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教育的形式

社会教育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教育的形式

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社区教育的意义

(一)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

社会教育是广义的继续教育,支持社会教育的理念是“终生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而非在限定生命阶段的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社区教育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藩篱,在生活的区域继续开设课堂,把居民变成学生,并将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社会机构的人文教育“存量”资源,变为社会教育的“增量”资源,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效途径,是营造温馨家园和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需要

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一个良好的平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通过质量更好,满足自身需求的教育,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营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是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的需要

人的一生只有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落后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知识是不可穷尽的,以前那种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求足够的时机及场合“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地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发展社区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在新形势下基本生存能力的良好举措。

二、发展社区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健全社^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和发展区(县)、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开展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休闲文化教育。区(县)成立社区培训学院,主要承担特色教育;街道(乡镇)成立社区培训学校,因地制宜主要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居委会和行政村设立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居委会(村)居民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及学习活动。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完善和健全社区教育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集一点,个人出一点”。

(二)加大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水平

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坚持“互惠互利、服务社区、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工作,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学习需求。街道(乡镇)承担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社区学校的联系,不断健全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教育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发挥区(县)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等在社区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内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等各类公共设施向社区开放,大力促进社区内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为中小学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和劳动基地,实现社会、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内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区群众性学习、文体、艺术、休闲活动蓬勃开展。

(三)健全和优化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

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是区域社区教育管理、实施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参与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行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平台。三级网络体系的健全和优化包括三级网络的场所建设、专兼职人员配备、管理规范等。运用播放教学光盘、网络教学、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等网络教育手段。制定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标准,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等。

(四)创新社区教育形式

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通过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形式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城乡覆盖、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

(五)积极推动“互联网+社区教育”模式

“互联网+”实质是“互联网+行业”,如“互联网+传统购物”,出现了淘宝;“互联网+传统银行”,出现了支付宝;“互联网+打车”,出现了优步、滴滴打车软件等。“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模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求互联网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学习地点”“互联网+专业建设”“互联网+师资培养”等,营造和谐社区生态环境,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发展方向上,推动社区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员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建立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升社区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先进、高效和实用的社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省级社区教育教学资源中心,自主开发数字资源。社区教育院校要加快校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开发、引进网络课程、名师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打造网上学习平台,实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学习深度融合,并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广大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

(六)加强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

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成立社区教育咨询团队及研究中心,研究社区教育及组织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编写指导用书和培训教材,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谋求创新和突破,最大限度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决策和实践。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境外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间和地区间社区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利用媒体强化社区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及时推广发展社区教育较好地区的经验及做法,营造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项目和课题为抓手,开展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推动社区教育深入、持续发展,并提高层次和品位。

(七)加快社区教育立法建设

根《教育法》有关法规,社区教育也须制定相应法规,对社区教育院校的隶属关系、资金渠道、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学规模、课程设置、考核办法等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于2005年9月28日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终身教育的法规,成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典范。此后《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分别于2011年5月1日和2014年7月1日实施,以上省级《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出台对社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确保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制定和完善《社区教育工作条例》和《社区教育章程》等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结语

社区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是一项惠及长远、惠及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工作,是一项发展中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大胆探索,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提供社区教育成功经验和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文学.江西省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7.

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个体学习;系统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注重知识化和一体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科学化与人文化,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价值创造的关键是知识的生产率,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学习既是个人职业提升、实现价值的迫切需要,也是组织整体优化、培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和谐性的迫切需要。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1972年,《学会生存》特别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1990年,彼得・圣吉教授提出了塑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韦尔奇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一个最根本的核心所支配的,一个组织从所有源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以及迅速把这种学习转换成行动的做法――这是它最终的优势”。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由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是发展的必然。

关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很多文献、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为塑造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主要关注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路径问题,关注的是组织学习的问题,而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个体学习的管理模式却鲜有研究。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职业化队伍,塑造富有凝聚力的高效能社会,如何提高个体的学习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性,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是永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管理个体学习的系统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期望能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个体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个体与组织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支撑,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创造不竭的动力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体学习的基础作用分析

真正出色的组织能够使全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事实上,在各个层面中,个体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团队学习、组织学习是个体学习的系统整合,学习型社会则是学习的奋斗目标。Agris,Schon等指出,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没有个体学习,就谈不上学习型社会,更谈不上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在价值取向与整体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的前提下,从个体学习开始。

(二)个体学习的关键作用分析

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倍-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知识总量的1%。知识的爆炸和知识的老化几乎同步进行是知识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学习已成为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消除经验型组织、塑造学习型组织是努力的方向,学习必将成为必需品。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与IBM咨询集团合作,对全球的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面涉及26个国家的3000名执行官。调查表明,现代组织对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将学习和知识的创造作为明确的管理规则能够达到维持竞争优势和成功的目的。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新的工作、新的任务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个体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认识上还有差距,措施上还没落实,制度上还没健全,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全面提升。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升、技能的改善是个体迈向职业化的核心要求。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个体学习是基础,更是关键。学习,应成为一种压力,更应成为一种动力;应成为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自觉;应成为一种权利,更应成为一种责任。强化个体学习,争当学习型人力资源是形势所趋、工作所需、发展所系。

三、个体学习管理的系统模式

(一)强化个体学习的核心:树立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核心就是学习力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战略资源,其创造、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与效率,决定着整体竞争力,决定着成败得失。任何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个体的持续发展,个体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学习,离不开终身学习。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岁-14岁接受教育,就能满足一生工作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则延长为5岁-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惟有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强化个体学习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改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相对独立、相互隔绝的状态,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树立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观,需要把学习当作一件终生大事,当作一项终生职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突破极限,不断成长进步;需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实践技能,确保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大发展的当今时代不落伍,不当新文盲。

(二)强化个体学习的基础:保证学习与工作的双向融合

学习与工作没有绝对的界限,保罗・朗格朗认为,将学习和工作作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是毫无根据的。个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瞬间的行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非单项行为,个体应摒弃狭隘的工作观、学习观,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以学习与工作的双向强化,把工作与学习熔铸于一体,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1、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化是指把学习视为必要的工作,将学习与工作同步布置、同步规划、同步检查考核,切切实实地把学习当作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职业化意味着工作的专业化,意味着行为的规范化。学习应该成为个体自觉的和不可避免的行为,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态度,成为一种习惯,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精力、有制度,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对每个人来说,“正人品,讲求职业道德,提升个体竞争力”是共同的要求,是共同的期待,是共同的目标。

2、工作学习化。工作学习化是指将工作的过程视为学习的机会,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善于在工作中分析思考和总结提高,善于在工作中交流研讨,使工作螺旋式上升。综合素质既不是天生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经常不断地修炼和完善。每个人都应积极思考问题,每个人都应充分地认清能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

(三)强化个体学习的关键:优化学习模式

1、针对性学习与连续性学习相结合。伴随着信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虽然有些个体已开始重视学习,但往往是针对性、应付式、被动式的学习,不注重学习的系统性、持久性。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学习必须与国际接轨,只有连续学习、持久学习,实现由“高能电池观”向“可充电池观”的转变,实现由“一次性学习观”或“阶段性学习观”向“全程持续性学习观”的转变,及时赶上科技的快速发展,及时调整社会角色,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2、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是塑造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个体必须自觉主动地学习。在抓好个体学习的同时,应强化团队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建立一体化学习机制。以团队为单位,有助于发挥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使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应从“深度汇谈”开始,思想自由流动,以不同的观点探讨复杂的议题,在无拘无束的探讨中,将内心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探讨,实现整体的优化。实践证明,加强团队学习,可以使学习产生乘积效应,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实现共享和提升。通过团队学习产生的效能,远高于个体学习效能的简单叠加,远快于个体学习的速度。

3、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提高素质,努力营造一种求实、求学、求新的氛围,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然而,仅仅通过有组织的学习根本不可能实现个体的终身教育,这就需要通过分散学习的方式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保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结合,注重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

4、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两者既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没有基础知识,就学不了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就难以运用于实践。个体学习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重点开展学理论、学业务知识、学经验、学先进的活动。个体既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性和有效性,又要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提升工作的理论水平,丰富工作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强化个体学习的保障:构建科学的学习机制

1、动力机制。个体学习离不开动力机制的建设,没有动力,就无法保证学习的持续性。为此,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通过制度激励、奖励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应开展评比和达标活动,激发个体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热情;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增强个体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应在明晰职责的基础上,简化、优化管理流程,积极构建知识沟通的传导机制,有效实现信息开放和信息共享,为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

2、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有利于增强个体的学习意识,是强化个体学习有效手段。应建立和完善上岗、在岗、轮岗、待岗等一系列竞争制度,形成良好的竞合力和团队精神;应实行竞争上岗制,岗前一律进行理论知识和文字能力的考试,以考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对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定期考评,内部交流。

3、考核机制。强化个体学习必须建立投入产出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原始性创新,准确衡量边际贡献,用制度规范学习,以制度促进学习,将学习成效与考评机制挂钩。在工作中,应建立分层检查和监控体系,坚持“一季度报告一次、一年度述职一次”的考核制度,督促学习的高效性,通过讲座、简报、板报、座谈等形式通报考核结果,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个体业绩的重要组织部分,把考核结果与个体的奖惩、提拔使用结合起来。

4、研讨机制。建立学习研讨机制,营造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在交流中,应从批判性研讨转向建设性研讨,以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就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研讨,就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磋商,注意交流回复的有效性,澄清认识误区,使每个个体都清楚地看到知识结构的缺陷,增强个体的创新能力,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探索创新,力求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发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学习既是一种储备,更是一种投资,强化个体学习,争创学习型社会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努力掌握学习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才能保证社会、组织、个体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振峰.建设学习型社会奔小康[N].中国教育报,2003-03-01.

2、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3、李晓强.学科会聚:知识生产的新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实效性

由于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化等问题,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进行了改革。然而,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造成该课程的课堂教学难以取得实效。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值得我们探讨。

一、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拥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把握教材中的范例,“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在教材中,配有许多图画,这些图画大多是与知识相关的范例。教师要适当应用这些范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建构知识非常有利。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的目标。(二)把握教材的对话性,有效组织学习活动现今所倡导的新的教材观已经完全体现在了教材之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现实生活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三)把握教材的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材所设置的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应用。因而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积极表达。(四)把握教材的开放性,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为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及其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挖掘当地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用以填补教材中的空白,拓展教材内容。

二、把学生当主角———情境体验,引发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采用创设某种特定情景的方式实施教学,这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一些经验和常识,激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去换位思考,让学生有所收获。笔者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把学生的体验作为课程的基础,情境再现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拷问学生的心灵,引感共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把生活当源泉———寻找源头,链接课堂

学校设置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教学时应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把社会当乐园———身临其境,获得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增强责任感。教师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活动。同时,还应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让学生在学校与社会、家庭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把教师当园丁———关注生成,悉心育“柳”

课堂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多变的。我们要关注它、善待它、重视它、呵护它,并用它点缀我们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涌动。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的品社课堂中要做到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孩子的情感,关注孩子的需要,着眼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重视课堂的“教”与“学”,尊重学生,联系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教科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EB/OL].(2014-06-18)[2017-03-27].

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第4篇

近些年我国高校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时期也存在着教育诚信缺失的问题,这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转型对诚信的冲击

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转型,普遍出现过“社会失范”现象。“社会失范”是指人们对于什么是适当的社会规范的理解存在本质分歧,在社会转型期主要表现为旧的社会规范被普遍否定,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逐渐减弱或消失,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或未被普遍接受,对社会成员缺乏普遍的有效约束力,整个社会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处于一种混乱的甚至相互冲突的状态。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中国社会的社会整体结构、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原有的旧的社会体制对人们的禁锢被打破,注重竞争、关注个性发展、鼓励发展经济在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活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在这一时期过分膨胀。在经济领域,人们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讲诚信,通过造假、欺骗等各种手段攫取利润;在政府机关,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为了金钱利益,进行权钱交易,官员时有发生。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教育部门也不例外。一些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为了经济利益放弃职业道德甚至是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对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和道义漠然置之,教育诚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当然这不是说市场经济或者社会转型就是导致教育诚信失范的罪魁祸首,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信用经济,要求所有的参与者要受到市场规则的约束,必须遵守诚信。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失信并不是市场经济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旧的社会规则被打破,包括诚信在内的传统道德观念遭遇冲击,传统的风俗习惯和舆论的控制作用减弱或丧失,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或者说还很不完善,失信者做出失信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缺乏相关的监督程序和处罚手段,失信者不必为其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利益与成本的不对称导致人们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行为方式。

(二)当前高校教育诚信失范的集中表现

在如今教育领域,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行为不当都会造成教育诚信缺失。总体来说,教育诚信缺失的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行为者主观上具有利己的目的;客观上行为是违反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有些甚至是违反基本道德的;过程或结果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首先是教育者的个人行为。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以诚相待,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能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甚至和学生发生冲突;部分教师对待上课的本职工作时缺乏责任心和职业精神,缺乏时间观念,有迟到早退现象,上课敷衍了事,将过多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在学术研究方面,学历造假、学术剽窃的新闻也频频出现。这一系列的教师失信行为一方面对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难以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降低。教育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管理和低水平管理的现象:一是教育者对于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缺乏认知,在管理过程中,完全按自身喜好行事,学生对于其行为丧失了信任;二是部分教育管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使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缺失从而造成诚信的缺失,这些看似微小的个人行为都可能最终导致教育诚信的缺失。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集体行为。在现实中高校“假冒伪劣”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高校违反国家及地方的招生政策违规招生,直接或变相向考生收取高价费用;在学校常规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评优、考核普遍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部分负责人员碍于人情或怕得罪人,对于考核事项简单应付;对于在校学生管理松散,遇到事情相关部门互相推诿,对学生毕业论文敷衍了事;更有部分学校为了一时经济利益对部分校外人员乱发文凭,这也是导致假文凭和假学历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是阻碍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相当多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采购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教学设备,学校食堂、宿舍等后勤服务不到位等。

二、高校教育诚信体系建设的深刻寓意

当下中国,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生活领域,各行各业都呼唤诚信。倡导教育诚信,构建教育诚信体系,既是教育改革发展本身必然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促进个人自身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塑社会诚信道德理念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一)高校教育诚信是人才培养和教师自身建设的需要

教育的首要功能即是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是首要也是基本要求。如果没有教育诚信,很难想象怎么能做到培养合格人才。陶行知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前学习的重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学校的诚信教育,教师传播高尚品德,学生耳濡目染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高尚的道德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高校教育本身能做到诚实守信,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才有基础。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良好的师德是评价其工作甚至人格的重要标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教师保证自身行为的诚信,其行为自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家长以至于社会都会给予其高度评价。因此,诚信教育行为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是实现其个人职业价值、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教育诚信对高校自身发展及高校教育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人的诚信品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诚信道德发展的基地。对一所高校好坏的评价,最终还是要细化到其所培养的学生,学生的品质及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所受教育。而评价所培养学生的品质不单单是看其学生就业率、就业情况以及获得过哪些奖项,很重要的一点还包括该校的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是否具有诚信的基本素质。其次,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做到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以诚信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基本宗旨,那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校的发展的评价自然会提高。教育活动是个社会交往系统,教育行政部门不讲诚信就会影响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高校自身不讲诚信很难长期生存,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教育工作者不讲诚信,那么很难完成本职工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最终也会被淘汰。如果每所高校都将诚信作为办学的重要评价指标,所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将高校教育诚信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准则,那么面对如今整个社会教育困境,学校的努力就不会显得苍白无力,高校教育环境得到改善。只有诚信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才能提升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教育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高校教育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保障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再只是传统伦理领域的道德诉求,其内涵更加丰富,要求各行各业都以诚信作为基本行为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交往都要遵守契约。良好的诚信氛围有助于整个社会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作为特殊行业的教育行业,一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只有在教育领域形成了诚信评价体系,受教育者在校期间就树立起责任和自律意识,形成诚信品格,在步入社会后才能自觉遵守诚信,信守约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逐渐将信用渗透到市场经济的每个角落,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必须遵守诚信原则。因此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核心战略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同时这也是新形势下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必经之路。构建高校教育诚信体系,既能使教育系统本身诚信、有序发展,促进教育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为社会提供诚实守信的个体,今天诚信的学生成为明日诚信的员工、老板,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四)高校教育诚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历来就注重诚信建设,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从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到鲁迅的“诚信为人之本”,无不是在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在个人层面是否能“信守诺言”是衡量君子个人操守的标尺,在统治者角度是否能“取信于民”是评价国家统治的基准。进入现代社会,对诚信的需求并没有降低反而愈加强烈,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诚信失范的情况下,要实现中国梦的共建共享,诚信建设势在必行。“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价值内蕴,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中国梦价值内蕴的具体体现。中国梦憧憬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善治的社会。”诚实守信作为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之一,是改善社会风尚、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高校是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坚持诚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并积极投身到建设诚信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三、高校教育诚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当前教育诚信失范现象严重,这对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呼唤高校教育诚信建设。

(一)优化高校教育诚信的制度基础

尽管我国从古代社会开始就认识到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也一直在呼唤诚信建设。但应该认识到诚信建设不能单纯停留在道德层面,道德是依靠个人自身修养和社会舆论监督来发挥作用的,不具有强制作用。没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真正的现代诚信体系很难建立。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分工和职责,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诚信失范行为,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制定和完善教育诚信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诚信建设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的。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要保证教育法令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在制度层面根据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可将其分为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出台的和教育有关的文件,此外还包括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法令法规应具有稳定性,如果朝令夕改,会使得有关规定不能有效得到实施,强制执行力就会下降。在制定和修改时应该从规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对相对人的影响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既要能规范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也应注意不能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应考虑规定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各种效果,尽可能是规范科学化。

(二)加强高校教育诚信观念建设

学校各个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不断完善自身的各种体制,应树立起为学生、教师服务的意识和对学生与社会负责的观念,公平公开公正客观对待学生和教师,增强师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和亲和力,营造诚信的校园大环境。对于行政工作者要求他们将诚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在工作过程中能做到恪守职责,提高办公效率,遇到事情不互相推诿,真正做到为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工作服务。只有他们的诚信意识增强了,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折射出来,进而促使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能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就是要强化教师的诚信品格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千年前韩愈就道出了为人师的职责,教育的功能不仅单一地体现在授业方面,更重要的是传道。教师在教育诚信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诚信品格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诚恳地对待学生和工作,求实务真,不敷衍了事,更不弄虚作假,通过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行树立教育诚信的榜样和典型。

(三)强化教育诚信管理和监督

社会教育的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公共产品;教育成本;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2-02收稿日期:2016-08-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XJK012CZJ122)。

一、中职教育免学费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自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如果中职教育免费仅仅是因为“有利”和“财政可行”,那么其他非义务教育为何不实行免费?此外,如果中职教育免费是合理的,那么以往的中职教育收费又该如何理解?因此,仅仅从有利和财政可行的角度论证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是不够充分的,还必须找到理论依据。 理论上,教育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产品的定价,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学费越低。本文将引入公共产品理论,并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实际,对中职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否应该实行免学费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职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教育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它指出,产品的公共属性是影响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其消费价格越低;相反,则产品的价格越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

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与其定价密切相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应该由教育产品的受益者承担。教育产品的最终受益者是政府、学生和社会,因而教育成本也应由这三个部分共同承担。如果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那么政府分担的比例应越大,而学生分担的比例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当教育产品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其学费水平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三、当前两型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属性与定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减缓,其产品属性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私人性弱化的同时公共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减弱,而非竞争性正在增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到高校扩张的挤压,加上“重学历轻技能”观念的影响,而适龄人口又不断减少,我国中职教育开始面临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等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增加一个学生,不会增加教育的边际成本,更不会因此挤占他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转化为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当前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的属性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私人性已经被软化,而公共性明显增强。

(2)中职教育受益范围变得更深更广,其“正外部性”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首先,遍及全国的“技工荒”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的发展成为解决“技工荒”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目前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初中生和数百万高中生无法升学,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而发展中职教育有益于教育结构调整,实现教育合理分流。最后,职业教育不但有利于就业,而且能使广大农村青年适应城镇化以及工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助于改善“三农”问题。

(3)中职教育的个人收益逐渐弱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教育是众多学子跳出“农”门,获得“铁饭碗”的重要途径,具有显著私人收益性。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中职教育原有的功能逐步丧失,其私人收益有所减弱。因此,它的私人产品属性被削弱了。

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由收费向免费转型,现实需要和可行性只是其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理论依据和根本动力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演变,即从准公共产品走向公共产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既是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相关理论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中职教育免学费促进了中职教育发展,为两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1)增强了中职教育吸引力,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读大学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大学的教育模式也从精英式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上大学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中职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扭转招生难的局面,国家相继出台了免学费政策,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生难的局面,从而扩大我国中职教育的规模。[2]

(2)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发挥了人力资源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由单一的体力型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大量具备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吸引了大批初中毕业生。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快速提高青年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快培养一批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通过国家埋单、机会均享这一举措,让每个社会成员免费享有,无论这个受教育者能力、成绩、家庭条件如何,都能够公平地接受到职业教育。从国家和社会长远利益看,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扶持农村、优惠农民的补偿性政策,体现了社会公平,给农村贫困学生提供了改变命运、提升个人价值的多项选择,实现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中职免学费教育保障了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快速转移农村新增劳动人口,帮助农民走上靠专业技能创收增收的道路,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助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对于扶贫支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发展中职教育有利于解决好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中职教育主要是面向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因此,对中职教学实施免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既是体现社会公平、促进整个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平衡难题、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