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定义

计划经济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定义

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第1篇

在研究区域差异问题中,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分析方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绝对差距方法包括平均差、标准差、离差和极差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相对差距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指标,它们能较细致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下面对相对差距分析方法的三种指标进行简要介绍。[1]

(一)变异系数法

使用各地区加权人均值差异系数来消除不同人口规模对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的影响,并结合运用相对差异系数与σ系数共同反映不同指标地区相对差距变化。还可以分解为某一部门的加权变异系数和任意两部门之间的加权协方差变异系数。

(二)泰尔指数

也是表示收入差距程度的常用指标,Theil T和Theil L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其用于区域差距研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具有在不同样本组(或地区)之间进行分解的性质,可以分解为子样本内部和子样本之间的差距,并且差距的变动也进一步分解为组间差距的变动和组内差距的变动,因而在区域差距研究文献中应用广泛。

(三)基尼系数

常用于衡量地区差距,是测度收入差别最常用的指标,有着多方面的优点:一是可以用一个数值来反映收入差别的总体状况;二是可以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很方便地进行分解分析;三是能够结合人口分布因素来计算地区不平等的程度;四是进行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比加权变异系数方法更方便。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差距测量

首先计算四川省各地区间总的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i为i地区的人口数,Xi为i地区的人均GDP,N为全省地区数,p为全省人口总数,X[TX-]为全省人均GDP。2003年四川省各地区间加权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计算结果为:V=0.72。与我国从1978―2002年的平均变异系数0.722相当。

再分别计算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的相对偏离贡献率,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2003年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指标地区总人口非农业

资料来源:《四川省2003年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由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得来。

从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成都的人均GDP最高,达到了17915元,是巴中市人均GDP 3040元的近六倍。成都、攀枝花、德阳、绵阳四个城市的人均GDP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地区,属于工业基础较发达的地区,除巴中、广元、南充外,其他城市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人均GDP水平较为接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除了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外,收入较集中分布在2000元―3000元之间,最高的是成都3655.7元。这说明四川省内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差距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高的是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收入比最高达到了6.26∶1,最低达到2.55∶1也高于其他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三个自治州的人口较少,工业基础薄弱,城乡差距明显。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主要集中分布2―3∶1左右。成都的城乡收入差距之比达到2.41∶1,其他城市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高的是巴中,达到3.43∶1,最低的是遂宁2.01∶1。我国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将会达到3.5∶1。与近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相比,四川省平均城乡收入差距比例达到3.15∶1,与200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比例相似。

从地区人均收入偏离全省平均水平份额来比较分析,成都市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四川省内其他地区,它和攀枝花、德阳、绵阳属于发达地区,除攀枝花外,德阳、绵阳位于成都市周边南北纵向延伸线上,受成都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攀枝花主要是矿产与能源工业基地,城市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雅安、自贡、乐山、宜宾分布在川南与川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但长期发展较缓慢,经济积累不足,城市化水平低。泸州、遂宁、内江、眉山主要由于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较弱,工业化水平落后。最后广元、南充、广安、巴中、甘孜、凉山等属于落后地区,这些地区是全国、全省重点贫困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低。

从相对偏离贡献率来分析比较,贡献率越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明显,与平均水平差距越大;相反,贡献率越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城乡差距不明显。比较贡献率可以看出,成都的贡献率最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明显,收入差距大,攀枝花市排在第二位,而其他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明显,其中自贡市的城乡差距贡献率几乎为0。总的来说,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不很悬殊,除少数城市外,人均收入的总体水平比全国低,城市化水平较低。

以地市州为基本的地理单元,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中高周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与绵阳、德阳、雅安地区、乐山南北连成一片,交通发达、工业基础较好,组成成都大平原经济发展区,发展水平最高,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由此向四周经济发展水平逐次下降。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空间变化大体与四川省地形从平原到丘陵、到山地和高原的海拔高度变化成负相关关系。而攀枝花作为全国著名的能源与矿产基地,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经济的辐射作用小于成都的作用。

三、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结构

为了进一步认识四川省区域差距的结构,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将四川省2003年收入差距分解成地区内的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总体差距为100%计算,分别观察各个差距形成中所占的贡献份额。泰尔指数的分解如下:[2]

最后计算泰尔指数:I=|IW+IB|=|-0.148+0.058|=0.09,计算结果可得: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间贡献份额为-14.8%,地区内的贡献份额为5.8%,泰尔指数的绝对值达到0.09。地区间差距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地区内的贡献份额的两倍多,这证明了四川省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由于地区间差距较明显。与我国1978年―2002年的泰尔指标相比较,低于全国平均泰尔指数0.112,[3]但是四川省地区间的贡献份额的绝对值14.8%高于全国地区间的平均水平14.63%,地区内的贡献份额5.8%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6%。

四、基尼系数分解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川区域之间产业的差距,本文采用基尼系数产业分解法,其公式为:[4]:

其中,G为总的基尼系数,Ck为分项集中率(也即分项基尼系数),μK,μ分别代表平均分项和人均总收入。SkCk/G×100%表示第K项产业收入对基尼系数的百分点贡献。本文按三次产业分类,定义[SX(]CK[]G[SX)]为相对集中系数,如该系数大于1,表示对基尼系数起促进作用。以上文表1为基本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CK=0.26,总的基尼系数G=0.257.分别计算出的三次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为:0.805(第一产业);1.616(第二产业);1.470(第三产业)。由上述可知第二和第三产业系数大于1,对基尼系数起促进作用。最后依次求出第K项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为: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20.7%;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41.5%;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份额是37.8%。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区域之间产业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差距缘故。区域产业差距较明显,基本形成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圈为中心,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结构,但是以农牧为主的第一产业仍然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这也说明四川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相比东部发达省份,处于落后水平。因此,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业经济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 日方,李 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2]邓 翔.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陈秀山.我国1978――2004年区域差距变动衡量指标[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4]魏后凯.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距[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nece in Sichuan Province

Liu Yang1 Ju Wei 2 Zhai Youlong3Abstract:Sichuan is the important province of western region to develop in China, an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in balance.This paper adopts variation coefficient, the THEIL indexmethod and Gini coefficien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strict in the region,then makes use of the method of decomposition to research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region in the province.In the end,the authors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gional disparity;Theil Index; variation Index

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第2篇

京杭运河交通模式下的河段溢油情景

溢油应急反应计划制定框架与水域交通模式密切相关,本文以京杭运河为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运河河段溢油应急反应战略规划。

京杭运河模式分析:①存在上游和下游,水流流向单一,航道情况复杂,有诸多风险因素:浅水道、狭水道、盲角转弯、桥梁、叉河口、渡口等。②岸线上码头林立,沿线各河段交通流密度、船型、船种分布变化大。③环境敏感性强,整个河段村镇密集, 生态资源密集。

运河河段溢油应急反应战略规划框架

1、溢油应急反应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战略规划主要考虑反应资源的配备地点和配备量。当然我们可以在运河沿岸多设反应基地从而保证任何地点的溢油都可以得到最快的响应,但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反应基地的建设在辅助基础设施的要求上比较高。反应资源的配备量直接关系到反应基地的运行成本,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 战略规划主要内容

反应基地的设立。在京杭运河交通模式下,溢油大部分会聚集在岸边区域,反应基地的设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静水或河流转弯内侧旋涡附近。②敏感区的上游。敏感区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城市取水口、珍稀动物活动区域、农业灌溉入口、水产养殖区、沿线小的湖泊、旅游景区、文化古迹区。③良好的陆上补给渠道,从而保证力量的投送和废油的运输。

设备系统。运河的应急反应中使用的机械类型主要有:内河型围油栏、折叠式围油栏、浅水收油机等。任何一种设备是不可能完成反应任务的,围油栏用于控制扩散,浅水收油机用于回收,回收船用于将废油运到处理站。只有结合各种设备的反应系统才具有应急反应能力,即所谓的“设备系统”。系统能力主要决定于油种和外部环境条件。

反应基地的资源库的系统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反应系统的日常成本,反应基地资源库的配备量可以考虑能在关键时刻满足反应基地战略区域一般溢油事故应急反应需求,保证充分发挥反应基地的作用。

应急反应行动战术

1、反应行动战术规划的主要任务

在某一溢油应急反应行动中,如果没有合理调动反应基地资源,没有把握关键时机,就是反应的失败。所以有必要在反应战略既定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反应行动战术,快速反应并确定实际技术措施的选择。

2、实际技术措施的选择

机械回收,是指在不改变溢油形态的情况下利用围油栏将溢油进行水面围控并利用收油机将油从水面分离出来,以清除水面的溢油。

围油栏布设关键控制点。围油栏等机械回收设备效率不高,溢油将在短时间内漂移很长的距离。在现实反应中一种明智的办法是在河段内几个关键的控制点上投入力量,做到以静制动,在适当的位置,用机械方法将部分溢油引入缓水区域或敏感性较小的区域进行回收。反应基地设立地点的选择标准其实就是关键控制点,这样有助于反应力量第一时间在关键控制点布设。

关键控制点选择标准:①静水或河流转弯内侧旋涡处。②要保护的敏感区的上游。对敏感区进行预先保护意义重大,所以计划中应重点突出在溢油到达之前的敏感区的预先保护。

3、使用溢油分散剂

目前世界各国在处理各种水面溢油事故时,广泛应用溢油分散剂。在许多不能采用机械回收或有火灾危险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地喷洒溢油分散剂,是消除水面石油污染和防止火灾的主要措施。我国还没有针对内河水域溢油分散剂的使用情况、使用量、时间、要求的具体规定,在此,呼吁国家尽快制订《内河水域化学消油剂使用规定》,以适应内河油品运输发展的要求。

禁止使用分散剂的情况:①溢油为易挥发性的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②溢油已被强烈乳化,形成了含50%以上水分的油 。使用溢油分散剂的技术条件:适合在开阔水域,水流快,温度高的水域使用。适合处理5mm以下厚度的溢油。

4、现场焚烧

当溢油进入并聚集在沼泽等湿地类型时,常规的反应方式不仅很难到达,而且会破坏原来的环境条件,可以适用现场点燃。现场焚烧技术的受制条件很多,既要有一定的油膜厚度、油膜面积,还要有与燃烧速率相适应的集油速度以及适宜的现场气候、环境等。

5、物理消散

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orldwide, there is a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at the East Asi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hina reponses to this situation under the p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Trend and focuses on the market multiple strateg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s of trad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re proposed.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mechanism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isa reg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at the East Aisa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problems m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positioning is proposed.

关键词:现状;战略定位;区域经济一体化

Key words: present situation;strategy positioning;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004-01

1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崛起。我国也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努力探索区域合作的模式,并逐步形成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纵观历史,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根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可以从中发现四个一体化的经济模式:第一,中日韩与东盟的双边合作;第二,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三,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双边合作;第四,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机制。当前我国采取了区域、次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合作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建构的情况来看,中国正立足于亚太的同时,构建自己的多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向多元中心发展的转变。

2当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战略上的内敛性。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加速发展趋势,并呈现出显著的贸易与投资“内敛”趋势。中国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按照周边优先、重要地区贸易伙伴优先的原则着眼于全球市场发展多元化战略,统筹提出贸易、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整合国内机制,从而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布局的总体协调。

2.2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带有盲目性。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在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压力下被动应变的结果。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在战术层面有考虑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但总体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整体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2.3 传统的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规模效应有限。当前我国的国内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无法形成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关系。此外当前我国的产业通常成本递增快,合理经济规模小,无法形成一再分享规模效益的协议分工,因此难以分享规模经济的好处。

2.4 中国与东盟的多边博弈性决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会繁冗复杂。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FTA对区域内成员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及与其覆盖的产品范围成正比,但区域合作的成员主体越多,谈判达成完全一致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我国在与东盟的FTA谈判是在同时面对10个谈判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决定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会繁冗复杂。如果我国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谈判策略,达成协定的可能性将会非常渺小。

3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战略定位

3.1 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弹性。中国应充分利用我国是东亚最大进口商的优势,主动与中东、中亚、非洲、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有关合作伙伴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方法。保证我国长期稳定的资源和能源供应,为我国生产的商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弹性。

3.2 中国应力争东亚地区的领导权。早在1962年日本学者就已提出了“雁型发展模式”,用以解释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增长和贸易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模式中,日本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该模式中的雁阵分工是一种典型的垂直分工。该种分工具有“依附性分工”的特点即一种由底层向上层高度依附的寄生性分工,这就决定了处于高层分工国家的经济好坏将决定整个东亚地区发展的状况。由先发优势的意义不难看出一旦中国认同该种区域内分工模式,就意味着失去先发优势。因此,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加大与日本的差距,在战略选择上要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以及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3.3 以加快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开展以我国为主导亚洲经济全面合作的格局。中国应加快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并以此为起点全面开展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经济全面合作的格局构建基础条件,在完善紧密经贸安排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在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下实现“三通”,进而探讨两岸进一步开展合作的方式方法。力争在2011年左右,形成一个以中国为首能与美洲和欧洲相平衡的区域经贸合作板块。

3.4 大力推进东亚经济合作。东北亚区域作为东亚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其中区域内中、日、韩经济发达互补性,要积极促进在投资、技术、贸易等方面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或中韩、中日双边经济合作的正式磋商。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了加快这一协议的实质性进程,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协定形成牵制和互动效果,可同时推进与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成员的双边FTA磋商。

参考文献:

[1]王铮.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措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0-241,260.

[2]高振京力.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2(2):63-66.

[3]肖长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及战略深化[J].特区经济,2007(3).

[4]于培伟.关于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5(27):9-11.

[5]曹亮.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J].财贸经济,2007(3):24-28.

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系统处于不同的阶段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方式不同,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也不一样。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和特征刻画,据此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要素驱动、质量驱动、创新驱动、网络驱动四个阶段,建立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了定量判定。

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个开放的区域内,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单元相互联系和交流,政府宏观引导创新活动的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也是各创新主体自身及与环境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一个复杂适应性社会系统。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分为创新主体发育、创新主体互动、创新网络形成和创新系统成熟四个阶段。

(1)创新主体发育阶段。区域创新系统在形成初期其组成要素规模小,且体系不完整,系统的发展主要是各创新主体的成长与发展。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努力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高等院校在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充分提高自身依托基础研究服务企业的能力。科研院所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科研实力,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中介机构此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沟通与链接职能,此时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是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鼓励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还需要不断建立和发展。政府在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应通过财政开支、税收等政策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实施税收优惠。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能力、地方性金融政策,加大对区域公共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投资,优化投资环境,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建立合理的创新投入体系,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从而使创新系统逐渐发展到下一阶段。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的充分发展及环境系统和辅助系统的建设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2)创新主体互动阶段。随着创新主体的不断完善,区域生产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创新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即创新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因此,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适应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同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问的联系。这一阶段开始由政府单独推动技术创新逐步转变为向市场多元主体共同推动技术创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得到较大发展,企业与创新系统的实力得到增强,表现为新产品不断涌现,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改造速度加快,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改善。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市场和政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辅助系统的完善与主体系统的构建是这一阶段的战略重点。

(3)创新网络形成阶段。随着区域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互动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密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在创新系统中作为创新单元相互联系和交流,这些创新单元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逐渐形成了进行创新活动的创新网络。中介机构与创新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在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运行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工作,促使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技术创新所需知识、思想、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产、学、研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机制联系起来,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有利于知识、信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网络。

(4)创新系统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已经充分显示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介服务机构运行良好,创新系统的创新产出和创新人才都能满足社会需求,主导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也颇具水平。创新系统的对外输出占有突出份额,此阶段的特征是政府的职能得当,发挥宏观调控、充分激励和鼓励创新的作用,使市场在组织、调整、配置资源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2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与指标体系建立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不同,其对经济支撑和引领的力度和方式也不同,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也不一样。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发育阶段,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企业等主体规模扩大和资本增加,表现为生产要素的积累,经济发展方式以要素积累的驱动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主体互动阶段,经济发展逐步转变为依靠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主体合作、改善经济运行的结构和质量,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运行的质量改善为主。在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形成阶段,经济发展依靠各创新主体进行知识的整合、密切的合作,充分配置区域内的资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已经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合作创新在区域内普遍存在,因此经济发展方式是真正的创新驱动。在区域创新系统成熟阶段,如上所述,这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高级阶段,其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发挥到最大,知识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区域内基本建立,主要依靠知识经济和创新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为网络驱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和进程。遵循全面性、合理性、动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建立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主体互动、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等6个方面设立了20项指标,作为考核和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指标体系。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划分为要素驱动、质量驱动、创新驱动、网络驱动四个阶段。根据经验数据,给出了20项指标不同阶段的临界值(见表1)。据此,可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定量判断。

3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定量判定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工程。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河北省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迫切需要。

计划经济的定义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刚性户籍制度的软化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户籍制度,并从狭义的角度简单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然后,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一元制和二元制,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最后,引进渐进决策模型,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

引言

现象一:据《南方周末》报道,1999年年初,河南、山东四位打工妹去深圳打工,被挤死在105次列车上。幸存者回忆车上的情形,“像被压扁的带鱼”。权威专家估计,1997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了1亿。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人户分离已达7073万人。 

现象二:1999年高校毕业生的留京名额严格控制在15%以内。外企的进京名额异常有限,绝大多数在京外企只好招收北京生源。有人惊呼:“北京是北京市的首都”。据有关报道,到1994年上半年,全国约有17个省共300多万人购买了城市户口,此项收入高达250亿!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登记在案的以及黑箱操作的部分。 

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主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全面发展的需要,其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了诸如本文开始列举的种种怪现象。有人甚至认为,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在社会生活里的最集中表现,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户籍制度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系统研究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牵涉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试图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户籍制度改革方略进行综合探讨。

本文的结构大体如下:

第一部分: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户籍制度,并从狭义的角度简单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

第二部分: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

第三部分:引进渐进决策模型,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阐述了两种方略的渐进模式,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