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第1篇

前苏联解体后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等学者在秉承了鲁宾斯坦的主体思想后发展并创建的主体心理学。“主体———首先是自由的人,这样,在当代科学以创造的自由为其前提特征的同时,心理学的系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2];“主体不是人的心理,而是具有心理的人;不是人的某些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形式,而是活动和交往中的人本身。”[3]主体心理学在明确否认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最初的物性假设之后,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并进一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等因素,使得该理论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主体心理学作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流派,前者已经渗透影响到现今西方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后者在俄罗斯则独树一帜。通过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心理学流派思想并挖掘后者内在的理论优越性,将对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主体心理学相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越性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曾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当前主体心理学主要趋势是以通过对阿布利哈诺娃等人所倡导的人学途径及谢尔琴科等学者所遵循的进化遗传途径进行整合进而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主体生成与发展的理论体系[4]51。结合两种理论观点的形成及主要主张,可以发现主体心理学更具有理论优越性。

(一)主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与对象观的确立上具有优越性

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观点,在解释原则上,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简单地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探索未来[5]。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兼容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甚广,但其强调研究人类中的精英的同时,过多从个人成长历程的潜能释放、自我实现等概念去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其对象观仍然以对个体经验研究为主。在个体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对认识过程中人的生物性或者说机体素质如何在人际过程中发挥其作用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仍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现实存在的人际认知现象的忽视,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社会的作用致使其无法满足自身关于心理学整体研究的关心态度。主体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的中心。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明确指出:“人和他的心理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积极性的基础。”[6]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其本体论,在借鉴人本主义推崇人性的现象学观点的同时,主张通过研究人的活动、通过主体概念的诠释来获得心理的解释。这使得它从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上便获得了一个前者无法拥有的优势,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单纯从意识与行为相对立的单一层面去静态地思考问题。主体心理学坚持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集中到具体的“人”,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践论观点去解释和研究心理存在之主体,既回避了意识与行为到底孰轻孰重这种导致心理学研究分裂的错误趋向,又为更好地解决心理学学科统一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动态、联系的发展观构筑了坚实的方法论平台。主体心理学不仅在前人基础上以实证的态度将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升至主体化(如列别克关于“心智表象”的研究、科尔茨关于“主体颜色表象的多水平性”的研究以及赞科夫关于“人际认知的主体—主体型和主体—客体型”的实验研究[7]95-118),同时也建立了更为严谨和系统的理论,体现了其对心理过程及其机制在主体意义表现上的重视。如布鲁什林斯基时期及其后的主体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具有心理与活动共同表现的主体为目标;方法上以系统进化与主体活动的双途径的统一来将主体定位于“心理组织系统在不同水平上的系统生成”[8],进而避免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缺失及单维方法使用的局限,主体心理学的对象观与相应的方法主张在不同侧面所表现出的统一性,是使其系统研究所具有的内部效度有望高于于人本主义乃至整个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重要前提。对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象观,主体心理学更积极面对和研究人际认知及有关心理机制,这与它所持的关于人的心理具有自主、动态和完整性理念有关。在主体心理学看来,只有以社会实践为本体论,对主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各种心理发生发展之假说的内在机制。从主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方法论基础和对象观的统一性来看,其相对于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人本主义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实践应用领域可能遇到瓶颈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对人善的宣扬与升华,注重个体交往在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使得它在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马斯洛所倡导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为西方心理应用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受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以及存在主义强调体验的唯心主义倾向所左右,其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尤其在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还只是局限于简单分类下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范围。如罗杰斯所提倡的“个人中心疗法”和“交朋友小组治疗”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等。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完整而全面的心理学理论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形态多样化,信息世界的全球化,使得各种形式存在的社团、政党、民族以及宗教的活动更具动态多元性;使得人类群体行为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没有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将社会多元文化群体活动纳•194•入到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理论,不可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作为对前苏联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也以更具直面社会问题的对群体主体问题的关注反映在主体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布鲁什林斯基认为,群体应与个体一样可以成为主体。“在更完整和广义的意义上,人类作为整体主体是以下不同规模主体的矛盾系统统一体:相互作用着的国家、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组、个体”[9]。为了准确描述相关群体主体概念,主体心理学还将群体成员的相互关联性、群体能动性、群体自觉性作为其三个主要特征,并将它们运用到对群体主体水平的测量与评介之中。在此基础上,主体心理学更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主体群体性等问题的揭示关注并尝试在群体层面解决人类个体如何直接面向社会、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之变革以及各种因素引发的失业等实际问题,指导民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会调动自身的主体积极性以对现实形成新的认同与归属;学会应对自身面临的劳动就业、经济活动的重新选择等问题。主体心理学对群体主体的关注,不仅取决于自身理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其遵循的哲学基础。人类群体从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存在,唯有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说为指导原则,才能保证其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把握有关群体问题。

(三)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作为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以积极心理学为最新代表的提倡积极人性观、生态、文化主导观等新生心理学流派相继开始出现。西方心理学学界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期待有一个如同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那样成熟稳定的心理学范式来统一和整合现有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却对以加速学科理论流派的分化和破裂作为结果的理论发展现实束手无策。主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无论多分散的具体的知识,都可以纳入主体概念之中并找到适合的位置[7]234。主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他西方心理学流派相比,知识与理论体系更具整合的倾向,这一点实际上与其所持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主体”的重要主张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研究创造性作为每个人出生就具有的潜能……对于我们的主体活动理论来说,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在不同水平上实现的并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低估的主体活动。”[10]布鲁什林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彻底否定“潜能”这一人本主义现象学概念,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之进行了主体意义上的改造,这也是俄罗斯心理学相对于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前苏联心理学理论所完成的一次重要突破。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之后,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主体创造性等描述性概念在实际意义上有理由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潜能”并使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比人本主义思想,主体心理学理论相对地更显现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灵活性,在学科本身内在理论丰富性的建设上相应地也更具有系统性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当今俄罗斯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主体心理学把马克思关于主体对客体世界关系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以主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心,规避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人性”与“物性”的对立,从而使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避免走入因“主客二分”而导致的哲学立场的重复冲突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又使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真正成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自强加转的上升的螺旋。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因其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心理主体观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三、期待对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最终的检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本主义教育观

20世纪50年代,马斯洛和罗杰斯发起了人本主义的新浪潮,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心理学的第。“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的精神。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自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过渡,摒弃传统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提倡发展学生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总体而言,其发展是比较缓慢。在我国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各级学校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在中西部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就略微逊色些。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的误解,以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孟万金教授于2007年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概念的主观臆造或翻新,而是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等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勇于突破传统,创新思路:将传统的教育方向从拯救心灵提升到发展积极心态;将传统的教育目标从没有心理问题上升为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增强幸福感;将传统的教育任务从帮助消解心理问题升华为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等等。这些突破与创新,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有助于学生、家长、教师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客观、积极的认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本主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结构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模式,这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模式展开,摆脱了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把教师视为学生的促进者、辅导者、合作者的局限,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指导、组织和评估的作用。

从教育过程来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遵循ARCS动机模式,首先引起注意(Attention-A),继而引入积极的相关事件或情境(Relevance-R),通过潜能开发或训练建立起信心(Confidence-C),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Satisfaction-S)。其最终目的与人本主义内在学习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开发学生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但积极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人本主义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的内在学习所依靠的仅仅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这种内在的动力是很难在每个学生身上出现的。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的渗入人格和人的行为之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意义学习,但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实际情景、模拟情景或想象情景中去体验、思考和分析,进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认识,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自身不断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并将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心理活动课程以外的实践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继承了人本主义的精华思想,却又超越了人本主义的缺点与局限。在未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担负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学校教育及学生自我实现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中国教育报,2007-07-07.

[4]陈虹.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第3篇

一、传播理念

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中国电视自90年代开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受众本位思想得以确立。一方面,在传播形式上,除消息外,出现了专题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道、谈话节目等有深度的节目样式,引起观众思考;在节目编排上,出现了栏目化、板块化等结构方式,更加符合观众收视心理;在传播手段上,出现了现场直播结合演播室评论、主持人采访等多种方法,使新闻事件的共时性、丰富性、深人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体现了对受众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中国电视提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新理念。电视工作者将镜头更多地转向普通人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同时,电视镜头也着力捕捉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刻画平凡中的伟大。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催生并发展了民生新闻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存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社会工作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含义和切入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的革新运动,在心理学中,它是继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后的“第三个流派”。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斯和马斯洛。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衍伸提炼的产物,它并无规范的操作格式,只是强调人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任何人都可通过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发挥而走出心理困境。在使用人本主义疗法时,心理医生就像是欢迎一个久违的朋友,张开双臂,为来访者(对咨询者一般不用“患者”,而称“来访者”)提供一个无拘无束的、安全自由的环境,全身心地倾听,对他们的言行不作任何批评,不作指导员,使来访者在自由的倾诉中重新发现自己,重新体验曾经有的情感,从而为自己今后的行为作出符合自己愿意的选择。

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内涵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必然联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比较重视人的发展、成长,成熟(之前的心理学派,过多的重视技术,过于机械,缺乏情感互动)。马斯洛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对技术较为轻视,认为人有自己痊愈的潜力,只是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来激发,比如真诚和接纳,这已经现在成为了心理咨询方面,心理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的态度。

相比西方哲学迷失在“寻找抽象的价值”或者“沉沦于机械唯物”,存在主义更关心“当下”“现在”的拓展。这对于当前社会工作的开展意义巨大。

人本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主要是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通过体验爱、苦难来发现生活的意义,促进服务对象更具有责任和理性。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有5个基本概念

1.存在:核心概念,萨特主要区分了两种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即是纯粹的存在,无所谓好坏、分化。自为的存在是我们意识到的存在,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从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对个人是一个重要过程,社会工作可以作用于这个过程,帮助案主认识到改变是必要且可能的。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肯定来实现的。

2.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指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要经历一个对自我不真实生活的幻灭,进入到对真实生活的正视过程。打破“自欺”―很多人相信自己不能做出选择或者没有责任,把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说成是不可避免命中注定的,迫不得已顺其自然的,这就是自欺。存在主义认为,觉醒的过程是要经历幻灭的过程,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经过这种负责任的行动,才能达到个人的独特性

3.痛苦和焦虑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是必然的,可以被视为成长的潜在来源或成长的刺激,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焦虑来自于生存的抗争,从而确保个体的存在,他是死亡、自由、隔绝和无意义导致的结果。因此干预的目标并不是消除痛苦或焦虑,而是鼓励案主直面生活、坚定立场、做出选择,从而体验到新的生活方式的满足感。

4.选择的自由和责任。自由和责任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选择的自由,强调人在主观上具有选择和改变的能力。但是这没有使我们免于回应环境施加给我们压力和责任的自由。人们应该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承认责任是变化的基本条件。

5.对话的必要性。存在主义认为,人是无法独立生活的,人们努力取得认同和与他人的关系。个人必须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彰显自己的意义,并根据这个意义来选择行动。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他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与他人建立一种共同成长的关系是重要的,同时找回自我也是变化的重要条件。

三、结合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们对于大多数机构中使用的社会工作理论的正式影响,他真正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工作理念和实务的基础性的影响,表现如下

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它不仅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认识人和问题的新视角,而且人本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社会工作理论的中心原则是相契合的的,这些指导着社会工作全过程。

对社会工作具体实务模式的影响主要包括个案手法中的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模式、小组工作中格拉斯曼和凯茨的人本主义小组以及对非洲等地区开展的社区工作等。

当然,其局限性存在于适用范围有限,适合有主动性、能交流、有治疗动机的病人如:各种神经症、情绪障碍、适应不良行为,家庭与婚姻问题等,并不适合重症精神病人、沉默和有抵抗力的病人。

四、社会工作中结合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

1、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外延,是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不再局限于弱势群体和病患者,也可以面向常人;

2、价值观是社工的灵魂,人本主义影响着社会工作者的人性观、对案主的态度、对助人的目的等,确立了社工以积极的人性观作为助人自助的出发点,以案主为中心的助人关系的主轴,以促进自我发展为助人活动的最高准则,能促进社工更好更真诚的为案主服务;

3、实务中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精神性要素对理性主义带给社工实务的冲击起到了有力的平衡作用,有力的冲击着社工理论和观点太过专门化、医学化和官僚化的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学;生命哲学;心理生活;描述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5 ― 02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其自身必然少不了对人类生命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作为从哲学中孕育出世的心理学,受其哲学母体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有关生命主题的生命哲学与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二者之间则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 世纪70年代,生命哲学思潮起源于德、法等国,从揭示人类生命的性质和意义出发,深入探索人的存在及其认识和实践的一切活动,并将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经验活动作为其讨论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生命哲学对后来这一思潮中的各流派都有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对于心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其中,狄尔泰在生命体验的理解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命哲学。正如英国著名狄尔泰研究专家里克曼所言:“狄尔泰影响了我们今天耳熟的所有思想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阿尔多诺和哈贝马斯〔1〕。”因此,试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出发,探讨生命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狄尔泰反对传统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认为哲学是一种精神科学,指的是某种生命、自我,并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把物质和精神连接起来的生命,唯有生命才是世界的本原。他将生命描述为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表现出来就是直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道德、社会制度及历史等。因而他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生命”的客观化,不可能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理解生命,并提出了“自身思义”的方法论,即将其解释为一种反思的意识,是主体朝向自身的生命的体验,也就是内省的方法研究自身的生命体验。他始终坚持在原生态中把握事实自身,即要如其自身所是地来把握生命之流;坚持以“生命把握生命”,即必须从生命自身出发来把握生命的概念,只能凭内心的体验去领会和理解。可见在狄尔泰的眼中,体验本身就是生命个体的功能,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狄尔泰在其将哲学定位为一种精神科学的基础上,进而将心理学定位为描述心理学,目的就是使心理学走出自然科学的门类,进入精神科学的范畴,并成为其基础科学之一。这里所谓的“描述”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而非流派,换言之,即是以“描述”为取向的心理学,而非“描述心理学流派”。同时狄尔泰强调,他的描述的心理学与当时盛行的说明的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说明的心理学试图仿照原子物理学,通过建立起因果关系而来解释精神现象,体现出一种科学主义的取向。描述的心理学则源于我们对生命没有成见的、原原本本的体验,直接地描述事实,从而勾画出与生命相关联的结构,以此揭示出这个关联中各组成部分据以结合在一起的规律。

狄尔泰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能够整体把握精神生活的科学。他关心的既不是精神过程片面的特殊方面,也不是其支配规律,而是人的整体。他认为不能从外部,像一个不受个人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的观察者那样看整个人,而是作为这个人本身看和感受他自己,以此透彻生命的意义。狄尔泰把心理看作是表象、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命的整体关联,即心理生命。因此描述心理学不能像当时流行的心理学那样,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机械地把孤立的、原子式的表象和感觉连在一起,将破碎的事实片段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必须对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索,使用描述的方法,即不对心灵生命做任何本质的假设,如是地描述直接呈现于意识中的事实〔2〕。

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狄尔泰的心理学存在另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它不仅仅研究个人的精神,而且也研究共同体的精神,即社会和文化的精神。传统心理学只是个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具有个体主义的缺陷。然而,狄尔泰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存在,正因如此,心理学就必须考虑历史生命的内容,其研究范围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精神,包括历史生命的内容和社会关系等。

通过对以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可以明显看出其思想观点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是一脉相承的,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对心理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研究,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还原论;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活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心理生活的价值、意义等,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价值中立的立场;在研究任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命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描述,通过进入他人的世界,以达到重新体验他人的世界,最终实现对心理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等的客观理解。

二、生命哲学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现代哲学背景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解释学。以狄尔泰为首的包括叔本华与尼采的唯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生命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首先,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产生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典型代表,也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价值,以及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3〕。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存在其独特之处。它认为虽然不论研究对象是物还是人,客观性的保证是所有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是也因为对象的不同,二者对“客观”的要求和理解就存在很大差别。对物的研究要求观察者站在物的对立面冷静、不加任何主观干涉,不受任何情感因素影响地观察。狄尔泰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无法透析生命的意义,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在对人的研究上,因为而对人的研究则需要走另一条通向客观的道路, 即走进观察对象的生命中,通过对观察对象予以感情的投入、价值的关切,体验他人的世界,实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更准确、更直接的整体感知和客观理解。也因此,狄尔泰强调移情、模仿和重新理解。他认为人心具有共通性,当观察者付出爱或同情心而产生移情作用时,就能走入观察对象的内心世界,达到对生命的客观理解,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洛・梅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论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其次,为研究人的自我超越开辟了新方向。狄尔泰认为生命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它自己的完满,这一思想在作为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齐美尔的理论中获得发展。齐美尔在同样认为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的基础上,提出“生命超越生命”,以此强调生命的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同样都认为人性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生命哲学都认为人性是不断超越发展的,并对生命都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生命哲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19世纪末,在多数西方人沉浸于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文明的时候,狄尔泰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所探索研究的主题应该回归于人类生命。一个世纪后的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带来再次重审人类生命,重拾人类尊严的机会。狄尔泰认为尽管生命进程中会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但是在这些多样性中具有内在的根本目的性,即实现它自己的完满,并且生命的完满根本上取决于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充盈,当二者得以满足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表达,从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积极心理学同样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完善,通过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挖掘那些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此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对“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无不体现其思想中流淌着生命哲学的血脉。

三、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由于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遭到了许多批评和各种质疑。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学中运用的有限性,使其无法像实证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那样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基石。

第一,狄尔泰基于人性的共通性认为用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他人的世界和故事,达到对心理生活的客观理解。然而,对于狄尔泰的这种“心理生活上的客观理解”,从科学研究的要求来看,归根结底无非是对研究者的移情、模仿、重新体验能力的要求,这难免使其方法论渐渐走上唯心和神秘的道路。因此阻碍了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的这种持续影响性。第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都只是客观主义的描述和分析,它们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纯客观地理解心理生活的“客观主义”。因此,尽管生命哲学把这种描述和分析方法看作是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并跟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严格的对立起来,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客观主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义方法论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狄尔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尽管经历可以给我们精神生命过程的统一整体, 但它不能揭示这过程的实际运动;(2)通过观察能看到的精神生命的范围是有限的;(3)对内省提问题和解释其结果的术语难免会影响真正的问题。最后,狄尔泰开始怀疑是否通过直接内省可以发现关联整体本身〔4〕。这些质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都体现出以狄尔泰为首的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云昆,朱松峰. 以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方法论初探〔J〕. 世界哲学,2008,(04).

〔2〕 李鑫,贾林祥. 浅析生命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J〕. 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08).

〔3〕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汝伦. 从心理学到释义学-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2).

〔5〕 张夫伟. 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鲁东大学学报,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