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目录 元数据仓储
[分类号]TP315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金融、电信等行业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它们已成为我国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目前国内企业信息资源的现状有以下特点:①信息资源类型多样。信息资源包含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的数据、早期的网状和层次数据库中的数据;非结构化文本信息,如网页、电子邮件等;还有多媒体类信息资源等。②信息资源环境异构。不同的信息系统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有些企业目前仍使用层次数据库管理其核心业务,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则是关系型的。即使同是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SQL SERVER、DB2之间也都存在差异。③信息资源格式不同。即使同是音频信息,也可能有mp3、wav或者rm格式。
因此,上述信息资源现状决定了已有信息资源普遍存在标准缺乏、冗余严重、数据质量较差等问题,而人们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又普遍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当前几乎所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基本依靠手工整理,并按某种既定标准著录元数据,存在效率低、工作量大、人为遗漏多、信息保密性差等问题。为此,结合当前国内企业信息资源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数据仓储与信息资源目录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同时设计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2 相关研究工作
虽然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一般认为信息资源是有使用价值的信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不断重组并加工信息资源的内容,并扩展联系、挖掘内核、转换思路,进而产生和运用新的信息,使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用户的各类活动服务。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国内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的战略研究与策略方面,而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方法却较少,因此,研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很必要。
由于信息资源存在于各个信息孤岛之中,给用户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不便。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美国政府基于信息检索与交换标准Z39.50从1977年起就开始创建了政府信息定位服务体系,用户通过GILS可方便查找和访问政府提供的所有资源、服务和文件,但其仅是基于电子政务的一个分类体系,所以对其他行业用户具体业务需求的灵活性支持不足。
众所周知,元数据为各种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了规范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也为分布、多种数字化资源构成的信息体系提供了整合工具与纽带,因此,利用元数据管理信息资源是实现其检索、交换、共享、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根据对元数据的不同定义和描述,信息资源元数据主要分为四类。
由于整个信息供应链中都会产生元数据,所以数据仓库设计者日益认识到元数据对数据整合以及信息利用的重要性。随着商业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出现了公共仓储元模型,它是OMG组织颁布的元数据管理标准,主要目的是在异构环境下,帮助不同数据仓库工具、平台和元数据知识库进行元数据交换。尽管它有利于元数据管理,但仍未能解决数据冗余以及用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态性、专业性和多样性要求。
因此,基于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仓储技术,在一个实际的信息资源开发项目中,笔者提出了一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首先,借鉴图书分类目录管理的方法对信息资源分类,建立用户信息资源目录,该目录构建了科学、合理、实用的用户全局信息体系架构;然后利用元数据仓储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信息资源目录的创建、检索、更新以及权限管理。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支持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流程
3.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由5部分组成,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3.1.1 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功能主要是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主要实现两个不同领域的抽象:一方面从根目录开始,按照大类、小类逐步延伸到元数据(如图2中由左至右的箭头所示),把信息从业务管理逻辑向数据和技术逻辑逐步抽象后映射到元数据;另一方面是反过来,信息资源目录又将元数据向业务管理方向抽象(如图2中由右至左的箭头所示)。通过这种抽象,底层数据就变为业务人员熟悉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迅速定位所需信息。尽管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比较熟悉业务和管理领域,但他们一般不了解元数据,因此,当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比较困难,而目录分类则有效填补了他们与元数据之间的鸿沟。目录管理器一般应具备以下五种功能:①根据信息资源目录,自动生成信息分类树,同时将对应元数据包含在相应子节点中,用户从而通过分类树找到所需信息;②满足不同目录视图的构建,例如,针对各种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有的用户关注货币供应信息,有的用户关注汇率信息,因此,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支持设计并生成适合不同用户视角的目录视图;③实现对元数据仓储中元数据的检索,帮助用户发现相关数据的信息(元数据);④显示与被检索的元数据相关字段以及对应数据,支持图形显示功能,⑤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使用模式。
除上述功能外,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器还需要实现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3.1.2 元数据仓储 根据公共仓储元模型(即关于模型的模型),实现对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查询与更新)。当目录管理器提出查询请求时,元数据仓储检索其存储的元数据,并返回结果。
元数据仓储中的元数据是标准化的,能有效支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信息构成:①标识信息。对元数据进行标识,包括标识名、别名等。②类型信息。不同信息资源有不同的类型信息,例如,数据库中的属性,其类型信息包括字段长度、数据类型等;对视频资源,其类型信息包括媒体格式、大小等。③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关于元数据管理、保护和存储的信息,包括密级、生产者、管理者、创建日期、有效时间等信息。④业务信息。通过业务信息字段内容,实现元数据逻辑分类,支持树形结构目录,从而进行高效检索,包括主题、关键词、分类类别等。
信息资源目录按照业务和管理逻辑对信息资源分类,而信息资源元数据也有自己的分类体系,通过对元数据分类便
于制定元数据标准和设计公共仓储元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以支持高效的元数据的管理。在一个实际信息资源管理项目中,通过对某一企业信息资源分析,建立了其信息资源元数据分类体系,如图3所示。
3.1.3 元数据著录 工具人工著录元数据仓储中的元数据,工作量大且易产生错误,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需要自动化的元数据著录工具,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①根据业务需求目标自动抽取结构化数据的元数据,并进行映射与转换以及规范化元数据。②自动生成标识信息显示给用户,并允许用户进行修正。③利用信息资源目录树选择元数据所属节点,确定其业务管理类别,允许用户添加关键字、划分主题等。
3.1.4 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可有效降低数据交换代价,因为基于数据交换平台,m个相互交换数据的系统只需要m个适配器,否则,需要定制m(m-1)/2个双向抽取程序才能实现这些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利用用户给定的元数据,通过适配器从对应系统中获得数据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然后返回给目标系统(管理分析系统或目录管理器)。 3.1.5 信息资源利用模块 信息资源利用模块主要参考信息资源目录对信息资源重组,并将其应用到新领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①将满足条件的重要的、高质量的数据导入管理分析系统,利用OLAP、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分析,辅助进行科学决策,②将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集成后导入新的业务系统,提高开发新系统的数据质量,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③实现数据的逻辑集中,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体系结构和全局信息视图,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
3.2 工作流程
借助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用户可方便管理和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针对一项信息查询任务,本文所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整个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3.3 实际项目验证
在一个实际的信息资源分析项目中,笔者利用该方法设计了用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项目中,首先对该企业21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调研分析各个业务管理部门的需求,建立该企业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该目录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两大类(基础信息资源与非基础信息资源),而两大类在第二层次又涉及五大业务主题,每个业务主题下又有若干子目录,从而使管理和业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与企业的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同时,结合企业信息资源现状,制定其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并设计元数据仓储模型。基于此方法,该企业实现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管理企业信息资源。
4 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仓储企业 目标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5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滞后,课程设置缺乏规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文从目标管理(MBO)的内涵入手,基于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分析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提出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训步骤。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1954年被尊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杜拉克(PeterEmeker)提出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MBO)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一种管理程序或过程,它使企业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企业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企业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企业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员工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机制把管理者从繁杂的行为管理中解放出来,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
目标管理的思想核心是重视成果,重视人的因素。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贡献,朝着同一方向,融成一体,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而不是对下属行为的监控,其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
(一)仓储管理课程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定位在培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经济管理为基础,熟悉现代企业供应链和商贸流通理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依据教学目标,仓储管理课程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课程遵循仓储管理业务的一般程序,从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作业流程等核心知识模块,结合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由学生分组设立模拟仓储公司,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完成仓储企业实施目标管理的(MBO)的整体运作。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照仓储管理课程理念,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地方物流企业需求,目标具体、成果明确、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为原则。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仓储发展过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明确仓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仓储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分解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用仓储管理的原理和知识,进行仓储管理实务的操作。具体能力包括: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布局规划、仓库作业流程、商品的保管和养护、仓储商务管理、仓储绩效管理。
知识目标:第一,了解组织设计的一般理论及仓储企业人员招聘选拔与培训的一般要求;了解基本的仓储设备种类及功能;了解各种仓库作业表格的形式;了解仓储商务活动的含义与作用。第二,熟悉常见仓储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熟悉仓储设备配置的原则;熟悉仓库作业的具体要求;熟悉仓储商务活动的内容与过程;仓储绩效管理的意义。第三,掌握仓储企业设立的要求与步骤;掌握仓库网点布局的原则和内容及仓库选址的方法;掌握仓库的出入库和在库管理的基本流程;各种单据的填写和处理方法;掌握仓储合同的内容及仓单的作用;仓储成本的构成;评价仓储作业情况的指标纬度。
情感目标:第一,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贯穿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精神;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道德素养。
三、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仓储企业管理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仓储企业管理中,管理范围包括: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库布局、仓储策略、货物入出库管理、货物保管和养护技术选择与管理、货物的装卸搬运、货物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仓储安全管理、仓储信息技术等;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包括:仓库规划能力、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货物作业、养护及在库管理能力、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仓储信息化管理能力。
目标管理正是将仓储企业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者的能力纳入目标管理机制中,以目标来激励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员工行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最后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的共同体;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既能实现企业发展,又能实现个人发展,提升了仓储企业管理水平。
仓储企业管理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仓储企业目标,实现管理对象的上下沟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为一体,个人目标实现了,总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其次,要求同学身临其境,模拟仓储企业中的各个角色,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目标,激励出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求同学们重视过程管理,投身于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的管理全过程;最后,通过目标管理,学会管理仓储企业的能力。
四、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实训步骤一:确定目标管理(MBO)。目标管理是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确定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企业基本资料,主要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需求与其期望。
(二)实训步骤二:创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在确立目标以后,组织实施是关键。在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组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若干名。组长是仓储模拟企业的总经理,具有求新、求变、求好的观念,副组长是各部门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负责人,组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目标管理(MBO)项目小组的协调工作:制订计划和预算的时候要与财务部门协调;调整组织架构的时候要与企管人事部门协调;进行发动宣传的时候要与宣传协调;进行考核的时候要与人事、绩考部门协调。
(三)实操步骤三:选择目标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特性、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选择不同的目标管理模式,本研究根据仓储管理教学的实际,采取主动性、业绩型、能力型的目标管理模式:
典型步骤:
1 根据长期经营计划制定并公布公司的年度总目标(见表1)。
2 根据年度总目标制定并公布部门目标。
3 员工根据所属单位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四)实训步骤四:决定目标管理策略。由于目标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场变革,变革总会遇到阻力,所以必须考虑其管理策略。有两种基本的目标管理策略:一步到位策略、分步到位策略。因为本研究是教学研究,所以采取一步到位的目标管理策略。
把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纳入目标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中来,将目标管理推行到企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五)实训步骤五:形成目标管理计划。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事先没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安排的话,很难将各项工作协调向一致的方向。
1 目标管理计划的准备。一个典型的目标管理计划由4个主要部分构成,本研究的MBO计划的格式包括:目的界定、基本计划、控制体系、变革管理。
2 目标管理的项目分解。由于目标管理的工作十分繁杂,因而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宣传发动工作、培训工作、推行规划、任务分工、执行工作、指导各单位目标管理开展工作并汇总形成目标体系图、规定目标管理工具(如目标卡)的填写和使用办法、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方法、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及激励措施。
3 目标管理的进程安排。制定目标管理的整体进程,总目标、单位目标、个人目标的目标完成时间、质量、效率等。
关键词:现代物流 仓储 管理技术 应用前景
1.我国仓储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完整的仓储标准体系或物流标准体系,使已有的先进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缺少基础性标准,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使库房、站台、包装、托盘不统一、不通用;缺少服务标准,使仓储企业没有标杆,迷失方向;缺少监管标准,使一些人违法乱纪,造成社会问题。
1.2 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满足各自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 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分化局面。
1.3 管理形式粗放、 单一, 技术相对简单落后。
目前, 中国的仓储管理形式整体相对落后,虽然现代化仓库开始不断增加, 但其所占比例很低, 主要还是靠手工账或简单的系统进行管理, 操作仍以手工作业为主, 设备简单, 技术不高, 管理方法仍较落后。
1.4 仓储管理人才缺乏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就现代物流来讲,仓储人员一般从业素质比较低,对商品保养、 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对货物的放置、具体情况 (有库存、 无库存、 库存多少 )不了解、不重视。而现在需要的是有整合能力和复合能力的物流人才,由于这种人才的欠缺,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2 .解决方法及建议
2.1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2.2 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 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
2.3 应用最新的仓储管理技术
2.3.1 JIT技术,即准时制,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确定的时间对生产实行控制,以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
2.3.2 MRP即物料需求计划,它是一种物质计划管理模式。依据市场预测需求和客户订单的数量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再根据产品生产进度计划,组成产品库存状况和物料结构表,再使用计算机计算出所需物料的需求时间和需求量各是多少,从而确定物料的加工、订货日程和进度。
2.3.3 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在MRP基础上产生的,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生产、供应、销售、财务各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各个职能得以协调发展。
2.3.4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ERP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相连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并对此供应链上所有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按照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行重组,规划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
3.发展趋势
3.1 零库存管理
仓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零库存。这种零库存只是存在于某个组织的零库存,是组织把自己的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零库存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实现零库存的库存管理有以下途径: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方式;依靠专业流通组织从而达到准时而均衡供货的目标;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3.2 整合化管理
仓储管理实施整合化仓储,即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有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3.3 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在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它可以把复杂的数据处理简单化,同时还发展了许多成熟的仓储管理软件供企业挑选采用。网络在近年来的迅速普及使得库存管理网络化正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将总公司、分公司、营业所、销售点以及分布在各地区的制造厂、组装厂、供货方、营业仓库、流通中心、运输公司等连成一体,一个贯穿全国甚至世界的库存控制系统就形成了。只要把仓储管理涉及的角落均连入网络,便形成了一个仓储管理的整体,充分发挥出统筹和整体策划的优势,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姜超峰.仓储管理技术应用前景.China s torage & transport magazine,2009.1
[2]肖建辉.浅谈仓储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
[3]连亚红.浅谈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同煤科技,2010.6
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改进方法
企业的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对库存管理的模式要不断改进、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只是按照传统的观念,简单地把库存管理当作管库房。库存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一方面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改进库存管理模式,改进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逐渐步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
一是实现库存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企业严格按照ISO9000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物资质量管理和控制。物资的出入库和库存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的工作程序,做好物资的标识和防护程序管理,制定物资质量管理目标并且进行考核。特别是做好物资标识可追溯性以及业内资料管理,物资管理部门可定期开展合格供方优选评审。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参与物资供应的所有厂家的产品以及售后服务进行详细调查,根据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评审,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和评价,对其提供的产品和和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验证,择优汰劣,从物资质量的源头上把好关。物资的库存管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做好物资的信息管理记录,进行使用跟踪记录,保证物资质量的可追溯性。企业还可以建立物资使用反馈机制,对物资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及时的处理和应对机制。
做好物资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实现库存管理的精细化。即最大限度减少占用资源,降低管理和经营成本,按照规范化的要求,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为做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全物资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保障物资管理体系高效精准运行,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库存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准确的规范和控制,优化库存管理作业流程,细化库存管理制度和规范化标准,量化管理标准,确保物资储存的质量和安全。
库存管理精细化工作,可以细化到库区管理、出入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员工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细节中,每项工作都有详尽的管理规范,各项工作中既要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仓储管理实现库区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库房管理人员职责细化,库存物资质量完整数量准确,建立完整的仓库管理报表、账表等。仓储标准化和精细化工作不能只是做些表面工作,只是制度和工作程序的标准化、精细化,要及时纠正物资管理工作程序中不规范,及时弥补缺陷,要更多地考虑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实践,每个工作细节、程序都能够真正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
二是成本控制。改进库存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控制,降低库存量。企业“库存”是以支持生产、销售和检修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和产品,库存管理不仅应该确保信息准确,满足生产、销售和检修的需求,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控制库存量,加速库存周转,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已经把降低库存,做为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的企业甚至把零库存作为库存管理的目标。做好库存成本控制管理,可以实行物资消耗定额管理。企业可根据生产技术指标,确定物资的消耗量,编制物资的供应计划,计算各类生产材料的需要量。材料消耗量的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有效地进行库存定额管理,可以降低物资的库存占有量,加速物资的流转,加快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加强仓储成本控制的另一个方面,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减少保管中非正常损耗,确保存储物资的质量完好和数量准确。为了避免或降低货物耗损,严格验收入库物品,做到不合格的材料、成品不进库,从物资质量源头把关。物资出库手续不全时决不发料,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决不出厂。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法”方式,保证每个被储存物品的储存期不过长。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存储保养技术,改进物资存储的条件,改善仓储空间、温度、湿度等,从而达到保持物资的质量和数量稳定,减少材料的损耗。特殊的材料还可以采取特殊贮存办法。利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叉车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原料成品分类分区存放,科学进行堆码苫垫,控制好仓库温湿度。做好存储物资实物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物资的账务管理,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单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同时要充分发挥库场使用效能,这也是降低仓储成本的前提。加速企业原料、成品周转,提高仓容利用率。存货周转速度加快,能使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快、资本增值快、货损货差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强、成本下降。仓库还可以采取高垛的方法,缩小库内通道宽度等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可以提高物资的储存量,降低了仓库的存储成本。
三是信息化管理。它是仓储管理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储存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准则之一。仓储物资的种类、规格和出入库、存储、金额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利用科技信息技术进行物资管理,各工作环节实现无纸化作业,确保了作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了工作成本,对于提高仓储工作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仓储管理实现有效的“先进先出”,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计算机存取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仓储物资信息管理中心,可以对仓储物资的信息及时收集、储存、更新和交换。仓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物品入库时的时间,依靠按时间排序的软件,可以自动排列出货的顺序,从而实现“先进先出”。这种计算机存取系统还能将先进先出和快进快出结合起来,加快周转,减少劳动消耗。仓储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仓库还可以利用先进仓储设备。在仓储中采用技术流程系统的办法保证“先进先出”,最有效的方法是仓库中的技术流程采用贯通式货架系统,既可提高仓库利用率,又能使仓库管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是现代仓库的重要技术措施。
仓储管理要实现降低库存,减少库存成本,仓储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企业建立仓储电子信息平台,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仓储管理和业务的信息要全面,可以反映出生产成本的相关信息,为管理者和相关生产单位提供有用的信息,可以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仓储管理;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34-01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建设,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计的基础是企业仓储管理岗位能力和具体仓储工作过程,其特点是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仓储岗位能力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和专业必修课,它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学、做一体化,既掌握了仓储管理知识,又锻炼了仓储实践动手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仓储岗位能力。
2、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案例教学、实习等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1、设计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对仓储企业或相关仓储岗位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分析本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教师根据仓储管理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教学模块。
2、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两个原则:基于仓储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基于仓储工作流程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在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使学习接近实际工作要求。通过仓储企业调研、物流行业专家访谈等方式,归纳出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岗位:仓储业务员、仓储合同审核员、入库管理员、质检员、出库管理员、保管员、仓储会计员、仓储信息员和仓储主管等。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见表1
根据仓储管理的运作流程,按照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仓储商务
①仓储认知。了解仓储的沿革,熟悉仓储管理的模式。
②仓储商务是仓储企业进行的经营活动,是一种经济交换活动。其内容包括: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把握商业机会,组织货源;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营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仓储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妥善处理商务纠纷,防范和减少商务风险。
(2)仓储合同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根据仓储业务范围和经营项目,组织与客户的商务谈判,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仓储合同。在仓储合同履行过程中,面对变动的经营环境,能够处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仓储业务
仓储业务包括入库、保管和出库三个组成部分。入库管理包括入库准备、组织商品接运、商品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商品保养包括商品盘点、商品保管场所的分配和布置、商品堆码设计、商品苫垫、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商品养护、仓储安全等内容。出库管理包括核单备料、复核、包装、点交、登帐和发运等一系列环节。
(4)仓储成本
仓储成本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仓储成本、仓储收入和仓储成本核算。
(5)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是一套应用性的操作软件,包括入库管理系统、出库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通过本叫教学模块学习,使学生可以熟练操控仓储管理系统。
(6)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可以从仓库管理和人员管理两个方面来研究。仓库管理包括仓库选址与建设、仓储设施设备选择和库存控制;人员管理包括仓储组织结构、人员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三、教学组织实施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理顺了教与学的关系,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1、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收集。收集学科发展、学生的需求信息,向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仓储管理案例、参考书籍、参考报刊和参考网站等信息。
(2)教学大纲制定。根据物理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和物流人才未来职业需要,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作为授课教师的指导性文件。
(3)教案制作。针对仓储管理课程的特点,制作了集图片、声音、影视的动态PPT教案。
2、教学过程
(1)课堂授课。授课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强调系统性和先进性;授课形式上体现多样化和互动性,充分运用教师讲授、情景体验、案例讨论、疑难解答等方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实训模拟。配套开设仓储实习环节,聘请仓储企业工作一线的人员进行进行实习指导,采用现场指导方式,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活动平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仓储活动。
(4)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采用了笔试、平时成绩、实习报告、等多种课程考试形式。
3、教学总结和研究。
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目的,定期举行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内容,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仓储管理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真虹,张婕姝主编.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第二版[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7
_
[2]田源.仓储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