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建模的评价模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40-06一 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政府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投入,给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室及网络设施设备,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硬件设施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上促进了城乡学生的教育公平。但是,在学校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在城乡二元化结构特征的区情下,由于小学学校数量多、设备维护更新不足、专业师资贫乏,学校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等因素,造成课程的普及程度和课程质量差异很大,虚设课程表、课堂“放羊”以及低效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较多民办小学由于老板不配备或不更新设备,使较大数量的外来工子弟未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教育或较规范的信息技术教育。
基于信息技术课程落实和课程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区域对小学生学业监测具有一定自的条件下,需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因此,笔者旨在通过小学信息技术的终结性评价研究,构建评价模型及其操作体系以加强课程实施的监督和课程质量的诊断,同时导向课程的有向发展,也期待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上成为可作为的指标参数之一。二 研究综述
终结性评价,是学业评价方式的一种,是诊断课程质量的重要方式。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查询,发现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研究开始于2002年,2009年之后明显增多,如图1。
其中,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研究点相对较为丰富,包括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不同评价分类下的研究,以及电子档案袋、考试系统开发等支持性手段的研究,相比之下,初中小学对评价的研究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这与十年来三个学段课程实施现状及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为相符。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评价的文章共有37篇,主要集中在基于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没有关于终结性评价的研究。
自2004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初高中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纸笔测试、非纸笔测试及“纸笔+非纸笔测试”三种。其中,通常把非纸笔测试称为无纸化考试,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上机操作、作品设计制作、项目型任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开放性考试等。高中教师在开展学分认定工作、初中教研组织部门开展学业评价时,采取这些测试形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例如云南楚雄洲牟定县杨彬老师作为教研员从06年开始组织本县各区开展这几种终结性评价的实验,对山区、城区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对山区学校硬件条件不足而因地制宜地采用“笔试+作品考试”的方式,对于小学的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另外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质量抽测实施方案,发现近2年来在实践中有部分地区借鉴初高中终结性评价方式作用在小学上,笔者选择其中三种评价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它们较不符合本研究的需要,见表1。
英国信息通信课程GCSE(Generral Certificate 0fSecondary Education,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是评估学生成果的手段,它的试题基本上是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依托进行的,采用纸笔测试,通过试题描述创设过程化的情境,唤醒学生操作和问题解决的体验,是考查较长阶段学习之后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它人性化和过程化的设计思想很值得借鉴,但是同时,笔者也认为它较适宜用于学段性的终结性评价,不适用于国内学期质量监测,特别是不适用于小学阶段、且起点较低的区域。
在评价实施的操作管理上,个别新课程实验省,例如海南和山东省,以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会考、高考科目的方式。保障了课程的正常开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无纸化的考试方式在考核目标上划分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方面,并且较为强调操作技能,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仍然较少。
综合文献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小学生心智特点,笔者定位于基于真实软件系统环境下的操作测试,试题设计依托软件基本工具但基于学生生活体验设置半开放式微型作品考查学生基本操作和方法技能。同时也考虑到,对于城乡差异大的复杂区情,采取一把标尺、一套评价指标工具、一刀切操作,与目前城乡硬件设施差异大、设备淘汰更新进程不一的现实不符,未能实现科学、客观衡量的目标。鉴于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差异性和课程质量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笔者意图建立一种面向区域实施的结性分层评价模型。三 小学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作为课程质量评价,要符合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地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要能诊断和反馈结果信息,提供改进发展的机会,要实现学业的水平性要求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层次发展的双赢。
本评价模型除了体现评价的科学性、目标性、导向性、激励性等内涵原则外,还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评价客体的人本性原则。人本性是指以人为本,以学生接受教育和信息素养发展为根本需求,以教师在其所处条件下可行的课程目标为依据,促进师生的主体发展。
(2)评价目标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学片硬件条件不一的学校建立分层评价等级,对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信息技术学情起点的学生建立层次性评价标准,能够诊断和反映操作性与创造性的能力差异。
(3)评价实施的操作性原则:操作性是指要便于评价实施的操作,是满足不同层次学校硬件条件、师资专业技术水平下、学校人力安排下可实现的检测评价,是数据有可比性的检测,是尽可能保持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一致性的检测。
2 评价等级模型构建
依据能力发展的规律和分层评价的理论以及因地因人施测的现代考试理论,笔者借鉴企业的IT评估模型,建立了楼层式评价(Floor Mode Assessment)模型,简称FMA模型,如图2所示。
(1)楼层式等级设置
用A级别代表学校能够落实课程,保障课时,规范开课。对正常开课学校的学生水平情况设置5个评价等级,由低到高分别用lA至5A来标注。其具体含义及描述如下:
1A级(初始级):表示处于起步尝试阶段,懂得一些基本操作,但未形成稳定技能。
2A级(基本级):开始形成一些技能反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止于一些简单、固定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 SPSS统计软件 模型构建
一、SPSS统计软件特性分析
(一)SPSS统计软件应用范围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是一种“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开始时它的全称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但最后被命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它最初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有Windows和Mac OS X等版本。后来随着SPSS公司对这款软件的更新与改进,它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起来,它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都有涉及,并且都收到使用者的好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杂志报刊都对SPSS统计软件的各方面功能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二)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实例分析
某高校要对大学生党员素质进行评价,以便于对发展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工作实践。他们首先选取了“道德品行”“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心理素养”这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员素质进行评价,然后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对党员的要求来判断学生党员是否能做到其中一点。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从发出的300份卷中筛选出有效的188份,然后用SPPS统计软件对分卷信度用克隆巴赫系数测量,该系数表示的是问卷调查结果总变异中由不同被调查者导致的比例占多少,整个问卷和各个子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如下表所示:
为了验证所获得数据的有效性,该试验还进行了Bartlett’s Test和KMO指标验证。Bartlett’s Test检验的sig为0.000说明参与分析的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总整体,而KMO的取值在0到1之间,所得到的值越接近1,表明这些变量对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这些因素很好的解释了大学生优秀党员应当从什么地方开始培养,而SPSS统计软件则是验证了这些因素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素质评价模型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年轻人的思维也追上了时代的最前端。步入大学殿堂的“90后”一代年轻人,他们追求自我和个性的特点越来越显著,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分析也遇到了挑战。如何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来构建素质评价模型是新一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型构建的作用
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要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政治思想、心理素质四个因素考虑,这四个因素涵盖了大学生的外在处事能力和内部思想,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职业素质比较全面的评价。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模型由这四个因素构成。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对职业素质评价所占比重的大小,然后根据各个因素所占的比重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型,得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重点。
(三)SPSS软件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情况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当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质,也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自身优秀职业素质的期盼和要求。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涵盖了学习、工作、政治、心理等四大方面,以大学的具体生活为基础,由校园小范围扩大到社会这个大范围,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运用SPSS统计软件,可以得出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的重点,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达标和不达标的地方,加以改正。
三、结论
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评价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的必要条件。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认清自己与社会外界的关系,有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而在SPSS统计软件的分析下,可以看到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由多种原因共同决定,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多方面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62―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扩充,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因此,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显得愈发重要。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缺失、实践避重就轻、评价习惯于走“老路”,使得建模思想的渗透效果不是很理想。下面,笔者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认识不够。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将重点仅落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上,只是为教知识而进行教学,学生缺乏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寻求数学方法的体验。尽管也有一些“过程”的设计,但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学科内部纯粹知识之间的演绎过程,缺少对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
2.用模意识差。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方面,更多的是为联系而联系,缺少对多样化的共性分析、提炼及优化,不能形成具有稳定性的一般模型。探究、合作拘泥于形式,缺少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很少将这些学习方式与建模联系起来,没有“建模”和“用模”的痕迹。
3.评价方式单一。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评价多以解题为主,优劣取决于得分,对于学生建模意识、建模能力的检测显得苍白无力。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行为存在严重的错误导向,导致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建模能力的培养。
二、渗透建模思想的策略
1.精选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建模的兴趣。数学模型都是具有现实的生活背景的,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4名男生一组,5名女生一组,进行套圈游戏比赛,哪个组的套圈水平高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如比^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绩等,但都遭到否决。这时“平均数”的策略应需而生,于是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了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适用环境、条件等。
摘要:通过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建模的现状,进而对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展开了探讨,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模思想 现状 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扩充,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因此,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显得愈发重要。
一、数学模型的概述
数学模型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它或者能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或者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或者能提供对象的最优决策或控制。在这里,数学模型被看成是一个能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的有用工具。从本质上说,数学模型是一个以“系统”概念为基础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一小部分或几个方面抽象的“映像”。也有人说,数学模型就是应用数学的艺术。
二、小学数学建模的现状分析
就建模而言,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定位缺失
现在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目光仅仅落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维度上,只是为教数学知识而设计教学,从铺垫到新课再到练习,亦步亦趋,学生缺少生活的原型作为支撑和背景,缺少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寻求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等体验。尽管也有一些“过程”的设计,但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学科内部纯粹知识之间的演绎过程,缺少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2、实践避重就轻
在与生活的联系方面,更多的是为联系而联系,是浅表性的,淡化了将“生活问题”进 行“数学化”的处理过程,价值取向有偏差、不清晰、热衷于算法多样化等的具体操作,认为多样化的程度越高越好,缺少对多样化算法的共性分析、提炼及优化的过程,不能形成具有稳定性的一般算法模型。探究、合作拘泥于形式,缺少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很少将这些学习方式与建模联系起来。练习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机械重复,没有“用模”和“建模”的痕迹。
3、评价习惯于走“老路”
在小学数学的评价试卷上,很难看到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检测学生建模能力为目的的问题。除了基本题的考查外,则是以知识深度为考量的“难题”。评价的手段、方法和内容对日常教学以及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需要与时俱进,适时改革和完善。所有这些都缘于教师对高屋建瓴的教学观念与方法研究不够,建模意识比较淡薄。
三、小学数学模型的构建策略
1、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情景的创设要与社会生活实际、时代热点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与数学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可操作,以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2、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实现通过生活向抽象数学模型的有效过渡,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具体生动的情境问题只是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如果忽视从具体到抽象的跃进过程的有效组织,那就不成其为建模。如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如果只是让学生感知火车铁轨、跑道线、双杠、五线谱等具体的素材,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当学生提取“平行线”的模型时,呈现出来的一定是形态各异的具体事物,而不是具有一般意义的数学模型。而“平行”的数学本质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距离保持不变”,教师应将学生关注的目标从具体上升为两条直线及直线间的宽度。可以让学生通过如下活动来组织跃进过程:①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呢?②动手实验思考:在两条平行线间作垂线段。量一量这些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工人师傅是通过什么办法使两条铁轨始终保持平行的吗?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平行的理解必定走向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从而构建起真正的数学认识。在这一过程的组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操作等思维活动,将本质属性抽取出来,构成研究对象本质的关键特征,使平行线完成从物理模型到直观的数学模型,再到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3、重视思想,提炼方法,优化建模的过程
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都在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它是数学模型存在的灵魂。如《圆柱的体积》教学,在建构体积公式这一模型的过程中要突出与之相伴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模过程。一是转化,这与以前的学习经验相一致,将未知转化成已知;二是极限思想,这与把一个圆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类似,这是在众多表面上形态各异的思维策略背后蕴藏的共同的具有更高概括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体验,可以催化数学模型的建构,提升建构的理性高度。
4、回归生活,变换情境,拓展模型的外延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如初步建立起来的“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它是通过“鸡” “兔”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列举穷尽,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扩展考察的范围,分析当情境数据变化时所得模型是否稳定。可以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分析:“9张桌子共26人,正在进行乒乓球单打、双打比赛,单打、双打的各有几张桌子?”“甲、乙两个车间共126人,如果从甲车间每8人中选一名代表,从乙车间每6人中选一名代表,正好选出17名代表。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等等,使模型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中学数学;教学
一、数学建模思想及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抽象,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其中实际现象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现象,又包括抽象的现象.数学建模还可以很直观地理解为:数学建模就是让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往多元化学家方向发展.数学建模现在被广泛应用,例如工业、农业、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数学模型其实质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简化,它的存在形式一般都是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它并不是与实际的问题相同,二者在本质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实际生活中,对一种实际事物的描述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进行,例如语言、录像等.而数学语言以其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的特点,在描述各种现象时体现出其别具一格的严密与贴合实际.如图1为现实对象与数学模型的关系.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严格而又严密的数学语言来对实际事物进行描述.有时是需要做一些实验,而这些实验就是用数学模型来替代实际物体.运用数学来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一个难点,数学建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使抽象事物变得直观化.数学建模的过程如图2所示.
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弄清实际对象的特征.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假设不同模型也就不同.过于简单的假设很有可能导致模型的失败,因此,必须进行补充假设;过于详细的假设,想要把实际现象中所有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这样会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总而言之,在进行模型假设时,要把主次分清楚,尽可能使问题均匀化.
模型建立:在把变量类型分清的基础上,还要恰当地使用数学工具.只要把问题的本质抓好,就能够使得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化,一定要保证模型本身的准确性.
模型求解: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运算.
模型分析:对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的决策控制.
模型检验: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对象相结合,对结果进行评价.
模型应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数据的收集是建立模型的首要工作,这些数据是要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然后对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行观察和研究,抓住问题的本质;最后把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起来,运用数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其实数学建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各类学科重视起来.数学建模已经在各大高校的教育中广泛地应用起来,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相应的数学模型,如果遇到问题只是单纯地考虑问题,而不用具体的数学工具来解决,虽然能够解决这问题,但是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也都是来源于实际问题,如果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来解决引入的实际问题,那么这个知识点就是数据模型.从中学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中的应用实例越来越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基本上每章都有数学应用,虽然这些都是些简单的问题,但是它确实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所用之处,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融合在一起,能够存储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式,这是向学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基础.
二、实例分析
现实世界中,最优化问题普遍存在,我们知道解决最优问题有很多方法,针对高校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运筹学来解决,但是针对中学生而言,是不能用运筹学的,只能用函数的最值来解决,通过目标函数,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函数的方法来解决.
例某工程队共有400人,要建造一段3000米长的高速公路,需要将这些人分成两组,分别完成一段1000米的软土地带以及一段2000米的硬土地带,据测算软、硬土地每米的工程量分别为50工和20工,那么要想使全队筑路的时间最省应如何安排两组人数呢?
建模分析两组人员分配完之后,由完成工程较慢的一组决定全队的筑路时间.
解设在软土地带工作的一组人数为x,则软土地带筑路时间为f(x)=50×1000x,硬土地带筑路时间为g(x)=20×2000400-x,其中,x∈N,且0<x<400.
当f(x)≥g(x)时,全队筑路时间为h(x)=f(x);当f(x)<g(x)时,全队筑路时间h(x)=g(x).设f(x)=g(x)的解为x0,易知h(x)在(0,x0)上为减函数,在[x0,400]上为增函数,因此当x=x0时,即x=222时,h(x)有最小值.
又h(222)=f(222)=225.2,h(223)=g(223)=225.9,
当x=222,软硬地带分别安排222人和178人时,全队筑路时间最省.
三、结语
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要死教,学生不要死学,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正是现代教学所要求的,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不仅让学生学到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伟大作用,以及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世日.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7(31).
[2]马鹏翼.中学数学建模中的常见模型举例[J].成才之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