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并购步骤

企业并购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并购步骤

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 市场经济

前言

并购和兼并都有一定的风险系数,企业并购浪潮的产生和激起也必然的会有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并购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主要是因为在并购或兼并的过程中必然的会给企业承担一定的债务,债务的产生必然会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指数升高,这种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生死存亡。虽然企业并购可以让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张,比起别的方法企业并购不但是是一条有效的让企业扩大的途径,而且还有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功能。本文主要是分析现存的一些财务风险,根据一些风险的成因总结了一些防范的措施。

不论怎样的并购都会面临着风险,因为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以必然的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并购具有相当复杂和广泛的风险,各种风险最终都会影响到财务方面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偿债风险等。在业界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被定义为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包含很多步骤,企业不但需要选择正确的渠道去获得资金,还要对并购的资金的数额有一定的规定,因为资金的多少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牵扯的事物比较多,从而会间接的产生一些企业无法预测的事件的发生,这种不确定性必然的会让一个企业的财务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定义为一些不确定的资金变动会导致的问题。无论是哪种风险都会通过并购成本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

一、导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对并购的企业,没有深入的了解

选择合理的并购企业在企业的并购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处理不好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双方可以达成并购案之前需要确定并购之后能不能为双方都带来一定的收益,并购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经济圈内生存下去。对并购的企业的粗略的了解不会让企业陷入危机中,所以需要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确定并购方案在施行之前需要对目标企业的一些情况深入的了解比如目标企业是不恶意并购,目标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再者并购企业是否是上市企业。一般的来说准备并购方案的时间越长,对并购企业的了解会越详细。

(二)资金缺乏且流动性不强

众所周知,企业并购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一般来说并购后企业都会背负一些债务如果不能够让资金的流动性增强,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降低,将会导致并购的企业无法运行。资金的缺乏将不能够让并购活动成功。当代的企业并购为了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一般都采用融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处理的好,可以让企业的规模扩大,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的流动性是否强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资金流动性强的企业能够快速的收购资金,降低企业的费用,使所有的资金运用得当。

二、应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几项措施

(一)严格审查目标企业,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高的企业可以从并购的开始就注意到由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风险。选择合理的并购对象并了解其财务状况是进行并购的前提条件。对企业的基本的状况有了了解才能够更深入的分析企业的各项职能。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并购。对企业并购资格审查必须充分,并购方需要保证寻找的目标企业自身的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互补优势或者是建立关系后能够让自己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并购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投资行为,企业选择并购企业是为了让自己的资金收入更加的强大,所以不但需要分析目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对市场的定位,市场前景有一个精确的认识。对目标企业的资料的掌握能够决定收购后公司是否还能够继续的存在。通过对公司的了解可以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并购公司的并购价格进行评定。

(二)拥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流动资金高速的运转

相关企业在确定好了并购资金之后,需要调度好足够的流动资金。只有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目标企业才能够将需要的资金和并购的支付方式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并购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部分资金都是花在了流通渠道上,如果市场不稳定将会让流动资金没法的快速的聚集起来,所以企业需要保证流通渠道的稳定性,还需要对目标企业的的客户群体拥有谨慎分析,只有这样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利用公司的自有资金去抵御企业的亏损。

(三)投入一定的精力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财务整合

不同的企业会拥有不同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甚至在财务运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企业在并购后不对这些进行合理的整合,将会导致公司的各项体制不能够的高速的运转。虽然在整合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事情,但是如果根据各个企业的特征制定一套合理符合大部分部门的方式将会让所有的企业经过一个磨合期之后保证整个企业有效地协调运作。经过相关的调查经过整合的企业比没经过整合的企业的整体运转速度要快,产生的效果也比较好。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企业在并购完成后不能够就认为并购就完成了还需要将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这样才能够让使整个企业集团顺利协同效应。只有度过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企业次能够达到最优化。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赢得企业在业内的竞争优势。因为整合后的企业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总之,无论怎样的企业并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步骤进行,不能够草草的进行并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分析,建立并且健全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让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和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近二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并购不断,有关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也成为热点。不同于国外的是,在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中国,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并购,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如何规范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政府行为企业并购效应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司空见惯,仅美国从1897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西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角色是政策的制定者和裁判员,主要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及采取某些特殊政策对企业并购进行间接控制。我国企业兼并从1984年最初兴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4—1987年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1988—1991年间的第一次并购;第三阶段为1992-1997年间的第二次并购;第四阶段为1997年迄今的市场化程度加强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我国政府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是社会经济管理者,同时又存在企业并购制度短缺和市场制度功能缺位的双重约束,导致我国政府处于企业并购的主体地位。政府介入甚至直接替代企业并购行为成为我国企业并购的一个突出特征。因此,如何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并购中政府行为介入的缘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其中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企业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也应通过市场本身的作用,由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决策,促使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从这个角度讲,政府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但是,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市场失灵,这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实行高就业、低收入的政策,而市场竞争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企业间的并购通常会带来人员裁减的结果,这些结果所带来的相应责任,如就业、医疗、养老等往往是企业所不能或不愿承担的,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承担这些责任,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如社会保障、税收等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企业并购的有序进行。

二、政府行为的效应分析

1、正面效应。由于政府行为在国有企业并购中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因此政府的介入将会给国有企业的并购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1)政府发挥中介替代功能。鉴于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关系,政府不仅具有纵向的控制优势,而且还能低成本地将散落在各处的有关企业绩效的信息整合成有力的并购信息优势。对于国企并购双方而言,政府适当的引导、干预和牵线搭桥,可以实现对我国不健全的中介机构体系的功能替代,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现阶段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的缺陷,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并购活动。

(2)政府行使产权流动的监督权和协调权。在一元财产所有权与多元管理权并存的产权制度下,经济利益和产权流动呈现条块状分割的势态。如果并购活动涉及跨地区、跨行业的不同企业时,必然带来利益上的重新调整,从而影响到被并购企业隶属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和主管部门的既得利益。这时,政府通过产权流动的监督管理权和协调权,可以协调地区和部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并购活动在更大范围内盘活固化存量资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政府从优化产业结构出发对企业并购起着导向作用。由于产权流动的低效性,大量的资产存量凝固在低效部门和行业上。通过企业并购,这些闲置的固化资产可以流向资金短缺的产业部门,达到优化的效果。但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政府干预和调节,引导这些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增强并购动力,提高经济效率。

(4)政府在并购中发挥保护相关利益者的作用。并购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所有者,还包括债权人和企业职工。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各级政府对其利益的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职工的利益也应在企业并购时得到保护和妥善安排。政府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职能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2、政府行为的负面效应分析。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和多元化目标下,常常会出现混乱,以政府的目标代替企业的目标,给企业并购活动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1)地方政府对企业并购的排斥和恐惧造成的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对并购的排斥和恐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绩的压力。作为社会管理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政府部门显示其政绩的最好手段之一就是扶持和培育地方企业的发展,并通过优势企业的辐射效应,增加就业和税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税收的压力。在分税体制下,企业所得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地方政府既是国家利益的人,又是局部利益的受益者。因此,地方政府理想化的并购模式是,其行政边界内的优势企业并购其他行政边界内的企业,或是其行政边界内的亏损企业能被其他优势企业并购。这样原来的优势企业可以借助并购的力量继续增强竞争实力,而亏损企业的“消失”或“扭亏为盈”又可减轻其财政负担。一旦其行政边界内的优势企业被并购,将意味着地方政府既失去了重要的财政支柱,又损失了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会无视优胜劣汰的并购规律,阻碍正常的企业并购活动。

(2)政府对企业并购的盲目热衷和推崇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1997年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举办的“首届企业产权转让交易会”到辽宁省、吉林省分别推出的600家和779家企业公开出售活动直至沈阳、重庆、陕西、江苏、山东等诸多省市召开的债权重组会议等类似的企业交易会议,均显示不少地方政府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政府部门还组成代表团到各地考察,分头出售和拍卖本地企业,这种赶大集式的出让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也难保取得成效。

三、对政府行为在国有企业并购中的建议

1、明确政府职能。政府应该以资产所有者身份介入企业并购,其职能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才能避免低效率并购。而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其职能是履行社会责任,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同一政府机构身兼双职,难免会将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带到企业并购决策中,使企业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代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为了彻底分离政府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我国设置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该机构只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负责。

2、加强宏观调控。在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某些并购,需要政府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及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政府要绝对控股;政府还须打破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条块分割的局面,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并购创造条件。同时,尽快完善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产权交易和并购整合的操作程序,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资产处理、债务处理、税收安排、人员安置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了防止企业垄断谋取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政府有责任维持市场的有序竞争,可以采取规定价格或利润率等手段实行公共管制,也可以采取建立公共生产介入垄断行业的手段,将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是目前企业并购中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据估计,国有企业中富余人员约占职工总数的20%~30%,失业问题影响着政府对企业并购的态度和干预方式,因为若地方政府面临的社会问题压力足够大或者由于企业并购带来的损失足够大,大到超过它利用行政手段参与企业并购所造成的损失时,政府会再次直接参与到企业并购中,因而必须对失业问题加以解决。除了加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点。

4、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地区协调。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并购战略规划,确立并购发展的整体目标框架及其发展步骤,以指导全国各地的企业并购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国有资本需要进入或退出的领域及其比重;企业并购操作主体的确立;企业并购的操作程序;通过资本置换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措施和步骤;调整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和解决社会保障基金方面的具体方案;国有产权转让收入的集中管理使用原则以及企业并购的筹资渠道和注资渠道等。从而规范企业并购行为,将其纳人中央政府宏观预计的发展轨道中。同时,加强地区间和各级政府在企业并购利益上的协调,依靠更高级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打破企业并购的行政边界。

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第3篇

并购融资制度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通常而言,企业并购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融资渠道,不可能正常进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并购的融资制度不完善,导致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不足成为制约企业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抑制了我国企业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我国并购融资制度的主要不足。从资金来源看,企业的并购融资渠道主要有: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以及由债务与权益衍生的一些融资工具。而目前我国的融资制度不完善,阻碍了各种融资工具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一是贷款方面。银行的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也应该成为并购融资的主要渠道。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并购活动中为买方提供巨额的贷款资金支持,并购方可以从银行获得交易总额80%左右的信贷资金。而我国的《贷款通则》等法规规章实际上禁止金融机构为股权交易的并购活动提供资金。外资并购我国的企业能充分运用国外的银团贷款,而我们却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在并购浪潮中将落后于人。

二是公司债券方面。公司债(企业债)是国外成熟市场上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并购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融资。但我国对企业债的发债主体有着严格的限制,多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企业;同时,债券的发行还有年度总额度的控制,利率水平的管制和用途的限制。种种限制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更遑论在国外企业并购中大量使用的垃圾债券。

三是权益融资方面。在国外,使用公开发行方式募集并购资金的做法非常普遍。国外市场普遍实施注册资本制和发行备案制,公开发行的效率很高,可以满足并购发生的及时要求。但是在我国由于公开发行需要通过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核准,效率较低。

由于我国并购融资制度存在不足,导致企业在并购活动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各种融资工具,抑制了企业并购业务的发展,限制了我国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使我在全球并购浪潮中处于不利于之地。因此,亟需完善企业并购融资制度,拓宽并购融资渠道。

3、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并购融资制度。为了推动我国企业并购活动,该当有步骤地放松金融管制,有选择地创新金融工具,允许各种资金进入并购融资领域。为此建议:

一是修改《贷款通则》,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并购市场。修改《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股权交易的并购发放贷款,允许商业银行考虑开办并购专项贷款等业务。目前已经允许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允许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这些都是涉及股票的高风险业务,应该可以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银行参与并购融资可以采取先间接(专业机构打理),后直接,在风险管理到位的情况下,逐步地参与并购融资。同时,可以辅以相应的限制条件,比如融资额度的限制、独立机构的信用评级限制等。

二是尽快出台新的《企业/公司债券管理条例》,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现行法规对企业发行债券的严苛条件使得大多数企业无法通过债券进行融资,即使是资质较好的上市公司也只有发行可转换债券这一条途径。建议通过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相关条例,就公司债的一些基本原则、发债主体资格、发债额度限制、发债审批程序等问题做出突破,放宽债券的发行条件,扩大企业融资的渠道;允许信用债券、高息债券等新型债券发行,构建多品种的债券市场,为并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完善权益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工具。目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为并购募集资金,或是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并购。但是由于审批环节复杂,导致效率低下,使公司无法在需要并购资金时及时获得资金,往往会错过最佳的并购时机。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步骤,以适应公司并购业务发展的需要。

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企业行为。首先分析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并对这些财务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规避和降低这些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问的合并与收购行为。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然而它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规模不够合理,加上我国企业并购历史并不长久,导致大部分并购后的公司业绩不升反降。这说明,企业并购要追求效益取得成功,就要防范风险。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由于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融资、支付手段的选择等各项财务决策或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财务状况的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使并购目标企业预期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要防范企业并购风险,首先要弄清楚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分析产生这些并购风险的原因,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并购是一种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经济活动,每个企业进}=谚时所遇到的财务风险也不尽相同。就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和实践情况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一般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并购前由于并购信息的不对称,并购企业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充分研究

在并购活动中,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确定双方均能接受的合理价格。而价值评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的高低。但在现实的交易过程中,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要真正掌握目标企业全面真实的信息极其困难,在信息掌握不充分的前提下盲目做出并购决策,从而导致了估价风险的产生。

(二)并购企业受到落后的评估方式的制约,很难准确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值

在国内的企业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式仍处于较为落后自勺7K乎。一般情况下实行并购活动的企业往往以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为主,在其提供的账面价值信息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得出评估价值。但是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并不能及时、充分、全面披露所有重大信息,而且财务报告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及虚假信息问题。企业正是由于对财务报表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在并购活动实施阶段,企业采取的支付方式不合理

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是影响并购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充分考虑交易双方结构,结合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当前国内企业并购活动中多以现金支付或承担债务方式为主。但现金支付方式,往往会使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偿还风险。如果企业在资产负债比率较高、融资渠道不畅的前提下,依然采用上述两种支付方式的话,将使企业在并购后承担过重的财务负担,资本安全性降低,从而导致偿债风险的产生。

(四)并购企业融资渠道狭隘单一,筹集资金困难重重

并购活动中,企业的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相互关联,两者都是并购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在我国由于并购活动起步较晚,市场还不十分完善,企业在进行并购资金的筹划时,渠道狭隘,选择单一,这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瓶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将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二)并购方式的财务风险

并购方式不同,导致并购各方主体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亦不同,从而使并购各方主体昕面临的法律风险各异。因此,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是并购成功的关键。通常,依据并购的标的不同,并购方式可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方式。《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2003年4月12日起施行)亦采用了上述分类,但国内其他相关规定鲜见此明确区分。

1.股权并购

股权并购的主要风险在于并购完成后作为目标企业的股东要承接并购前目标企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负债、法律纠纷等等。实践中,由于并购方在并购前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充分了解,草率进行并购,导致并购后目标企业各种潜在风险的爆发,并不能达到并购的美好初衷。

2.资产并购

采用资产并购方式的优势在于收购资产是对目标公司的实物资产或专利、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进行转让,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不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这两个公司是各自独立的,并购方对目标公司自身的债权债务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资产并购方式操作极为简单,仅是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资产买卖。与股权并购方式相比,资产并购可以有效规避目标企业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如债权债务、劳资关系以及法律纠纷等等。

(三)支付方式的财务风险

在确定了并购定价和并购方式后,选择何种支付方式也很重要。从支付方式来看,主要有现金支付、杠杆收购、换股并购、综合支付这几种方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支付方式的不同将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不同的信息,是影响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现金收购是最简便的并购方式,但却并非是最佳的选择,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即并购规模要受并购方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的约束,被并购方股东不能分享合并后的企业发展机会和盈利能力。此外,被并购企业股东也不能享受延迟纳税的优惠。杠杆收购方式的收购方以目标企业作为负债的担保,收购资金主要靠负债来筹集,因而具有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的特点。这种方式好处在于,并购方只需出极少部分自有资金即可买下目标公司,从而解决了巨额融资问题。而且并购双方可以合法避税,减轻了税负,股权回报率高,充分发挥了融资杠杆效应。但是这样一来使得资本结构中债务比重增大,并购方企业偿债压力沉重,若经营不善,极有可能被债务压垮。

换股并购的优点就是收购企业无须另行筹资来支付并购,减轻了现金压力。并购交易规模相对较大,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可以推迟收益时间,达到合理避税或延迟交税的目的,亦可分享并购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但换股并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譬如”淡化”了原有股东的权益,每股盈余可能发生不利变化,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稀释了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等。

综合支付的方式,即并购企业的出资不仅有现金、股票,还可以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多种混合形式,采用这种并购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如果搭配、结构调整、融资工具选择得当,可使并购方支出较少的现金,以防造成企业财务结构恶化,亦可防止并购方企业原有股东的股权稀释,从而控制股权转移。

三、防范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前要充分、准确地搜集目标企业的信息资料

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搜集目标企业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产不实风险。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各方面的信息来源,如统计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国外经济科技信息等。另一方面,企业在并购前需借助中介机构有效的收集被并购企业的各种信息。因为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

(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和现金流量法对被兼并企业的价值作出估价。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对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决策兼并价格时,还须与其他决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1.资产价值基础法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主要包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清算价值和公允价值目标企业资产价值的确定,关德是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以上四种资产评估价值标准的侧重点各有差别,因而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其未来收益的潜能,那么公允价值就是重要的标准;如果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得某项特殊的资产,那么清算价值或者市场价值可能更为恰当。

2.收益法(市盈率模型)

收益法就是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的方法,也可称为市盈率模型。应用收益法(市盈率模型1对目标企业估值的步骤如下:(1)检查、调整目标企业近期的利润业绩。(2)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可采用的收益指标包括:目标企业最后一年的税后利润;目标企业最近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目标企业以并购企业同样的资本收益率计算的税后利润。(3)选择标准市盈率。通常可选择的标准市盈率有:在并购时点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选择市盈率时应确保在风险和成长性上的可比性。(4)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

3贴现现金流量法

这一模型是用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格,这就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资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对目标企业估价的步骤是: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贴现现金流量估值的敏感性分析。

(三)每个并购企业要实现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目前,并购按支付方式通常分为:现金支付、承担债务、股权交易等。并购企业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取决于并购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

因此,一般来说,当双方企业虽不属于同一所有制性质,但并购方经济实力雄厚,或者并购方虽资金不足,但在经营上能谋求协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般采用承担债务的方式为宜;当被并购方负债比例较高,但并购方通过提供技术和改进管理能为被并购方偿还部分债务的,应选择股权交易的方式;当并购方实力强大,能筹集足够的资金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资产时,可选择现金支付方式。

(四)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的合理化

企业并购步骤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并购因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组合协同等效应而为"3-今世界各国企业所追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剖析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提出了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

关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已有多种定义。赵宪武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可能性,同时,并购导致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杰弗里.C.胡克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买主为经营融资并同时偿债的能力引起的,“财务风险由用以为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由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一:从风险结果来看,上述定义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筹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但从风险来源来看,筹资决策似乎并不是引起偿债风险和股东收益风险的唯一原因。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

首先,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2第二,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第三,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如果仅仅用融资风险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则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所以,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包含更宽泛的内涵,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或者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2.1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掌握信息的质量,而信息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

2.1.1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

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由于它必须对外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因此,并购企业容易取得目标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目标企业若是非上市企业,则并购企业必须通过与目标企业的合作来获得相应信息。

2.1.2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

如果并购企业是善意的,并购双方则能够充分交流和沟通信息,目标企业会主动地向并购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料。这有利于降低并购的风险和成本,同时可避免目标企业管理层有意抗拒而增加并购成本。如果并购企业是恶意的,并购企业将无法从目标企业获取其实际经营、财务状况等主要资料,给公司估价带来困难。

2.1.3并购准备的时间

并购企业准备阶段越长,获取目标企业的间点相关资料就会越详尽充分,目标企业的估价越准确。

2.1.4目标企业审计与并购的时间点的长短

如果并购时间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时间越远,并购企业从年审报告获取的信息越不能代表目标企业并购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据此得到目标企业的估价就越不准确。

2.2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银行等中介组织也未能在并购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企业并购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能否及时获得并购资金,融资的方式是否影响企业的控制权,融资结构对并购企业负债结构和偿还能力的影响。比如,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机会;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2.3支付风险

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它与融资风险、债务风险有密切联系。支付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3.1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

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再者,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而不欢迎现金方式,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带来相关的风险。

2.3.2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

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即杠杆收购所产生的风险。杠杆收购指并购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用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方法。杠杆收购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改善获取信息的质量,采用合适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财务会计报表是被并购企业所提供信息的核心部分,因此,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取得详尽真实的财务会计报表是并购企业在对被并购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预期前的必要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它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它是现代企业并购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另外,政府应该实行资产评估的行业准人制度,规范评估业务准则。对于那些资质佳、信誉好的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颁发行业准人许可证并使其成为真正的资产评估行业市场的主体,杜绝不具资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资产评估。合理调节资产拥有单位、评估人以及同资产业务有关的权益各方在资产评估中的关系。

我国企业并购中定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企业并购中双方的动机和考虑的因素不同,所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也不同。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定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市盈率法、市场价格法、同业市值比较方法、帐面价值法和清算价值法。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3.2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视野开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致力于研究如何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完善资本市场和建立各类投资银行、并购基金等,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既包括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此前提下,再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人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

3.3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