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职业中学;就业导向;技能教育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几乎无处不在,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行业也由此日渐兴盛起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适时地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与课程,有针对性的为社会以及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行业输送了大批技术性人才。但现实情况是,该类人才的就业与工作状况不容乐观。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维修与维护人才的培养。

一、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行业现状

为获得一个关于计算机维修与维护从业人员整体状况的了解,笔者对淮安市和洪泽县的280名计算机维修与维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学历来看,56%的人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35%的人具有专科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9%;从工龄长短来看,超过5年的占21%;从业务类型来看,软件更新维护占91%,硬件及其它维护占9%,其中在硬件维修维护中,只有5%的业务是实质上的损坏硬件修复,95%则是硬件的更换。导致硬件维修业务较少的原因之一,就是维修人员缺乏较高的硬件技术水平,大多停留于硬件的简单更换与安装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行业人员的学历、工龄及技术水平结构等不尽合理,并且随着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人员和硬件工程师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导致了尽管当前计算机维修店门林立,却无法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维修维护人员的技术力量。职业中学的技能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职业中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定位的不准确

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影响着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目标的确定。目前,争论的焦点是是否有必要在职业中学开展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教学;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我们以往对计算机硬件技术教学的不够重视,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今行业内部较低的硬件维修技术水平。

(二)教学计划、内容陈旧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新产品与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行业,如不能及时在教学中引入新知识,很容易造成内容滞后。目前,职业中学对硬件课程教学计划、内容的制定,主要依据本校的设备和师资状况,这就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主流硬件技术差距较大,造成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三)教学重课堂、轻实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相比于软件类课程,其教学实施难度更大,投资也较大,对教学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实践教学开展的比较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不扎实,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对计算机课程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学生对抽象性较强的电路、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上述知识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加之缺乏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中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

按着社会需求的“金字塔匹配”思想,处于技术型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人才培养必须紧扣市场需求,降低用人单位的再培养成本,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开设旨在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开设原则

第一,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原则。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维修维护技能。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核心技能”的内涵,需要我们不断的论证、修订与整合培养方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过程。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计算机硬件匹配与构成、元配件工作原理、电子电路基础等是职业中学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需要通过多元化实训基地,化整为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学生的维修职业嗅觉。

第三,就业导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面对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思路。而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行业也迫切需要适合于社会可持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方案

以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硬件匹配与组成、元配件工作原理、电路与电工学、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等知识为先修内容,配以旨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实验与实训课。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熟悉各部件工作原理及协作机制,学会使用常用维修工具,具备测量、测试、焊接、微小元器件代换等技能。作为以综合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知识与内容可放在学习生涯最后来集中学习,并且以专题实训、实践操作和生产实习等类型的学习活动为主。

四、结束语

笔者自1999年起一直担任职业中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教研工作,2008年起参与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期间深入调查了市场人才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反复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健全了职业业中学实训基地以及大部分视频教学课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教学方面,学生学习效果与技能优势明显提高,课程教学改革初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珍.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及目标[J].西北职教,2009,(05).

[2]朱家梅.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基础知识 实践动手能力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又决定,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开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校的中专学生更应当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去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

现在,中专学校虽然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课程都还比较基础,同当今流行的知识还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应当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同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特别是现在的中专生基础普通比较差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一、适应市场经济,确立专业改革目标

当前计算机科学及计算机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多媒体化和行业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尽管我国中专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无论是设备还是师资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教育也取得较大成就,但面对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与之相应的计算应用教学就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的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使用计算机进行一定文字、数据处理,也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工业控制单片机接口电路,以及操作和维护计算机。但在计篡机网络的使用和维护,信息处理中多媒体制作,广告影像中图形图像处理,工业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办公自动化中的电子商务等岗位中,都缺少合格的中等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显然,应由此确立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如果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是学不好计算机课的。特别是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够做些什么,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而不愿意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在上这门课的内容之前,先讲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人和事,比如比尔・盖茨的创业史等,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种向往,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再讲一些计算机和网络能够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让学生们知道现代生活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从而增强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学习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

三、坚持科学发展,优化课程设置

中专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其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考虑职业教育的需要,按照将来学生就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对不同的专业要安排相应的专业课程,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淘汰一些过于简单的操作基础教学,对于教学内容要进行筛选,尽量加入一些与实际相接近的科目,淘汰一些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课程和一些已经被淘汰和即将被淘汰的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开发。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得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和发展,专业化、行业化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不断涌现,许多计算机专业课程陈旧的滞后现象立时显现出来。所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盯破单一按学科系统组合的结构,应向专业化、行业化和通用化方向发展。

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大多数求职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如普通职高、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都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文字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的社会需求渐趋饱和,而行业性或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看好。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也处在不断变化改革之中。所以中专计算机专业设置应改变过于呆板,不能灵活跟踪社会需求和学生求学需求的课程结构,而应形成动态的具有“弹性适应”的课程体系。

四、联系就业教育,创造实践机会

中专生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社会相接轨,与企业的需要相接轨,知道企业所需,育其企业之所求。工作学习离不开实践,再好的理论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因此,要想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马上进入到生产状态就需要学校提供跟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早的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使学生明白所学为所用,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做到学时心中有数。而企业也可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优先选拔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技术后备。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通过企业实践可以使学生与企业较早的接触,在就业的时候更好的进行双向选择,对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培训内容上以落实课程纲要为核心,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计算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更是要加紧执教教师的理论及实践培训,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学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 网络安全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197-01

1 医院计算机网络概述

在当今网络时代,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其中也涉及到了对计算机有重要需求的医院工作中,无论是医院管理、病患信息登记还是医生治病都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相关数据管理。可见,计算机在医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一直都是作为医院管理改革的重点来进行的。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的特殊性,使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再加上医院计算机使用者的不当操作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计算机常见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预防与治理就成为了当前医院工作的重点。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强医院上下员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认识,解决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未来可持续化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2 医院计算机常见网络安全问题

2.1 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安全问题

首先,系统漏洞。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任何计算机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系统漏洞,而这些漏洞会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途径。因此,计算机漏洞会造成医院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导致医院计算机系统崩溃,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其次,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计算机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复杂的信息数据,而且在医院数据存储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数据的精确性。但是,当前计算机数据库仍然不够完善,一旦遭到破坏其数据信息就会全部丢失,很难恢复;最后,杀毒软件有待改进。当前,计算机杀毒软件虽然能够进行一定的杀毒工作,但是,随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计算机杀毒软件也要不断进步。如果不能改进计算机杀毒软件,计算机杀毒软件经不能做到及时查杀病毒,严重威胁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

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外部安全问题

首先,恶意攻击。恶意攻击是人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医院的竞争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会采取不恰当的竞争手段,恶意攻击医院的计算机网络,进而获取医院信息;其次,操作失误。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医院信息泄露;最后,意外状况。在医院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例如,自然灾害、电路故障灯意外状况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网络不能运行,进而导致计算机信息丢失。

3 医院计算机常见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硬件安全保护

医院应积极加强硬件安全保护,建立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积极设立计算机硬件管理王伟,确保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使用性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医院应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另外,医院应注重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质量检查,修复计算机设备故障,确保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除此以外,医院应积极做好意外状况防范工作,做好计算机设备保护工作,避免意外状况造成计算机设备损坏。

3.2 防范网络攻击

首先,医院应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水平,积极采用防火墙技术,不免不法侵入,保证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同时,医院应积极选用先进的信息传输方式,优化信息传输网络,保证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其次,医院应积极采取网络隔离措施,避免外部网络攻击。为此,医院应设立院内网和院外网,严格控制外部网络的连接;再次,医院积极采用网络权限管理,严格规定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权限,保证医院工作人员操作的科学性,避免工作人员的越级操作;最后,医院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引导医院工作人员树立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医院工作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计算机系统漏洞的修补,保护医院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3.3 培养计算机人才

针对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医院应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负责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为此,医院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及时解决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同时,医院应重视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定期组织医院工作人员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增强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4 结语

总之,在社会网络化发展程度、范围逐渐扩大化的今天,无论对于医院还是对于企业、建筑等各行各业而言,都必须在注重对计算机在本行业中应用的同时,要对其应用过程中所显现出的问题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进而在结合本行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来对行业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作出有效的防治,以此来提升计算机在本行业中的应用质量,通过计算机辅助作用的发挥,加快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王雁华.基于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策略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制图;测绘工程;应用

1前言

作为测绘工作开展的技术保障,计算机制图应用具有较多优势,如制图方法简单、形式多样、制图效果较好等,被广泛用于测绘领域中。但如何使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成为困扰测绘人员的难题,要求正确认识计算机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征。因此,本文对计算机制图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制图的相关概述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使计算机制图逐渐取代原有手工制图方式,极大程度上提升测绘工作效率。从计算机制图的特征看,集中表现在:第一,可使手工制图缺陷得以弥补。计算机制图应用中本身以图形数据库为基础,设计人员可根据需求随时修改图形,测绘工程中涉及的设计变更要求得以满足。而且计算机制图应用下可直接复制任何图形,这样测绘工作开展中,由于制图较为简便,使工作难度大大降低。第二,计算机制图效率较高。手工制图方法运用下,整个制图过程中要求引入较多制图工具,极为繁琐复杂。而在计算机制图下,其强调在数据参数设定以及制图工作上都由计算机系统完成,这样制图时间将会节省许多,测绘效率也因此得以提高。第三,图形输出得以优化。计算机制图应用中,能够满足图形精确度要求,且在绘图仪、打印机引入下直接完成图形输出过程,可使测绘图纸美观性得以提高,便于设计人员对图形分析。第四,计算机功能被充分利用。由于计算机制图本身以计算机系统为依托,在计算过程中既可解决线段尺寸问题,也可求解多边形面积,同时符合软件二次开发要求,有利于测绘精度的提升。此外,测绘项目中涉及较多图文数据内容,对处理与存储要求极高,此时计算机系统的引入,为图文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提供较大便利[1]。

3计算机制图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要求

尽管测绘项目中,计算机制图应用优势较为明显,但大多测绘人员并未将其优势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在于忽视计算机制图的应用要求,难以保证测绘工作效率以及精确度。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其在发展中很难脱离测绘项目,一旦制图质量难以保证,很可能对开发商利益带来影响。因此,在计算机制图应用中需注意满足相关的要求,具体包括:首先,测绘人员熟练掌握基础制图知识。对于大多测绘项目,测绘人员需掌握的基础知识集中表现为地工作图的通读、立体分解系统图的绘制、尺度与精度的标注、辅助视图与剖视图的绘制、正投影视图的绘制以及对相关规范的查阅与应用等。保证对这些基础制图知识充分掌握下,才能在计算机制图操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在制图中应具备较为专业的制图技能。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测绘人员开展测绘工作中,应注意对房产图、地籍图进行快速识别,且可进行分层图、分户分间图以及宗地图等的绘制。同时,对于测绘工作开展中的相关技术工艺,也需熟练掌握,这样才可保证制图与测绘项目要求相吻合。最后,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由于测绘项目中的计算机制度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所以人员在熟悉制图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需在计算机能力上较为突出,如基本制图软件的应用以及其他数据库知识等。综合来看,将计算机制图引入到测绘项目中,要求人员在基础制图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上都较高,以此使计算机制图应用效果达到最佳[2]。

4测绘中计算机制图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制图本身集计算能力强、制度效率高以及成图质量高等优势于一体,可使得房地产测绘行业得以发展。而且这些优势本身也能使以往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节约,减少制图成本,能够满足测绘效益提高的要求。但需注意这些计算机制图优势的实现应注意到相关问题,如窗口操作系统问题,由于窗口操作系统在价格、性能方面优势都较为明显,所以其应用也较为广泛。为满足测绘工作开展需要,可考虑在窗口操作系统中引入图形化接口,有利系统性能的提升。再如产品管理、图文件问题,要求将相关仪器引入完成整合工作,做到资源优化配置,这样才可使测绘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计算机制图应用下需考虑到数据库技术问题,以房地产测绘行业为例,其涉及的参数包括许多如房屋信息、产权信息等,需将这些内容与图形数据做好合并工作,所以数据库、制图软件应进行连接,这成为未来计算机制图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测绘项目开展中,对计算机制图的应用也表现在信息共享层面,可直接通过网络技术完成图形的获取与存储,而且能够进行图形共享,使互联网优越性体现出来。由此可见,测绘项目中的计算机制图,有利于测绘工程质量的提高[3]。

5结论

计算机制图的应用是现行测绘项目开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实际应用计算机制图中,应正确认识计算机制图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保证其在测绘项目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注意应用中保证在窗口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制图软件连接等方面都得以实现,进而推动测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运凯,李慧敏.浅析测绘工程中计算机制图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99(23):76.

[2]曹永强.探讨测绘工程中计算机制图的运用问题[J].江西建材,2014,15(23):220.

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是根据现代化水平来说,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方法及数据整理策略方面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暂时还不能更好地满足一些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这些,我国需要认真了解清楚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现状,针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加快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的进度。

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含义

1.档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信息资源,由于我们人类有着存储信息的需要,档案才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就形式来说,档案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两个最基本因素:信息和d体。

2.档案管理现代化,是通过一些途径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途径有:重视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建没一支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断开发档案的信息和载体等资源,从而不断优化其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简单说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技术手段对档案的管理进行优化”。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从一些数据表明,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一直在发展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存在着档案管理方面的人才不够多、档案管理发展不够平衡,投资不够等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国情现状的制约

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国情条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状况,科学、文化等发展程度等对我国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还起着制约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但应用方面存在着短板。另外,从我国的国情来说,还不能提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的性价比较高的设备等,我国现在计算机的普及率虽在不断上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是一些国情现状,需要不断的努力。

2.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来说,我国各高校还未广泛普及档案管理这个专业,使得从高校走出来的高材生对于档案管理还处于模糊的认识过程,这方面的人才数量较少。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开展档案管理专业学习的高校来说,其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行业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因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单位中,还没有完全普及计算机的配置,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低,不能将信息进行正确、准确和分类和编录。可见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3.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每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趋势,现代的发展趋势即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是,其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地区来看,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较快,而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就行业来说,金融、会计、电信等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而一些行业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次数有限,因而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落后。甚至从一些单位也能感受到其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单位计算机较为普及,而一些单位仍然利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档案的管理。

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策略

由于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来使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谈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注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条件需要得到重视,我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也已经被列入档案事业的发展计划中。档案管理需要有档案室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研等,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除了需要建设方面的实践,还需要制度上的实践。比如:我国应该颁布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多次研究,从而制定一定发展计划和规划,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创造一些实实在在的发展条件。

2.培养专业人才

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长足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既是专业型,又是管理型的人才,需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档案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工作业务,不断学习行业知识,完全掌握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和准则,仔细做好档案数据的处理工作,积极参与档案管理的学术研究。同时要有档案信息保密意识,遵守法律,不断更新符合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不断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

3.重视计算机的运用

加快实现档案现代化的建设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现今,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档案处理系统,目的在于不断向信息化现代管理的目标前进。同时,我国计算机的装备水平和应用水平也需要提高。对于计算机的技术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使计算机真正实现普及。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四、结语

伴随着档案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走向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档案管理的含义及内容,进而找到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国情现状和行业自身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需要认识到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计算机运用率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等一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未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也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我们需要针对现状找到使其更快发展的策略,并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华. 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4):50-51.

[2]靳晓慧. 对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6):153-156.

[3]张玉华. 对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认识[J]. 兰台内外,2011,(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