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CT;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病理结果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087—0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1]。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依良恶性不同而不同,一般恶性病程较短。良性或早期患者可恶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转移。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一般采用组织活检进行判断,但因为取材的局限性,有漏诊的可能。因此有必要结合大体形态及影像学表现综合进行良恶性判断。本文通过对2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探讨CT表现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2011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免疫组化学证实,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1~69岁,平均55.8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12例,腹部包块9例,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7例,吞咽困难或吞咽不适2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常规进行肾脏。胃肠道准备,扫描范围包括可触及的肿块、肝脏及肾脏。层厚1 cm,螺距1.0 cm。平扫后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100 mL,动脉期扫描于注射后30 s进行,静脉期扫描于注射后60 s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影像学的改变,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与周围关系、强化情况、有无出血及转移情况。根据是否转移、浸润性生长、形态及坏死出血情况判断良恶性。

1.4 病理学良恶性诊断指标[2]

肯定恶性指标:①浸润性生长;②已经发生转移。潜在恶性指标:①胃间质瘤直径>5.5 cm,肠间质瘤直径>4.0 cm;②胃间质瘤核分裂像>5个/50HPF,肠间质瘤核分裂像>1个/50HPF;③出现出血坏死;④明显核异型;⑤肿瘤细胞排列紧密。恶性:有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2项潜在恶性指标;交界性: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良性:未出现以上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

本组患者经术后冷冻病理学检验结果确诊良性5例,交界性7例,恶性9例。

2.2 CT检查结果

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8例(图1),十二指肠4例,小肠5例,结肠2例,直肠1例。

肿瘤直径2.5~20 cm。良性肿瘤平均直径(2.8±0.4) cm,交界性肿瘤平均直径(6.1±1.3) cm,恶性肿瘤平均直径(9.5±2.4) cm,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0.528,P < 0.01),其中良性肿瘤与交界性及恶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857,5.419,P < 0.01),交界性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561,P < 0.01),说明不同肿瘤大小对判断良恶性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肿瘤直径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由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大部分发生于胃和小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3]。临床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胃镜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及位置、生长方式、可以取活检,但是对其他部位的肿瘤存在局限性,且不能确定是否有转移。影像学诊断临床上常用CT,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情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转移,初步判断良恶性。

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上可见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分叶状生长,良性肿瘤可见钙化改变,恶性肿瘤钙化的情况较少,但是易出现囊性坏死出血样改变,与本文研究比较一致。良性改变常

本文通过与术后病理学相比较,探讨CT影像改变与良恶性的关系。本文共选择21例患者,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良性5例,交界性7例,恶性9例。结果显示,发生于胃的8例,十二指肠及小肠共9例,与既往研究多发于胃肠道的结果一致[5]。肿瘤直径

综上所述,CT用于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直径≥5 cm,肿瘤内部出现囊性坏死样改变的患者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肿瘤的外形、边界情况、增强程度与良恶性判断关系不大。

[参考文献]

[1] 谢澳斯, 陈君填.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17(23):3567—3569.

[2] 胡碧清,粟连秀.2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J].华夏医学,2011,24(1):72—76.

[3] 王利锋.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1):125—126.

[4] 仲军,郭兆立. 胃肠道间质瘤30例CT及临床特点分析[J].新疆医学,2011,41(9):51—53.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传统教学;病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中,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网络教学就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老师的从旁辅助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投入使用,充分证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往的课堂是老师一人的天下,是老师一人单项输出的过程,如今成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积极表达不同意见的互动课堂,不同的知识通过计算机,展现出相应的画面和声音,然后学生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关键点进行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稳定掌握和运用。网络教学将有限的课堂扩展成无限的知识海洋,创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下文中,我们就对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进行对比和探究,使读者对两者的优缺点有更深刻的了解。

1病理学传统讲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病理学作为一门承上启下,双向连接的学科,它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连接到一条线上,意义重大。病理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多,内容纷乱庞杂,概念偏偏又非常的抽象,学生们在学习时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虽然现在病理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不断的升级、优化,CAI课件也在逐渐的被广大教师学校所使用,优美的图片、生动的动画、清晰的音频和字幕有效的增强了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当前的CAI课件却有一些不得不说的教学弊端:它主要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无法满足课堂中的多角度变换,并且该课件互动性不强,学生仍然处在单向的被动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许多的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常常会将以前的板书内容原封不动的转移到电子屏幕上,讲解内容没做扩充和改变,,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手段,难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此外,CAI课件也没有表现出学科的特殊性和课堂的专业性,这一点从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也正看出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比较呆板、局限,过分依赖。

2病理学网络课程成立的重要性

时代在不断的更新,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要想不被社会边缘化,被社会认同,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在教育界中网络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将网络教学模式投入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和老师可以在时间有限、空间有限的教室内,涉猎、学习、掌握到无限的知识内容,此外,网络信息更新、传播的都比较的迅速、全面,教学内容可以得到及时的填充和更新,从而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知识要点和时事医学信息。传统教学模式在病例学的课堂上不足之处已经显露无疑,学生们难以在传统课堂上掌握大量、抽象的知识要点,这也就是使得网络课堂的开展成为了必要之举。所以,建立一个可以具备良好交互性的网络教学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讲堂的教学质量,给师生一个充满活力的讲堂,所以,网络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出现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3病理学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优点分析

3.1能够切实的增强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就了一个个“填鸭式课堂”、“一言式课堂”,师生间没有互动和交流,学生们只会死记硬背,对知识一知半解,到头来学校培养出了一群对社会发展助益不大的“人才”。但是网络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庞大的知识量让学生们见多识广,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更愿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疑点的部分可反复播放,可以及时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及时增加学术前沿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相关数据库查找资料,省去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所耗费的大量时间,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一需求,而网络教育作为个性化与社会化结合的产物,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优势。病理学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打破了全国院校之间的地域限制,把各个学校病理学教学的精品部分传上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自由地选择相关知识和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同时,学生还可以针对某些学术问题,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网上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随时随地从网上下载各种病理资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3.3使课堂教学得到时空延伸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论坛、QQ等为学生提供课后展示交流的平台。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专科院校在尝试网络教学改革的同时,绝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具有全面发展、优化教学的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寻找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艳,沈薇,滕书娟,等.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91-94.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病理学概念,它包括了以往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等[1]。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不足,常使GIST的诊断和治疗遇到困难。现对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28例GIST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GIST共28例,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11~86岁,平均55.1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55~65岁,本组资料中该年龄段患者14例,占50%。

1.2 临床表现 本组28例均有临床症状,其中不同程度的腹痛14例(50%),黑便10例(35.3%),腹部肿块9例(32.1%),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2例(42.9%),肠梗阻3例(10.7%),全组均无恶液质出现。

1.2 临床检查 本组术前27例均行B超检查,发现胃或小肠或腹腔占位24例(86%);18例纤维胃镜检查,17例发现胃腔内黏膜下隆起型肿块,部分伴有溃疡、出血,活检病理均未确诊,其中4例又行超声内镜检查考虑胃间质瘤可能;18例行CT或MRI检查均发现腹腔内肿快;1例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发现结肠占位1例;1例行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外占位;1例因完全性肠梗阻行手术发现结肠癌合并小肠肿瘤。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 术中见肿瘤位于胃18例,其中胃底9例,胃体6例,胃窦3例;小肠6例;食管中段1例;盲肠1例;小肠系膜1例;直肠1例。

2.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食管间质瘤1例行食管中段切除术;胃间质瘤18例中8例行肿块楔形切除术,10例行根治性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小肠间质瘤6例均行肿瘤肠段根治切除术,其中2例肿瘤因侵犯结肠行联合结肠肠段切除;结肠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直肠1例中行直肠肿块切除术,肠系膜1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未见切缘有肿瘤细胞残留。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均满意。

2.3 术后病理 所有切除标本均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其中CD34(+)24例(85.7%),CD117(+)27例(96.4%);瘤体直径≤5 cm 10例,瘤体直径>5 cm 18例,最大直径17 cm;良性5例,瘤体直径(2.8±0.2)cm;潜在恶性13例,瘤体直径(6.6±2.1)cm;恶性10例,瘤体直径(12.3±3.5)cm。

2.4 随访 随访时间6~46个月,平均22.4个月,其中4例随访过程中失访。1例小肠恶性间质瘤术后1 年复发再手术,发现肝脏和腹腔转移于6个月后死亡。1例胃恶性间质瘤术后26个月复发再手术切除,1例术后10个月复发再手术腹腔广泛转移。1例交界性胃间质瘤术后20个月复发,1例术后2年死于心脏疾病。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是由Mazur等[1]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既往多被认为是一种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因而归类于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平滑肌肉瘤。近年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GIST可能起源于胃肠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该细胞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原癌基因c-KIT(CD-117)和CD34的细胞,GIST也同时具有上述特征。具有多向分化的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分化或不定向分化,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2]。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的发展,GIST同其他组织病理类型的胃肠道肿瘤已可以进行可靠的区分。GIST以中年以上多见,无明显的性别倾向,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胃最多见,小肠其次[3]。 本组资料显示,男女比例可达1.3∶1,平均发病年龄为55.1岁,胃间质瘤18例64.3%(18/28),其中又以胃体和胃底多见83.3%(15/18)。小肠21.4%(6/28),结肠、直肠、食管及肠系膜发病较少14.3%(4/28)。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与肿瘤的大小和原发部位有关,消化道出血、腹块和腹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可出现消瘦和贫血,部分可以出现肠梗阻,某此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本组资料中27例病例术前行B超检查,24例检出腹腔内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报告肝占位,1例为胰尾部占位,后经术中发现为胃体和胃底肿瘤。而18例胃间质瘤中17例术前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下隆起性肿块,有4例经超声内镜检查拟诊为胃间质瘤,钡剂灌肠X线摄片、直肠镜等检查的病变检出率较高。因此,作者认为对有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患者积极行胃肠道内窥镜及造影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GIST的检出率。目前,临床上尚无GIST的特异性诊断方法,GIST的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的结合。结合本组资料,作者认为,GIST在术前确诊困难,本组资料显示术前诊断只有4例胃间质瘤诊断正确,4例均经超声内镜, 10例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因此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如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望提高确诊率。本组资料显示,GIST肿瘤多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CD117和CD34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6.4%和85.7%,两者其一阳性率达到100%,据此,作者认为CD117和CD34阳性可以作为GIST特定的诊断标志。良恶性GIST的免疫表达型基本相同,因此,免疫表型不能作为GIST良恶性的判断指标。目前,GIST的组织学恶性指标以肿瘤大小和核分裂相等将肿瘤分为良性间质瘤,潜在恶性间质瘤和恶性间质瘤[4]。本组28例GIST患者中,10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表现为肿瘤较大(平均直径>10 cm)、生长活跃、核异型、可见核分裂相、细胞密度高等。本组资料中,发生于胃的较小间质瘤多为良性肿瘤,而发生于小肠的间质瘤多为较大的恶性肿瘤。也可能与胃间质瘤相对容易发现,而小肠间质瘤一般较小时难以发现。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完整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GIST最有效的方案[4]。本组18例发生在胃的间质瘤,可首选胃大部切除术,如肿瘤小于3 cm可行楔形切除术,一般切缘距肿瘤大于3 cm;发生在小肠的间质瘤可行肿瘤肠段切除术;发生于结肠的间质瘤可行左半或右半结肠切除术;发生于直肠的间质瘤可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GIST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组28例GIST中有16例行根治性切除,标本中淋巴结共68枚均未发现转移,因此作者认为术中不必常规清扫淋巴结,单纯完整肿瘤切除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胃间质瘤和1例小肠间质瘤发现网膜/腹膜转移结节行清扫术。GIST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近期有研究报道,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是酪氨酸激酶的竞争抑制剂,抑制间质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望为GIST的治疗带来新的前景[4]。本组1 例胃间质瘤切除患者术后3年因肿瘤复发口服格列卫1年后病情稳定,肿瘤缩小,患者带瘤生存。目前该药已成为辅助治疗GIST的主要药物,并取得较好疗效,常用于肿瘤无法完整切除或有残余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但最终治疗效果和治疗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 Reappraisal of his to genesis.AmJ SurgPathol,1983,7:507-519.

[2] Miettinen M,Lasota J.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definition,clinical,hist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and molecular genetic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Virchows Arch ,2001,438(1):1-12.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上皮内瘤变高级别 胃活检 术后 胃癌 病理形态

[Abstract] Objective

10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biopsyconfirmed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E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relevant surgical results.Methods Twentyseven cases with gastric HGIEN confirmed by biopsy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 of surgical specimens.Results

Among the 27 cases treated surgically following the gastric biopsy,5 cases showed ulcer with 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while the other 22 were diagnosed as gastric adenocarcinoma,14 in advanced stage and 8 in early stage,respectively.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an be found in all 22 cases that diagnosed as advanced adenocarcinoma.Four of whom mucous muscle were not found in biopsy were confirmed advanced adenocarcionma.Conclusion Most part of the cases that diagnosed as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ave already been complicated with adenocarcinoma.The location and depth of the specimen in gastric biopsy have a largely influence o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astric biopsy;postoperation;gastric adenocarcinoma;pathological feature

在2000年出版的WHO肿瘤分类《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中,将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EN)[1]的定义引入到消化系统肿瘤中,以取代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等术语。上皮内瘤变进一步分为低级别与高级别,以结构与细胞学异常是否占据黏膜的上半部为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包括既往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必须与黏膜内癌相鉴别,后者有黏膜肌层浸润。我们严格按照WHO关于HGIEN的诊断标准,回顾近五年上海市南江区中心医院胃镜活检中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并行手术根治的病例27例,复习它们临床病理特点,并与术后根治标本的病理诊断作比较,希望能提高胃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之间的差异,并对引起诊断差异的一些因

素做些探讨,以免临床对患者延误及过度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胃镜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6岁。活检诊断标准遵照WHO(2000年版)标准。手术方式根据病变位置及范围采取胃部分或大部切除术。

1.2 方法 活检组织及手术标本均经中性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常规石蜡包埋,

4 μm连续切片,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胃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 27例活检标本依据WHO(2000版)标准诊断为胃上皮内瘤变高级别(HGIEN),其中23例可见黏膜肌,其中9例中增生异形腺上皮侵犯黏膜肌但并未穿透;4例未见黏膜肌,显示为黏膜内癌形态。所有标本中均显示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浸润,8例中见炎性坏死物,11例中可见肠上皮化生。

2.2 手术标本病理诊断 27例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经术后连续切片病理检查,5例(18.5%)维持上皮内高级别瘤变的诊断,8例(29.6%)为早期胃癌,14例(51.9%)为进展期胃癌。5例维持HGIEN的病例均为浅表溃疡性病变,在溃疡边缘区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22例腺癌大体类型示溃疡型占绝大多数(18/22),仅有4例为扁平隆起型。8例早期胃癌中未检出局部淋巴结癌转移,14例进展期胃癌中检出局部淋巴结转移者9例。

2.3 活检与手术标本病理诊断比较 27例术前活检诊断为胃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病例中,仅5例未发现癌变,即未发现异型细胞或腺体浸润穿透黏膜肌或基膜。其余22例均可见到癌变区域,即异型细胞或腺体侵破黏膜肌。在活检中有4例HGIEN未见黏膜肌,术后均证实为进展期癌。在所有腺癌病例中,可清晰地见到正常黏膜与癌变之间的过渡,均可在癌旁黏膜内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 讨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上海市2005年的统计结果示胃癌为当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早期发现与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早期胃癌

的5年生存率可达80%~90%[2]。胃镜黏膜活检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的唯一依据。但长期以来,临床病理上对胃黏膜早期病变的使用术语较为复杂,如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等。2000年WHO出版的《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中,首次将上皮内瘤变(IEN)的概念引用到胃肠道上皮癌前病变的诊断,以求更好的指导临床对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胃黏膜IEN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HGIEN组织学表现为腺体密集且结构紊乱,细胞不典型性明显,导管形态不规则,出芽或重叠常见,无间质浸润。细胞形态多样、核深染,常见突出的双嗜性小核仁。病理学上HGIEN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事实上,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示HGIEN,即使内镜下并无显著肿块,患者往往已存在浸润性癌[3,4]。本文报告27例胃黏膜HGIEN患者,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示维持HGIEN诊断者仅5例(18.5%),其余22例均为胃癌,除8例为早期胃癌外,大部分为进展期胃癌,其中尚有淋巴结转移者。因此临床医师应结合内镜所见,对胃镜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采取相对积极的治疗措施,及早重复活检或手术治疗。从另一方面,这也提醒病理医生,是否过于滥用WHO提出的“上皮内瘤变”这一诊断术语,对一些本应诊断为癌的病例过于保守。

造成活检诊断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较大差异的原因除了病理医生的相对保守外,胃镜活检本身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原因,活检的部位和深度会对病理诊断造成很大影响。遵照WHO对黏膜肌层侵犯的要求,我们结合胃镜活检组织中黏膜肌的情况进行了观察。27例活检标本中4例未见黏膜肌,术后证实为进展期胃癌。其余23例均可见黏膜肌,但只有少数病例(9/27)可见到黏膜肌侵犯。且术后证实有黏膜肌侵犯者均为进展期胃癌。这提示胃镜活检取材部位可能较表浅或位于肿瘤边缘。术后也证实,所有胃癌均可在癌组织边缘见到HGIEN。由此可见,胃镜活检取材对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病理医师与内镜医师应就此加强沟通,共同探讨,提高活检诊断的准确性。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Hamilton SR,Aaltonen LA.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digestive system.Lyon:IARC Press,2000,3768.

2 吴云林.早期胃癌的临床筛查及治疗.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5):401403.

病理学转移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跳跃性转移;清扫

我国胃癌新发病率高居世界水平之上,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随着胃癌研究的不断发展,各种治疗理念及技术日新月异,但时至今日,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理念仍然是广大学者的共识。而现代胃癌外科的治疗则是建立在淋巴结清扫基础之上,并采用以淋巴结数目确定N分期的方法,取消了过去第1站及第2站淋巴结等概念,对于淋巴结清扫范围规定了更为简明的D1/D2清扫术[2]。以下对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理论及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1胃癌淋巴结清扫术的理论基础

1.1胃癌淋巴结解剖学理论的建立

自从1881年维也纳外科医师Billoth 首先行胃窦癌切除手术,人们便不断总结认识并探索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欧美学者最先对胃的淋巴回流系统及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尝试切除相关淋巴结,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日本学者接受了这些经验,在Kajitani的率领下日本胃癌研究会从解剖学上将胃癌相关的淋巴进行分组,描述其淋巴回流系统,并通过观察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总结转移规律,逐渐形成胃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理论基础[3],于1962年完成第1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将胃癌的外科治疗推进到胃癌根治术的新时代。

淋巴回流系统主要沿静脉方向走行,而胃的静脉变异较多,淋巴回流网络复杂,但与静脉伴行的同名动脉相对固定,更利于解剖学的描述,确定了按动脉系统描述胃的淋巴回流系统。借鉴结肠癌肠旁淋巴结(N1)、中间淋巴结(N2)及主淋巴结(N3)的分期方法,先将胃的主要供血血管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确立为主淋巴结分为一组,相当于中间淋巴结的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3根主要分支周围的淋巴结各分为一组,这三根动脉所发出的分支旁淋巴结相当于肠旁淋巴结,分别按动脉分支依次分组。由此,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向后、从小弯到大弯的顺序对各组淋巴结分别标记[4],分为3站16组。最后,以癌为中心按由近及远的原则将各组淋巴结分为第一、二、三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各组淋巴结细分出不同的亚组,更加准确地从解剖学上描述胃癌淋巴结回流系统,建立起胃癌根治术的理论基础。

1.2胃癌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

自从行胃癌根治术以来,学者们便发现个别病例的淋巴结转移并不是按照第1~3站的顺序发生,有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有报道发生率在10%左右[5]。跳跃性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有关[6]。尽管《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不断更新至目前的第14版,其本质是解剖学的评价系统,这种模式不能完全评估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发展的过程,当病理学上的第1站与解剖学上的第1站淋巴结转移发生不一致时,可能会是解剖学上的第2、3站,这便可能出现“跳跃性转移”现象。

1.3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淋巴结微转移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7,8] ,常规病理学难于检测到淋巴结微的转移,微转移灶多存在于原发灶周围的脂肪组织癌巢中或血中有癌细胞存留。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随原发肿瘤浸润深度而增高,早期胃癌也存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证明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可以更准确评估N分期和TNM 分期,并有利于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和疗效评估。因此对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减少微转移淋巴结的遗留,降低术后复发率。

1.4肿瘤细胞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的播散

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导致腹膜转移[9]和肝转移增加[10],德国学者Alakus等[11]对159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转移性淋巴结检测,发现有96例(60.4%)淋巴结转移,而转移性淋巴结中有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的共有57例(35.8%)。统计分析后提示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与较晚的pN分期、pM分期及较晚的TNM分期有关,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提示预后显著变差。

2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2.1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胃癌预后与肿瘤分期、局部浸润、淋巴结浸润数量、肿瘤的解剖位置及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胃癌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2],有学者提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在临床病理学特性与早期胃癌相似,手术后预后较好,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预后则较差[13]。Kwon 等[14]把淋巴结转移率分为1%~15%、16%~30%及> 30%的3组,得出 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3、17% ,有显著差异性 ,淋巴结转移率也是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5]。可见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16]

2.2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的关系

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数目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学者们接受,并影响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的制定。Bouvier等[17]将淋巴结检出数目少于10枚者与15枚以上按相同的TNM 分期标准进行病理分期,得出胃癌手术检出淋巴结数目少于10枚者进行病理分期不可靠。Baxter等发现淋巴结清扫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范围,还应有足够的数目[18]。Volpe等[19]报道,胃癌术中清除15个以上淋巴结的预后明显好于少于14 个淋巴结的胃癌患者,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病例研究显示,淋巴结清扫范围越大,越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20]。Schwarz等[21]则推荐进展期胃癌应施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应清扫足够的淋巴结数目以避免淋巴结上残留癌细胞[22]. UICC 在第5版中TNM分期也规定,对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至少要15枚。

3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

3.1淋巴结清扫的程度

以淋巴结清扫为基础的胃癌根治术开展,提高了患者5年生存率,使人们对于胃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能明显改善预后形成共识[23]。但就淋巴结清扫的程度仍有争议。日本学者强调淋巴结扩大清扫及D2手术的价值,而西方研究者认为,淋巴结扩大清扫与D1手术相比并没有生存优势。在日本临床肿瘤学组、东亚肿瘤外科学组和波兰胃癌学组进行的3个RCT共1067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D2+PALD不能较传统D2术式提高5年总体生存率。跳跃性转移、淋巴结微转移现象,提示缩小手术的实施仍需慎重。经过大量回顾性的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证实D2手术的优越性,认识到不论分期早晚,D2清扫术是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24]。

3.2 修订后的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规定D1/D2清扫范围。进展期肿瘤1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25]多应予清扫,只有位于胃窦大弯侧的早期胃癌才可以考虑不清扫1组淋巴结。2组淋巴结胃窦癌中转移率低于1%[26]。在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时予清扫,在远端胃切除中予以保留,避免影响残胃的血运。3组淋巴结无论对于任何位置的肿瘤都是第一站淋巴结,应常规清扫。4组淋巴结范围涉及较大,特别是4Sa亚组清扫尚有争议。应针对肿瘤不同部位尽量清扫,5、6组淋巴结在近端胃癌中被列入第二站,但国内胃癌多为进展期肿瘤,常规将5、6组淋巴结列为近端胃癌的第一站淋巴结,应予以常规清扫。7组淋巴结清扫在最新的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中,7组淋巴结被列入第一站淋巴结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转移率[27],即使在早期胃癌中也应对本组淋巴结予以清扫。8、9组淋巴结长期以来都列为第二站淋巴结,在D2手术中属于常规清扫范围。10组淋巴结与脾脏切除关系紧密,清扫时有一定风险。早期近端胃肿瘤转移率较低,可以不清扫;进展期肿瘤转移率明显增加,对于近端胃肿瘤特别是肿瘤位于大弯侧时行10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11组淋巴结结中的11P亚组淋巴结位置上与7、9组淋巴结相毗邻,转移率较高,1ld亚组淋巴结在远端胃癌的转移频度明显降低[28]两个亚组淋巴结应区别对待。远端胃癌清扫11P即可,而近端胃癌行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时,11P和lld亚组的清扫同等重要。12组淋巴结亚组较多,其中以12a、12p亚组转移率为高,有报道[29]为15.7%、6.93%,为主要清扫亚组。13~15组淋巴结相当于第三站淋巴结,其中13组淋巴结转移率低,文献[30,31]。14v从13版胃癌规约以来作为第二站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病例多数肿瘤分期已较晚,修订后的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将确诊14v转移的情况记录为M1。15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对16组淋巴结实施彻底清扫并不能较D2手术明显改善预后,还有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4小结

胃癌根治术的理论基础是《胃癌处理规约》,以解剖学手段进行分组、分站,指导手术方式的确定,以淋巴结个数评价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病理分期,作为对术后结果的一种评价方法, D2清扫术是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被广范推广,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细致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特殊性,探索更客观地反映胃癌转移的解剖学与病理学过程相结合的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 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 中华肿瘤杂志, 2004, 26 (1) : 4-9.

[2]胡祥.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30(1):25-30.

[3]李国立.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地位.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0):658―659.

[4]李宁,李国立.胃癌外科治疗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09,1(2):65―67.

[5] 李国立,季加孚.《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的制订与胃癌淋巴结的跳跃转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2).

[6]姜波健,俞继卫.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研究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0,37(3):150―152.

[7]Miwa K,Fujimura T,Fushida S,et a1.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in early stage gastric carcinoma:a limited gastric resection with lymphatic basin dissection in sentinel node negative patients[J].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2003,104(11):785-788.

[8]Mayinger B,Jordan M,Horbach T,et a1.Evaluation of in vivoendoscopic autofluoreseence spectroscopy in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4,59(2):191一198.

[9]Tanaka T,Kumagai K,Shimizu K,et a1.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ymphatic advancement;extranodal invasion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J].J Surg Oneol,2000,75(3):165―171

[10] Kumngai K,Tanaka T,Yamagata K,et a1.Liver metastasis ingastric canoe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ymphatic advancement[J].Gastric Cancer,2001,4(3):150-155.

[11]Alakus H,Hilscher AH,Gmssg,et a1.Extraeapsular lymph node spread:a new prognostic factor in gastric cancer[J].Cancer,2009,l 16(2):309-315

[12] Shiraishi N, InomataM, Osawa N, et al.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fter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rcinoma.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J]. Cancer, 2000, 89 (2) : 255-261

[13]Bruno L,Nesi G,Montinaro F, et al. Clinic 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out come indicators in node―negative gastric cancer[J]. J Surg Oneol, 2000, 74 (1) : 30-32.

[14]Kwon SJ, Kum G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advanced carcinoma of stomach [J]. Br J Surg, 1996, 83(11) : 1600-1602

[15]Yu JW,Wu JG,Jiang BJ,et a1.Influencing fsctor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ratio in gastric adenocareinom[J].J ExP Clin Cancer Res,2009,26(28):55

[16]Biliei A,Seker M,Ustaalioglu BB,et a1.Determining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2 dis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J].Med Oncol,2009 Nov 3.DOI:10.1007/S12032―009―9319―4.

[17]Bouvier AM, HaasO, Piard F, et al. How many nodes must be examined to accurately stage gastric carcinomas? Results from a pop2ulation based study[J]. Cancer, 2002, 94 (11) : 2862-2866

[18] Baxter NN, Tuttle TM. Inadequacy of lymph node staging in gastriccancer patients: A population2based study [J]. Ann Surg Oncol,2005, 12 (12) : 981-987

[19]Volpe CM, Driscoll DL, Douglass HO,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 roximal gastric cancer depends on extent of resection and number of resected lymph nodes [J]. Ann Surg Onco1, 2000, 7(2) : 139-144.

[20] Susman Ed. 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越广预后越好[J]. 肿瘤时

讯, 2004, 8 (3) : 40242

[21]Schwarz RE, Simth DD. Clinical impact of lymphadenectomy extentin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of advanced stage [ J ]. Ann Surg Oncol, 2007, 14 (2) : 317-328.

[22]Saito H, Fukumoto Y, Osaki T, et al. Distinct recurrence pattern and outcome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cardia in comparison with carcinoma of other regions of the stomach [J]. World J Surg,2006, 30 (10) : 1864-1869

[23]Huang CM,Lin BJ,Iu hs,et a1.Effect of lymphadenectomy entent o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located in the cardia andfundu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4216-4221

[24]Chen XZ.Hu JK,Zhou ZG.et a1.Meta-analysis of effectivehess and safety of D2 plus para-aortlc lymphadenectomy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J].J Am Coll Surg.2010,210(1)1100

[25]涂小煌,王烈,姚和祥,等.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l临床意义[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6):382―384.

[26]所剑.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5-7

[27]朱海涛,赵宜良,吴云飞,等.胃癌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其在实施合理根治术中的指导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11):863―865

[28]Ishikawa S,Shimada S,Miyanari N,et a1.Pattern of lymphnode involvement in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E[J].World J Surg,2009;33(8):1687―1692

[29]覃新干,林进令,黄源,等.进展期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特点与D2术式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