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Key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practice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07-03
1.1 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
1.1.1 全人教育理念的缘起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孕育而生,是全人教育理念的雏形。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全人教育”,重视人身心的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我国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六艺”,体现了德、智、体、美等育人目标,主张思思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重视内心情感的养成,从而充分体现出和谐、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孔子“仁”教育;孟子“明人伦”为中心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荀子“大儒”教育;道家老子提出“法自然”更是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返璞归真。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培养完整人格,具备道德、学识上的多重修养,重视道德伦理培养的培养教育目标。
1.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理念在西方国家日渐成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更关注人的个性,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心灵的解放和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学科体系比较完善,以培养智慧、信仰、身体和品的行为和谐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学习内容除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设有几何、天文地理、法律等内容,另外还要学工农、园艺知识,以达到培养实际才能的育人目的。欧洲工业革命时代提倡“完整的教育”,认为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来开展教育,崇尚和谐自然的育人理念。全人教育包涵许多饶有特色的育人思想,因此学术界至今不能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关注全人教育思想,一些有建树的学术期刊更是对此高度重视。美国隆?米勒(Ron Miller)是提出“全人教育”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日本的小原国芳在1921年提出“全人教育”的主张,并在日本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院,探索并践行“全人教育”的理想。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必须激发人的天赋力量”,强调还原人的本性,将人培养成品的思想端正、身体强壮且富有智慧的人,及有自然本性的“完整的人”。
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美国学者隆?米勒认为, “全人”包含六方面的基本素质,即精神、情感、身体、审美、智能,各部分所代表的内涵见表1。这名学者认为,教育除了具有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以外,还需要重视人的人格的升华与内在情感的培养,譬如还应该培养人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理想的教育应该以培育“全人”为终极目标,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涵盖人类的全部文化。而所谓的培养“全人”实际是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①
在对“全人教育”的理解上,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按照刘宝存的学说,“全人教育”是指培养精神、情感、心智、身体和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即“完整的人”。②
虽然诸多专家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全人教育的目的却都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看来,全人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让受教育的人拥有更好地生活。基于此,笔者认为“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那么“全人教育”关注的“完整的人”人的培养涉及以下七个领域,即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具体来说,是指一个人应该具有开放、独立、有责任、有视野个人的品质和德性;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能力、理性、推理能力;具有认识身体,管理身体,锻炼身体的能力;具有交流思想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情绪管理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鉴赏,欣赏、创作、感知能力。
1.3 全人教育理念的特征
1.3.1 全面性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在充分开发其智力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传授其生存健体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所以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要全面,关注各学科知识间的统合整全,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互动来扩宽知识结构,以充分体现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讲课时,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备课时应将各个关联的知识点穿插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单纯教授某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3.2 多样性
人类社会与现实世界是多元化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将学生看作多元体,多角度全方位得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全人教育要尊重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了解学生在成长中多面的个性及性格特点,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切忌以单一化的硬是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应该尊重文化的平等和多元。
1.3.3 差异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全人教育在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期充分施展学生的天赋或个性。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注重兴趣培养,将学生视为一个多元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天赋,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个性与教育的统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决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在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2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传统的课堂教学
2.1.1 传统观念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会受限于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差异性;而且授课教师为了高效地、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很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即使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但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极少,如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沟通、崇尚平等,乐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张扬,敢于追求梦想,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对他们来说,传统的授课观念使得思政课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多,远离实际生活,不易理解和把握,况且思想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让他们感受到立竿见影的现实价值,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这样学生仅是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其他比如智能、情感、社群、审美等方面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
2.1.2 传统的授课方式
大班授课的方式使教师不能充分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采用授课方式也主要以讲授为主,若教师讲授过程中并未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就容易使得本就很抽象和枯燥的政治理论课沦为“说空话”、“讲大道理”的境地,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投入度。
2.2 陈旧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并展现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大多是以考试为主,重成绩轻过程,如此评价体系也导致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我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高。
3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的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西安欧亚学院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全人教育思想,并且围绕该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施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教育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1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知识与信息的传授,有着自身的优势,所以我们新的改革思路是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为依托,网络信息化教学和专题研讨为辅助,实践教学为手段的多元新型思政课体系。
首先,思政理论课部分的授课体现并保证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主要由主讲老师在教室完成授课,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和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授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班级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
其次,引入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作为理论讲授部分的资源补充,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由相应的助教老师进行课后交流沟通。学生利用网络能够及时便捷的向助教老师咨询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扰,使得思政课教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自我成长。
再次,专题研讨课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和视频课程的助教老师一起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课和网络视频课程的知识学习及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可以自己选择关注的话题,形成团队,完成热点问题得讨论与分享;或者由教学名师开展主题讲座。这是对思政课教学环节的升华。
最后,实践课的开设与运行。实践课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最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环节。在理论课和视频课之外单独开设实践课,教师提前设计好实践任务以及实践要点并编制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学生分组完成各个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外出参观、社会调研、读书分享、辩论赛、法律大讲堂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实现以“学习参与”到“实践体验”直至“内化践行”的深度融合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各实践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和策划以及成果分享,充分发掘、发展其自身潜能,悦纳自我,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决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思考与表达、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管理与策划、终身学习、科技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由此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协调,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相统一,认知、理解、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使思政课真正成为 “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课程。
3.2 构建新型的课程考核方案。
3.2.1 对于理论课程采取“3+2”的考核模式,引入在线测试
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实施“3+2”的考核模式,其中“3”是指对于平时成绩进行三部分的考核,即课堂理论授课部分、专题研讨课以及网络视频课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分为4:3:3的比例进行考核;“2”是指期末考核,即采用书面答卷和网络在线测试相结合的模式,设为1:1的考核比例。最后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5:5的比例进行最后核算。
3.2.2 对于实践课考核采取项目成果汇报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
由于实践课采用项目制教学,其考核体系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考核体系,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项目的选取,实践过程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成果的制作与汇报,实践成果的分享、成果资料的后期完善等等环节均需要进行指导与敦促,每一个环节均需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考评。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逐步成熟,在期末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数据显示: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之外,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有全新的课程体验,而且在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有89.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65.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决策与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认为责任感、自我认知、、表达演讲能力、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以及思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程体系“外化与行”的目标也有所实现,82.14%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使自己与同学分享、讨论学习的机会多了;80.61%的学生也有了团队意识,此外使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计算机技能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理论,关注个体和谐全面的发展,最终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拥有更好的生活,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肩负着培养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具体学科的延伸,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呈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措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更具有实效和意义。
注释:
1、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物理教学作为学生最先接触的科学课程之一,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阶段。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设置这些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物理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科学探究,实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包括过程、方法和能力。二是科学知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中包含多种因素的关系,比如科学知识与技能、情感、科学态度的关系,以及价值观、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和领会的。三是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科学教育目标的设置或者是定位都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总目标,所以需要目标定位与科学素养的内涵是一致的。物理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的科学课程,是有其特点的教育目标,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将二者联系起来,教育目标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每一次具体的物理教学中体现出来。
2、探究性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累积形成的,所以学生需要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那么,有一个重点是需要时刻把握的,那就是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在教育中开展研究活动,是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科学课程应该体现出的是教育目标和探究活动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方式是,以科学探究的方式为主。在实际的教育中,应该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更要动手,要手脑并用的去从事探究活动,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研究的乐趣以及研究的魅力了,那么,学生才愿意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交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设疑的能力等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在一步步的探究中,学生也能逐步增进对所学学科的理解,也能增进对科学探究内涵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态度,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也会形成自身对于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二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科的探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中学物理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众多科学课程一样,担负着使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任。当然,这也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境界,要完成这样的科学教育任务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研究性教育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学物理涉及到很多的科学知识,但是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认识科学的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到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探究和创新。
对于物理学发展的本身而言,就是一个充满探究与创新的过程,物理学发展至今,能有今天的成果,全都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而今天坐在教师里学习的中学生,其实就是未来科学的研究者,很有可能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成为了未来推动物理学发展的物理学家。所以,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目光短浅,只注重目前所谓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物理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这样学生才能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科学事业中,这无疑是对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科学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当然,科学素养的培养中还应该包括人文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认识到,物理教学并不是一些物理知识点的教学,而是应该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去认识,物理学生不仅是一门科学课程,更是一种文化,只有将这种文化内化,才能是真正的形成科学素养。
论文摘要: 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生成条件。应重视优化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准确把握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对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高校要重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的实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现代意蕴
第一,和谐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趋同性群体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其外化为学校的校风。校园精神的形成和确定,需要经历几代师生的艰辛培育。和谐的校园精神具体表现为开放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育人精神、奉献拼搏精神等,它融汇着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精髓,充分体现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整体面貌以及时展的特征,蕴含学校的育人思想,涵盖学校育人工作的每个环节。
第二,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的连结点,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和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的保障系统,是由校园文化精神、价值信念凝结而成并以文字为载体,通过一定程序的组织活动以外显的形式内含于校园文化中所倡导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社团组织等,体现着学校管理的内在要素,是校园精神的反映。校园制度文化是建立和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同时渗透着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行为定势、目标追求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对师生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第三,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科研和生活所面对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态形式。校园物质文化包含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治学积淀及队伍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育人意蕴。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既是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的发展基础,又是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创造的结果。作为载体的物质文化,起着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沟通信息、扩展人际关系、丰富校园生活等作用。要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必须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条件
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既包括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成分,也是个体的道德、思想、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具体统一。健全人格指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说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良性互动。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体现着一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做人的理想方向与基本标准的有机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说,健全人格作为个体生命独立、理性、自主、自觉的存在方式,使个人的理想、信念、勇气和毅力成为可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健全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有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习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更依赖于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环境,其中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激活的作用。一般来说,积极的文化环境促使大学生人格向更协调、完善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文化环境会抑制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使人格塑造发生偏差,导致与主流社会的要求不一致。个体只有掌握了社会文化,懂得用恰当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立足社会,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完善的自我观念。当前,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折时期,面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各种原有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处于解构和整合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学习并生活于大学校园之中,必然受校园文化的浸润与陶冶。作为社会亚文化之一的大学校园文化历来受到大学的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等都非常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大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聚合和传递文化的高级文化机体。它是社会进行文化整合的有力工具,它能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最终促进群体和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大学校园文化除了具有社会文化所共有的组织、整合、交往、社会化等功能外,其基本功能还在于育人,即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扮演着传递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科学知识、传统习俗和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角色,它在大学生个性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积极的规范、定向等社会功效。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格教育功能优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只有拥有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在和谐校园文化中成长的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同时应当看到,大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大学生并非被动地接受外在文化的浸润,校园文化会经他们的选择、建构才会为其所接纳,而大学生本身也以自身的价值观、知识、能力不断地建构校园文化,也就是说,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反映着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历程。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生的人格应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割裂二者关系,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失去活性。
三、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校园文化对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而这些都是个体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要做到三个层面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注重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2.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环境一般分为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两个方面。硬性环境通常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硬性环境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而软性环境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气质。软性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软性环境是高校所特有的内涵文化,最能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办学水平。良好的软性环境建设能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素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地存在重硬性环境建设、搞形象工程、轻软性环境建设忽视内涵发展的现象,这极不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质量。 转贴于 3.坚持高校主流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文化的异常繁荣,作为传播文化主阵地的高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出现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现状。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比如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等,通过它的熏陶可以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非主流文化如网络文化、宿舍文化等校园新文化,在大学生中间很有市场,受到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非主流文化中诸多落后文化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其中,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发展个性,使学生接受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深化道德境界,提高综合素质。
4.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倾注人文关怀。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健全学生人格及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味、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就会更牢固地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对大学生倾注人文关怀,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德性潜能和创造潜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生命自由成长,遵循大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入手,重视用那些贴近大(下转268页)(上接261页)学生生活实际、为大学生所必需的道德准则以及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学生,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监督,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让他们学会洞察社会、开启心智、净化灵魂,从而通晓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最终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慧.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63-64.
[2]王德勋.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13-15.
[3]刘亚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辽宁教育研究,2007,(6):118-119.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精神;师生关系;以人为本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5.077
人文精神是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重视人自身能力和品德的培养,其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教会学生做人,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各种渠道开发人的潜力,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融合,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科教学的目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功能,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
一、在师生关系中体现人文关怀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健全人格的保障。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灵需求,给予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树立学生的自信。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同时也力争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经常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关心和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主动找他们谈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比如,课下遇到自己的学生,如果学生比较腼腆,或者选择逃避,教师就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消除他们的畏师感,拉近和他们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意识到见到教师应该主动打招呼。
二、更新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
由于旧观念的根基很深,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有时候会感觉是痛苦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作为人文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理应更新教育观念,这是人文教育实施的重要条件。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在新形势下,一个不善表达、知识匮乏的思想品德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只有教师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学生才会学而不厌,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其次,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说话,能用丰富多彩、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教师要把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体事例引入课堂,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心愉悦,把学生的心紧紧系住。
三、挖掘思想品德学科中的人文底蕴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唯知识论,这是一种很不人性化的现象。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人们对于思想品德材料的认识也比较一致,否则将无法进行人际交流。但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角度、生活阅历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面对同一材料,他们的理解和感悟到有很大的不同,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四、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第一,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因此要重视人格培养。思想品德教学和做人是想通的,他们是水融的一体。在传统教学中,本来具有人文性的思想品德教学,却成为了工具性的技能训练,使得人文分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品格,雕塑学生的美好心灵。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美德的好契机,从认真观察、深深体味、提炼素材到独特见解,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学生都能真实体验,感悟真理,升华思想。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融入生活实际、接受人文思想熏陶的过程。第二,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发现。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往往他们发现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包含着个人的独特见解,体现着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认定。他们在发现过程中还带有幻想和美好的憧憬,这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因此,教师要重视他们的异想天开的想法,鼓励他们刨根问底,因为这就是创造意识。第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要注重实效,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关注差生,把爱心播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引爆他们的学习激情,实现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能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人文学科。第四,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人文关怀。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随便写几句评语就打发了事了,认为学生能交作业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作业,他们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失。因此,教师要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多鼓励和表扬他们。对于后进生来说,找出多处错误不如挖掘一个亮点更有价值。教师要放低要求,要知道一个微弱的亮点可能就是希望的起源。总而言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人文教育,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构建人性化的教学过程,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文功效,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高香梅.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11).
[3]王多义.基于人文精神的构建谈中学思想品德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2(10).
[4]庄晓琴.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3).
[5]喻辉.加强鼠标下的德行修养――网络一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2).
关键词:教学名师;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调查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层次一线工科教师的教育思想不仅代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也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未来与发展趋势。在我国,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不仅涉及著名的教育家,更多涉及各级教学名师。关注、汇集他们的工程教育思想,探讨其思想产生的根源、规律性,对了解当前工程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凝练教育思想精髓,推动今后工程教育的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均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领域与关注热点
2012年11月教育部公示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候选人推荐材料[1],这些材料不仅汇集了他们的重要成就,也反映了他们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思想。了解这些思想和他们关注的热点主要源自两个途径,一是他们已完成的教改内容、取得的教学成果,二是近期或未来教学改革的设想。从51位工科教学名师候选人提供的推荐材料看,他们研究与关注的热点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面。大部分候选人教研注意力集中在初、中级层面,这包括教材、教学方法、本科“质量工程”中的各级各类项目上,同时也有一部分候选人在关注高层面的教育教学规律性问题。在初级层面他们关注最多的是教、学、考,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中级层面则是以较宽的视野,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将教学科研密切结合,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课程、教材、实践环节、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在高级层面,他们将自身置于大工程背景中,基于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研究工程教育的规律性、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各层面关注的典型问题如下:
1. 在初级层面,候选人普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提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针对课程特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引导式、激励式、辩论式、答辩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学形式则灵活多样,比如通过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将实践和创新融为一体的教学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丰富多彩,采取精讲多练、化繁为简、举一反三、深入浅出,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候选人普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及时补充和介绍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成果,特别注重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拓展,并通过优化实践、创新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贯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努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技巧上,强调讲授与讨论有机结合,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倡导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并重,课内与课外教育并重。教学手段和资源的改善是候选人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其特点是不断改进教育技术,发掘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更新已有的网络辅助学习系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则倾向于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研发教育考试出题软件和评价系统,使考试更加客观、严谨、规范。
2. 在中级层面,候选人更多致力于“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研究,将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教学平台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融为一体。强调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试验示范中心建设一体化。探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多途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适合现代学生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通过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概念和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元结合,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改革实施相结合,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努力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 在高级层面,候选人关注教书育人,关注工程教育深层次问题,探究工程教育新规律、新途径。如: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并设置与现代工程教育相适应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挖掘工程教育中的内涵与认知规律;研究为什么现有工程教育体系与合格工程师培养脱节,如何避免出现工程人才培养按照理科人才模式进行;工科学生为什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如何构建科研、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候选人也特别关注文理交融,德、智、体教育的协同发展,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协同发展,以及校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新教育教学发展趋势。通识教育或全人教育;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具有全球化视野与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培养,对国外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选择、引进、消化、吸收等也是候选人关注的热点。
二、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分析发现,候选人已取得的代表性教学成果多种多样,而且候选人全部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以及与“质量工程”有关的奖励。获奖内容涉及精品课建设、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专业改革、实践教学、先进教育技术、教学基地、教学平台、教学团队、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分制改革等。但获得成果最多的领域是与“质量工程”密切相关的中级层面的研究内容或项目。如精品课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而初级层面的研究虽然量大面广,学生直接受益最大,内容众多,但鉴于其成果相对影响力较少,诸如教学方法等研究则较少直接获奖。当然高级层面的研究由于涉及顶层设计,鉴于候选人所处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其获奖成果也相对较少。
获奖成果的这种橄榄形分布,一方面表现出教育部门政策导向的显效,同时也反映出教学研究政策导向的部分欠合理性。初级层面的获奖成果少说明对教学研究的鼓励不够接地气。高层面研究成果不足,说明我国工程教育顶层设计缺少一线教学名师的参与及有力支撑。
三、承担的教研项目
从候选人承担的教研项目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源自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是候选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申请的省、部级教研项目。其中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占了候选人所承担项目的2/3以上。第二类自选教研项目虽然数量不到全部项目的1/3,但种类较多,体现了候选人的研究兴趣和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分析认为,“质量工程”涉及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质量工程”研究项目中,研究内容虽各有侧重点,但项目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和重叠,如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几乎就是教材、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成果的集成。而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示范中心等项目的申报有很大部分内容存在重复,每个候选人几乎都是“质量工程”项目的集大成者。这类项目重在实施,研究较难深入,研究内容共性多于个性。而真正有特色、有思想的工作则更多体现在第二类自选教研成果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已造成资源过度集中,而出现资源过度集中或少数人资源通吃的情况,并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如果鼓励这种宽泛而缺乏深度的研究方式,以及靠资源集成获取成果的途径,难免会助长个别单位和人员急功近利的心态,甚至出现对基层和一线教师研究成果的剥夺。这种环境是很难成长出有影响力教育家的。其实教育家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自发与自觉成长的特有产物,而非评审筛选的结果。纵看我国自民国以来所出现的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几乎没有一位诞生于这种方式。
四、科研与各种经历
调查发现候选人均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从大部分候选人的教育教学思想看,教学与科研是不分家的,教学与科研相长也是候选人获得成功的关键,科研是创新教育思想的源泉,是汇集实践创新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据统计,在51位候选人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8人(主要在50岁左右候选人中)。有43位候选人主持过国家“973计划”或“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1人全部主持承担过省部级科研项目。有17人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另有41人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奖励。
分析可知,多达98%以上的候选人主持承担过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82%以上的候选人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超过74%的候选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32%候选人获得过国家级科技奖励。这充分说明教学科研的相互支撑作用。
另外,本次调查发现候选人出生于60年代的有27人,出生于50年代的有22人,出生于40年代的有2人。年龄介于46~65之间,平均年龄在54岁,有7人小于50岁,有8人年龄在60岁以上,50~60岁之间有34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候选人的经历各有特点,55岁以上的候选人通常有企业或研究所工作经历,而50岁以下的候选人大部分有海外进修或学习的经历。这些经历对工程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有显著影响的。
五、近期教学改革设想
候选人虽然在教学、科研各个领域均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各种荣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工作,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设想中仍然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与很多新颖的思想。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候选人的研究兴趣,也反映出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概括起来分为以下5类,其中候选人对前3类设想关注度最高。
1.将继续完成已承担的各级各类项目,如:进一步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教学团队、示范中心及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更新与教材的编写;完成所承担的各级各类教研项目等。
2.将持续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训练。如:强化工程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结合、与生产实践结合;提升学生自主设计、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突出工程、强化实践,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相结合。
3.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加强工程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化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
4.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如: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改变教学方法、手段乃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考核评价机制、成绩管理体系的改革;重视双语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注重个性教育,自主学习;拓展教育资源,强化多媒体素材建设,提高教学效率。
5.其他。如: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学术水平提高的新途径,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等。
分析认为,第1类和第4类设想突出了候选人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心,也说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是无止境的,是常做常新的。第2类和第3类设想则表明目前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密切关联,其中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工程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源,而改进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不难看出,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几乎成为所有高层次工科候选人的共识。
教育部门政策导向极其重要,现有“质量工程”项目虽然体量大,但可供自由研究的项目数量少,“质量工程”项目受益面不应局限于少数精英,应吸引更多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教育部门应鼓励高层次人才在初、中、高三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均衡发挥作用。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应该提升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高度,使研究目标、对象、方法和手段向教育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应积极引导各级教学名师,特别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向教育家的方向发展;
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工程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源,应创造更好的基地和师资条件,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层次教学人才成长除需要长时间的教学积累和基于自觉的长远性深入研究外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科研积累,其成长时间比科研创新人才更长。
高质量教学离不开科研的支撑,高水平科研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