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药发展意见

中医药发展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药发展意见

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第1篇

P键词:中医药;健康旅游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他们试图从旅游中能够解放自我、释放压力,并且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健康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则完全符合游客的要求。中医药强调的是整体观念,从整体中把握健康状况,突出治未病。它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治疗方式灵活的特点,是具有我国国家特色的养生资源。而中医药服务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板块就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它主要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等为游客服务,同时尽可能的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并与中药材种植、养老服务和中医医疗服务进行融合。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现有模式概况

1.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通过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疾病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实现健康风险控制、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将健康管理模式旨在与中医旅游相结合,在旅游目的地帮助旅客解决健康问题,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给旅客带来健康的服务。

健康管理模式可在大多数的中医健康旅游目的地开展,也可与一些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合作开展。如北京的上和元中医研究院有着独特的健康管理理念,内容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问题评价、健康方案制定、健康调理改善、健康指导顾问的服务和产品,这一健康管理理念可以促进我国中医健康旅游的发展。

2.医疗旅游模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它以治疗为目的,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或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的同时得到身体上的康复。分为“治”模式和“疗”模式,“治”“疗”相辅相成。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中医资源,但是在医疗旅游的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其他医疗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国内较为出名的医疗旅游是三亚的“中医疗养游”,三亚不仅拥有中医医疗保健技术还有独特的热带海滨气候,发展至今已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推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医疗技术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旅游必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养生保健俱乐部模式

养生保健俱乐部主要是把中医保健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在旅游的过程中,运用中医保健理论向旅客传授中医保健意识以及中医保健活动。比较常见的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可以相聚在一起探讨、活动,这种模式相对简单方便,基本在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可以开展,多与其它模式一起开展。

4.养生休闲模式

发展养生休闲模式的旅游地一般依靠其独特的自然养生资源,如海滨、温泉、森林等。

四川北川的药王谷旅游度假区,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山地旅游景区。它以独有的国医健康调理和中医药森林为发展基点,弘扬中医“治未病”和“蜀川药福”的文化理念,从望闻问切基础体检入手,结合食疗、浴疗、动疗、诊疗、枕疗、气疗、心疗等调理体系,让游客从内到外的感受到一花一草一木的气息,身心得到放松,体验不一样的中医药旅游。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国家的解决对策

1.中医药健康旅游缺少统一标准,各类项目鱼龙混杂

由于中医药旅游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各地充斥着打着中医药健康旅游招牌非正规旅游产品,旅游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配合度也不是很高。

国家为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化,2015年11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两个国家机关将建立相关合作协调机制,统一健康旅游的标准,制定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标准、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旅游产品标准等,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2.中医药健康旅游缺乏科学规划,各项资源未能有机整合

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目前面临着中医药服务内容相对雷同、单一,项目特色不够鲜明,未将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和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链的问题。而旅游项目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配合度也相对缺乏。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两部门首次正式建立合作机制,以推动各级中医药和旅游管理部门、企业、协会等的全面合作。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3.中医药健康旅游处于新兴旅游产业,缺乏社会认知度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随着人们绿色消费观、健康旅游和生态意识的形成而产生的新型旅游模式,它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符合市场规律但却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且各企业缺乏自己的特色品牌,这也是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另一个潜在因素。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加强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促使以示范区带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并提高社会认知度。

4.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不够完善,人才需求缺乏

中医药健康旅游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标准信息化机制,各类消息乱象繁多,而且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网络宣传消息真假难辨,且我国并未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匮乏。

《意见》中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提出来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将推动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内容包括档案信息、预约管理等功能、多语种咨询解答、医疗保险、旅游保险等服务,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对游客的跟踪和服务加强信息化。同时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这对于建设绿色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体系有重大意义。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展望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越来越重视,自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在6部政策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并逐渐明确了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任务。其中不乏有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专门政策,包括《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日前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获悉,2016年8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规划》还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等重点任务。

此前,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

四、结语

中医药健康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且备受政府重视,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朝阳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政府应积极应对,制定统一的标准,整合各项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健全旅游信息,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3.

[2]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2004,10(11):27.

[3]曹诗图,孙天胜,蒋剑岚.神农架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探讨[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2):60-64.

[4]赵维婷.《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015.23:(24).

[5]牧亮.中医药健康旅游环境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6(2):102-103.

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第2篇

1.1资料来源

主要资料来源于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查新咨询部科技查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次要资料为纸质存档文件,包括2007~2012年的中医药类查新咨询委托单、查新课题申请书、查新报告书。

1.2方法

将2007~2012年中医药类查新项目的各项数据输入MicrosoftExcel,并对不同类别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针对查新系统查新数量、查新范围及查新性质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2007~2012年查新项目数量分析

无论是中医药类查新还是查新中心总查新量均逐年增加,但中医药总体构成比例相对比较稳定,在1057%左右浮动。

2.2同期论文产出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来查新中心进行查新的项目,多来自于卫生厅、科技厅、中药局以及地市级局级单位课题,仅少部分为院级课题,而其中中医药部分的查新多源于中药局课题。因此,上述相关单位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查新量。而职称评审、成果奖励则是促进因素。

2.3学科分类统计分析

本查新中心采用的学科分类标准是1992版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并对该标准进行了简化,基于实际操作对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分类概括地分为三类,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中药学,而国家标准中大类还包括了民族医学及其他两类。但由于各查新技术人员观点不同,中医和中药的分类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如很有可能将验方、自拟方等纳入中药类。从表3大致来看,中西医结合医学所占比例最大,这符合当前医学发展模式,它包括了中医联合西医的治疗研究和中医应用的机制研究,体现了综合疗法的价值,肯定了医学学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科学观;同时数据显示,近几年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查新量有逐年递增趋势,间接地反映了该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医类查新项目随着中医药大类查新数量的递增而有所增加,也间接地说明,在发展中医药强省的广东地区,中医药的发展的确取得了成绩,肯定了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相对于其他两类,中药类查新比较稳定,而2012年数量更是有所下降,是否提示我省中药研发发面是否有所欠缺值得进一步分析。

2.4查新范围分析

查新范围包括国内外和国内查新两类。表4显示,近几年国内外查新项目数量逐年下降,平均比例为4298%,这与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等查新单位公布的数据接近(442%)[4],个人认为,引起该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业务发展相关问题,近几年查新量递增,任务加重,减少了国内外查新业务;②查新委托人(项目负责人)技术水平、知识水平;③医护人员获得文献的能力增强,毕竟查新不等同于文献服务。相比之下,中医药国内外查新数量更少(434%),但并不是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有着关联。

2.5查新性质及用途分析

查新中心为方便管理,将查新性质分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和引文分析,并没有进一步划分为专利申请、申报奖励等。引文分析常伴随成果鉴定,基于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的查新统计见表5。医学大类中立项均比例为8457%,远低于中医药类科研立项查新(9023%),提示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有待重视。

3思考与建议

从上述统计及结果分析来看,我省中医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呈可持续稳定发展趋势。但相对全国水平而言,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在查新工作中发现不少科研选题来自他人已发表文献,事实上用别人的框框来设计自己的课题,是很少能有创意的,并存在一定量的重复研究,表现尤为突出就是临床应用研究。部分课题的创新点只停留在中药组方的配伍,或者观察指标的叠加上,其余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均与别人雷同,挖掘不出其它更有意义的创新点。但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自拟方、经方验方已得到同行认可,使之形成了产业化的中药制剂。中医药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协作。

3.1查新单位

中医药科技查新对减少中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和科技成果评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国内外有关课题的最新资料,及时修正课题的不足之处。从查新范围来看,查新单位应加强查新项目的国内外查新,同时注重查新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以满足查新业务需求。查新单位除了查新咨询业务外,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文献服务又是另外一大业务,而我省也正在筹建医学数字图书馆来满足这种需求。

3.2科研管理单位

统计结果表明成果查新课题远远低于立项查新课题的比例(9∶1),这可能与委托项目的科研周期和每年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的科研政策有关。由于除申报奖项的课题要求鉴定查新外,其它课题完成后一般只需提供结题报告,建议有关部门可加强立项课题全程的科学管理,对课题中标单位早出、多出成果一定能起促进作用。我省中医药最近几年论文产出(2172%)稍低于全国总水平(2243%),也提示了研管理部门督促管理的重要性。医学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中医药学科技项。

3.3科研工作者

每个科研工作者的查新目的不一,获得信息的能力也不同。建议科研工作者有良好的查新动机,认真对待申报课题;在选题前应进行文献检索,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将科学信息与研究结合起来,掌握与自己所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率[5]。对于基层医务人员,文献检索知识相对贫乏,搜索引擎和相关数据库是其最佳选择。在研究发面,应注重创新,比如药物研发。创新则涉及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加入WTO初期,不少中医中药类产权被他国抢注,值得深思。

3.4不足之处

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第3篇

已经过去,已经到来,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医药行业的处境还是很困难的,因此我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及药厂从最高层到最低层,从厂长到经理,从各部门的最高负责人到中层管理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总结,成绩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年初战略目标任务完成了多少,还差多少,精简扼要别人一看就明白;少说空话,少推客观原因为好,多找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使企业上下管理人员及高层领导对企业要有政治责任心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为了使我公司在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建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搞好的年终总结,找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如何总结?各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总结要有科学性。先由各公司负责人进行科学性总结,少说空话、套话,要谈成绩、找不足,然后由集团组织评委对每个人的总结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这样有利于上下沟通,也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管理本来就是要上下沟通,管理者如果只坐在办公室发号司令,这种领导是不好的,只有深入到下面去了解下属实际情况后才有发言权,才能发出正确的指令。同志讲过,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那么我们办企业也是一样,要把企业办好,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最高领导、高层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深入到下层去,深入到第一线去,了解下属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要知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危机,高层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企业危机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企业的最高领导、高层管理们就不会勇往直前,就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一个企业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企业的最高领导就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克服千难万险,积极进取,去开辟新的路子,去创造出与常人不同的业绩,使企业在逆境中转危为安,使企业在困难中稳中推进。

例如联想、海尔,他们的最高领导无时无刻不是这样。所以他们能在经济危机中稳中推进,能冲出国门取得辉煌的成绩,所以每个企业的主导者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危机感在某个角度上讲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在商海中,一个没有危机感的企业,必然会魂断商海必死无疑。例如以前沈阳的飞龙,全国有名的“轻骑”、“三九”,他们的最高领导自认为很了不起没有危机感,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结果一个个都魂断商海,这是大家有目共赌的事实,因此我们办企业,企业的最高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感。

二、抓好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中层管理干部在一个公司来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他们管理好,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来年就更容易展开工作。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完成战略目标的时候就会铸造出团队精神,就会少走些弯路,就会少出问题。战略目标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完成,因此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抓好这一点,是公司展开工作的关键,如果公司最高领导、高层管理者忽略了这一点,公司上下就很难形成一条心,公司就很难完成年初提出的战略目标。

三、关于生产企业和销售公司

药厂和销售公司仍然要坚持“市场第一、客户第一”的管理理念。药厂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客户需求进行生产,需求量大的要尽最大能力生产。营销部门仍以市场为准,客户为准,要继续推进创新,增强对市场的把握和掌控,把创新落实到经营上,细化到工作中,同时销售部门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营销部门要注意品牌战略的推出,扩大药品市场。每个部门的管理者头脑一定要清楚,管理生产、搞营销不是说大话,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要想走捷径是不行的,因为管理是系统的科学。比如药厂的生产管理,一定要注意生产成本,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药厂生产出的产品单价就会高,就不容易销售出去,那么这个药厂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不管生产企业也好,销售公司也好一定要控制成本。再有,对资本的运作、资金流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预算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场来做,每一项资金的投入一定要做到既要有现金流的利润,也要有利润的现金流。比如采购部,采购的药品价格高了,卖出去利润就少了,这就是没有利润的现金流。

四、年初总部必须根据的销售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战略目标任务

这也就是说,制定出的销售任务不能过高,是要经过努力能完成的销售任务。如果闭门造车,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过高就容易伤害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过低,则不利于公司整体发展和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制定销售任务时,必须招集高、中层干部全体坐下来认真的讨论,在制定出具体的战略目标时,严禁个人闭门造车,乱定不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否则就是一纸空话。制定的战略目标一定要落实到每个部门,要落实到每个小组和每个人,责、权、利全部写清楚。

五、公司在用人上要注意

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定要把有专长、有能力的干部放在合适他们的岗位上,让他们在那里施展他们的才干,公司的高层领导和各部门的管理者一定要关心下属,理解下属,信任下属,没有真凭实据不要乱批评下属,以利于更好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努力去更好的完成公司下达的目标和任务。

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实践 管理体系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ospital's Clinical Practice. Wang Xiao-rong. The people'shospital of LiangPing county, LiangPing 405200, Chongq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ospital'clinical practice, the essay makes an expound of how to introduct and cultivate talented man ,perfect the medical facilities and the controlling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everal reepect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system of management

祖国医学是现代临床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创建和谐国家,兴国富农,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挖掘和发展中医药的作用是当务之急。在有着三千多万人口的重庆地区,在县级医院当中,中医药的发展还不够理想。据笔者近几年来的调查,在重庆的区县级医院中医药的发展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是相对缓慢的。尤其是县医院,只有中医门诊,没有正规的中医病房。在人才方面,来自全国各中医高等院校的正规中医系统教育过的人才很少。还有不少中医药医务人员是师带徒的方式,而且人员已老龄化,面临着青黄不接。中医门诊只是个附着科室,中医药房的设施和管理也很简单。即使有几个别医院学校的毕业人员也已过于西医化,中医药在医院的地位是相对的较弱。作为县级医院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就今后发挥和提高中医中药在医院中的主导地位,笔者想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同道参考。

1 引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至关因素。如何吸纳和培养中医中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是关系着一个医院中医学发展的前途,对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药市场所不规范的情况下,对医院如何生存也至关重要。有很多国家高等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就是因没有很好的中医药环境来发挥所学到的知识。再者受西医的高科技检测手段和看病见效快,还有一些人经不住医药市场不规范所带来的利益驱使。对中医药的临床运用也过于淡化。一个好的高素质中医药队伍在医院临床实践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就首先关系着医院的高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管理观念的更新。如果领导能够从上级医院和各兄弟单位互相交流,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给外来人才满足的要求。我相信那些有着中医药专业特长的人员会主动上门的。还有要本院对那些有志于中医药发展的年轻人员,要给他们很好的机会去外地学习,多参加有关中医药发展的学术交流。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医中药方面有所造诣和创新。另外,本医院有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可以以师带徒的方式传帮接代。这样中医中药的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很快的提高,老百姓也从中得到很大的实惠和对医院高度评价。

2 建立完善设施和中医中药管理体系

在国家大力加强中医中药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中医药医疗管理体系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有几个有着中医专科特色的疑难杂症科室。比如糖尿病,内分泌,老年痴呆症等,用中医中药治疗能够取得现代医药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完善的药房配套设施是一个医院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中药的品种是否齐全,药物的炮制方法,和药剂人员的调剂工作是否准确都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疗效。另外,建立一个中西医结合病房是必要的。作为县级医院不一定要建纯中医特色的病房。中西医结合是发展祖医学的主要方向,盲目的追求形式主义也起不到应有的效益。比如现代高科技手段从中药中提炼出很多中成药制剂疗效就非常好,而且药物的副作用少,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节约病人的看病成本。完整的中西医病历的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病人的药物疗效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中医药发展意见范文第5篇

(一)学科发展模式雷同,特色优势不够突出

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多数的资源都安排给中医药学科,建立了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扩展到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当中,最后才衍生出农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所以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中,管理学科所受到的重视远远不足,很多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却忽略了学科特色的形成。就中医药院校的学科总体情况来看,中医药学科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但因为研究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也导致学科特色没有得到良好展现,管理学科的又是得不到展现。

(二)学科资源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因为其发展还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等教学资源建设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般而言,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专业教师的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较多管理学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都会选择财经类院校或一些综合类院校就业,很少有管理类人才愿意直接到中医药院校就职,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资源的发展难度。

(三)专业建设基础薄弱

现如今,很多综合类大学的管理学专业已经有了较多的进展,因其起步时间较早,又有较多优秀的经验借鉴,所以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则因为其起步时间较晚,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不能与其它管理学专业进行抗衡,所以其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模式逐渐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更是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学科建设模式,整体而言,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有充足的创新意识,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策略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智库组织平台。这一平台要主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探索相关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选择,为政府和相关的社会组织提供稳定的人才资源。

(二)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针对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对于相关管理学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以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组建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中医药院校管理者要更加严格地遴选、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明确学科带头人在中医药管理学科方向的重要责任。完善学校学科管理结构,注重师资团队年龄的结构化和稳定性,实现学科背景的多样性。

(三)凝练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资源

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会严格根据相关的管理学科发展需要,凝练学科方向,实现管理学和中医药学的紧密结合,围绕中医药管理学的方向,加大重大项目的主动设计。同时要根据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相关特点进行布局,合理规划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加强研究机构等相关建设,给予相关学科配置相应资源,充分发挥研究学科阵地的重要优势,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