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2015年,NEC通过在中国市场的辛勤耕耘获得了丰厚的成果,其中最大的收获就在于通过提供各种IT解决方案和发展相关业务真正地参与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这一年,NEC在中国的民航事业、城市公共设施的能源管理、城市节能减排、医疗信息化,以及养老、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诸多方面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代表NEC正将目光聚焦于帮助中国构建一个安全、安心、高效、公平、富足的社会,并且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NEC也希望通过创新和转型实现自身的发展。

创新是指NEC将在解决方案交付、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等方面寻求更多的创新。转型则是指NEC正在把业务专注在社会解决方案事业上。

正如近日于NEC集团中国地区总部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NEC大中华区总代表、NEC(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日下清文举例所称,NEC将从电脑、手机等硬件产品转向更多地承专注于可以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解决方案事业”,解决各类社会课题,以此贡献于全球社会。

沉淀中国

熟悉NEC公司的人都知道,NEC100多年前起家于生产和销售电话等通信设备,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NEC着力于发展ICT领域独特的、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半导体等领域的相关技术。NEC很早之前就提出了C&C理念,即计算机和通信的融合。如今,NEC更注重于充分发挥 ICT的作用,为政府和公共事业、企业和行业提供ICT解决方案,以及面向通信运营商和能源市场开展相关业务。这其中,不能不提到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为NEC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1972年,伴随,NEC开始向中国提供卫星地面站建设服务,并参与中国多个国家级的重点工程项目。

在20年前,NEC在驻华代表处(当时已在中国设立了16年)的基础上成立了NEC(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在华投资企业。

在2010年,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市场需求,NEC决定在中国市场统一发展战略和业务运营体制,将NEC(中国)有限公司提升为大中华区所有业务的统筹管理中心,业务涵盖运营商网络、IT解决方案、IT网络平台、投影机与显示器产品、软件研发与销售。

在随后的几年里,NEC一直都视中国市场为其全球市场战略部署的重点,希望能够进一步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解决方案和产品。近期,NEC正在倡导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SDN(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希望能将基于防灾、消防、能源管理、养老、医疗、交通、物流、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与中国市场合作伙伴分享。

落实“三个支持”

2015年,NEC在中国市场具体都做了哪些事呢?

NEC大中华区总代表日下清文给出了答案,简而言之就是“三个支持”。“支持安心便捷的城市基础设施、支持企业的高效创新运营、支持人们实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日下清文如是说。具体的支持手段就是充分发挥ICT的作用,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比如,2015年NEC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联合宣布,NEC将为Ameco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MRO物联网解Q方案。NEC作为中国民航的老朋友,多年来一直在携手合作。自1979年开始,NEC就在空中交通管制、机场地面服务、航站楼综合服务、飞机维修等领域与中国民航开展广泛合作,为中国民航提供了先进的雷达、仪表进近、甚高频通信、高质量显示系统等技术领先的设备与解决方案。

此次NEC为Ameco提供的MRO物联网解Q方案,第一期将导入“飞机发动机维修部件RFID实时跟踪管理系统”,这是中国民航将RFID(射频识别标签)技术导入到飞机维修领域的一次实际应用案例,将对飞机维修和航空旅客运输企业的精益化管理起到高效的助推作用,对机维修公司提高质量控制、降低维修成本以及缩短停场时间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Ameco通过导入NEC的MRO物联网解Q方案后,将实现生产资料唯一性、生产进度可视化、生产过程可追溯。具体来说是:零件、工具、工装及人员实现唯一标识并可快速识别;在生产环节中自动对零件、工具、工装、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采集、汇总,并实现作业全过程记录。

2015年,NEC也开始向中国市场的地方团体及企业提供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解决方案,并有多个案例落地。例如,该物联网解决方案可对液化气、化学燃料的储存量和消耗速度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管理,是基于NEC物联网平台(CONNEXIVE)的系列菜单提供的相应解决方案。作为NEC的物联网服务基础设备,“CONNEXIVE”在启动物联网服务时,通过一站式服务提供必要的应用、系统设施,以及各种传感器设备。NEC通过丰富的系统集成 业绩和长期构筑基础设施所积累的“IT能力”与“网络平台能力”优势、在设备远程监控等广泛的领域中,为实现物联网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除了上述解决方案外,NEC的便携式DNA检测、大型公交枢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智慧课堂解决方案等,2015年也都在中国市场陆续推广和落地。而这些解决方案的落地也获得了中国市场的关注与认可。

重装出发

就在不久前,江门市人民政府与NEC签订了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江门市与NEC公司将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内容涵盖“公共安全、创业创新、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工业设计、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政务、智慧旅游、云POS服务”等领域。一批以提升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产业升级水平为目标的信息化项目将被陆续建成,比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网上办事大厅等。这些信息化项目将构成整体的“智慧江门”,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的目标。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聚焦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国外多个国家的一些主要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已经开始了以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等应用为切入点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由于智慧城市的应用需求复杂,需要在服务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功能,因此发展稍落后于国外。但近来,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各类大大小小的关于智慧城市的论坛、展览会,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据悉,全国已有28个省市,上百个城市都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也正因如此,与往年相比,此次三大电信运营商所展出的信息通信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和看得见摸不着的业务介绍,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演示和推荐。

记者在中国移动展台发现,其主体为“移动改变生活”,展示了TD-LTE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无线城市主题下的各行业应用。

在现场,中国移动TD-LTE演示车接连体验了移动高清视频监控、移动高清视频会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TD-LTE从网络、终端到业务等各个层面的成熟度,以及TD-LTE的高带宽、低时延、高频谱利用率等特性。

此外,在无线城市展区重点展示了移动医护通、智慧课堂等惠及民生的应用,以及食品溯源、噪音监控等成功案例。

移动医护通是面向全市大中型医院提供基于移动医疗服务模式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而智慧课堂是基于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和教育云服务,结合中小学学习特点专门研制的互动教学学习软件,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实现全新的互动式教学。

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则推出了史上最豪华阵容,以“创新天翼未来、服务智慧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了中国电信转型成果。分别以“创新机制”、“海外战略”、“光网演示区”、“智慧社区”、“政企行业应用”、“智慧家庭”手机互联网应用为主题展示七大类业务。而从中国联通的展台布置不难发现,中国联通“沃”概念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可以发现,“智慧城市”成为三家运营商的共同聚焦点。无论是本次展示的智慧城市的光纤、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均是目前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或已经普及的应用。

网络设备商冰火两重天

也许是因为年初以来电信设备行业遭遇集体寒流,参展的设备商们显得情绪不高。尤其是国外厂商,诺基亚、西门子则是多年来首次缺席北京通信展,阿尔卡特朗讯也不见踪影,而爱立信成为了独苗。

记者看到,尽管没有直接提到“智慧城市”,但是爱立信用类似的概念向大众展示了“网络社会”的智能网络和智能运营在媒体、交通、电子、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其中,“我即网络”、社交物联网是其中的重要元素。爱立信东北亚区创新与技术长Johan Lallerstedt表示,在未来的网络型社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应该要能随心所欲地相互沟通与连结。

此外,爱立信还带来了增强的HSPA网络上行能力解决方案,能够让运营商提供三倍的上行数据速度。不过,从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巨头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似乎无一幸免。据爱立信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比去年统计下滑64%,这也是多年来爱立信首次净利润下滑。对于退出手机终端市场的爱立信来说,未来或将专注于通讯技术领域,而在全球通讯设备市场遭遇寒流的时候,爱立信也期望借“网络型社会”扭转局势。

相较之下,国内的网络设备企业则显得比较“亢奋”。9月13日,中兴通讯在北京“ZTE 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融合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四大系统,并首次在业界提出“4I智慧城市理念”,引入云计算平台。方案涵盖维稳定、促增长、保民生三大领域,包含电子政务、平安城市、应急指挥等12项重点应用,目前已经在海内外的多个城市得到应用。同时,中兴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对创新的运营平台和能力进行开放,与产业链各方共同合作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中兴通讯政府企业方案部副总裁胡剑介绍,I-City网络架构分为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等4层。他还特别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产业链的多方,如传感网络设备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等,单靠一个厂商不可能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因此开放、创新合作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记者了解到,目前I-City方案已经在北京TD-LTE无线政务网、重庆智能交通、委内瑞拉智慧物流、法国马赛平安城市、本溪食品溯源、埃及远程教育、苏州智慧园区等海内外项目中得到实施。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现代化,革新现有的传统教育方式——黑板书+油墨纸。深圳市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底蕴,结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深层次实践,整合先进的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率先创立乐望智能教育体系,为中国教育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立志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服务的领跑者。

“乐望”诞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深度融合,各地中小学在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上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一定的经验。

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深人士,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深圳市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敬中,见证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沉浮起落。二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使他对深圳,乃至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过去与未来,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独到见解。

与其他先入者或门外的机会主义者不同,他敏锐洞察,准确把握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全力进军教育信息化服务业。

2012年7月,深圳市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斥资成立乐望教育事业部,致力于为中国教育行业提供一系列信息化教育解决方案。同年8月,凝聚着金华联人无数心血和新希望的产品新鲜出炉,他将这款产品命名为“乐望智能互动教学平台”,并注册商标“乐望”,寓意为“快乐的希望”。

据介绍,乐望智能互动教学平台主要由互动课堂教学系统和云端服务器构成。经国家级查新咨询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表明,乐望智能互动教学平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乐望致力于将智能的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全面采用“乐望智能互动教学平台”综合解决方案建设完成了一个以移动计算机为基础、互动教学为手段、灵活教学为理念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平台,不仅充分发挥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优势,而且让自由的思想进入了课堂、占据了课堂、统领了课堂。

2012年9月,由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在深圳举行。金华联电子应邀与会,各地代表对“乐望智能互动教学平台”给予极高的评价。

“乐望”使命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直有着先试先行的传统,成为我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区域信息化示范。

资料显示:目前深圳市有17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校生136万人,教职工11.5万人。全市公办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100%教室配备多媒体信息终端,学生人机比达到4.7∶1,教师人机比达到1∶1,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深圳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令金华联人更是信心百倍。“深圳教育信息化程度很高,随着‘教育云’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升级,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李敬中兴奋地说。

他的兴奋不是凭空想象使然。作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深圳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据介绍,乐望智能教学方案是专门针对不具备交互功能的传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可直接利用现有教室环境灵活配置来完成改造,可以快速地将任一间教室转化为人手一机的无线网络教室,实现快速方便的媒体教学部署。

目前,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正利用中科院深圳云计算中心等多方资源,规划建设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心、服务中心,通过自身研发的“云技术”,与各地“教育云”平台相融合,同时,采用强大的互联网通信技术,不断提升“乐望”的核心竞争力。

2013年1月,深圳市金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被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委员会联合授予“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先后成为广东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和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会员。

“乐望”愿景

信息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李敬中指出,智能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能力与水平,兼顾兴趣,通过娴熟的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开展自助式学习的教育。

作为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倡导者,乐望”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如:一种互动教学系统、一种用于电子白板客户端软件工具栏显示方法及装置等。

据介绍,乐望智能教学解决方案,是以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了更多教育方式的可能性,用体验式的生动演示代替传统枯燥的传授,帮助老师摆脱教科书和黑板的限制,提供更加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

乐望智能互动教学软件是由云教育系统、主控端主控软件、电子白板软件,学生端电子书包软件四大模块组成。通过该教学软件,教师和学生可以完成互动性的教与学。老师讲课时,电子白板上显示的视频资料与阅读资料,同步播放在每位学生面前的电脑上。同时,老师讲课时,不仅可与全体同学共享,而且还可同个体进行互动,解疑答惑。

“乐望”让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在深圳某小学五年级的一间教室,几十名同学面前,摆放的不是传统的课本,而是一个个“乐望”学生终端电脑。“乐望”不仅将教材、作业本、文具以及课内外读物、字典等装入其中,而且还使用无线网络,将作业系统、课堂管理系统实时连接在一起,功能十分强悍。

“乐望的推出,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高质轻负’的体现。通过信息化手段,不仅令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而且在减轻孩子们肩头负担的同时,也减轻孩子们心理的负担。”李敬中说。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一、政治课教学改进的神塑

1.过程为上:政治课教学改进的哲学基础

怀特海是一位过程哲学家,他指出生命是一个过程,“它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它包括日的周期,如工作和娱乐的交替,活动和睡眠的交替;季节的周期,它规定了学校的学期和假期”。“生命的这种有节奏、周期性的特性贯穿人类始终,也不断出现在人类不同层面的学习之中”[1]。过程哲学启示我们,政治课教学改进要注重让学生拥有“过程”和“经历”,在“过程”和“经历”中,使学生真切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与精彩。

2.成长为本:政治课教学改进的根本目标

怀特海认为,生命成长的节奏是教育的节奏根源,教育的节奏必须吻合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奏。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课教学改进不是单纯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的改进,而是着眼于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敬畏、呵护与引领,是教育目的的矫正。它启示我们,政治课教学改进首先应端正教学思想,解决好为何而改的问题。

3.智慧为要:政治课教学改进的价值追求

怀特海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是“养成积极运用充分理解了的原理的习惯”。因此,他反对机械呆板的“知识训练”,重视“智慧训练”,把“保持知识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作为教育的中心问题”,主张“用智慧统帅知识”。怀特海从生命体的成长根源于自身的过程哲学出发,认为人的发展,自身是变化的内因和根据,教育是外因和条件。教育不能机械灌输,而应充分尊重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改进中应把知识教学提升为智慧教学。

4.依序而教:政治课教学改进的根本方法

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种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反复。“如果教师能满足学生有节奏的希望,恰如其分地给予激励,那么,学生就一定能不断地取得一些成果,而又走上新的起点”。不能在学生心理准备好之前强加“精确”或“掌握”。那样会违背心灵成长的自然韵律,导致学生的学习经验贫乏而单调,从而使学生丧失自我发展或创造自己观点的机会。因此,怀特海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在约定的季节收获庄稼”。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给政治课教学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序”?当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精确把握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此时是否是精准把握知识的“约定季节”?

二、政治课教学改进的型塑

1.课程开发:让学生享受一份“浪漫阅读”

在政治课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要牢记的知识,缺乏必要的浪漫阶段基础,造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因此,与课前主要预习书本知识相比,应更注重加强学生学科专业阅读。我们在研究中编辑了《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的“浪漫阅读”》。(1)基本假设:学生要能牢固掌握政治学科的概念、原理、结论,必须阅读和思考许多与概念原理相关的不需要识记的材料。(2)主要内容: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标准,从大家名著、现实生活热点、国家方针政策中选编能够体现相关学科核心知识的材料。(3)呈现形式:以教科书的“单元”为单位,并与教科书的单元数量和结构基本保持一致。(4)学时安排:可以假期阅读,也可以课前阅读,教师可以选择运用,但主要用于单元教学前。(5)取得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更加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并能在较短时间内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和原理。

2.教学设计:“一个知识、三种形态”的备课图式

*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教学设计为例

这是课题组依据教育节律设计的备课图式,我们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的直观形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整体感悟;知识的学术形态,让学生在专注中把握文本知识;知识的实践形态,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依序进行的三个阶段,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了知识的体验、疑难的质问、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乃至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的建构过程,有效地解决了知识的僵化问题。

3.课堂教学:从容安排“浪漫”和“综合”两个环节

课堂教学中,对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存在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和旋律的缓急问题,它体现了一个教师对该环节的价值判断。因此,相同的教学设计,用不同的教学节奏来实施,效果大不相同。如何安排“浪漫”和“综合”两个环节所占的时间和速度,关系到我们的政治课教学能否得到真正的改进。例如,王老师在往年教学“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时,举“亲密无间”和“誓不两立”两个成语例子来描述人际关系,一般只用3~5分钟就结束了这一环节,而要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文本知识讲授。至于“综合”阶段根本没有。参与该课题研究后,他十分认同怀特海所说的“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精确阶段是无结果的,不过是一系列无意义的空洞陈述”的观点。于是,他调整了教学时间,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从容地思考和讨论,而对文本知识的教学则加快了速度,只用了15分钟时间,同时,为保证教学节奏的完整性,把本来6个用于知识辨析和巩固的选择题缩减为3个,用节省下来的5分钟时间完成一个知识运用的问题。王老师在对教学时间的调整中,使课堂教学节奏越来越与教育节律相吻合,从而在实践的层面完成了由围绕知识点开展教学向围绕教育节律开展教学的转型。

4.分型指导:促进知识的“活化”、“固化”和“转化”

教育节律把学习失败的原因解释为“不是因为这些任务太困难,而是这些任务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指派给学生”。因此我们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改变了知识补弱的单一做法,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究竟是在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型辨症,实施“三化”策略。针对“体验贫乏型”,策略是加强浪漫阅读。要求学生继续用好《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的“浪漫阅读”》,并通过上网查阅,生活感悟等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感性积累,在浪漫中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促进知识的“活化”。针对“知识模糊型”,策略是加强知识建构,重视对知识的梳理与归纳,理解与记忆,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熟练程度,促进知识的“固化”。针对“应用乏术型”,策略是应用提升。要求学生自觉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养成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多问几个“怎么办”的习惯,从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加强知识的运用,促进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能教育;智慧校园;电子书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1-0010-04

一、引言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由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整体跃升,智慧教育形态已初现端倪。泛在化的学习时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教育资源与技术服务等智慧教育特征日益凸显。智慧教育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热点,实施智慧教育战略已经成为破解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智慧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1.什么是智慧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在大部分文献中,智慧作为哲学名词而存在。笔者认为哲学层面的智慧内涵有助于我们对智慧进行溯源式的追踪和探讨,但从教育视角来看,智慧与知识紧密相关,若能从知识与智慧的比较分析中明确二者的不同,将具有更为直接的教学指导价值。一般认为:知识表现在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通常是被公认并经实践检验的是正确的,能指导决策和行动的结构化信息,包括事实、经验、技巧。知识虽然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其具有静态属性,可以通过识记和传授得以传承。而智慧是富有洞察力的知识,表现为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并提前进行决策和行动。智慧是基于对知识的有效整合,其核心要件是思维。智慧无法通过识记习得,形成智慧的有效途径是经历和体验。

2.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

从相关文献来看,“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均源自英文“Smart Education”。由于关注的重点不同,国内学者在翻译、引用时略微产生了差异,在大部分文献中二者意思相同或相近,但也有一些文献将“智能教育”译为“Intelligent Education”。对于智能教育,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三类:一是认为智能教育主要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手段的智能化,该类观点重点关注技术手段,如蒋家付(2011)认为智能教育,就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的各种信息进行感知、识别、处理、分析,为教育参与者提供快速决策和反馈评价的教育方式。[2]二是认为SMART是由自主式(Self-directed)、兴趣(Motivated)、能力与水平(Adaptive)、丰富的资料(Resoure enriched),信息技术(Technology embedded)等词汇构成的合成词,认为智能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兼顾兴趣,通过娴熟的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开展自助式学习的教育(李洲浩,2012)。[3]该类观点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三是认为智能教育是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人们智能的教育。该观点直指教育目的,与智慧教育异曲同工。关于智慧教育目前也尚无统一的认识,国际学界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以祝智庭(2012)为代表的国内教育信息化权威学者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智慧教育概念。认为从教育信息化角度来看,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4]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的手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入、综合的应用,智慧教育的重点与前提在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智能化系统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智慧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其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即发展学习者的智慧。从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比较来看,前者更为强调技术手段的智能化,后者更为关注技术手段的适宜性,也即智慧地使用技术从而促进学习者形成并发展智慧。

3.智慧教育的特征

(1)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

智慧教育在技术层面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感知、识别、捕获、汇聚、分析,进而辅助智能化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在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采用面向服务的SOA软件架构体系,实现了各类应用、数据及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和易用性。在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环境进行感知和智能调节,对校园环境进行智能化管理,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跟踪与记录,对家校互通提供立体化的网络支持。智慧学习环境中部署了传感网,利用各类传感器能捕获并识别各类学习环境中当前的温度、湿度、照度等物理信息,并根据预设,将其调整为最适宜的状态,为师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通过传感网技术还可实现对重要设备的位置信息、工作状态进行捕获与跟踪,实现智能安防和校园智能化管理;通过部署在教室和其他学习环境中的智能录播系统,可在不打断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将师生的教学实况自动录制,并实时存储于一体化的资源平台,学生可借此进行巩固复习,老师可借此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观摩;智慧环境实现了传感网、有线网、无线网的无缝融合,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环境和应用环境,为构建家校互通的绿色学习社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2)智慧教育的资源特征

云计算的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教育资源建设、存储、共享与应用模式的变革。智慧教育视域下的资源建设体现出全新特征。从资源平台的建设理念与技术模式来看,首先,资源平台的建设理念正在从产品层次上升至服务层次,资源平台建设的中心任务正在从技术平台的搭建转向服务体系的构建;第二,平台功能正在从单纯的资源存储与管理转变为容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与创新于一体的知识管理平台;第三,在运作机制上,Web2.0时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正在逐步体现,各种有效的社会化驱动和信息聚合机制正在逐步引入,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绩效逐步提升;第四,在技术模式上,正在从传统的数字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从资源的表现形式来看,已从传统的静态、封闭的文本、图像等素材资源转向动态、开放、共享的移动学习资源、微课资源、幕课资源(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基于社会化网站(SNN)学习资源建设及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等。

(3)智慧教育的教学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开展多种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可能,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教与学也体现出了崭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一,实时、便利的教学资源获取及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获和存储。智慧的教学可根据实际需求,在不打断原有思路的情况下便捷地获取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实时拓展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动态、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此外,可将学生的笔记、课堂问答,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标注、修改等生成性信息实时存入资源平台,为学生巩固复习、交流经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资源支持; 第二、对课堂教学状态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辅助教学决策。智慧的教学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统计与分析,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同时,可基于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第三,实现了自然、高效的课堂互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人与技术、设备、资源、环境的多维度互动,创设了高效、自然的体验环境;第四,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智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互动交流,协作分享的工具,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学习、竞争性学习将会易于开展;第五,教学将突破明显的时空界限。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资源及工具的进一步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利用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进入资源系统点播教学视频,下载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可随时随地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获取帮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空间和课堂时间。

三、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从文献梳理来看,目前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智慧学习环境构建、智能化的教育装备与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学习终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其中以智慧校园建设及其应用研究,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尤为突出。

1.智慧校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于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黄荣怀等(2012) 从环境构建的角度,认为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智慧校园应具有以下特征: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5] 蒋家傅等(2011)经过长达两年的智慧校园项目实践,从智慧校园与传统校园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认为智慧校园应具备九大特征: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智慧的课堂;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6]也有研究者强调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如严大虎等(2011)认为,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到教室、图书馆、食堂、供水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7]周彤等(2011)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8]可见,对智慧校园的解读,其内涵和特征各有不同又趋于一致。总体上认为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应用深度整合、信息终端广泛感知的信息化校园。智慧校园系统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

在实施方面,南京邮电大学联合江苏金智科技于2010年实施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南邮智慧校园依托数据平台、身份平台、门户平台、GIS平台,建立公共的信息标准,进行数据融合、服务融合、网络融合,实现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目前南邮智慧校园已经上线运行(http:///ccs/main/loginIndex.do)。为师生提供管理、教学、科研、生活、感知等五大类服务;浙江大学与中国电信于2011年7月签署了“智慧校园”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5年里协助浙大建设“智慧校园”项目。该项目将基于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建设浙江大学统一的移动办公平台、信息平台、校园一卡通平台等智慧校园应用,并凭借感知、智能、挖掘、控制等各种信息化技术,建成安全监控、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自助图书网络管理系统等。此外西南大学、成都大学、同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正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在基础教育领域,笔者所在的项目团队承担了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该项目是由佛山市政府于2010年启动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重点示范项目。该项目面向基础教育,创新性地采用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整合多方优势力量,历经两年多的研发、实施,开发了智慧校园教育云资源平台、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移动学习系统、家校通系统、智慧文化系统等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研制了电子书包、电子课桌、智慧讲台等多个教育产品;建立了智慧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场室;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该项目已于2012年通过政府验收并上线运行(http://),是国内目前较为系统、完整,且已投入使用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2.电子书包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台湾地区在2002年就有比较完整的电子书包计划;2003年,香港10 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经过一年试验,“电子书包” 计划效果良好, 开始向全港1000 多所中小学推广。在内地,早在2001年,北京伯通科技公司生产的“绿色电子书包”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认证,并在北京、上海等4 个城市试推广;2003 年,上海金山区金棠小学已开始试用电子书包代替传统书本教材;2011年11月,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上海先行先试的部市合作项目之一,虹口区推广电子书包项目;南京从2012年试点电子书包进课堂,目前全市有21所中小学成为试点学校;2012年,广州四所学校的千余名学生开始试用电子书包;佛山南海南光中英文学校从2009年开始在一年级新生的英语课程中推行电子书包;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的四所示范学校也于2011年开始试用电子书包,目前已经取得较好成效。目前电子书包在全国的中小学校应用遍地开花,除上述城市外,重庆、青岛、宁波、山西、陕西等地都开展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目前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和应用主要还是面向基础教育低年级阶段,定位于课堂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与移动学习相结合,面向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

电子书包虽然广受重视,但实际试用效果却差强人意。电子书包的推广和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传统应试教育中“逐分”导向与电子书包的“育人”理念产生冲突,使得电子书包的大面积推广遇到障碍;其次,电子书包的安全、价格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第三,现有电子书包产品,基本上是由IT企业主导研发,一线学校被边缘化,导致现有产品很难满足实际需求;第四,与之配套的优质电子课本学习资源匮乏,使得基于电子的课内外学习难以全面开展;第五,电子书包涉及硬件终端、应用软件、服务平台、数字内容等诸多方面,使其处于多家政府部门的交叉管理范围,此外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通力配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书包的大面积使用。

四、智慧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目前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缺乏专门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导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研究较少,多停留在个别终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导致各系统、各产品间的兼容困难,难以真正发挥系统优势,阻碍了智慧教育的发展和应用;缺乏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难以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利于有关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现有产品和技术多为企业在各自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转型应用,缺乏创新和核心成果孵化平台与基地,新技术、新设计难以有效转化为教育服务;完整健康的产业链仍没有形成,难以实现智慧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1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52.

[2]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23):109-24.

[3]朴钟鹤.教育的革命:韩国智能教育战略探析[J].教育科学,2012,28(4):87-91.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5]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6.

[6]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