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教育的途径

社会教育的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教育的途径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礼仪教育 途径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提出之后,我国便朝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着。“和谐社会”随之也成为了一种切合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国情、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巨大社会变迁新需求的社会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任务,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和谐社会是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在这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应是最基本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礼仪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和谐人际关系、和谐集体乃至社会的人类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缺少礼仪,人与人之间就很难和谐相处,难以保持平衡。它的外显形式可以是人们言语方面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还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讲文明,懂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到集体的精神面貌以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些人忙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无暇顾及精神领域的自我完善。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出现了“礼仪危机"。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导致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行为上放荡不羁,语言粗俗不堪,自私冷漠,我行我素,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甚至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中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中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当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人要生存,就不能置身于社会交际之上。学习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社交礼仪规

范、知识及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他们就能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不健康问题己成为教育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究

其原因,主要是当个人理想和现实情况、个人需要与实际条件出现矛盾时,理智、

情感或心理无法平衡和协调,自我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试,容易走向极端。尊重和友情、宽容和理解、关心和爱护是缓解其心理压力、排解其孤独苦闷、减少其内心矛盾冲突的良药。”

(二)培养高尚品味,建立文明形象的需要。

礼仪塑造形象,形象体现教养。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知识训练,所以在行为举止、个人仪表风度、礼仪规范、接人待物等方面力不从心。通过礼仪培训,掌握社交活动的礼仪规范,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个人修养品位,塑造良好的气质风度,更好的展示个人的魅力。优雅的举止、

从容的态度、风趣的言语、优良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现代社会,形象是金。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持良好的组织形象以及员工的个人形象,只有时时处处讲礼仪,才能塑造出有品位的职业形象,只有遵循礼仪规范,才能保持和密切与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合作。礼仪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展示职业风采。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能成为其道德水准和工作能力的判定标准,但却会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和看法产生较大的影响。个人礼仪、应聘礼仪、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等礼仪的掌握,,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

(四)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言表达思想,

行为体现道德,形象反映素质,素质表现教养。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公民良好素质的标志。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

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使他们切实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三、施当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在实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关键因素

学校礼仪教育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也具有一套便捷的可操作、可调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可取得独特的教育效果。其中,教学是一项最直接、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传授学生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建构学生礼仪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国内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学对礼仪素质培养的突出作用;教育实践也证明了教学途径的独特功效。首先,通过礼仪课程教学,教师可向学生直接“灌输”礼仪知识和规范,为其礼仪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和礼仪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礼仪课程包含礼仪理论知识、礼仪规范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礼仪、礼貌和礼节问题,而且还可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善恶观念和礼仪规范。在此基础上,学生方可形成良好的礼仪意识和文明习惯。其次,教师通过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进而为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工具。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各学门课程本也包含有较丰富的礼

仪文化思想,在教学中,通过挖掘各门学科的礼仪因素,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最后,由于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因而师生交流、同学协作的机会和场合较多,这也可以培养和形成师生交往、同学间交往的基本礼仪行为习惯,进而生成社会交往所应具备的礼仪素质,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校具有优良的礼仪教育环境,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的环境、气氛也影响着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学校的教学组织环境,包括课堂秩序、学习风气、生活条件、校园文化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方向上的正确性、范围上的广泛性和作用上的持久性。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家庭和社会礼仪教育不可具备的。其次,一些非正式团体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师生在课题内外的个人关系、同学间的老乡会、兴趣活动小组等。因为这些团体和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个性倾向性建立起来的。它们对学生言行举止、交往方式、礼仪素质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学校通过制定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引导、鼓励和规范,使这些非正规团体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基础地位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品行萌芽于童年时期,长成于少年时期,定型于青年时期,良好的品行大多是在幼年和童年时期建立起来的。作为人生起点的家庭和家庭教育,对于个体进入社会角色具有起始定势作用。在家庭中进行礼仪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个体形成和发展礼仪素质的基础。

在家庭礼仪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身教”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言行,发挥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可通过多读书、参加礼仪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素质。另外,还要避免在家庭教育中执行“双重标准”,也就是家长在要求孩子规范言行的同时自己却不修边幅、散漫随意、出言粗俗。这样做不但难以实现家庭礼仪教育的目标,而且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甚至出现道德虚伪。

(三)重视社会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依托作用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社会教育相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而言,是一种更广义的教育,是除二者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的统称,主要指各级社会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传播媒体、社会舆论习俗、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作用。社会教育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关键性指标,同时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教育形态。它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礼仪素质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有利于巩固学校和家庭礼仪教育的效果。学校和家庭的礼仪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从礼仪素质形成、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在学校所接受的礼仪教育,还是在家庭所受到的礼仪文化熏陶,要固化为个人的礼仪素质,都离不开社会的作用。如果社会礼仪环境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相互冲突,那么,学生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所受到的正面影响就会被大大削弱,很难积淀为社会所要求的文明礼仪素质,甚至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四)不可忽略网络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拓展功能

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现实交往也构成一定的威胁。网络交往是借助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间接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得外部力量难以对网民行为形成有效的外在约束。由于网民行为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容易出现网民的网上行为失范,或者产生网络与现实中的双重人格,甚至出现虚假交往、网络欺诈等行为和现象。同时,网络交往中虚拟化的交往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 交往,加剧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并影响到现实环境中的交往行为,引起现实社会的信任危机。也有人过分沉溺于虚拟世界,不愿直面现实,与现实生活日益疏离,进而造成现实社会的人情日益淡漠。

网络礼仪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网络礼仪是网民个体

在网络社区生活并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准则,为此,深入开展网络礼仪教育,必然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网络礼仪教育,可以强化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使之不断调节外在行为和内心世界,以适应网络交往的需要。教育学生网上网下行为一致,可以减少“双重人格”的困扰,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总之,在当代中国,深入开展青少年礼仪教育,既有现实必要性、历史必然性,又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从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看,由于青少年礼仪教育长期缺位,不但引起道德滑坡,而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竞争力提升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深入开展青少年礼仪教育,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途径,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I.王艳珍,卢小平,刘瑞. 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12).

2.高琼.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

3.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6).

4 Wang Rui.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J]. science studies. 2008, (7).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第2篇

(一)社会流动及其合理性的判定

社会流动,指的是社会等级或阶层的变化,具体指个体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向另一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转变,指在社会结构的范围内,人们在社会阶层中所处地位、职业上的升降与变换。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体社会地位的变更,也表现在个体社会角色的转换。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及与此相连的社会地位总是与职业密切相关,因而社会流动便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各种职业位置之间的变动。合理的社会流动应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和基于个体能力及业绩基础上公正、公平的流动。一般认为,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社会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和谐、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则应促进其天赋潜质的充分发展和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向上流动不受其出身、经济地位低微的制约。

(二)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双向关系

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横向流动加速并普遍化,纵向流动的动力日趋强烈,其标准也偏重个人的自致作用,因而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1.社会流动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社会流动对教育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首先,社会流动的程度影响着教育的功能变化。传统社会由于缺少社会流动,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文化和象征身份;现代社会由于流动程度较高,教育的经济功能的选择功能较为突出。其二,社会流动的方式影响着教育的模式。由于竞争性流动促使个人经过努力而获得英才地位,在教育目标上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去向上流动,课程便有综合性和多选修的特点,训练学生不畏失败和创新精神,分化学生也较迟。赞流动提倡英才教育目标,早期分化培养,课程性质大相径庭,训练学生各得其所的意识和能力。其三,社会流动的趋势影响教育改革和教育结构。现代社会的流动趋势是水平流动普遍化、纵向流动上倾化、竞争性流动占主导地位,所以教育改革要根据社会结构的需要来选择和分配人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还要调整教育结构去适应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民主化的要求。第四,社会流动还通过影响价值观而对教育思想、教育愿望和个人成就动机产生影响。现代社会流动性大,对名利的追求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的功用性价值由此被抬高,教育思想偏重于个人本位,学习动机多源于对较高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追求。

2.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社会学家哈维格斯特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将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人们越来越相信,高速率的社会流动,尤其是通过教育的社会流动,将减少贫穷阶层儿童中的英才浪费,并使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活动效率更高。

教育还是促进社会职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各种职业对于就业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也水涨船高,雇主通过教育这一标准来选择雇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柯林斯的“1938—1947年度美国的全国性调查”和“1967年圣弗兰西斯科地区的调查”表明:职业结构在教育系统内已被设计好了。川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也影响着社会流动的形式。正是由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社会才由传统的过去走向开放的现代,才出现竞争性的社会流动和规模较大的水平流动。随着我国“和谐社会”战略和“工业返哺农业”行动的实施,各阶层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经济收入差别正逐渐缩小,阶层之间的主要差别将是消费形式和休闲方式,而这两者受教育的影响较大。转贴于

二、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策略和途径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要求,有利于贫穷落后地区的儿童充分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实现向上流动提供支持和保障,从源头上确保了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功能的实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实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并不如人意。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重点校与非重点之间、强势与弱势群体之间,教育存在着事实上的巨大不平等。为此:(1)改变投资结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比重,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将投资重点放在落后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促进硬件设施的均衡配置。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挥优势资源的“积聚效益”。(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从软件上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鼓励优秀教师到落后、农村地区任教,提高他们待遇;建立城乡、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帮扶机制”等。(3)消除歧视,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机制。消除对农村儿童、残障儿童、学困生的歧视,给予他们学习生活及心理上的特别关照。(4)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度。考核评估学校不搞一刀切,示范校、薄弱校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薄弱学校只要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同样可以评优。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必须重新定位,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薄弱学校”作为评价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刚性指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始终面临数量和质量冲突的困扰。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纠正对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错解和误读,尽力戒除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大众化任务;其次,按照“侧重于高等教育结构和特性的变化”原则,结合我国现实国情,逐步限制现有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建立一批高职高专和民办院校,开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新路径及外部扩张方式。谢作栩、王伟宜主持的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以“辈出率”为参数,研究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因而,大力发展和建设外部扩张中的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在当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进行合理的教育合流和分流

我国初等教育已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法定年限的作为社会公民的基础识字教育,这是教育起始阶段的大合流。

普通高中应摒弃“高考是唯一目的”的服务理念。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支持和干预力度,在普通高中阶段实施教育分流:一部分为高考做准备,另一部分为就业做准备。这样,一方面缓解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合理流动。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第3篇

一、青海牧区的人口、地域特点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在高原范围内。与甘肃、四川、、新疆接壤。全省东西长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3,居全国第四位。全省辖地级市1个,行政专署一个,民族自治州6个,共48个县、市、行委。其中6个民族自治州的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16%。全省有草原面积54674.1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0.46%,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2.7%[1]。

综合青海省情,牧区的地域特点可以概括为“大、小、多、少、穷、富、高、低”8个字。“大”就是地域面积大,但沙漠、戈壁、寒漠等占全省总面积的38.47%,草地占50.46%,水面占2.2%,耕地占0.81%,林地占0.35%[1]。可见土地的可利用率低于全国水平;“小”就是经济总量小,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为706亿元人民币,仅高于列全国倒数第二位[2];“多”就是民族成分多,在全国56个民族中,青海有43个,且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2.8%,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突出;“少”就是人口数量少,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13的青海省[1],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41%,平均每平方公里6.77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4.69%,且青海省内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2]。此外,文盲人口比例偏大,科技人才短缺,制约了青海经济的发展;“穷”就是财政穷,尤其是各州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几乎所有的州县都要吃财政补贴,2007人均GDP12809元,全国人均GDP为2280美元,比全国低21%[3],到2007年,全省54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共计104万人,绝对贫困人口54万[6]; “富”就是资源丰富,具有远大开发前景,尤其在某些矿产和水利等方面较为突出,人均资源储置潜在价值居全国首位,达到375万元[2],此外我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适宜放牧各类牲畜;“高”就是自然经济的比重高,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低”就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广大牧区较多地残留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遗迹,人们逐水草而居,生产力水平极低,生活十分贫困。

从青海牧区的上述地域特征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要发展,教育须先行,然而面对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就必须制定正确的适合省情的经济、教育发展战略,是加快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青海牧区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青海牧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青海牧区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综合全国教育发展现状,青海牧区的教育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教育薄弱、升学率低。由于历史原因,青海牧区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仍停留在极不平衡的低水平上,从全省基础教育普及情况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测算出,青海纯牧区小学入学率为80.03%,牧区教育表现出基础教育薄弱、入学率、升学率偏低。并且存在着牧区间基础教育发展的显著差异。

二是牧区教育起点低,发展速度缓慢。相对于发达省市区以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青海牧区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人口总体素质仍然停留在不平衡的低水平上,文化、智力提高幅度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尤其是低文化层次的人口多,文盲人口比例偏大,科技人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5岁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者仅占总人口的2.6%;而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者达93万多人,尤其是在15~49岁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高达59万多人,尤其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速度仍不能同步。此外,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学历结构也不合理,因此,青海牧区的教育发展起点较低,速度缓慢。

三是宗教与现代化存在对立因素。我省世居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群众信仰宗教,藏族、土族、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青海牧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海牧区的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宗教与教育争学生、争生源。在信教的农牧民中存在着三教分流的情况,即宗教、受教育和不受教育三种观念的影响,使得青海牧区普遍存在升学率、巩固率偏低的情况。宗教与现代化的冲突,即宗教对现代化的排斥,也影响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效果。

四是青海牧区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上历史、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牧区教育中师资队伍水平较低,学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全省来看,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在高中以下(含高中)的比例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21%[2],牧区的情况就更加严重。此外,牧区教师流失也较为严重。

五是青海牧区教育经费少,教育技术装备落后。青海预算内教育拔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列倒数第一位,加上财政收入水平和总量较低,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尤其在青海牧区,地域广大,人口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教育经费的使用分散,损耗严重,学校规模效率低下。从教育经费绝对数看,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就教育技术装备情况来看,牧区各级各类学校设施、实验、图书情况均达标的极少,教育技术装备情况非常落后。

三、青海牧区发展远程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实施远程教育是促进青海牧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的研究开发人员,为青海牧区实施远程教育奠定了政策环境和软硬件基础。因此,远程教育是青海牧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1.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

青海牧区的人口构成中,少数民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以藏族为主,由于历史和风俗等原因,他们的生活习俗具有游牧和生活居所不固定两大特点,加上地广人稀,都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效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选择哪种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最优的效果是牧区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5]。基于农牧民的生活习俗,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实施远程教学的模式,结合我省牧区的实际,确定出多种模式相互结合和补充作为青海牧区实施远程教学的模式选择。

一是建立在原始的远程学习模式基础上的独立学习者模式。这种模式的效果取决于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程度、良好的学习技巧和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料,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较高的自律能力。

二是老师指导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但同时要求学生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交流往往是制度化的,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支持及适当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导的程度因学生的年级而异。

三是家长指导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应该完成什么任务,教师负责提供教学材料,而家长则承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保持联系。

四是小组交流模式。教师通常设定一个主题或演示、讨论,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师通过谈话进行指导,并对总结、澄清、支持、解释和拓展主题讨论内容等进行干预。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上述四种模式,在牧区远程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和需求设计的,同时,也是考虑到远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实时传输、下载以及对学习资源中心的利用。在牧区具体的教学中,还应将上述模式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发挥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同步建设,充分发挥牧区远程教育的利用效率

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三件”建设不同步,即建库、建网、建人不同步。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潜件(指师资队伍建设和理论方法、模式等)是目前远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4]。结果导致“有枪无弹”,效益不高。因此,在建网,重视硬件的基础下,必须强调教学软件资源的研制。有了高质量的、丰富的教学课件资源,才能切实提高远程教育网络的利用效率。此外,牧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也是制约远程教育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是最科学的选择,也是牧区远程教育的一大职能。

3.校际合作,实现牧区远程教育资源的互补

远程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教育资源,并用远程手段为更多的人所共享。基于青海牧区地广人稀、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教育资源分散,因此,集中青海牧区某一范围内学校的各种资源,设立以县、市为中心的“学习资源中心”和乡镇为中心的“资源站点”,集中人力、财力,不断改善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和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地区间和校际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将发达地区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优秀的信息源借鉴、应用于我省的教育发展中去。

4.加强研究,促进牧区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开展牧区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的远程教育研究,开展牧区校外远程教学效果研究,开展改革牧区远程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和适合青海牧区发展的软硬件研究,都会对促进牧区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更好地适应青海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 超前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社会化

过去的教育是学校的专利,而现在的教育已成为社会共同的事业,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支柱产业。个人与家庭将教育看作未来最好的投资,国家和社会将教育看成提高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和社会安定的基础。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要想赶上发达地区并真正达到共同发展,就必须也必然要加强远程教育的实施与落实,把促进民族地区综合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普及到社会每一角落,通过远程教育拉动当地教育本身的发展,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张忠孝,青海地理[M],西宁青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第一版:1,241-223。

[2]年鉴社《青海统计年鉴 2007》,2007年7月,中国统计局出版社,68,110,239,440.

[3] blog.省略。

[4] 金东海,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2第一版:26-27。

[5] 刘忠,对青海牧区发展远程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图书馆 大学生 信息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由于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正处于向成熟转型的时期,还具有思想偏激、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外界诱因影响的特点。所以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给广大大学生带来的许多负面的影响和冲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 信息伦理教育

信息伦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基于公民生活的信息伦理智慧;信息伦理教育不只要传授信息伦理规范,而且要引入媒介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信息伦理教育应从“目的论”视角强化“道德灌输”,从“方法论”视角批判“道德灌输”;信息伦理教育需要克服“信息代沟”所造成的教育困境;信息伦理既是道德义务又是道德权利,所以信息伦理教育中的性别针对性是实现信息正义的必需。①

2 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危机的原因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逐渐转向成人的特殊时期,在价值观念没有真正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网络社会的生活,这一特殊的成长背景使他们必然成为未来网络世界的中流抵柱,但是我们知道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期,而大学生自身又极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强、自制力不足、实践经验少,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道德规则的差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构建,网络受到大众青睐,很大程度上是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边界、没有设置种种障碍的社会,那里实现了人人平等的伟大梦想。因此,大学生蔑视一切既定的权威,一切限制,在网络空间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来铸造一个没有既定秩序,没有权威,人人平等、自由,资源全球流动共享的公平社会。

大学生常常在这些方面为所欲为。这一“公平社会”的蓝图,一方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会将大学生推向、反人类、反主流文化、反传统约束的边缘。在网络社会中,那些技术高超的、成功侵人防卫森严站点的往往被众人尊重和推祟。这些都强烈刺激大学生争做网络世界的先行者,在斗志斗勇的智力挑战中提高技术,并有可能会造就出一批脱离社会、迷失方向,为了寻求挑战而不择手段,对国家、社会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有潜在而又巨大威胁,比如,窃取他人密码、非法传播病毒、侵犯他人隐私等。另外,网络中虚拟的交流和游戏使大学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由于长期沉醉于封闭的环境中,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孤独和自我中心主义。

3 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

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应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等。

信息伦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信息伦理价值观问题。如果一个大学生缺乏道德规范的认识,以及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就不可能用这种规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解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通过运用信息伦理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和荣辱,从而把它转化为自身的信息伦理品德。

信息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应针对大学生的信息伦理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信息伦理认知是指对伦理知识进行判断、知觉和思维的过程。信息伦理情感是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荣誊感等。信息伦理意志是教育大学生必须具有独立性、果断性、持久性和自制力等。信息伦理行为是大学生信息伦理品质的外在表现。重视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必须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使其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保障学生的信息伦理品德按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另外,伦理教育与学校其他多渠道教育形成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才能构成一个立体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效。

4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途径

4.1 开设信息伦理教育选修课

国外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课程,那么作为大众知识传播媒体的图书馆,应该率先担当起这个重任,因为图书馆有专业的信息服务工作者,在长期的信息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相关信息伦理问题的经验,与善于贯穿理论知识的教师相比,更加关注大学的平时的信息现实生活,通过实践来教育大学生的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校领导应该全力以赴支持图书馆开设信息伦理教育选修课。

4.2 将信息伦理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

信息伦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图书馆除了开设信息伦理教育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把信息伦理教育融入到其他的学科教学中,以此培养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图书馆应该配合其他学科的教师(如,经济学、法学、教育等),将信息伦理道德相关内容渗透到这些专业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信息伦理教育。

4.3 把信息伦理教育渗透到日常管理中

高校图书馆应把信息伦理教育渗透到日常管理中。大学生每天在图书馆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图书馆了如指掌。如果发现大学生因信息伦理道德问题而行为失范,馆员不能简单了事,漠然处之,更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及时制止,通过一对一教育,唤醒他们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重新树立道德信念。这种能随时开展的信息伦理教育,针对性强,更直接、更高效。

4.4 开展相关信息伦理教育各项活动

图书馆应该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相关信息伦理道德的活动,比如辩论赛、主题演讲、程序设计大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和良好品德,激发他们注重信息伦理的自我培养。

4.5 开展大学生信息伦理短期培训

为了重视对大学生的信息伦理教育,营造信息伦理教育的氛围,开展短期培训是对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有效补充。与信息伦理教育课相比,短期培训更加重视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选取一个相关信息伦理的主题,和大学生面对面地对话和讨论,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息伦理问题。

2011年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项目“大学生信息伦理量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053)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乡镇小学;教学途径;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生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德育以及全面发展的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新课改后,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但是农村乡镇小学中却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转变农村乡镇小学这一教学现状,我们深入探讨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1、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重视度

要想大力加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使该课程能够进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农村乡镇小学需要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成为学习中的朋友,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小学生平等自由的交流和沟通。当学生们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难处,老师要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困难,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面对一些困难时,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的逃避,要勇敢面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多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亲身体验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生有着善良正确的道德观,但在生活中可能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使得小学生内心产生极大地困惑和矛盾。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跟小学生讲道理、说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具体实践中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只有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予以充分重视,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强大的内生动力,从而更好的推动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2、与农村乡镇小学的实际相结合 突出德育教学特色

2.1、加强爱农村、爱劳动教育

我们要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爱农村、爱劳动的理念融入到课本知识中。举例来说,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篇文章时,我们采用类比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让学生针对参与劳动的感受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农村的品德。

2.2、加强农业科技教育

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品德与生活》的课本知识,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度。比如在上《春天的种植》这一课时,要在备课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是关于农事生产的相关知识,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农技知识的教育,并组织学生围绕“种子发芽”进行课堂大讨论,结合相关事例对学生们的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积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3、晓之以理与导之以行相配合进行德育教学

《品德与社会(生活)》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各种道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行动起来。比如在学习《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节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对待残疾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将优良的品德落实到位。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帮人助人的良好品质。

3、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开展德育教学

农村乡镇小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明理激情导行模式的教学途径,该模式主要以传统讲解模式为基础不断演化出来,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中较为适用。明理激情导行模式主要以教师作为主导,并通过直观展示、课堂讲解、阅读课本以及行为评价、情感激发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理解和掌握,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比如在学习《我送老师一支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真实体验,表达自己对教师自己的情感等,再让学生表达自己心中的老师,从而实现学生与老师情感上达到的共鸣,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行为爱戴和尊敬老师,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结语

农村乡镇小学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中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不断进行改进和弥补,使得农村乡镇小学的德育建设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