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子生物学定义

分子生物学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子生物学定义

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第1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体的检测及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生物学定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依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等;从方法论分为实验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等体系。

(来源:文章屋网 )

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第2篇

1对生命本质的不断探索与生命的信息定义

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概念。高中生物教材在绪论中借助于形形的生命形式列出了生命的六大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物体特有的组成与结构、应激性、生长发育与生殖、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这种对生命的描述性定义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并不能真正体现出生命的最本质属性。长期以来,许多哲学家、生命科学研究者都试图给生命下一个更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抽象性定义,当今许多生物哲学家都把生命本质问题作为其著述立说的主要论题之一。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对生命的本质定义有所了解和认识。

近年来有人从信息论角度对生命进行了剖析,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作用。该定义强调两点:①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自我复制与自我繁殖不断地传递信息的系统;②强调生命的出发点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生物群体具有无限度地不断适应新环境的特征。该定义启示我们,任何生命机体之所以表现出生命,其根源在于其系统中信息的不断传递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事实上,大量证据表明生命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传递过程。

2生命机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生物机体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内部各大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流动,这种信息流动与环境的信息流动相互协调,从而构成了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稳态的形成。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类机体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其信息传递过程大致如下所示。

首先是细胞外的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调节因子等,它们构成了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之间,传递各种信息,调节着机体发生、发展、生存和死亡;其次是受体系统,细胞接受信息具有选择性及特异性,其关键在于细胞膜上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即受体;第三是第二信使,当第一信使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在细胞膜上各种酶的作用下产生出许多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MP、Ca2+、NO等,它们构成了专门在细胞内起调节作用的第二信使;接着第二信使将信息继续输送,逐级放大,引发一系列特异性反应,在细胞内激活一系列特异性激酶,每一个激酶又有多种底物,由此引发出千变万化的生理效应。这些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量多少以及信息传递通道是否畅通等等,都直接影响调控的正常或失常,并与各种疾病的产生直接相关。

从信息角度看生物进化,进化实质就是生物遗传信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它同时体现出环境信息对于生物遗传信息的选择与协调。由于人们认识到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因此从宏观上看,物种的信息流以群体的形式向下传递,而生物群体具有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于是,种群的遗传信息就以基因库的形式存在并传递下去。

综上所述,不仅生命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生命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也构成复杂的信息网络。上述事实充分证明,生命的信息定义中所强调的生命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从信息角度深刻认识生命。

3生命的信息定义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定义;假说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1重大传染病疫情 短时间内发生,传染范围广,出现大量的病死或死亡,其发病率超过往年水平。例如,青海市2004年发生的鼠疫疫情,上海1988年发生的大规模感染甲型肝炎。

1.2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是指由于食物被污染或者职业危害的原因,导致人数众多的伤亡中毒事件。2002年在保定市发生一起苯中毒事件,箱包生产的数名生产工人出现中毒症状,并有6例工人死亡,这就属于职业中毒事件。2002年南京发生一起特大投毒事件,导致395例食物中毒,42例死亡。

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某一区域内连续出现相同的临床表现,短时间内不能明确诊断该疾病,同时病例人数逐渐增多,范围也在扩大。我国2003年爆发的非典,发病之初并不明确病原体,非典传播速度很快,很多患者都出现相同的临床症状,这起事件就属于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1.4新发传染性疾病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发生的、新变异的或新传人的传染病。世界上新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中,有半数左右已经在我国出现,新出现的肠道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危险十分严重,处理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2-3]。

1.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是指接种疫苗或者服用药物以后出现异常反应,出现该事件可能是由于药物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人体自身生理过敏反应。

1.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是指化学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因管理不当,出现化学品污染环境造成人员的伤亡。

1.7自然灾害 因为自然力引起的设施破坏、严重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超过了所发生地区的所能承受能力的状况。

1.8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是指核泄露、放射物质泄露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步骤

2.1初步调查 首先要进行核实诊断,有些突发事件的临床症状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情况较为特殊。事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患者的情况,主要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还有现场的环境情况,本地的流行病史,患者的年龄、职业、人群预防接种情况,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核实诊断的方法有差异,要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同时对周围居民、群众进行调查,了解发病的情况,当地居民对环境比较熟悉有助于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登记在现场群众的个人资料,如果该事件属于传染性疾病,可以尽早对可疑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突发事件一般比较突然,现场群众和附近居民心理会恐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有需要心理辅助的人员,同时在场有专业人士回答群众的疑惑,避免群众出现盲目的恐慌心理,群众的积极配合有利于突发事件的控制。

2.2收集病例及相关资料 登记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居住地、民族、联系方式,重点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时间。还包括当地地区单位静态人口资料,人口总数,对于流动人口较大的区域要了解爆发前的人口数。比较发病者和不发病者相关因素有何不同,从中可以寻找发病的原因。

2.3建立病例定义 通过前面的调查了解,可以比较清楚发病患者有何临床特征,建立准确的病例定义有利于发现疑似患者,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病例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描述突发事件的信息,包括时间、人群、地区分布、具体的地理环境。另一个是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定义的语言尽可能的简单、方便应用,对于不明原因的疾病要避免武断的病例定义。建立病例定义是可以参考一下几点:①临床症状明显和不明显的比例是多少;②是否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可以和其他疾病有区别的;③哪种诊断方法最简单、实用,例如微生物学、化学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等[3]。

2.4提出假说 根据事件资料的汇总,对患者的发病特征、现场的环境,再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提出突发卫生事件的原因。例如该地区发生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可以假设这一传染病是由某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经过初步调查对事件的发生还不是很深入了解,提出假说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2.5深入调查,验证假说 观察现场环境,对可以传播的方式、传播因素进行现场勘查,以了解疾病暴发的原因。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如血清学、病原微生物。例如,假说提出本次突发卫生事件是由流感病毒传染所引起的,研究员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对采集样本进行病毒学实验鉴定,最后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流感病毒。

2.6采取控制措施 特别是针对传染性疾病,要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4]。对于化学污染等情况,要尽快的清楚污染物,保护水源,已经被污染的水源要实时监控禁止居民使用污染水,防治再次发生中毒事件。同时要加强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

3 完善现场调查检验方法

为了完整、准确评价流行爆发的流行特征,需要寻找更多的病例,更加准确的评价一个新的检验方法的检出病例的技术,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后续,研发诊断试剂盒、检测仪器,可以更加高效的诊断。新发传染性疾病可能是由于病毒变异所引起的,根据临床症状不能很准确的诊断疾病,近年来兴起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其原理是根据病毒特异性抗体,生产能特异性检测该抗体的试剂盒,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研发检测序列的试剂盒。传染病的流行是和季节有关的,下次疫情再次发生的时候诊断试剂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监控,对感染患者尽早治疗,控制疾病大流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和临床症状诊断想比较,分子生物学诊断特异性更好,诊断时间快,准确性高。

参考文献:

[1]郭存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65-67.

[2]谷亚红,张智斌,李长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J].疾病控制,2011,8(36):129-131.

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第4篇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是区分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为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向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说来,农业革命主要包括栽培作物的产生和驯化动物的起源。系统探索家畜的起源,对于了解家畜发展史、揭示家畜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家猪SusScrofaDomesticus缘自野猪的驯化。目前,野猪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相比之下,家猪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别明显,家猪的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它们一般白天活动,黑夜休息,性情也颇为温顺。人们不禁要问,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诸如此类,皆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本文在评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上述关键问题,尝试提出新的思路,希望能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动物考古学的证据

考古学诞生以来,发掘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探索家畜起源提供了颇为翔实的实物资料。当前,探索家畜起源主要借助于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判断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是否为家畜,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基于骨骼形态学的判断,即通过观察和测量,比较骨骼、牙齿的尺寸、形状等特征信息,以区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2、考古遗址中某些动物经过了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处理,可认为属于家养动物。3、把动物的年龄结构及骨骼形态上的反常现象与考古学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

据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发现于安那托利亚东南部的Cayonu遗址土耳其之亚洲部分,其年代约距今9000年。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家猪,一般认为是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这一认识的根据如下:即1、该遗址窖穴中发现有完整猪骨,在其上面堆积着小米;2、绝大多数猪的年龄介于1-2岁间;3、猪上下臼齿的测量数据,与新石器后期遗址出土猪的数据相近;4、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猪以C4类植物为主要食物,表明与饲养相关。

关于新石器时代家猪饲养的前提条件,袁靖先生认为有以下三条:1、传统狩猎获得的肉食已显不足,需要寻求新的肉食资源;2、居住环境周围存在着一定量的野猪,容易获得驯化对象;3、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为家猪饲养提供了足够的饲料。由此可见,出土了许多猪骨的广西甑皮岩遗址距今约10000年,因不满足上述条件,故不能认为是家猪的发源地。与此同时,有关专家正在积极探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出土猪骨,不久应有明确结论。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研究家猪起源的另一重要途径。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出,长期的进化道路上,生物的DNA分子既保持着基本稳定的遗传,又容忍偶然变异的产生。显然,DNA分子的遗传稳定性,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连续性;而DNA的变异,又使得子代与亲代出现差异,导致了物种的进化。研究表明:突变导致的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与时间的累积成正比,即时间越长,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越大。这种变化的速率是恒定的,两种生物分离的时间越长,其分子的差异则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分子钟”(molecularclock。这样,若探明现存物种DNA的核苷酸序列,便可望估计它们共同祖先的分离时间,即其物种的起源。由于动物体内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简写为mtDNA具有母系遗传、变异速率快、拷贝数目多的特点,故常将其作为研究物种系统进化的首选。

Watanabe等首先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简称RFLP分析了家猪包括亚洲猪和欧洲猪、日本野猪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发现亚洲猪和欧洲猪存在着很大的遗传差异,表明两者应有独立的起源。Huang等对29个中国地方猪种、1个欧洲猪种以及野猪的mtDNA也进行了RFLP分析,除证实了Watanabe的研究成果之外,还发现中国野猪与中国家猪更为接近,暗示着中国地方猪可能只有一个单一起源。Giuffra等测定了来自欧洲和亚洲野猪、家猪中mtDNA细胞色素b的全编码序列、mtDNA控制区的440碱基序列和三个核基因碱基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一些家猪的mtDNA序列与欧洲野猪密切相关,而另外一些则与亚洲野猪密切相关,表明家猪应分别缘自欧洲和亚洲野猪的驯化。之后,蒋思文等对中国9个品种的140头猪的线粒体控制区440bp和细胞色素b基因798bp的作了系统发育分析,而Kijas等对中国梅山猪、瑞典长白猪以及两个欧洲野猪的mtDNA作了近全序列分析,其结果均证实了欧洲家猪和亚洲家猪分别起源于亚洲野猪和欧洲野猪,即现代家猪有着两个母系起源。

此外,各学者还利用“分子钟”理论估算了家猪的起源时间。Huang等首先根据哺乳类动物mtDNA每百万年2%的进化速率,估算出欧洲家猪和中国家猪可能在280000年前来自同一祖先。Giuffra等则认为两者分离的时间大约为500000年前。Jiang等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地方猪种和欧洲野猪的mtDNA序列变异发生在413000-875000年前,亚洲野猪的变异发生在7000-15600年以前,即亚洲家猪的驯化发生在7000-15600年前。Kijas等估计亚洲家猪与欧洲家猪的分离时间为90000年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推断出家猪的起源时间绝大多数远早于考古实物资料,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各项研究估算家猪起源时间的显著差异,与分子标记及核苷酸序列的不同选择密切相关。

中国国土辽阔,养猪历史悠久,各地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形成了众多的种。研究指出,若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外形、生态特点来考虑,中国家猪可以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等六大类型。至于中国家猪的起源问题,兰宏等利用RFLP技术,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家猪和野猪的mtDNA,发现西南地区的家猪与当地野猪极为相近。而常青等对华东地区家猪和野猪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phismDNA,简称RAPD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江苏地区家猪的品种或类群内,变异幅度相对较小,群体的遗传趋异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而华东地区的家猪和野猪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之后,Huang等和Jiang等的研究成果,均证实种的遗传资源缺乏,其暗示着中国家猪的单一起源,而各地猪种的不同表型应为人工长期选择的结果。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i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使人们可望通过古代猪骨DNA的分析,更直接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进化。2002年,Watanobe等根据mtDNA控制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复原了日本冲绳岛考古遗址出土猪骨的DNA,并对其与现代野猪、琉球群岛、日本岛、亚洲大陆等地家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古代猪系东亚家猪血统,与琉球群岛的本地野猪相关;清水贝丘(shellmidden)遗址弥生-和平时代,Yayoi-HeianPeriod出土的猪,出现一个独特核苷酸的插入现象,表明其与琉球群岛的现代野猪有所不同,反映了在弥生-和平时代早期或更早一些时候,亚洲大陆的家猪已被引入到冲绳岛。综上所述,不难预见,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古代DNA技术,探索家畜起源及发展的工作必将日益增多。

存在问题

无疑,家猪起源的研究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众所周知,野猪经驯化演变为家猪,其过程极其缓慢。而在驯化初期,家猪和野猪间,形态上几乎没有差别,甚至完全没有差别。欲鉴别这一时期的家猪和野猪,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研究的动物考古学显得无能为力。即便利用古代DNA技术,原则上也同样难显其能。这一点是最令人困惑的。此外,就目前而言,分子生物学的工作还主要集中在mtDNA方面。而mtDNA是一个单位点的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揭示父系血统对后代基因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已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思考

袁靖先生认为,人类获取肉食的模式,按时间先后可分为三种,即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早期,渔猎是肉食的主要来源,肉食的丰富程度与获取的难易,完全受环境资源的制约,这种获取肉食的模式称为依赖型。之后,除渔猎外,人们学会了某些动物的驯化,开拓了获取肉食的新资源。此时,肉食资源还主要以渔猎为主,原始畜牧业仍然居于辅助地位。这种模式被称为初级开发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渔猎的比例逐渐下降,人们的肉食来源发生了质的飞跃,即肉类的大部分来源于某种驯化家畜,周围环境野生动物已下降成为肉食的次要来源,人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开发型。显而易见,家猪的起源应当发生在初级开发型阶段,即驯化的开始阶段。

Price认为,所谓驯化,就是经过不同世代的变异积累和环境诱发产生的发育变异之后,一大群动物逐步适应人类需求和封闭环境的过程。Bruford等的驯化定义为:改变动物或植物的遗传特征,使之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过程。Diamond则认为,野生动物的驯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固定的食物来源;2、生长相当迅速;3、在封闭环境中繁殖;4、性格柔顺;5、不易惊慌等。以上学者的意见,可将家畜的驯化条件归纳如下:1、动物在人类的干预下经过世代的积累;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其食物主要来自人类的供给。显然,如何采用科学方法判断这两个条件是否形成,当是探索家畜起源的关键所在。具体说来,有如下四种方法:

1、食性分析。相对而言,家猪的栖息环境较为狭窄,其食物的来源也十分稳定,并与饲养者的食物基本一致。因此,若以考古遗址出土猪骨为对象,分析它们的稳定同位素C、N和微量元素,了解它们的食性及其变化,并与先民们的食谱相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为家猪的起源提供重要的信息。

2、古代DNA研究。驯化初期,交通极为不便,文化交流颇为困难,猪只能近交繁殖。这样,利用RAPD、微卫星等多位点分子标记,可望捋清古代猪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探明它们的世代和谱系关系。无疑,若发现有三代关系,即可推断猪已驯化。

分子生物学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基因表达载体 构件 绘制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28-01

1 载体的定义及其分类

载体是指运载外源DNA有效的进入受体细胞内的工具。载体同外源DNA在体外重组成DNA重组分子,在进入受体后形成一个复制子,即形成在细胞内能独自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作为载体必须满足的条件:①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但每一种酶最好只有一个切点;②外源DNA插入以后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③有便于选择的标记基因;④具有促进外源DNA表达的调控区。根据载体的用途,将载体分成三类,即克隆载体,主要用于扩增或保存 DNA 片段,是最简单的载体;穿梭载体是指具有多个复制子能在两个以上的不同宿主细胞复制和繁殖的载体;表达载体是指能将目的基因在人工控制下置于生物宿主中大量生产的载体。根据所在生物体的不同,分为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件及其作用

基因表达载体是由目的基因(插入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等组成。其系统包括DNA复制及质粒DNA的筛选、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三个部分。其中,DNA复制及质粒DNA的筛选有DNA复制起点ori、Amp和Tet抗性基因;目的基因的转录包括启动子,抑制物基因和转录终止子,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上游,常用的如Placz等;蛋白质的翻译包括核糖体识别位点SD,翻译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启动子(promoter)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段,位于基因的首端,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通过翻译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终止子(terminater)位于基因的尾端,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相当于一盏红色信号灯,使转录停止下来。抗生素基因作为其标记基因,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如果以质粒作为运载体,首先要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缺口,露出黏性末端。然后用同一种限制酶切断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部分限制性内切酶可切割出平末端,拥有相同效果)。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首先碱基互补配对结合,两个黏性末端吻合在一起,碱基之间形成氢键,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催化两条DNA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相邻的脱氧核糖核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如人的胰岛素基因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与大肠杆菌中的质粒DNA分子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也叫重组质粒)。

4 如何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绘制基因表达载体图

无论是制作幻灯片,还是发表文章,常常需要质粒图。基因表达载体质粒图谱的绘制软件很多,这里用DNAMAN软件对基因表达载体质粒作图过程进行说明。DNAMAN 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序列分析软件,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DNA 序列分析工具。它所提供强大的绘质粒图功能,能满足需要。绘制方法如下。

打开DNAMAN软件,点击Draw a new map进入质粒绘图,双击图形区创建图谱,在General状态下选择线条粗细和直径,双击质粒图修改字体和字号,添加元素(Add element)进行色彩和元素类型的选择即可。

5 基因表达载体的运用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有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最后是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赵占良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7.

[2] 赵晓刚.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研讨—基因工程的教学构思[J].生物学通报,2008,43(2):26-28.

[3] 魏新元,丑敏霞等.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44-46.

[4] 宫强,秦翠丽等.基因工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