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国特色;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风景园林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创立到其后的30多年,其教育体系一直比较稳定,变化不是很大。从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风景园林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设计项目数量惊人,实践的范围不断拓展,不同专业的人员纷纷投身这个行业之中,引发了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急速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1999年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推行教育产业化,掀起了各大高校纷纷设置新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的浪潮。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也急剧地扩张了。除了过去传统的几个农林院校和个别的工科院校大量扩招外,原来没有该专业的农林、建筑、艺术、甚至地理学科的院校都设置了相关专业,尽管名称不同,但其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实际上差不太多。1990年,全国设置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院校是21所,到了2006年,全国设置风景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09所。目前高校数量查阅其他资料)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繁荣,有着许多泡沫的成份,尽管相对于风景园林行业几十年处在边缘的尴尬地位,这样的景象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但也确实带来了许多问题。 无论是原有风景园林专业还是新增该专业的院校,都没有时间来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原有的师资面对翻几番的学生数量显得严重不足,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地增加了,被大量学时搞得疲惫不堪的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和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扩招相对应的,教师队伍也出现了急剧的扩大,新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经验不足,仓促上阵,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优良的教学传统被打破了,小班课变成合班课,原本一个老师带十来个学生的设计课现在变成了每个老师带三十几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享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减少了,质量下降了。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体系面对新的行业发展形势表现出许多局限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欠缺,即便是具有悠久传统的专业课程,其内容也比较陈旧,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无论是老课的革新还是新课程的开设却面临学术研究水平低和人才缺乏的瓶颈。 经过十年左右的大发展,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调整,高校大规模扩招行动的结束,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现在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我们终于有时间喘息并坐下来思考它的未来
二、我国风景园林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 法律 、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 政治 、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 理学 、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 哲学 、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着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 教育 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 自然 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 科学 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从根本上说,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三)国学是中国园林之源
传统对于现代而言,文化从来都是有继承性的,如果否认传统,现代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园林教育也是一样,现代园林教育只有在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问里,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专业教育,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教育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历经百年,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国际上一直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专业而独立存在的,在我国,这一学科专业尚处萌芽阶段。积极寻求结合国情的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之路,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敏;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体系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 2009年03期.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术研究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自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正在进行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作者基于多年的研究,认为确有必要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明确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所处这一转变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
1 定性——加速学科专业观念转变
与全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同步,向国际同类先进学科专业看齐,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与教育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这四方面都发生着结构性的转变,并且,随着新世纪的进入,这种转变正在加速。对此,本文称之为转型期我国风景园林世界的转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国国务院学位办于1998年之前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名称,1999年起,该专业名称取消,仅在硕士点设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专业中有此名称][国际学科名称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国际上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独立存在的。在中国,尽管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中,该学科依附于传统园林,已有断断续续的生产发展,然而,就现代与国际接轨的学科意义而言,这一学科专业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结构分化,重组,转变。学术方面,一是受到中国传统园林,农林园艺,建筑规划的影响,二是受到国际景观建筑学学科专业的推动;社会实践方面,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景观与园林建设的市场需求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导致该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则,“克隆”国内外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首先需要在学科专业观念上有一个重大转变,是解决转型期该学科专业“定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一观念转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科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传统园林到现代景观的重点转变,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现代专业;二是随之而来的学科核心内容的转变;从以植物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景观为核心的综合环境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界的这种观念转变已具备了客观条件基础,其来源于近年迅速扩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市场需求与工程实践。与过去几十年的实践相比,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均以大大扩展。列如,在许多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从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又如:近年兴起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新型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交通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等。事实上,这些景观工程实践的类型,规模,深度已经与国际同类行业的实践接轨。随着国外高水平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介入和国内景观规划设计院所日趋国际化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方式,学科专业观念的转变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操作已深入人心,势在必行。这一观念转变的主观条件是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倡导,宣传,开拓。诚然,时至今日,在专业名称的理解上,仍然主张各异,称呼有别,反映出对于该学科专业理解上的差异和观念转变上的不同。对此,作者呼吁,重要的不在称呼,关键是需要就以下三方面学科专业基本原则达成共识:
(1) 专业现代核心: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2) 专业传统根基:园林营造;
(3)与近邻专业的关系:该专业在建设界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
面对来自主客观两方面的转变,作者认为,对于原本就属于交叉学科的,多元化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这是需要的。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学科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学科专业根本问题上,在学科专业的基本定性上,的确需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求大同,存小异”,协调出一个统一的认识。
2 定位——实行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扩展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风景园林界由园艺植物和建筑规划共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传统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三大专业共创景观规划设计天下的“三国格局”。不足为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其核心就是这三大方面综合而成,即所谓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刘滨谊1999]。一元是艺术,即以景观环境形象为核心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一元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植物的综合运用,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等等,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这样又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有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在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产生。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从与这三元相对应的教育来看,目前全国,设有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有约100所左右;设有规划专业的大专院校有5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方向)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多所。尽管迄今中国还没有“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学科专业名称,这些院校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专业名称各异,或是一级学科、或是专业、或是某专业中的方向,但都在培养着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才。从与这三元素相对应的规划设计院所来看,国内已存在风景园林类、环境艺术类、旅游艺术类、旅游策划规划类三类规划设计院所,其工程实践的核心也都是景观规划设计。
从学科基本组成而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包含这三大方面。从专业操作过程看,环境艺术以“设计”为全过程,风景园林以先期“规划”、后期“设计”为全过程,游憩娱乐以项目选取、游人活动组织管理的先期“策划”和风景园林景区运营的后期“管理”这四个过程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全过程。
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境艺术、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后引入的,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学科支撑专业的增加、过程的完善、实践领域的扩展,这是当代任何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的必备条件。对于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这种学科与专业的扩充无疑有利的。但是,目前国内三个专业及其托主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科上的混乱。应当改变目前这种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三位于一体”。为此,对于这一学科专业的整合“定位”,中国风景园林界和国家建设部理应为主,担起重任。 3 定型——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
首先是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三个层次:
(1) 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的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
(2) 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
(3) 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
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已运转多年,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培养了上万的专业人才。第二层次也走上了正轨。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完善,将为学科未来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与世界各国的同类专业教育相比,三层次教育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当为基础。但是,目前,恰恰是这个基础被釜底抽薪。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科)本科专业取消,独立硕士点降级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中的一个方向,在轰轰烈烈、日渐上升的风景园林事业表象背后,教授、讲师们已感受到了由于这种专业教育大地震所造成的日蒸显露的学科危机:专业人才短缺,后继乏人,高层次人才培养断源,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需要一个专业教育上的“二万五千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恢复工科本科和硕士点专业目录;实行“曲线前进”,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申办全新专业:景观规划设计。
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社会的风景园林需求孕育着机关报型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除了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专业的兴起,一批近邻、边缘学科专业的实质性介入也大大扩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知识范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等。原有的传统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扩展转变的需求。对于这种转变,作者主张:一方面,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对于一名适应现代潮流的景观规划设计师,如果要把三大专业及其近邻边缘学科知识都浓缩于一身在4~5年内,他应当如何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呢?作者认为,可以把知识获取的渠道方式分解为三种:一是通过看书、听讲座、思考学到的;二是必须动手实践才能得到的,比如园林规划设计;三是并非靠学校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大不一样。与传统风景园林教学相比,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生培养所要求三方面的比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这也是专业教育大调整的又一关键。
总之,培养什么样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专业的知识?出好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着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关系着学科专业的“定型”。
4 定型——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为导向
这是一个更加需要仔细斟酌、共同探讨的问题。从国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作者认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对应理论:景观美学;
(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对应理论:景观生态学;
(3) 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对应理论:景观行为学。
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一样,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从古至今始终贯穿于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作者将上述三个层面予以概括提炼,引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
(1) 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美学;
(2) 环境生态绿化/景观生态学;
(3) 大众群体行为心理(/景观行为学)。
作者称之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源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纵览全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
景观环境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
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了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创造共鸣,即所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心驰神往。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一体——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这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强调景观环境形象首先需要的是鲜明而优美的视觉形象;强调环境生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群体大众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侧重的差异所在,也正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自始至终所面临的三大难题。考察时下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只要能够首先把作眼点放在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上来,就可以算是一半。
当前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形象总体上,从南到北,照搬模仿;思想追求,俗不可耐;很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而且不少设计往往被僵化地局限于传统园林的模仿照搬。
环境绿化,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园林规划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园林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园林绿地建设中,各类岗砖、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所占比例是越来越多。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回顾古今中外人类风景园林塑造的历史,硬质景观材料适合那些纪念性的建筑:如市政广场、墓地、遗址等。软质景观材料才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性气息的环境。试想,没有林木,那来的鸟语花香;而一连鸟类都不愿意停留的地方,人类还能健康地聚居生存吗?
场地问题,这是不难体会的。众多的人口,几十年来户外环境空间建设的“欠帐”,其结果是户外环境场地空间的极度缺乏。习以为常之后,甚至就连风景园林师们也丧失了“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这一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意识和追求。当今,对于居住,人们都知道建筑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的术语;可是,对于居住的景观环境,若要问一下,一个人起码应该有多少的户外活动场地才适合,恐怕就连我们专业人员也很少去认真思量。对此,仅仅计算绿地率之类的指标,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应强调的不仅仅是为人所“看”,更不是为少数人所“鸟瞰”,而是要为众人所“用”,为芸芸众生身临其境而活动其中!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 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 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3) 与旅游策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
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5 结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迫在眉睫的三大转变
实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需要相应的人为转变:
5.1 观念的三个转变
(1) 从以建筑为核心的传统人居观转向以景观—城市—建筑三位一体的现代人类聚居观,确立现代风景园林在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中的统领作用和地位;
(2) 从传统的“园林”观念转变为现代的“景观”观念;
(3) 广义理解“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的“建筑学(Architecture)”,不是实体的“建筑设计”,而是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5.2 学科专业的转变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以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为专业核心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教育;
5.3 体制转变
尽快实施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注册制度,确立该专业及从业人员专业实践的责任与权力。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刘滨谊.论跨世纪中国风景建筑学的定位与定向[J].建筑学报,1996,Vol.333(6):19~22.
[3]刘滨谊.重要的学科-景观建筑学[J].世界科学,1997,Vol.228(12):25~26.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现阶段的风景园林内涵已经逐渐扩大,传统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园林工程建设的需要。伴随着技能和知识的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的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只注重评教师教学工作,新的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评价体系评价不够全面的不足,从单纯的教学评价拓展到全面的专业办学评价,从而更加高效地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通过对风景园林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尝试各种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基本上达到培养目标,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现阶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与土建工程类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教师一般在学校里长期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对于实践的经验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也不能很好的讲授给学生们,造成学生们在理论知识上与工程实际脱节。
2.1教材的参考文献不足
现阶段的风景园林专业所用的专业课教材一般是老的规范下进行编纂的,一些施工现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实际工程中所用的施工技术和现行的做法在文献中介绍很少,另外对于现场施工技术和新材料的用法介绍也不是很多。风景园林的文献不足是现阶段教学的一大不足。此外,一些新的风景园林的书籍对于工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方法介绍不是很详细,参考价值不是大,可比性也不是很大。
2.2学校的课堂授课方式不利于把握重点
学校课堂上对于风景园林的授课方式是均部授课,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制下,使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掌握不充分,也就不能熟练地应用。园林工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到较多的专业知识是现阶段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专业基本原理的掌握,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人工测量和演算的反复讲解反而降低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对于园林工程的重点掌握不足。
2.3教学内容的脱节
作为本科阶段的教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开展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现阶段的工科院校的教学和培养目标与实际工程实践脱离,使得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很充足,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为了教学课程的统一规划,大多数的院校取消了工程实践的课程,学生们在上学期间不能充分的接触的工程实践,也就不会很好的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了。另外,教授的很多工程技术知识和工艺方法与实际工程已经有脱节了,学生对于实际工程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施工工艺就更难以理解和把握了。
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
3.1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往往自己的知识范围和能力大小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承接实际的枫景园林工程,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通过承接实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弥补学生课堂上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
3.2考核方法多样化
通过多种考核方法增强学生实际工程的操作能力,可以运用实地考核,现场识别等考核方法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高其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
3.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保留传统的教学园林艺术特点,又结合现代工程的新要求,对于一些实际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要及时掌握和讲解。对于授课内容要重点放在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上,而对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或者拓展部分要少讲。在每章节的授课内容中要重点突出实训部分的重要性,对工程的各要素,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和重要技术措施要重点讲解并做实际的工程范例。另外,根据各章的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工程实际拓展,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3.4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增加的阶段,为了优化人才教学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是重要。引导学生对园林工程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的设计原理,工程原理,施工要点,技术措施等,从而巩固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掌握。增加机房实际操作的课时,老师指导学生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同时采用边教边学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了满足培养实用型的人才需要,光靠理论教学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要将理论授课的学时和上机实际操作的学时对半分,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多利用实验场所和实验示范教学基地,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学习和参与实际工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现场实际操作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现实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积累工程项目素材的能力。学生们参加工程实际的实习,一方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所选的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要有提前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参与,要定期举办园林工程设计的比赛,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实际动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竞争做足准备。
3.5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拓展课后教学
利用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制作园林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的录像,使学生们感受和理解实际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和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实际工程和较直观的掌握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要点。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站,以供学生们远程学习,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地变化和提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创造出符合生态学标准的区域,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家园。为了更适应当前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尝试,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培养的目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风景园林工程的人才市场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持琳;王云才;论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郭屹岩;城市滨河生态适应性护岸的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赵冀;园林工程项目代建管理模式及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社会出现风景园林热,当然有其原因: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与加速推进,人们对景观的强烈需求正无限扩大。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如此。
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奥姆斯特德早就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感受到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他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成为景观设计发展中的里程碑式建筑。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覆盖了大面积的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纽约的“绿肺”。
在韩国,20世纪60年代,首尔市填埋了清溪川的河道,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架起了一座日通行量可达16.8万辆车次的高架桥,直通城市中心。但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决定重建清溪川。重建耗资3.6亿美元,拆除高架桥,恢复通水,绿化河岸。经过重建,长达5.8公里的清溪川成了一条在城市里蜿蜒穿行的美丽河流,并于2005年10月对公众开放,3个月内就接待了1000万名游客。如今的清溪川正逐渐成为野生生物的乐园,而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多。
同样,在国内,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高层决策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宜居城市、园林优先”的理念,正被更多的城市建设当局、社会公众所认同。追求清新宜人的居住与工作环境早已成社会潮流,甚至不少地方都将城市居住环境当作生产力加以大力发展。
在此背景下,社会上风景园林热持续升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规模也谈得上是与日俱增。有统计显示,全国有地市级园林管理局近700个,园林规划和设计公司1200家以上,物业服务公司、花卉市场、苗圃花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无不直接导致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
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应该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建设成就最高、产业做得最好、市场化程度也最高的地区。据一项调查称,目前上海园林设计总体从业人员应该不下五六百人,但能称为设计师的也就10多位。另据了解,园林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近600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纷纷开设此专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只有5所,目前已有150所以上,加上专科层次的院校,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风景园林热让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至今,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风景园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就足以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仅仅看见市场升温而“怦然心动”,恐怕有失冷静与理性。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不像建筑设计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至少要给植物生长的时间。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也像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一样,需要成长的时间,必须坚决摒弃一哄而起。”有景观设计师如此感慨。
现实的情形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可能有些急功近利、过于简单、甚至就是被市场的热情轻易“感染”了。所以,不少地方都不顾自身自然地理条件,斥巨资一味追求所谓高水平、高层次风景园林效果,也出现了将深山里的大树挖来栽在城里、照搬别处的做法引种彩叶植物、大规模铺设人工草坪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现象。其实,这些做法很不科学、不节约,需要冷静反思。
说白了,一段时期以来,风景园林行业内“跟风”现象严重。
风景园林切忌简单模拟、盲目类比。别以为栽几棵树、种几棵草就是景观设计了,也别以为只要弄些新品种就不愁卖不出去。实际上,作为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一个高门槛专业,风景园林既需要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设计能力,也需要系统、扎实的与园林相关的各种社会综合知识。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伴随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前行,人们在享受各种物质带来优良生活条件的同时,对其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说,在实际的风景园林施工当中,对于施工技术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园林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基于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就必须要求园林施工方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园林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而且要对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将风景园林技术工程的水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人们更好的享受到风景园林带给他们的舒适感觉。
一、当前风景园林工程中关于施工技术的阐述
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的加快,人们渐渐意识到了风景园林的绿化和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开始对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进行规律性的布局以此来构成一个整体的花草群体,充分利用和发挥出和人类密切相关的事物功能。风景园林作为判断城市中的居民对其所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风景园林的建设不但可以美化城市中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改善城市的整体面貌,为城市中的居民建立出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城市园林的建设以及风景园林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并且它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中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所以,我们该如何对城市中的风景园林的先关绿化和管理工作就成为了相关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和很大的挑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方面,一些较为关键的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盲点。
二、对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一)对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概念理解不深刻
在园林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一些施工的单位经常对园林设计者的原始理念和思想没有完全的理解,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真正意义的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初衷,而且施工方和设计方严重缺少相互的共同和商讨,这样就使得完工后的园林建设没有真正的展现出设计师的设计精髓,严重的影响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在此同时,由于园林建设的有关部门对施工单位的具体管理方面做的很差,没有对施工方充分的提供出先关的技术支持以及施工人员的优良配置,甚至在施工当中的有关材料的质量或者是技术的手段都缺少一定的根据,这样就给园林工程的建设造成较大的不便和隐患,进而不能很好的保证工程完结之后的质量问题。
(二)风景园林相关施工技术落后
最近几年以来,上到我们国家,下到具体的市区政府的相关管理单位,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以及对应的绿化、环保等方面加大了重视的力度,进而大力开展和建设城市园林,在这种形式下,很大程度的为园林建设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商业契机,而且取得了更深一步的发展。伴随社会市场经济需求量的不断上升以及社会发展的更多需要,在城市园林建设的有关人员相对较为缺乏,为了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城市园林建设的队伍慢慢的扩增和壮大起来,尽管园林工程的建设人员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是在施工人员的技术方面以及专业的素质方面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性,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技术和人员自身的素质普遍较低,并且严重缺乏在园林施工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总体来说,当前的很多城市园林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民工,他们对园林建设的专业素养以及相关的技术都很低下,甚至对施工的简单图纸的解读和判断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施工技术方面的落后,使得完工后的园林效果不能很好展现出来,从而影响了整体园林的质量。
(三)对园林建设中的种植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
通常来说,园林工程的建设主要是由筑山工程、绿化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土方工程这四个大的方面所构成,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整体的城市园林建设中所包含的城市绿化建设工程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人们通常都是以为园林的种植其实就是在相应的地点进行花草树木的栽种,无需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布局。因为这种情况,城市园林在建设完成之后,由于没有对所栽植的不同种植物进行充分的特性考虑,使得某些植物不能很好的适应具体地区的环境,进而就得不到良好的生长甚至凋零死亡。还有一方面就是在对园林建设中所栽种的树种进行选苗的过程中,树苗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这就使得日后树苗的成活率大大的降低,从而影响到园林的整体质量。
三、如何对园林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一)园林的施工必须要遵守先关的设计要求
在对风景园林建设和施工的环节上,为了能让完工后的园林展现出最佳的效果,在建设方面除了要具备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外,同时还要具备一支技术过硬的园林施工队伍,其具体的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追准。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团队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工作,并且还要在具体的施工当中提升对工程的管理力度,增强和设计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对园林的设计理念以及具体的施工侧重点进行了全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再进行实际的施工,以此来对园林完工的效果提供保障。
(二)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和水准
对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实就是针对相关的施工工人的技术进行提升,而且风景园林的实际施工对相关的专业技能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比如在对实际种植的树种进行选苗,进而到树苗的栽培,最后到植物的生长,这一过程都需要在科学有效的理论的参考下进行操作的,同时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所以说,在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必须要配备一个专业素质较强的工作人员,使其发挥出专业的才能和手段,更好的解决在施工当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各种难点问题,而且要不断的对园林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对相关的技术工作以及施工后的具体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园林建设的相关工作者在充分的掌握了施工的技术要点之外,还应该对现代的一些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等。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城市风景园林的相关施工技术以及主要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新时代的人们在享受各种物质带来优良生活条件的同时,对其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实际的风景园林施工当中,对于施工技术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园林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对于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就必须要求园林施工方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园林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通过增强施工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施工的技术水准,对城市园林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让城市园林展现出它最佳的效果,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到城市园林所带来的健康、舒适生活。
参考文献:
[1]顾欢.何慧龙.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56:32
[2].浅析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风.2011.(8)125:69
[3]周大群.潘和明.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究[J].中华民居.2012.(9)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