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生物学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会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没有提出问题,就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物新教材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生物学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要仔细思考,就能提出问题。比如,炒蔬菜时,锅里的水分为什么会增多?春天播种,为什么要用地膜覆盖?皂荚、莲的种子,为什么要用温水浸泡后播种?父母的耳朵都有耳垂,为什么我的没有?我们的头发都是黑色的,为什么我的同桌却满头白发?为什么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提出这些问题时,同学们要和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想到,炒蔬菜,锅里的水分增加,是因为加盐后浓度增加,细胞失水的缘故;春天播种用地膜覆盖,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皂荚、莲的种子用温水浸泡,是为了使种皮变软,利于透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我没有耳垂,是因为父母身体里控制耳垂的基因型都是杂合体,他们把各自的隐形基因都传给了我的缘故;我的同桌满头白发,是因为他(她)得了遗传病―白化病;多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甲状腺在合成甲状腺素时需要碘。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物学时,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能用书本知识解释这些问题,就会从中得到乐趣。
二、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就要进入学习的状态。那怎样才算进入学习状态呢?在课堂上,不但要认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手去记,你复习时就更能抓住重点,特别是到期中、期末复习时用处就更大了,将使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这时候你就会觉得书越念越薄。课外如晚自修,作业做完了,有的同学就觉得无事可做。难道真的无事可做吗?其实你这时候可以拿起当天学过的章节知识,根据笔记复习一遍,时间允许的话,假如明天还有课,就可以把新课预习一遍,上起课来,你就会觉得轻松了许多,课堂上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那些我们预习完还不懂的内容。大家都有一本《伴你学生物》的练习册,不要等教师布置,当天上到哪一课,就主动自觉地去完成。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失掉一环,就可能使你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打折扣。所以,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将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学会探究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生物学新教材里,探究活动很多,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找一些易于探究的活动进行。然后,循序渐进,向更深层次探究。在学习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可作如下探究。在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玉米种子分别种在三个盛有土壤的小盆中,然后放在不同的温度下观察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经过探究,同学们可以找到最适合玉米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有了这样的探究经验,就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探究活动了。比如:探究蚂蚁的取食;探究人体运动对心跳的影响等等。通过探究、讨论分析、记录等得出实验结果,不但使同学们增进了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四、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生物科学在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口增长等问题时,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因此,生物科学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比如,用蚯蚓来处理工业废渣,不但节约了资金,而且变废为宝;在农业上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不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也减轻了环境污染;用农家肥种庄稼、蔬菜,不但降低了农民的投入,而且这些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牲畜都无害。面对土地的沙漠化,耕种土地的日益减少,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像我们中国,有十多亿人口,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的矛盾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愧于祖国和时代。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生物初一这一年的学习非常重要,这一年的实验思维和实验题答题思路,是之后物理化学学科的最好的铺垫,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态度
有的学生感觉自己对生物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不能成为生物成绩不理想的借口。对于初中开设生物这门课程,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现在学习生物学,决不仅仅是为了期中和期末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了解大自然,了解我们人类自身,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的时候忘记带课本,这是最影响学习的一点;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地听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转着头看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的学习方法
抓住课堂45分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尽量避免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眼看耳听脑子转,而且要动手做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感觉自己都记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能够使自己在当天复习或者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轻松许多。
学习的时候能用课本的语言背诵每个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清楚明了地解释每个概念,每个知识要点。练习册上每节设置的“重要的知识”和“我的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重视图表的的作用。对于课本中每幅图表,都要认真观察。同时,学会自己绘制概念图,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对于前后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
多思勤问
课本中很多地方设置了疑问,需要你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对于课本的知识,不要“点到为止”,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是很难进步的。不管是老师讲过的东西你没有听懂,或者是你通过学习产生的新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问。老师最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听懂而责备你,最怕不懂装懂,于是遗留的问题积少成多,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抄作业的行为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永远不会成为你真正拥有的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多联系实际。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什么?在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后,我们知道是因为植物在夜晚暂停了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初一新生生物的学习方法一、“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初中生物的学习目标(一)初中生物学习的总目标:
(1) 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学习的具体目标;
(1)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极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4)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5)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6)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能力和创新能力。
(7)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8)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9)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10)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1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具有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一、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 ― 谁或什么结构
What ―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 ― 怎样发生的
When ―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 ―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 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阅读教材,思考教师设定的问题,教师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引导和讲解,最终教师讲解巩固,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崔希福[2] 将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基本原理课堂上,非常有助于抵制和规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仅真正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荣等[3]利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在机械原理课堂上也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吉敏丽[4]在宪法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并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及视野。问题式教学方法在看似枯燥的原理课程上运用将极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问题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是以“施人以渔而非施人以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更利于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本研究分析的结果,问题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推广使用。
(二)研读外文文献,倡导学生开展讲座
分子生物学是理论与技术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效果最显着的学科,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指导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的应用又促进了新理论的形成。因此,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在生命科学领域首屈一指,将外文文献引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展现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启发学生广阔的思维方式。比如,基因的表达调控章节,教材中讲述了从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正是由于基因表达调控的存在,才能使仅仅拥有2.5万个基因的人类成为最高级最复杂的生物。表观遗传学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新兴内容,包括小RNA和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内容,这些知识在教材中一笔带过,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和了解前沿信息。通过推荐外文文献,让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并在课堂上以讲座的形式分享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对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我学习思考能力具有显着的效果。
一、倡导“探究式”教学,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达成知识目标,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了方法,发展了能力,领悟和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顺利而自然地达成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活动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温度。对于是否需要光,学生就争论起来了。有的学生说:“需要,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有的学生说:“不需要,因为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会供给营养。”教师不应直接下结论,而应乘兴引导他们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寻求答案。在一周的观察过程中,学生意外地发现了:(1)黑箱的种子(有水、有空气)长出的幼苗普遍长得比有光照的好。(2)有一个学生,因为以前见过萌发的种子把塑料布穿破了,就把“有水、有空气”的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两层纱布盖上,一份不盖,而盖上的明显萌发得快,萌发的种子数多。(3)全淹在水中的种子也有四五颗刚刚萌发了一点。面对自己新奇的发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就像打开闸门的水:“原来遮光能促进胚轴的伸长,怪不得我妈在黑房里发豆芽。”“为什么水中的种子也有一点的萌发?”“因为水中有氧,但不充足。”学生在热烈地探讨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迁移着、创新地应用着。整个探究活动都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做合一”的探究活动中体会到由探索科学知识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激发了活跃的创造性思维,使科学素养得以大幅提升。
二、尝试渗透STS 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让学生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增补一些课外资料,以凸显课程内容与社会的关系。如在讲根的结构时,教师可补充“怎样合理灌溉和施肥”;在学习茎的结构时,教师可补充“果树的嫁接和修剪技术”;在学习发酵技术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演示步骤指导学生自制酒酿,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等到下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互相品尝,让他们从实践中领悟发酵技术的原理,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部分农业生产活动的生物学原理。如在学习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内容后,教师启发学生尝试用相应的原理说明提高大棚中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分析新疆吐鲁番地区所产的哈密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什么……
(二)开展生物进农家课外活动,成功地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渗透
虽然农民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对于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内部生理却缺乏科学性的认识;虽然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但却不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鉴于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让生物走进农家”的实践活动, 实现学生和农民的优势互补。比如,棉农知道种植棉花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摘心、整枝, 以防止棉花“疯长”,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制约的缘故;粮农都知道大雨过后,要及时给庄稼排水,但是却不知这是为了保障庄稼的正常的呼吸作用;果农懂得移栽果树苗时,要裁剪去许多叶片和小枝条,但却不懂得何谓蒸腾作用;菜农在移载菜苗时,知道要带土移植,但不知道是为了保护根毛,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根毛。教师可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并把学到的知识向农民宣讲,通过“让生物走进农家”的活动,使农民学到了生物科学知识,也使学生从学以致用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感受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三、渗透科学史教学,展现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生物科学史是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史是知识与过程的统一。教师开展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思想,立足实验、不断创新的科学方法。
(一)利用生物学家的生平和事迹,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利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优良的科学品质、崇高的科学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学习生物性状的遗传时,教师可介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在分析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时候,教师可强化孟德尔所具有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再如,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用23年时间写了震惊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这些鲜活的事例,将使学生终生难忘,给学生以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
中学生物学知识是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教师通过对一些经典实验和逻辑分析的再现,可以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教师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科学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尝试着重走发现之路,让学生直面前辈科学家的探索和困惑、希望和挑战、成功和失败,建立科学史教育的新模式。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究、细胞学说的形成过程探究等均可作为重走科学之路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