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工程研究

环境工程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工程研究

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第1篇

一、环境工程的概述

环境工程就是指从事研究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因为环境工程在目前来说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我国的环境工程研究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相对还很不完善,学科的研究领域还正在不断地开拓当中,关于学科的性质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比较明确的是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研究的重点就是相关的防治技术。

二、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大环境因素评估不充分

建立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体系是一个环境工程项目进行实施的前提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我国在建立环境因素的评价体系时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具体的评估指标不够全面,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接下来项目实施中的资金、方法、监控手段等埋下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缺乏优秀的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才是推动研究管理工作实现质的发展的真正动力,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环境工程这个专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许多人并不会选择这种比较冷门的专业,各大高校在关于环境工程的院系设置上还比较少,所以我国十分缺乏优秀的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三)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独立科学的运行系统,从目标的设立、指标的确定评估、防治技术的研究、监测技术以及环境影响的评价都需要十分严谨的体系管理。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方法、职责以及监测手段之间的不配合。

(四)缺乏相应的市场管理

环境工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相关的市场管理还很不完善,环境工程市场的准入规则还相对较低,政府、企业以及客户作为市场中的三大主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环境工程市场的监督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有些企业或生产商来说,普遍存在着环保产品质量欠佳的问题。

(五)缺乏高效的监督机制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运行系统,要想获得良性运行与平稳发展必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环境工程管理的有序性、高效性与科学性都依赖于合理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项目运行的高效运行。目前关于环境工程的监理制度、招投标制度以及验收制度等都没有完备的监督制度。

三、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估工作

环境因素是活动进行生产、产品的生产与服务过程中作用在环境中的因素,它是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我们对于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对于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对环境因素来源进行识别以及对于环境因素性质进行识别等两种途径。

(二)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首先环保部门必须给予环境管理工作足够的政策支持,其次在进行与环境相关的任何重要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在资金方面,建立多方支持的多投资渠道,为环境工程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重视环境工程研究人才的培养

环境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必须尽快加强对于环境工程的研究工作。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应该发挥积极的正功能,为环境工程研究输送大量的优秀的专业型人才,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才走向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第一线。

(四)提高环境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我国的环境工程行业的市场管理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为了整顿环境市场,我们应当首先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全部的环境工程资源,为环境工程市场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市场秩序。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理、验收、影响评价等多种监督方式,实现环境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四、小结

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十分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我们中国作为大国,更有责任与义务去积极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们还处于环境工程管理研究的初始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与论述,提出可从环境因素识别、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规范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根华,张瑛,唐永贵.关于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价值工程,2010,29(27):57-57

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第2篇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1.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实验教学是环境工程本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与理论课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教学的同时,应大力开展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进一步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一体化、两结合、三阶梯”教学改革思路(见图1),“一体化”即打破原有的实验室各自独立的实验格局,实验教学管理方式坚持一体化原则,对所有实验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两结合”即坚持实验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验教学过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三阶梯”即巩固基础性训练实验、强化综合性开放实验、鼓励研究性创新实验,以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阶梯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实现以上改革思路,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争创高水平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实验教学的多媒体化;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验教学改革方案。①改变传统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横向模式,将实验课独立出来,与本专业其他实验课建立相对独立的纵向联系体系,实现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贯通。②改进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项目,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实验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③改变实验教学由单一课程组和学生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形成交叉型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兴趣型的学生学习团队。④改变传统教学实验室管理的旧模式,整合实验室资源,成立实验示范中心,结合科研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中的平台式共享,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一体化、两结合、三阶梯”体系建设,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分层次阶梯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传统知识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与前沿科技、工程实践密切联系,融入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和科技创新,使实验项目不断更新。需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工程训练、CAD设计基础。

2.实验技术。结合本专业实际,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在实验项目设置上注重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采用最新工程应用技术与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设电镀废水处理实验,《气体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设静电除尘效率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开设生活垃圾焚烧实验,这些综合设计实验都具有较强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3.实验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以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全过程,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以人本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式灵活多样,逐步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模式。突破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学生自主、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中的环境监测实验全部采用自主实地采样,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中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以3~5人为一组进行合作性实验,学生自主实验平台中的开放性实验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方法,社会服务平台吸纳学生参与平台运行工作,建立学生实验兴趣小组,参加校内外各项学科竞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第3篇

对装备效能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最佳的应用方案,为决策服务;有利于找出装备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将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效费分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装备实力。通过对装备的效能进行评估,可以在宏观上评价武器装备的作用大小,分析、比较同类系统优劣等问题。

1.建立效能评估环境目的

建立装备的效能评估环境,其主要目的是:建设一套效能评估软硬件系统,结合装备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估模型,通过测试和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合理设置的各评估指标评估权值,执行效能评估算法,实现对装备的系统效能评估,并生成评估报告。根据效能的评估结果,可供应用者了解装备固有的作战能力和不足,为装备系统的使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装备的研制、采购单位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实现物力与人力资源的最佳匹配;通过定性的描述总体设计方案相对于理想方案的偏离程度,可供研发人员对装备系统方案的最优设计提供指导,为装备的技术改造提供定量分析,指导信号处理算法的选择和设计;结合仿真数据预先评估,可为研制与生产单位避免反复实验性试探所耗费的周期与成本。

2.效能环境建设内容

效能评估环境工程化实施需要完成的工作应该包括:建立装备效能指标体系;基于科学的系统工程理论,研究装备效能评估模型,实现匹配指标的合理评估方法;获取计算机仿真、实物仿真/测试以及外场试验、试飞输出的指标数据;建立装备效能评估软件系统,结合指标体系,对测试和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合理设置各评估指标的评估权值,执行评估算法完成对装备综合效能的评估,最终生成评估报告。

3.效能评估典型环境工程化要求

所谓典型环境即广泛适应于各种航电、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具备兼容性和重用性,在工程化实现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典型环境应具有以下功能:a)对仿真、测试数据的抽取与导入;b)对外场设备数据的下载与传输;c)效能或子效能的指标体系可视化构造;d)效能或子效能待评估指标的选取;e)可输入仿真、试验获取的指标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f)可采集专家对指标的直接评分结果;g)可进行评估方案创建、编辑功能;h)具有评估效能对应指标权值的获取功能;i)可根据创建的评估方案,执行评估的计算;j)可显示评估结果,并生成评估报告;k)可进行指标相关性、独立性、敏感性的分析;l)提供评估算法库,包括通用数学算法以及可用户自定义的算子;m)对指标数据、评估方案、评估任务执行输出等数据进行归类管理;n)支持数据库内多种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4.环境建设总体思路

首先建立合理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利用计算机仿真、半实物仿真及外场实测试验完成该指标体系的综合测试,并基于指标测试结果设计相应的评估算法,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合理设置各评估指标的评估权值,执行效能评估算法完成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最终生成评估报告。总体流程中,指标体系的建立部分是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反映系统综合效能的技战术性能指标体系结构;指标测试部分是指对该指标体系结构中的各具体指标进行有效测试,测试的手段包括结算机仿真、半实物仿真及外场实测试验;综合效能评估部分依据指标测试结果,完成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包括评估算法的选择和设计、数据无量纲化预处理、各指标评估权重的设定;完成综合效能评估后,最终生成评估报告,包括各子系统的定量效能评估值及系统的综合效能值。

5.工程实施具体方案

5.1系统组成及部件描述

效能评估系统整体上由采集器、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展示及配套四部分构成。1)采集器:采集器是效能评估数据的来源之一,是进行效能评估的前提和支撑。采集器主要用于满足不同接口、不同协议设备数据的采集和适配,实现试验、仿真等场景下数据的获取。2)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效能评估的核心,效能评估的工作主要都是围绕指标体系的创建、运行、优化展开。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内容、算法与管理,是效能评估的核心内容。3)评估系统:评估系统是效能评估的主体,其涵盖了数据管理、效能评估、评估展示系统等部分,是效能评估实际执行的载体,是主要构成部分。4)展示及配套:展示及配套是效能评估的升华,包括了效能评估配套展示设备、网络等的搭建,提升效能评估展示效果。

5.2运行流程及描述

效能评估工作主要由四个主要工作构成: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流程、效能评估流程、评估后流程及评估展示。整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1)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流程流程主要负责对效能评估相关试验工作进行调度管理;实现数据采集与传输手段(目标时将内外场仿真、测试、实验原始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大量仿真、测试、实验原始数据,评估计算需求预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以及评估结果与分析报告等数据。2)效能评估流程主要负责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方案的设计、评估算法模型的管理、评估计算的调度、评估报告的生成等。3)评估后流程主要负责依据提交的真实效能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迭代校准。4)评估展示主要将评估结果通过现代化、直观的呈现手段进DOI:10.19353/ki.dzsj.2017.12.097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试验任务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检索管理、接口管理与系统支撑管理五个部分。1)试验任务管理:试验任务管理是对试验进行任务化管理的功能,提供制定试验任务、设定任务执行的模板、对任务进行查询删除等管理操作的功能,并对试验数据提供操作接口,获取试验数据。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处理过程定义、管理与查询状态的功能,实现满足可自定义的数据处理流程,实现数据的处理、存储,实现元数据的定义与维护。3)数据检索:数据检索是数据的人机界面接口,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搜索、维护功能。4)接口管理:接口管理在满足可扩展的架构上,实现对特定格式输入文件的解析与管理,目前支持对CSV/EXCEL等格式数据文件的导入解析。5)系统支撑管理:系统支撑管理提供系统用户、用户权限、系统级日志、数据字典、系统参数等基础信息的配置与管理。

5.3系统结构与环境配套

评估环境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如下:服务器:运行应用系统与数据库。操作终端:通过浏览器与应用系统进行交互,完成数据上传/下载。数据库:管理指标库、元数据库等。评估系统:基础软件平台,提供指标体系、评估算法、评估模型等基础功能。展示系统:由展示设备、展示操作终端等构成,提供评估结果的展示与研讨。效能评估的展示及配套区域,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展示观摩区:主要是满足效能评估的结果展现、点评等工作需要。展示观摩区至少具备大屏展示、观看席、点评席、演示操作等功能。设备操作区:主要是满足效能评估操作的区域,实现对数据导入、评估操作、数据管理等功能,以及放置必要的服务器、操作终端及网络设备。操作区至少设置多个工位,分别负责评估运行、数据管理、系统监控等。研讨交流区:主要用于效能评估相关会议研讨、技术交流等。图2系统结构图

6.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解了装备效能评估典型环境的能力要求,给出在工程化建设中系统组成、工作流程、数据管理、硬件架构、场地布局等具体实现手段和典型方案,具备实用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古雪鹏,陈怀进,周峰.基于效用函数的通信对抗作战能力评估[M].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

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现代城市,研究方法,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城市是社会人口的聚集中心,是现代文明和杜会财富的发探地,也是人与自然地质环境产生冲突最剧烈的场所。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规模的空前巨大,大型城市的不断出现,大型的和新型的工矿企业的大量兴建,大型水利水电或新型能源工程以及大型的或新型的交通运输工程的大批建成投产,其对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1] [2]。如此巨大的,越来越严重的集聚型人口压力,不仅给防范突然性的、难以抗拒的地质灾难带来困难,而且加剧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时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断引起迭加在自然灾难之上的人为地质灾害的产生[3]。

环境工程地质正是传统工程地质在环境科学中的重新认识和确立。环境工程地质是在区城工程地质研究的墓础上,主要研究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4]。其目的是为了改造,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是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代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是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域单元,现代城市的工程建设,已经引起或遇到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5]。

2.1城市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由于超采地下水,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我国上海、天津、西安、太原、常州、宁波等城市均出现地面沉降,其中上海累计沉降量达2.63m,天津1.78m。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因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已多达800余处。

2.2 城市地表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短缺,城市建设在中心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的同时,有的山地城市建设还向山坡开发土地,有的是占用农业耕地,摊大饼式的发展。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及软土地基问题时有发生。

2.3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对地质环境也有影响,主要有地面变形、洞室围岩失稳、地下水流场改变和地质生态环境恶化。

3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3.1 工程体系的复杂性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庞大复杂的工程体系。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就其总体而言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在空间上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在时间上要强调超前性、跟踪性和阶段性,在资料积累和使用上要注意系统性,连续性和同后期多用途开发性。

3.2 地质评价和优化的提前性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解决地质环境资源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的意向和方案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对城建选址,土地、水源开发, 地墓处理, 废物堆放及各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都要从地质方提出优化意见。

3.3 以防为主的重要性

在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中, 要始终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有防止外来地质灾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防止城市工程造成的社会环境危害两个方而。防止外来地质灾害的最大机会存在于城建选址之中,对重大的灾害危险以躲开为上策。当然, 选址之后以及城市运营时期, 也要及时发现和制止邻近地区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对本城市可能造成的工程地质灾害。治―需要工程措施与社会措施并重。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当灾害危险已经存在而又难以消除时,包括采取治理措施,应根据其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社会防灾措施以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社会防灾措施应采取的时机和程度取决于对灾情危险性的正确预测。所以做好地质灾舍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3.4 规律与机制研究的相辅性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途径必须遵循性状表现一发育规律一成因机制一防治措施的科学轨道进行。客观地、全面地搜集阐明问题的性状表现、(初始的和变化的)是正确研究一切问题的基础。发育规律是指问题的性状(性质、强度等)表现随时间、地点和特定条件的变化规律。揭示、反映这种规律要靠足够数量的观察对比和相关分析。摸清特别是谁确掌握问题表现与主要关键性条件的相关性,是判断问题成因的基础。而解释规律和最终确定成因必须要搞清问题的形成机制。所以规律研究和机制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并重。

4 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是工程活动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为了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今后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4.1 建立与完善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有明显的拓宽,工程地质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制图技术得到更多研究着的重视,许多城市的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都已建立,并逐步投入使用。但目前尚未建立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4.2 开展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胡广韬,1992)。随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应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动态大系统,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这种影响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不仅要对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作出定量评价,而且还要将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成一个系统一并考虑;不仅要进行二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而且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还应积极开展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不仅研究城市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还要研究岩土体的保温、隔热、抗震性能。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土地使用方案、最佳工程建设区,并指出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布区。

4.3 研究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的制定理论与方法

怎样更好地定量表述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改造程度是当今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规范与标度理论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为此,应加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制定理论与方法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4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类型,而且其危害性往往是巨大的,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也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减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因此,现代城市的建设,应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郑天恩,沈小珍. 西安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1984.9, 3(2): 19-29.

[2]林宗元.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J ],勘察科学技术,1990,2:32-35

[3]李国峰. 唐山市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2, 27(1): 121-124.

环境工程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现状;对策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就开始存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复杂与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海洋污染等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属于环境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而建立的,是人类与环境污染作斗争、捍卫我们的生存家园的重要体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环境工程的概述

环境工程就是指从事研究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因为环境工程在目前来说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我国的环境工程研究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相对还很不完善,学科的研究领域还正在不断地开拓当中,关于学科的性质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比较明确的是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研究的重点就是相关的防治技术。

二、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大环境因素评估不充分

建立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体系是一个环境工程项目进行实施的前提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我国在建立环境因素的评价体系时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具体的评估指标不够全面,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接下来项目实施中的资金、方法、监控手段等埋下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缺乏优秀的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才是推动研究管理工作实现质的发展的真正动力,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环境工程这个专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许多人并不会选择这种比较冷门的专业,各大高校在关于环境工程的院系设置上还比较少,所以我国十分缺乏优秀的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三)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独立科学的运行系统,从目标的设立、指标的确定评估、防治技术的研究、监测技术以及环境影响的评价都需要十分严谨的体系管理。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方法、职责以及监测手段之间的不配合。

(四)缺乏相应的市场管理

环境工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相关的市场管理还很不完善,环境工程市场的准入规则还相对较低,政府、企业以及客户作为市场中的三大主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没有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环境工程市场的监督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有些企业或生产商来说,普遍存在着环保产品质量欠佳的问题。

(五)缺乏高效的监督机制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运行系统,要想获得良性运行与平稳发展必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环境工程管理的有序性、高效性与科学性都依赖于合理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项目运行的高效运行。目前关于环境工程的监理制度、招投标制度以及验收制度等都没有完备的监督制度。

三、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估工作

环境因素是活动进行生产、产品的生产与服务过程中作用在环境中的因素,它是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我们对于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对于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对环境因素来源进行识别以及对于环境因素性质进行识别等两种途径。

(二)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首先环保部门必须给予环境管理工作足够的政策支持,其次在进行与环境相关的任何重要的决策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在资金方面,建立多方支持的多投资渠道,为环境工程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重视环境工程研究人才的培养

环境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必须尽快加强对于环境工程的研究工作。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应该发挥积极的正功能,为环境工程研究输送大量的优秀的专业型人才,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才走向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第一线。

(四)提高环境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我国的环境工程行业的市场管理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为了整顿环境市场,我们应当首先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全部的环境工程资源,为环境工程市场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市场秩序。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理、验收、影响评价等多种监督方式,实现环境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四、小结

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十分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我们中国作为大国,更有责任与义务去积极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们还处于环境工程管理研究的初始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与论述,提出可从环境因素识别、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规范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根华,张瑛,唐永贵.关于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价值工程,2010,29(2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