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洪涝灾害成因和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解答技巧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抗灾减灾效益估计方法探讨
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水平评估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灾害学
地质环境与人身健康研究
甘肃临夏地区人工降雨气候背景分析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因素与人为因素
美国企业备灾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旱涝灾害的分形研究方法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灾害学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城市地质灾害及对策肖和平
洞庭湖区’99洪涝灾害后减灾战略的思考
簰洲湾’98决堤情况典型调查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欧洲危机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情况及危机研究进展
美国学术机构之国土安全研究及概念发展
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演进及趋势
风险登记:提升我国社区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末端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决策论证与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化解
危机情景下政府危机信息的释放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评估之比较研究
从灾难中学习:我国事故调查的反思与改进
国外农民抗争研究:学术传统及其争论
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的内生风险及治理
灾害与群体:基于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国外研究述评
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架路桥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前瞻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
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模式研究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
基于均生函数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
志愿失灵、灾后志愿者身份建构和人际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关键词:水环境;洪涝灾害;玉米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03
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在农作物整个生育进程中,适宜的水分供应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其产量及质量的提高[1]。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受水环境的胁迫作用比较明显,水环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玉米发育、产量及品质的最主要因素。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在水环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这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于文颖等[2]对玉米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试验,发现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玉米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张岁岐等[3]通过探讨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合理灌溉可以优化玉米根系分布特性以提高玉米吸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结论。苏■等[4]利用盆栽法模拟多变低水环境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彭勃等[5]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不同水分环境下产量构成因子和籽粒相关性状的表型鉴定及逐步联合的QTL定位方法,探讨产量构成因子和籽粒相关性状在不同水分环境下的遗传基础,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作者通过长期实践和科学试验总结得出适宜作物生长水环境状况,从降雨量与大气中水分状况、地表水与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地下水状况三个方面给出不同状况下的具体数值范围,并分析灾害水环境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单亩产量提供依据参考。
1适宜玉米生长的水环境
影响作物生长的水分环境可分为:一是降雨量与大气中水分状况;二是地表水与土壤中的水分状况;三是地下水状况。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其最适合生长的水分环境也有差异,即作物具有自己特有的需水规律,通过长期实践和科学试验总结得出玉米的需水规律如下。
1.1降雨量与大气中水分状况
降雨量,玉米生育期内如遇连续日降雨大于50毫米,降雨强度大于田间排水能力,容易发生内涝。玉米最适宜的连续日降雨量为10~30毫米,此时玉米的根系层可完全吸纳所降雨量,基本上不产生径流,有利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于玉米的生长。
玉米生长需要适宜的空气湿度。大气中含水气多少,可用相对湿度表示,玉米生长期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50%~70%,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30%时,花粉粒因失水而失去活力,花柱易枯萎,难于授粉、受精,不利玉米生长;相对湿度大于80%时,空气处于潮湿状态,玉米生长减弱,并容易发生病虫害。
降雨量和大庵兴分状况皆是不受人们控制的,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无法抗拒,但可通过人为活动去进行改变,保证玉米稳产增产。发生洪涝灾害时可采取工程措施排除农田多余的水分;大气相对湿度过低时,可适时对作物进行灌溉降温,增加土壤含水量,满足作物蒸腾加速需要的水分;适当调节播期,保证授粉、受精、籽粒的形成。
1.2地表水与土壤中的水分状况
暴雨会产生地表积水,如排放不及时则会产生内涝。地表积水不超过3厘米时,土壤可在24小时内全部吸收;积水深度超过3厘米就会形成内涝,内涝的破坏程度受内涝积水历时长短、玉米生育阶段的影响。
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空气相对湿度。因为除阳光(很少变化)之外,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供给都在土壤中由水输送,且土壤水分变化是影响土壤中水、汽、温、热、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因素,适宜的土壤湿度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作物生长过程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当土壤水分不足时,作物得不到最佳的光合作用,积累物质减少,影响了作物根、茎、叶的生长,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中的孔隙被水分填充,土壤中的空气被挤出,好气类微生物死亡,导致土壤中养分不能分解。土壤中缺乏空气,根系不能呼吸,作物无法生长。最终轻则叶片枯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严重叶片、根系、植株凋萎而逐渐死亡。
根据灌溉试验得出:土壤相对湿度小于60%,不利玉米出苗,而大于100%则延缓玉米生长;玉米最优的土壤适宜湿度在60%~90%间,如果高于或低于最佳值,玉米生长将受到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玉米生长期适宜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比%)
1.3地下水状况
地下埋深是地下水环境重要环节指标。地下水埋深超过4米时,玉米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在无雨的情况下玉米处于干旱状态。地下水埋深小于0.5米时,地下水长期补给土壤,会造成地表蒸发加剧,导致土壤盐碱化。由此,地下水埋深为1~3米最有利玉米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2灾害水环境对玉米生长的危害
当区域遭遇持续性暴雨、特大暴雨或灌溉过度等情况时,可能发生地面水、地下水位补给过度、异地地面水侵入等现象,致使土壤水分过多,玉米长期处于不适宜的水环境中,影响作物的生长。
2.1危害机理
土壤水分过多对玉米危害主要表现:一是土壤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影响土壤中的气、热因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二是根系层的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含量下降,根系长期处在缺氧环境进行无氧呼吸,不仅不能进行正常的养分、水分吸收等生理活动,还因乙醇等还原物质积累而中毒,致使呼吸作用逐渐下降,导至最后停止生长而死亡;三是地表淹水或耕层滞水水分过多,土壤微生物中好气菌类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分化停止,土壤肥力降低,从而使得土壤的有效养分释放缓慢,造成植物养分贫乏,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却会逐渐积累起来;四是农田积水会影响土壤的机械物理性质,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耕性不良,地面支持能力降低,农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更影响机械化作业;五是在地下水上升状态下,蒸发强烈,地下水中所存盐分往往随土壤水分上升运移至地表,盐分会在地表和近地表的土层内积累,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六是玉米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玉米叶片生物膜会受到破坏,细胞内电解质外渗,植株叶片中的保护酶 (SOD、POD、CAT)活性迅速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叶绿素被降解植株失绿,叶片变黄衰老加快,从而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2.2危害程度与抵御能力
2.2.1 土壤过湿状态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也不相同 作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遇到灾害性天气或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当后期条件转好后,作物有恢复或弥补这些影响的特性,对最终产量的影响较小。在作物生殖生长阶段,特别是在生殖生长初期,如果遇到灾害性或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即使后期条件转好,作物长势也很难得以恢复或弥补,最终会对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绝收[6]。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玉米进行渍水试验,观察玉米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MDA是一种能强烈地与细胞内各种成分发生反应,导致膜结构及生理完整性破坏的物质。试验表明:玉米叶片中MDA含量的增加是一个逐渐积累并增加的过程,玉米植株吐丝期前受水淹胁迫的危害较吐丝期后更严重。
2.2.2 玉米对灾害水环境的抵御能力与界限 当玉米生长期遭遇灾害水环境时,作物发育期不同,其抵御危害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多年研究,在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中给出了玉米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见表2。
表2玉米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
3灾害水环境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1洪涝灾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我国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修建了田间排水工程,但洪涝灾害损失占国民经济的2.2%,远高于发达国家。一旦遇到大雨或多雨年份,易涝区玉米产量会明显下降,在东北涝区,辽宁省、黑龙江省表现尤其明显,如2013年辽宁省降雨较多的中东部玉米单产降低,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单产增加(见图1)。黑龙江省也有同样,伊春市、鹤岗市雨量较多单产低,哈尔滨市、绥化市、双鸭山市雨量较小玉米产量较高。表明玉米对旱涝抵御能力低,粮食产量随气候降雨因素波动较大,且1980年~2013年全国多年玉米单产都处于波动状态,其中洪涝灾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就如何加稳定单产,是玉米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建设项目。
图1 2013年辽宁省降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 洪涝灾害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洪涝灾害不仅影响玉米产量同时也影响玉米品质,当洪涝灾害发生在玉米生长发育花期时,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空气潮湿田间杂草丛生,易造成病虫害滋生,不但导致减产也会造成子粒有虫口。如果遇高温、热害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异常影响玉米的抽雄散粉,由于花粉量过少、花粉活力低或雌穗吐丝延迟会造成花期不遇而结实不良,玉米籽粒突尖、瞎穗,千粒重下降,进而影响玉米出粉率、出油率。
4 结语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稳定单产,是玉米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建设项目。灾害水环境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可忽略,必须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为其提供适宜生长的水分环境。为提高单亩产量,应建立完善的洪涝灾害管理体系;在粮食产区建立完善的降雨、温度信息预报体系;提高预见期,科学调整播种时间;设立国家级灾害统筹管理机构,统一分析相关行业信息,统一调度,提前做好防灾防害措施;提高内涝排水设计标准,采用工程手段增加农田对内涝的排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自然灾害学报[J].2007(05):37-43.
[2] 于文颖,等.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5,35(09):2902-2909.
[3] 张岁岐,等.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10):1-6.
[4] 苏■,山仑.多变低水环境下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04):245-249.
[5] 彭勃,等.不同水分环境下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作物学报,2010(11):1832-1842.
一、全面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点以我国区域为背景,讲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提炼出四点课标内容:①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②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③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同一灾害对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④针对重要的气象灾害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及防灾减灾措施。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针对课标的要求选取典型的配套习题训练。
二、重点分析灾害的成因,把握本质
气象灾害的复习和自然地理联系比较紧密,在分析讲解时,成因是重点。下面以台风和寒潮为例举例分析。在讲解台风时,可从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入手,分析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分析出台风的三个结构及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在掌握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基础上很容易分析出形成台风的地区在哪里,非常简单地理解了台风的形成和分布,而不用去死记硬背台风的知识点。
三、危害和措施体现差异性、区域性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④同一灾害的不同地区措施要有差异,如洪涝灾害不同的河段措施不同: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关键词 淮河之源;暴雨;形成机制;洪涝特征;防洪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65-02
淮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是淮域儿女的母亲河,古称“四渎”之一。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由58条溪流汇聚而成。桐柏县境内淮河干流全长83 km,流域面积1 320 km2,流域内水域土滩占10%,小平原占20%,山区、丘陵占70%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168 mm,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本文结合桐柏县的地形地势、暴雨天气特征、水文气象、植被状况、土壤地质等因素以及水利工程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概述[1-2],以期达到防洪减灾、人水和谐共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1 暴雨形成机制
桐柏县位于南阳市东南部,海拔为80~1 000 m,自南阳市的邓州往东,地势逐渐增高。由于地面的抬升作用,在偏南或西南气流影响下,降水增大。桐柏县西部是向西扩开的喇叭口,由于狭管效应,此处降水加强,是桐柏县的一个暴雨中心,位于县境南部的月河,南邻1 000 m以上的山脉,由于山脉的抬升作用迎风坡降水量加大,该处暴雨、特大暴雨次数和雨量,均为全县之冠。
1.1 地形影响
1.1.1 地势对暴雨的影响。对1971―2000年30年唐河、邓州、桐柏、新野4站≥50 mm的暴雨过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同一日的降水量基本呈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6月共有43次暴雨过程,其中有34次降雨量是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占暴雨总次数的79%;7月暴雨自西向东增大的次数为32次,占总次数的78%;8月为35次,占总次数的85%,6月、7月、8月的平均概率为81%。南阳自西向东海拔逐渐增加,西来降雨系统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爬坡过程,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系统在东移过程中降水逐渐增强。
1.1.2 喇叭口状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桐柏县地势特征是:东西低,南北高,中部山地、丘陵、平原交错,西部为向南阳盆地逐渐扩开的喇叭口。县境内山脉自二郎山、新集、程湾分2支延伸,一条位于在县境以北的二郎山、黄岗、朱庄到回龙一线,和驻马店地区的泌阳、确山交界;另一条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县城到月河镇一线。暴雨的多发地带之一是桐柏县西部喇叭口区,对1990―2005年降水资料中≥50 mm的降水过程进行统计发现,暴雨多发带共有3处,县境西部喇叭口处的平氏、安棚出现48次,县境北部的朱庄、大河等乡镇出现51次,县境东南部的桐柏站出现63次。县境淮源镇以西的降雨都流入汉水,淮源镇以东的降水都流入淮水,淮源镇是汉水和淮水的分界线,也是分水岭。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降水系统经过喇叭口地形时,不但低层风速加大,而且上升运动加强,致使降水增强,因此成为该县暴雨多发带之一。
1.1.3 北部和东南部多暴雨的原因。县境北部是山脉,在偏西气流影响下,由于山脉的摩擦作用,靠近山脉的偏西风减小,在水平方向上产生风速切变,并形成低压环流,加速了县境北部的上升运动,受西来系统影响时,县境北部的大河、朱庄和县境西部的喇叭口处易出现暴雨;系统翻越桐柏山时,位于县境东南部的本站易出现暴雨。县境南部也为山脉,在偏北气流影响下,气流被迫沿山坡上升,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大。
1.2 形成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
地面形势在8:00、14:00地面图上,桐柏站处于西南暖倒槽,或入海高压后部,预计将有冷空气影响。在8:00的850 hPa图上,桐柏站处于西南倒槽气旋性弯曲最大处,江淮地区(东经105°~115°,北纬30°~33°),有东西向切变线存在,并且在桂林、贵阳、芷江、长沙、宜昌、汉口、南昌、南京、阜阳等站有≥12 m/s偏南急流区相配合。在8:00的700 hPa图上,东经105°~113°,北纬30°~34°区域有东西向切变线存在(或西南涡),并且在桂林、贵阳、芷江、长沙、宜昌、汉口、南昌、南京、阜阳等站有12 m/s急流区存在。在8:00的500 hPa图上,在东经100°~110°,北纬27°~40°区域内有西风槽或南支波动东移影响。
暴雨是桐柏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据30年气象资料统计共发生暴雨125次,平均每年4.2次,其中暴雨占总数的77.8%,大暴雨占15.7%,特大暴雨占6.5%,主要集中在6―8月。该县暴雨移动方向有3个,从西北移向东南,从西南移向东北,从东北移向西南,特大暴雨在桐柏有10年一迁的规律,全县在1955年、1966年、1975年、1986年、1989年、2006年都发生了特大暴雨。
暴雨多发生在6―8月,洪水也多发生在6―8月。致洪暴雨与西太平洋副高密切相关,副高的脊线、位置、形状、稳定时间不同,形成的致洪暴雨也不同,持续阴雨相伴的致洪暴雨天气一般与江淮梅雨期多雨的天气形势相一致。此时500 hPa为稳定的纬向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的年份,雨带快速北移,而副高偏南偏弱的年份,与北方带来干冷气流的蒙古高压交锋频繁,暴雨频繁,有时强台风登陆,也会造成较大的洪涝,同时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
2 桐柏县洪涝特征及整治措施
淮河上游的防汛抗洪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汛期的洪水调度必须集中统一。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淮河之源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春涝(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和初夏涝(6月下旬)不太突出,主要是夏季暴雨引起的山洪涝灾(一般发生在7月上中旬,如1975年、1986年、1998年、2002年)和秋季(一般发生在9月,如1974年、1983年、1997年、2003年)连阴雨引起的涝灾。桐柏山洪灾害由于受地形影响,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山洪暴发时,破坏坝库、河堤、交通线和其他建筑物;携带大量物质在沟口和开阔地段堆积,致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沙压田,山洪一泻而空,也同时增加干旱威胁。
2.1 洪涝灾害成因
洪涝灾害是淮河流域的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森林状况、水土状况等人为因素以及水利工程现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1.1 汛期历史短,强度大,暴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暴雨范围小,成因快,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山洪灾害成为桐柏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1.2 地形地貌是形成山洪的主要条件。由于山体的植被稀少,坡度大,坡面截流能力差,暴雨发生后,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形成大量径流;加之河道源短沟陡,汇水区域大,调蓄能力小,汇流很快成为山洪,峰高量大,陡涨陡落,历时短暂,但是破坏性较大。淮河属山区河流,上下游比降过渡突然,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河势不稳定,两岸冲刷严重,塌岸频繁,也导致河道洪水泛滥的程度和概率很高。
2.1.3 水保措施差。人为破坏山体天然覆盖植被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水土流失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任意破坏地貌植被,使得岩石,植被减少,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特别是近年来的铁矿、金矿等矿产资源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及违法建房过程中的破坏现象更为严重。同时,河道设障、围坝建房、缩窄河床,降低行洪能力,洪水不能宣泄也是形成山洪的一个成因。
2.2 防洪对策
2.2.1 河道整治工程。依据天然河道演变规律及防洪供水等方面的要求,统一河道整治工程[3],对于凹岸冲刷严重、部分河道弯曲、塌岸淤积现象时常发生的淮河、龙潭河及西小河的汇水渠采取截弯取直、淤积疏浚等措施,以达到增大水面比降、稳定河势、护滩保堤、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目的。
2.2.2 水库工程。水库可起到调蓄洪水、削减洪峰和减轻水库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等作用,因此应修建水库,以有效控制洪水。桐柏县共修建3座水库:一是水帘水库,位于流经城区的西小河上,总库容160万m3;二是龙潭河水库,位于龙潭河上,总库容1 453万m3;三是在西小河、龙潭河与淮河交叉口下游200 m处先后兴建了5座橡胶坝。目前,桐柏县正在兴建通信预警系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应防汛需要的水情信息系统,同时加强防洪治涝预案(包括暴雨防御对策和措施,撤退、转移、安置方案,救灾、抢险组织,不同量级洪水、防汛治涝)的建设。
2.2.3 堤防工程。在无无堤防的河道上新修堤防或修复不完整的堤防护堤,加高培厚,采用抛石护脚[4]、桩柱护脚等措施除险加固护岸基础已被掏空破坏的河道。
3 桐柏县防洪建议
淮源儿女继承和弘扬了治淮、爱淮、护淮的优良传统,着力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淮河源头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治理“四荒”面积达3.33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7 km2,年减少水土流失160万t,保水能力增加2 200万m3。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3%,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淮河之源整体防洪能力和防洪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3.1 完善防洪工程措施
作为防洪减灾的主要调控手段,工程体系的完善仍然是重中之重。统筹规划、蓄泄兼顾。采取修堤和河道整治、兴建水库等措施,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扩大河槽的行洪能力。合理开发水资源,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实行保护性和持续性的开源节流措施。采用新型的、现代的生态护坡、护堤措施,改善水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好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工作,采取工程、生物等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采取修建谷坊、河坝、分水渠、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效地减少坡面坡度,分散坡面径流,减缓径流流速,增大入渗率,延长汇流时间,拦蓄泥沙,从而达到削减山洪的目的。对易发生险情地段,采取山前分洪措施,分散水势,减轻下游洪水压力,同时化害为利,因洪淤地。
3.2 树立新的防洪观念
尽快扭转治水思路,转变观念,将洪水变成财富和资源优势,在考虑防洪减灾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结合防洪排涝,增加蓄水工程。形成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重视生态建设,保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加强各项防洪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步建设和完善以通信设施、洪水预报与调度、洪水预警设施气象测报设施和水雨情测报设施为主体的防洪决策支持[5-6]。气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暴雨短期预报的准确性,充分利用乡镇自动雨量站为防汛部门提供水情、雨情信息,加强对雨情的关注,提高预测预警的时效和精度,扎实有效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气象部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4 参考文献
[1] 吴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 朱瑞兆,谭冠日,王石立.应用气候学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3] 杨丽萍.关于水利综合中防洪规划的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1(10):72.
[4] 赖福梁.堤路结合在泉州金塔防洪堤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