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体系的内容

市场体系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体系的内容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第1篇

一、要让多种媒体为学生展开学习创设感觉轻松、舒适的氛围

多媒体手段集“声、色、画”于一体,这对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时,尤其是对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内容展开学习时,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立体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电子白板或PPT课件,为学生创设出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的环境,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比较舒适的感觉,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体验过程。

让课件把学生带入一种舒适的学习氛围。如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鉴于学生对小兴安岭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出关于小兴安岭的一些画面或视频 ( 如小兴安岭的整体美丽景色、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 ) ,配以逼真的飞机飞行的声音,用课件引领学生想想自己乘坐飞机到小兴安岭作一次愉快的虚拟旅游。学生会在课件的带领下,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涌动起由衷的情,达到“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学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虚拟的观赏和学习。

让课件带动学生接受感情的熏陶,积极主动地思考。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珍珠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通过课件播放一段关于珍珠鸟的视频,把直观生动的珍珠鸟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具体地感受珍珠鸟明艳动人的色彩、清脆婉转的叫声、轻盈敏捷的身姿和动作,然后让学生说说珍珠鸟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条理的语言说说“珍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珍珠鸟”的理由,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且会因喜欢珍珠鸟而自然地引发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怀,课堂气氛也会变得轻松活跃起来。这样设计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到文章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目的。

二、要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声、影、形、色等多种电教功能,透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电子白板或PPT课件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起较强的学习兴趣。

如《依法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是环境以及环境问题的种类,这一主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先通过播放教师事先收集的风景名胜视频,让课件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去感受―这就是环境。在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后,教师再及时加以启发:风景区中的亭台楼阁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它算不算环境的一部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的兴趣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想方设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讨论的气氛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热烈而活泼起来。

又如教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设计成电子白板课件,课上可先给学生播放小女孩几次擦亮火柴的特写情境,再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探照灯”功能,把焦点集中在小女孩的脸部,让学生注意观察小女孩的脸部表情,并揣摩小女孩当时的心理,引领学生去深入体会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在用课件呈现当今社会小孩的幸福生活时,可利用电子白板的“照相机”功能,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抓拍视频中每个孩子习以为常的漂亮衣服、美味食物、漂亮玩具等,之后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处境做图片比较。这样的对比,会引起学生心灵深处强烈地反响。这样的设计,就把课件与交互电子白板的有机整合在一起,使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较为理想的突破,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也被较好地被调动起来,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要利用多种媒体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具体的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下借助教师课前搜集的和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料,不断丰富知识阅历,拓展知识宽度,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商品市场;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3―0122―03

湖南农村市场体系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晶市场由1985年的1665个发展到2005年的2798个,增长了1.68倍。年成交额由1979年的1.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2亿元,增长了531倍,[1]但是,与湖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相比尚存不足,因此,加强湖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湖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湖南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特别是粮食和棉花,至今还没有完成流通体制的改革,或是价格波动频繁,或是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新一轮的改革虽然正在进行,但是要真正建立市场化的流通体制,还有待时日。目前,湖南粮食(以水稻为主)商品率约为50%。只有包括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在内的所有农产晶流通,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湖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才真正算是基本完成。由此看来,湖南大宗农产品的商品率(特别是粮油)在流通体制改革完成后还将获得提高。

(二)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缺乏国家级的机构来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市场体系,湖南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目前,湖南行政区划中属于农村的镇的数量1073,全省农村商品交易市场2451个,平均每个乡镇的市场数2.3个。[1]在市场选点上局限于行政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农产品产地,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的情况。

(三)注重形式硬件,忽视内容软件

在市场建设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统一结算、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很薄弱。农产品批发市场中,99%以上还是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多数地方注重批发市场场地的建设,忽视流通服务、市场主体的培育以及市场规则等建设。

(四)农民进入初级市场,合约化、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多是先生产产品,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有组织的农民很少。20多年来,农民不仅缺乏可以依托的商业组织,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也受到阻碍。在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问题上,由于种种限制,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各地各种农产晶协会,多偏重于农产品生产,真正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产晶销售的组织屈指可数。到2005午进人流通领域的专业合作组织仅140多个,每个合作组织的销售收人才2.3万元,总计不过几百万元,实在是微不足道。[1]

(五)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

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高于城市。无论是农产品、工业晶还是生产资料,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严重,销售渠道混乱,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些地方出现欺行霸市、行政管理乱收费的现象,加重交易双方负担。[2]

二、加快湖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1.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1)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尽快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近期及长远发展规划,对农产品市场建设进行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上,重点逐步转移到大中型鲜活农产品和产地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上;在布局上,结合农业产业带的发展规划,重点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特别是湘西地区倾斜。政府应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设施的改造。在大中城市鼓励部分有条件的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依托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推动“农改超”工程,逐步实现对部分批发市场的转型改造。

通过多种形式、多条途径健全和完善农产晶流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连锁企业的经营网络,组织各类农产品进超市,不仅使农产品进人市场的通路更加通畅和快捷,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实现农产晶的增值。鼓励原有的农产品批发和储运企业,发展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集团,利用物流服务优化组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损耗、提高效率、降低农产品运营成本,生产者还可以分享到利润。同时在农产品交易中探索电子商务,提高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降低交易成本。

建立农产晶发展基金。基金可以从农产品销售税按一定比例提取,该项基金主要通过申报立项方式,为拓展农产品市场服务。

(2)构建农村日用消费晶现代流通方式。引入新型业态,改造农村消费晶传统经营网点。根据县、乡、村市场消费环境、消费层次不同,以及农村市场面广、分散的特点,准确定位,重视发挥县级对广大农村带动与辐射作用,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细分市场,引进新的业态改造以传统百货业为主的“零售业态”。在县以下应通过引入中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的零售业态,改造原有的小型百货店和杂货店,逐步取代集贸市场。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日用消费品、更加舒适的消费环境以及更加完善的服务的同时,发挥其引导农村居民积极、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3]鼓励和推动基层供销社村级服务站,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使其成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以连锁经营方式,重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县及县级市作为城乡区域的结合点,在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发展连锁经营应把县及县级市作为切人点,通过以连锁经营方式整合县以下经营网点,建立和完善以小城镇、行政村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晶服务网络。推动农村连锁经营,应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系统和网点优势,推动县一级的供销社或具有一定实力的商业企业实行靠大连强的发展战略,按照连锁经营方式对县以下基层供销社及个体经营网点先行整合,通过对传统经营网络进

行改造和再造,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再采取整体加盟等方式与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合作。”[4]

2.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尽快解决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市场准人、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的问题。当前工作重点:一是集中对涉及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有关法规、政策等进行清理,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各种政策。二是制订、修改、调整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加快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规范农产晶批发市场的建设、交易和管理。三是补充和完善与有关法律、法规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使法律、法规更有可操作性。[5]

(2)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责,理顺政府各部门职能分工。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湖南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与管理涉及诸多部门,一些现行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形式、执法方式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来,政府机构经过多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过多、自成体系的问题,但新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健全,仍然存在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职能分工交叉、职责不清晰、政策不统一、管理不到位和部门利益化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与分工,把制定产业政策的机关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机关间的职能与职责界定清晰,形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又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既不错位,也不越位,才能形成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合力。[6]

(3)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整治力度,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对农村商品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力量单凭政府一方面的力量是难以达到。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要通过政策宣传、制造声势、重点打击、奖罚结合,以及组织法治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法律和自觉意识,形成一个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市场整顿、治理的环境和氛围,从而真正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

(二)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引导和培育农民组建新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一家一户的农民在自愿墓础上组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新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按照章程自主开展组织和经营活动。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动态和信息,指导生产,统一组织推销产品,同时通过统一与采购供应商谈判,提高其在市场谈判中的地位和讨价还价能力,为成员争取最大的利益。政府还应积极引导小规模农民流通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合作与联合,发展成为上规模、上层次的流通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解决好不断拓展市场的问题。

发挥全省性农产品行业协会、供销合作社作为民间经济组织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做法,政府可以采取把一些不便由政府出面的工作交行业协会或供销社组织完成,同时支持行业协会以非政府民间组织的身份参与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纠纷谈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平解决农产晶国际贸易争端,推动湖南农产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规范建设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制定全省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从宏观上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使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逐步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从分散向规模转变,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尽快扭转当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加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措施,转变传统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加大财政对农村流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尽快改变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按照WTO有关规定,把农产品市场建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在国家财政支持的农业项目下,增加支持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M].湖南;湖南出版社,2005:50-123.

[2]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0-,2003,(1):271―298.

[3]柳思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218’―230.

[4]国风.农村经济创新分析[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12):449―463.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第3篇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架构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针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具体说来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场外市场)和私募市场。逐步形成以交易所主板市场和中小创业板市场为主体,以场外交易市场为补充, 各类市场内部合理分层的资本市场体系。

主板市场主要为大型、成熟企业的融资和转让提供服务;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在主板之外专为处于幼稚阶段中后期和产业化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股票市场,此市场还可解决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包括知识产权)评价,风险分散和创业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三板市场(场外市场),包括柜台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主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幼稚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在筹集资本性资金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包括知识产权)评价、风险分散和风险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私募市场:是通过私募融资而形成的资本市场。私募融资是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特定方式、接受特定规范的证券发行方式的融资方式。

二、重庆市资本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市场层次单一单一的资本市场层次,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多层面的融资需求。当前,重庆资本市场体系较为单一,通常股市是第一选择。但就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显得畸形,总体融资规模也越来越小。股市的融资体系也十分单一,服务能力低下,导致企业融资困难,最后可能导致资本外流或被迫转入不合法的地下交易。当然,重庆市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大背景。十多年来, 中国资本市场曾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次历史性尝试,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有效进展。各类市场, 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创业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产权市场, 虽然都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都是单一的市场层次,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且各个市场自身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制约。

(二)资本市场规模滞后 重庆资本市场是非常典型的“大经济、小资本”,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辐射面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重庆做为西部的直辖市,由于历史原因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市值都大大低于其他直辖市,甚至在西部,重庆的资本市场发展也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融资及资源配置优势。

重庆市资本市场总体规模不够大,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融资及资源配置优势。重庆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偏小,部分优质企业尚未形成融资、发展、价值提升、回报社会的良性发展机制。截止至2009年11月,重庆仅有31家上市公司且总体规模偏小,平均业绩低,融资能力差。无论是平均每股收益,还是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重庆都位于全国倒数。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重庆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412.69亿元,总股本150.79亿股,不仅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甚至远远低于毗邻的四川省和陕西省。详见表1。

三、重庆市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途径

(一)提高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重庆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偏小。截止2009年11月重庆仅有31家上市公司,在全国位列倒数。企业上市速度缓慢,直辖12年来仅增加了12家上市公司,其中2004到2006年连续三年无企业上市。重庆是直辖市,首先要抓上市公司数量,积极培养上市公司资源。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门槛较低,创业板要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企业上市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净利润连续两年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这样一个条件, 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重庆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统筹谋划, 积极推进重庆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创业板,也包括到主板、中小板和境外上市。

截至2009年10月31日,重庆30家A股上市公司如期披露完三季报。据统计,有24家公司前三季度取得了正收益,占比80%。其中华邦制药(002004)以每股0.72元的收益取代了曾一度处于渝股“业绩王”的建峰化工(000950),建峰化工以0.59元每股收益退居第二,重庆百货(600729)以0.5387元每股收益排在第三位。另外收益为负的六家公司每股亏损均未超过二分钱,30家A股上市公司算术平均每股收益为0.1778元。据万得资讯统计,剔除*ST本实B外,前三季度1681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491.5亿元,净利润7831亿元,同比下降2.3%,而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第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2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035元。重庆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差距0.1257元,重庆股票每股收益只及全国平均的58.58%。从以上财务数据分析,重庆市上市公司收益分化问题比较严重,可考虑选择若干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大的上市企业,作为龙头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它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可考虑选择若干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大的上市企业,作为龙头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它们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带动重庆市相关企业和总体经济提升素质、营建西南地区优势。

(二)建设柜台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柜台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都是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柜台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就是我们常说的新三板。重庆有发展新三板市场的优势条件。在国务院的文件里面第一次对对一个省发一个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历史性的,其中还有十项支持重庆打造金融中心的政策。重庆已经主要有了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市政府批准、市国资委指定的国有产权交易机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央企交易平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此基础上,重庆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以现有的产权交易为平台,引导、鼓励和支持现有的产权交易市场整合,进一步加强与全国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全市联网的产权交易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规模化的区域产权交易中心,力争成为今后全国或西南产权交易市场的一个区域易所。

三层市场架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于2009年8月获国务院认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主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主板是资本市场的金字塔的塔尖,塔的中间位置是创业板,现在只剩金字塔的最底层,即场外市场的建设。重庆市应该做好准备,积极增取国务院将重庆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成为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匹配的‘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产权交易大市场。

总之,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新型投融资机制,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战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黄奇帆:《2015年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3期。

[4]彭小兵、杨雯雯:《金融业集群发展研究--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赵燕芬:《论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构》,《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

[6]陈时兴、傅攀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观点综述》,《资料通讯》2007年第7期。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第4篇

研究人士表示,农批市场与城市居民生活和“三农”发展密切相关,推动公益性农批市场建设,需要靠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引导,也需要农批市场不断升级,在竞争中增强生命力。

农批市场须重公益性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鲜活农产品市场“公益性”概念。去年,商务部会同13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年)》征求意见稿。

沈丹阳透露,在意见稿之后,商务部、财政部在全国选择了10个地方开展公益性农批市场建设试点,着力在投资保障、运营管理、政府监管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时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选择6个地方开展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批市场的经营内容与民生密切相关,是便利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举措,也是稳定农业基础、推动“三农”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必不可少的举措。“农批市场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沈丹阳表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入和介入力度。

构建公益性农批市场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公益性农批市场建设还存在过度追求规模和占地面积,而在功能、服务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公益性农批市场的效率和功能发挥。

据商务部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76家,市场总摊位数246.8万个,同比增长11.7%。“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洪涛表示,公益性批发市场的建设需要通过试点的方式推进,既不能搞一刀切,又不能完全由政府操办。

王微表示,在农批市场建设中,政府应注重政策规划,引导市场完善商业设施,规范市场秩序。至于农批市场建设的具体形式则应发挥市场的力量,让农批市场在市场压力下不断升级,增强生命力。

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第5篇

教材分析

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明白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应该怎样规范市场秩序。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了解市场调节、市场体系的含义;懂得市场调节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缺陷。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市场调节的方式和优势,并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做到从正反两方面阐释道理。

3、通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分析市场调节存在的缺陷,理智认识市场的作用,为下一目充分理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2.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发生作用的过程;市场调节的弊端。

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经济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每天消费的产品都是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要更好地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离不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解这些问题,就会明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何能够成就中国经济的奇迹。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市场调节

学生活动: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得出结论:生猪紧缺,供应量减少,需求增加或者不变,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定时期猪肉的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猪肉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人类社会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人类的需求是多样的、发展变化的。

知识点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这对矛盾要求社会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更好满足人类多方面需要,提高利用效率,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知识点2: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材料一: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是经济周期的实例。“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材料二:供求,即供给和需求。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二)市场调节如何实现资源配置

1.价格机制

探究活动: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

各组分别以果蔬、服饰、手机、汽车或者其他商品为例,通过其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分析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当商品的生产超过需要时,市场上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当价格跌到价值以下时,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商品生产者就会缩减生产,使市场上供给减少,求大于供,价格又会回升。进而总结出市场调节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来实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要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明确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弊端是次要方面。

通过学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