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学应用教学

免疫学应用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免疫学应用教学

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第1篇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建始 44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临床医学两个教学班分班教学,一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二班进行PBL教学模式,两班授课内容和课时无差异,观察两班教学结果的差异,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班之间考试成绩分布差异很大,PBL教学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满意度为80.6%,54.9%认为完全应该推广PBL教学模式,25.7%认为应该推广,PBL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PBL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容易接受,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PBL教学模式;传统模式;医学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46-02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1]。其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领域的进步和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本科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涉及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基础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堂乏味[2]。因此提高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在医学免疫学授课中尤为重要。本文以“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为切入点,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实践中,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为理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尝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114人,男性58人,女性56人,为传统教学组;二班113人,男性54人,女性59人,为PBL教学组。两组间学生性别、年龄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一班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大课班大课时教学,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共用42学时讲授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3]。二班教学组进行PBL教学模式,为了保证教学的一贯性,两组学时和教学内容不变,授课前由主讲老师编写适用于PBL教学的教学大纲,教研室老师讨论收集和整理临床病例,每个病例都涵盖医学免疫学内容,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根据结果编写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供学生参考和准备讨论提纲。在讲授完内容后,将所有学生按学号分为三组,为每组提供4例涵盖临床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和免疫学应用的病例,进行6学时的讨论课,并整理讨论结果,包括病人现病史决定讨论的问题及答案;病人实验室检查情况决定讨论的问题及答案和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关人文社会行为医学伦理等的开放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知识,三个组将各自整理好的教案派组长进行讲解。两组在课时结束后,进行理论课考核,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同时对PBL教学班进行教学模式、学生能力、教学效果、学生兴趣等方面的问卷调查[4]。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处理,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两个班组全体学生均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一样,考试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两组间成绩分布差异很大,PBL教学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2 问卷调查结果

对二班PBL教学班113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对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学生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评价。

从图1可以看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还比较满意,满意度为80.6%,有62名学生认为完全应该推广PBL教学模式,有29名学生认为应该推广,PBL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势,15名认为无所谓,与传统教学模式差不多,7人认为不应该推广PBL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更容易接受,上课轻松无压力。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队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注意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调查问卷结果表明,68.1%的学生非常认同PBL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仅1.8%的学生不赞同此说法;56.6%的学生赞同PBL教学模式可促进师生和组员之间的沟通能力,6.2%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模式无区别;73.4%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提升了他们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69.0%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6.2%的学生感觉并未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3.9%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说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优化推广应用。

3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上课的主体是教师,围绕教案,以授课为中心,是在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灌输授课,学生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课堂乏味、沉闷,学生依赖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目前的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授课内容具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能够自主控制教学过程,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专业知识全面的传授给学生,使得大家接受教学资源的机会平等,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与实践脱节,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脱离,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5]。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通过教学理论与病例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教学班和PBL教学班之间考试成绩分布差异很大,PBL教学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满意度为80.6%,54.9%认为完全应该推广PBL教学模式,25.7%认为应该推广,仅6.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推广PBL模式,PBL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汪青等[6]将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LBL教学组,通过理论考核及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发现PBL-LBL双轨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赵芳芳等[7]通过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比较,结果发现PBL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优势很明显,但是该模式下,教师提出问题,学员自行去解决问题,对于自制力差的同学,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只敷衍于形式完成任务,对于这部分学生该如何进行管理,改变学习态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1] 韦秀英.P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114-1115.

[2] 王燕,谢婷玉,张萃丽,等.PBL在眼科教学中的对比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86-88

[3] 刘杨,樊鑫.浅谈中国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1):33-35.

[4] 侯晋,周烨,李楠,等.自主实验设计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274-276.

[5] 叶湘漓,雷立方.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2(3): 34.

[6] 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免疫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113-03

Application of Virtual Laboratory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Immunology//Xie Wei, Ju Songguang, Ge Yan, Pan Jianzhong

Abstract The virtual laboratory is a computer network that could provid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experi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mersion and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ed carry out immunology experiments in virtual laboratory. It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arouse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by materializing and visualizing the principles, improving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of immunology

Key words immun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virtual laboratory

Author’s address Immunology Department, School of Biology and Basic Medical Scien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China 215123

免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的免疫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并迅即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医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免疫学技术,对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免疫学教学内容大多涉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微观领域,不仅抽象难懂,而且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免疫学实验是免疫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免疫学实验课程可通过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来帮助医学生加强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因此,如何改进免疫学实验课程,从而增强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医学生有效掌握免疫学实验技术,是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鉴于此,设想将虚拟实验室引入免疫学的实验教学中,并就这一教学改革方案提出几点建议。

1 虚拟实验室的内涵及特点

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是由William Wulf教授于1989年提出的,用来描述一个计算机网络化的与传统实验室功能相近的虚拟实验室环境。虚拟实验室用仿真、数字建模和多媒体等技术,在计算机上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从而营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实验条件和环境。用户利用鼠标的点击、托曳,实现人机对话。计算机上虚拟的各种仪器,按照实验要求、过程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系统,同时在这个系统上完成整个虚拟实验,包括试剂的添加、实验条件的设定、数据采集及实验结果的模拟、分析[1]。

虚拟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沉浸感”。虚拟实验室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再造逼真的实验情景。实验室物品全部是与实物比例一致的立体可视模型,摆放位置和现实情况相同,而且操作者可从任一角度观察实验室中的任何物体。虚拟实验室使人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融为一体,完全沉浸其中。

虚拟实验室的另一个特点是交互性。用户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鼠标对实验场景中的“自己”完全控制,实现移动、转动、加样等动作。随着操作者不同的动作指令,虚拟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也发生改变,并通过图像、音响等作用于使用者的感官,使操作者产生与现实中同样的体验。将虚拟实验室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加深入地学习所学课程[2]。

2 虚拟实验室的教学优势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鉴于免疫学这门课程比较难学,虚拟实验能把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过程等形象、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其中,易于获得知识,把握概念、原理和实质[3]。平常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实验场地和实验材料的限制,学生实验通常是4人组,因此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难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虚拟实验的应用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电脑上完成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反复体验。学生在人机对话过程中完成实验设计,体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能力,并进一步理解概念、明白原理、建构知识。

2.2 弥补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避免各种风险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经费投入的压力不断增大,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师的工作负荷已饱和,有的实验因现实条件的限制还无法开设。这些难题随着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就能迎刃而解。可以不必考虑去添置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极大地节约实验费用;也不必担心一些有毒、有放射性、易燃易爆的试剂会对实验室安全和学生健康产生威胁,完全消除实验中的隐患,使一些原本只能由教师来完成的演示实验,也可放心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操作。

2.3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鉴于免疫学实验的特殊性,要完整地完成某些实验一般需要1~2天。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验),从抗原或抗体的包被这一实验步骤开始,直到最后检测出样品中的含量,整个实验需要2天才能完成。因此,们在上这一实验内容时,只能先由带教老师提前完成前面的几个实验步骤,剩下最后几步关键的步骤由学生来完成,特别是显色这一步骤,都是由学生自己来操作,这样学生也会有些感性认识。假如将这节实验课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来开展,那么学生就不会受时间的限制,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提高实验课的上课效率,达到全程体验的目标。另外,虚拟实验室可以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3 虚拟实验在免疫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3.1 强化学生的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

免疫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有效性的保证,如用橡皮吸球,通过玻璃吸管来吸取试剂等。然而在上实验课时,经常可以发现本科生的实验基本技能都不过关,严重影响实验效率和效果。因此,在上实验课前,让学生进入免疫学虚拟实验室,通过反复实践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在上正式实验课时就能应对自如。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微格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2 增强学生的实验预习效果

很多免疫学实验程序复杂,逻辑性强,需要学生通过预习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了解实验步骤。过去,学生仅仅借助实验指导,通过自主学习,纸上谈兵地初步了解抽象的实验描述,预习效果很差,实验课上还得教师反复讲述强调。特别是一些用到实验动物的实验,如小白鼠等,学生很难有实际的体验。而利用虚拟实验室,学生可在实验课前通过反复实践,不但能掌握正确抓取小白鼠的方法,而且能体验对小白鼠进行腹腔和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和整个操作过程。而且学生在按照实验讲义自主完成虚拟实验的过程中,会认真钻研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形成非常深刻的记忆,再进行实际实验操作时效率会大大提高。

3.3 确保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结果

免疫学实验课中所使用的很多仪器设备价格都很昂贵,在观察实验结果时,学生只能轮流在少量的仪器前观察。例如,在开设免疫荧光这一实验时,要用到免疫荧光显微镜来观察实验结果,鉴于显微镜的价格很贵,只能提供一台显微镜供大家使用,因此每个学生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来顺利地观察实验结果。而在虚拟实验室,学生不但可以充分实践荧光标记的方法和过程,而且能在电脑上仔细观察荧光标记的结果,清楚地看到标记上荧光素的阳性细胞。

3.4 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供参与实验设计的可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只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并没有人人动手的机会,不但给实验评价带来不客观性,更造成教学的不公平性。虚拟实验无需消耗任何试剂,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大学都有网络和足够的计算机,可以满足所有学生全过程完成每个实验的需要。更可喜的是,学生可以借助虚拟实验这一教学平台,改进或创造性地设计实验,通过个性化的实验设计,进行研究性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这对学生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5 促进学生实验的多元化评价

传统实验评价主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由于目前班级人数较多,加上仪器设备的限制,教师很难实现对学生实验评价的公正、客观。借助虚拟实验这一教学平台,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实验评价。不但评价其实验结果,还可以根据录像评价其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验交流,不但可以共享实验成果,还可进行互评。

3.6 正确处理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关系

虚拟实验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实际实验操作。因为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异常现象,但这些异常现象在虚拟实验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另外,虚拟实验的实验操作都是通过点击或移动鼠标来实现的,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无帮助[4]。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合理安排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比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范伟.虚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204-205.

[2]王伟,陈辉.虚拟现实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4):98-99.

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第3篇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对于医学类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以致用,通过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且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问题激发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非常适合应用到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之中。

1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指在基础教学及临床教学中,将以学生作为讨论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组建小组进行讨论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讨论解决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推理及分析,教师并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从中引导,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其目标在于通过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具有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中心来编制课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PBL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一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自学的时间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造性受阻,阻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引进PBL教学模式,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创造性[1]。

2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前期的准备工作

PBL教学模式在实施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编写教学大纲。PBL教学模式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尊重客观规律,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所以为了适应PBL教学模式的需要应该根据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结以前的经验,根据《医学免疫学》来制定教学大纲;第二,编制真实的病例。教师要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筛选出教学需要的病例,保证每个病例都包涵不同的学习重点,并在病例之后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课外学习;第三,编写教师指南。由于教师的水平不同,所以对于病例的理解不同,为了避免因此带来的讨论的不同,应该编写教师指南,为病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

2.2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接触认识最新的免疫学概念,对最新发现的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显然,若这些知识都有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传授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通过PBL教学模式结合电子网络实现信息化才能够达到这一效果[2]。首先,向学生提出TH17细胞以及基因敲除等新的概念,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对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内容进行检索,阅读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最终提出议题及解决方案,将这些内容在课前交给教师,教师在课前对于这些议题选取具有共性的部分,在课堂让同学们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进行提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现阶段最为可行的方案。这种PBL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更可以使免疫学所学的知识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实际解决问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2.3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医学免疫学的实验教学中,除了正规的操作以外,对于医学原理的认知及步骤的明确、结果的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就将要做的实验的原理、步骤等基本内容在网络或者书籍上查阅清楚,理解其内容,并形成书面的报告在实验之前交给教师,在实验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所以需要的器材,了解清洗方法和消毒措施,实验课时,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报告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明确注意事项,并在实验前预留出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让学生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对其它组的实验成果进行检验和提问,学生自己解释回答自己所做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共性的问题。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为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PBL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来说主要有教学的经验不足,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没有现成的教材提供参考,目前我国多数学校采用的教材难度较大,没有专门的PBL教材;对教师的需求量扩大,在PBL教学模式中一般每10-12名同学就需要一名指导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学生自身的条件不足,水平不一致,需要在课前一周乃至更长的时间就去组建讨论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进行准备,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克服不足,教师要进一步了解PBL教学模式,真正理解其真谛和内涵,在教课的过程中能够运用PBL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善于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PBL教学模式教学的有关资料,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3];而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有效率的去准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启发式提问;教学法;医学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8-02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问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教学方式,普通得以至许多教师已经将其纳入教学的自动化动作之中[1],但进一步意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以及将其更好地实现在每一门学科的讲授中仍需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2]。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打下坚实的免疫学基础,对于学习临床各科,更好地理解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实验室诊断和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帮助学习负担重的医学生摆脱免疫分子、细胞的繁琐和抽象,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课题。以下本文将从启发式提问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意义和教学效果几方面对滨州医学院的探索实践进行介绍。

一、启发式提问的方法

1.利用生活事例提问。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是深入学习的起步。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思维,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如在课程开始时,先讲解每一个人出生后预约的接种流程,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性状和接种方法?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始思考,再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讲解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影响因素等重点知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事例的提问就能很好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概念对比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学说的提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得到的。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学说,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特定的概念和学说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章节时,先讲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再讲抗体,IgG,并提问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区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区别。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念之间的不同,再结合临床上的剖析、归纳,就会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有效克服抽象和难以记忆的困难,避免了概念上的混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结合临床案例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学说都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整合基础免疫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临床病例。如何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关乎学生们以后临床技能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用临床典型案例,结合基础免疫学的重点和临床技能要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使得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典型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时,预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该患儿发病的机制是什么?2.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该病例对医护人员有何借鉴?另外,在案例中的病人角色或者职业特点也可用于相关知识的提示和联系。例如在讲解接触性皮炎时,引用手术大夫因橡胶手套而致的过敏案例。这样又可起到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二、启发式提问的意义

1.效果评估,直接反馈。一个新知识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从而发现问题,尽快进行矫正补救。启发式提问是简便易行,及时有效的一种检测方法。例如,在学习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时,学生往往对T、B淋巴细胞的活化信号混淆不清。为了检测学生对T、B活化过程涉及分子的掌握熟练程度,可在这免疫细胞章节内容讲完后,或者适应性免疫应答开始时,向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适应性免疫细胞章节主要内容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取得前面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从而适当调整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的教学进度。

2.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适当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设计若干深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以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程度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或给予及时的矫正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活跃气氛,畅通情感。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方法。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热情的鼓励。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教与学互动性强,师生心情舒畅,教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思维也更加敏捷,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4]。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其它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5],能够使师生进入了积极的“双向发挥”状态,为保证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启发式提问的效果

1.考试成绩。在2007级本科的八个班中做了分组实验,对照组全部理论课36学时均为传统式系统授课,实验组在传统式授课的过程中,特意设计40个启发式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对期末考试试卷,主要选取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关的10个选择题和1个论述题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与临床案例相关的考题,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组,而对其它试题成绩的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

2.问卷调查。关于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评价,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问卷的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临床案例问题能力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的能力。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启发式提问教学法的应用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们大部分认为是有所提高,说明启发式提问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积极探索,逐步完善,争取在自学、理解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启发式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方法。多种提问方法的灵活应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辅助教师实现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运用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科学真理。滨州医学院在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教师在提问时要态度和蔼,必要时给予适当地启发、鼓励,提问要掌握好时机和节奏等)。相信通过积极探索,正确地应用启发式提问对于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娟花.课堂提问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4):212-214.

[2]林有胜,冯超.在高职专科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48.

[3]李志红.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化学教育,2004,25(7):62-64.

[4]邱凌,崔亮.教学中提问的策略和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42.

[5]付强,胡涛,薛江楠,等.角色扮演法在免疫应答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4(1):135-136.

免疫学应用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课证融合”模式就是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医师考试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对职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催进医学教育的转变,实践教学改革渐渐凸显重要性和必要性。“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心智技能向策略技能转变,而职业资格证书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也是持证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同时又可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作为各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面对的专业学生广泛,教学内容需要面对各专业而有所偏倚,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拟通过对病原学与免疫学实施“课证融合”模式,探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创新途径。

一、“课证融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相关研究显示: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安排全面而紧凑、课程设置层次众多等特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扎实的基础是临床医学生步入临床实践的必要条件,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知识信息量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加之当前存在的实训教学标准模糊、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转型滞后、教材开发混乱等现象对于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所以对卫生服务或医疗单位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是必要的,根据地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修订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方向。

三、“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实施

“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落实,需要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的教学体系,还需相关负责领导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

在构建改进型教学体系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依照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中加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认证为辅,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进行课程的整合,使课程结构涵盖整个职业资格标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与适用性。

2.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工作之余的进修学习,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学质量的评选制度。通过医学相关单位进行密切合作交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科研合作,经验人才交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老教授的学术传授讲座。

4.考核方式

实施该项改革后,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职业操手的技术考核,不同课程在考核内容、项目成绩比重、考核层面等方面要做具体明确的硬性要求。

我校通过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开展课证融合模式教学,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96.3%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知识视野得到拓展,深入认知并开始设计自身职业规划。学校专家组认为,通过课证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医学文人素养,同时又掌握了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对于未来职业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周仁云,刘方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5):35-37.

[2]李晓杰.“课证融合”模式在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适度推行的探讨[D].厦门大学,2014.

[3]刘青.《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最优教学方法的探讨[J]. 新余高专学报,2010(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