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建立

计划经济的建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建立

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空间极化;动力机制;山东省

相关研究

国内外空间极化研究进展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 Perrox)吸收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其研究区域工业发展时所发现的“增长极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区域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的规律,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1950)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极”概念[1-2]。自此,区域增长极理论形成。布代维尔(J. R. Bouderville)把区域增长极的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为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具体区域范畴,丰富和发展了佩鲁区域增长极的内涵[3]。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 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增长极理论。美国经济学家 J.G 威廉逊在1965年提出了“倒 U 字型发展规律”。德裔美籍发展经济学先驱赫尔希曼(A. O. Hirschman)把区域增长极的目标指向了城市等地理单元,他把“增长极”看成是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城市这一地理单元,把区域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赫尔希曼的观点与缪尔达尔相似,但是他坚信,极化效应是短暂的、暂时的,随着极化带来的聚集不经济,最终扩散效应将占据优势。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并把政治因素纳入区域增长极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区域增长极理论。

我国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增长极理论。一方面引用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总结和创新。陆大道(1987)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并提出了“T”字型[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国土开发战略;魏后凯提出了网络开发理论,他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展中呈现出增长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不同阶段。

空间极化的解读

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的研究内容,“空间极化”指在某一区域内,基于空间位置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或规律,使得某一点(或城市)发展能力强,各种经济发展要素流向此点聚集,形成区域内的增长极(或中心城市),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增长级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空间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种效果是“空间极化”作用的结果。[4]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009年底,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本文以县、县级市以及市辖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区域经济极化的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

本文所有数据的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6,2010)。

分析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来度量空间极化。即将基本单元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并根据所提取的主因子及其得分,对基本单元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主因子分析的过程和结构,分析影响经济空间极化的动力因素。

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动态分析

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动态变化

(1)2000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利用2000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9个基本单元。2000年采用了109个县市的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人均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等8项指标,构成109×8的数学方阵。]和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4个主因子,其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1.3%。根据其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1),将主因子分别定义为投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对外贸易,进一步算出各主因子得分,然后将各主因子得分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实力评价指数。根据各因子的综合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最后,根据不同地理分区综合实力差异绘制山东省空间极化图。

表1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2 2000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由表2、图1可以看出,2000年山东省的空间经济增长中心为青岛市、威海市、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等五个地市的市辖区,其中青岛市、淄博市、济南市均位于山东省胶济铁路线上,且均属于山东省传统意义上的东部地区[ 山东省传统意义上东、西部的划分:东部8地市为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西部9地市为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5]。第二类城市主要是地级市的市辖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可以作为市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中心;第三、四类城市,综合实力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山东省域范围内分布广;第五类城市主要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区。

根据以上分析,从省域范围来讲,山东省区域经济由东向西梯次分布: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从市域范围来看,存在城乡的不平衡。可见,山东省域范围内仍存在南北区域的分化与城乡分化两个方面。

(2)2005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对2005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9个基本单元。2005年采用了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城镇固定产投资完成额等7项指标,构成109×7的数学方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到3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7.9%。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将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增长因素、对外贸易和社会因素。最后,根据因子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

表3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4 2005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根据表4、图2的分析结果,2000年到2005年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沿海的东部地区。在第二类地区中,位于前四名的县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荣成市跃居第一位;蓬莱市、寿光市、平度市从第三类地区跨越到第二类地区中。

另一方面,部分县级市的发展速度超过所在地的市辖区,成为新的增长极。如寿光市的综合实力排名超过了潍坊市辖区。这说明,除了市辖区这一经济增长中心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其他的县市也在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区域内的不平衡趋向多层次的不平衡发展。

这段时期山东省域范围内的经济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山东省沿海地区的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快于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的聊城、菏泽、济宁等地区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中心,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3)2009年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分析

对2009年数据[ 将地级市下属的区级行政单位合并为一个基本单元,得到108个基本单元。2009年采用了年末总人口、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预算内支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城镇固定产投资完成额等8项指标,构成108×8的数学方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4%。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5),将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投资)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根据因子得分对市县进行分类。

表5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表6 2009年山东省各市县综合实力排序

根据表6、图3的分析结果,这一时期,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临沂、德州、日照等地市辖区的得分排名比2005年有所提高,逐渐成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中心。同时,中西部的较落后的县市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德州地区的庆云县、济宁的鱼台等地区较2000、2005年均有较快的发展。可见,近年来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不断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也在紧跟步伐,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区域空间极化的动态分析

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山东省的空间增长格局,可以看出:山东省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仍然以极化为主,但极化的趋势有所减弱,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点的不断成长;市域范围内的极化不断增强,表现为市辖区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形成和较发达县级市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因此,200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空间的不平衡增长,但是这种不平衡已经从低层次的不平衡向多层次的不平衡演化,使得山东省东西部的不平衡逐渐趋于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通过不平衡这种手段来实现的。

“空间极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的“极化”过程

(1)要素“极化”的动因

收益的空间差异是要素流动的基本动因,差异的大小与要素流动的强度成正比[6]。在一些情况下,要素向核心城市的流动并不能取得即刻的经济效益,但核心城市与区域相比,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存在较高的预期收益,也会发生要素向核心城市的流动。

(2)要素“极化效应”分析

核心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极化效应”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即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分析[4]。

规模效应:核心区域推动型产业的增长,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地区的竞争力。

聚集效应:相同或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同一地点的聚集,都会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使得区域中的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促进了不同产业和部门的专业化协作,有利于社会的就业和社区的建设。

区域发展政策

从1979年到1984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的阶段。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城市以扩大地方与企业自为重点进行经济改革。

从1985年到1992年,是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阶段。由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市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该阶段实施了东部开放促西部开发、实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

从1993年到200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全省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对外开放按照“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方针,逐步向纵深发展。

从2003年至2009年,是快速的发展时期。山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面貌。

区域自主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乡村也开始蜕变。条件较为优越的乡村凭借较为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某一区域也会成为更高层次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域凭借优惠的政策条件和先天的区位优势率先发展,一方面依靠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如胶东沿海的水产品加工业,黄河三角洲依托石油资源形成了石油加工工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对接日韩,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凭借其超强的灵活性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进一步巩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区域自身条件

山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层次性,相当大的原因在于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基础。东部地区历来是全省的工业集聚地,包括青岛、潍坊、淄博在内的东部沿胶济线地区更是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的工业部门和企业。这种格局直到现在也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是今天山东区域发展规划“一体两翼”的基础。相反,位于西部的鲁西和鲁北的产业结构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尤其是棉花种植业和养蚕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除了稀疏的以扎根于当地农业资源的比如棉纺织业等少数几种轻工业外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区位条件的不同使得不同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和消化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比如,胶东半岛依托雄厚和完善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吸纳了省外的大部分投资;如此,又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开阔的市场视野。自身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随着基础和区位优势的相对减弱,能够吸纳的外资越来越少。因此,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区域条件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空间经济的分化。

结论

(1)通过分析山东省2000年以来的空间增长格局,可以看出:全省经济仍然存在极化现象,新的发展极已出现且主导着人口和产业的分布。山东省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开始被不同等级城市增长中心之间的发展差异所取代。200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2)空间极化的主要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发展政策、区域自主发展能力以及区域所具备的自身条件。

(3)根据本文的分析,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时利用区域政策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落后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加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适当引导,让欠发达地区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继站,从而改善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形成区域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予以扶持,在税收等方面予以减免,以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佩鲁. 略论增长极概念[M] . 经济学丛书,1988(9).

[2]曾坤生. 佩鲁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研究[J] . 广东社会科学,1999:16-20.

[3]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政策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5):1-4.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2-17.

[5]代合治,陈秀洁. 基于县域分析的山东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8):49-53.

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优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city is more comm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 is shear wal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from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of several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design personnel and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to high-level residence choice of structural system.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hear wall;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结构,而且有数据表明,建筑中剪力墙的数量愈多,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越强。不过另一方面,剪力墙的造价相对较高,过多的剪力墙结构则会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而造成浪费。而且,过多的剪力墙也会增大结构刚度,缩短结构振动周期,导致震动叠加而增强对建筑的伤害。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剪力墙数量的合理优化,既可以满足减少在计算等方面的工作量,又可以满足经济需要,因此非常有必要。

1剪力墙结构优化的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的刚度越大,抵抗地震作用力就越大,结构也就越稳定,但是如果无限制增大结构的刚度势必会增加结构的工程造价;如果刚度过大,不仅对结构不利,还会对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周期太短、层间位移过小等。

剪力墙的特点是平面内刚度和承载能力较大,而平面外刚度和承载能力相对很小,在做结构优化的时候应该使结构层间位移角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偏差规范限制太多;保证结构抵抗地震的作用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并考虑个因素相互制约的影响。剪力墙结构优化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影响剪力墙的因素众多,而各因素又相互制约,因此在对高层建筑优化时应考虑定量和定型的分析研究。

针对工程常见特点,在保证原结构建筑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下对结构作如下优化:

(1)尽量避免出现“一字型”剪力墙,避免楼面梁一侧或两侧搁置在“一字型”剪力墙或其连梁上。

(2)使得结构受力更加合理,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使剪力墙的结构性能达到最优,经济性更加合理。

(3)通过改变剪力墙的数量及其布置使得结构的楼层刚度、周期、层间位移角更加合理。

2房地产企业结构成本控制的方法分析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地价猛涨,如何降低工程成本,并取得效益最大化是每个房地产企业不断的追求。在考虑建筑结构布置方案时就要考虑对结构进行选型优化,这就要不仅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实用性,还要考虑到结构的经济性。因为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是每一个房地产企业关注的问题。建设项目前期的设计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影响整个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在80%以上。其中,结构成本占到建安成本的40%一60%。很多建筑结构设计做的并不精细。通过降低成本以求提高经济效益是房地产行业共同追求和努力的目标之一,而结构成本的控制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为了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假设混凝土的成本与混凝土的体积成正比。钢筋的成本与钢筋的体积成正比。在总造价上,暂不考虑模板及楼板等工程的造价影响。电算分析指数表明,竖向结构体系的截面面积虽然较小,但仍可保证满足承载力、刚度、位移的要求。显而易见,优化后的方案不仅节约了业主的投资费用,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

4结构经济性优化措施

(l)尽量合理的减小剪力墙厚度

增加剪力墙厚度,虽然能提高结构抗测力的能力,同时也增大了结构的地震力,但是由于影响剪力墙结构的因素众多,结构抗侧移能力与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两者不一定成正比变化。剪力墙厚度的取值不仅影响到结构的自重、结构的质量和结构刚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剪力墙优化布置时应尽量合理的减少墙厚。

一般情况下影响剪力墙墙厚取值的因素如下:①通过结构分析,依据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比、周期比以及楼层刚度等控制因素,选取合理的剪力墙厚度;②根据规范对结构轴压比的规定;③稳定性及构造性要求。“高规”规定按稳定性要求确定剪力墙的高厚比,当不能满足时应按“高规”附录算墙体的稳定性。

(2)严格控制剪力墙的配筋率

《混凝土规范》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其直径不应小于8mm。这在高层或者剪力墙墙肢较长的剪力墙结构中应该是合理的,但对于短小、低矮的剪力墙,应适当减小其水平筋的配筋率;墙的竖向最小配筋率应包括边缘构件中的钢筋,同时应注意避免竖筋过多使墙的抗剪强度小于抗弯强度,对抗震不利。

(3)减轻结构自重

通过结构优化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可以减小结构内力、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力,特别是转换层和基础的钢材和混凝土。①楼板:楼板在整个建筑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率,减小楼板厚度即减少了单位建筑面积混凝土用量。将楼板厚度控制在满足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要求的比值,并满足防火和预埋管线要求的较小值,可使得混凝土的消耗量最低。②剪力墙:在考虑楼板的同时也应考虑剪力墙的混凝土消耗量最少。扩大剪力墙开间的间距,用轻质隔墙替代部分开间的墙体,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用量。如果开间过大,可以在隔墙处设置梁来保证减少楼板厚度的实现。由于住宅的开间和进深一般不大,梁宽可取隔墙墙厚,以免露梁。为减轻自重,剪力墙厚度可沿高度分次变化。

结束语

在未来,高层建筑必然会不断增加,这不但是社会以及人口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合理的控制好结构设计是每一栋高层建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减少用钢量,降低造价,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在进行高层建筑剪力墙的经济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布置和剪力墙的形式、剪力墙的厚度、配筋率、结构自重及刚度等多种相互制约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剪力墙优化概念设计,重视影响结构技术经济的因素,考虑综合效益,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和材料消耗量的目的,取得更加合理、经济的设计结果。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我国加入WTO为国内建筑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建筑市场打开了通道,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着效率与效益低下,技术落后,经营单一,企业隶属关系上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建筑企业与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更多的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差距。因此构建良好的建筑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培育和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途径。

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是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一般资源与战略性资源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组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某种单项资源,而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具有创新特征的企业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就建筑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以比较快的速度、比较低的成本、比较高的质量、与业主比较和谐的关系向业主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建筑产品,并能够获得比较大的利润。那些能为建筑企业带来优势竞争力的先进施工技术、无形资产(如企业精神、品牌效应等)、管理组织能力、人力资源、营销能力等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包括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企业文化,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第二层面为目标层,包括企业的战略制定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和转移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成长提供导向;第三层面为载体层,包括企业技术引进与再创新、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四层面为保障层,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顺利形成和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定方式、沿特定的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因此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不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模仿、转移和占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文化力的重要表现,蕴藏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因此,企业文化是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才能维持或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之间的领先距离。一个企业旺盛生命力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底蕴,是企业长期优胜的关键和保障。

二、 企业文化的内涵

1. 企业文化的一般共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正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有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但却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产品的竞争而转为理念与文化的竞争。消费者购买的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产品所代表的全部。而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目标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忠实信仰。管理者必须将其组织统一在一个坚定的意念和共同的愿景下,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相应的管理。企业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社会大众和客户在接受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震撼力。

2.建筑企业文化的个性。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的因素在生产力构成中的比例较大,劳动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都直接对产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同时建筑业又是一个资金投入量较大,风险也较高的行业。因此,建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既有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行业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分散、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艰苦、异地施工较多,从而造成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离散性。而建筑企业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企业的临时用工较多,队伍流动性大,从而加大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程度。

建筑企业文化是维系建筑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外在层次为物质文化,如建筑产品和建筑工具;中间层次为制度文化,内在的核心层次为价值观;外在层次为硬件,中间和内在层次为软件,硬件是软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利润源泉,拥有众多的优秀项目必然显示出企业的雄厚实力和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文化在每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上都会发挥作用和得到体现。因此,项目文化作为建筑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

转贴于

三、 建筑企业文化的建设

1. 基本思路。建筑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基本情况;再分析建筑行业的劣势,如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严重的混乱状况等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然后研究建筑行业的优势,如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扩大,关税壁垒的降低将使得对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模式的引进带来的发展机遇;最后开展实证分析,如传统观念、心理、行为方式、习俗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研究和设计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建筑企业文化。

2. 具体措施及创新思路。在与具体业务行为相关的操作层面上的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培育技术文化、质量文化、信用文化。

技术文化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在技术进步活动中集中统一的体现,决定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并使其有效运行。不同技术和产品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工程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竞争,而且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只有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注重提高员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技术氛围,形成技术创新的全员意识;质量文化是渗透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思想和精神理念,包含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追求和企业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突出质量意识就是突出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功能;信用文化是指关于信用的意识、理念、评价、体系、规则和机制等方面的文化积累。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形成全员的诚信度,以良好的信用获取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文化,与时俱进,适时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活力。项目文化是建筑企业文化的重点与特色,应结合起来建设,将新的经营理念与项目管理紧密结合,创建创新的项目文化,确保项目施工过程的全方位控制进而实现管理升级,树立了良好的项目形象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并且赢得业主、占领市场。创新项目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项目管理文化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建筑工程微机管理系统作为项目信息管理的有效工具,实现现场办公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无纸化”的项目管理,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2)项目制度文化创新,抓住关键问题。专门给项目经理建立一套既能保证项目管理顺利进行又能反映、维系和弘扬项目文化的规章制度,强化他们创建项目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项目精神文化创新,实现人心凝聚。以人为本,尊重、理解项目人,充分调动项目人的积极性,尽可能最大利用他们的创造性使之为项目尽职尽责;适时加强岗位培训和文化教育,提高项目人的综合素质。

(4)项目业主文化创新,产生品牌效应。将项目文化积极向业主延伸,工程竣工后主动配合业主的善后工作,有效宣传自己的优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全面实施无投诉回访制度,建立与业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的根基,更是企业进步发展的灵魂。企业有了文化的魅力,才会有经济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通过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企业群体理想培育,珍惜和培养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潜能,使企业员工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团结,关注全方位效益的提高,构筑双赢品牌效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企业自身的实际,准确把握企业目前的状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明确企业的文化类型,确定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理念,以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为核心,以面向市场、优化经营理念和员工思想行为为着力点,塑造员工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形成合力,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守杰,胡韫频,饶欣.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山西建筑,2004,(15):113-114.

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第4篇

广播电视制播机构和服务运营商都在寻求迈向云计算的可行的路径,以便充分实现云计算和虚拟化运营能够带给它们的巨大的潜在好处――灵活性、动态的可扩展性,以及由于能够将端到端的功能性紧密地集成入云计算或数据中心而实现的极高的运营效率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性。这包括各种功能的整合,如流量、记账、软件定义式工作流程管控、频道键控、播出以及可实现“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式收看等的自适应转码功能等。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制播机构与服务商需要根据自己的步调实现向云计算的转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它们要求能够将新的虚拟化的基础架构融入现有的台内在用系统与工作流程以充分发挥原有设备系统的效用。

要支持广播电视传媒机构适切地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采用全新的方式,这种方式远远超越了那种以虚拟化的形式部署传统的基础架构的做法。为了满足这些需要,Imagine通讯技术公司推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和IP技术的架构――MediaCentral,以支持用户将媒体运营与工作流程过渡到云计算平台。MediaCentral建基于模块式的、IP基服务的架构,其设计旨在从根本上改进媒体公司管理自己工作流程的方式,将自己的媒体资产兑现为收入,同时增强开通新的应用与服务的能力。

MediaCentral的模块式、服务导向的设计理念也为用户开启了新的收入机会,因为其可寻址的、基于印象的广告投播特性可十分方便地融入现有的工作流程以建立基于人口统计、地理信息及其他市场区隔方式的广告定向投播。有了它,广告商和媒介计划者可以针对各种终端和平台系统,包括线性的电视广播、平板电脑及移动设备、视频点播与OTT等,制定针对性和目的性极强的广告投播计划。目前已有包括英国天空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客户使用我们的 Landmark广告销售系统整合了它们的电视广播、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及定向广告投播系统。

在今年的NAB展会上,Imagination通讯技术公司了LandmarkOSI Cloud系统。它建基于强大的MediaCentral架构并结合了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固有的优异的扩展性,为用户提供了一条灵活而又高性价比的通向云计算的途径,支持用户快速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内容分发平台。LandmarkOSI Cloud系统设计用于有着多个播出频道的环境和跨越多个地理区域的制播网络,为广播电视制播机构、网络运营商,以及内容分配商提供了先进的广告销售、客户关系管理(CRM)、流量、记账及数据分析功能,支持它们高效地管理台内库存、增加收入。

LandmarkOSI Cloud只是我们在NAB展会上展出的针对广电行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之一,随着我们进一步的研发计划的公布,我们还将为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制播机构与服务运营商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端到端的云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涵盖我们的企业级软件应用、自动化、播出,以及“电视无处不在” 式解决方案包。

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第5篇

关键字:精细化、班级管理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南汽修幼儿园于1964年建园,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八个教学班、三十多名教职员工、近三百名幼儿的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多年来,在抓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精细化的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园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最好的教育给予儿童”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幼儿自主发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 。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持之以恒的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幼儿园,班组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组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所的办园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抓好班组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有力保障。为此,我们依托幼儿园办园标准和园所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班级管理办法》,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此,我们注重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拟定了一系列职责和规定并张贴在班级的醒目位置,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其次,注重每一工作环节,抓好班级细节工作。在进行精细化班级管理的探索过程中,园所特别重视从细小处着手,将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比如:将每天的工作流程文字化,随时提醒班级教师按流程组织活动;将消毒项目及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便于保育员准时并及时按规范操作等,这些对于班级工作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重视对班组长的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引领示范作用。

班级工作的质量如何,与班组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班组长是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策划者,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性,是我园一直在努力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召开班组长会,将上级的各项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同时,听取各位班组长对具体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大家共同协商,找到最有利于工作的方法及途径,从而更快捷的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

此外,把握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让班组长们及时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学习结束后及时写出培训感受与大家分享,做到了一人学习、集体受益,对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这样,班组内的各项纷繁复杂的工作也都能在班组人员的相互配合下很有序的去完成了。

再者,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班组长始终身体力行,用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周围的同事;还要求各班组经常性的自行召开班组会,大家坐在一起就一段时间以来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交流、总结与反思,在班组长的主持下,细致地就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找出闪光点,以再接再厉;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分析原因、立即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工作质量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以情感教育拉近老师与幼儿间的距离,滋润幼儿的心田。

在幼儿园,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孩子,而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老师和幼儿“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幼“心理交流”的过程。因此,园所在实施精细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注重让老师们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照每一个个体。

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每位家长都极为关心的,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来源于孩子的直接反映。孩子们对老师、对幼儿园的评价是最为关键的,他们年龄虽小,但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因此,在精细化班级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投入了较多的情感教育内容,而这项工作的执行就完全依赖于各班组的老师了。当然,老师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每天按计划、按流程组织各项活动外,还定期为每个孩子填写成长记录、指导他们完成展示等。每天除了让孩子们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外,还注重他们运动技能方面的培养。比如:规定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的相关内容,为此,还开展了民间体育游戏的课题研究,将传统的游戏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他们非常喜欢。

四、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采取适宜措施,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在制定各项工作职责前园领导先和班组长制定出讨论稿,再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各项制度、职责能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并涵盖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全员参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班组长职责》、《教师职责》、《保育员职责》等内容,同时还有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含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日常工作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对规范教师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一向注重做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在班级工作中,保教人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相关工作的组织进行,比如在教师活动时,保育员要进行恰当的配合;而保育员的一些诸如卫生消毒等工作老师们也操作得非常娴熟。这样,在一个班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