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能源技术

新型能源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能源技术

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第1篇

劳斯莱斯在日内瓦车展上,公开了电动汽车(EV)的研究车“102EX”。采用英国莲花工程(LotusEngineering)设计的电动动力传动系统,以“幻影(Phantom)”为原型,组合使用驱动马达及锂离子充电电池。102E×在车辆后方配置72个驱动马达,用来代替排量6.75L的V12缸发动机。2个马达总共的最高输出功率为290kW,最大扭矩为800N・m。从停止状态加速至100km/h所需时间不到8秒。锂离子充电电池共有96个单元,与车载充电器一样均配备在前发动机罩下方。电池容量为71kWh,电池组的重量为640kg。电池电压为338V,最大电流为850A。续航距离为200km。劳斯莱斯表示,计划2011年将102EX交付客户进行评测。

雷诺Kangoo Maxi ZE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在日内瓦车展上其加长版的Kangoo ZE车型。这款被命名为Kangoo Maxi ZE的货车车型将成为雷诺电动车家族的最新成员,而且将推出双座款和五座款两种规格。为这款Kangoo Maxi ZE提供动力的是一台44kW的电动机,而为这台电动机提供动力的则是一个安装在地板下面的22kW/h锂离子电池。这一推进系统使得这款货车车型能够达到170km的组合模式续航里程。

此外,这款Kangoo Maxi ZE的仪表板设计还得到了改进,融合了一个新的交互系统,能够显示电池的充电水平和车辆还能行驶的里程。另外,工程师还为该车研发了环保驾驶系统以及能够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为车辆进行预加热的能力。雷诺Kangoo Maxi ZE将于今秋上市销售,在法国市场的起售价为212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3万元),扣除5000欧元政府补贴后的价格为16200欧元(约14.7万元)。

菲亚特Abarth Scorp-Ion

菲亚特Abarth Scorp-lon概念车虽然早前已经放出了效果图,但是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Abarth Scorp-Ion还是受到车迷的大力追捧。这款菲亚特与l ED(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 0f Turin)设计学院合作的概念跑车由lED学院的7名学生所设计,而这些学生正是Pininfarina设计工作室里的设计师,包括Luca Borgogno,以及玛莎拉蒂的设计师-LuigiG Jampaodo。这款概念车的尺寸为4010mm×1905mm×1192mm,轴距2350mm,动力系统采用的四驱电动。

丰田iQEV电动车

城市微型电动小车丰田iQ电动车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正式亮相。iQ电动车的动力系统是基于普锐斯混合动力车进行开发的,普锐斯是丰田家族中比较成熟的新能源车型,iQ采用了3+1的座位布局,其全新的锂电池组安放在了地板下面,而电动机等控制单元则安放在车头位置,丰田公司称这套电动系统将使得iQ拥有高达65英里(约105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丰田公司已经宣布iQ将在美国上市,今年将在欧洲进行全面测试,正式上市日期将会在2012年。

丰田雅力士HSD概念车

丰田利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了其雅力士HSD概念车,这款概念车预展了一款未来的B-segment混合动力车。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认为市场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允许这样一款小型的混合动力车成为主流车型。

这款概念车的车身具备了许多能够证实这是一款丰田全混合动力车的特征元素。例如,车头处水平、垂直的流线型拐角将空气湍流减到了最小程度,同时装备了前雾灯和相匹配的尾部反射镜。此外,这款雅力士HSD概念车还装备了一个一体式的后扰流板、底部护套和18英寸的流线型合金轮毂(加大了缝隙以促进冷却)。这款雅力士HSD概念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白色珍珠色的喷漆和闪光的蓝金属色特色设计。雅力士HSD概念车的量产版车型将会于明年下半年在整个欧洲上市。据丰田表示,量产将会在丰田法国公司的瓦朗谢讷TF进行。

量产版车型将装备丰田的Hybrid Synergy Drive系统,该系统将能够提供全电动驱动的优势,这是一个在市区环境中尤其有效的功能。旨在获得较低的维修费用和出色的性能,该系统没有起动电动机或发电机。

沃尔沃V60插电混动车

在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沃尔沃推出了世界首款柴油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沃尔沃V60。将T2012年投放市场的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沃尔沃汽车公司与瑞典能源供应商Vattenfall密切合作的硕果。这款极具吸引力的运动型旅行车,可使用户同时享有电动车与柴油车的最佳性能:极低的油耗与二氧化碳排放、极长的续航里程与优异的驾驶性能。

在沃尔沃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驾驶者可以轻松获得三种不同类型汽车的最佳性能。驾驶者只需按动仪表板上的三个按钮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行驶模式:纯电动模式、混合动力模式或柴油动力模式。

在纯电动模式下,汽车完全靠电力行驶,行驶里程可高达50km,而全欧洲大多数汽车驾驶者每天的行驶距离不超过50km,比如用于上下班。如果电池使用可再生能源充电,二氧化碳排放即为零。

混合动力模式是汽车起动时的默认模式。柴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享受驾驶乐趣与降低环境影响这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二氧化碳排放(欧盟综合循环)为49g/km,柴油发动机油耗19L/100km。总续航里程可达1200km。

在柴油动力模式下,驾驶者将会体验到发动机强劲性能带来的驾驶乐趣。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动力组合总输出功率达215+70马力,最大扭矩为440+200Nm。电动机快速的扭矩传递使汽车从0至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6.9秒。对于较长的路途,柴油发动机可自动激活,使汽车具有与传统混合动力车同样良好的性能和行驶里程。

宝马ActiveE电动概念车

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第2篇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

2007年7月,以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顾为东院长为首的团队,申报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能源领域“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编号:2007CB210300),这是我国 “973”计划能源领域第一个风电项目。

项目主要研究风电不并网、经过改造,使之应用于能够适应风电波动的高耗能产业。这是首席科学家顾为东1980年开始研究,并建立模型,1984年连续,历经30多年不懈研究完善,上升为国家“973”计划重点研究项目。

项目组经过7年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基础理论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油田抽油、电解铝等生产过程运行规律,把握了内部机理以及新能源与高耗能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如在江苏大丰建成非并网风电日产百吨和万吨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在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建成非并网风电抽油示范项目;风电电解铝方面,通过实验室小试和中试,模拟新疆达坂城风电炼出第一块铝锭,目前正在着手建设年产1000吨铝的风电电解铝示范工程,为年产40―60万吨/年风电铝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风电制氢方面,在江苏沿海成功以风电直接制氢,进行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汽车运行。

二、项目的战略意义

项目构建的非并网风电-高耗能产业集成系统,将风电与海水淡化、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相结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技术首创。如非并网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既能解决风电上网、脱网、弃风等难题,又能将绿色能源直接应用于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高耗能产业,可以减少网电所用燃煤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社会和环境效益,特别适用于孤岛等缺水、缺电地区,可有效解决海岛、沙漠等偏远地区的能源和淡水供应问题,可以说在全球能源及淡水资源双紧缺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随着非并网风电技术不断升华,项目组认为,风电能够适应高耗能产业波动,就能适应电网波动。提出对电网调峰的新思路,即建立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技术改造、转变功能,为我国大电网配套。

以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调峰,被国外称为智能发电系统。而我国受天然气缺乏、水源和选址困难制约,难以大规模发展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峰。项目组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功能转变,使之具有为我国大电网调峰功能,电网刚性转为柔性,利用率由30%提高到5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协调的更好,这个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煤电厂发电量可以增加30%以上,高耗能产业经济效益增加2―4倍,不仅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载能产业,还将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做到高效、低成本全部上网。项目通过产业化可以为国家形成2―4个万亿(元)级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项目的核心技术

大丰市日产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的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并应用了世界首台套大规模风电直接提供负载的非并网风电运行控制系统,即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的情况下,由1台2.5兆瓦的永磁直驱风电发电机组向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稳定的电能。海水淡化装置由3套系统并联组成,可根据风电机组的供电情况逐套切入或切除。

四、未来展望

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邓 瑾(1966-),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研究;江燕燕?穴1982—?雪,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张凤莲?穴1989—?雪,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研究。(江西南昌 330063)

本文为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行为模式及动态激励研究”(基金项目:09ZD009)之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其核心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如何构建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并促进其成长,已成为大学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2]。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而构建的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组织形式,它依托于大学,其成员一般由不同学术背景的大学教师组成。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原则;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要素为卓越的领军人物、合理的人员构成、团队精神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3]。但是,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普遍存在团队目标不明、领军人物缺乏、能力提升缓慢,过程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4],这要求建立科学规划平台、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对于如何实现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提升,有学者提出运用“信息化管理”和“量化管理”等方法[5],而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穴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雪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逐步提升还是一个新思路。本文试图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之中,通过逐步改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从而提高团队建设的效益和效率。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适用性

(一)软件工程领域的成熟度模型

软件工程的CMM是1986年9月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组织开发的。CMM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基于过程的每一成熟度级别,检验其实践活动,针对特定需要建立过程改进的优先次序。这个阶梯分为五级不断进化的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都提供了一个软件过程改进层次,每个层次靠实现软件过程的一些关键过程域中的关键实践来达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提升。CMM是一套软件过程的管理、改进和评估的模式和方法。它强调的是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持续的过程改进[6]。

成熟度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成熟度等级?穴Maturity Levels?雪,一个是内部结构。其中,内部结构包括了关键过程域?穴Key Process Areas,KPA?雪、公共特性?穴Common Features,CF?雪和关键实践?穴Key Practices,KPA?雪[7]。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之间有许多中间过程,由此便产生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成熟度等级将能力的提高分成若干中间环节,层层递进,每一等级均为后续等级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能力提供支持。

(二)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可行性

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保证地方院校科技项目从构思到实现的各个环节顺利实现,其建设过程是一个或者多个连接起来的程序或活动的集合,其目的是要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过程所代表的程序或活动是在一个功能及其内外部结构和关系己经明确的组织结构下进行的,一个过程可以继续被划分为多个次级过程,直至单一的活动。

成熟度模型反映了持续改善的过程,采用的是过程分析的思想。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在不同阶段的活动所处的状态有着不同的状况,即在立项、研发、制造的过程存在差异,构成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等级。因此科技创新过程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也体现了它的成熟度等级的不断提高[8]。

CMM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蕴涵了“特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着眼于软件过程的CMM模型是持续改进的表现,模型中蕴涵的思想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进组织的软件研发能力[9]。对某种活动过程实施成熟度模型必须保证两个前提?押一是为了保证过程可以持续不断改善,该过程必须是可重复的?鸦一是为了保证不同等级的活动侧重点,该过程必须是可以细分的。地方院校科技创新活动从立项研发开始,经过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最终走向市场经过多个环节,每部分都是若干活动的综合[10]。因此,通过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提升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三、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类比

参照CMM,本文将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以5个同样的维度来有序地衡量科技创新团队能力,分别为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图1)。二者包含的含义是不同的,五个成熟度等级所代表的能力成熟度特征是与CMM不同的,划分本模型的成熟度等级是模型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初始级。这个等级中的各个科技创新团队实践具有各自的特点,无一定之规,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在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体制改革上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和制度,很多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水平尚处在最低级。

2.成长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初始阶段,科技创新过程相对规则化。处于这一级的科技团队,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创新管理组织,进行了一些基本的项目界定,研发时间、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保证活动,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使科技创新活动能以可控的过程进行。制定必要的规章,能重复过去类似应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

3.定型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的各项活动步入规范化。在己定义级上,地方院校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过程,这些过程被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进行文档化。处于己定义级的科技创新团队,其科技创新过程是平稳的、可重复的。在所建立的科技创新流程中,进度和创新效果都是受控制的,都是可以跟踪的。这种过程能力的特点是标准化。

4.管理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量化管理阶段,科技创新活动有了量化的目标。在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是具有精确定义的、连贯的评价方法,评价所有科技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以便为科技创新的成功提供保证。这些评价方法降低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团队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这一级科技创新过程能力的特点是可预测的。

5.优化级。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自我完善阶段,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处于这一级的团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过程的不断完善,从而促使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新的科技创新过程模型的出现,科技创新的成本和周期在逐渐降低,所以团队应充分利用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引进新理念和方法不断地改善其科技创新过程,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模型的结构框架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首先,由各个能力成熟度等级构成整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然后由若干个关键过程域分别构成每个能力成熟度等级,其次在每个关键过程域中具有自己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做到的若干个关键实践[11]。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由此层层深入的。

关键过程域是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从第2级到第5级的重要特征。“初始级”是相对混乱的个别过程,是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最原始的水平,也是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所普遍的水平,它没有关键过程域。针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关键过程域主要从管理和组织两个角度考虑。如果组织的过程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则对提升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实践则是对关键过程域有效实现和制度化起重要作用和基础作用的基本活动,也就是目标投射在关键过程域上的基本的管理实践。如果说关键过程域和关键主题大致勾勒出了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框架,那么关键实践则为模型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四、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

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由于第l级是无序的,是最低等级,所以从第2级开始,每级都有若干关键过程域和关键过程域目标。参照CMM中各关键过程域的设置,确定出所有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图2)。

1.成长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科技创新需求管理、项目跟踪与监控、项目质量保证,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需求管理的目标是熟知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经费资助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规定,熟知本校科技创新团队人员的研究领域和已有成果。项目跟踪与监控的目标有对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跟踪实际结果和性能?鸦当实际结果和性能明显偏离计划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管理。项目质量保证是使科研活动遵守适当的标准、规程和需求?鸦科研项目组及时得到有关项目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和结果的信息。成果管理是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是规范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登记是有据可查的?鸦科技创新成果的鉴定与科研计划管理相对应?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是成体系和有一定规范等[12]。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不仅对创新团队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同时对团队管理人员的绩效也进行管理?押包括本校科研项目类型、成果类型、成果评奖和专利获取情况、团队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绩效、团队管理人员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情况等。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网络保障和网页建设?鸦重要信息及时上网?鸦一定的信息量。

2.定型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组织过程定义、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定义、构建合理梯队和信息传导机制完善。

组织过程定义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定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鸦使用这些标准过程进行管理的信息已经采集、存储,并可用。培训管理的目的是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运行机制定义是指将科技创新过程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和完善的方式使其成为制度,其目标是为团队的整个科技创新过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流程,从而促使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一项标准化工作。构建合理梯队是在组建团队时应关注学科汇聚,强调学科交叉,注重专业融合。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有:拥有多元化理论知识和科研经验的团队成员;研究方法、方向多元化。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团队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

3.管理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创新预测和评估、定量过程管理。

创新预测和评估是指团队通过对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其目标是尽量降低或避免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风险。定量过程管理是指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项重要环节进行评估,明确其流程和所达到的量化目标。其目标是通过不断的调节各种变量提地方院校科技创新的成功率。

4.优化级的关键过程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识别有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方法,通过改进将其有序的引入到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去。其目标是对科技创新各流程的操作方法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提高其效能。过程变更管理的目标是连续的过程改进是有计划的?鸦过程改进活动时全组织参与的?鸦组织标准管理过程被连续地改进。

五、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实践

(一)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要制定自己的人员培训计划,为人员提供发展所需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团队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经济、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各科技创新项目组的成员均经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培训。培训人员主要是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于新职员,以科技创新的标准过程和管理的有关项目的知识为培训内容?鸦对于科研人员,因为规范的团队管理需要规范的文档化资料,所以也需在项目前进行一些基础规范知识的培训?鸦此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培训。总之,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使得科技创新团队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够胜任规范化的科技创新工作。

(二)完善过程管理的文档化

通过管理过程文档化,使得团队的过程信息可以被采集、存储,并可用。团队科技创新的各个职能活动都应该产生出标准的执行文件,细致地记载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的标准。这些标准文件应该最终表现为内部的制度性文件,应包括:制定出来的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各职能的标准文件,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标准文件,以及过程准则和说明、组织使用标准过程进行管理而产生的信息的数据库等。

(三)组建团队合理梯队

科技创新团队在实质上是一种研发团队,它把不同专业学者集中到一起,由过去分散的工作转变成集体式地研究和讨论。这需要科技创新团队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否则可能会出现团队成员只顾自己工作,不管团队的进程,不顾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结构要根据团队目标的要求,规划并确定科技创新团队的规模,领导者、学术带头人及其他成员的责、权、利等关系[13]。团队结构的设计,应打破按职能分工的结构,转变成以成员便于沟通为基础,以适时信息交流为核心,以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最终目标为目的的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结构应当有利于团队研发效率,同时团队成员权责清晰,团队能够灵活运作。这就要求在设计结构时尽量减少管理层级,缩短信息传递路线,多开发沟通方式。也只有这样,科技创新团队才会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四)建立信息传导机制

信息传导机制完善对于高校科研管理而言是提升其能力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信息传导机制完善的目的在于在团队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包括网络的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用、网上信息的充实。这一关键过程域的目标在于应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辅助进行科技创新及管理?鸦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的高速传播?鸦充实网络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首先要求一个信息平台的建立。在这个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一平台优化科技创新过程,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六、结论

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运用CMM的核心思想,借鉴CMM的框架结构,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过程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穴1?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包括五个等级,即初始级、成长级、定型级、管理级和优化级,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押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关键实践。?穴2?雪成熟度等级中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能力的不同水平,要达到某成熟度等级,就必须满足该等级关键过程域的若干目标,并通过关键实践来完成。?穴3?雪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几个关键实践,即人员培训管理、过程管理的文档化、组建合理梯队和建立信息传导机制。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地方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只是做了定性的分析,下一步要借助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有代表性的创新团队进行定量分析,识别团队所处级别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93).

[2]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3]王伟.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模式及核心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王芬,朱文斌.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3).

[5]陈南南.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研究与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6.

[6]王德占,何世伟.基于铁路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研究与探讨,2007,(10).

[7]聂彤彤,韩作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应急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应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

[8]杨丹,杨斌.能力成熟度模型在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论刊,2007,(4).

[9]王侃昌,闫秀霞,高建民.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LCMM)研究[J].商业研究,2006,(336).

[10]王树武,赵小林.马锐等.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J].中国冶金教育,2005,(33).

[11]汪义军.制造企业物流能力成熟度研究[J].管理科学,2009,(9).

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未来发展能力等问题日益突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落实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上层建筑,是人才培养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体手段,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怎样依据人才培养目的和规范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整合,是打造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

(一)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加强授知前提下,增强学生获知、提问、析问、答问水平的培育。着重开拓基础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内涵太窄、太专特质,增强含自然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的与学制的需要,统筹全局,科学整合基础和专业、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主科和支科、教和学等诸关系,清晰各自目的与功能,把握它们间的主次与联系,确立科学的时间权重。重视学科融合,适当调配,整合课程,精求综合。推陈出新,重视优合。

(三)秉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要求。教学计划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反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能力。以学生为本,就学生差异引发对教学要求的差别,编排模块化的知识构架与弹性的课程安排,对相关课程推行层级教学。适当减必修课、增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二、打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途径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是确定培育计划的开始站。应用水平的培育是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确定培育计划的主轴,依该主轴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三位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系统、教学计划,是确定培育计划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圆此目标,就必须打造以下5 个科学途径:

(一)依照一级该学科专业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来对用人单位的务实查询,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展广泛思辨,即开展学科知识要求思辨、专业技能要求思辨、综合素质要求思辨。

(二)依照对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思辨,根据“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于一体”的主轴,推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该设置啥课程,该含啥教学内容,该安排啥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有个基本构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依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打造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需开拓巩固,所以须依课程内容系统整合目的,打通在该学科下的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优选内容,并整合学科基础课,建设整合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同时,打造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方向课平台上的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四)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进行的要求,横向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纵向促成三个密切联系、一起并行的教学内容系统,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内容系统。

(五)根据课程的纵向构架编排教学进程表,且配置学时和学分,最终成就教学计划。

三、以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为主轴打造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育内容系统常依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厚实的学科理论根基、宽厚的专业口径,一般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深奥理论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就缺少深层的考虑与体系的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轴,打造既独立又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组成上必须要有宽厚知识、扎实基础、强实践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论课程,突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打造目的清晰、逻辑严密的平台和联系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在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的过程里,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进行改革,重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在课程架构上慢慢促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结构、“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育系统,推进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多样化、个性化前进,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适应。

依人才培养目的与样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按学科范畴安排课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课程与学生全局知识架构的计划。在全局计划出学生要把握的知识点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后,从实际出发,就各课程开展主动剪裁、整合与内容的翻新,计划、组织且建设崭新的课程,打造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相应给实践教学预留足够的学分学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中心,把课程分成几个课程组,清楚课程组在人才培养计划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课程组的关系。经对组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与丰富,使所有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全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专业特色。根据类设计学科基础模块,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础平台与技术基础平台。要完备思考社会对人才的各项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设置利于学生自由选择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系统课程,许可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成为公选课,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时空更大,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考虑该专业特征,推行分层与分类教学。

除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程外,须加一些有行业应用技术内容,同专业主干课程相融合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将行业要求作主轴,把所学的知识相串联,为综合技能的建设供给较好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

(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层教学、分类计划、分步落实、独立设计选修和必修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课堂内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技能培训,至课堂外自选的开放实验、打通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培训与校外实习相联系的培育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需要,和谐实验内容,敲定对应的基础实践技术系统、专业实践技术系统与模块实践技术系统等内容,裁减证实性实验权重,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成分。证实性实验同相关理论课保持紧密关系;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须表现技能的综合训练需要,表现实验课的阶段需要。需突显各阶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证实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培育个性化,在确定实验课程性质时,可将本专业需把握的知识点确定为必修实践;技能拓展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给学生自选,供学生个性化前进时空。用基础性和先进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相统一的原则,淘汰一些老课程内容系统内的证实性经典实验,改善、整合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深入认识实验原理、方法,解决、处置实验中可能曝露的问题,提升分析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水平,加强学生的拓新水平、技术研发水平的培育。

就实验教学的方法,须重视因果式指引与成果型培训,激励学生的成功感,激励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钻研的上进心。这是主动学习性格和研究气氛养成的正能量。

(三)建设素质拓展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非“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却需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除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外,还需打造素质拓展系统。要拓展的素质,含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和适合社会前进的综合水平、精神面貌与身心情操。须把规范化的素养拓展追求当作学生全面前进的工具,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功效,重视科学精神的启迪对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养拓展置入人才培养计划,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

素质拓展内容系统含社会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专业外延的培训。须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融汇,推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内教学的融合,规范与增强课外教育管理事业。校内素质拓展培训,可同科研工作相统一。考虑专业特征,推行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研与拓新行动,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经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和实施,提升知识运用水平,达到初级的科研水平。激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参与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素养、获取技能。可结合学生社团工作,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质拓展系统化,含一定的必修、强制内涵。素质拓展用学分模式纳入教学方案,学生只有获取对应的专业素质拓展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只有获取对应学分需要才有评奖等资格。学生用项目方式申请素养拓展内容,通过审批,确立项目学分。学生依设计符合培训需要时,可获取对应学分。

综上所述,以能力培育为主轴的三大教学内容系统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和谐与共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要。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务实推进因材施教与激励学生个性完善,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30.

[2] 特约记者.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46-49.

[3]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陈飞.技术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32-35.

新型能源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胃切除手术;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064-05

Effect of Dezocine prophylactic epidural analgesia on distal gastrectomy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its influence of immune function

WANG Fuchao WANG Zhongyi LI Fengdan ZHAO Hairui WU Dai JIN Hongxu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Harrison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Hebei Province,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zocine preventive epidural analgesia on distal gastrectomy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its influnce on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Sixty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5 carried distal gastrectomy in Harrison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SA grade Ⅰ-Ⅱ)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received epidural catheterization success,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ezocine 5 mg (diluted with saline to 5 mL).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rmal saline 5 mL. Then all patients were received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Sevoflurane and intraoperative continuous infusion of Remifentanil. 10 min before the end of surgery, all the patients were received epidural space injection of 0.125% Ropivacaine 5 mL, and accepted PCEA (0.125% Ropivacaine 250 mL, 5 mL per minute). General information, operative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analgesics amount of all patients were observed. 4, 8, 12, 24, 48 h postoperativ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sedation score after awake were recorded. CD3+, CD4+, CD8+ in venous blood,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 of all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efore surgery (T0), the end of surgery (T1), 6 h after surgery (T2), 24 h after surgery (T3), 48 h after surgery (T4). The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pressing times, number of intravenous analgesics and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of all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operative time and dosage of intraoperative Remifentani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number of times of pressed pump and analgesic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patients′ VAS scores 4, 8, 12, 24, 48 h after surgery show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postoperative nausea vomiting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time T1, T2 and T3, the percentage of CD3+ and CD4+ cell in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ose at T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the time T2 and T3, the NK cell ratio of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ophylactic epidural analgesia Dezocine can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gastrectomy, reduc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s, and little cell immune function inhibition.

[Key words] Dezocine; Epidural anesthesia; Preventive analgesia; Gastrectomy 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其引起的刺激致使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调节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1]。预防性镇痛可以减轻围术期的有害刺激,降低外周和中枢敏化,降低术后疼痛强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地佐辛作为新型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具有较强的抑制疼痛感及降低药物依赖性的作用[2]。本研究拟对60例远端胃切除手术患者采用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探讨其对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安全及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择期行远端胃切除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48~76岁,体重50~86 kg,所有患者均经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行全身麻醉。排除标准:①术前应用镇痛药物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③不配合或不能很好交流者;④有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者;⑤有脊柱畸形及脊柱手术史者;⑥因任何原因拒绝或放弃实验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 = 30),观察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使用苯巴比妥钠0.0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开发静脉通路,选择T7~T8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硬膜外间隙注入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观察5 min无脊麻现象,麻醉平面出现后行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 mg/k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812),舒芬太尼0.4 μg/k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30908),顺阿曲库铵0.2 mg/k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13022),丙泊酚1.0 mg/kg(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312272)行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术中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g/kg,呼吸次数10~12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 μg/(kg・min)(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6130617),同时吸入七氟醚,维持BIS为45~55,根据BIS监测调整七氟醚浓度。

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硬膜外镇痛泵(0.125%罗哌卡因250 mL,持续量5 mL/h,单次追加量5 mL)。

手术开始前10 min,观察组硬膜外腔给予地佐辛5 mg(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20641)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用量。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抽取肘静脉血检测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观察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应用静脉止痛药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7~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不能入睡或疼醒。Ramsay镇静评分[3]: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但可唤醒,5分为睡眠状态对较强的刺激才有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各时点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比较的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观察组头晕患者2例,对照组恶心、头晕患者共3例,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静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4、8、12、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各时点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应用静脉止痛药次数比较,观察组少于组对照(P < 0.05)。

2.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较

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和T3时CD3+与CD4+细胞比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在T1、T2和T3时,CD3+与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各时点CD8+细胞比例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点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NK细胞比例在T2和T3时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K细胞比例在T2和T3时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手术创伤、疼痛刺激、麻醉操作和药物均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应激反应,使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异常变化,进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4],尤其是创伤较大的手术。胃肠道等大手术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数日,而且手术创伤越大术后免疫抑制的程度越深,维持时间越长[5]。手术应激可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合成并释放β-内啡肽,这种内源性阿片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物质,可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免疫抑制效应[6]。而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等密切相关,术后疼痛作为一种不良刺激,也会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及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的改变[7]。因此,合适的镇痛方法及镇痛药物,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还能减轻由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

预防性镇痛是指治疗方案在超过干预作用持续的时间之后,与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或无治疗比较仍能观察到疼痛减轻和镇痛药用量减少的现象[8]。预防性镇痛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围术期有害刺激造成的敏化,在创伤开始前采取各种措施阻断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传递及传导,可以预防创伤或术后疼痛的发生。

目前,术后镇痛仍以阿片类镇痛药物为主,其镇痛效果佳,但术后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过度镇静等发生率较高,而且较多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激动μ受体,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中性粒细胞聚集、巨噬细胞功能和NO的释放,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9-10],地佐辛是一种新型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可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及轻微的镇静作用,且对μ受体具有较弱的拮抗作用,无μ受体依赖性,故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微[11-13]。多项研究表明,应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明确[14-18]。但是地佐辛用于硬膜外麻醉是否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一样,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目前仍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应用止痛药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 < 0.05),术后恶心、头晕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地佐辛应用于硬膜外预防性镇痛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机体免疫效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19]。CD3+可反映细胞免疫的总体水平;CD4+在细胞免疫应答中起着辅助作用,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而激活炎性反应;CD8+为免疫抑制细胞,通过刺激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发挥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而NK细胞在体内具有免疫监视、防御及调节作用[20]。地佐辛具有部分μ受体拮抗作用,可降低部分细胞免疫的抑制功能[21-22]。本研究中,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 h与24 h CD3+与CD4+细胞比例均降低,NK细胞在术后12 h与24 h比例降低,但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1、T2和T3时,CD3+与CD4+细胞比例较高,NK细胞比例在T2和T3时均较高,说明手术以及麻醉可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地佐辛能够减轻由于手术创伤、物及术后疼痛等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与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可以减轻机体术后疼痛,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地佐辛具有部分μ受体拮抗作用,可以减轻部分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

综上所述,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远端胃切除患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并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以及麻醉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安全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Rittner HL,Brack A,Stein C. Pain and immune system [J]. Br J Anaesth,2008,101(1):40-44.

[2] 刘礼胜,钱伟民,李荣,等.地佐辛复合低浓度罗呱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4,25(36):3426.

[3] Ramsay MA,Savege TM,Simpson BR,et al. Controlled sedation with alphaxalone-alphadolone [J]. Br Me dJ,1974, 2(5920):656-659.

[4] 严崴巍.剖宫产对产妇和新生儿体内NK细胞含量影响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9):699-700.

[5] 龚菲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

[6] Stroud AM,Tulanont DD,Coates TE,et al. Epidural analgesia versus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following minimally invasive pectus excavatum repai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J Pediatr Surg,2014, 49(5):798-806.

[7] Shakhar G,Ben-Eliyahu S. Potential prophylactic measures against postoperative immunosuppression:could they reduce recurrence rates in oncological patients [J]. Ann Serg Oncol,2003,10(8):972-992.

[8] Macintyre PE,Scott DA,Schug SA,et al. APM:SE Working Group of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Anaesthetists and Faculty of Pain Medicine.Acute pain management:scientific evidence [M]. 3rded. Melbourne:ANZCA&FPM,2010.

[9] 吴雪,刘东武,牟洪善.μ型阿片受体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06,4(2):22-24.

[10] Rittner HL,Roewer N,Brack A.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opioid-induced immune suppression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0,2(5):588-592.

[11] 李楠,王平英.地佐辛用于腹部全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8(7):156-157.

[12] 李然,许幸.地佐辛注射液用于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1):3-5,35.

[13] 艾玲,徐卉,鲁佩,等.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肺叶切除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镇痛效果的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2(4):413-416,426.

[14] 梁小虎,罗小群,周兵.术毕前静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复苏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6 (5):461-463.

[15] 夏若林.地佐辛在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18-20,24.

[16] 吴斌,胡凤龙,郭文军,等.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0):99-101.

[17] 邓巧荣,张建辉,卢锡华,等.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65-667.

[18] 刘心国,宿世玉,李佳慧,等.地佐辛硬膜外与静脉用药在产科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 22(20):87-89.

[19] 徐德朋,陈复兴,王全英,等.手术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血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0,25(24):2132-2134.

[20] 蒋青松,郭能起,李焕芬,等.剖宫产术后应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1-34.

[21] 高燕凤,袁伟,丁晓英,等.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5):669-673,713.

[22] 廖琼,张红.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3):38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