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第1篇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区域问题增多、区域矛盾与冲突复杂化、人地关系紧张的特殊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战略性与极强的操作性,而且会涉及利益格局的大调整。

从区域问题、区域矛盾与冲突、人地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那么,为何“十一五”期间才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生态文明呢?这是同中国发展的体制与阶段性特点有关的。“十一五”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全面调控区域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成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十一五”前中国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改善与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基础。应该说,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十一五”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现实基础。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文明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即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开发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相匹配,避免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物质文明水平。不难看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基础,即实现科学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所要实现的目标。

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生态文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环境意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压力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不断强化环保工作,以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重要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个人素质的不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差异很大,环境保护仍然很困难。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实现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未来发展中,大学生是重要参与者与决策者,为了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强化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怎样对大学生实行环境保护教育,怎样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是高校环保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必然性

(一)现实环境问题要求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逐渐加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过度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从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再加上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演愈烈。如今,大气污染、河流污染、自然灾害频繁,这都是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因此,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1]。要想真正做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就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进行环境保护。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这也是改善现实环境条件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是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做好环境保护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环境发展的实际需要,更能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2]。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由于人们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意识总体水平还较低,片面追求发展的情况仍然存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就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教育,改变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其环保理论与实践,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努力影响改变其他人的片面发展思想,从而带动全民自觉进行环境保护,这也是高校教育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教育水平,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在教育行业中长远发展。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环境问题突出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更多的环保知识,能够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参加到环保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四)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面对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破坏严重,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国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以求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关系着人民福祉,更关系着民族的未来。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当代大学生是主力军,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环境保护能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都会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与学习能力,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教育,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大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能力,更要让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素2017年3月养和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3]。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首先,高校要在专业学习中注重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发展观。其次,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实践能力。例如,在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回收站”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愿出资购买储存袋及储存箱。回收物品主要有:矿泉水瓶,易拉罐瓶,废纸,废弃塑料制品等,进行分类回收。自主编写环保回收宣传单,面向全校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待回收活动结束,将收集到的物品出售给相关废品收购站,所得款项捐助给山区贫困儿童。通过开展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不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最后,要注意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二)环境保护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4]。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有利于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思想,更新环境保护理念,同时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落实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环境保护学习,学生能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自然观和生态观,能够自觉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习惯。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这一思想政治课程中,在对“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把联系与发展的哲学理论与思想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独立的,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接着,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社会发展、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实例以图片、影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所学到的思想政治原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数据资料,结合所学的哲学道理,能够把环境发展与社会发展更好地联系起来,并且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同时,能够结合哲学道理,用联系的观点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够把环保理论教育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环境保护与高校专业课程相结合

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涉及很多不同类别的专业课程,其中有很多高校专门设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市政环境、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还有一些环境边缘学科,如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等。这就使环境保护教育更加专业化、正规化和明确化[5]。在专业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要求,不断进行专业改革与创新,以求与环境发展实际需要相适应。例如:在环境工程的专业教学中,学生要学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不断加深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专业性。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竞赛,教师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收集资料,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由学生自主拟题,教师给出适当指导意见。教师规定出具体设计时间,学生自主确定设计方案,对于疑难问题,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完成设计后,进行阐述与汇报,最后由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设计作品进行适当奖赏。在此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更能够把环保意识形成环保实践活动,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想法,有助于学生切实解决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环保能力得到提升。

(四)注重营造环境保护教育氛围

在高校教育环境中,时刻注意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刻刻置身于环保氛围中,有助于提高环保教育的效果[6]。首先,高校要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如张贴环境保护教育画报,展示环保成果,设立环境保护宣传栏等。其次,利用环境保护相关节假日,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种草活动,环境保护讲座与竞赛,环境保护义务宣传,垃圾分类处理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校园中时刻都能够感受到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密切联系,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够从爱护校园环境上升到爱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动把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三、结语

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既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与环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环保教育中,高校要结合专业知识,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能力,真正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倩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

[2]布署.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与提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9-121.

[3]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4]许志刚,周岩,刘智敏.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研究初探[J].大学教育,2013(4):127-128.

[5]孔海兰.高校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20,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贴近实际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一、贴近实际,把握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方面: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包括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形势分析方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国的国情等;基本形势指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行业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热点问题是学生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这些构成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同时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党和国家的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形势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呈现的问题、热点、焦点也不同。

正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只有贴近实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专注社会热点,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思想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才能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把握好。

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专题“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贴近他们的衣食住行。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对过去走过的发展道路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成为全球共识。在国内,“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十报告则明确指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和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贴近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寝室的居住环境、水电等资源的利用、学校公共环境的建设与呵护整个学校所在城市武汉乃至于中国大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既实现了政策性与知识性、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又做到了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二、贴近实际,突出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的教学过程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严谨而规范,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是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必须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等,要按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则指具体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只有贴近实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才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只有贴近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贴近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体特征。9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征非常明显。他们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同时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上正属于青年早期,呈现出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等高峰特质。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两极情绪表现突出,转瞬间或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

其次,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期望也较大。我院“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三贴近’”的调查问卷中,“你希望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达到怎样的效果”一题中,33.5%的学生选择了A树立正确的“四观”、B及时获取国内外重大时事信息、C提高政治素养、D提高鉴别分析能力中的全部四项,45.2%的学生选择了其中的三项。这些都说明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超乎寻常,对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

另外,通过对初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学生的课前交流、以前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一般有初步了解,也基本认同,但是没有从理论上深入认识和把握,同时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于怎样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

同样以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必须的、必要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理性认识,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没有相关课程专门介绍生态文明,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为掌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和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同时,我们的教育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地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帮助学生去观察分析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之间更多的人际联系,能力目标的设定应该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而我们文化建设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于学生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其中理想的确立必须确立在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前提之上,基于此,在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中必须将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心与责任感。

2.贴近课堂实际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以课堂为主轴,特色活动为辅助。形势与政策应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借助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系统讲授,如十会议精神必须通过专题理论讲授来完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来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资料、实地考察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活动为主,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以专题“”为例。专题“”是我院形势与政策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方式。首先由老师讲授基本理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如日本主张的原因及为什么错误、大学生为保卫领土可以做些什么等不同的项目小组并设定任务要求,给予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分析讨论并拿出小组结论并展示。最后由教师经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归纳,作系统总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学习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小组学习进程中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的转变,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和作答中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效应。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作答、最后的归纳总结,达到了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同时又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意识。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以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必须贴近实际、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把握好和体现出在自身内容体系、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真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06).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第4篇

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的目标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社会和谐既是社会主义的长期目标,贯穿于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要重点对待、要慎重解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这个基本点。不仅要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更快地发展,更要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好地发展,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为经济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不但强调要注重发展各项产业,而且对城乡发展的社会事业做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做好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分配制度、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治理工作等。

(一)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

亚诺什•科尔内曾经说过,“我们越是起劲地争取高增长率,就越是可能出现某些不平衡和比例失调,从而和谐会遭到破坏”。产业和谐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集中表现。所谓产业和谐即是指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均衡、合理、协调、优化的发展态势。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合理化,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的产品能相互转化,不受阻碍地和谐运动。要做到这一点,各产业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谐经济理论指出,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谐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总的原则是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二)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农民为国家提供积累,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向城市倾斜,最终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农村成为弱势区域。但是,无论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还是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来说,这种局面都不容许长久存在下去,否则,国家的长治久安将面临威胁。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格局决定了实现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是针对我国城乡经济的分割现状提出来的。城乡分割并不是我国的特色,而是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遵循的规律。但对我国来说,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却有着必然性和紧迫性。

在现阶段,提出城乡和谐发展,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把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位置;另一方面,农村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自身的巨大潜能,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城乡和谐发展,是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而不是单纯地将经济社会资源偏向农村,和谐经济理论要求着眼于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框架内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含义:在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间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经济统一体。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实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发展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有助于而不是妨碍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2.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该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3.消除区际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四)和谐的分配制度

分配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的效率,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数十倍行业、区域方面表现突出》指出,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城乡差距近3倍。机关单位养老金高于企业2-3倍。同志在十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做出安排,提出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报告同时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经济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过程。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原始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问题

自然资源的综合应用与开发,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建设与城市建设相互融合,逐步引导现代城市建设生态化发展;自然资源的发展逐步实现资源生态化管理,逐步引导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与良性循环。

1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发展问题

1.1林业资源综合应用率低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社会自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途径。林业生态化建设与科学应用[1],是逐步引导现代资源合理开发的必然性基础。但结合我国现代林业资源管理的实际来看,我国林业资源的综合应用率较低。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整体砍伐率较高,林业种植率与砍伐率之间的百分比相差悬殊较大。同时,也正是由于我国林业种植率降低,导致土地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对我国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2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低

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与综合应用比重逐渐提升,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持续管理水平较低,我国林业资源综合应用率较低;我国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的管理结构依据不完善,例如:地域性林业资源管理实际管理效果与林业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悬殊。例如:由于一些地区现代林业资源规划结构存在资源管理与规划整体缺乏合理性对接,我党提出的林业生态化建设的文件在传达中缩减,基层林业管理缺乏科学的林业生态化建设管理渠道,给我国现代林业生态化建设带来阻碍。

2我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

林业生态化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综合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势,林业资源是现代社会资源综合管理的必然性途径,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性规划与应用,完善我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与管理,为社会发展提供发展新动力。

2.1林业资源合理开发

林业资源的综合性开发是实现我国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基础。林业资源管理与规划必须对综合开发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林业生态化建设的综合性开发应当坚持联系的观点,林业管理也是自然资源应用与管理的一部分,实施林业生态化建设,无法脱离自然资源循环整体。在这种意识基础上,逐步建立林业生态建设与土地、水资源综合应用相结合[2],例如: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发挥森林资源自我净化与修复的作用,实现我国林业生态化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也可以综合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林业种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开发林下经济,例如:菌类种植等种植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应用实现了现代林业管理资源的综合性应用,为现代我国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新趋势,是现代整体经济逐步拓展与优化发展的新途径。

2.2林业保护与发展同步

我国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化建设,逐步实现现代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同步。林业生态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林业保护措施上,坚持林业自身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例如:某地结合当地森林覆盖率的综合分析,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相互融合,制订合理的林业保护计划,在林业的逐步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实施人工进行树木种植,人工维护与自然修复相融合,为当地的林业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经济开发管理体系;林业保护与发展提供也可以逐步实现现代资源在现代结构体系建立林业维护管理体系,例如:实施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管理小组,逐步应用现代资源综合性拓展,定期做好现代林业经济综合开发规划,将我党提出的生态管理理念深入落实到林业管理的基层,为现代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提供良好林业生态化管理保护措施。

2.3林业资源的管理系统完善

我国实现林业资源生态化建设,必须实现林业资源的管理系统完善,依据我国现代林业资源分布结构图,逐步确立现代林业生态化建设的整体资源结构,完善现代林业资源应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发挥林业管理法律在社会资源生态建设中发挥的管理作用;同时,我国林业资源生态化建设的也需要逐步提升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将这种管理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工作中,逐步引导现代林业资源生态文化建设结构体系的拓展与综合性完善。

3结论

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主要部分之一,结合现代社会资源开发与综合应用实际,对我国林业资源生态化建设与管理提出合理的规划措施,深入挖掘现代林业管理资源的综合开发,同时也实现现代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涛,齐鹏飞.我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