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世界观;网络人生观;网络价值观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即借助网络手段或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我们却不能由此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版”。
由于计算机网络改变了文化传播方式,特别是人的生存环境,并进而对人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会形成带有鲜明特点的网络社会意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完成常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外,还要肩负起针对网络社会意识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具体地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网络世界观、网络人生观和网络价值作为核心内容。
一、网络世界观教育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生活也已成为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观念角度讲,同现实生活一样,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世界观的问题仍然是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人们的网络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并左右着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
人们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必然会对网络世界产生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即形成一定的网络世界观。人们正是基于网络世界观,形成了对待网络世界的态度,并以此来确定网络生活。在此意义上,人们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是一定的网络世界观的实践和表现。
众所周知,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不仅迎合了青年一代自主选择、勇于探索的心理,而且,为青年一代设下了主动参与、积极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绝大多数青年仅凭直觉、情感以及心理体验来理解和把握网络世界,使得他们的网络世界观呈现出直观性、朴素性和缺乏科学性等特征。他们对网络世界的本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网络世界中人的本质表现等根本性问题,或是忽略了,没有去认识,或是形成模糊不清的认识,或是做了曲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由于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身份,包括职业、年龄、性别等都统统隐匿在了计算机符号之中。部分青年却由此认为,既然人以数字化方式生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那么,物质的、现实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甚至是神圣的法律,在网络世界中则完全失去了意义。
部分青年正是在这种不正确的网络世界观的指导下,才形成了虚拟人生态度、盲目的技术崇拜及有违伦理和法律的种种失常表现。也正是这种不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使得众多的青年陷入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之中,如同“两栖动物”穿梭于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他们这种双重的身份、人格、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等,使他们困惑不已。为了寻求解脱,他们躲进网络的天地,但却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结果形成更可怕的生活危机。
显而易见,若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解决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就必须首先抓住网络世界观这一网络社会意识的核心,对他们进行教育。
1.要指导青少年认清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要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固然是虚拟的世界,但不是虚无的世界。人以数字化方式生存于网络之中,但人的本质并没有虚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尽管可以带上“面具”随意装扮自己,但对现实中的自我并没有改变一丝一毫。任何形式的随心所欲,看似乐趣,实际上是自己在糟践自己。
2.要使青少年懂得,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
网络世界固然是虚拟的时空,但虚拟对象是活生生的现实,网络世界不可能是超脱尘世的仙界。因此,尽管现实社会的规范不能完全照搬于网络世界中,但网络世界却应有依据自己的特点而形成的维护自己稳定生存及发展的道德和法律。如果离开网络道德和法律的调节、指导和约束,网络世界将会走向毁灭。
3.我们必须努力帮助青年一代树立起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法律观念
学校应指导学生认识到,人在网络中,虽然是独自面对计算机,但却无形地走进了人的集体。因此,在网络世界与在现实世界一样,言谈举止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的权益,现实社会中做人的原则,在网络世界里同样具有“利他又利己”的意义,进而提高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生活的自控力,真正做到自觉运用网络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二、网络人生观教育
应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能正确地对待数字化,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容地应对网络给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网络生活。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因没有树立正确的网络人生观,而在网络社会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尽管部分青少年也能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并不完全相信网络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另一部分青少年则是对现实生活心灰意冷,似乎是看破了红尘,采取了类似出家的形式,进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心甘情愿地将自己交给网络,死心塌地地做个网虫,以网络生活取代现实生活,并由此形成一种虚拟人生观。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其网络人生观教育。
1.虚拟人生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和实现的
网络给人类创设了第二生存空间,当然,也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形式,并部分地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内容。然而,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基础,虚拟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延伸。那么,网络世界的人生追求只能是现实世界人生追求的折射。虚拟人生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形式和内容,但没有改变人生追求的实质。当我们把人生的追求融入网络生活之中,并根据网络生活的特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时,从设计原则到设计理念,从设计手段到设计目标,都不能与现实世界的人生追求相脱离。虚拟人生决不是在虚拟的世界中醉生梦死地痛苦,而是借助虚拟的世界获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使得现实世界的人生更加精彩和更有意义。
转贴于
2.要指导青少年走出虚拟人生的误区
用现实的生活经验教育他们认识到,把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以网络生活取代现实生活,把网络生活简单地当做另类生活,以求所谓的超凡脱俗,甚至成为现实生活的反叛者;或把网络生活肤浅地理解为游戏人生、梦幻人生来应对现实生活,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其结果是扼杀了人的现实生活,把人变成了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网络人”,它将使人生变得更为消极。更可怕的是,在虚拟的人生追求中,人性将遭受摧残,人格将会被扭曲。
3.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解决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矛盾和冲突
要引导青少年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必须教育他们懂得,网络世界固然可以与现实世界共生共存,并行发展,但它绝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网络世界的非物质性结构,决定了其必须依附于物质的现实社会,网络世界不过是现实社会的延续。在这种意义上讲,在网络世界虽能满足人的某种欲望,但其价值大小、意义轻重却只能体现在现实世界里。同时,这也表明了现实社会才是人最终栖息的空间,才是人谋求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天地。
三、网络价值观教育
所谓网络价值观教育,即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对社会及人生的价值,学会正确评价网络的利与弊,并真正懂得和理解怎样才算实现了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
青少年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社会阅历和个人经验有限,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形成。考察当代青少年的网络价值观不难发现,目前,青少年在网上主要是交友聊天和玩网络游戏,真正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和自我教育的则为数不多。更有甚者,一些青年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出现了网络综合征、网上娱乐综合征及电脑依赖症、网络癖、互联网痴迷症等症状。这些疾病正在吞噬着上网者的身心健康。有不少学生顾不得上课和做作业,整天泡在网吧,网“线”越拉越长,学业却挂起了“红灯”。更有甚者,个别青少年因上网劳累过度,竟猝死于网吧。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忧虑的是,这种无所作为的网络观念及行为,导致了网络的社会价值功能在青少年面前弱化和萎缩。我们的青少年掌握了网络,却仅仅成为了聊天和游戏的高手,显然与网络时代的人才标准相差了太远了。
十分明显,要使青少年摆脱网络聊天和游戏的“纠缠”,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
1.网络最大的价值是拥有高超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让青少年懂得,网络不仅为人们开辟了有别于传统的学习环境,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创新手段。因此,“走进网络”的意义首先在于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掌握网络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极大程度地提高自己适于网络时代生存的能力。
2.警惕科学技术“拜物教”的产生
更让人忧虑的是,在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科学技术“拜物教”现象己隐约出现,从青年对“黑客”的认识可略见一斑。据调查显示:76%的被调查人认为“黑客”是“网络侠客”,227%的被调查者认为“黑客”是“网络能人”,而多达39.7%的被调查者对其认识模糊,认为“说不清”。不可否认,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技术的追求,对“网络能人”的崇拜,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投身于科技创新的热情,有利于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但青少年过度崇拜技术,往往会成为技术的“奴隶”,也容易造成思想修养的偏废和道德价值的弱化。如今一些青少年热衷于效仿“黑客”,盗用别人的网号,乱闯“禁区”,甚至是恶意制造和传播病毒等等。他们把不文明的、甚至把违法犯罪行为当做是创新,当做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据国内外已发现的网络犯罪案件统计,当今,网络罪犯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的占80%,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不能仅仅偏重其技术上的“行”与“不行”,还要教育其懂得社会层面上的“该”与“不该”。提高其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学会有效地、合理地、科学地利用网络;培养他们自主、自律的主体意识,锻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要让青少年明白,只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社会和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摆正了自己在网络社会上的位置,体现了在网络社会中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杨劲松.数字化浪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关键词:文化适应;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约翰•贝利认为文化适应是群体和个人在文化交往和变迁中不断定位,不断改变个人的经历和承受压力,以获得最终的适应,是不同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1]。大学新生文化适应是他们人生中文化适应的特殊阶段,是入学后个体高中文化和生活背景文化与大学文化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定位和角色转换融入大学文化的适应性转型过程。大学新生文化适应不仅具有适应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包括适应时间的长期性和适应影响的多重性,而且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更是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管理方式及心理这四大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新生大学文化适应的复合整体[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性转型,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环境,融入大学文化。现实中,多数学校入学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思路,专家、教授的讲座教育形式,以及参观的活动组织方式,内容常为学校理念、集校史校规教育和军事训练等。短暂的入学教育之后,学生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渐渐消退,文化适应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出现不同层次的分离或者边缘化,集中表现为对大学管理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重重。鉴于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应进一步拓展,方式必须更贴近学生,形式要多样化。
一、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思考
从文化适应视角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学校理念、校史校规和军事训练等教育外,还应拓展到学生学习指导、心理调适、专业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等方面。
(一)学习适应指导
大学新生在经过高中历练之后,进入大学一时不知道如何学习,感叹“每天就几节课”,老师讲得太快,也没“考点”,平常也不测试,期末考试不知复习重点。要改变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现状,必须给予他们三大指导:一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既要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又要指导其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交流,学会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二是学习服务指导,讲清楚学年学分制具体含义,指导学生查询课表、选课,带领学生参与学术讲座和项目,教会学生使用与教学相关的网页,以及指导学生检索和查阅馆藏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源等,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资源;三是参与岗位实践指导,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认知实习和代岗实践,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于企业专业岗位实践,并转化为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心理适应教育
发展心理学认为,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而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是独立与依附、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矛盾冲突激烈期,某一时间或时期可能出现过激表现,因此入学教育期间应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开展针对性心理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科学有效地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甚至进行心理治疗。
(三)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在专业上表现为大批的非理性转专业现象,因此专业思想教育应该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一者实事求是地介绍本专业状况,让学生熟悉自己专业及邻近专业的设置,以及发展方向和前景,消除思想上的各种疑虑;二要让学生辩证看待专业与职业及专业的“冷”与“热”关系,明白选择一个专业并不等于选择了一种职业,重要的是怎样去学,学会学习,要摆正心态,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思想的教育除了专家入学时集中宣讲之外,应渗透于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专业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四)生活教育与服务
生活教育既包括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又包括时间管理。生活教育应自新生入学起就要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教育和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鼓励,指导他们完成“奖、贷、助、勤、减、免”等流程,以便及时获得资助;三是时间管理指导,遵从学校作息时间,将学业、社会实践、处理人际关系及休闲娱乐四个时间板块进行合理调配,实现时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式的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学校常规的集中式的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具体内容外,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并予以创新。
(一)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既是高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又包括个人背景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全员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一方面,作为入学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师、学校党政工团、服务部门人员及学长和校友全员参与,形成多维的立体式的入学教育团队,从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的呵护和引导,家长的关爱和教导,学校应该建立与家长、社会沟通的平台。
(二)集中教育与长期渗透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多为入学周或入学月的教育形式,采取短期集中式方式。一方面,学生原有文化和大学文化相互接触不够充分,文化适应并没完成,相反入学教育一结束,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会有所升高。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对环境的适应不仅需要个体融入大学生活,而且需要独立性地发展。从心理学角度看,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知到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情感支持和意志努力,短时间内让学生熟悉和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种制度及掌握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采取集中教育和长期渗透的方式,时间可以从寄发录取通知书开始并拓展到整个大一阶段。
(三)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课堂教育方式,也应该拓展到课外,采用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满足他们尊重和交往的需求,排解内心孤寂和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和客体主体化。课外活动应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具体形式包括素质拓展、“迎新生”晚会和运动会、专业联谊等,分别由学校及其学长组织,也包括主题班会或者主题团日活动。
(四)专题教育和环境陶冶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集中式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主题教育,应创设适宜的校园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校文化适应能力。新生适应校园文化包括校级层面的新生入学专栏,尤其重视教室文化和寝室及其走廊文化的建设,根据院系及其专业特色装扮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尽情发挥,自我营造,自我维护,自我熏陶,促使客体主体化。文化适应并不是简单取舍,而是不同文化长期影响磨合的过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关乎大学文化适应全过程,我们既要重视学校理念和规章教育,也应遵循其发展需求,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教育和引导,家校结合,长期渗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参考文献:
[1]戴晓东.跨文化研究:跨文化适应(一):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比较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也为适应时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中。课程改革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一种手段。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地域和内容上都拉开了大幕。随着新课标的到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了新的要求和改变,其中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的改变比较大。那么这种改变具体体现在哪里,这些改变的优势和不足都是本文要重点写到的。
一、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的知识侧重点的比较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伴随着新课标到来,初中数学教科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内容的改变尤为突出。初中的几何知识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初步的立体几何认识两大部分。在旧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平面几何作为一个整体分章节进行编写,大体分类是根据点、线、面、图形来学习的,其中图形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多边形的初步认识。而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在点、线、面部分的讲解明显减少,而在多边形的认识的内容上略有增加。在旧的数学教科书中,对图形的定理以及性质部分的讲解比较多,注重公式和定理的计算和演算的过程,而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内容更注重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总而言之,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旧的侧重于公式和定理的推演和计算过程,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侧重于公式和定理的实践和应用。
二、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难度的比较
由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几何内容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知识的侧重点不同,难度也不相同。在旧的数学教科书中由于对几何知识的内容分解得较为详细,因此对公式定理的运用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难度较低,但在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科书中,由于基础的知识的讲解不是特别的详细,因此图形和空间的运用难度比较大。在旧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在公式定理的计算上难度较大,而在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科书中,公式的计算变得较为简单,大部分的公式更注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数学上的推演。虽然,新课标下的教科书在原来的教科书内容上有所删减,但并没有降低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难度,这是由于简略了基本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去理解较有难度的知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在图形的认识上比原来更为生动形象,进而提高了学生把所学到的几何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的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新旧初中教科书几何内容改变的优劣比较
改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素质教育浪潮的推动下,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内容的改变有利也有弊。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几何课程改变了以往几何课程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并积累几何基础知识和几何活动经验作为几何课程的核心目标,虽然使得学生在几何知识的计算能力上有所减弱但实践能力有所提高。总之,与旧的数学教科书相比较,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且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革是最为明显的。因为教材是教育改革的窗口,也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教育改革的思想、内容和目标都要通过教材才能呈现到教师和学生的面前。教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几何内容比较分析有利于突出不同版本教材的利弊得失,为数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数学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的编排理念,进而正确把握教学方向,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教材中的利弊后,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学习几何知识。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适当地补充和删减教材上的知识。尽可能地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
参考文献:
1.谢辉艳.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1.
2.严志荣.新旧课程下初中几何内容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论文摘要: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第一扇窗户,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新生对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有一个心理上的、思想上全面的准备。根据高职类新生的特点,确定入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灵活生动的教育方法将为新生适应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积极而有意义的帮助。
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尽快了解高职院校概况及专业培养情况,熟悉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1]。
1、高职类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1.1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其认识和了解所在学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1.2 是我国高职教育理论的一次宣传。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1]。通过入学教育介绍我国高职教育的概念,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理解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意义和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状况,使高职类新生进一步明确身份、找准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1.3 是高职新生了解学校人文历史的一扇窗。
高职新生不仅是角色和身份的转变,还要面对全新的学校和生活环境,通过入学教育介绍所在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发展和成就、所处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可使新生尽快熟悉陌生的环境。
1.4 是高职新生了解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进行职业规划的一堂课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使高职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课程设置,在入学时即可进行初步的自我职业规划,明确自身未来来的发展方向。
2、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组成的一个部分,高职新生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选择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高职教育,基于高职新生的特点,确定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2.1 高职新生的特点
2.1.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1.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
2.1.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
2.1.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2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2.1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让新同学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充分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在生源渠道、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的区别[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3]。从而使新生建立信心,消除或减轻失落感,坚定学习信念,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2.2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教育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使新同学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循学生守则,理解和掌握学校奖惩制度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规范高职大学生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创造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
2.2高职学校及所在区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
就读高职学校,不仅是一次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更要面临适应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挑战。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对学校发展历史、所取得成就、专业发展状况、教学名师和学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介绍,使新生恐惧感和孤独感,尽快融入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3高职学习的特点
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高职专业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进而了解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为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准备。 转贴于
2.4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有一关键要素就是要求新生认知自己所学的专业及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与选择、专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就业方向和工种,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稳定其专业思想,增强学习动力。
2.5职业生涯规划
一直以来,“学而优则仕”、就业求安稳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不少高职的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观念教育,使得学生的定位从‘天之骄子’、精英层面下移到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层面,增强就业危机意识的灌输,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多考证、多锻炼、多实践,拓宽就业视野,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早日确定人生目标,填补高考后出现的目标空白。
3、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
3.1 在军训中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
军训不仅锻炼新生的体格,更重要的是磨砺他们的意志。在新生进校后及时开展军训,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能重塑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新生改掉许多不良的习性。
3.2 专题讲座---专注本校特色,加强制度教育。
专注本校特色,开展两次左右以学校及所在区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以及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的专题讲座,进行学校和专业宣传,使学生尽快消除陌生感,爱校如家;同时,尽快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熟悉校纪校规,让新生养成把遵守规章制度当做一种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3 参观学习,亲身体会职业岗位特点,了解专业特色。
通过到一些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具有专业特色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的方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获得真实的职业情境体验,加上一些专业人士对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情况介绍,使新生真正了解专业特色和人才需求状况,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奋斗方向,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3.4发挥学生团体自主性,做好新老生经验交流。
通过院系学生会自主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让就职于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优秀毕业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事迹说服教育新生,可以为高职新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较早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为高职新生明确了学习方向,树立了奋斗目标。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质量,结合高职新生特点,合理配置入学教育内容,采用科学、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读本》樊流语甘肃文化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适应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约翰・贝利认为文化适应是群体和个人在文化交往和变迁中不断定位,不断改变个人的经历和承受压力,以获得最终的适应,是不同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建立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1]。大学新生文化适应是他们人生中文化适应的特殊阶段,是入学后个体高中文化和生活背景文化与大学文化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定位和角色转换融入大学文化的适应性转型过程。大学新生文化适应不仅具有适应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包括适应时间的长期性和适应影响的多重性,而且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更是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管理方式及心理这四大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新生大学文化适应的复合整体[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性转型,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环境,融入大学文化。现实中,多数学校入学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思路,专家、教授的讲座教育形式,以及参观的活动组织方式,内容常为学校理念、集校史校规教育和军事训练等。短暂的入学教育之后,学生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渐渐消退,文化适应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出现不同层次的分离或者边缘化,集中表现为对大学管理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重重。鉴于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应进一步拓展,方式必须更贴近学生,形式要多样化。
一、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思考
从文化适应视角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学校理念、校史校规和军事训练等教育外,还应拓展到学生学习指导、心理调适、专业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等方面。
(一)学习适应指导
大学新生在经过高中历练之后,进入大学一时不知道如何学习,感叹“每天就几节课”,老师讲得太快,也没“考点”,平常也不测试,期末考试不知复习重点。要改变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现状,必须给予他们三大指导:一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既要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又要指导其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交流,学会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二是学习服务指导,讲清楚学年学分制具体含义,指导学生查询课表、选课,带领学生参与学术讲座和项目,教会学生使用与教学相关的网页,以及指导学生检索和查阅馆藏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源等,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资源;三是参与岗位实践指导,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认知实习和代岗实践,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于企业专业岗位实践,并转化为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心理适应教育
发展心理学认为,大学新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而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是独立与依附、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矛盾冲突激烈期,某一时间或时期可能出现过激表现,因此入学教育期间应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开展针对性心理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科学有效地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甚至进行心理治疗。
(三)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新生文化适应问题在专业上表现为大批的非理性转专业现象,因此专业思想教育应该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一者实事求是地介绍本专业状况,让学生熟悉自己专业及邻近专业的设置,以及发展方向和前景,消除思想上的各种疑虑;二要让学生辩证看待专业与职业及专业的“冷”与“热”关系,明白选择一个专业并不等于选择了一种职业,重要的是怎样去学,学会学习,要摆正心态,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思想的教育除了专家入学时集中宣讲之外,应渗透于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专业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四)生活教育与服务
生活教育既包括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又包括时间管理。生活教育应自新生入学起就要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教育和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鼓励,指导他们完成“奖、贷、助、勤、减、免”等流程,以便及时获得资助;三是时间管理指导,遵从学校作息时间,将学业、社会实践、处理人际关系及休闲娱乐四个时间板块进行合理调配,实现时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式的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学校常规的集中式的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具体内容外,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并予以创新。
(一)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大学新生的文化适应既是高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又包括个人背景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全员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一方面,作为入学教育的主体,学校教师、学校党政工团、服务部门人员及学长和校友全员参与,形成多维的立体式的入学教育团队,从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新生的入W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的呵护和引导,家长的关爱和教导,学校应该建立与家长、社会沟通的平台。
(二)集中教育与长期渗透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多为入学周或入学月的教育形式,采取短期集中式方式。一方面,学生原有文化和大学文化相互接触不够充分,文化适应并没完成,相反入学教育一结束,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会有所升高。另一方面,大学新生对环境的适应不仅需要个体融入大学生活,而且需要独立性地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看,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知到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情感支持和意志努力,短时间内让学生熟悉和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种制度及掌握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采取集中教育和长期渗透的方式,时间可以从寄发录取通知书开始并拓展到整个大一阶段。
(三)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课堂教育方式,也应该拓展到课外,采用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满足他们尊重和交往的需求,排解内心孤寂和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和客体主体化。课外活动应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具体形式包括素质拓展、“迎新生”晚会和运动会、专业联谊等,分别由学校及其学长组织,也包括主题班会或者主题团日活动。
(四)专题教育和环境陶冶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集中式讲座、座谈、集会、参观等主题教育,应创设适宜的校园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校文化适应能力。新生适应校园文化包括校级层面的新生入学专栏,尤其重视教室文化和寝室及其走廊文化的建设,根据院系及其专业特色装扮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尽情发挥,自我营造,自我维护,自我熏陶,促使客体主体化。
文化适应并不是简单取舍,而是不同文化长期影响磨合的过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关乎大学文化适应全过程,我们既要重视学校理念和规章教育,也应遵循其发展需求,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教育和引导,家校结合,长期渗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