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效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要]经济转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方面多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较少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文章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经济转轨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着重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正负效应。总体而言,市场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要优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避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经济转轨;管理机制;生态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19-05
一、引 言
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经济转轨也叫“经济转型”或者“经济过渡”,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消解、市场逐步形成的这一过程(胡德宝,2010)[1];经济转轨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唐末兵,2005;光,2007)[2][3];转轨经济一般情况下,就其原来意义来说,无论“过渡经济”、“转轨经济”,还是“转型经济”,其含义并无太大区别,均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张仁德,2006)[4]。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将经济转轨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内涵非常丰富,不应仅仅指对资源配置方式起重要作用的体制的转变,还应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的选择。
目前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经济学领域,例如市场化转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3]、转轨经济比较方法论[4]、经济转轨过程中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及绩效差异[5]、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6]、经济转轨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7]、转轨路径、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范式研究[8]、经济结构对体制转轨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9]等。然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述社会经济效应,它还改变了企业的运行模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决策和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但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三、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
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 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
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四、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 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 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 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
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
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campaign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will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paper wil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act factor for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after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yp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fter the change of 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which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of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the soil quality, farmland microclimate and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land for traffic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land use type of simpl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fluenced.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相关资料统计,自2000~2010年10年以来,我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已经累计补充耕地约526万,根据国土资源部所制定公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约800万,可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工程尚处于现代意义上土地整理的初级阶段。
一、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就是指在项目区所开展以平整土地、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田间道路为主的建设工程工程,土地整理以工程项目通常以工程的方式开展,例如对于耕地的整理主要进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石方回填和平整土地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打破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 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土地的平整工程会改变整理区域中的微地貌,而农田水工程则会影响整理区域中盐类和水分的分布和迁移,因此土地整理工程的规模、性质、管理水平等特性必然会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之一。
2、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土地景观是由廓道、斑块以及基质所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而土地整理工程也就是人为促使原来土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譬如在耕地的整理中会对田块形状、田块面积进行一定改造,同时可能会对沟渠和道路等进行重新布设,而田块通常被认为是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道路和沟渠可以被认为是景观格局中的廊道,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也应是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
土地整理工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对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必要的调控,从而导致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重大的变化,而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分布布局的变化则又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二、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农田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一般能够带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使土壤中的盐渍化得到缓解,因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容易受到侵蚀,而且土壤排水系统还减少了水饱和土壤的面积,限制了排水洼地的范围,可以减轻内涝的危险,但是排水工程对土壤也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若排水系统排水强度过高 则会使河道洪峰提前出现、地表径流加快,这样以来就增加了泛滥的危险,另外,由于水的侧压和静水压力补偿作用,会使排水系统干渠两侧的地下水位被抬高,反而引起两侧土壤返盐现象。
2、土地平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由于土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如铲平机、推土机和刮平机等,正是由于大型机械的使用和机械化的挖填过程,有可能会破坏表土熟化层,造成土壤板结,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中速效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减少,而且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其土壤性状也会有较明显的差异。
3、交通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交通用地增加,必然会引起噪声和废气污染的增加,废气会降低空气的清新度,而由此产生的噪声则降低了局域环境的静谧度,同时交通通道作为廊道的作用也为物种的入侵提供了可趁之机,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破坏生物生存环境,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的放线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减少。
4、土地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土地的整理工程中应尽量使田块形状规则、整齐,以便于机械耕作和规模经营,一般应将不规则的地块整理成为规整的长方形,而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农田集中和连片,以便于管理与机械化操作,因此,在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可以使田块的连片程度提高、土地规模扩大以及降低田块的破碎度,而田块破碎化则表现为田块的数量增加而总体面积减少,田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在土地整理后,由于田块规模得到扩大,零散的田块得到归并,因此田块的破碎度就会降低。
三、结束语
从生态学的意义来看,土地整理工程是一个打破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再重建新系统的过程。由于土地整理工程还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尤其是对水田、道路、树林等板块进行综合整治,在整理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整理区域和背景区域的水环境、水资源、植被、土壤、大气、微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其他生态过程产生诸多有利或有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土地整理中,相关人员应明确辨别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同时还要预测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并对工程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测,这样才能使土地整理工程真正地成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时土地整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可以为土地整理决策提供必要技术支持,为完善国家的土地整理技术规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庆媛.土地整理目标的区域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
(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
(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
(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
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而土壤的纳污和自净能力有限,当污染物超过其临界值时,将向外界环境输出污染物,其自身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土壤资源的枯竭。并且,土壤污染在地表径流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下还会发生迁移,危害毗邻地区的环境质量,受污染的农产品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四)水土流失加剧。矿山开采直接破坏地表植被,露天矿坑和井工矿抽排地下水使矿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退化,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极易被雨水冲刷;由于排土场和尾矿占地,形成地面的起伏及沟槽的分布,增加了地表水的流速,使水土更易移动,冲刷加剧。
(五)生物多样性损失。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是致命打击,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
二、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
(一)矿区土壤污染的治理
1.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国内外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技术三类。其中,生物治理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设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扰动也少,被认为是最有生命力的。
2.矿区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就是对土壤团粒结构、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良及土壤养分、有机质等营养状况的改善,这是矿区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包括:(1)表土转换:在采矿前先把表层及亚表层土壤取走并加以保存,待工程结束后再放回原处,这样虽破坏了植被,但土壤的物理性质、营养条件与种子库基本保持原样,本土植物能迅速定居。(2)客土覆盖:废弃地土层较薄时,可采用异地熟土覆盖,直接固定地表土层,并对土壤理化特性进行改良,特别是引进氮素、微生物和植物种子,为矿区重建植被提供了有利条件。(3)土壤物理性状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良的目标是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短期内可采用犁地和施用农家肥等方法。(4)土壤pH值改良:对于pH值不太低的酸性土壤可施用碳酸氢盐或石灰来调节酸性,增加土壤中的钙含量,改善土壤结构。(5)土壤营养状况改良:主要包括化学肥料、有机废弃物、固氮植物、绿肥、微生物等。
(二)矿区植被的恢复。根据矿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植被筛选应着眼于植被品种的近期表现,兼顾其长期优势,植物品种的选择首先要根据生物学特性,考虑适地适树原则,尤以选择根系发达、固土固坡效果好、成活率高、速生的乡土植物。
在配置植物时要考虑边坡结构、种植后的管护要求、自然条件等,以决定种植的形式和品种。同时要考虑与设计目的相适应;与附近的植被和风景等条件相适应。
(三)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1.固体废弃物拦挡工程。在堆弃场地建设挡渣墙、拦渣坝和排水工程等,进行拦挡与防漏处理。
2.坡面排水工程。对影响矿山安全的坡面,根据坡长分段布设截流沟、排洪渠等工程,并配以防护林草带,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坡面径流对地表的冲刷,保证矿业生产安全运行。
3.边坡防护工程。矿山开采形成的各类边坡,除尽可能采取措施恢复植被外,根据边坡稳定程度及对周围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坡面防护根据坡度不同而采用石砌护坡或植被护坡。
4.土地整治工程。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堆、废弃工业场地及尾矿库,采取排蓄结合的办法,排水拦渣,有效解决“三废”污染。同时对服务期满的弃渣场、尾矿库采取复垦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5.植被恢复工程。对各类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加速植被恢复。
三、结语
矿山开采极大地改变了原生景观生态系统,导致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针对矿区生态环境特点。我国当前矿区生态恢复的典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矿区土壤污染的治理及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矿区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
必须强调的是,矿区生态恢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层面的问题,而且与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耦合了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系统工程。因此,矿区土地复垦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对土地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综合整治,在消除环境危害的同时重建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夏星辉,陈静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环境科学,1997,18(3):72~76.
[2]彭建,蒋一军,吴健生,刘松.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38~42.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一、研究区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处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属于暖温带、干旱沙漠性气候。该区域之内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在20mm-40mm,但蒸发强烈,蒸发量通常超过1000mm,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干旱指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此外,区域内多风沙以及浮尘天气。水是影响本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因素。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数据选用塔里木河干流1990 年、2000 年、2005 年以及2008年4个年度的30m分辨率的TM和中巴数据,根据国家土地类型分类标准对该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根据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原则以及土地资源特征,将该区域的土地划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简称建设用地、沙地、盐碱地、沼泽地、以及其他未利用地9个类型。
(二)研究方法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可以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进行分析。所谓土地利用动态度指的就是研究区在特定的时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结果分析
(一)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从数据资料可以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和盐碱地面积扩大,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的变化却不是很明显。其中,耕地的面积增加了107%,而盐碱地的面积相应增加了22%,与此同时,沼泽地的面积增加了 30%,草地的面积缩小了24%。
(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减并不能完全反映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而了解土地利用演变过程。
经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量的草地、林地以及盐碱地向耕地转化,也就是说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农业用地占用,“绿色走廊”的空间大大减小。第二,林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增长阶段,林地面积主要由草地、盐碱地以及沙地转化而成;减小阶段,林地转化为草地及耕地。第三,草地面积逐步减小,主要转变为林地、沙地、盐碱地以及耕地。第四,盐碱地的面积逐渐增加,主要由草地、沙地以及林地转变而来。第五,水域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加阶段,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林地以及未利用地;而后期水域减少阶段,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变为草地、沼泽地以及耕地。
(三)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
景观斑块的类型、形状、大小以及空间组合不但表达了景观功能质量的差异,还影响着整个区域的生态过程以及边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反映了研究区域总体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塔里木河干流区景观格局度量指标可以用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聚集度指数等多个指数来衡量。
通过数据资料分析,塔里木河干流区的聚集度指数逐步降低,其下降的原因可以归根干流区中上游河道堤防以及生态引水控制闸的修建,这些工程的建设使得河流两岸生态植被的植被景观呈现为破碎化的状态。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则有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增加使得景观的稳定性逐渐增大。景观形状指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其分布相对分散。
四、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近些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源而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一)土地利用对河流及湖泊的不利影响
塔里木河由干流区以及源流区两部分组成。几十年以来塔里木河源流区的水量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最终流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显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上世纪50 年代到现在,塔里木河流域地区灌溉面积大大增加,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十分的低,耗水量大。为了满足耕地日益扩大的用水需求,大量的地表水被引入灌区,使得地表水的时空分配得到很大的改变,干流下游的径流量大大减少,以致出现多次断流的情况。
(二)土地利用对植被的不利影响
塔里木河干流的植被以胡杨、红柳、芦苇等为主。受水分条件的差异的影响,植被的生长、覆盖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造成植被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河流廊道和排碱渠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沙漠化、盐碱化以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众多因素中,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使最为重要的。地表水灌溉农田,使得地下水补给量大大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降低,最终导致植被生长受到限制,乃至枯竭,生态环境由此恶化。从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来上看,草地使其最为主要类型,占到整个区域的近30%。但是,近些年来,草地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不到合理供给,土地面积而逐渐减小,草地逐步退化。与此同时,耕地面积的增长造成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矛盾激化,进一步引起草地的退化。
(三)土地利用引起的盐渍化和河水矿化度的升高
塔里木河干流区的气候干旱,受此影响,土壤水分蒸发迅速,进而使得河水矿化严重。地下水埋藏越浅,蒸发将会越强烈,土壤的盐渍化也就会随之加快。此外,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人们为了满足农业需水而大兴水库,使得水资源的自然分配遭到破坏,进而加剧了土壤矿化度指数。
五、结语
受到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塔里木河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很大的变化,塔里木河干流区毁林毁草、开荒种田而导致林地遭受严重毁坏。再加上粗放的开发方式导致土壤的肥力逐步下降,最终导致耕地被放弃,沙漠化逐步加剧。因此,在此后的水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生态保护,从而促进水土资源开发、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高敏华,赵国强,都伟新.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01)
[2]叶茂,魏军,宋郁东,李吉玫.塔里木河中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经济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9(05)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生态型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99-03
1、引 言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经常引进颇具当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作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将小区的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进行高度统一和融合,既体现了当地风景园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们渴望山水、亲近自然的本质需求,还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并已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且在设计布局和具体景观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得体和适宜;一定要有利于实现人和山水的亲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居环境由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态美;一定要满足人居或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将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类型和谐、得体地应用于现代人居环境,尚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2、体现“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一般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购房时,除了考虑住区的位置、住宅户型平面、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住宅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2.1 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2.1.1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小区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小区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近年来,笔者设计的园林景观,采用的是围绕这个主景轴线(从大门到中心旱地喷泉公园的轴线),将欧式风格的条形住宅和各个院落空间连成一片,组合成完整的绿色景观环境,以满足居民对绿化景观的需要。
2.1.2 “人车分流”以满足小区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谏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区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我们从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2.2 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笔者认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小区住宅作为一种家庭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宅小区。因此,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2.2.1 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人居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区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户型,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世纪前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纪的建筑和小区设计,随着就WT0观念的逐渐发挥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2.2 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室内外大、中、小地区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人户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居者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反映处小区环境的优劣,因此,应加强小区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水平。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实例
湖南湘潭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8万多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2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其中绿化率达到40%。
3.2 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为充分体现出现代高尚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自然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良好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求,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设计:
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憩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绿”和“水”,“绿色”在这里已从狭隘的色彩概念转变为环
保和生态意识概念。绿色不单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它不仅能给人带来欢愉、轻盈、柔和的感觉,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环保作用。有了“绿”与“水”的完美结合,既能取得丰富的环境效果,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3.3 场地现状及评价
本项目根据现状分析总结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如下:
1)根据场地周围三面绿化围合的优越条件决定了小区与山、水的内在呼应关系及场地精神的延续,利用植物成为新的构成因素,构成了小区的主题:“水景、密林、人家”。
2)道路、停车场与建筑留给景观的空间有限,尤其是一区中心绿地,因地面构筑物过多,空间较为分散,需寻找一种元索来统一整个园区,所以利用自然的处理手法;改变园区的尺度感,并因形就势将功能分散,散点在整个园区之中,方便住户使用。
3)现状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变化不足。故在尽量遵循土方就地平衡原则的前提下,塑造出多变的山地效果,组织和分隔不同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
3.4 具体设计方案
在场地现状及评价及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本生态型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确定以“水景、密林、人家”为主题,见图1。
突出园林山水格局的构成元素――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生态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
3.5 生态型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
3.5.1 “水景”
南北走向的水系,将社区的不同空间相互串通,依空间流动的走势变化,水流的形状也产生或潭或溪,或渊或池,或静或动,或深远或幽静的不同变化。同时,围合水系的地形与水系相互作用于,形成完整的山水体系,为社区营造了理想的生态格局。小区内“小溪”成为贯穿整个场地的脉络,沿水系设计了各种休闲,漫步在草坪上、徜徉在碧水边、交流在浓荫下、休憩在花丛中,塑造一个亲和、健康、生态的时尚生活社区。体现人与城市生活和谐,集阳光、健康、都市情怀于一区,突出都市人文景观特色,见图2 。
组团绿地相辅共同构筑了小区的景观绿地框架,“密林”和坡地成为围合各种类型空间的主要媒介。入口广场绿地的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道路的布局、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均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楼间休憩空间强调向心力,设置植物围合的“兴奋点”,配合不同层次的植物种植,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与具有节奏的和弦,使整体环境景观意象渐人。
水景区植物的配置根据水流的特点及区域做不同的配置,在喷池处水流从滚水坝跌下。水面中央设小亭,通达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红砂岩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将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边设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驳岸。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鸢尾、芦苇等,通过多种不同风格的植物和水景,将此景观映衬出江南小镇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并充分体现出主景观的大气磅礴与韵味深长。此外,水际边缘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水际线景观,如迎春、棣棠、黄菖蒲、千屈菜、水葱、香蒲、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等;水流经过的狭长区域则以垂柳,水草、置石对比布置,岸线自然堆砌,石头生动活泼,石缝处则以棣棠、南迎春、金钟花、书带草点缀,尽显江南水景的风韵和地域特色。
3.5.2 空间形式多样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空间美学将成为视觉景观的重要导则。树廊、竹廊、花廊等多条视觉景观通廊的营造,将社区内不同空间的园林环境融为一体。人口主轴线将南北各空间有机贯穿起来,空间序列感强。南北方向一条主要景观轴线和东北西南2条次景观轴线将园林景观节点串联其中,形成严整的“线形”空间格局与灵动活泼的“点状”空间节点适度结合的空间形式。再利用植物、构筑物、不同材质等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与手法塑造下一级尺度关系中“点”“线”“面”空间,使整个社区的室外空间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为你展示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卷。
小区大庭院空间中以大桂花树为主体,分别布置樟树、紫薇、玉兰、红枫、南天竹等,小庭院空间内,布置丛竹,芭蕉、苏铁等,随园景肆意点缀,突出表现园林的散漫、无序。此外,根据观赏性植物的季节性,分别选取春、夏、秋、冬四季开花的植物如春天开花的白玉兰、紫荆、紫藤、泡桐、合欢、海桐、鹅掌秋、樱花、桃花、迎春、金缕梅、连翘、流苏树等,夏天开花的有木槿、广玉兰、紫薇、夹竹桃、石榴、栀子花、棣棠,秋天有桂花、木英蓉、夹竹桃、小叶女贞、胡颓子、油茶、金丝桃,冬天开花则有梅花、枇杷、腊梅、山茶等等。根据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创造出四季花开不断、美丽芬芳的景观效果,见图3。
3.6 主要景观节点
3.6.1 入口景观区
位于小区西部主人口,一组红色跌水景墙、水台阶、石壁水景墙塑造了该区的总体形象。红色跌水景墙以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突出了人口景观的雕塑性和标志性。
3.6.2 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包括一区和二区中心绿地2部分。区内一条贯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绿地的主要园林景观核心,也是视线的通廊。亲水平台、密林广场、水边汀步等,是人们休闲、散步、锻炼的好去处。以水景为依托依水设计了亲水平台、水边广场等,主要如下:
1)树林通廊:人口道路的布局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
2)童趣广场:考虑到成年人看护孩子的便利性,该广场与西侧的林荫广场相对,将成人活动范围与儿童活动范围紧密联系。从安全性和趣味性考虑,该广场的铺装采用木铺装和塑胶垫相结合,种植池、座凳等小品均进行特殊设计。
3)浅池涌泉:作为该区的特色景观,曲折而灵动的潺潺水湾,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跃涌的泉眼,都将为小区的环境增添无限的动感和情趣。
4)聚景广场:以水景为依托,依树临水的聚景广场是一区中心绿地最佳的景观观赏点,景观在此处一览无余,框景、对景、借景等园林设计手法在此运用得淋漓尽致。广场外缘的曲线形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水的机会。
5)诗墙画壁:位于E中心绿地的北入口。高低错落的系列景墙排列于主园路东侧。我国传统的古诗词与西方现代绘画、雕刻艺术相融合,体现现代都市人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小区各休闲广场周围则以绿地及乔木、灌木、花卉混置,通过雕塑喷泉的合理应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园林小品,如香樟、银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贞、乌柏:红色的枫树、卫予、水杉、盐肤木、无患子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胡颓子、湖南特有的红花槛木等,大大地丰富了小区园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区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内,将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观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亲切柔美的感觉,使小区整体显现气派、豪华而又不失轻松自然的氛围,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4、结 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中营造山水型景观氛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对水的亲近。山水景观设计理念被设计师设计、表现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中,它体现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在追求的美学艺术一价体系的同时,人居环境设计还应满足人的社会功能和周边环境生态功能理念要求的二、三价设计理念体系。我国山水型人居环境设计刚刚起步,但从本小区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应用效果看,“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未来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某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倩,设计与传承-将山水艺术融入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今日科苑,200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