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第1篇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二者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才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在界定两大产业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

所谓的旅游产业其实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的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一个行业,这种行业又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无形贸易。与之相对的是文化产业,由于各国对文化产业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现阶段,我们通常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所下的定义当作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其实是指以工业标准为依据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化产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行业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旅游资源。所以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现阶段,国际市场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不约而同的走向了逐步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融合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延伸性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性融合模式。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是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这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够实现两大产业的共赢。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可以像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延伸,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也可以像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方向延伸。

(二)整合型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解体旅游产业同文化产业的价值量,然后将解体的两大产业链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整合型产业。众所周知的整合型产业链包括世博园、园博园等等。

(三)渗透性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或是将旅游产业价值链当中的一个环节,逐步渗透到对方的价值链环节当中去,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例如,大家熟知的动漫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其实就是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除此之外,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还包括产业渗透模式等等。

如果我们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延伸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受政府的支持,且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很容易实现,在这三者里面,最难以实现的就是渗透型产业模式。难度适中的是整合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各地区在进行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与发展。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技术融合。想要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以技术为基础,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从而实现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技术的改变。所以说,实现技术融合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资源开发技术是旅游产业的技术,而文化产品创作则是文化产业的技术,因此,若想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是实现资源开发技术与文化产品创造有机融合,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资源融合。文化产业的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合性。例如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一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就分别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这两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在实现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还应当实现资源有效的融合。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效融合文化产业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才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

(三)市场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新颖时代的文化产业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因此,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整合市场资源,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的品牌来实现,通过市场融合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四)企业融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技术、资源等相关方面的综合体现。正因如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应当以市场为其融合与发展的载体。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那,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具有文化产业的特点,另一反面也兼具旅游产业的优势。这些优秀企业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森林旅游;产业;意义;措施

当前,人们的工作量都较大,众多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自然向往的心情十分强烈。所以森林旅游产业开始被重视起来,其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充分的利用森林特殊的功能性,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其身心都得以调节和恢复,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生活当中。这是一分非常有朝气和前景的产业,同时对于林业来讲,其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的达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也为林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 森林旅游的概述

森林旅游属于生态旅游的一种,通过对森林资源直接或是间接的利用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不以天然林和人工林为区别,主要依托于森林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而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愉快体验为主。其不仅使森林风景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的优化,以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及责任感的旅游活动为主。旅游者通过森林旅游不仅可以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同时也能陶冶其情操,使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达到一定的满足。同时进行森林旅游还具有以下特征:

1.1 森林资源丰富多样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呈多样分布,所以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也有很大的不同,景观的丰富性使各种树种,奇花异草地形态各异,同时我国还自然形成的峡谷风光、奇山怪石、瀑布、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使森林资源丰富多彩。

1.2 旅游活动类型多样

森林资源丰富,如各种动植物、负离子空气、气候、无污染的水资源和空气、宁静的环境等都可以用来开发旅游资源,如有关的健康场所及游乐场所等,可以充分的利用森林资源开发各种留览、观光、休憩、娱乐、疗养、环保及科研等多种旅游功能。

1.3 分布地域广泛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较广,无论森林资源地处于山地、平原还是高原,只要是有森林存在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森林旅游的开发,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林场、郊野公园等,都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

2 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发展速度非常快的行业之一,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各国,其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具有非常好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具有非常有潜力的发展空间,所以当前生态旅游对于渴望回归大自然的人们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对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森林中有大量的树木,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对风沙有阻挡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调节小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森林的生态功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森林的空气中含着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以有效的保证空气的质量。同时森林中有大量的植被,某些植被所产生的香气,可以起到杀菌治病的效果,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及气管炎等都有防治的功效。目前城市人口大量的拥入,使城市人口密集不断的增加,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使每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都有着较严重的压抑感,所以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2.1 森林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其中城市人口占很大一部分,目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口都是森林旅游业的潜在客源,所以森林旅游这个市场是十分巨大的,另外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也是当前我国森林旅游业需要着重进行的一件事。

2.2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森林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还实现了经济效益,而这部分资金可以为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建设维护资金,从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所以在森林旅游的年收入中必须确定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保护、研究、监测、培训和示范管理工作。

2.3 有利于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支持

开展森林旅游可为林区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外来游客还带来新的社会、经济、科技、市场等信息,促进林区群众意识的开放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把林业社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伐木的不可持续型转变为实现森林多功能价值的可持续型。森林旅游还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教育、科学、考察、卫生保健、环境教育、旅游观光上的应有功能,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知识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惜,激发他们对自然由衷的热爱,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

3 开发森林旅游产业的具体措施

3.1 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大森林旅游业的投入

森林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第三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由于森林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产业,资本的投入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加强森林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用于森林旅游的对外促销、总体形象树立、基本建设。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发展森林旅游业,因为地方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重要的推动者。森林旅游单位也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进行资产评估的前提下,通过有限度的经营权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来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

3.2 加强法律建设,强化行业管理

森林旅游行业管理应当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法律法规是管理的依据,是为森林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的有利保障。规范森林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森林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强行业管理,应建立森林公园等级平定制度。

3.3 加强宣传,作好森林旅游规划

在我国当前森林旅游才刚刚开始起步,所以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及森林旅游企业的紧密配合,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宣传,从而使森林旅游的市场有效的培育起来。合理规划森林公园各功能区既是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开展森林旅游必须坚持景区内旅游、景区外服务的原则。并以高质量、高标准、优质服务及特色突出的森林旅游产品来吸引国际旅游市场的旅游者,使森林旅游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俞晖.21世纪中国森林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森林旅游经济,2001.

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第3篇

一、绵竹年画发展背景及现况

我国所说的绵竹年画又被称为木版年画。其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特点绵竹而得名的。在绵竹,其主要有出产以绵竹为首的25种可造纸的竹子。并且绵竹年画与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以及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被称为我国的“年画四大家”,并且已经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四川三宝”以及“绵竹三绝”的美称,绵竹年画可以说是民间艺术画师智慧的结晶,主要体现了四川巴蜀地区人民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思想情感以及古老的民间风尚。

早在《山海经》上就有记载,在东海度的朔山上,有一棵枝丫一直向东南方延伸,直伸向鬼门的、弯曲伸展三千里外的大桃树。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为了能够保证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二位神将就用苇索把害人的恶鬼紧紧捆住,并且把恶鬼拿去给老虎当食物。为了表示人们的感激之情,自周代的时候人们就把二位神将的画像画在桃木板上并且挂在大门的两边进行驱邪,同时来祈求福分。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在唐代的时候又出现了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并且随后又出现了很多的门神,直等到宋代的时候,人们开始以木版印出轮廓,然后再对其进行颜色的填充,由此,木版年画逐渐的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开来。

自2001年春节以来,我国政府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的“春节”,而且在2007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以绵竹木刻年画为题材的特殊的邮票。而绵竹是在农历的十二月,地方的人大会议决定绵竹新年的一天,并且使其成为绵竹当地的节日。目前绵竹县,其年画加工车间的图片就已经超过300,而且从事的专业的年画技术人员就有1000多人,年产量超过1200万图片,绵竹年画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销售,而且已经远销海外,被很多国家的人们所喜爱。

二、绵竹年画的艺术文化特征

(一)节奏自然,形神兼备

绵竹年画在技法上是通过木版印出轮廓线,然后再进行颜色的填充,以使其与之相应而成。绵竹年画在运用色相和色度方面善于使用蓝、黄、红以及绿等色彩,保证年画的颜色鲜明,并且简单明快。此外,绵竹年画还比较注重画的立体感与质感,其中比较有名的“填水脚”就是由艺人来自行决定的。但是“明展明挂”的画法则是按照花坊要求或者画辅进行的,在颜色上比较注重渐变色技巧,由此科学的构成了明暗与深浅分明的效果,以此有效的增加了年画的情趣以及节奏感。绵竹年画一起特有的天真、质朴以及磅礴的气势以及粗犷的生命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使其成为年画中的珍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二)绵竹年画绘画性强,线条古拙流畅

绵竹年画在绘制方面采用的风格是手工绘制与雕版印刷。首先线版要先要刻出轮廓,艺人在通过手工彩绘的方式,并坚持构图简练、对称等原则进行绘制,从而使年画的装饰意趣效果更佳。艺人将绘制过程称为“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线条是绵竹木版年画构图与造型的基本手段,线条的节奏感要强,并需要遵循流畅、简练、刚柔结合、疏密有致,确保年画传神又立形。造型要具备变形、夸张、象征、寓意等特点,从而达到的效果更佳的活泼诙谐。同时需要秉持“铁线褶子要挺直,流水褶子要活套” ,在静态与动感的艺术处理时,通过用线一伸一曲的变化,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赋予到整个画面当中。

三、绵竹年画村开发模式及优势探讨

(一)农家乐发展模式

农家乐发展模式主要是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以及餐饮通过自家庭院提供给游客,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近郊旅游形式。年画村主要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场品,包括孝泉牛肉、绵竹传统年画等来创造经济效益,也有很多游客因此被吸引。

(二)传统文化配合灾后重建景区参观

在我国有四大年画,其中就有绵竹年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存留下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年画村几乎每家都有年画,并在年画村还居住着很多年画技人。年画村大多是川西居民特色的建筑形式,在政府近些年来的大力支持下,将三国故事、孝文化、抗震事迹等通过年画上墙的方式充分的体现出来,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在5.12地震中,年画村作为重灾区,绵竹市对此高度重视,在灾后迅速的开展了重建工作,同时也大量改造了年画村的卫生条件以及生活设施,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政府的牵头下重新规划和建造了村内房屋,并且房屋都是具有川西特色。此外还建设了年画博物馆,对街道进行了绿化,成立了专门的景区管理办公室,为游客旅游提供服务。

(三)把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与公司结合,进行现代化包装

政府通过对相关公司进行引进,通过公司的方式培训人员,促进观光旅游的大力发展,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在生活当中,形成互动发展新模式,形成年画村自己的特色品牌。

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休闲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195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仅有2520万人,旅游收入约21亿美元。此后,世界旅游产业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增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产业。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2010年旅游产业将吸引1.8万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12%,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旅游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国际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具有广泛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努力探零并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但目前国际旅游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这一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一般占世界旅游者总数的80%以上,如西班牙、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占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政府于2009年12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们国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旅游意愿也逐渐强烈。旅游作为城乡居民重要的休闲方式,正慢慢的由过去的快节奏性、走马观花性的旅游方式,转变成为一“动”―“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的休闲旅游方式。虽然休闲旅游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但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旅游业,使之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信阳市出山店水库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为依据,结合目前国际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休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我国休闲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始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闲暇时间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因此,假日经济、体验经济生气冲天,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商务旅游如火如荼,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精神生活得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的经济背景,休闲权将成为基本的社会需求,中国真正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我国现有城市600多座,城镇人口比重为36%,城市人口总数达4.68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目前,我国全年法定休假日已达114天,也就意味着对一个处在就业状态的中国成年人来说,全年有1/3以上的时间是休假日。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旅游,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生活必须,而休闲旅游则更具广阔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旅游产业更有向休闲旅游发展的前景。

三、案例分析及发展对策----结合《信阳市出山店水库风景区规划》为例

(一)项目背景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是豫南宜居城市,素来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出山店水库景区位于信阳市西北门户位置、淮河源头,是上风上水的宝地。水库南接国家级南湾湖风景区,距离信阳中心城区45公里,在都市区半小时旅游环带范围内;距离郑州、武汉均在2.5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规划区面积795.9平方公里,辖三镇三乡,淮河、游河在此区域交汇,规划区内另有多处水库,西南有群山叠嶂,绿化率高,自然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良好,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二)项目定位

出山店库区位于淮河(一条洪涝灾害频繁的河流)干流上游信阳市平桥区甘岸乡大埠口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2900km2。水库建成后对于控制上游山区洪水,提高下游河道防洪标准,同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此时特殊地点特殊要求下,这次规划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的各种旅游区规划比较完善的案例从中学习借鉴以及发展。规划充分结合了国内外的库区旅游开发以及文化旅游开发、历史文化开发、民族文化开发遗产文化结合现代休闲度假开发、古镇文化旅游开发、主题公园式文化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案例、慢城、慢生活休闲度假区开发案例,将信阳出山店水库风景区定位为“打造中原慢生活主题度假基地,建设信阳生态城乡休闲旅游新区”

(三)发展策略

作为中原区域休闲旅游胜地,在规划建设、项目策划过程中,以舒适性 (Comfortable)、 原真性 (Authenticticy)、安全性(Safe)、主题性(Themematic)、文化体验性(Cultural)、生态性(Ecological)为原则,以信阳、河南、乃至整个中原大地的文化、经济等现状为背景,对本景区进行发展策略研究。

1.环境容量

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对环境容量的不同应用和不同定义。在旅游规划中,环境容量通常被称为游憩容量(Recreation CC),是指某一旅游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游客使用,而不破坏环境或影响游客游憩体验的开发强度。环境容量传统计算方法为“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在规划中主要对旅游区生态容量和人工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确定旅游区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速度和强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

2.GIS技术

主要运用该技术进行场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分区,针对每个分区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

3.市场细分

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郑州、武汉均在出山店慢生活旅游区250公里范围内,是出山店景区的重要客源地;同时,随着京广高铁、明港机场等重大对外交通项目实施,出山店景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将北达京津、南至穗深、辐射全球。基于不同圈层客源市场需求和定位,出山店景区充分发挥其独特水文化、茶文化、淮河文化融合优势,大力发展淮河源生态旅游,全力提升以“中原茶文化”为精髓的养生与体验功能,积极培育商务度假、第二居所、国际论坛等高端市场,通过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的复合互动,将休闲市场范围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

4.土地功能分区

根据资源保护程度和可开发利用强度进行区域的划分,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将风景区划分为:

(1)游河慢城旅游服务区――亲水休闲度假:慢生活旅游小镇打造 。

(2)卧虎茶佛文化旅游区:――文化休闲度假: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树立茶佛文化地标。

(3)太阳坡休闲旅游区――运动体验、健康养生、亲水休闲度假:自然的景观打造,水世界,锁定高端市场、专项市场。

(4)古城生态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国际水准的生态旅游产品。

(5)吉湾现代田园旅游区――田园休闲度假:高品质的产品内涵,再造一种田园生活方式。

(6)平昌关花海旅游区――南北地理分界线、花卉

5.资源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般的资源评价体系仅对资源开发价值(或资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但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在本项目发展策略研中引入对资源敏感性的评价。资源的敏感性除了生态敏感性外,还有文化敏感性。将资源重要性评价结果和资源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上的叠加可以更好的对资源的可利用性加以判断。

6.利益主体分析

由于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保护区及区域振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它的合理运用与科学管理涉及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行政部门及研究者等利益主体的最佳配合,因此,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框架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每一个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寻找尽可能使得他们满足的最佳解决方案。

7.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

旅游地产开发需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优化并发挥生态风景资源优势,这也是旅游景区地产升值的法宝,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开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能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当地环境因子循环,并且不降低旅游者旅游品质。合理规划、开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对于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提高景区地产价值是非常有效的。

四、休闲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反思

(一)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休闲旅游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笔者认为目前对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三大观念误区:(1)“旅游产业即无烟产业”;(2)“旅游产业是低投入、高产出产业”;(3)“旅游产业为无资源耗竭型产业”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无节制地开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忽视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固有价值,从而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旅游生态环境的污染,最终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旅游产业受制于资金短缺问题的困扰

与传统旅游产业相比,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在优势还远没有充分释放出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旅游经济规模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出山店水库的规划建设由于投资较大,经历了两次开工建设、两次停工的波折过程。直至1999年,省水利厅将兴建出山店水库的前期工作列入河南省“十五”水利建设规划,并经省人大批准通过。

(三)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休闲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价不符”的现象。

(四)休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跟不上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

1.交通瓶颈的制约:特别是休闲旅游产业过份依赖于交通的发展,交通又经常合理地牵制着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2.休闲旅游景点缺乏规划: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缺乏创新,旅游景点处都是楼堂庙宇,游乐园之类,粗制滥造仿古景点,致使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不能融合在一起。

(五)休闲旅游产品不够丰富

目前休闲旅游项目以静态的生态元素展示为主,缺乏动态的娱乐型参与性旅游度假产品,不符合现代游客对参与性的节奏韵律要求,休闲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所创造的附加效益不高。非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另外,观光产品未能带动其它非观光型产品,未能开拓市场,不利于远期发展。

五、结论以及展望

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旅游产业将在推进标准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同时,强调特色化、民族性、个性化。只有旅游进入家庭,才真正表明旅游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实现旅游者的愿望,创造美好的旅游经历,保障旅游者的安全都离不开新技术,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各国旅游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所有产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能够体现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绿色运动”――“绿色饭店”、“生态旅游”等――成为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认清趋势,采取对策,充分利用华夏5000多年文明和多种地理优势,正确引导旅游产业的前进方向。中国的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远大的前景。

六、结束语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3]《旅游规划通则》;

[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6]《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

[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8]《出山店水库规划、移民规划》;

[9]《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旅游产业的发展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根据皖南旅游的优势与现状以及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探索了皖南旅游发展思路与布局,提出了发展低碳生态庄园等新概念,以及构思大黄山大旅游大品牌格局。

[关键词]资源优势;徽州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旅游;大黄山大旅游;世界级品牌旅游目的地

1 皖南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旅游市场分析

毗邻“长三角”,承接皖江开发地带,市场广阔。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1.2 旅游资源分析

皖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集群效应好,徽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不仅有天下第一黄山(同时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莲花佛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还有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体的太平湖;新安江两岸风光旖旎,齐云山与黄山南北向望。山水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皖南文化底蕴同样博大精深。区域内的古徽州区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明清之际,徽商崛起,更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代相传颂。新安书画、新安医学、徽派刻篆、徽派版画、徽派建筑以及徽戏、徽州文房四宝等,形成文化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也派生出灿若繁星的人文古迹。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区域内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1.3 存在问题不足

但是皖南旅游开发存在不少问题。现状是综合开发水平不高,如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上交通基础设施致使接待能力有限,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皖南旅游产业大发展受到阻碍。

2 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1 做大做强黄山品牌,发展大黄山大旅游格局

(1)首先扩大黄山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品牌营销。可以定期促进举办国际性旅游会议。如“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全球旅游创意研讨会”、“国际经济高峰论坛”等特种会议。邀请业内精英、国内外旅游专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CEO来参加,力求扩大黄山旅游大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宣传皖南旅游。

(2)每年举办“中国(黄山)慈善公益事业高峰论坛”。邀请著名的国际国内明星,慈善家,残疾人协会,红十字协会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来黄山讨论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难题。依靠他们的魅力宣传黄山,吸引各国媒体报道,也树立了黄山的公益形象。

(3)城市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全面更新升级。打造园林城市使游客来到黄山感到亲切、舒服、干净、整洁、绿化、古典、多元化但不乏国际视野。老的设施要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实现升级换代。这方面西安古城改造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2 区域内资源优化组合,品牌共铸,发展互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皖南旅游依托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和底蕴,并积极挖掘区域内佛、道、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旅游多元化。如与江西婺源共同开发徽州古镇游、乡村游,连同婺源整合古镇游路线,共同开发徽州文化区,实现共赢。再如开展红色旅游方面可与芜湖安庆池州方面资源重组,打造并推广宣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与实现沿江联动,共享发展。

2.3 品牌意识,以品牌经营为导向,注重大黄山旅游格局的整体形象维护

以“大美黄山,古徽新韵”制作大黄山大旅游宣传片,通过各种媒体播放宣传片。

首先,宣传片要开放富有情致,体现深厚徽文化。

其次,大黄山旅游走出去战略。根据各旅游市场国的情况来制作片子。亚洲欧美的政治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不同,宣传片也应考虑到。

最后,可向全球公选黄山旅游大使(形象代言人)。向全球发出公选的条件,最好是选拔性比赛,比赛的场地选在黄山或周边有潜力的自然风景区。

2.4 创新意识,发展创意旅游、特色旅游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1)如祁门县内牯牛降和安庆潜山县天柱山可依靠其“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并积极打造夏令营训练基地。依靠该地山水发展精品夏令营训练基地,开展促销,向全国的中小学发出邀请。但是开展之前必须有精心的组织和策划(确保创新,科技,绿色,人文,安全,放心)。

(2)太平湖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北距佛教圣地九华山南大门30千米,南距“国之瑰宝”黄山北大门3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的美称。可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会议旅游,滨水休闲游。

2.5 发展以“生态庄园”为主要模式的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幸福经济

生态庄园是以生态代替死态,以净化解毒代替污染中毒,以利他奉献来替代自私贪婪,以自然纯净美善的生态庄园代替人造污染的死态毒庄园。英国的罗森戴尔庄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根据城市人口众多,且马鞍山号称“南京后花园”,其地缘优势加上文化亲和力,可因地制宜发展这种生态庄园,发展低碳经济旅游,打造体验性乡村游基地,吸引长三角客源但打出的品牌依然是大黄山旅游品牌。

2.6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和高品质的服务无疑是最好的宣传广告。微笑服务,细心周到,对游客出现问题及时耐心的排查解决,让旅行成为心情之旅,自然之旅,和谐之旅。

2.7 打响打亮文化品牌,发展影视基地项目、名人故居游

(1)黟县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亿多美元,将建设一个融影视拍摄与制作、游览观光、文化考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展示、文化演艺及教学实习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基地。

(2)李鸿章、故居项目拟在原址处恢复仿造李家大祠堂、家庙、庭院、墓碑和故居等相关设施,总投资为4286万美元。

(3)紫蓬山动漫产业园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00亩,总投资约2857万美元。由研发制作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组成,集生产、经营和项目研发为一体,从事卡通动漫制作,电子音像制品制作等业务。

(4)赵朴初文化公园项目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总投资约2143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朴公树葬地项目已经完成。

(5)张恨水文化园项目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占地16.67公顷,总投资2143万美元,文化园主要分为陈展区和服务区,陈展区包括张恨水全身主体塑像、纪念馆、故居群(仿)、小说精品主要人物蜡像馆、诗联碑林、恨水聪明泉与心远亭、张恨水墓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