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内涵与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中的过程。作为翻译的一种,菜名的翻译不仅具有翻译的一般特征,还有自己的特性。菜名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不同的文化含义,给对方带来审美享受。菜肴文化作为一门艺术,需要译者在对其菜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如此的话,才能创造出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中英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所传达的文化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导致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背叛”。因此,在中西方菜名的翻译过程中,创造性的背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译者需要考虑和提倡的。
菜肴的翻译策略
中西方菜名是属于中西方文化中的专有名词,菜名的翻译有可译性、不可译性。有时,菜名的翻译还有零翻译的原则。菜名翻译的可译性指的是中西方菜肴在翻译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对等。菜肴的名称即一目了然,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菜肴本身。这类菜肴是可以直接翻译的。而中西菜肴的不可译性指的则是对方的菜名属于本身文化中的专有名词,菜名中包含了本族文化有的,专门的,非他有的东西,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很好地去将对方菜肴中的文化寓意传达过去,信息之间的传递会不完整,所以,需要译者费一番工夫去研究,才能做到信息的准确、到位。对于很难翻译的菜肴,大部分情况下,译者会采用菜肴名字本身的拼音来表达。这样,就避免了误译。这种方法常用于翻译中国特色饮食,先按中文用拼音译出,再加以解释性的翻译,这种方法保留了一些“中国味”,得到普遍的认可。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音译就是把菜品的中文名字用拼音写出来,这种方法既简洁直接也很有特色。而菜肴文化的零翻译则指的是翻译中的“不折腾”原则。就是继续沿用菜肴本身的名字。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意大利通心粉等等这些国内外的专业的快餐快饮名字继续沿用。因此,在中西方菜肴的翻译中,基本都是可以翻译的。对于菜肴的翻译,我们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做的是先翻译出菜肴的物质形态,再考虑菜肴的文化的意义内涵。菜肴的翻译中也应该处理好文化差异,解决文化缺省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一是以译语文化为归宿,及归化补偿策略,二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即异化补偿策略,三则是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补偿策略。归化的代表人物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即目的语读者对以目的语传达的信息作出的反应,大致同源语读者的反应相同”。国内很多翻译学家,如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也都是归化理论的延伸。归化补偿策略要求译者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抓住译语文化的民族心理,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功能对等。异化补偿策略对异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可以如实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同样,为了取得翻译的最佳效果,我们可以对菜肴的翻译采用归化异化结合的翻译策略。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拥有悠久的文化,各异的习俗,我国的菜肴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形成别具风味的菜系,比较著名的有川菜、粤菜等。在这些菜系中,菜肴的名称十分繁杂,丰富多彩,并带有浓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下面主要分析中式菜肴的命名文化,在中国,以人物命名菜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这类菜名起源于某位历史人物或者与其相关的传说。比如外国人熟悉的宫保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in hot sauce)就有历史的来头,它是由清朝时一位叫做宫保的厨师创制的。四川有名的麻婆豆腐(Ma Po’s bean cured)是清朝时一位脸上有麻子的老妇人发明的。还有以地方命名的菜肴,主要反映了各个地方的特产,烹调技术和风味。比如山东的德州扒鸡(Dezhou grilled chicken)以及江苏的扬州炒饭(Fired rice, Yangzhou style)。以菜肴的味道来命名是中式菜肴的一大特色。比如:咸水鸭(Salted prawns)和五香牛肉(Spiced beef)。在中国,由于传统的文化心理的影响,有些菜名用吉祥美丽的词语来象征吉祥如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比如有着宫廷般高雅名字的芙蓉燕窝(Egg white with bird’s nest)以及翡翠虾仁(Shrimp with green vegetable)。此类菜肴的名字用传统的象征吉祥如意的东西,让消费者感受到菜肴的价值,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因此深受喜爱。当然,有类菜肴的命名以数字来打头,这类菜名中的数字表示做菜时所用的原料的品种。因此,在此类菜名的翻译中一般只译出菜肴中所含原料的数量。例如:三鲜鲍鱼(Abalone with three shredded ingredients),八宝冬瓜汤(Eight-treasures winter melon),烧二冬(Braised bamboo shoots and mushrooms)。
中国菜肴的烹饪方法主要以炒、蒸为主,辅之以煮、烤、煎、炸等。而每一种烹饪方法都可分为若干细别。同理,汉语中的“烧”字英语中则有“roast, grilled, braised”等词语来表达,如烧牛肚是Braised tripe;炸鸡是Deep-fried chicken;煎咸鱼是Fried salted fish;而中文中的 “炒、炸、煎、爆”则在英语中统一用“fried”来表达,比如炒肉片是Fried pork slices;烧鹅是Roast goose;烧三鲜是Saute three delicacies.“蒸、清蒸”则用steamed,比如蒸螃蟹是Steamed crabs;清蒸甲鱼是Steamed soft-shelled turtle.“炖、烩、焖”在英语中用stewed.如清炖甲鱼是Stewed soft-shelled turtle;烩羊肉是Stewed mutton.黄焖大虾是Stewed prawns.与中式菜肴相比,西方人在饮食方面注意饭菜可口,经济实惠。一些西方的食品名称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西方食品的翻译问题,人们看法不一,译法各异。有人对汉语中对应食品的名称译成西方食品。如Sandwich译成“肉夹馍”,Hamburger译成“牛肉饼”。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译法不妥。西方食品的译名应该保持“洋味”,反映西方饮食文化。鉴于以上原因,大部分西方食品可以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比如:Potato salad译为土豆沙拉,其中的salad即是根据西方有名的沙拉音译过来的。Ham sandwich译为火腿三明治。准确理解菜名、准确理解源语是翻译的第一要素,因此,进行中菜英译必须首先了解中国菜肴命名原则、方法。很多菜肴名称反映了该菜肴的原料搭配、原料形状、烹饪调味或原产地,属于“写实型”。此类菜肴在翻译的时候,可采用前面提到的利用翻译的可译性原则,对其菜名进行简单的词语之间的互译。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忠实传递信息。从国内翻译大师的观点看,无论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三标准,还是张培基先生的“忠实、通顺”或是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标准,首先均是将“忠实”摆到了主要位置,也就是将准确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在中西方菜名的翻译时,基本都是可译的,只要做到忠实于原名就行。例如:炸鸡卷fried chicken rolls;红焖肘子braised pork joint;清炖甲鱼steamed turtle;干炒牛肉丝stir-fried beef shred;盐水大虾salted prawns;红烧海参sea cucumber with brown sauce;涮羊肉instant boiled mutton;蜜酱烤鸭roast duck with sweet paste.
东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征,致使一些菜名在翻译中很难做到完全的对等翻译。在翻译这类菜名时,由于找不到对应的目标语,只好放弃形象的、比喻的描段,略其形象色彩,退而求其文本上的不冲突、做到概念意义上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不可译的原则,即舍去原菜名中的行话隐语、比喻形象,通过意译反映出菜肴的主要原料、烹饪方法等。例如“炒双冬”,实际上“双冬”就是蘑菇和竹笋,故译为sauté mushrooms and bamboo shoots。其他的,例如:红烧狮子头(红烧猪肉丸)braised pork balls;白云凤爪(白醋腌鸡爪)pickled chicken paws。而最后一种翻译的情况是在中西方文化中彼此熟悉的菜肴,或者饮食中双方所熟知的品牌,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等国外知名的快餐在翻译的过程中则需要采用零翻译即不翻译的方法。总之,在现代社会,随着菜肴文化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中西方菜名之间的翻译也日益重要起来,所以,要求译者在对菜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菜名的特征和其文化内涵,然后再灵活地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文化和信息的对等翻译。
结 论
在现代社会中,菜肴文化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不同的地域、气候、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之间的饮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异,中西方菜名也各具特色。菜名文化可以最直接地体现出本国菜肴文化,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传统饮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因此,通过了解中西方菜名的文化,有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更好融入对方文化中,做到更好地交流。此外,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国菜肴及其名称将会继续变化。因此,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还需要翻译工作者继续在这些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
[2]刘琪.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3]穆连涛.从文化角度谈中菜英译[D].苏州大学,2005.
[4]周桥.谈谈中餐菜名英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
[5]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 2004(3).
[6]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1).
[7]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 2004(3).
[8]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3,(4).
[9]李梦.中式菜肴的英译方法和中国饮食文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10]黄蔷,王微萍.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1]王伟娟.从目的论角度谈中餐菜单的翻译[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2]白薇.中文菜单英译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07.
[13]朱晓媚.浅释饮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译技巧[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关键词:中文菜名 饮食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语言是可译的,但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导致了语言又不是完全可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彼得纽马克曾说过:“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他的论述是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最好阐释。
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的不可译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对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纽马克的“意义走失理论”,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种文化或语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义上的走失就无可避免。再加上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的风格等因素,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有地位、对象、观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来说明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一)中国菜名特点
中国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诱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食谱菜肴有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有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和徽。此外,还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强调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国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讲究。
中文菜名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来源于制作材料,如蚝油牛肉;有的根据烹饪方法,如清蒸滑鸡;还有的是根据口味如糖醋鱼。还有一些是根据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这类的菜名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采取直译,将中文中的重点翻译出来即可。但很多传统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译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内在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的不可译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菜名是可译的,如上文举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怎么译,都会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隐喻的方法,如“金钩钓玉牌”实际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汤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风味;有的菜来自于历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东坡肉”,暗含典故或历史价值,若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意译又会失去历史内涵;一些根据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国独有的,如“汆”“干煸”等,这种情况下直译太冗长而且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会懂。此外还有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这类带有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名,虽然可以根据材料或做法翻译,但祝福意味就会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的音乐美。另外,中国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与道教,这种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墙”“八仙过海闹罗汉”,这里面不仅使用了修辞,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较多,无论怎么翻都不合适。
三、饮食文化不可译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说过,“许多词语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而文化的目标会使直译变得无意义,并且一种文化不会有特定的翻译成其他文化的经验。”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俗,语言受其影响,含有地域色彩及历史色彩。英语起源国家是一种海洋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跟海洋直接相关,很多食物与牡蛎等海产品有关。而中国文化与土地相联系,很多事物与土地种植有关。这一类的不可译主要是由实体文化引起的。
另一种不可译是由精神文化层次引起的。这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哲学、美术等。经历过宗教社会时期,英语中很多食物都与《圣经》相关,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其直译,但在某些习语中就要注意其内涵。同样地,像鱼、饺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而饺子在西方虽有,外形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即使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也是不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由风俗体系引起的。“鱼”除与中国古代图腾有关,也包含一定的习俗,如连年有余等;吃饺子有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等含义,过年吃鱼和饺子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对应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内涵后也是不可译的,有人提出寻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内涵或意像重合,个人以为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准确翻译,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馒头被翻译成“steamed-bread”,虽然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馒头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还是有内涵的差别,面包在西方与宗教有关。此外,饮食文化的差别还表现在餐桌礼仪、就餐工具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尽量使文化可译,但不排除其不可译性。在不可译的情况下硬译,甚至会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不可译性角度来分析饮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为例。由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实体或非实体因素,饮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对象、观念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以菜名的翻译最为普遍。现今,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菜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菜名的英译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饮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注意文化的不可译性,不硬译,采用灵活方法翻译,尽量减少文化走失,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关键词] 中式菜谱 命名特征 规律 英译
中国菜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且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各地菜肴烹饪制作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和特色。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社会文化交流最直接部分的饮食文化首当其冲地成为外国友人了解和接触中国的前沿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式菜谱的英文翻译无疑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起到一种桥梁纽带作用,其英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涉外宾馆饭店的管理人员,还是接待外宾的导游、服务人员掌握一定的餐饮菜谱翻译规律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长期的旅游专业餐饮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一些常见中式菜谱的英译规则和共性,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中式菜谱命名特征
正确探究和把握中式菜谱英译的内在规律,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了解中国菜命名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出发,切勿忘文生义,不假思索机械地进行字面意思的理解和翻译。
古往今来,中国菜的命名不仅取决于一些直观的因素,如制作菜肴的原材料、菜的形状、口味、颜色、质地等;取决于烹饪大厨们的刀功技法、制作方式;而且也取决于一些诸如时令、地名、人物、典故、寄意、抒怀、比喻、数字等许多复杂的客观外界因素或主观意愿,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命名中国菜方式的归纳和英译举例:
二、中式菜谱英译核心要素
英语著名翻译学家J.C. Catford曾经对菜谱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认为“Menu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ter-lingual transformation for semantic equivalence in the specific area of menu and terms in culinary culture.” 从J.C. Catford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强调的语义功能对等就是语言转换过程中菜谱翻译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要求翻译工作者在菜谱翻译过程当中通过使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合理明确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考虑东西方饮食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可适当灵活处理以促使外宾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饮食文化。
中国菜名成千上万、五花八门。有些菜一目了然,从名字上就能直接了解其制作的原料、成份及烹饪技法,如:椒盐明虾、香菇菜心、葱烧海参等;有些菜的命名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极具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如:佛跳墙、蚂蚁上树、雪山映红梅等。因此,作为翻译工作者应在进行中式菜谱翻译之前详细了解一下菜肴构成的主料、配料、佐料、烹饪技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自品尝一下,然后仔细斟酌后再下手翻译。对于一些蕴含历史背景或典故的菜,更有必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虚心向相关的专业人士求教,切忌草率下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翻译难度,而且也可避免中式菜谱与英文翻译之间名不副实的现象出现。
三、中式菜谱英译规律归纳
通过分析中式菜谱命名的不同形式,可将其英译方法归纳为下列几种类型:
1.以制作菜肴所使用的主料、配料(菜)、佐料、烹饪方法为主命名的菜名,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并可遵循以下中式菜谱直译的基本公式:
烹饪技法+ed +刀功/形状+ed +主菜(料) + 配菜(料) +with/in+ 佐料/调味品/汤/汁
在此要对上述公式进行几点说明:(1) 公式排列的前后顺序相对固定。在翻译时一般不会出现诸如配菜(料)在前,主菜(料)在后;佐料、调味品或汤汁置于烹饪技法、主菜、配菜的前面;配菜在前,主菜在后等现象。所以翻译时要将菜肴构成的各种成分、烹饪技法搞清,而不能望文生义,主次颠倒,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Pepper (麻辣鸡丁)
刀功/形状(Diced)+主菜(Chicken)+with+调味品(Chili Pepper)
Salad Jellyfish in Sesame Oil (麻油凉拌海蜇皮)
烹饪技法(Salad)+主菜(Jellyfish)+in+调味品(Sesame Oil)
Quick Fried Mutton with Green Scallion (葱爆羊肉)
烹饪技法(Quick Fried)+主菜(Mutton)+with+佐料(Green Scallion)
(2)在很多情况下,菜名的某些构成部分是缺省的,比如菜肴中有主菜却无相搭配的配菜,有烹饪技法却未注明烹饪所使用的刀工形状等,翻译时可作相应的省略,其余注明部分仍应按照上述公式顺序排列,例如:Braised Chicken (红烧鸡)这道菜的构成只出现了烹饪技法(Braised)与主菜(Chicken)两部分,又如:Fish Rolls with Rice Wine (米酒鱼卷)这首菜的构成只出现了主菜(Fish Rolls)和汤汁(Rice Wine)。
(3)公式中所涉及的中式烹饪技法和刀功技法多样,例如常见的烹饪技法有:煮(boil)、炖(stew)、蒸(steam)、炒(fry)、烧(braise)、烤(roast)、焙(bake)、熏(smoke)、灼(scald)、爆(quick-fry)、卤(marinate)、腌(preserve/ salt/ pickle)等;常用的刀功技法有切片(slice)、切丝(shred)、切丁(dice/cube)、切柳(fillet)、剁碎(mince)、捣烂(mash)等,但一般都是以在这些表示技法的动词末尾直接加上“ed”过去分词的形式出现,而几乎不以动词现在分词形式或动词原形出现。
以下列举一些在明确菜肴制作的烹饪方法、主料、配料或佐料前提下,采用直译方法并符合上述基本公式中式菜谱英译的一些例子:
* 鸡茸燕窝Bird’s Nests with Mashed Chicken
* 宫爆鸡丁Fried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
* 荷叶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 Flour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 糟溜鱼片Stewed Sliced Fish in Wine Sauce
* 银耳燕窝汤 With Jelly Fungus and Bird’s Nest in Honey Soup
* 涮羊肉Instant Boiled Fine Sliced Mutton
* 糖醋排骨Fried Spareribs in Sweet Sour Sauce
* 冬笋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Winter Bamboo Shoots
* 清炖猪蹄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 陈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
2.在中式菜谱中有些菜的命名并不着眼于菜本身的用料或烹饪方法,而取决于菜肴本身独特的口味、形状、颜色、造型等,其中可能也增添了一些人们寄意、抒怀、比喻、象征的手法,如果对于这些菜仍然使用直译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例如上文中提及的“蚂蚁上树”这道菜倘若从菜名字面意思上来翻译,不仅会让人莫名其妙,而且会使菜肴本身与译名大相径庭,更有可能会使外宾看后拒而远之。因此,此类菜名的翻译宜采用意译的方法,如:“夫妻肺片”这道菜就不能译成“Stir-fried Couple’s Lung Slices”而应根据菜的真实主料“猪肺”翻译成“Stir-fried Pork Lung Slices”。
3.对于某些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命名的中式菜名,翻译者需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弄清其来龙去脉,宜采用直译或音译并在后面附上简单背景说明的翻译方式,其好处在于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外宾了解菜肴的构成,同时也能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背景,如“麻婆豆腐”这道菜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翻译“Mapo Tofu (Bean curd in hot sauce firstly made by Mapo, an ancient Chinese woman in Sichuan province)”,又如“叫花鸡”这道菜可以译为“Beggar’s Chicken (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 firstly made by a beggar in ancient China)”。
4.以地名或菜肴创始人命名的菜名一般采用“菜肴创始人或发源地地名+烹饪方法+制作原料”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如:
东坡肉 (Dongpo Braised Pork)
南京盐水鸭 (Nanjing Boiled Salted Duck)
东安子鸡(Dong’an Fledging Chicken)
以上是对几种常见中式菜谱命名方式英译规律的归纳,当然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答案并不是绝对或惟一的。作为翻译工作者应当具备“求实”的态度,要善于虚心向有关专家和从事菜肴烹饪第一线的师傅求教,善于查阅与菜名相关的历史文献或餐饮丛书,善于积累和深入了解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同时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适宜恰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菜名,从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J.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E.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王秀芬: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1)
[4]黄承球:中国菜谱英译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5]文月娥:从功能对等论看中式菜谱的英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6,(2)
[6]刘世同周冠祖李世禄:汉英分类翻译词典.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文化 不可译性 补偿策略
Abstract: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form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result in the untranslatability i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untransla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discusses several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culture untranslatability compensation strategy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一般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媒介是同一语言文化,而翻译还涉及译者,其媒介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信息源与信息的最终接收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与文化鸿沟时,译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无法做到译文和原文尽善尽美的对应。(廖七一,2002:235-236)从而出现了可译性的限度或不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卡特福特对于不可译性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并分析了应对这种不可译现象的补偿策略。
1 文化的不可译性
翻译是两个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奈达提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的概念,然而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入语本身语言特征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无法做到完全对等,因此产生了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不可译问题。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J. C. 卡特福特根据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把它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语言不可译(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是指译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文化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预警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廖七一,2002:108-109)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生产、教育、法律、政治、风俗习惯、历史典故以及气质情感、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诸多因素。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焦点,如果两种语言的文化焦点相去甚远,翻译中就会出现两种语言词汇间语义的冲突甚至是词汇空缺的现象。
2 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不同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乃至生活习惯不同,必然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并突显在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因而,两种文化的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2.1 英汉习语差异
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非常深刻,因而体现出的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可译现象。
2.1.1 成语
成语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词汇虽然简练,但其含义深刻,因而有时从字面上看,难以领会其意义。
如下两例:
A smart mouse has more than one hole.
As timid as a hare
在汉有语中,“鼠”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以“鼠”比喻“小”或“少”。汉语中有“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而英语文化中的mouse则有狡猾之意,因而在上例的两个习语中,两种语言中的动物意向需要相互替换才能在译文中呈现确切的表达,应该翻译为“狡兔三窟”和“胆小如鼠”,而非“狡鼠三窟”和“胆小如兔”。
又如班门弄斧的英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 . 对于不清楚鲁班这个人物故事的英文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
2.1.2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民族独有的,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很可能在英文中形成空白,难以形神兼备。
例如:狗撵鸭子――呱呱叫,在这个歇后语中,“呱呱”指鸭子的叫声,而“呱呱叫”又是“好极了”的意思,所以如果把此话译为“Chased by a dog, the ducks quack――crack”,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必定不知所言何物了。这是因为在英语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方式,类似这种歇后语造成了不可译现象。
如:扯胡子过河――牵须过渡(谦虚过度)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2 英汉历史典故差异
语言中的典故往往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渊源,为民族文化所独有,因而造成了历史典故的文化不可译现象。尽管采取了意译法进行翻译,也会因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或相应的事物而丢失原文的寓意形象。
如: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台封上戏箱,要等年初一开戏。译文: On the twenty-third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Kitchen God went up to heaven, and the theatre shut down until New Year’s Day. “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管厨房的一个神,西方国家既没有中国式的“灶头”,更没有“灶王爷”之说了。英文读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话,就无法理解这类表达了。
同样,汉语里的“事后诸葛亮”也只能意译为“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如此一来,读者虽能理解其含义,却感受不到与此相关的形象与乐趣。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要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等的事物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了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
2.3 英汉饮食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饮食传统反映着其历史与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可以在饮食文化中找到“影子”。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讲究颇多。中华菜式多种多样,追求色、香、味、形、意俱全。光是表示做菜方式的动词就有“煎”、“炒”、“炸”、“爆”、“熘”、“”、“炖”等, 由于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在英文当中除了 “fry,stew, bake”之外,很难找到与此对等的贴切的动词。此外,中华饮食中,有些食材如鸡血鸭血,狗肉猫肉等,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会令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由此以来,东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传统差异,往往造成了菜肴和烹饪方式的不可译性。
2.4 对等词缺失
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空缺”,由此形成了不可译现象。英语中的cousin一词,词典中有八种称呼,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如果用cousin来翻译这八个称呼当然都不尽能表达亲属的确切关系。相类似的还有aunt, uncle,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sister-in-law 和brother-in-law。此类词汇看似简单,但若非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也是不能确切理解和翻译的。
3 应对文化不可译性的补偿策略
“翻译是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与另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之间的意义转移,必然涉及到文化建的相互冲突和交融,其复杂性往往取决于文化差异的程度。”。(廖七一,2002:22)在漫长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汉语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而东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焦点各异,形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翻译的难度因而增大。然而,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可译性,亦非绝对的不可译。针对文化的不可译因素可以通过补偿手段进行处理。这要求译者要找到合理而有智慧的方法,尽量减少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尽可能的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广大译者针对文化不可译性,总结了直译加注、意译法、替换法、音译法等补偿策略。
3.1 直译加注
对于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典故,可以才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这种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源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得读者易于理解,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译语的语言表现力。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选文为例: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邮箱颦儿来葬花不成?”因而笑道:“若其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译文: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to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一般的英美读者都不大可能了解译文中出现的“Tung Shih” 和“His Shih”, 更不用说“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的典故了。因此才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加注如下:“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韦忠生,胡奇勇,2004)
因而直译加注的补偿策略,既能表达原文的实际内涵,又提供了背景知识,使读者一目了然。
3.2 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至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风格与形式的翻译方法。亦即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直译优惠增加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的信息传达收到影响,这时就才用意译,用规范的译语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这一歇后语,可意译为“act according to the old ways”, 如果勉强直译成”the nephew carry a lantern―showing the way for his uncle(doing things in the old fashion)”, 这必定让英美读者困惑不解。
又如:
“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此了。”
意译为: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是汉语俗语,比喻事情已经发生,已经无法改变,如用直译法,译文显得冗长,英美读者也未必能理解,意译则能清楚的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3.3 替换法
“有一类特殊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e)的方法才能已成英语。”(廖七一,2000:246)如果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用译语中已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对于典故、成语的翻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即用译语中意义相近的典故或成语等直接替换原语的典故或成语。如:
“这实在是叫做‘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鲁迅《祝福》)
“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 Her husband was so strong; nobody could have guessed that a young fellow like that would die of typhoid fever.”(杨宪益 戴乃迭 译)
其中“a bolt from the blue”蓝天中的闪电,即是“突如其来,始料不及”之意,与中文的“天有不测风云”恰恰是匹配的。
3.4 音译法
当一种语言中存在着的词汇或文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对应成分时,就会出现语义空白或文化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差异最大,当意译或音意结合的办法无法解决时,只能采取音译法。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音译词汇已经为译入语国家普遍使用。
如进入中文的词有“coffee”(咖啡);“logic”(逻辑);“sofa”(沙发);“Brandy”(白兰地);“chocolate”(巧克力);“Coca-Cola”(可口可乐);“radar”(雷达);“humor”(幽默)等。
而已进入英文使用的词有“功夫”(Kungfu);“台风”(typhoon);“点心”(Dim Sum);“馄饨”(Won Ton); “豆腐”(Toufu) ; “饺子”(Jiaozi); “麻将”(Mahjong);等等。
4 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导入,因而翻译活动实质是一种文化信息互动的复杂的思维转换活动,这种思维的复杂性关键在于两种文化通过语言转换的方式实现有效对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了一定程度上文化的不可译性,并且导致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现象。然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不可译,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不断接触、碰撞和渗透,人们对文化差异越来越宽容。加上翻译理论和翻译手段的不断发展,原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可译”了。广大译者的责任是不断提高自己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应用各种补偿手段,尽可能地缩短两种不同文化的距离,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参考文献:
[1] 陈伟莲. 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 2005(2)
[2] 陈永国. 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3(4)
[3] 姜治文,龚琳. 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 王才英. 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4);
[7] 韦忠生,胡奇勇. 不可译现象和翻译补偿手段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1);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始于美国,是近年来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提出的崭新的研究课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为目标,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开放性课堂为组织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探究性的探索活动。以此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等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关注人类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它与别的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交际性比较强,整个教学都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展开。根据其学科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适于采取以下组织形式:
(一)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运用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全班围绕一个共同的探究课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独自完成收集资料和信息的任务,届时与全班集体讨论,获得结论。下面以“中英饮食文化对比”为例说明。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
1.课前布置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独自收集有关中西方餐桌文化习惯的资料和图片,并准备用英语表达。
2.探究学习中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堂上分男女两大组,分别代表中、西两方,让学生就他们所收集的有关中西方餐桌文化习惯的资料和图片,集体讨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异同。
3.探究学习的报告:全班汇总两方各自不同的饮食和饮料,并进行中西方餐桌文化异同的报告。学生就中西方餐桌文化比较的探究性学习如下:
(1)主人席间交际用语:如Make yourself at home.请随便吃,不要客气。Please help yourself(to fish,salad,...etc.)?请吃(鱼,色拉等)。
(2)客人表示委婉的拒绝:如Just a little,please./Let’s try a bit,please.就来一点点/我尝一点儿。It’s nice,but I think I prefer...这味道很好,但是我更喜欢……
(3)客人表示提供帮助:如:Let me help you to set the table/clean up/serve the coffee.我来帮忙摆桌子/清桌子,收拾/端咖啡。
4.探究性小结:中西方餐饮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规矩,都有习惯和讲究,都注重礼貌和尊重。不过,由于国情的差异、传统的影响与沿袭,相对而言,中方餐饮礼仪讲究“位”和“敬”,更注重对少小辈和设宴者的要求,强调辈分尊卑。而西方讲究“技”与“雅”,更注重对做客者的要求,强调就餐程序与技术细节,强调对女性的尊重与礼让,体现出一种绅士风度。
这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收集资料、独立钻研,他们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加强,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小组合作学习:(1)操作过程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性别等按需要分成若干小组;(2)布置任务:对各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或不同的任务。如:词汇为共同的任务,课文理解布置给不同的小组等;(3)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经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角色,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在这个学习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占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锻炼了他们用英语听和说的能力。下面以“We love animals”的活动课为例说明。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
1.探究性学习目标:(1)认知能力:能用英语对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简单的交流。如:Excuse me,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I like...How about you?I have a...I am a...I can...Do you like me?(2)能力目标: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设情境、创编对话、创编歌曲、创编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勇于探究、自主创造和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创编潜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2.探究性学习步骤:(1)探究自编对话:利用动物玩具自设情景,创编对话。(2)创编初探的进一步探究:各组把自编的对话根据音乐旋律创编成英文歌曲,并表演创编作品,配上音乐。(3)探究性学习的拓展:综合运用语言的探究,学生根据前面已编好的对话、歌曲,利用自制的头饰,再创编一个有关动物的英语小故事。(4)最后以一首《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舞中结束本次探究学习课。
3.探究性学习的小结及学生的自评:首先教师作探究性学习的小结:探究学习活动总结既强调了本课知识的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针对“We love animals”这一课题,笔者作如下的总结:
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animals?
S:Yes,we do.
T:Yeah.We all love animals.The earth belongs to both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We should live peacefully together.We should try to give them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and protect them from being hurt.Do you think so?
接着师生互评、学生自评,让小组竞赛贯穿整个探究学习过程,最后评出优胜小组,使探究学习活动达到。
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创新思维,创编表演,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加强了,而且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活动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