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134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1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精细化管理”,其内容一般有三――即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管理手段三者的精细化,而三者的最直接共同目的,则在于以各种形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此方面的著名案例当属日本的丰田公司,21世纪初,该公司获得的利润超过了美国的福特和通用两家同行公司利润的两倍,其手中的交易券总价则超过了美国“汽车三巨头”――前述两家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之和。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其是丰田公司稳步推行精细化管理所获得的成效。

12精细化管理的外延

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相合,故而其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向整个社会“各个角落”加以“渗透”的机会,故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必然会获得相应的外延。因为现代管理要求服务质量、社会分工两者必须同步精细化,而这一时间的“外延”即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为民主管理与制度建设,以此来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在其过程中将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并具体化和明确化,同时把高标准的工作规范向其中每一工作步骤、每一环节、每一工作加以细化。

2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范畴

21工作规程精细化

从客观角度而言,医院后勤岗位早就有相应的规程了,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其往往并不完善,尤其是难以有效地展示出岗位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故而应对其加以相应完善。如在病房中某一设施需更换,维修者应在接报后何时开展维修工作,维修时长情况如何,耗材数量,保用期长度、善后处理、工作质量考核、奖惩方案均应在规程中有所体现。

22消耗计量精细化

一般而言,医院后勤保障层面上提到的“消耗”无非来自医用供给和后勤保障岗位本身两个方面。前者一般包括病房内家具、办公用具、被服、印刷品、纸张、煤气、暖气制冷、水电之类的消耗,对其应有效做到或装表计量,或文字精确统计以形成成本考核;后者的典型例子则是室外环境区域保洁活动中在用具用水等方面应制定出应有的统计和与之配套的计量标准制度。

23医用供给及维修合同履行保障精细化

按照一系列现实情况而言,医院多以招标采购的形式确定医疗设备物资供给方,并在其后以合同的形式予以保障,而在此层面上的“精细化”则包括两个层面――即合同制定时的“条款精细化”和保障履行的“方式精细化”。如应明确规定医疗设备的违约责任、维修保用期、试用期、安装调试期、到货期等,从而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并且确定管理责任人,对一系列活动落实为翔实的文字记录。

24成本核算精细化

大体上可以将医院在后勤保障方面成本分为六个类型:一是聘用物业公司开支,二是后勤工作人员各方面费用,三是日常耗品资金,四是设备维修资金,五是购入设备物资资金,六是基础建筑资金。在对此六者的核算精细化方面,一要做到基于精确统计来核算出总体后勤投入,并以之作为次年预算依据;二要精确核算出各科室和岗位在后勤保障层面上所需的成本,从而形成“成本消耗标准化”的基础。

25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结构和岗位编制精细化

在此方面的问题同样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后勤保障系统的工作门类构成――一般而言,可以按其“社会化性质”将其划分为“可完全社会化”者(包括非医疗救护汽车、电器维修、燃气供给、被服清洗、绿化、餐饮、保洁、保安等);“无法社会化”者(包括计算机网络维护、供热制冷、水电维修之类);“无法与医院分离”者(包括集中供氧、排污、消防监控等)。其二是应准确核计留存医院编制的后勤工作岗位,从而尽可能减少冗员且不影响医院运转。

26紧急状态医院后勤保障措施精细化

“紧急状态”一般指的是医院灾害性事故或社会紧急医疗救护任务,在此方面,医院后勤保障方面也应有相应的人、财、物准备和与之配套的精细化应急预案。

3医院后勤保障管理精细化的路线图

31树立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正确观念

实践证明,“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而其也在如今逐步渗透到全社会当中,对于这一趋势,医院方面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各种精细化管理活动,应定位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应定位为基于降低成本这一目的,并尽可能地将工作成果和服务“精品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符合;应长期、逐步地推行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地调整其所涉及的各方面利害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医院发展的战略这一层面。

32普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在此方面的主要工作方式在于推行激励机制,从而在“人人参与”中将精细化管理“自愿化”乃至于“自觉化”。为此,首先要加强教育,将有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知识内容加以普及,其次则应将参与精细化管理结果变为实际利益的获得――如某锅炉工借助于操作方法的改进而使得自身工作中的消耗标准煤这一方面每班下降了一吨,而在市场上,一吨标准煤平均定价为人民币300元――在先前的粗放管理方式之下往往讲究“节约部分充公”,但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奖惩兑现”的规定,该锅炉工就可以在其中分得相应部分的奖励――而这样的情况则势必调动其同行的积极性,并且使医院节约了资金,形成“多方共赢”的效果。

33逐步、稳定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在此方面可采取以下步骤:逐步精细化岗位操作规程与相应的常规管理规程,在其间对不同岗位的“节流”目标加以明确和逐步实现;借助于“劳动组合”的形式,提升人员脱岗培训方面的力度;开展“精细成本核算”活动,在其间形成包括后勤岗位在内的“成本投入标准”,并在操作中进一步实现盈亏自负;对后勤保障系统的结构加以优化,甚至可以将一些岗位“社会化”;对管理层次加以优化,逐步形成类似于董事会的“医院后勤理事会”并管辖医院建立的后勤公司,即形成所谓“多头对一头”模式。

参考文献: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第2篇

为有效提高医院后勤服务效率,提升后勤管理水平,使后勤保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院从2012年建立了后勤行政查房制度。后勤行政查房它不仅是临床科室、病员与总务及后勤各班组之间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且更是分管领导、总务科、各后勤班组负责人深入临床科室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我院通过一年多的后勤行政查房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1、后勤行政查房的目的:后勤行政查房旨在进一步强化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后勤保障,进一步体现 “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医疗工作环境。通过后勤行政查房将工作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到事“先”、事“前”、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把问题解决在发现“后”、出现“前”,确保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到位,从而促进医院工作可持续发展。

2、后勤行政查房的内容:按照医院制订的科室管理标准,文明服务标准,确定后勤查房所要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环境、住院设施、水、电、气、暖运行、膳食供应、治安和消防管理、卫生保洁等管理,以及面对面询问患者交流沟通,征求患者和科室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3、后勤行政查房的原则和方法:

3.1 原则:我院推行后勤行政查房主要坚持三原则。一是检查与沟通相结合,以沟通促进相互理解,二是检查与指导相结合,以指导促进相互信任和支持。三是检查与考评相结合,以考评结果作为衡量科室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标尺,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2方法:

3.2.1 确定查房内容。每次查房前,总务科根据上级部门和院部的工作要求和一段时间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根据医院研究决定、布置需要落实的重要事项,安排查房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了后勤行政查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2 明确查房人员。成立后勤行政查房工作小组,由总务分管领导带领,总务科全体人员、后勤各班组长、后勤整体外包单位的负责人每月深入临床、医技等科室进行后勤行政查房。

3.2.3 决定查房科室。总务每月定期轮流对肝科、肺科、医技科室等科室进行后勤行政查房。在查房时间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错开科室工作高峰时段。

3.2.4 做好查房记录。做好查房记录是关系查房效果的关键之一。后勤行政查房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总务科长和副科长担任小组长,深入临床各病室面对对面与病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积极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并对科室和病员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记录,以便查房结束之后及时进行梳理,保证病员和科室所反映的问题不遗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漏掉。同时,在后勤行政查房过程中,我们不但听科室反映问题,更主要是在查房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2.5 召开后勤行政查房工作小组会议。每个小组就科室、病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中汇报,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明确督办内容、责任科室、责任人和要求完成的时间等。

3.2.6 实行跟踪落实到位。总务科针对科室和病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查房过程中发现问题全部进行编号记录,并下达《医院后勤行政查房督办表》,由总务科实行跟踪,形成了一个管理的闭合循环。同时建立了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对任务情况完成好坏与科室绩效相直接挂钩。确保查房内容落实的时效性和执行力。

4、后勤行政查房取得的成效:

4.1 临床需要后勤解决的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根据统计,2012年全年共组织后勤行政查房12次,收到科室、病员意见和建议88条,答复率达100%。

4.2 临床及医技科室在管理中不到位及时指导和整改。对于科室内安全防范、服务质量、卫生保洁等存在问题,总务科都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整改措施,2012年对10个科室提出了整改措施,占整个后勤行政查房科室的40%,达到了预期效果。

4.3 总务科的满意度同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2年比2011年从原来的92.5%提高到94.76%,并在医管中心年度调研中得到了医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推广,也得到了临床科室、病员的肯定和赞扬,取得了一定成效。

5、后勤行政查房的体会:

5.1 分管院长重视是搞好后勤行政查房的关键,它有利于掌握第一手资料,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分管院长查房作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以及持续改进工作的一项制度常抓不懈。查房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自查自纠,认真改进存在的问题。

5.2 建立考核反馈机制是后勤行政查房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后勤行政查房的目的是指导临床科室开展好工作,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践证明,考核反馈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是后勤行政查房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第3篇

【摘要】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染病医院实行后勤社会化保障,对提高传染病医院医疗质量,减轻医院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传染病医院在实践后勤社会化管理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收到的成效作出总结。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 后勤服务 社会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1.053

后勤服务是一项非常繁琐、又比较辛苦的工作,是医院的“门面”和“窗口”,也是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的后勤工作做保障,医疗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开展,甚至无法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各个领域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后勤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医院后勤管理必然由自我配套封闭式的“供给后勤”和“福利后勤”向社会化服务转化,以适应医疗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后勤社会化不是简单地将医院后勤推给别人,而是要引入第三方专业的服务和管理理念以及高效的用人方法。

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目的是要降低后勤部门的服务成本,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维护患者、职工、医院和国家的利益[1]。为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社会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传染病医院实际,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传染病医院的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还面临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探讨。

1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原因

1.1思想观念保旧,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传染病医院是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吃公饭的保旧思想仍然存在,后勤部门人员的问题更加凸显。“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主动意识,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存在等、靠、懒、拖等现象,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种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员工队伍精神状态低沉,不思进取,严重影响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医改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要求。

1.2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

传染病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场所,后勤服务工作涉及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后勤服务工作面对的不单是医院职工,也要面对各种类型传染病的病人及家属;既要面对常规的衣食住行后勤保障,也要面对环境卫生、医疗废物处理、院内感染部分流程控制、职业暴露防护等,这些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医疗救护工作的质量,甚至可能成为医疗安全隐患。而现在传染病医院的后勤部门,设施装备落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医院建设发展的要求。

1.3员工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岗位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传染病医院,医院后勤部门的人员基数偏多,年龄层段偏大,普遍学历偏低,技术含量不足,加上一些人事制度照顾性安排,医院的后勤部门成为名符其实“收容站”,这些导致后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层面较低、专业技术不强、能力水平不足;另外后勤人员定期培训不够,综合素质能力偏低,不能满足医院后勤工作岗位不断发展的需求。

2传染病医院后勤社会化的难点

2.1观念转变问题

传染病医院的后勤人员,因为缺乏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对传染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医院是实行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后勤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影响了后勤队伍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另外,社会化管理服务公司进驻医院的传染病区也存在一定的顾虑,在人员培训和职业防护上须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导致公司和医院的协作性降低,整体影响工作的成效。

2.2体制转变问题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涉及体制的根本转变,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最终与医院整体规范分离,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使职工从感情上难以割舍,思想上难以接受。但现有的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已成为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要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极深刻的内涵是医院后勤服务体系将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通过市场竞争的磨练,在产权清晰、确立法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医院原来的自我封闭的后勤部门,逐步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服务实体,与医院完全脱钩,实现后勤服务企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动态发展。

2.3职业暴露防护问题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和后勤服务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包括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作为传染病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是首要重点和难点工作。后勤社会化后,医院和社会化服务管理公司完全脱钩,成为两个自主经营的个体,在后勤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方面存在不少隐患,例如培训不到位、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暴露发生后处理救助体制不健全等,都危害着后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3传染病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实践经验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医疗机构的内部机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深刻变革,传染病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要牢固树立以发展卫生产业来推进卫生事业的观念,打破传统,引入竞争,完善监督和考核体系、提高服务专业技术水平[2],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改革解决传染病医院后勤发展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一线和病患对后勤工作的需求,促进医院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医院文化熏陶、个别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后勤人员认清形势、顾全大局、转变传统观念,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医院的改革发展。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提高医院后勤保障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必须要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才能与时俱进[3]。加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工作责任感,正确认识后勤服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自觉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树立技术荣耀、凭技术服人的思想观念。要从根本上“治愈”医院后勤管理的顽疾,必须从转变思想开始,进而改革现有的运行机制、人才任用与培养模式和建立完整而有力的规章制度[4]。

3.2加强培训,提升能力,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

传染病医院的后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严格掌握防护职业暴露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避免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作为医院管理部门,必须要求社会化服务公司严格按照传染病医院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按照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新入职的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的员工要采取多次循环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人人都合格。引导后勤人员要自觉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真正掌握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不能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采取岗位自学与有计划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强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3.3加强督导,健全组织,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考核监督是医院后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督导,对改进和完善后勤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以科学、高效、专业化的管理为手段,积极倡导“医患至上,服务一流”的管理理念,为医患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5]。加强后勤社会化督导工作,成立督查小组,抽调专业骨干人员,坚持按照传染病医院后勤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对后勤工作进行定期督查考核,考核采取现场抽查、突击抽查、联合督查等方式,对量化的工作指标进行逐项考核,按照分数多少进行排名和奖罚;在制定发展目标、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服务响应时限、人才培训、质量考核及薪酬奖惩等,尽快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6]。定期召开考核监督通报会,对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社会化服务管理公司当场对问题进行整改答复,承诺整改的措施和时限,如在承诺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的,将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进行罚金,连续三次整改不到位的,医院可单方解除合作协议。

分三个类别开展满意度调查,一是本院职工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二是住院病友及家属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三是门诊病友及家属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根据满意度情况对社会化的后勤工作进行考核评定,满意度不达标的将进行罚金。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后勤社会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医院后勤建设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4小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染病医院后勤社会化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明确医院的定位和职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结合传染病医院实际,不断调整阻碍发展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树立“以患者和临床一线为中心”的后勤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后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能力水平,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传染病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麟,唐羽,谢磊,等.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创新[J].中国医院,2013(11):4-5.

[2]陈锟.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践体会[J].现代医院,2012,12(11):136-137.

[3]郭灵常,何贵强,周之平,等.高原部队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做法与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49-550.

[4]李延年,赵铁.后医改时期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4):77-78.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程再造;思想政治工作; 服务满意度;医患氛围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流程再造相结合在后勤管理中的意义

医院后勤管理引入流程再造的理论,首先它有利于改变医院后勤管理原有体制,创新后勤服务模式。其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院后勤服务运转机制,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最后,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升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与临床一线良好的沟通桥梁,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实现对患者实行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二、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医院后勤管理流程再造模型

(一)通过满意度调查确定后勤工作流程再造的对象。我院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对后勤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并提出意见、建议。评分结果见表1:

表1:后勤处满意度调查分数情况表(仅以2014年为例)

2014年上半年满意度调查显示:各临床科室、患者及家属对维修不及时、质量差等情况表示不满,患者及家属意见大,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甚至对后勤产生抵触。在下半年调查中,各科得分均有一定提高。但对维修问题依旧存有较大的意见。因此,后勤党总支决定以工务科的维修问题为创新突破口,总结缺点与不足,改变原有维修运行体制,对维修工作进行流程再造。

(二)工务科服务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工务科主要承担着医院内部水、电等设施的维修工作,但很多维修工作存在以下弊病而不能维修到位:1.职工老龄化严重,青年职工还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工作,人员断层严重。2.观念落后,服务效率低下。3.服务不够专业,不能满足新型设备的维修要求。4.管理松散,传统的管理随意性大。这些不但影响了医院后勤维修工作的效率和服务形象,也造成了医院各临床科室对维修服务的不满意。

维修工作流程再造模型实施过程。后勤党总支采用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因素分析法来对维修问题进行流程再造,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后勤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1.调查阶段:一是定性访谈。通过满意度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主管人员采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了解维修满意度低的真正所在。一是下到各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从中了解对维修流程再造的切入点,并进一步采取主动与临床一线沟通的方式安抚医护人员的不稳定情绪,也初步缓解了对后勤工作的不满。与此同时,深入到维修各班组,了解维修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如:维修中存在配件到货不及时、维修工具不齐全、以及在维修过程中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不畅等问题。通过对维修人员的思想疏导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对他们提出的诉求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并对维修人员提出的改进维修方法、维修流程等问题,后勤总支有针对性制定了提高维修质量的对策。二是定量自查,对以往记录的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维修完成率为80%,有20%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完成(其中材料不到位的占5%;人员技术力量达不到标准的占10%,接听维修电话不及时,报修不明确的占5%)。2.分析阶段――因素分析法:根据上述反应的问题,后勤总支组织相关负责人及各技术骨干开展群策群力会议,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包括维修人员缺编;人员技术力量落后;与科室沟通不够;报修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维修工具、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工具使用方法不当;材料采购、到货不及时;配件更新换代;维修查找故障的方法不明确;维修后再次发生故障等。3.改进阶段:通过对维修工作整个流程再造,2014年底工务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经过对整个维修工作的流程再造,制定新的报修流程,并建立了日常维修巡检制度。第二,改变原有随报随修的状态,成立维修巡检小组,主动下科室服务。第三,将部分维修工作外包,减轻现有的维修压力,提高全院整体维修效率及质量。第四,建立材料二级库,材料定期进行采购,改变原来现修现领材料的情况,避免了材料供应不及时耽误维修。最后,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前勤对维修的意见,建立前勤、后勤沟通的桥梁。

三、实施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总支在对第二住院楼复查的过程中发现水龙头、电灯、门锁、冲水马桶等易损部件的完好率达到了90%;在2015年上半年调查中,工务科的服务满意度上升了2.2分。

医院后勤保障改进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认知;流程管理;危急值;质量控制

3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04-01

1认知程度

危急值是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边缘的检验结果。临床医师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能得到挽救,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危急值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规范性、制度性而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以此提高患者抢救的时效性,提升医疗水平和患者医疗安全。危急值管理的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章程化的危急值处理操作程序,以及相匹配的监督管理办法。危急值管理的相关部门包括检验科、护理部、临床科室、信息部门等。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了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以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切实提高患者就医质量。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部分,属于ISO15189实验室认可文件的管理范围。在完成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工作流程中,护理工作是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这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中起中心枢纽的作用,可畅通危急患者的绿色诊疗通道。护理人员对危急值标本分析前质量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危急值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规定医疗业务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对各科“危急值”报告和处置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临床、医技科室执行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分析总结,持续性改进“危急值”管理制度。

2评估原有流程,列出目前存在问题

2.1原有应用管理存在问题医院有关部门对“危急值”不够重视;实验室与护理部未建立或完善“危急值”制度;“危机值”报告时间要求不明确、报告记录不全等。原有管理流程责任未明确,血标本放置时间长。医务人员责任问题血标本姓名、床号、住院号不符合,患者进食后,服药后采血。

2.2护士技术问题护士采血技术不过硬,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过多引起溶血;摇匀抗凝剂方法不正确;在输液的血管通路采血,导致假性“危急值”结果.其他真空采血器管内负压大,血液以较大流速冲入管内或抗凝血用力震荡,造成红细胞机械性破坏而溶血。

3流程的落实与管理

3.1设计危急值管理的监控流程护理部与医务科联合组成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化验室主任、后勤保障组长为主要成员,针对危急值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及患者进食后采血等问题,负责设计危急值管理过程中危险因子评估表,制订危急值管理监控流程,对全院检验标本进行监控管理和提供技术指导。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明确危急值管理的目标,制订与之配套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逐渐使护理人员不折不扣执行流程并养成工作习惯,确保流程中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3.2临床应用危急值管理流程实施如下。建立责任明确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包括检验室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病区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组危急值管理制度,三个制度互相渗透、互相约束。病区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登记本》,眉栏内容:日期、时间、床号、姓名、住院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报告者的姓名、接电话的签名、被通知的医师的时间、姓名等。当班护理人员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以及其他重要的检验、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危急值”接获登记后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医师,记录通知时间与医师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