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隧道工程的优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应用于我国的铁路工程中,那么,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各项铁路工程的上马,各种各样的隧道工程也就随之而来,使得这项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和深入,这项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和预测,在未来的隧道修建过程中,此项技术必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去研究它,改进它,让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建设事业。
一、 锚喷支护技术的优点
锚杆支护技术已经在各项工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检验,那么根据各项工程的实践表明,这项技术和我们以前用的支护方法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在成本投入方面,还是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都具有了许多传统方法所无法超越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项技术和之前传统的常见的模注混凝土衬砌的方法相比较来说,锚杆支护技术的衬砌厚度只是模注混凝土衬砌方法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它的开挖量也可以相对的减少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就节约大量的工程材料,从而在成本的控制方面上很有成效。
(二)锚杆支护技术在应用于软弱的围岩内修建隧道的时候,不管是在其初期支护还是在其永久支护的修建过程中,这项技术既适合于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方法,也同样可以采用半断面的开挖方法。
(三)很多的工程实践都已经证明了,这项技术的施工速度要比传统的方法快很多,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了施工的时间,在工程的总的进度控制方面更加有效。
(四)这项技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也是其他技术所不可比拟的,就是它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真正的做到安全可靠。近些年来,我国的各项隧道工程都有应用这项技术,那么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每一次都可以证明它是十分安全可靠的。在之前做的一项调查当中,根据我们对35座总长达43公里的隧道所作的调查,证明这其中现在还保持完好状态的路段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锚喷支护技术对于现在我国的桥梁或者是公路铁路的隧道工程来说,不管从经济成本上来看,还是从技术条件上来讲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二、 锚喷支护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桥梁、公路的隧道修建工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锚喷支护技术逐渐的在各项隧道工程中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那么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用来加固局部的不太稳定的围岩,同时也可以用来有效的整治塌方,从而非常有效的增强了整个隧道工程的安全性。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者最为重视的还是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所以如何才能保证各项工程能够达到安全的标准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锚杆支护技术在对于隧道的加固工程中就表现的很不错。因此,如何更加广泛的在各种隧道建设中使用这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 工程实例分析
(一) 工程描述
某隧道工程的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隧道的施工区域内与多条省级的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该隧道的设计总长度为410m,设计宽度为12m,设计高度为8.2m,隧道的断面设计成半圆拱形。
(二) 工程区地质条件
经过当地有关工程地质测绘部门对于施工区域内进行的地质调查,得知施工场地内的主要地层第四系全新统的黏土层,基岩主要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其地层岩性的主要特点是:粉质黏土和花岗岩,基岩主要成分是泥岩和沙岩的互层结构。那么,各层岩石的基本特征大概是这样的:砂岩主要是以灰白色以及紫红色的为主,其主要成分是长石、石英、云母以及少量的其他暗色矿物质组成,同时在其局部还含有少量的灰绿色的泥质的结核体。泥岩的颜色主要是紫红色的,主要由很多的粘土矿物组成。在此地区为发现比较发育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带以及其他的不良地质作用,该地区的地质现状比较稳定,较为适宜修建隧道工程。
(三) 技术的应用
1、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其超前的锚杆外插角大约为一百五十度左右,而纵向的相邻的两排锚杆的水平搭接的长度也不应该小于一米;同时,其超前锚杆的位置应该大致的放置于格栅钢架的中部位置,这样做可以很有效的增加它们的共同支护的作用。
2、 锚杆的钻孔方向方面,应该尽量使径向锚杆钻孔和其岩层的主要结构面相互呈九十度角,同时它的孔径和深度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施工;而且锚杆的钻孔要尽量的圆且直,砂浆锚杆孔的深度误差要不大于五十毫米,而锚杆的孔径也应该大于其杆体直径,并且其孔位的偏差也不能太大。
3、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从注浆开始之后,由于其他事情的干扰,需要中途停止超过三十分钟以上的时侯,这个时候必须要用水注浆罐。
4、 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要注意注浆孔口的压力最好不得大于0.5MPa。
5、 我们要尽量做到使注浆孔内的沙浆处于比较饱满的状态。
6、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也别的注意使锚杆的杆体最好要对中插入,并且在插入之后应尽量在孔口就将杆体进行固定。而且在锚杆安装之后,不可以随意的对其进行敲击,并且要控制它的外露长度不会超过十厘米。
7、 那么,对于含有较多的地表或地下水的地段,由于锚杆的施工经常会采用普通的水泥沙浆进行锚杆,如过这个时候遇到孔内含有水的情况,就必须在此锚杆的附近再进行钻孔,直到确认孔内不再有谁的时候再安设锚杆,并且要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批准。
8、 另外,锚杆的安设作业应该在初喷砼之后及时的进行;而且锚杆在安设完成之后就不能再进行随意的敲击了,在它的端部之上三天之内都不得悬挂任何重物。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锚喷支护技术的施工在各项隧道的修建中的应用还是比较成功的,它所带来的经济和技术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它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以及在技术上的方便必将使其成为在今后隧道加固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谷拴成,李龙清.锚喷支护参数设计与计算方法探讨.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5(1): 12-18.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公路建设工程一直处于增长中,隧道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难点工程,它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隧道工程设计之初虽然进行地质、水文等情况的勘察,但是很难完全掌握这些情况。公路隧道工程与其他隧道工程也有所不同,其开挖面积大, 深度大,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只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塌方、淋水等事故时有发生。如果勘测、设计估计不足或是施工时有些注意事项没有做好可能影响隧道的安全性,也无法使工程正常进行下去。所以,进行隧道施工时,要了解施工要点,针对每个要点严格控制质量, 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以下将解析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一、公路隧道施工的基本特征
公路隧道施工不同于路基、桥涵的施工,有许多很难掌握的水文、地质情况,涉及的细节也不同,其施工有以下特点:
1、隧道工程施工有很强的隐蔽性。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很多,大多数的工程都是在隐蔽的环境下进行。
2、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差异性大。隧道设计时会勘探地质情况,但是由于其隐蔽性强,开挖隧道内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初始的设计文件可能不符合施工需要,施工设计方案必须随着围岩的实际状况作出变更或修改。
3、高度的施工安全要求。隧道的施工要求高于路基和桥梁工程,隧道施工均在洞内进行,自然环境十分多变,施工危险程度随着洞身的延长不断增加,许多危险源是不可预见的,如:瓦斯、溶洞、涌水、暗河、松散堆积层等,因此,隧道施工必须更加细致、更加严格。
4、隧道施工作业面少,工序环环相扣,施工作业要求高效、连续,因此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
5、隧道工程质量监控难度大。隧道施工工程质量是否优良不能仅从外观或有无渗漏水来判断,因其隐蔽性施工过程还容易偷工减料,监控起来非常困难。
6、技术要求高、投资大。隧道工程的施工有很多技术性难点,施工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性。此外隧道施工有许多辅助设施,每个隧道需投入200万~400万元,因此要绝对保证质量,保证投资回报。
二、公路隧道施工要点
隧道工程的大致施工流程是:施工准备洞口防排水施工明洞开挖防护洞身掘进二次衬砌洞内路面面层墙面瓷砖、拱部内墙喷涂、电器安装,最后是竣工验收。
1、洞口施工
洞口施工是机械化作业,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石方爆破用浅眼台阶爆破法,底部和边坡爆破用小炮。洞口施工也包括明洞洞口施工,拉槽开挖前要考察路基,整理水文资料、制定防水、防水措施,做好排水工作。
2、洞身开挖
洞身开挖方法有多种选择,但是要依据尽量利用围岩自承能力的原则进行开挖,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型留核心土法。还要选择合适的爆破方法,正确炸药用量,进行试爆破时,要注意观察围岩,根据其扰动程度设计合理参数。Ⅴ级围岩可以采用留核心土分部开挖法。要注意施工工序,先进行管棚超前支护,然后进行上部环形部开挖,接着进行核心土开挖,最后进行下部开挖。开挖完成后要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这时还要注意质量检查、强度检查,保证每一施工环节的安全可靠,分层喷射混凝土直至设计厚度。Ⅳ级围岩采用上半断面长台阶法,施工过程中视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调整。
3、防排水层施工
防水工程:事先割除外露的锚杆,初期支护的平整程度要达到用2m直尺测量超过90%在5cm。设置隧道专用防卷材,原衬砌层与防水卷材之间要设置土工布。
排水工程:CPE防水板的安装必须采用热熔焊接法,且其抗拉强度不能低于母材。此外,搭接宽度大于lOcm。淋水程度大的层段组合使用排水板、防水板、YAS排水半管,这样能达到更好的防水、排水效果。YAS半管处须沿洞身环向打眼以实现集中排水。
4、隧道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既满足内在质量,又要保证外观质量,为了保证二次衬砌的质量,衬砌台车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为了防止因施工不当等因素导致局部防水失败,二次衬砌要做成自防水砼结构,最好采用低碱性膨胀水泥砼。此外,围岩条件差的地段要增加参照明洞的受力钢筋进行加密。
三、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公路隧道开挖质量控制
公路隧道与其他隧道相比断面较大,开挖断面的尺寸一定要特别注意。在围岩松软且地层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大,围岩会发生较大变形,产生围岩块体的不利切割,所以要保证足够的预留变形量及支撑沉落量。公路隧道通常采用扁平断面型式以防止净空不够。为保证开挖质量必须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施工工艺,使得拱顶围岩处于良好的应力状态。
2、隧道支护质量控制
隧道开挖后要及时支护。进行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强度检验。锚喷支护的强度检验时进行劈裂法测试,另外要注意检验安装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锚杆加工质量的检验包括抗拉强度、弹性、延展性等的检测。锚杆拉拔力测试通过千斤顶加载测试,注浆饱满程度、杆长可通过超声检测仪检测。
3、隧道防水系统质量控制
防水系统质量检测其材料检测非常重要,包括长度、宽度、厚度检测,当今,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层有耐老化、耐酸碱、寿命长的优点而受到公路隧道防水、排水系统施工的最佳选择。
4、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隧道施工中围岩很容易松动,常常导致二次衬砌产生裂缝,所以要采用塞尺或刻度放大镜观测其深度及宽度,还可以用超声波或雷达探测技术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测。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公路隧道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新的技术也不断出现,但是隧道施工依然是路桥建设的难点,隧道施工对安全程度、地质、水文等要素要求很高,其特点是隧道施工比其他工程控制起来也难得多。公路隧道断面大,运营环境要求高,隐蔽性强,投资大,附属设施多,从开始的原材料配比、人员设备、施工方案的审查和确认到施工过程中洞口施工、洞身开挖、防水排水系统、二次衬砌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了解隧道施工的要点以后,才能针对这些要点制定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事故,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田辰光.公路隧道施工要点解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2]贺敏.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3]卢媛媛.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要点.山西建筑,2012,38 (7).
国内隧道及地下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1世纪是隧道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电隧洞以及跨江、跨海通道的建设都将进人高峰期。与此同时,隧道工程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山岭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煤矿巷道向深部不断发展,城市地铁建设如火如茶,海底隧道与输油气工程隧道方兴未艾,城市地下管廊隧道悄然兴起。大规模复杂的隧道工程修建势必带来诸如隧(巷)道软岩大变形机制、长大深隧道的突水突泥机制、深部复合地层TBM隧道稳定性原理与控制、城市地铁隧道交叉重叠及穿房过河引起的地层与周围环境风险等诸多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可为未来隧道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内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总结、分类和阐述,并对当前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以模型体积大小为依据的试验系统分类方法,可为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应用及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1试验系统分类与特点
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分类对于系统使用与建设规模确定、技术难度分析、建设周期与费用估算等都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无一个权威或统一的分类标准。试验系统分类是一个科学问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种试验系统分类方法,如图1所示。即按试验模型体积将试验系统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4类;按模型体荷载分为自重型和离心型;按加载动力来源分为重力型(含自重)、电机型、液压型(千斤顶或液压枕)、气压型和复合型(如气液结合)5类;按加载的静动力状态可分为静力型和动力型;按模型端面加载维数分为单轴型、双轴型和三轴型3类。
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多以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
众所周知,在相似模型试验分类中,相似比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类指标,可以用来准确计算模型体积的大小,但相似比为原型与模型尺寸之比,是一个相对概念。在隧道物理模拟试验中,模型体积越大,所需相似材料越多,费用越高,难度越大,制备周期越长,故模型体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试验系统的规模、试验实施难度以及费用成本等关键要素,概念更为直观。
2试验系统关键技术
试验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相似材料的选取、加载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应力与应变量测的准确性以及开挖支护方式的选择等。
2.1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成败的前提条件是相似材料的选取是否合理,材料的性质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相似材料按功能一般可以分为骨料、胶结剂和调节剂3部分,骨料和胶结剂对材料性能起“总体控制”作用,调节剂对材料某项参数的性能起“单项调节”作用。
2.2加载控制
物理模型试验的顺利进行与加载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密切相关。根据模型试验加载边界条件,加载方式可分为刚性加载和柔性加载2种;根据加载动力来源可分为重力加载、电机加载、液压加载、气压加载和复合加载5种。
2.3应力与应变量测
应力与应变是隧道物理模型的重要力学参数,也是试验中需要获取的基础数据。应力值一般可通过测量元件直接量测,也可利用元器件测得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求解得到
2.4位移、变形量测
位移或变形是隧道工程围岩与其所处应力环境及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和评价隧道工程安全稳定性最常用的指标,也是试验中最重要的量测内容。
5开挖支护
目前,隧道模拟开挖一般有人工和机械2种方式。人工开挖可以比较灵活地调整隧道形状,但成型效果差,开挖效率低;而机械开挖操作简单、成型好、效率高,但形状多局限于圆形。李利平等研制的由可伸缩式长铲、锚杆定位器以及混凝土施作器组成的开挖装置以及李浪等研制的步进电机驱动切削刀盘,对隧道开挖装置的研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试验系统研究问题分析
3.1围岩变形规律与机制
围岩变形规律与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可以有效研究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演化过程与变形模式和机制。
3.2隧道开挖方法优化
根据围岩条件和环境控制要求,隧道开挖方法一般有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法、盾构法与TBM法等。正确选择开挖方法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前提,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方法比选和优化工艺参数。
3.3隧道支护方法优化
隧道支护主要包括以锚喷支护或钢拱架为主的初期支护、以模板混凝土或管片为主的二次支护以及小导管和大管棚超前支护等。合理选择支护方式、确定支护参数是确保隧道稳定的前提条件。
3.4隧道开挖灾害问题
如何合理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灾害问题(突水突泥、岩爆、断层塌方等)也是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3.5“长大深”及海底隧道问题
模型试验主要用来合理模拟工程所处的高地应力环境影响、大型断面与超长隧道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水环境下的水压作用与流一固藕合作用。
3.6隧道施工环境影响问题
地铁隧道施工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本身、地面与地下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是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的主要问题。
4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4.1存在的问题
1)系统规模。目前,大型、超大型试验系统模型制作周期长、费用高、所需人员多,且存在一定的闲置问题,利用率较低。
2)试验模型。采用常用的相似材料制作的试验模型内部不可见,难以实现模型内部变形的直接观测,透明岩土材料主要以模拟软岩、砂土和载土为主,因此需进一步研究拓展岩土材料的模拟范围。
3)加载控制。刚性加载强度大,属于“位移加载”方式,即加载面位移保持均匀,应力不均匀,使得模型边界位移一致,与实际受力不符;柔性加载属于“应力加载”方式,即加载过程保持加载面应力均匀,位移不均匀,柔性加载有利于提高试验精度,减小边界效应影响范围,但其行程小、加载强度低。
4.2发展方向
1)物理试验系统精致化。2)物理试验模型透明化。3)加载控制方式灵活化。4)数字照相量测标配化。5)开挖支护方式合理化。6)隧道多场藕合模拟法。
5结论与建议
1)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体积大小的隧道工程物理试验系统分类方法,即将试验系统分为小型(v<0. 125 m3 )、中型(V = 0. 125~1. 0 m3、大型(V=1.0~8.0 m3)和超大型(V≥8.0 m3)4种类型。该分类可以较好地反映试验系统的规模、研发周期、费用、模型制作及使用率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 隧道;施工质量;现场管控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隧道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公路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为以下几点:①公路隧道施工是在原有结构中进行开挖,荷载在施工前就已经存在,对于隧道结构需要多大的承载力不能准确判定,因此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时所采取的支护结构的刚度、支护时间的长短、施工方法等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②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隐密性,只能够通过图纸对施工效果进行分析,不能直观的看出施工效果,这样就很难对工程施工质量做出直观的鉴定和评价,即便施工期间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仅通过外观的现象很难对出现问题的远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③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时的计算处在辅助位置,一般是以相类似的工程类比后进行设计,这使得很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着不可预见性,加之设计期间又采取动态设计,这给隧道工程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隧道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预报方法无法满足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的要求,我国现阶段隧道建设不断发展,隧道已经变得越来越长,深埋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施工过程中无法对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那么就会使隧道施工过程产生巨大的盲目性,施工过程中就会经常遭遇到无法预料的塌方、突水与突泥等地质灾害,从而增加了隧道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这种预报的不足和缺乏准确性为保证隧道质量增加了困难度。
2、开挖的方法和水平有限,是造成隧道施工质量又一严重问题。很多隧道施工单位在进行开挖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开挖时加大了装药量,加大了开挖进尺,而施工单位本身的水平有限,直接造成了大量的超挖欠挖现象。
3、隧道工程开挖后就需要及时的支护,必须要符合设计要求的范围,这样有利于减小荷载,但是目前的隧道施工工程多采用锚喷支护,而采用的沙和水泥的质量较差,直接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各项指标都无法达到施工要求等。
4、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很多单位对二次衬砌模板台车都是进行自行设计,这些设计时没有严格的设计标准和依据。所以就会造成模板台车出现固定不牢,施工放样粗糙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衬砌侵限、隧道偏位过大、施工缝错台等问题的出现。
三、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监管的有效措施
1、隧道施工前期的工程的质量管控 在隧道施工前期工程主要是对地质进行勘查,这一步骤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隧道施工一定要加强地质专题的研究,根据勘查的实际情况进行隧道施工工作的准备。首先,要在隧道施工前进行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其次,要在隧道施工的前期勘查中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保避免过大的误差产生。再次,施工前要做好洞内的测量工作,要保证施工中的各种仪器都能够良好的运转和正常运行。最后在隧道施工工程中要对施工进度进行洞内控制点设置,有效的对洞轴进行纠偏,从而保障隧道施工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2、采用钻爆法及综合机械化掘进
2.1钻爆法掘进
目前岩巷掘进中钻爆法占有较大比重,其主要优点是作业准备快,对岩石适应性强,移动灵活,对技术故障和遇到地质断层较容易处理,而且工效高、成本低。近年来钻爆法在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技术方面均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尤其是美国、德国、瑞典、南非等国家发展很快。以瑞典、美国为例,可达到工效30 m /3_班以上。但仍存在其平均掘进速度较低,难以组织多工序交叉作业,各工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爆破时常产生超爆,有炮烟危害等缺点。凿岩爆破是钻爆法掘进的主要工序,所用时间占总循环的30% ~50% 。在岩巷中传统的凿岩方法是使用气腿式轻型凿岩机,在岩石强度较低的条件下也可使用电钻凿岩。气腿式轻型凿岩机移动灵活、便于操作,每台凿岩机占地面积小,可多台钻机同时钻眼,并且可以钻装平行作业。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气腿式轻型凿岩机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打眼速度和深度受限制等缺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液压凿岩机,以其诸多的优点受到普遍欢迎,主要优点为:① 钻眼速度快、效率高,一般在中硬岩中钻速可以达到1.5—2.0m/rain,冲击效率可达45% ~55% ,能量利用率为30% ~40% 。② 推力恒定、无回弹现象、噪声小、油雾少,改善了工作环境。③ 扭矩大,可钻深孔、大孔,为深孔光面爆破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综合机械化掘进
2.2.1全断面掘进机
全断面掘进机的优点是:开拓速度比钻爆法高,作业成本与固定成本之比较为有利,从而给特别是延续时间较长的掘进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当掘进速度较高时掘进的作业成本与钻爆法掘进相近,而且巷道的稳固性较好。
2.2.2部分断面掘进机
采用部分断面掘进机掘进的主要优点是:可提高沿岩石层理巷道的掘进速度,改善经济效益;岩层整体性不受破坏;可按设计断面掘进,从而可改善支护条件和降低维修费用;可迅速探明采区情况,提早作回采准备,事故率低等。
3、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支护质量的管理控制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支护质量管理控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各种工序的质量抽检,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质量隐患的出现。隧道开挖后,施工就要进行支护,这是为了减小隧道的荷载,从而防止围岩发生变形的发生。我国现阶段的隧道施工中对于支护工作普遍采用的是锚喷支护。这就要求我们在质量控制时注意确保锚喷支护质量,同时还需要检测锚杆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在进行锚杆的加工质量的检测时,主要注意的是锚杆的加工尺寸、钢支撑的强度和刚度,以及焊接质量等问题。另外,对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喷射施工质量也要进行检查。
4、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防排水质量的管理控制排水系统在隧道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排水系统的质量检验主要是要保证水管的材料质量和规格必须能够满足前期隧道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采用的环向排水管主要是弹簧软管,这种软管要检查其安装质量,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安装间距和围岩的密贴程度等。对于使用的硬质PVC管必须保证其管径和透水孔要达到质量安装要求。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材料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了长度、宽度与厚度检查;防水层在安装时要注意对防水层的接头质量和吊挂进行检查。
5、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性
为了确保公路隧道施工高效、安全的完成,施工单位应当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将质量管理分配给施工现场每一位管理人员,以便形成“人人抓质量、人人懂管理”的良好局面。了确保隧道工程施工不出现技术问题,应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管理系统,将施工区域进行分割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每天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向施工人员交底,以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质量控制重点,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结束语
面对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进度要求较高,而质量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的现状,本文旨在“快中求好”,就常见的细节问题出现以及解决作了论述,即是本文的意义所在。上述施工细节的质量技术问题及现场监管处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公路隧道建设中对上述问题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衡会 . 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技术与市场,2011,( 4) .
目前,在讲授隧道工程的相关内容时,主要采用幻灯片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3],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静态方法讲授动态内容,缺乏动态性幻灯片加板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法,不能呈现动态的模拟。如果采用此方法对隧道工程的某些章节进行讲解,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隧道施工方法这一章时,由于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程序性较强,学生在该课之前未进行过任何与隧道工程相关的实习,若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建立隧道工程施工的相关概念。
2.采用单一性教学方法,缺乏生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定教材,再依据教材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然后进行教学活动,即单一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方式[4]。此教法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将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学生,而学生不一定适应教师的备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应该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5],例如,在隧道工程围岩压力这一章中,围岩压力根据其形成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形变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和冲击围岩压力。若简单地按照教案讲授围岩压力的分类,会从这几种围岩压力形成机理的角度来阐述,但是这种讲授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单一的课堂当做唯一的教学场所,缺乏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在固定场所和固定时间从事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比重较大(图1)。当然,可以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对于隧道工程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在讲授课程之前,学生未进行任何相关的实习,感性认识处于起步阶段。
二、视频教学模式的优势
视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直观性、动态性、生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课堂上,若采用文字或简单的图示来阐述复杂的问题,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若将视频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使学生从复杂的问题解脱出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复合式衬砌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知识点。笔者将复合式衬砌做成Flas,将外衬、土工布、防水层、内衬分不同的施作时间先后展示在动画之中,然后结合现场拍摄的视频,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复合式衬砌的概念。
2.枯燥问题生动化专业课的讲授容易陷入枯燥无味的境地,如何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呢?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讲,改变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专业课教学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视频教学模式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延伸,可以把专业课的课程打造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这一章节时,若简单地参照教案,难免会显得枯燥。笔者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利用课间十分钟播放了武汉过江隧道和南京过江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了盾构机的基本构造和盾构机的工作原理,既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晦涩问题直观化“隧道工程”这门专业课程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且某些知识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若不借助视频手段将知识点直观化,很难将问题讲述清楚。例如,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断面面积,钻爆法隧道开挖方法可分为分部开挖法和全断面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又分为导洞开挖法和台阶开挖法[6]。笔者将每种施工方法做成Flas,然后经过加工将语音讲解添加至视频之中,通过动画展示,将复杂晦涩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两种方法互不冲突,视频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延续,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两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教学模式在隧道工程课堂中的实践
视频教学模式现已成为我校隧道工程教学的一个有力手段,形成了以“电子幻灯片+板书+视频”为手段的教学体系。
1.隧道工程教学模式的演化过程隧道工程教学模式从构思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如图6所示的演化过程。
2.教学内容和视频结合点的获取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结合视频教学方法,部分教学内容无法通过视频来展示,因此,教师在熟练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需找到教学内容和视频的结合点(图7)。然后将结合点通过视频或Flas的形式展示出来。
3.视频和动画的制作与加工视频和动画的制作与加工是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一个环节,制作和加工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视频的质量。视频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网络下载和现场拍摄。例如,本门课程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视频来自于网络,隧道施工方法来自于现场拍摄(图8)。Flas的制作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和精通Flash软件,将隧道相关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动画的形式。例如,该课程通过Flas展示了复合式衬砌的概念。后期的加工主要包括画面剪辑、字幕和配音的匹配。
4.视频和动画的展示将制作和加工完成了的视频和Flas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和Flas的展示需结合电子幻灯片和板书,不能盲目地实施,视频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视频和动画展示的同时,教师对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5.视频和动画的共享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了使视频教学得以延续,将视频和Flas上传至我校的“求索学堂”,学生可以在课外下载视频资源进行反复地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结束语及建议
尽管视频教学模式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视频教学时间不宜过长课堂教学还是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视频教学模式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视频教学不宜占用课堂教学太多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视频教学时间过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视频教学应与课堂讲解结合起来在课堂中简单地播放视频是视频教学的原始模式,这种做法会使学生误认为视频仅是娱乐课堂的手段,教师应将视频教学与课堂讲解结合起来,并与教学内容同步展开,把学生的焦点放在讲授内容上来,真正发挥视频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