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模式 全球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革命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伴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逐渐消耗殆尽,我们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主要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就是当今的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已经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认定,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推行低碳能源以取代高碳能源,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概念的大前提是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农牧业等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并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球气候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及危害有: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水资源;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影响人类健康等。由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从近几年已经发生的由全球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灾害来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共识,其核心都是:第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第二、在低碳的基础上提出新能源政策目标。同时,各个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长远计划,这些长远规划其实都是本着对全球的未来而考虑,但是目前全球的生产模式还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而且与化石能源相配套的一切硬件设施相当完善,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替代能源来取而代之,即使有替代能源的话,要想改变人们的多少年形成的消费习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还得建设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目前,摆在各个国家面前一个问题,国家发展是要发展呢,还是要低碳?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对于发达国家要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当然,要发展也要低碳。低碳经济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产业革命,并且是翻天覆地的一场革命。从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产业时代转变成为以清洁替代能源为主的新时代。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责无旁贷,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平衡好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这符合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国现在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正在走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发展道路,“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中国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低碳经济的革命中。宏观上,中国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以及正在酝酿积极有效的制度措施,为低碳经济保驾护航, 实现了从农耕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到能源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再到以服务业和技术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升级,摆脱当今世界经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保证能源安全。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转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为生产发展注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注重低碳生产;更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低碳经济的元素,倡导低碳消费,真正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晨曦中,走过改革开放三十个年头的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正被世界寄予厚望:走出一条通往低碳经济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国经济乃至全世界、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气候剧变 政策 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 段一帆,湘潭大学国际法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法。

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影响深远。因此,世界多数政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制定政策的重点现已从气候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向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措施上,更为具体、务实。由于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对大气特别是非洲大陆产生了影响,关于气候变化实际存在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已进一步得到证实。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非采取并实施显著的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否则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将不会消失。

一、 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确立的背景

南非采取的缓解性及顺应性战略主要是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而言,南非政府1998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清晰阐述了其一系列减小碳排放速度的行动,包括整合能源部门、刺激经济发展、增加享用可负担性能源服务途径、加强对与环境影响相关的能源的管理、多渠道确保能源供给等政策、这些在政府1998年的能源白皮书中均有清晰的阐述。

《国家气候变化战略》(NCCS)(2004)及南非政府2008年的《长期缓解方案》(LTMS)(2007)是尤其关注缓解气候变化的两个关键政策。NCCS的制定旨在处理南非气候变化的首要问题;作为一种在发展中国家间罕见的气候变化战略,它有助于南非确立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强势地位。LTMS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使南非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LTMS包括不同的缓解行动方案、一份技术性报告及一个宏观经济分析,其中,技术性报告由能源排放、非能源排放的技术性投入与研究作为基础。

二、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确立的原因

关于顺应性和缓解性战略的争议主要存在于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同目前环境承载能力易受影响程度相关。目前,南非对气候资源的依赖尤为严重,在传统产业里,采矿业与能源产业受气候变化缓解性措施的影响犹大。

由于即便实现了减排(即使是以减小的比率与量级),气候变化仍会发生,因此有必要强化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的实施。这是因为,协调性的全球减排可信度还很低。成功的改变将会提高南非的国际谈判地位;也将在抵御气候风险的过程中获得收益。可信且成功的缓解性与顺应性政策,辅以正当而长久的气候战略形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南非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针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顺应性与缓解性原则已经变得不可避免。不同的活动有顺应与缓解能力的各种混合面。不过,在抵御与不断增强的温室效应有关的风险时,顺应性与缓解性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首先,他们各自应对未来的、气候相关的危险的不同部分。缓解性可以减小潜在气候危害的数量与大小,从而首先降低了最为严重的变化。顺应性可以通过降低系统的敏感性或降低损害的后续程度,提高应对气候危害的能力。其次,它们从不同极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幅度,从而抵御风险。此二者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两个最重要的策略。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些挑战是由气候变化的频度及强度、非线性变化及长期的潜在危险所引起。所有这些问题产生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使得预先的顺应性与缓解性变得步履危险却又必不可少。我们对未来气候情况的偏见本身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南非政府通过实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紧缩政策、战略及措施,来应对该挑战。南非这样做,旨在通过采取整合顺应性与缓解性的规模效应的措施,在应对气候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

三、南非实施顺应性及缓解性战略的举措与成效

(一)可再生能源

在气候变化及相关的能源政策方面,南非是非洲大陆的领军国家之一。这种说法不仅适用于南非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努力,也适用于其总体的制度、信息、认知、技术及科学能力方面的高水平。最近,南非政府扩大了其政策措施的适用范围;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关税与技术(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充分说明了南非已经开始关注气候变化。 Eskom正在筹建发电量超过100兆瓦的风能及太阳能发电站。这将是南非使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量的地方。发电项目远不止输电网输电,还包括在农村土地上实行离网输电计划,这将为七个农村地区提供35万个家用太阳能系统。值得指出的是,Eskom公司的总发电量为4.3万兆瓦,因此,相比而言,100万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堪称小巫见大巫。

2006年,时任环境部长的van Schalkwyk在自己家中演示了能源效率转换,其中的装置包括“节能灯,太阳能烧水设备,较好的绝缘材料,以及一系列其他措施”。 van Schalkwyk部长强调说,虽然政府行为也关注这些问题,但是南非公民个人也应该在自家付诸节能行动。他同时还指出,用荧光灯泡取代普通的灯泡,每年可以节约18.50兰特、430千克煤以及1100公升水。

还有五个由私营糖业公司经营的以组合蔗渣和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主要利用甘蔗残留物为主料、以煤为辅料发电。南非已经采用了一种大胆的方法,即从油菜、大豆、向日葵、糖用甜菜、玉米、高粱、小麦机甘蔗等农作物中榨取油料,促进与生产环境友好型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这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稳定国家动荡的石油价格,减少环境损害。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

目标的主要目的是逐步减少依靠煤炭发电的方式,而朝着可持续性能源的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在很多国家都是常见的,其目的在于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并使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经济可行。

(三)高效节能燃料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第4篇

“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的话题依然在热议中。”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备受关注和重视。这一新兴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许多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也可惠及全人类。所谓“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包括本次哥本哈根在内的历次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警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人类自毁地球家园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身上发生。同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人类已经到了需要认真反思的时候。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需要以低碳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原有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由此,“低碳经济”的提出应运而生,正在或将要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则成为一项新的紧迫课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早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就有所表述。“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经济”的经济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由此,“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所日益重视,“低碳经济”一词也被广泛使用。在重大国际性会议上(特别是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性会议),转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此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出版的《斯特恩报告》中就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避免将来CDP5%甚至到20%的损失,并呼吁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一项决议,即“巴厘岛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为推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2008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以提示世界各国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2008年7月G8峰会成员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尽管尔后西方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量化排放问题上自食其言,不肯履行承诺,但发展“低碳经济”仍是未来西方发达国家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首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中国是最早重视和着手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观的转变是吻合的,符合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为此发展“低碳经济”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目前的基础上降低40%~4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逐步适应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虽然“低碳经济”未必就能够将人类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解救出来,但“低碳经济”毕竟能够减缓碳排放给地球带来的压力,或延缓气候变暖,使人类生存危机尽可能避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改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从环保意识出发,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因经济发展对环境毫无理智的破坏,避免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尽管“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规模,在世界各国经济领域所占比重也不大,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却不可估量。首先。“低碳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即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低能耗的“低碳经济”即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一举两得;其二三,“低碳经济”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改善环境,重视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发展“低碳经济”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上看,发展“低碳经济”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与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截然不同,不仅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最终的结果也截然相反。

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安全主要是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许多受到自然灾害袭击的国家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面『临着严重威胁。灾难的降临对整个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无疑是一场悲剧。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多发的地质性自然灾害不再是某个地区或国家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全球范围多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经济生活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因此无论是那个地区和国家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都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同时,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和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否则人类将难以从气候异常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另外,有关导致气候变暖原因的论证。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一些媒体也出现过一种“另类”的评论,质

疑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无论这一论点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能否站得住脚,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毕竟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这一角度出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延缓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人类现实与未来的选择。

共同环境与共同责任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费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享有“特权”,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应负有共同的责任。

人类拥有同一个地球,共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使世界各国拥有同样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既不容质疑,也不能推卸,更不要说是带有其他色彩的附加条件。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本应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大会期间,各方为了减排目标和路径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纷纷站在各自的立场提出各种意见,会议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火药味”,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演变成各方利益和力量博奕的场所,在激烈争辩的喧嚣声中,各种力量的较量几度达到“白热化”程度,似乎脱离了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初衷。由于各方代表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各国应负的历史责任等敏感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分歧始终围绕在量化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以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分歧难以协调,历时10多天的哥本哈根大会没有广泛形成全球性共识,本无更多实质性进展内容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达成部分共识,草草收场。尽管会议最终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但至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应反映的是各自利益的博奕,而是如何使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变二氧化碳密集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减轻地球压力。

从本次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看,虽然各国谈判代表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分歧依然存在,人类在共同抵御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哥本哈根会议尽管不是人类为生存而努力的惟一机会,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机会,留给人类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关系,成为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或许这一新的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病虫害;气象灾害;农业;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1-0293-01

前言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有利于增加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但也会加重农业方面的灾害,从而降低农业的产量。气候变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部分条件,带来严重的气象灾害,还会降低农作物的适应性,增加农业投资成本,加大农业的投资幅度。另外对病虫害的影响也会造成农业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1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农业气象灾害受到的具体影响

1.1影响风雹灾害

我国每年发生的风雹灾害的次数最多达到2150次,最少的风雹灾害发生次数也有400多次。因其具有局部灾情重、频次高、范围广的特点,所及风雹灾害累积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总损失的10%。风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暴雨、冰雹、大风,暴雨影响较大,但时间短,在发生暴雨之后会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被淹等灾害。冰雹在北方主要发生在4-6月份,在这个季节发生冰雹将损害作物的生长,严重的化会致使农作物颗粒无收。发生大风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会将农作物刮倒,降低农作物的产量[1]。

1.2影响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在我国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季节中,而夏季是灾害的频发季节,同时具有最为严重的危害。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地区是东南部,黄淮河流地区、长江流域是集中发生灾害的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对我国东南部影响较为剧烈的气候就是台风。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根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洪涝灾害发生率已超过60%,并逐年上升。

1.3影响干旱灾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的干旱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形势较为严峻且干旱面积迅速扩大的地区有华东北部、华北地区,而干旱面积扩大速度相对较小的地区为华中北部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趋势不太显著的地区为西北东部,近几年的平均受旱面积为11452、15268、24141、25349、26500×103hm2形势越来月严峻,而在这写受旱地区成灾地区的面积为4072、5410、8059、10631、12295×103hm2。在严重的旱灾损害下,造成经济作物损失的资金数额达到了480亿元,粮食减产578千克。而甘肃省是干旱发生的典型省份,在气象灾害中干旱出现的频次占到70%,受灾面积也占到农业面积的57%[2]。

2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农业病虫害受到的具体影响

2.1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变暖提高年有效积温,加快害虫的发育时间,缩短害虫的越冬休眠期,从而增加害虫的繁殖代数。其中草地螟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可以繁殖两个完整的世代,甚至在常发区可以繁殖三个世代。在温度上升的同时,就会提前害虫发育的起点日期,从而增加其繁殖代数,而较高的温度就会延长其活动期,从而提高成活率,促进了害虫的种族增长,使许多害虫都可以在原有的繁殖基础上多繁殖出1-3代的害虫。从而对农作物造成损坏,不利于农业部门对其控制。另外气候变暖还会扩大迁飞性害虫的分布范围,如粘虫越冬的界限会从向北移动三度,移到北纬36°,接近于一月份的-2℃等温线,而粘虫的繁殖带也会移到北纬30°,从而扩大粘虫的数量。这样不但会使越冬作物的病虫害范围扩大,还会使迁飞害虫的基数增加[3]。2.2暖冬的影响出现暖冬现象会提前虫害的发生期,例如提前小麦蚜虫的发生期,增加其发生危害的总时间,造成其数量的危害程度不断增多。温度能够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当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就会使害虫的适生区域扩大,冬季较高的温度就会促进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和发生速度。目前大约升高了100-300米的小麦条锈病发生海拔高度,扩大了病虫害危害范围,发生虫害的时间也提前到2月。另外小麦条锈病还有向南发展的势态,由于暖冬增加了小麦种植密度,致使小麦条锈病不到18×103hm2的陇南地区的虫害面积显著扩大,已超过59×103hm2,发展的速度极快[4]。

2.3地区的影响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带分布较广,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各地区出现不同变化的降水量。而针对于本地区来说,呈现增加降水量的情况。在这种较大空气湿度、较多降水的环境中,使喜湿性病害的发展尤为迅速,如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等。但却抑制了棉铃虫、蚜虫等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展。加上本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冬季温度显著提升,就会降低越冬病虫卵的死亡率,增大虫源、病源的有效越冬基数,减少病虫害的冬眠时间。同时加长害虫生长季节、作物生长季节,增大农作物受害的次数、几率,另外还有可能引发新型病虫害,是以往寒冷的冬季生存不下来的虫害,在气候变暖之后找到了适宜的环境,从而迅速繁殖起来。给病虫害防治部门带来新的挑战[5]。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的深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危害相当严峻,气候变暖不但会增加农业发生病虫害、气象灾害的频率和次数,还会增加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使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减产,因此气象部门应当加大气候变化的研究力度,仔细探究气候变化的规律,为农业部门及时公布异常的气候变化,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立勇,林而达.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性与脆弱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5:25-30.

[2]刘盛梅.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市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301-302.

[3]潘根兴,邹建文.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9:1707-1712.

[4]张德来,杨扬.气候变化对锦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11,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