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报告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肝病毒基本知识点如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的讲解,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开始的病例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强调几个重要知识点如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乙肝的诊断与防治等的掌握[3]。这样的课堂组织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能从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献阅读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被鉴定,也有过去已被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又重新流行,构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瞬息万变,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课本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4]。因此,想要了解一门学科的前沿进展,阅读文献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开设了文献阅读研讨课,并将其安排在了理论课的最后两次课,此时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有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课程的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拟定一个专题,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然后列出几个相关问题,如(1)禽流感为什么会导致人类感染?(2)什么情况下可能导致禽流感大的流行?(3)目前针对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4)针对禽流感引起的民众的恐慌,作为一个医学生,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给出经典的综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1~2篇,让学生课下针对专题和给出的题目,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接下来,就是课上讨论部分。针对八年制学生人数少的优势,进行分组讨论。将20位同学分为A、B、C、D4个大组,每个大组的5位学生分别对应1~5的编号,即A1、A2、A3、A4、A5等,每组分别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5~8min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就自己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陈述;然后,A、B、C、D4组中每组编号相同的同学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即A1、B1、C1、D1为一组,以此类推,共5组。5组同学就4个问题进行交叉讨论5~8min。最后,老师对整个文献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交叉讨论的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参与得更彻底,对文献了解得更全面[5]。
3学生自主授课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知识相对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通过挑选合适的教学章节,在临床八年制班级中推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由过去单纯“听”到主动“讲”。这一转变迎合了青少年们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主授课的开展,第一要素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社会关注度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动力,因此本研究将逆转录病毒中的HIV这一节作为学生自主讲课的内容。为了防止内容上的重复和单一,笔者将20位同学分成4个组,给出4个专题,例如(1)HIV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2)HIV的致病性及临床表现;(3)HIV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4)HIV的研究现状及有无有效治疗方法。每组针对一个专题进行备课,准备15min左右的PPT。课上,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讲授。每位同学讲完,老师从教学内容、PPT制作形式、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作简要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讲课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老师对4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抽提归纳,方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上台授课,为了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感,笔者要求同学讲自己制作的PPT内容打印为纸质版上交,设立评分标准,由老师批改打分,按10%的比率计入最后成绩[6-7]。实践表明,这种学生自主讲课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这种临床基础性学科,实验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课的设立,有利于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锻炼其动手能力。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多是一些单纯性验证学科基本理论的简单实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本校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中,有一定的科研任务要求。因此,笔者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了第二课堂的活动。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辅导活动[8]。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在老师选择学生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指导老师。一般1位老师带教1~2名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中,笔者首先会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则及仪器的安全使用、分子克隆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等。然后由带教老师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具体辅导。老师会给出3~5篇相关研究领域的综述类文献,学生阅读后与老师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提出科研问题并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在这一阶段中,通过文献的阅读及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操作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期间老师可一周组织一次实验进展的汇报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以学生汇报答辩的形式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对于实验进展顺利,实验结果理想的学生,老师应鼓励其撰写研究论文并发表,并给予一定奖励[9]。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科研、接触科研的窗口,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所述,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笔者在对本校临床八年制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案例引导教学和学生自主授课,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考验了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阅读研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设,给热爱科研的学生创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尽管新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们中普遍得到好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申晓冬,黎庶,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6):116.
[2]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3]陈静,李树清,张颖,等.以病案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0):2677-2678.
[4]胡晓梅,汪正清,胡福泉,等.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08-1110.
[5]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等.文献导读研讨教学模式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1399-1401.
[6]陈霞.学生自主讲课方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6):662-663.
[7]张洪平,张永红,张海英.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对大学生自主讲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70-72.
[8]何海洋,吴玉章.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2):1885-1886.
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准确地将检验结果回报给临床医生,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临床微生物送检率和检验质量普遍不高,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加以注意。
1医院管理的问题
1.1医院对微生物室的投入不够微生物学检验较临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成本高、技术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医院对微生物室的软件、硬件投人不够,特别是近年心血管、肿瘤等疾病发病率上升,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危险性及病原学检验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临床科室开展微生物检验项目,专挑一些效益好、操作简单项目甚至采用给临床医师提供“开单费”吸纳标本,为获取局部利益,降低成本、取消室内质控、不参加室间质评。
1.2临床医师对临床微生物学新进展了解甚少临床医师不能借助微生物学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由于医师接收大量抗菌药物信息,用药前采集标本的原则遵循率低。有些医师甚至认为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限制了自由用药而加以抵制。
1.3职称评定受限临床微生物学工作人员现大多数按技师资格评审职称,人为地割断了与临床密不可分的联系;某些院校技师职称无研究生导师资格等,导致有一定临床经验同时具有丰富临床微生物学经验的人才缺乏,进而导致对新疾病病原缺乏预见性和警惕性,对生物恐怖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
1.4危险岗位工作津贴发放不合理津贴发放,微生物室与检验科一样,低于感染病科和皮肤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1.5收费方式不合理目前各医院微生物学检验收费方式采用按项目收费,由于标本分离病原菌的不可预知性,阳性标本常因高昂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费用导致赔本,制约了医院和科室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1.6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的问题标本采集不合要求,采集方法和时间、使用容器不当,标本保存和运送不及时不规范,标本标识不清等。
2检验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
临床微生物检验具有专业性、技术性以手工操作为主,多依靠形态学和生化反应进行鉴定,每一步骤均需要有效强的判断能力。虽然也有一些自动化仪器可以利用,但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免疫学检验等相比,检验人员的基础知识、个人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检验人员必须经常阅读有关资料,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改进操作技术。检验人员都必须接受专门培训,学习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掌握新型仪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1]。细菌室专业人员应保持稳定,。纠正只求检验速度,不顾质量的不良作风。
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检验人员和临床联系不密切,包括与临床医生和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如果检验人员能做到随医生查房,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检验方案的设计及得出正确的结果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3标本的质量问题
正确采集、运送和处理标本,对提高检出率是至关重要的。标本采集时间是否恰当采集方法是否正确是整个检验的关键。如中下呼吸道标本,临床医生不但要注意要让患者在用抗生素前或者停药24h后来采痰,还要是深部咳痰后第2口痰,并用无菌容器封装,然后及时送微生物室检验;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寒战或发热的前后采集也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且成人与儿童的血量上也有区别;现在医院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很多是由临床医生或是患者自己采集,特别是粪、尿和痰液标本。采集尿液多用中断尿采集法,尿标本要取中段尿10~20m,l并要排入无菌容器中;医生常让患者不经无菌操作自行收集中断尿,故常将外尿道的常居菌带入,造成标本严重污染。据研究,经严格无菌操作收集的尿液和不经清洗消毒处理,由患者自行收集的尿进行对比测试,往往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痰液标本,常由于缺少医生必要的指导,得到的痰标本常带有一定量的气管、咽喉及口腔常居菌,甚至有的根本没有下呼吸道的成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4检验方案设计问题
设计合理的检验方案对提高检出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在形态学检验中常用的抗酸染色,多数实验室仍使用齐-尼二氏染色法,而这种方法和荧光染色法相比,阳性率要低10~30倍,尤其对用胺硫脲治疗的患者,这是因为胺硫脲能破坏分枝杆菌的抗酸性,而保留其荧光性。据资料介绍,有人用荧光法检查经多次齐-尼二氏染色法阴性的痰标本,阳性率高达13.5%。再有结核杆菌的直接涂片法和集菌检查法相比,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据调查,目前多数实验室仍使用直接涂片检查法。
在培养检查上,标本的前处理和培养基的选择很重要。有些临床标本,如痰、尿等,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可除去污染的杂菌,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在培养基选择上。如疑是淋菌败血症患者,选用血培养基应不含多聚茴香脑硫酸钠(SPS),因(SPS)对淋菌有毒性。为了抑制革兰阴性菌,分离淋菌所用的培养基一般都加万古霉素。但据研究,有的地区多达15%的淋菌对培养基中万古霉素敏感而造成漏检。再比如,在取粪便分离培养时,常规所用的培养基是伊红美蓝琼脂和SS琼脂平板。在这两种培养基上,致病的肠杆菌科细菌能被选择出来,但同样能引起腹泻的弧菌科有些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因具有嗜盐性,在伊红美蓝琼脂上是不生长的,在SS琼脂平板上多数也不生长。如果对这类细菌仍用常规培养基分离培养,其结果也是造成漏检,所以在培养前做培养基性能试验,对培养基质量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以上几方面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方面也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能从上述几方面注意微生物检验质量问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一定会有所改善。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技能型人才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日显,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需要。针对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校资源和学生特点,在2014级检验技术专科班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如何制定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本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发展服务为宗旨,构建了高职高专检验专业的“1+1+1”3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即1年专业基础学习,1年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1年顶岗实习。第1学年的专业基础部分在校完成,以理论讲解为主,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第2学年的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两部分内容指的是专业课程学习,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校内授课“学中做”,校外见习“做中学”,将“教、学、做”融于一体。前两年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第3学年分组进入企业、医院进行专项培训和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在学生实习阶段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化指导。
2优化课程体系结合
当前检验医学的发展变化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优化后的课程共设置28门,1632学时,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4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4.3%、31.9%、34.7%和9.1%。在专业课设置中,采取分阶段、层次递进的原则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将原独立设置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别与《微生物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进行纵向整合,合并为《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和《免疫学及检验技术》两门课程,删减了不必要的重复内容,使学生更易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考虑到当前输血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血液学检验》中增加输血技术内容,整合为《血液学检验及输血技术》。整合后的课程使知识更具连贯性,理论实践连接更为紧密,有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实验教学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中的检测项目要求,以及目前各大医院、检验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优化实验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策略,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职业性特色。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3.1“考证、升本”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
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及部分学生有进一步继续学习(专升本)的愿望,在前两个阶段以“考证、升本”为导向组织理论教学,将“考证、升本”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专业课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全部纳入课程学习和考试范畴,并可直接以职业资格考试试题作为结课考试题,形成“课、证”一体的理论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实施中依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资源,以图片、声频、视频、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微观、抽象的理论知识,如在血液学和微生物学中主要利用图片、动画向学生生动展示细胞的形态特点,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化检验和免疫学检验涉及到的大型、昂贵设备较多,校内资源有限,可以借助影像资料讲解。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手段交叉设计的课堂教学,如PBL、TBL、CBL、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并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以渗透的方式融入所有教学环节之中,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素质加职业素质教育。
3.2“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学习采取“理论-实验-实训-理论”循环式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思路是:理论在实验中讲,实验在理论中学,校内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在实训基地用,最后再反馈到理论中总结完善。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如血、尿、便常规检验,血糖、肝功,乙肝两对半等)先在模拟的临床实验室中教师讲解(理论)、学生操作(实验),获得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原理、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和动手能力后再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对真实患者的真实标本检验(实训),针对真实情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最终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理论)。从理论出发又回归理论的循环是阶梯式上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审视自身,弥补不足和疏漏,为创新创业和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知识基础。
3.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学生群体已成普及态势。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学习中,建立开放的微信平台,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炼整理后以图、表、习题或微课的形式上传网络,推送给学生,并链接互联网相关教学资源网页,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环境制约,可以快速分享平台内容,具有快速、实时、随意的优势。并可以聊天形式展开群体讨论,形成虚拟的课堂环境,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效促进了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学习,是对课内教学的良好辅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改革评价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
改革配套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效果。改变传统单一的“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成长。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构建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两者各占50%。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多主体、多点式、多对象的多元化考评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研究认定为课堂学习成果,以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的考核总成绩中。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学习瓶颈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科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主张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深度,注重专业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 工科高校;生物工程;发展现状;学习途径
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而崛起的高技术综合应用性新兴学科,涉及的技术范畴属于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化学工程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生物工程不仅在生命科学领域建立了新理论,产生了基因重组、无菌操作、细胞融合、细胞培养等新技术,而且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研究生物工程也改变了传统概念。
一、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在21世纪优先发展的生物工程、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新材料等七个科技领域中,特别以生物工程技术为先导。它在医药、生态建设、轻工、纺织、食品、能源开采、新能源研发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社会与经济效益举世瞩目,为人类生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开辟了新路径。鉴于此,我国每年大约有五千名新生力量被输送到生物工程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单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在校学生必须大力加强专业学习,尤其要注重实验技术的培训,以解决人才供需的尖锐矛盾。
在众多的生物产业中,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理论及能适应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除了要掌握生物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外,还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及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在教育教学中要把人文科学教育、工程技术教育、实践操作融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专业对口的技术学习。
二、当前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学习瓶颈分析
工科高校作为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研究的一支骨干力量,在对生物工程的各个领域进行大量工作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我国对生物工程的紧迫需要,工科高校生物工程的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现状:
1、实验技术人员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所有的工科高校里,从事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2300多人,而实验技术人员只有30多人,其中高级实验技术师更少。虽然生物工程专业每年培养的研究生有400多人,但经过专门培养的实验技术人员几乎没有。
2、实验条件差
近年来,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工科高校通过自筹资金和国家投资,装备了生物实验室。但多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严重短缺,生化试剂、同位素、实验动物等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3、学生缺乏对专业投入
生物工程是继信息产业之后而成为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的第二热点领域,很多学生是因为类似因素而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但学生真正学习之后却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缺乏兴趣,出现专业目的模糊,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出现脱轨;学生求知欲望差,积极性低迷,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应付考试的现象;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严重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4、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不同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生物工程类的实践教学平台主要集中在酒的酿造和食用菌的生产,对于新开生物工程专业,还缺乏长期合作的教学平台。
三、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习有效途径探索
1、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深度
生物工程专业所涉及到的课程及学科比较多,范围也很广,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公共课,有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等专业基础课,更有化工原理、发酵工程设备、机械制图、工程设计等工程学基础课,还有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生物工程学基础课,以及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等前沿课程。
因此,生物工程的课程学习中,应该注意课程间的衔接联系和横向拓展。学生应该把公共课的基础知识打扎实,对于个别课程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需要突出学习。对于生物学专业基础课学生应该牢固生物学知识功底,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课程,同样也需要突出专业相关的重点课程,而不是所有生物学基础课简单理解、背诵套用而已。
2、注重专业与实践的结合运用
在生物工程学基础课的学习中要注重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多了解社会与民生的最新热点话题,并多与专业老师沟通,开设如“食品安全与检测”、“生物能源研究”的探讨,在学习上做到与时俱进。除了这些还要根据社会生产需要,多学习生态文化、经营管理、计算机等课程,尤其是外语的学习,使学生能有一技之长,能掌握并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及用外语交流以获得信息。
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完善学生心智,激发其创新精神有极强的促进作用,而且能让工科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趋于客观理性,还有利于所学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及开拓其视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3、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增强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偏重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的学科。实践操作主要由基础操作技能、专业操作能力和综合操作能力三个培训系列组成,并且与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综合性、自主性和设计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时要不断的更新实验内容,要有强烈的实验能动积极性,多参加反映学科技术前沿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项目或综合性较强的开放性大实验,这样就不仅仅掌握到只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校实验室里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外,可以进企业、进工厂生产车间参观实习,一般选择五到六个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如白酒葡萄酒生产企业、味精生产企业、食品厂等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该行业、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探讨,领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在参观每个企业后都要写详细的实习报告,这对学生把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1+1”的实验室加企业模块式实践,学生既可学到专业的基本理论,又能掌握其专业应用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工科高校生物工程类本科生要学好生物工程专业,就必须要合理安排课程,丰富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实践领域,同时还要注重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辉,凌宏志,王葳,韩晓云,吴国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3(1)149-150.
[2] 洪琦,韩端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浅议[N].高等函授学报,2012(11)49-50.
1课程定位
1.1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医学营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现代临床营养技术和公共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从事临床营养实际操作能力、疾病筛查、社区疾病管理、营养调查的能力,还要有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
1.2专业核心课程地位定位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高职高专医学营养、卫生检验检疫、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1]。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安全控制链中的传统监测点,与理化检验、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类课程体系的三大检验方法(技能)课程,是食品检验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的主要内容。该课程是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1.3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在医学营养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通过学习先修课程基础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疾病概要、卫生法规与监督、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等,具备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后,再同时开设食品毒理学检测、食品感官检测、食品卫生理化检测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等平行课程。经过这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即可参加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获得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为后面医学营养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专业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2课程目标
我们认为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在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在于其蕴含的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实现三个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食品微生物常规项目的检验原理;了解检验新技术的发展概况。②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实操技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中最新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应用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③素质目标:具有无菌操作意识、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条件
3.1师资队伍
由6名专职教师和3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并配备2名高水平的实验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都很合理,并且100%为双师型教师,5人为食品检验工考评员,其中2人还是食品检验工高级考评员。因此,我们的师资队伍是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且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学队伍。
3.2实验实训条件
①校内实训基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组正在建设《微生物检验》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教学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分组配套齐全。现有微生物实验室5间,总面积540m2,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训、自行设计实验的需要,实验开出率按课程标准要求可达100%。②校外实训基地。医学营养专业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现代妇产医院、福建明一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和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完成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食品中大肠菌群计数、食品中部分致病菌(沙门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和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等项目的的抽检工作。
3.3课程教学资源
“贴近生产实际、适应岗位需要、反映食品检验技术发展趋势”是我们选用和编写高职教材的依据。选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用成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为教学主教材,该教材为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之一,理论上突出“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侧重实际操作、检验方法,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与设备、食品微生物检验基本程序、基础实验技术、现代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指标细菌的检验、致病细菌的检验、真菌的检验和其他检验项目。同步配套使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技能型人才培训用书: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第二版)》,该教材是根据最新《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与此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开发了相关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测试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四阶段实践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挫折教学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核心都是启发式教学。
4.1.1项目驱动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老师会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设计出各个任务项目的教学方案。
4.1.2四阶段实践教学法
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岗位培训的、系统化的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即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员模仿和总结练习四个阶段的培训方法。
4.1.3任务驱动教学法
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4.1.4启发讨论教学法
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由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运用思想去解决、分析、批评、判断和归纳,因而可以触类旁通,使经验逐渐扩张,思想更为灵活。
4.2现代先进教学技术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除了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并引入多媒体和网络手段,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实施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考核的方案。
5课程设计思路
5.1依据需求定内容,依靠行业建课程
为保证教学内容符合企、事业单位岗位需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基于“岗位知识体系”来进行课程设计(见图1)。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分别为微生物检验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且我们与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食品行业专家和高级研究人员定时来校兼职授课,共同建设与管理课程;共同制订课程大纲,编写实训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参与实践项目教学。行业专家的加盟使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比例达100%,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研发能力,学生技能训练模拟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5.2课程为社会服务,教学顺应市场项目化
该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技能训练期间,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承担福州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的海蜇皮质量指标检验,以及为贝奇(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贝奇野菜汁”成品检验。一方面拓宽了专业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途径,另一方面以社会为课堂,实现了教学创新与市场互动。
5.3“阶梯式”的实践教学递进式模式
“早实践,多实践,课程实践不断线”。课程开始,就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半年;随后,到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昌铁路局福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微生物检验科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4个月~6个月;最后,在第六学期分散到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半年。此法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认可,且学生素质大大提高,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达100%。
5.4课程考核与国家食品检验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
本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考核,改革传统以理论笔试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3],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和校外实践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职业资格证是就业的“准入证”,为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课程的考核还与国家食品检验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大部分,严格课程考核是学生获取“双证”的保证。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实行“以证代考”,即以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代替课程成绩。
6教学内容设计
6.1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
教学内容以“体现国家标准、对接生产实际、融通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选择,选好以后围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组织,每个项目由学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单元综合实训共同完成。“理论(初步了解)实践(初步学习和模仿)再理论(理解)再实践(独立操作及完成)反复实践(掌握并熟练运用)”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来完成各项目,如此反复操作可为学生奠定比较扎实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6.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食品微生物检验以微生物检验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按食品微生物检验流程,将课程分5个教学模块,4个基本技能训练情境教学,7个典型工作项目教学。共80学时,安排于第二学年第4学期开设,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48学时。
6.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细菌检验基本技能;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技术;食品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生物学性状及其检验技术。②难点: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检验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如何正确判断各种检验结果,最终作出正确的食品卫生评价。
6.4课程教学评价
①后续课程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们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扎实,技能操作熟练。对于后续课程,我们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②实习单位评价: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学生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③学生评价: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操作本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7课程特色
①理实镶嵌的教学模式: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穿行,理实一体,使学生对内容更容易理解。②导引式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既注重老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逐步转化为主动学习。③单项训练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坚持单项训练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微生物检验操作能力。实践证明,我们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探索是成功的。合理定位课程在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选用和编写优质教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潜能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毕业后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尚新彬,李超敏.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9):89-90.
[2]吴君艳.基于食品检验岗位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食品检测类《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改革[J].科技信息,2012,35(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