,增加相应的岗位,进而提高人们的收入,而且其提高幅度与城市规模有很大关系。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由2.57倍扩大到3.3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4—6倍。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值率大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值率,如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3倍;从1994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分别为4.09倍和4.4倍;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 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约1.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继续扩大,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细碎化的经营方式。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并最终转变成城市居民,随着务农人口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务农收入才有可能逐步接近和赶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才有望逐步缩小。
农村劳动力与人口流动、转移到城市,能够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公共品供给的状况,决定着从事投资或经济活动的成本、风险与收益状况,也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可能享受的社会福利状况,甚至会影响到支撑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服务的设施,具有比较完善的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具有现代工商业体系与文化交往网络。农村劳动力与人口进入了城市就可以分享这种公共服务,生活条件可以改善,收入可以增加。虽然现在城市公共服务,一部分是与户籍挂钩的,如就业、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等,而一些公共服务无法与户籍挂钩,比如城市地铁、绿化与文化生活设施等等。因为城市有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可以分享,从而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城市可以享受无偿或低收费提供的路灯、自来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产品,而在农村则主要依靠农民“买单”,政府充其量给予部分补贴。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基本态势,城市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凸显,流动人口的市民化任重道远,新一代农民工的流动意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举家迁移、长期居留趋势明显。如2009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构成中,39%是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流动人口的总量大,他们普遍脱离了农村劳动,向往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且维权意识更强,渴望公平的生存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