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温变化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第二作者:王振振;男;汉族;1990年5月;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20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4班

摘 要: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对原自然环境产生了这诸多的影响,有利有弊,本文就其利与弊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自然环境;影响

一条河流、一个河段及其周围地区在天然状态下,一般处于某种平衡。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破坏原有的平衡,特别是具有高坝水库的河川水利枢纽的建设运行,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直接和现实的需要,改善生存环境,为了人类的发展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利工程对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有利影响

1. 1改善局部地区气候

兴建大型水库一般可使局部气候向有利方向转变。如通过水体的调节作用使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升高和极端极高气温降低,还可提高库区及邻近地区的相对温度,对一些作物栽培是有利的。

1.2有利于当地植被的生长

沙漠地区实行灌溉农业,扩大了原有绿洲面积,还增添了新的绿洲和新的城市。比如,新疆是大陆型气候特别明显的地区,面积辽阔,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把它分割成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盆地四周分布着戈壁和绿洲,中为沙漠。建国后,大力兴建水库,小水电、灌溉渠和渠道防渗等水利工程,在戈壁沙漠中,不但扩大了原有绿洲的面积,还增添了一些新的绿洲和新的城市。可以说,水利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自然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新的生态系统。

1.3改善水质和供水条件,减少洪水泛滥和水库水位的季节变化,通过水利建设扩大了水面面积等。并且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土壤的水分,改善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

2、水利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物理影响,包括水利工程的兴建对水文形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变化,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等。二、生态影响,包括对动植物、对水域,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等。

2.1物理影响

2.1.1对水文形势的影响

河流中筑坝建库后,上下游水文状态将发生变化,如果水库不具有较大的径流调节性能,则变化指标线为上游的一段雍水段;如果水库具有季、年或者多年调节性能,则上游水位将有很大的变化幅度,这就造成一片淹没、浸没区,居民要迁移,下游河流水位以及地下水位都可能下降,甚至带来干旱。

2.1.2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影响

上游水库水深加大,流速降低,河流带入水库的泥沙会预计下来,逐渐减少水库库容,这实际上最终决定水库的寿命、据美国、印度等国130座水库的调查,每年淤积损失的枯荣约在2%―14.33范围内。水库的“沉沙池“作用,使过坝调节下放的水流成为清水,冲刷能力加大,从而是下游河床刷深,也可能影响河势变化乃至河岸稳定。经水库下泄的谁,水质会有改善,但随着库区不同的条件,也可能受某些盐分污染。神水库低孔下放的谁,水温会较原天然状态有所变化。

2.1.3水库对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影响

近几十年来,随着如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强烈的水库地震在世界各地在库区附近时有发生。至80年代末期,在库区附近发生的地震就有几十余起,强度大于5级的已有十余次。比如,赞比亚卡里巴水库,在1985年蓄水前没有发生过地震的记载,应该为无震区,当1985年蓄水后,库区地震频繁发生,当该水库达到蓄满水位时,发生的9次地震的震中都在库区附近。

2.1.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而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兴建使泥沙淤积在水库内,不再出现洪水泛滥肥沃两岸的土地。三峡水库的下游地区大而积低湖田而临沼泽化威胁,渍害田比例增大。

2.2生态影响

2.2.1对动植物物的影响

修筑堤坝将使鱼类特别是洞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成火绝。例如:岷江特有的白甲鱼、岩原鲤、中华鱿在渔业产量的比重已很少,特别是白暨豚近几年来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了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这种情况造成库区内原来的森林、草地或农田被淹没水底,陆生动物被迫迁徙。同时,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河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2.2.2水利工程建设对细菌藻类的影响

因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文条件的改变,造成钉螺、疟蚊等传染疾病的媒介物更可能得到新的有利的繁殖条件,从而增加血吸虫病、疟蚊等的传染的危险性。此外,库水化学成分改变、营养物质浓集导致水的异味或缺氧等,也会有对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述无论是物理影响还是生态影响,无疑都转移为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水库蓄水后可能出现的一些规划设计阶段较难预见的影响。例如:库岸由于谁的深入,原本稳定的边坡可能出现失稳坍塌。意大利瓦依昂拱坝上游就曾发生过这种大滑坡,造成高150米的浪涌翻越坝顶重回下游村镇,死亡3000人。因此修建水利枢纽,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精心研究,慎重对待。

结语

水利工程修建的目的必然是造福人类,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利灾害,但是我们在努力开发水资源修建各类水利设施的同时,也不可忘记修建水利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因此在衡量一个水利工程是否有必要修建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最终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2007 年3月第33卷第1期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一、构建教学情境,营造生成学习环境

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真实情感的感受与体验,要想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好,则初中科学教师必须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和营造生成学习环境,还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景诱导。情景诱导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初中科学教师在对科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内心情感为基础,通过相应的导入方式构建出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环境和生成学习环境,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教材目录中,学习到第四章第五节的“物质的溶解性”时,科学教师积极创设以下情境:在10毫升清水中分别滴入NaCl、KNO5和Ca(OH)2,这三种物质溶剂种类相同,保持温度相同,但溶质的种类不同。在清水内将这三种物质充分溶解,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对与溶解性接近的词语,以此来理解溶解性的概念。这样积极构建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更有利于初中科学教师营造良好的科学课堂氛围。

二、进行弹性预设,奠定生成教学基础

初中科学教师奠定生成教学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前对科学课程的标准进行解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弹性预设。所以科学教师更好地实现弹性预设、奠定生成性教学基础的主要方式为: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后,科学教师再精心地进行弹性预设,使课程教学设计达到指定的目标,并对所要达成目标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后果做出分析与讨论,以此为生成性教学储存足够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如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中,学习到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准备好实验小车、碗、清水,邀请两位学生进行全班示范,把一碗水放置在小车上,保持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当碗与清水处于静止状态时,碗里的水也保持不动,当学生突然拉动这辆小车时,碗里的水因为固有的惯性往后方洒出;当碗与清水保持匀速运动时,碗里的水又保持了原有的固定状态。这时教师先抛出生成性问题,例如:为什么水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与预测,提出了“水与小车之间存在力或者惯性”,最后通过具体的研究证明,发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强迫它改变了这种状态”。又如,当学习到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时,科学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好最近几天当地的天气与气温状况,并根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可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推断与假设,即“明天的气温大概为多少度”及“未来几天的降水状况”。通过这样的弹性预设与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鼓励自主探究,培养生成学习习惯

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和主体地位,主动引导与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高质量的生成性问题,并针对其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培养出生成学习的习惯。如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中,当学习到“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这一课程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金属钠”作为例子,把金属钠放置在水面上,看到金属钠不但迅速浮起,而且快速熔成小球,发出一些微声响,这样的状态结束后教师再往金属钠上滴酚酞,发现酚酞迅速变为红色。这时科学教师可向学生抛出问题,如,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当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时,有学生会产生疑问,可能是生成的其他物质才使钠浮在水面上,科学教师便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对产生的质疑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然后再对学生生成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总结与提炼,把实践目标、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转变成全班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科学教师树立这样的教学意识,不但会让教学环境民主化、和谐化和宽容化,师生之间处在平等地位,而且会营造一种轻松欢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有助于生成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促进互动交流,实现动态生成过程

生成性教学的主要来源便是科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和互动往来。在实现教学课堂动态的生成过程中,不仅仅是科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还可以有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向其他人发出信息等。课堂教学过程是科学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研究科学新知识、课程内容生成的过程,所以要求科学教师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和学习程度的变化,适时适当地调整好教学环节与教学进度,这样才能达到动态生成的目的。如在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教材目录中,学习到“摩擦的利与弊”这一内容时,科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其中持“摩擦的利方面”这一观点为一大组,反之,持“摩擦的弊方面”这一观点为一大组,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后通过小组讨论与团队合作的方式,收集并整理好关于摩擦力的实际案例与数据资料。科学教师再利用课堂中的10~20分钟,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演讲,底下的听众可随时提出质疑。通过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和主体。生成性教学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课堂环境是科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和位置场所,是灌满科学智慧与探究激情的综合性生成过程。本文就初中科学如何实施生成性教学提出了具体策略,即构建教学情境,营造生成学习环境;进行弹性预设,奠定生成教学基础;鼓励自主探究,培养生成学习习惯;促进互动交流,实现动态生成过程。除此之外,初中科学教师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课堂驾驭能力,依靠个人机智积极应对生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为生成性教学提供足够的预留弹性空间。

参考文献

[1]葛先园.试论研讨焦点事件对培养法科学生生成性思维的重要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74-76.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能源 风力发电 合理开发 经验借鉴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全球范围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重大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其中,风能是当今最具规模化开发潜力和商业化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实际上,风力发电以年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绿色清洁能源。但是风能的利用也有它的利与弊两个方面,只有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1、风力发电的利弊

1.1 风能的特点

风能由太阳辐射热在地球自转下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后,由于各处受热不同而产生温差,引起大气对流而形成风,可见风能是一种广义的太阳能。它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清洁、无污染,还可以再生等特点。据统计,全球约有13%的区域其高空80m处年平均风速在6.9m/s以上,这是最适合低成本实现风力发电的地区。80m高空的风能相当于每年约有720亿kW可被利用的能量,仅仅其中的20%被捕获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

1.2 风力发电的优点

利用风能资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其他能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风力发电无污染,对环境影响甚微。发电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相对而言,燃煤火电最严重,燃油火电次之,核电较少,风力发电最少。而且,风力发电只要修建必要的发电装置即可,不像水力发电那样需要修建大坝蓄水发电,对环境做出一些不可自恢复的改变,影响当地的生态发展和原始的自然景观,有时甚至影响到原住民的生活。

(2)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发电成本较低。风力发电只需前期建设发电设备的投入和后期较少的维护费用,不像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那样无限期地投入日渐高昂的成本。如果将煤电的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等投资都包括在内,那么风电成本也低于煤电。

(3)风电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已相当好,能源可利用率达95%以上,一些机组已达99%以上。

另外还有风力发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方便。投资规模灵活,易操作等优点。

1.3 风力发电的弊端

风能作为清洁能源大力发展以来,风力发电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试验和现象也表明,大量、过度地利用风力发电,也可能会影响自然环境。

(1)风力发电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就是可能干扰鸟类。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但离岸发电价格较高;针对日本北海道地区新建大规模风力发电站一事,日本野鸟协会(东京)指出,建设风力发电站有可能对野鸟带来恶劣影响,造成白尾海雕等物种灭绝。

(2)风力发电对自然环境也会造成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李百炼教授指出,虽然风能是清洁能源,但全世界可以利用的风能不到5%,而风能的过度利用效果就相当于砍伐森林。地球上的水汽循环系统是依靠风力运动的,海洋上的水汽,吹入沿岸包括陆,这是一个自然的循环系统。如果风能被过度利用,水汽运转过程被打乱,地球的沙漠化将更为严重。

东京电力公司的大气层科学博士荣恩・普林,联同大气和行星科学地球部的首席研究科学家王炽恩,利用一套气候模型对风能涡轮机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在2100年,风能涡轮机将为全球提供10%的能源,而在风能涡轮机安装的地区气温将会上升1℃。另外,涡轮机下风口地区的温度也会有轻微的上升。他们还点出了水上风力涡轮机的反效果:这些地区的气温将下降1℃。

虽然现在的装机容量还很难造成上述影响,也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大量的风车会改变区域的自然生态或天气型态,但是我们在充分利用风力发电的同时绝不能掉以轻心。

(3)风力发电的其他问题。风是一种自然能源极不稳定,产生能量的大小、时间也不稳定。风力发电无法不间断供电能,风能的间歇性需要相当规模的后援支持,例如天然气发电厂。有些种类的机组还需要电网做无功支持。

尽管如此,风力发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相对于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所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2、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风力发电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风力资源占有率很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2009年以前的5年中,世界风电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欧洲的一枝独秀变为欧洲、美国和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和中国相继超过传统风电强国(德国、西班牙),成为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中国风电产业经过连续5年爆发式增长之后,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风电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及风电机组产量都达到世界总量的1/3以上,提前10年实现了2020年达到30000MW的目标。目前我国已确定了河北、内蒙古、甘肃、江苏、吉林等6个万兆瓦级风电基地,内蒙古东部、西部地区合计规划的总装机容量将突破50000MW,内蒙古、辽宁、河北和吉林4个省区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MW。

2.2 存在问题

我国风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渐凸现。国内绝大部分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厂商均处于发展初期,集中度较高,其最大的优势还是低价,自己的核心技术很少。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成为风电装备制造大国,风电机组中叶片、齿轮箱等部件生产已成功实现了国产化并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在大型风电机组的设计能力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方面还很薄弱,仍处于从国外公司购买和引进核心技术、国外成熟机型的简单加工制造状态,尚未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

但是无论是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还是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来考虑,我国都离不开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和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预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在2030年后可能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地三大电力来源,2050年后风电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关注和借鉴国外风力发电的经验。

3、国外风力发电的经验借鉴

3.1 风力发电的前景

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最具竞争力。从中期来看,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3.2 国外风力发电经验

以德国为例,德国作为欧盟经济领头羊,历来重视新能源尤其是风能的开发,其风能市场目前稳居欧洲第一。借鉴其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发展风能产业意义重大。

德国历来走在节能环保的最前沿,目前其风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及风力发电量均稳居欧洲第一。德国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领域的主力军,首先应归功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健全的法律体系,比如:德国联邦政府颁布《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力运营商必须无条件以政府制订的保护价格购买绿色能源电力,其中风电按市场平均价格的90%执行。政府则负责向运营商提供总投资额20%~45%的补贴;制订《市场促进计划》,对有意进军市场的绿色能源商提供优惠贷款,利息低于市场利率1到2个百分点,贷款期限达20年,比一般商业贷款长10年左右,同时最高可将贷款额的30%作为补贴等。

其次是利用聚集效应吸引外资,重视引进国际风能开发商。通过深入周到的特色一站式服务,吸引风能开发商。

最后是采用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北德濒海三州先行,随着濒海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经验的积累,然后向内陆山区延伸,当沿海和内陆地区风电开发日趋成熟时,德国又将风能开发的重点转向海上。

欧美风能开发主要以民营为主体,任何一个老百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土地能力建设风电场,电网没有权利拒绝并网,所以它的并网分布更平均,不像我国风电场多分布在电网末端,原理电能使用地,就出现了现在的输出难的问题。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整合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与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深化与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现实状况,分别阐述了两馆整合的利与弊,并提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服务范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构建起面向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1. 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图书馆事业

1.1 李长春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图书馆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图书馆事业积极健康发展。

1.2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进入新的高峰期。先后出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

1.3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重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社会公众都能共享社会文化成果,共用社会文化设施。”

2.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状况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属于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对公众无条件开放并提供免费服务。而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目前主要是针对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

2.1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受到地方财政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总体上并不让人乐观。当前的困难主要为:一是购书经费严重不足,二是文献信息资源匮乏,三是专业化人才短缺,现有人才队伍亟待培训提高。再加上书刊价格不断上涨,出现了文献采集量不断减少的问题。很难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致使读者人数不断减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整体上有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趋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 相比之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馆藏资源日趋丰富,馆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学科结构配备趋向合理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数字化信息服务能力的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据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获悉,我国1000余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藏书6亿多册,公共图书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为30%,而公共馆仅为2.9%。从这组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显得十分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文化需求。

2.3 在这一点上,高校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从学生学费中拨付,相对来说资金比较充裕,能够加大对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可以适度补充公共图书馆投入不足的局限;二是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充足,也就具有了馆藏图书的优势,可以弥补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短缺、服务群体需求量大的局限;三是高校图书馆人才济济,专业齐全,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有所作为,弥补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限。

因此,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备和高层次的专业人员,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下,以往许多棘手的事情变得迎刃而解,这就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3.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的方式

3.1 局部合作,也就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通过签订协议只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馆址、人员、经费、设备设施等不在合作范围之内,只在文献资源的共同利用方面、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同建设等方面进行局部合作。

3.2 全面合作,包括人员、经费、机构、建筑设施、资产设备等等全方位的整体合作,这种方式涉及到行政体制、资金来源,人员编制等诸多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整合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种合作方式运作起来比较麻烦,好多环节需要细化,不容易开展工作。相比之下还是前一种部分合作的方式比较可行。

4.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的有利方面

据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数量达1794所。按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文件规定,图书馆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为了能在教学评估中顺利达标,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所购图书的种类、复本数迅速增加。图书多了是好事,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据统计,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至少有六成处于“冬眠”状态。

4.1 我们知道,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合并前各馆独立采购,同一种书籍公共馆和高校馆都购有复本,严重浪费了资金,如果合并后两馆共同制定采购计划,按学科种类分别购入相应的文献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且分别购买或开发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这样才会避免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4.2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后,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工作人员既为校内读者服务也为社会读者服务,图书馆的环境设施发挥了更高的使用价值;经费由图书馆统一调配,避免了资金的浪费;整合后图书馆的馆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优化,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既可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阅读提供服务,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同时,合作共建还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开放,为高校师生提供社会实践的课堂。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共谋发展、互助多赢的新思路无论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还是从读者利益的角度看,都是切实可行的。

5.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的不利因素

合并后的图书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压力,实现了两馆资源的互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

5.1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人员安置、规章制度等管理体制问题。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分别隶属不同的行政部门,这必然会为整合造成许多体制上的障碍。

5.2 图书馆合并打破了原有的图书馆格局,对工作人员的内心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原来形成的默契关系因合并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有可能在图 书馆内部产生派系,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转贴于

5.3 整合后有可能使用高校的馆舍,也可能使用公共馆的馆舍。这样势必会造成一部分社会读者或学生读者的不便,不愿意浪费太多时间去图书馆借书,会使读者数量下降。

5.4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任务与侧重点也不一样,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很广泛,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高校图书馆侧重于对教师、学生的教学指导,而公共图书馆侧重于社会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与指导阅读。两馆合并后在服务能力、服务对象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6.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已有多所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实现整合:2001年9月,聊城大学和聊城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图书馆大楼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第一家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双重任务于一身的图书馆;2005年以市校共建实现整合的大庆市图书馆和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投入使用;宁波市计划财政投入4000万元专项经费,从2006-2010年,建设三馆一体的数字图书馆;2007年3月30日,国内第一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深圳市科技图书馆隆重开馆;2009年9月26日,由洛阳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图书馆举办开工典礼仪式。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实行共建,这一全新的办馆理念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初步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应遵循“资源共享、合作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从文献、设施、人才、读者等资源的全面整合入手,努力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功能的拓展延伸,服务范围的相互渗透,资源优势的相互补充,构建起面向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作为全新的办馆模式,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实行共建共享、共谋发展是创新之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笔者所在的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1906年5月),是我国较大的综合性图书馆,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东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图书馆,也是全国创建较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古籍藏书独有特色,一些海内孤本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文献。由于其历史悠久,馆藏丰富,享有“塞北藏珍第一家”的美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藏书、图书目录、文献检索、信息服务以及图书馆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曾两次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明图书馆”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目前,馆藏图书达到110万册(卷),每年接待读者30多万人次。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仅为6000平米,由于历经百年风雨,且年久失修,目前已残破不堪,楼体出现多处裂痕。再加上冬季室内平均气温仅为6-7度,很难保证正常接待读者。鉴于此,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投资7000万元,建设齐市图书馆新馆。新馆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成后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借阅环境更为优越,将大大改善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目前新图书馆大楼已建成2年,且外部装修也已完毕,但是,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内部装修及设施无以为继,已停工很长时间。前段时间,也曾考虑过与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合并,由齐大投资装修,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搁浅。当前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探讨、积极筹划,寻求解决的办法,使图书馆早日搬进新馆舍,让公众尽早利用上新图书馆。使其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为魅力城市再增添文化魅力。

总之,共建、共享是一条联合发展之路,在合作方面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我们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图书馆内部凝聚力,探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方式。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双赢,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艳绯,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共建共享[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0):1235.

[2]宋淑红,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60-62.

[3]廖球,广西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0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