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安全逃生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9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75-02

0 引言

高层建筑的火灾的产生原因复杂、蔓延方式多样、人员疏散困难,同时过高的楼层也给扑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级逃生途径进行研究,有助于相关部门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确保城市运行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1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产生的原因

1.1 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使用功能的需要,在城市的高层建筑当中,都存在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而想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的稳定供应则是必不可少。因此,高层建筑当中往往存在众多供电子设备使用的独立供电线路。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内部居民的生产生活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导致高层建筑内用电的总功率居高不下,加上高层建筑内部的导线往往都是集中铺设,致使电缆、电线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加快了导线连接点与外部绝缘层的老化,如果这种情况无法及时的得到改善,便会引起电表烧毁、电线短路,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

1.2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较差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当中,往往会采用大量的装饰材料,尤其是高层建筑的顶梁、墙面、柱子、吊顶等,采用的装修材料数量多、面积大,因而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这些材料的种类众多,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果在高程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选择了价格低廉,但是防火性能较差的材料,便会增加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而火灾一旦发生,这些易燃的装饰材料便会成为加速火情蔓延的媒介,使火情迅速扩散,给高层建筑火灾的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3 居民的防火意识仍有欠缺在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由于居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厨房中用火时粗心大意,使油、煤气、液化石油气或厨房内其他可燃物发生燃烧,最终引起火灾。而这时部分居民由于惊慌失措,可能会采取错误的救火措施,致使燃烧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导致消防人员错过灭火的良机,令火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演变为火灾。

1.4 其他原因除了以上提到了三种因素外,高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在工程中为了节省投资,边设计边施工,致使高层建筑内部缺乏必要的防火设计,同时采用质量不过关的消防设施,并在高层建筑没有通过消防验收时便将其投入使用,导致高层建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种类和数量众多,而管理人员则缺少必要的经验,导致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的较为混乱,致使火情发生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令本不会演变成火灾的火情演变成重大的火灾,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的损失。

2 如何加强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安全

2.1 做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在对高层建筑进行选址时,要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的确定建筑的位置、建筑物周边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以及消防水源的分布。在建筑物内部合理的设置防火分区,以便火灾发生时有效的阻止火情的快速蔓延,给居民的安全撤离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通道进行设计时,应当结合火灾发生时人员的逃生情况,同时在竖直与水平两个方向设立疏散路线,并且将两条路线设计在高层建筑的两侧,保证居住在高层建筑各个位置的人员均能够安全离开火场。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系统、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给建筑物内的人员提供良好的保护。

2.2 减少可燃建筑材料的用量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建设时,为了减少火灾的危害,应当尽可能的在建筑物的装修当中,减少可燃材料的使用量,尽可能的使用不可燃或难燃的材料,并对可燃的材料进行阻燃处理,降低室内装修材料燃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居民与高层建筑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建筑物内部存放物品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2.3 加强室内装修防火的力度在对建筑物进行内部装修时,除了减少可燃物的用量之外,还应当确保装修的设计不影响到消防器材的使用、且不干扰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装修期间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处理,未经使用和废气的材料均不得占用消防专用的安全通道,确保居民逃生的通道没有杂物,并保证排烟设施的畅通,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4 规范的安全功能完备的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较高,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扑救难度较大,且人员疏散困难,因此完善消防设施的安装,并对其加以科学的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在第一时间有效的控制火情,对控制高层建筑火势的蔓延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人员的疏散与消防部门的扑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要求严格的规范消防设备的安装,并在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加大消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力度,保证消防设施与器材都处在良好的状态,提高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2.5 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首先,应当组织相关的人员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并确定消防安全的责任人与管理者,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将防火安全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认真对待每日的防火巡查、并制作完备的消防档案,确定出高层建筑防火的关键部位,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确保将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便应有预见性的制定出火灾发生时的扑救措施和人员的疏散方案,.以保证在火灾来临时能够及时冷静的加以应对。当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建筑物内的人员进行疏散,保证火灾期间的人员安全。

2.6 提高高层建筑内人员的防火意识高层建筑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消防知识的普及力度,确保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具备良好的防火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并具备科学的逃生知识。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的撤离。

3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产生后的安全逃生途径

3.1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难点首先,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人员数量较大,这边给人员的疏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人员从楼梯撤离,很可能会造成人员流量过大,导致安全通道的堵塞,给人员的疏散带来不利的影响。而电梯等设施虽然能够对人员进行快速疏散,但是在火灾发生时,由于建筑物的电力系统很容易受到影响,使电梯有可能出现骤停等现象,因此只能有选择性的进行使用。而过高的楼层又令消防车的云梯难以到达,使救援人员只能通过室内楼梯进行灭火与救援,不仅加大了灭火的难度,也增加了救援人

员面临的风险。其次,由于消防技术与建筑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高层建筑内部的灭火装置难以满足消防救援的需要,例如,部分高层建筑采用消火栓作为扑救火灾的主要手段,而此类消防系统对水量以及水压的要求较高,导致火场的实际需水量远远超过了消防系统的供水量,使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难以有效的阻止火情的蔓延,给人员的逃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最后,目前城市内部高层建筑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消防系统能够达到的高度,这的特点给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与对人员救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在火灾发生后,火场指挥与建筑内部消防人员的联络不畅,也使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难以组织起整体的扑救,降低了灭火与救援的效果。

3.2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逃生方法

3.2.1 选择科学的逃生路线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由于过于慌张,很可能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延误逃生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发现火情时,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做出理智的逃生决定,并选择最近的逃生通道进行疏散。如果逃生的通道被堵塞,或火情已经使人无法通过,则应当寻找安全的躲藏空间,并立即封闭空间的入口,减少火场有毒烟气的进入。

3.2.2 采取合理的逃生方式据科学统计,在火灾发生时,给人伤害最大的并非火焰,而是火焰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气,因此,在逃生时,应当使用肥皂水或者饮用水等液体浸湿毛巾、衣物等物品,并用其捂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量。另外,火灾产生的烟气通常集中在建筑物的上方,所以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在逃生时应当尽量以较低的姿态快速的撤离火场,同时注意控制呼吸,减少有毒烟气的吸入量,确保自身能够安全的脱离火场。

3.2.3 避免因慌乱延误逃生的时机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危机的情况下,采取正确决定的时间要明显多于正常状态。因此,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当尽可能的保持冷静,理智的分析当前的状况,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如果下行的路线未被封闭,应尽可能选择向下行进,而非被火驱使着向上攀爬。同时要理智的分辨路线,尽量避免将自己困在火场当中。而即便被困,也应当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关闭面向火场的门,同时接近房间内的窗户,大声呼救等待救援,不要因为慌乱而错误的采取跳楼的方法,威胁自身的生命安全。

4 总结

了解高层建筑火灾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办法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在火灾发生时采取合理的手段应对,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层建筑火灾给国家及人民带来的损失,对城市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忠刚.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安防科技,2010,(8)

[2]王林.高层建筑火灾中的人员疏散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3]陈蔚.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35)

[4]薛宏.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疏散[J]中国科技信息,20ll,(9).

[5]严鸿进.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及人员疏散对策[J]科学之友,2011,(1)

[6]江爱民.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控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应急疏散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度都在逐年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数量也呈现出一种上升的态势,高楼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近段时间来频繁发生的高层建筑物火灾事件中,例如上海发生的“11・15”特别重大灾害事故,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消防在应急救援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现实中消防斗争的需要。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消防相关工作者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达成共识的关键问题是在高楼火灾事故发生时如何成功实现应急疏散逃生。建筑物中一般会设置多种类型的逃生救援装置,以确保受困人员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互救和自救,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逃生装置的现有研究和相关应用的现状,分析各类逃生装置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研制新型逃生装置的给出一些合理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的研制是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他们致力于研制价格低廉却简单高效的逃生和自救设备。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设备:(1)包角加手控式,即将钢丝轮和钢丝绳间的包角增大,从而增加两者间的摩擦力,再引入手控装置到设备,从而使用者能充分调整和控制下落的速度;(2)间歇冲击式,这种设备是采用间断性的冲击力来耗损下落过程中的能量;(3)液体流动阻尼式,即通过液体流动的阻尼转化能量影响速度,将势能变为液体的热能,因为外负载决定了液体阻尼,所以下落的速度是初期设置的,具有可控性,与人体质量无关。

(一)国外对应急逃生装置的研究成果

日本研究人员研制了螺旋型不锈钢室外楼梯,人员在受困时可以利用这一楼梯脱离建筑物,但这一装置降低了建筑物的美观性,使用了较多的室外空间。并且室外楼梯不具备防热防烟的功能,不能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外界环境使得楼梯的保养和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德国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救生系统,在高楼的墙上安装齿轨,通过载人舱和运载器在齿轨上运行来疏散人群。这一系统对高楼受困人群的紧急救援的情况十分适用,逃生的效率也很高,但是系统必须在通电状态下运行,一旦断电就不能使用,并且系统安装十分复杂。以色列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装置,四面墙体由防火布制成,复合底板使用的是树脂和玻璃纤维,从而组成折叠逃生舱,逃生舱分为5层,每层容纳28人左右,将两台柴油发动机安装在避难层作为逃生舱的动力,在下降过程中逃生舱逐层打开,5层都打开后低速降落在地面。折叠逃生舱适用于超过百米的超高层建筑,运行过程平稳,疏散受困人员的效率很高,但是成本极高,不易于维护和保养。

(二)国内对应急逃生装置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方面主要的成果有:基于弹簧的新型高楼逃生器、不间断型高楼自救逃生全自动装置、流动液体阻尼式高楼逃生器、离心摩擦式高楼安全逃生器等,此外巧力夹高楼自救逃生装置、高层建筑逃生楼梯和逃生椅也成为逃生装置的代表。现阶段,逃生器材使用较多的是消防绳和消防梯,其中消防梯比较安全可靠,结构较为简单,使用寿命较长,但是高度受到一定的制约,在使用和移动时不是十分便利;逃生绳更为灵活,安全性较好,作用高度依据绳索的长度而定,但是使用时不能调节速度,逃生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逃生技巧才能成功。

二、高楼应急逃生装置

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消防应急救援的能力比例严重失调,救生装备的品种并不多,救生设备的数量、效率和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并不匹配,目前我国主要的紧急逃生设备有以下几种:(1)家用小型逃生器,特点是体积小,使用灵活,机动性强,但仅供单人使用,设备也只能在规定高度的楼层中使用,例如:逃生软梯、缓降器等;(2)箱式缓降器,通过两个箱体运送受困人员,箱内能容纳6人,箱体循环上下运行,逃生效率很高,部分医院和写字楼使用了这一装置。该设备应用的技术是空气阻尼,断电时也可使用,但是安装位置是固定的,无法移动,运行过程中不能停靠在中间位置,需进一步解决分层停靠和灵活性的问题。(3)移动逃生设备,特点是机动灵活,具有良好的敏捷性,装配点不固定,使用空气阻尼的技术,对是否通电无要求。但是每次运行最多运送两人,效率不高,公共场所中不太适用,并且成本较高;(4)柔性救生滑道,通过滑道从高处缓慢顺序滑落的多人逃生设备,利用摩擦力控制速度。使用橡胶环、紧密铺设的橡胶绳圈或弹性纤维布套来限制速度,实现缓降。滑道设备使用方法简单,不用经过培训,适合各类人群和建筑物,但是疏散人群过程中可能发生踩踏和碰撞,保养和维护较为复杂,材料的寿命较短。(5)链式逃生器,是一种群体轻型逃生设备,包括减速器和承载链,承载链便于安装且承载性能优越,还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抗高温性和耐火性,下落时速度可控稳定。但是该设备不能在较高的建筑物中使用,只能实现较低建筑物的人员疏散,使用时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一条链上来自不同楼层的减速器运行时也可能出现冲突。

三、总结

通过总结现阶段使用的应急逃生装置,可以分为两类:(1)公共场所使用的大型逃生装置,比方说柔性滑道、逃生楼顶缓降装置、高楼救生梯等;(2)家庭使用的小型逃生装置,比方说缓降器、逃生软梯、逃生滑轨等。虽然逃生设备品种多样,但适用于高层建筑应急逃生且技术足够成熟的装置并不是很多,高楼在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的速度很快,会出现烟囱效应,从而有毒的烟气会进入疏散人群的通道中,比如楼梯间,制约疏散受困人员的速度,对紧急逃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很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结果。故而高层建筑逃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制出安全高效的新型逃生设备。现阶段高楼逃生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标准尚未明确,缺乏对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设备的有利指导。应结合高层建筑本身的一些特点,充分考虑影响到选用与设置应急逃生设备的各种因素,比方说逃生设备的数量、缓落速度、运行效率、维护保养等,尽早提出适用于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设备的配备标准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者单位:邯郸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 黄春辉,丁瑞金. 救援设备工具的技术及其操作[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06):61-64.

[2] 谢文娟,晏黑仂. 应急救援装置在电梯上的应用研究[J]. 机电信息,2013(15):46-47.

[3] 朱志强,熊艳红. 高楼救援逃生装置的研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99-101.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的行为;高层建筑;疏散;解决方法

随着各国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人们开始聚焦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研究,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火灾中人的行为特点是我们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根据之一,人的行为特点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决定因素。

引言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各类建筑施工,装修材料的多样化、轻型化,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建筑物向大型化、高层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建筑物与人之间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由此使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大大增加。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烟气的毒性,水平和垂直疏散距离长等原因,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人在火场中的恐慌性,习惯性等心理因素对疏散的成功率有直接影响,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如何安全有效的将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本文第3部分针对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特点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人在火灾中的行为

人们在火场中主要的行为特点主要有恐慌性、习惯趋光性,模仿性。其主要表现为:

(1)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逃生,只有当这一退路被火焰,烟气封闭了时,才不得不另寻其他退路;

(2)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避难。人具有朝着光明运动的习惯,以明亮的方向作为行动的目标;

(3)以开阔空间为行动目标;

(4)对烟火怀有恐惧心理,对于红色的火焰怀有恐惧心理是动物的一般习性,人一旦被烟火包围则不知所措,因此,即使在安全之外,赤要逃向相反的方向;

(5)因危险迫近则陷入极度恐慌中时可能会逃向狭小角落;

(6)越慌乱越容易随从他人。

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以上问题是必须考虑的前提。

问题及解决方法

3.1疏散指示标志

3.1.1颜色

在火灾条件下,绿色可以使人精神镇定,克服恐惧,急躁的心理,因此国内外大多采用绿色作为疏散指示灯的基本颜色。但目前实际中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严重影响火灾中人的正确判断和安全疏散:一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指示灯颜色差别大,或在同一幢建筑中使用颜色不同或相近的指示灯,这样可能会造成疏散人员对安全出口方向的辨别不清,以致使人们不知不觉中移动到危险的地方。二是一些大型商场,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由于采用的其他灯箱,装饰材料的颜色与指示等颜色相近或相同,而在火灾初期的几分钟内,电源不可能马上被断掉,但对于商场,歌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来讲,最初的几分钟对疏散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指示灯不能被明显的看到会导致疏散时间的延长,造成更多的伤亡。因此,有必要在法规中明确:指示灯的颜色应明显突出于背景色,统一建筑中应采用同种颜色的疏散指示灯。

3.1.2指示方法

由于火灾蔓延方向的不定性或某些建筑物的复杂性以及现有指示标志的单一固定性,易造成逃生人员在凉慌失措,黑暗等情况下不能正确确认起火部位而根据指示方向误入已被烟气污染的区域甚至是起火部位,从而失掉了宝贵的逃生时间甚至生命。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可采用如图1的双向指示灯。由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烟感探测器或手动报警器信号后,通过设定程序或手动控制指示灯的正确疏散方向。例如在某建筑物建筑层第九层发生火灾,两个疏散楼梯中有一部分被烟气污染或距离起火点较近,不宜作为疏散通道进行人员疏散,,这时指示灯就应据此改变方向而引导人员通过另一疏散通道进行疏散。

3.2袋形走道

多起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死亡表明,在浓烟中,人们逃生时有趋光性,亮光与浓烟形成鲜明的对比,亮光给人带来逃生的希望,而“袋形走道”往往由于需要天然采光,多在走到的尽头处设窗户,极易使人误入,从而失去逃生时间。因此,在人员较多的高层建筑内应尽量避免采用袋形走道,而多采用环形的双向通道。如果采用了袋形走道,应对其长度加以严格限制,并在袋形走道的入口处或是不安全的通道,设立有火灾时照亮指示的“此路不通”字样和火灾中禁止通行的符号的 指示警告,建议采用红底白字以和疏散指示标志区分。

3.3电梯

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由于垂直疏散距离长的原因,疏散到地面的时间相当长,如表1所列。

注:疏散楼梯宽度为1.1米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正常人撤出高层建筑的时间是相当长的,而有些行动不便的人也不宜作长距离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安全疏散是极度困难的。按照现行的规范要求,楼梯间的防火门为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为0.9小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连续供电时间仅为20――30分钟,这对于大量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极为不利的。

在上述情况下要求:

(1)疏散电梯应远离最易起火点,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2)疏散电梯应采用独立的双回路供电方式,动力电缆须暗敷设,控制电缆应采用防火措施。

(3)电梯机房应独立设置。

(4)疏散电梯的运行在消防控制中心应能统一控制。

(5)疏散电梯应有耐高温防护设施,井底应设排水设施。应设置独立的前室,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6)应设置独立的前室,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火灾中人的行为特点是我们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根据之一,只有从人的行为特点出发,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确保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陆云.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9(12)

[3]王晓华.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7.6

[4]郭勇.高层建筑火灾状况下安全疏散性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1.4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第4篇

2011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胶州路一栋公寓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救援部门虽然动用了直升机、消防云梯等,但面对这栋28层高的大楼,救援仍显乏力,事故造成58人遇难。这一事故,再次引发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关注。

所谓高层建筑一般是指,10层(含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是有所保障的,因为高层建筑在建好后,要经过严格的消防把关,大都会采用一些阻燃材料,火灾发生率较小。而且,高层建筑都配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每个楼层都有墙式灭火栓,可最大限度地提供水源,同时还备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但现实中,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特点形成的先天火灾隐患比较多,灭火是国际性的消防难题,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产生‘烟囱效应’扩大灾情。高层建筑中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这些成为火势、浓烟迅速蔓延的途径。据测定,烟气竖向扩散速度为3m/s~4m/s,最高可达8/s,一座100m高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远,发生火灾时,遇险人员的迅速疏散十分困难。成百上千人若想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高层建筑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吸烟不慎、明火管理不善、施工违章作业等。

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之后,各地痛定思痛,纷纷对辖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进行细致检查,结果令人堪忧。一些建筑未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一些高层建筑施工前未依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手续,或经审核合格但未按图纸施工,也有的建筑竣工未经消防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有些高层建筑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未委托统一的管理单位,有些经消防部门监督检查要求整改,却因整改经费难以落实,造成火灾隐患整改进展缓慢。一些高层建筑逃生设备几近空白,高楼内根本没有救生绳、防烟面罩和救生软梯等专业逃生设备,消防通道问题多,防火门损坏、没有安装安全指示灯、通道被堵等比较普遍,消防通道俨然成了摆设。还有一些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互相扯皮,消防管理薄弱。由此可见,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损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慎重对待。

2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责任

20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管理是政府统一指导、各部门、单位、公民共同参与和配合的一项事业。可见,消防管理工作是个体系,需要各方的参与合作。以往由于法制不健全,出现相关部门个人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消防管理工作差强人意。为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责任。消防部门作为依法履行消防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职能监督,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完善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网络。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监督检查;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要按小区、楼栋号统一设置永久性标识;建设部门要将消防设施、器材配备纳入工程质量总体验收,并加强动态监管;物业服务企业要为业主提供合格的消防安全服务包括日常的消防巡查检查,要保证专人值班、专人负责制度,消防控制室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经消防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因客观原因无法安排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的建筑,可申请政府派遣公益性岗位,由安保公司统一培训、统一派遣、统一管理;业主是消防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关系人,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对居住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承担一定的费用,按时缴费,配合消防管理工作的安排,例如听讲座、消防演练、爱护和学会使用消防设施等等。

2.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业主消防意识与能力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业主面临灾难时都会表现得手足无措,许多在高层居住的居民面临起火等灾害,不知道是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楼里配置的消防设施,当问及万一遇上?“大火和浓烟已经封闭通道”、“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等情况,该怎么应对时,大部分住户更是不清楚,浪费了逃生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情形出现。上海大火致58人死亡,充分说明人们的逃生意识和技能不完备,防火意识差、逃生技能匮乏。而美国的火灾发生率是中国的1 000倍,但死亡人数寥寥无几,因为人们普遍掌握有正确的逃生与自救知识,灾难来临时他们会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业务的消防知识教育,通过小区墙报、发放宣传单等为宣传阵地,加大消防宣传,通过教育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例如高层建筑火灾危害最大的是有毒气体,据统计,火灾中死亡人数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直接致死,或是被有毒气体熏晕后烧死的,火灾中要注意设法躲避烟气侵袭,防止窒息。高楼火灾逃生的原则是,突发大火后,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可以用一条或几条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气吸入,也可以用大透明塑料袋,灌满空气套在头上,捏紧下口,呼吸袋中的空气可以赢得约5分钟的时间;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先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争分夺秒地逃离火灾现场,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高层建筑中遇到火灾后不要贸然开门,以防大火、浓烟蹿入室内;一定要紧靠通风的窗户,可以大声疾呼,并挥动一些颜色鲜艳的衣物,如红围巾、花衣服等,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若时间允许, 可以走消防电梯、室内楼梯逃生,绝对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电梯就有可能“卡壳”。不要轻易跳楼。如无法冲出房间,应迅速采取防火堵烟等措施,如关闭门窗,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床下、桌下、洗漱间和走廊不能作为避难场所,这些地方可能没有明火,但烟气足以致命。

2.3 加强高层住宅筑的防火检查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检查应该常抓不懈,相关单位应每日进行巡查,把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现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消防通道、人员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等,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是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四是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高层建筑内的单位员工应每日进行岗位自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三是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由使用人或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并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期间应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建筑的使用寿命都在几十年,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也要随着变化和更新。管理人员要与有维护保养资质的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把现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充分发挥其效能。检查不仅仅管理人员进行检查,还要教育和引导业主进行自我检查,告诉业主,火、电、气是家庭防火的中心,要把用火、用电、用气作为家庭防火工作的根本点,做到人走火灭、电断、气断,提倡家庭配备小型移动式灭火器。特别针对室内装修中可燃材料的使用,电线、插座及电源开关敷设, 家用电器、 燃气的使用等火灾的主要成因进行检查,帮助居民形成良好的自防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居民家庭制定火灾逃生预案, 让居民在遇到各种火灾时有心理准备,能保持镇静,遇险不慌,将报警、扑救与逃生同步进行,充分利用消防人员赶到前的有利时间,避免各类火场悲剧的发生。

2.4 提高物业人员消防管理水平

上海特大火灾事故初步调查结果,起火原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火花引燃了易燃物。而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同时,焊接现场不仅要配备灭火器等消防防护设备,还得设有专门的现场监护人,不得在可燃物旁或大风天气下作业。正是这些无证电焊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物业管理人员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其消防管理水平如何更是关乎到消防管理的效果和成效。物业管理人员应该配备一定的消防管理员,要具备系统的、完善的消防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掌握一些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手段和技术,例如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都配备自动报警系统,要求物业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其功能与特点,还要精通火灾的扑救和设备的操作,并且能够排出初级的故障。会报告火警并会疏散群众,有效协助消防部队扑救火灾。为此,物业公司要加大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没有达到上岗要求的坚决不能允许从事相关消防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一些责任心比较差,发现自动报警信号也故作不知,对报警情况不予理睬的人员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一些工作积极负责、工作突出的要予以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奖励,在整个单位内部形成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3 结论

总之,一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高层住宅的消防管理工作关乎到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丝毫马虎不得。尽管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健全各种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各单位、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也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章为民.现代高层住宅人性化消防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

高层建筑逃生方法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毕节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地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由于高层、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其火灾特点与一般火灾不同,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本文从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消防安全管理,以及人们的日常消防安全意识等方面阐述了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1毕节地区高层、地下建筑的基本情况。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因而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据调查统计,毕节市共有高层建筑156幢,其中七星关区92幢;大方县2幢;黔西县23幢;金沙县10幢;织金县13幢,纳雍县13幢,威宁县1幢,赫章县2幢。全区所有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均在100米以下,一类高层建筑共83幢,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27幢,在建的56幢;二类高层建筑共73幢,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44幢,在建的29幢。由于毕节地区地处偏远,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相对薄弱,工业建筑均为单层和多层建筑,无高层工业建筑。地下建筑8幢。

2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一是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会产生“烟囱效应”,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二是疏散困难。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也会长一些。且高层建筑人员,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三是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度达几十米,甚至超过二三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四是火灾隐患多。

3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3.1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混乱。部分高层建筑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单位,有的建筑本身就是多产权,有的是产权的单位通过租赁将建筑物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出租给其他单位,导致多产权或多使用权相互交织。这类建筑由于涉及多家单位,而且属于产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分离,在管理上互相推诿,在经费投入上相互扯皮,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消防设施的配置和维护不到位,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单体楼物管费收缴困难,大楼无人管理现象严重。

3.2消防设施完好率低。一是由于管理不善和偷盗时有发生,导致高层建筑室内消防栓损坏、器材丢失严重,特别是住宅建筑和多产权建筑或多营业场所建筑的公共部分,室内消火栓损坏、器材丢失等情况相当普遍。二是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原理不熟悉,不会操作控制设备,往往个别探头误报等小故障,就将报警系统长时间关闭,导致整个报警系统停用、瘫痪。三是公共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多数损坏,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消防设施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保养,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甚至完全瘫痪。四是老楼、旧楼室内消防栓无水枪水带、室内消防管网无水,以及疏散通道堵塞等情况非常严重。究其主要原因为老楼、旧楼高层建筑无业主委员会、无大修基金、无物业管理,导致建筑物室内消防设备不能得到妥善的维护保养,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3.3设有户外大型广告牌,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商住楼,产权单位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商住楼建筑外墙四周设置固定广告牌,租赁给广告公司打广告。造成用于逃生和灭火救援门窗被封堵,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逃生困难,也加大了灭火救援的难度,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3.4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不够重视。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消防意识淡薄,多数物业管理单位消防法律意识不强。在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中,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法律法规明确的消防安全职责了解不多,消防工作往往没有专人负责。

3.5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高层建筑内居民普遍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堵塞通道、防烟楼梯间防火门常开的现象突出,许多住户使用可燃材料装修,而且遮挡、拆卸建筑消防设施,加之物业管理单位制定的灭火疏散预案流于形式,很少组织演练,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识和技能,自防自救能力弱。

4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工作措施

4.1强化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监管。要按照《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责任。对达到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高层建筑,要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对消防设计进行严格审格、严格验收。

4.2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一是明确物业管理公司的消防安全职责,要把物业管理公司确立为建筑消防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消防安全工作负责;没有物业管理且有多个单位的高层建筑,由各单位协商,推选出一个单位具体负责该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他单位要投入消防安全管理费用。二是督促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与物业管理公司签定消防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职责,由物业管理公司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进行统一维护管理。三是督促使用单位对使用场所部分的消防安全负责管理,并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常识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灭火疏散疏散的演练。

4.3加强固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要督促高层建筑使用单位或消防安全管理单位与有资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企业签订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由维保企业定期对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同时,督促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接入远程监控系统,施行远程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发现,快速出警、迅速灭火。

4.4加强消防安全检查,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消防车通畅通、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特别对设有逃生和灭火救援户外大型广告牌,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产权单位和广告公司将其拆除,为逃生和灭火救援创造有得条件。

4.5加强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加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及物业管理公司责任人和具体从事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消防管理的基本常识,能够熟练的操作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和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特别是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经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并取得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上岗,持证率必须达100%。

4.6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在社会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督促高层建筑使用单位或物业管理公司在建筑内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漫画、专题图片展等,让群众在进出楼道时,时时看的到消防安全知识。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简单设施使用以及高层建筑内常见的习惯性违法行为等基本常识。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