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113-01
林业的发展对林业的生态效益与国内农业的发展都带来积极的意义,在国内的生态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病虫害使得林业的生产质量遭受较大损失,也对林业经济效益带来了损失。目前,国内林业建设仍然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待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而林业病虫害技术比较落后,其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林业病虫害的严重影响在渐渐扩大。因此,必须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实现林业建设与生产的水平提高。
一、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分析
首先是林业病虫害的常发性。如今林业病虫害现象越来越频繁,林业受害面积也在日益扩大,甚至林业病虫害的整体趋势在不断上升。其次是林业病虫害的偶发性,人们难以预测大面积爆发的林业病虫害。因此,当林业病虫害爆发时,难以采取有效控制与管理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使得林业建设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损失比较严重。然后就是林业病虫害的危险性,其扩散和蔓延的速度十分快。当林业病虫害出现时,会直接威胁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再者,林业病虫害是多种次要害虫。人们往往对次要病虫重视不足,从而使得次要害虫渐渐成为主要害虫。最后就是经济林病虫害。近些年来,经济林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对山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影响。同时,经济林病虫害也对林农脱贫致富进程造成很大影响。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
1.营林防治技术分析
首先,应该在育苗阶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因此,在这个阶段,第一步即选择良好的苗圃地,避免地势低湿或者土壤粘重。如果苗圃地没有选择好,很容易导致苗木的苗枯病或者猝倒病的发生。第二,在播种之前,应该对种子或者连作的土壤进行潜在病虫害的消除,以铲除病源以及虫口密度。第三,应该进行圃地休闲轮作,从而防治病原物与害虫等繁衍。第四,应该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施加量应该适当充分。第五,应该保持苗木圃地的清洁卫生,对杂草、病株残体和枯落物进行及时的清除,从而减少病虫侵染来源。第六,可以将一些害虫喜欢吃食的植物种植在圃地的四周,从而将害虫引诱到一处,再进行集中的人工捕杀或者药剂防治,以有效地控制林业病虫害。
其次,是造林防治。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营造混交林、适地适树以及选择可以对抗病虫害的品种。然后就是通过抚育管理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应该进行中耕除草、整地施工来减少病虫害来源,增强林木的树势,从而实现其抗病虫害能力的提高。对一些受到病虫害的林木枝叶进行及时清除,也应该落地病叶、病枝和病果等及时清理干净,并且将其集中起来烧毁,以防止病虫害。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一些受到严重危害的树木进行及时清除,从而实现对林内卫生状况与通气的改善,为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治病虫害。
再者,应该对下木比较多,而且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为林下植被提供保护。禁止对这种类型的林地进行开荒或者采伐放牧,给予林地以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来恢复。同时,可以采取补植补播和天然更新等人工措施恢复森林。除此之外,还应该培育阔叶树种以渐渐实现对林分结构的改变,从而形成复层异龄林,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2.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第一,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很多昆虫体上,有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等病虫害。另外,苏云金杆菌的各种变种制剂可以实现多种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第二,可以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昆虫防治技术非常重要,也十分有效。因此,可以通过引进、移植或者助迁等各种手段来增加森林中的天敌种群,以有效控制病害虫的密度,并且维护生态的平衡。
第三,可以利用益鸟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比如啄木鸟、山雀和灰喜雀等。鸟类一直都是昆虫的天敌,而且以虫为食。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省去很多工作,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应该对益鸟的巢和卵进行保护,并且人工挂鸟巢以引来益鸟,促进益鸟的繁衍,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3.化学防治技术分析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在国内,采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森林面积占据了整体的70%左右。因此,应该在搞好预测预报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获得较佳的防治效果。而化学防治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菌剂包括保护剂、铲除剂和内吸剂。其中,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爱福丁、锐劲特和呲虫啉,常用的杀菌剂包括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和粉锈宁。
4.物理防治分析
第一,可以采用铗鼠、蛹茧或者人工捕杀等手段进行病害虫的成虫与幼虫的捕杀。第二,可以通过扎塑料布、上胶环和捆毒绳等方式来阻隔害虫上树。第三,可以采用高温处理方式来对害虫或者病原菌进行消灭。比如,可以将林木种子曝晒在烈日之下。第四,可以在秋冬季配置涂剂对林木进行涂干,以防止林木害虫产卵,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没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防止其他病害的目的。
结束语
如今林业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必须对其防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控与严格的管理。相关人员应该随时做好检查工作,结合营林、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防治技术与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吴登存.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研究[J]. 科技传播,2012(10):25~26
[2]王艳丽.综述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0):37~38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39-01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持续的、较为复杂的果林业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承德市兴隆县牛金洞农场的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中,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显示农场存在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牛金洞农场在林业管理中针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总结有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是农场管理工作科学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1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人工林面积逐渐扩大,取代了天然林在林业中的位置
目前,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面积和数量不断缩减,存在砍伐商业出售和再种植的现象。人工林的再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天然林对多元化树种的选择和自然抗病虫害系统的形成。过于单一化的人工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大大减弱。这一现象的发生在现今农场的种植中更加明显,如牛金洞农场在林业种植过程中一般采用规模化的集中种植和管理,树种较单一,主要有油松、侧柏,导致了农场林分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减弱[1]。
1.2 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林业病虫害管理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且需要管理体系内部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现今林业种植管理组织典型的代表为农场,而农场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以商业化利益为主经营管理目标,其过分地追求林业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集中采用速成的种植管理方式,而忽视了林业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林业种植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2]。
1.3 农药使用缺乏规范性
现今虽然提倡对林业管理的无公害防治,但是我国大多数林场采取的还是化学防治策略。其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会造成林木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而如果管理人员以此加大化学农药的浓度,势必会对林木的正常生长及周围生态系统产生恶劣影响[3]。
2 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强化植物检疫与预防检测力度
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场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中,首先要进行特定林区植物的检疫工作,这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如在病虫害日常防治工作中,一旦有部分树木发生病虫害,就要及时针对这部分树木进行隔离,做好封闭管理,避免大面积传染。而且在苗木移栽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选择、运输和入库等多个环节中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此外,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农场林业管理人员要定时派遣专业防治人员对林场内部的树叶、土壤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治理。基于检疫工作存在的重要性,农场管理人员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及时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为检疫和监督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2.2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最为直接的目标是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场等林业管理部门、组织应强化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进和利用。目前,对于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包括生物和物理2种应用技术。首先,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利用主要是对微生物和虫害天敌的引入进行具体的防治。其中,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强化对细菌、病毒抗生菌的使用,害虫天敌的引入要求管理人员要掌握天敌数量的引入和实际存在的情况,生物防治技术的利用能够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物理防治技术的利用主要是农场管理人员在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对病虫害的生长和产卵习性准确把握,对害虫的卵块进行收集破坏,而且可以强化巡视工作对有病灶的树枝进行及时切除。此外,还可以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进行捕捉和抓捕[4]。
2.3 完善营林操作体系
营林操作体系首先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林木幼苗进行移栽种植。其次在营林树种选择过程中,管理者应站在长远角度选择不同树种进行种植和培育,通过树种多样化提高整个林木系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可以通过调整育苗方式提高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就是在林木育苗期间避免使用腐烂化肥,强化对土地的翻耕和整理工作,并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能够针对育苗期间存在的长势弱小、树叶发黄的苗木及时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影响其他幼苗的正常生长[5-6]。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林业病虫害发生主要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化、抵抗能力减弱、种植管理不合理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所以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从加强对植物的检疫和监测、强化生物和物理技术的利用以及完善营林技术操作w系的形成等方面促进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7]。
4 参考文献
[1] 米晓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30-131.
[2] 刘品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赤子,2014(11):297.
[3] 毛义成.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3(13):106-107.
[4]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2012(11):205-206.
[5] 刘世英,赵瑞玲,李振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96-197.
1内蒙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从人工造林的角度分析
1.1.1树种配置不合理
人工造林存在着单一性,树木的种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栽种的过程中,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内蒙古地区的环境特征,也不会产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现这一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纯林现象导致的。在树种的选择上比较单一,生物的多样性下降,这样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就会下降。在内蒙林业中,有些地区在配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没有完备的监测体系,这样就会导致病虫害在初期就大量的蔓延,而相关的部门却没有任何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导致了林业损失惨重。现在的人工造林虽然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经验,当时依然存在着配置和结构上的问题。
1.1.2树种引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在内蒙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工造林存在着的最大缺陷就是树种与地理环境无法融合的问题,外来树种会形成侵略,导致原本的内蒙当地树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这样就极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外来树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比较严重,本地的树种就会受到传染,导致了病虫害蔓延。有些外来树种会导致当地的水分失衡,也会导致病虫害发生蔓延,对植物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1.3缺少管理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林业越来越重视,随着国有林场的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实施,天然林是我们应该重点保护的对象,避免出现生态失衡的问题。但是现在的林业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本地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虽然,林业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不太显著。有些区域在技术规定和政策上不够深入,这样林业管理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樟子松的管理,由于对其生命力的过度自信,并没有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导致了病虫害问题蔓延,但是病虫害问题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最终林业资源遭受大量的损失。
1.2从内检角度来看
1.2.1检疫工作不充分
内蒙林业缺乏检疫经验,对林业检疫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内蒙的有些区域还存在着利益诱惑的问题,为了减小成本,树木并没有进行定期的检疫,通过调查显示,很多要区的树种都存在着检疫问题,从而导致了病虫害面积较大。
1.2.2检疫站的需求和数量并不成正比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都离不开林业的种植,尤其是内蒙地区,对林业的要求比较高,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是无法满足基本的要求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整个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这两大因素是导致病虫害问题的自然性因素。现在内蒙林业的检疫站数量无法满足林业的需要,这样就无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
2内蒙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2.1做好林业检查工作
在内蒙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检验工作,对本地区的木材和苗圃进行统计,建立具体的产地检验台帐。对林业的检验工作一定要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在证书签发、报验、检查和检疫上加强管理,做好调运工作,还要对内部的扩散途径进行有效的切断。在复检工作上一定要加强,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新建的林地进行跟踪免疫检查,作为建设部门也要对木制品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跟踪了解具体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疫情,对于外部的渠道及时的堵塞。在林业的发展中,也存在着林业交流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极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使内蒙的有些区域病虫害加剧,因此相关的部门就提出了黍粽检疫,这种检疫方法可以极大的提升林业检疫的水平,在病虫害的预防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已经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隔离,避免出现快速蔓延的现象。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林业设立监测网络,并且要对本地区建立全面覆盖,同时配合建立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体系,在遇到状况时做到从容不迫。
2.2树立健康理念,实现科学营林
在疫苗的培养上,最好可以创建专用基地,用来培养无检疫疫苗,可以做到对抗病虫害树木的大力推广;在对于树种规划的设计中,确保因地适宜,乡土品种要具有优先权,同时可以加大混交林的种植比例,为了使生物的多样性有增加;改造低产林,消除存在于不健康林中的隐患,为树木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营造环境。造林的基础是要进行科学的营林,力争达到森林健康。
2.3改变单一树种的引进,营造混交林
在林业工程重点建设中,要采用多形式的混交林,多树种栽培,尤其是对本土树种大力栽种,对优良树种引进时要注意树种的搭配工作,不仅对林木生长有利,还可以防止病虫害,拥有不低于三成的混交林比例。在退耕还林时利用抗逆性比较强的经济树种造林,做到草木、灌木及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促进作用。
2.4采用新型技术防治病虫害
对于改革后的内蒙林业的生产生活需要积极适应,成立专门的队伍建立防治工作,目标是创建一个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防治有害生物。对配套的、先进的、实用的科研成果采纳使用,尤其是技术方面实用性高的防治手段,尤其是成本低、效率高的技术手段。在生物防治的时候提倡使用植物性、仿生、微生物农药,推广无公害技术。
3结论
想要对内蒙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为生态环境的营造良好条件,其重要的基础任务就是对林业的病虫害做到防治,天保工程实施期间,柴河林业局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大造林营林的力度,对于绿色城市的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对内蒙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摸底后选择适宜本地区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方法,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的战略性转移,为构筑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转变,从根本上推进生态建设。
作者:王报君 单位:呼伦贝尔市柴河林业局天保办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止
1.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并且损失严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给我国森林植物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从笔者调研中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某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5种增加到40种左右,这些病虫中有由外地陆续传入的,如杨扇舟蛾、春尺蠖、杨树溃疡病。早期采取的病虫害控制方案未能彻底防治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少数病种在局部地区同样导致严重损失。近年来,共发生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面积60.25万m2,成灾面积7200m2,造成木材减产约70万m3,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逾70万m3,直接经济损失逾2亿元,在破坏林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影响经济收入。
1.2顽固难治。易暴发
有些病虫害治理后不再发生,但少数严重的病害会重复出现,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早期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杨扇舟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会出现暴发现象而难以得到根治,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若林业部门的监测设备落后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防治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发生原因
2.1从人工造林角度分析病虫害发生原因
2.1.1在人工造林过程中缺乏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首先表现在人工造林大都是使用单一树种,即用单一树种甚至是单一的系号营造出纯林,这样就会因为人工造林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等较为简单而导致生物多样性较低,从而造成人工造林的系统较为脆弱而降低其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例如在我国人工造林的重大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因为树种组成过于单一以及配置不够合理,树种检疫和监测工作不够完善。最终导致病虫害如黄斑星天牛等在三北防护林涉及到的几百个县大范围地蔓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再如我国宁夏自治区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因为天牛等病虫害危害已经完全毁灭,陕西和甘肃、辽宁等地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也存在重大的病虫害隐患。除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外,在四川省出现的蜀柏毒蛾病虫害,其发生也与树林的结构较为单一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人工造林已经有了数十年的经验.但是却一直没有重视树种结构及配置的问题。
2.1.2在引进树种上没有充分考虑病虫害问题。如果引进的树种并不适宜在植入地区生存,就容易出现病虫害问题。比如我国辽宁省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引入了樟子松来进行固沙造林工程,以期起到很好的防止风沙的作用。但是从9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其主要诱因就是气温较高以及水分失衡,从而导致病虫害蔓延,森林开始衰退。
2.1.3在造林过程中缺少管理。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但是因为很多地方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以及技术规定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具体执行上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很多地方已经全面地放弃了对于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导致森林卫生健康状况恶化,容易出现病虫害暴发。比如在我国云南地区出现的病虫害等都是因为当地政府不重视卫生状况有关。
2.1.4林业政策与森林防治之间存在矛盾。从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野兔以及沙鼠等都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对象,对这些生物等执行非常严格的禁猎措施。但是随着对这些野生生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也导致其密度急剧增加,而且野兔以及沙鼠等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种林业政策与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上加难。
2.2从内检工作分析病虫害发生原因
2.2.1林业检疫工作不够充分。因为现在许多地方在林业检疫上缺乏有关法律知识或者受到利益驱使.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森林植被逃避了该有的检疫。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数百万株从外地运到新疆的林种等没有进行检疫,这就导致这些没有进行检疫的林木把许多病虫害带到了新疆。
2.2.2检疫站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这样对于树种的种类以及数量和批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病虫害的传播几率。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建设完成的树种检疫站数量较少并且在布局上不够合理,所以很难满足实际需要。按照笔者的计算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还需要数干个检疫站才能满足实际需求,但实际上我国建设完成的检疫站只有200个。
3.加强林业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搞好林业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能够及时发现植物的病虫害状况,对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作用尤为显著。当前,许多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至国内进而影响了林业植物的生长。林业部门务必要注重植物检疫工作,提升自身的检疫技术水平,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已经出现病情的区域需立刻隔离处理,以免病虫害蔓延。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也应完善检疫措施,维持整个森林的健康建设。
3.2做好树种搭配。营造混交林
在我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要积极地营造多样树种以及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是要大力栽种乡土树种,弓l进优良树种来做好树种搭配工作,不仅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同时还利于病虫害防治,混交林的比例不可以低于3成。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需要选用抗逆性较强的经济树种进行造林,实现灌木以及草木、经济植物的立体开发,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3使用新型技术防治病虫害
在新型技术的使用中,目前较为成熟的就是基于GPS以及GIS的有害生物记录系统。嵌入式的GIS系统基于GPS移动设备可以在数字地图以及GPS设备的导航之下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防治等进行快速的信息记录以及反馈。
3.4资金投入,引进设施
政府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让林业部门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技术,完善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45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发展逐步扩大,造林面积逐渐增大,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了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1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被应用到林业管理中,但是从目前我国林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的发挥。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人们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不足。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防治工作缺少明确的认识,从而导致相关的防治技术手段不能得到全面应用;二是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缺少专业的工作经验。目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大都缺乏工作经验,因此不能熟练掌握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大大降低了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三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目前大多数林业企业都是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不但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还限制了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发挥。
2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1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对于林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方面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也应当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日常的育苗、造林等工作,尽量消除病虫害,从而保证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树木的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2提高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2.2.1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声、光、电、热、辐射等物理方式进行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利用物理器械进行生物的捕杀。还可以采取诱杀法、高温湿热处理、隔离法、仿声与超声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物理防治技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防治效果直接,因此在实践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者其他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在有效地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主要的生物防治技术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防治。比如在林间引进一些天敌昆虫,有效地降低和控制病虫害,维持林间的生态平衡,实现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是引进益鸟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可以在森林中建立鸟巢,吸引和引进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防治病虫害的益鸟,从而实现病虫害的防治。还有一种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有害病虫的防治可以很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营林方式或者进行抗虫品种的培育等。
2.2.3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是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来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虽然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病害虫的防治,但是过度或者不当的使用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在采取化学防治技术时应当注重农药的合理使用,选择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农药进行对症下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污染、延长药效期,最终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增加林业病虫害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
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严重阻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行。因此,应当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加林业病虫害管理人员的防治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及时地发现林业病虫害和采取措施,保障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缩小病虫害发生范围,最终降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林业建设,影响了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应该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最终提高林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冯承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5,(12):93.
[2]雷剑蓓.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