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9-01
随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患者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关系日益复杂,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及矛盾。随着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药物滥用问题的逐渐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本文收集了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278例,根据药物品种、剂型、科室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中规律,以期指导后续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收集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呈报的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病人基本资料、药物不良反应种类、给药途径、药品累及器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的比较
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滴注194例(69.78%),口服给药41例(14.75%),局部外注给药6例(2.16%),皮下注射给药5例(1.80),肌肉注射6例(2.16%),静脉推注2例(0.72%),其他24例(8.63%)。
2.2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分布
按照药品分类方法将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如下表1所示,结果显示抗感染类药品引发的ADR例数最多57例(20.50%),包括:氟喹诺酮类23例(40.35%,占比最大),头孢菌素类14例(24.56%),硝基咪唑类11例(19.30%)及其他。
2.3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
在2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包括骨骼系统37例(13.31%),消化系统139例(50.0%),听神经系统32例(11.51%),视神经系统29例(10.43%),血液系统22例(7.91%),内分泌系统19例(6.83%),其中累及消化系统例数最多。
3讨论
随着传统医学从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型,药学及其相关服务成为目前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临床和门诊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等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可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质量管理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的不良反应报告,以期找寻其中不良反应规律,就常见、多发性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针对性预防。
本文结果可知,在多种给药方式中,因静脉滴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可能与静脉类药物使用增多,静脉用药易受环境、药物颗粒、配伍等多重因素影响[2]导致。引起对于注射类药物需严格掌握患者适应症,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可以口服给药的尽量不要注射,可以肌肉注射的,则尽量不要静脉滴注或者推注,必须静脉推注的则要严格监测用药过程。表1结果分析可知,目前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仍然较多(20.50%),这与目前抗生素滥用、医疗监管不严格等原因有关,提示需加大抗生素合理药用的宣传力度,督促医生注意药物禁忌,了解药物用法,同时需告知患者抗生素滥用危害和不良反应症状,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上报。本文结果可知,消化系统(尤其是胃肠道系统)目前累计器官或系统最多,
其可能是因为目前口服类给药比例大,而口服给药后常需经过胃肠道吸收,药物会作用于胃肠道局部,进而发生ADR[3];因此临床应适当调节胃肠PH值,加用胃黏保护剂,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特别是长期用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必要时及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ADR发生。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药师职能逐渐受到关注,要求其积极参加临床药学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适应临床药学工作的需要。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工作。医师、药师、护士应该进一步加强药物相关知识学习,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入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改变日益泛滥的滥用输液、滥用药品等医疗陋习;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宣教工作,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诊疗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大程度的发挥其治病救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J]. 中国药物评价, 2014,9(4):254-256.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多学科融合;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08-03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由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该学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实验性和实践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既是对微生物基本理论的深化和巩固,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提高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时,微生物学实验也是既重要又十分必要的课程。我校的生物工程、酿酒专业和生物技术三门本科专业尽管分属于工科、理科性质,但均侧重于培养本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新世纪高层次工业生物技术人才”。同时,微生物学是多个相关学科的联系纽带,特别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酵工艺学等本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均依赖于微生物学科的支撑。同样,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实验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前沿进展又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撑,因此,在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背景下,在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特别注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效果。
一、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及不足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从培养人才目标上来看,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与微生物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更高。就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理论课程设定40学时,而实验课程设定48学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实验教学虽有区别,但总的来看多以单元操作实验、结果验证实验为模块进行课程设置,其出发点是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基本概念和理论为目标的。就其出发点来看,传统的实验教学设置课程体系是发挥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照培养高素质、宽口径和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传统的实验教学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主观认知上,认为实验课的目的是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常采用实验课堂上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学生一味跟踪模仿,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形式僵化,学生上课兴趣降低,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呈现点状式、碎片化特征,验证实验过多,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环节较少。这种实验内容的设计优点是强调对基础实验技术的掌握,但是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三是实验安排上采取每周有实验,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行的特征,导致一些连续性的实验难以及时完成。这种实验课程学时的安排布局看似合理,实则不符合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规律,因为有些微生物学实验需要半天、一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零碎的时间打断了实验的节奏,导致不可预知的实验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和吸收消化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在吸收、总结传统实验教学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征,探讨和尝试了一些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新举措。
二、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微生物实验课程的体系改革。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含无菌技术、染色技术、纯培养技术、显微技术这四大技术。如前所述,一方面,这些实验技术是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随着生命科学特别是微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仅仅开设这样实验内容是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的,因此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结构也要有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必须体现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另一方面,实验课程通常将这些实验技术分散在相对独立的实验单元中,各单元之间缺乏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形成割裂的教学效果,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重构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综合和设计型实验比重,进行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交叉递进式培养。
首先,通过单元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即染色技术、显微技术、无菌技术、纯培养技术)和动手能力。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的形态学特征;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接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等。单元操作训练是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入门技能,也是开展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工程必备基本技能。在开展单元实验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验兴趣,首先结合教学录像进行讲解,在实验的关键点设置思考题,在观看录像过程中,老师随时就问题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对实验原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问题设置上要能够从细节入手,让学生学会知识的交叉运用、思维方式的灵活拓展。如在进行培养基灭菌实验中,首先设置问题1:常见的灭菌方式有哪些?其适用范围和特点有哪些?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老师引导,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接着,设置问题2:无菌操作时,超净台面和双手表面如何杀菌?通过这个问题与接种操作技术结合起来。设置问题3:我们在消毒时为何用70%左右的酒精而不是用无水乙醇?通过这个将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个学科进行了有机交叉,实现了知识的融合。紧接着设置问题4:如果工程发酵罐中发现了噬菌体污染,如何消毒?这个问题将理论问题与发酵工程相结合,该问题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熟悉发酵工业才能很好地进行回答。通过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交叉和融合。其次是通过综合实验设计,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在这一部分中,首先由教师将一系列独立单元实验设计成围绕为解决某一模拟课题而展开的系列关联的实验环节,然后学生利用微生物理论知识结合基本实验技能,在遵循微生物基本原理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对象。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并学会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自来水中大肠杆菌菌群检测为例,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进行微生物的鉴定,并对照水质检测的国家标准来安排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不仅利用了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而且还将大肠杆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菌种鉴定等知识融合到实验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直接认识到微生物特别是大肠菌群在水质监测中作为指标菌的重要应用。再次,通过设计型实验,提升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开展工业微生物菌株选育的能力。在这一层次上采用学生自主设计、老师负责把关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工程概念和实践特征。学生通过完成前面两个阶段的实验,对微生物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按照自由组合分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协同完善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强调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开展实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着引导、启发作用。例如: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产酸性淀粉酶(或有机酸)的芽孢细菌”研究课题开展实验为例。学生需要完成如下工作:通过生境分析明确采样地点;完成采样并查找或自行设计快速检出方法;进行富集和选择培养;筛选获得相对优良的产生菌株;初步鉴定和发酵实验。整个环节的完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强化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一个真实的实验研究过程的锻炼。最后,设置交叉学科的创新课题,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授课老师的相关科研课题,激发学生对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兴趣。如前所述,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与联系,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培养创新潜力大、科研素质高的学生,普通的实验设计难以满足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创新课题的形式,让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创新课题实验按照学科交叉、由易到难、注重创新的原则设置。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课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融入到研究生课题的探索中。如,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大肠杆菌构建”为课题,将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其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2.微生物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和考核模式改革。如前所述,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安排导致不适宜于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为了避免分散的课时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教务部门在安排班级教学任务时,会统筹考虑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在协调优化课时安排的基础上,排出相对完整的时间安排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另外,任课教师统筹利用下午和晚上连续较长的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实践证明,优化课程学时结构,合理安排教学课时能够保障实验的连贯性、一致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考核是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传统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通常以实验报告为主,考勤情况等为辅综合评定的方法作为考核手段。这种评价方法尽管具有标准公平、成绩公正、易于操作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导致学生仅注重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而忽视了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这种考核模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对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首先,我们认为考核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因此,实行实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很有必要。
其次,在加强对实验课程的管理和考核规范的前提下,淡化和简化实验报告中操作步骤按部就班的抄写,注重结果分析和讨论,并在实验结束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完成。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避免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假和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发生。
再次,分类考核,全面考查。对于一次实验课能够完成的单元操作实验,指导教师应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发现问题当场指出并评定课堂表现成绩。教师将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对每个单元实验的综合成绩进行评分。对于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完成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要求提供详细的原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多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科平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微生物学理论课老师一般都要担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这样老师能够更好地自主协调和平衡理论教学与实验课程在时间、节奏和进度上的合理安排,从而使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体上提高微生物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通过单元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实验内容结构安排,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诸葛健,李华钟.微生物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周宜君,刘越,戴景峰,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0):1609-1613.
【关键词】 上颌窦炎; 细菌,需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儿童
慢性上颌窦炎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国内对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极为少见,现将本院300例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标本来源为2009年1月~201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共300例,其中男184例,女116例,平均年龄8.2岁。所有患者在培养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
1.2 方法 培养及鉴定:所有的标本均接种于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长菌分纯后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按NCCLS标准采用KB法;培养基和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853。
2 结果
300例标本有147份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49.00%;147份阳性标本共培养出151株致病菌,即有4例为2种致病菌引起的混合感染。151株致病菌的构成见表1。151株致病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表1 151株致病菌的构成
3 讨论
鼻窦炎是国内比较常见的疾病。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比较容易患上慢性上颌窦炎,由于致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变迁,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对此方面的报导极为少见。
本组300例送检的标本,有147例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49.00%;在这147例阳性的标本中,共培养出致病菌151株,即除了由单一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外,有4例是由两种致病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表2 151株致病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
在151株致病菌的构成中,以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与詹益斯等的报导相同[1],约占41.72%(63/151),远高于李泽卿等20%的报导[2];流感嗜血杆菌和链球菌属次之,分别约占29.80%(45/151)和15.89% (24/151)。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看到: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头孢哌酮,敏感率为94.70%,与朱富高等90.48%的报导相一致[3]。阿莫西林/棒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次之,敏感率均达到90%以上;敏感性最低的是青霉素,敏感率为22.52%,远低于马文成等55.40%的报导[4],这可能与成人和儿童的用药差异有关。
总之,引起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为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棒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和利福平由于具有较低的敏感率,应慎重选用。
参考文献
[1] 詹益斯,黄雪琨,刘 红,等. 学龄儿童慢性鼻窦炎36例细菌学分析[J]. 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0, 14(9):407408.
[2] 李泽卿,王秋萍,江满杰,等. 慢性鼻窦炎细菌学普通培养结果分析[J]. 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6, 20(2):8284.
【关键词】质量;检验;临床
随着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也日臻完善,各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五化,既实验室全部实现自动化、试剂多样化、方法标准化、床边检查快速化、实验室管理网络化,促使医学检验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不断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循证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检验与临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
1检验科应主动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以座谈会的形式定期与临床大夫交流,征询临床大夫对检验结果的评价和建议,对大夫提出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开展一些新项目,把新开项目的临床意义详细介绍给每位大夫,使所开展的新项目能顺利进行下去,大夫是关键,否则对患者还是医院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2做为检验科一定把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结果定期公布给临床,使临床大夫了解本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消大夫对检验结果的怀疑度,避免大夫凭借经验分析与检验结果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误解。
3检验科也应每季度公布一次本医院近期内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监测和微生物流行情况的分析报告,为临床大夫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证据,避免滥用抗生素。
4检验科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专业出色的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多关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业务学习,了解临床上的新观点、新方向为更好的开展新项目打基础。检验人员还应积极参与临床会诊,最好是参与临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提出明确诊断的进一步检测手段,同时学习临床知识也有助于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1】
5做为临床大夫也应该到检验科进行轮转,本院已经把此项内容纳入到对大夫的年终考核指标之一。了解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检验操作过程及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检验项目的最佳组合以及最佳检测时机等。在临床工作中能辩证地分析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检查策略。
6临床大夫必须了解正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及临床相关信息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如:患者准备,原始标本采集及运送时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检测结果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当这些因素存在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也可能使检验结果并不能反应患者当前病情,因为“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2】让检验人员一看到申请单,就能对检验结果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总之,检验科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有临床大夫的大力支持,而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也越来越取决于临床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大夫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收集合格的检测标本,从而保证了分析前质量控制;而临床大夫更好的判断解释和应用检验结果,是指导治疗手段的正确选择,又是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有效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湖南省平江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平江县 414500
【摘 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 年9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80 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红霉素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肺外多系统损害,常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甚至导致患儿死亡。近年来,引起小儿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中,非典型病原菌特别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一般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本文分析了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 年9 月至2014 年8 月收治的80 例小儿肺炎患儿,均有咳嗽、喘息、发热等临床表现,听诊可闻及双肺呼吸音粗或低,胸部X 线检查可见肺部点网状阴影或斑片状阴影。采用血球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结果为阳性。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过敏体质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40 例,其中男孩24 例,女孩16 例;年龄1 岁~ 7 岁,平均年龄(3.12±0.85)岁;体重8kg ~ 24kg,平均体重(13.54±3.26)kg;病程2d ~ 5d,平均病程(2.70±0.67)d。实验组患儿共计40 例,其中其中男孩25 例,女孩15 例;年龄9 个月岁~ 8岁, 平均年龄(3.24±0.81) 岁; 体重7.5kg ~ 25kg, 平均体重(13.63±3.12)kg;病程2d ~ 7d,平均病程(2.84±0.75)d。
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
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镇咳、退热、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红霉素治疗,剂量为30mg/(kg·d)静脉滴注,2 次/d,连续用药5d 后停药3d 为一个疗程[2]。
实验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剂量为10mg/(kg·d)静脉滴注,1 次/d,连续用药5d 后停药4d 为一个疗程[3]。
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3 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性。
1.3 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消失,听诊双肺呼吸音恢复正常,胸部X 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阴影消退。有效: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听诊双肺呼吸音改善,胸部X 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阴影较治疗前缩小50% 以上。
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甚至恶化[4]。
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性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2.2 安全性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小儿肺炎的常见原因,支原体感染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心肌炎、神经系统损害,从而出现相应的肺外症状和体征。由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结构的原核微生物,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因此对于头孢类和青霉素类等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并不敏感。肺炎支原体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对大环内酯类抑制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较敏感,因此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时一般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5]。
既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时的抗生素品种以红霉素较常用,但红霉素半衰期短,需要分次给药,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多见。近年来随着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相继问世,阿奇霉素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阿奇霉素组织分布迅速,被吞噬细胞摄取后释放到感染部位,在局部组织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迅速发挥抗感染作用,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每日只需给药1 次即可。此外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扎菌等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奇霉素部分以原形从尿液中排出,部分经胆管以原形或代谢产物排出,其血清蛋白结合率随着血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较小[6]。
本研究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者总有效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采用红霉素治疗者的82.50%。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治疗期间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50%,明显低于采用红霉素治疗者的25.00%,且采用阿奇霉素者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症状为主,未发生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天鉴.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49-551.
[2] 郭文英.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134-135.
[3] 马兴玥.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0,16(2):52-53.
[4] 胡新和.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