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教育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通识教育视角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以通识教育为视角有助于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目前国际领域诸多大学都在推崇通识教育的议题,同时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取得广泛共识,在国际教育领域获得话语权,需要重视通识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而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音乐教育思想及理念中,能够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提供前提条件,促进教育方法的不断完善[1]。(二)应用通识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通识教育可以视作为具有给个性化特征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学活动不仅关注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关注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美学素养以及综合实践素养等内容,在学科知识学习从基础上,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在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自主选课、自觉完善,以促进素质教育综合教育目标的实现。(三)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教育体系、教育经验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外的通识教育已经拓展形成全人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自由教育等模式。中国教育领域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现代教育理念引入到中国教育领域,在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将多元教育理念整合,契合中国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即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同时又具有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
二、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功利性特征。原始社会时期音乐作为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的工具,应用乐舞为主要表现形式,音乐教育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音乐教育存在宗教色彩,但是能够明显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祈福、祭祀等活动都能够体现其中存在的功利性。虽然中国历史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从先秦直至明清,以祈福和祭祀为主要形式的乐舞活动一直存在,为满足各种活动的乐舞活动需要,音乐教育的功利性特征也一直被保留和延续。(二)审美性特征。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音乐教育也经历巅峰发展时期,受到封建文化礼制的约束和制约,礼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体,以西周时期为主要代表[2]。修海林在《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强调“西周的礼乐教育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性质”,音乐教育形式主要体现为个体行为方式,融合个人教育观念,内在心理、观念意识、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能够体现其中的艺术文化内涵。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体现本体作用,在体现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表现出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性特征,以实现音乐教育对于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特点
(一)自然化特点。音乐教育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发挥教育作用,古代音乐教育活动为自然性活动,歌舞形式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而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也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因而体现音乐教育的自然化特点。(二)社会化特点。古代音乐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为途径陶冶教育对象的情操,社会的发展促进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也愈加明显[3]。遵循音乐教育的社会化特点,要引导学生能够契合社会需要进行知识与技能学习,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为主要学习目标,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通识教育视角下古代音乐教育体现的主要思想特点。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内涵
(一)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古代音乐教育将教育对象作为关注点,教育对象自身的音乐形式应用领域存在差异,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存在差异,音乐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性化特征,通过音乐内容表达情感,利用音乐表演诠释情感和学习体验,由于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将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展现,音乐教育也可以实现个人情感的传递,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为主要特征,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基础,以体现教育内容的适用性与有效性。音乐教育活动可以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表演环节深化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通过教学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教学效率[4]。(二)重视学生知识向综合素质的转化。音乐教育活动传授学生音乐知识,而学生将知识的内化则是实现通识教育价值的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也是学生学习意识与思维的引导者,学生如何能够尽快实现音乐知识的自我转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唯一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的。(三)通过音乐教育实现“知情合一”。教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具有个人思维与情感意识,通过音乐艺术对人思想的感染作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意识层面实现理性意识与感性意识的结合。音乐教育活动中需要表现其主导思想,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其存在的功利性和审美性特征,有助于学生以功利性为导向理解音乐内容,以审美性为导向体会音乐文化内涵[5]。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实践于音乐教育领域,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知情合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更加重视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因性格刚直触及李陵事件,又因之遭遇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史记》,他在《报任安书》中述说自己遭受腐刑后“忽忽如狂”的悲愤心情和为完成一项伟大事业而忍辱含垢、发愤图强的精神,以及他高洁、刚直的人格力量无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逆境却独创豪放词派,历尽坎坷却笑对人生等等,这些都培养着大学生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自立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文学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人文学科和古代文学课程建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及人文学科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设置和古代文学课程的建设。如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古代文学鉴赏、以及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课程的设置,并充分保证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以外,还要充分挖掘本学科的人文教育因素,将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文气息的陶冶。
(二)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情感的特殊表达形式,艺术家将无形的内在情感通过文学作品,将其变成可供人鉴赏和感知的东西。所以,要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包括爱国情感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挫折教育等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带着真实情感,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课堂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采用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加强古代文学教学,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老师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新时期,老师应该根据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和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灵活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下根据专题内容来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师生互换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更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加强古代文学作品方向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积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及它强大的美育功能,承载着这方面的重任。一般来说,老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和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应该从高校或相关的汉语言文学机构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作为本校古代文学作品方向课程的教师;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对古代文学老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其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学气质,不断丰富和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学涵养,使老师更好地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后,学校还应制定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考核制度。
三、结束语:
1、伦理本位是最主要的特征
所谓的仁义说的是最崇高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而孝顺是仁义的最基础的层次,所以说儒家的思想道德理论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家庭观念,伦理道德开始于家庭,从家庭到国家,家庭和国家是一个结构的,非常注意家庭和国家的理念。而且,就现在的形势上来看,儒家学派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注重礼仪的教导,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克制自己,恢复礼制。这里面所说的礼制说的就是社会政治体制和道德的规则。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达到政治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这就让道德同时有了政治和法律的特点,让传统的道德理念变成治理政治、治理国家的引导。
2、崇尚理想的本质
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学中是非常注重理想主义的,儒家也提出了理想人品,认为培育有着仁义两种美好品德的君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我们国家的儒家的人品的培养,道德是作为一个人来说最基础的品德,而一个人学了多少东西是外在的陪衬,政治往往是一个人从里到外,用品德和知识来改变实际中的社会,或者是让实际中的社会更加美好的方式。所以说,这样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人的理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国家的古代的教育怎样能够做到我们国家的思想观念中所认可的比较理想的人格呢?达到就是克制自己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主要说的是道德素质的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自己和自己的反省,这折射了儒家学派对道德素质培养的主体意识,也可以表现出来一定要借助人的心中的信仰来外化,是一项借助自我反省和自我关键为基本的要求。但是假如这样自我反省的方法成为了比较刻板的制约,在它自身中也就丧志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反倒变成了制约人发展的原因,变成了抑制人性格的发展、创新性和追求未来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学的特征
韩国在以往的古代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代表的是从我们国家借鉴来的儒家学派的道德理论观念,注重的是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和弘扬,尽量避免非人性化,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和最终价值,培育全世界所有的公众成为主导统治位置的传统道德教育,对往后不一样时间的道德教育都产生了比非常大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以这样总结:
1、以忠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韩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不一样在于,韩国不注重仁义,而最注意的是忠诚,忠诚是韩国儒家学派单独具有的特点。忠诚和孝道在本质上都是儒家学派道德的中心理念,但是中韩两个国家的详细的解释和偏向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的儒家学派注重忠诚和孝道都必须兼顾,但是韩国即使也把孝道当做最主要的社会品德,但是对于孝道的解释单纯的是对父母的孝顺。在我们国家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孝道是所有家庭体制的基本条件,只有凭借具有血亲联系的人才能够互相同心的帮助,这就是孝道。反之韩国的在社会中对于孝道的理解是最高领导者的义务比具有血亲的人的高。公民之间凭借注重不是血亲关系之间的同心协力被当做是美好的品德。韩国的这样的想法,首先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联系的非常密切,注重对封建国家最高领导者的顺应和忠诚;而且在不同的角度还可以看出,在韩国的传统文化中,从家庭到整个国家,注重对于长辈和领导者的小孝敬和忠诚。这样的思想已经深深的驻进了韩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以各种韩国民族的想法,对以后的韩国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学思想为中心的信仰教育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意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很长的发展时间中,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非常的推崇。在韩国这个国家,儒家学派是一个最终的信仰,而且已经深入人心,是民族精神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在韩国,非常注重儒生,更是注意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所有的值得纪念的地点都保护起来了,而且被破坏的也已经逐渐修复。可见他们的民族意识非常的强。在很久以前的韩国人的最让人满意的形象就是儒生的形象,那么什么是儒生的形象呢?概括来说,儒生有以下集征:概括来说,儒生的形象是在脑海里必须有文学的知识,否则就不能够称这种人为具有文化的人,但是具有文化的人也不一定要有十分深刻的专业水准,要能够看懂自己国家的文字,而且要在所说的话中使用一些古代的文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应用的现实社会当中,注意在现实中的实践;要有健全的品格,比较优秀的气质,将在内心中的朴素体现在外观可以表现出来的素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斯文有礼。这样看来在韩国非常努力的想要教育全国人民都具有儒生的形象。另外,韩国人十分的注重对于自己国家古代文化维护,自己国家的文化不管是大的文化还是小的文化都要为维护起来,由于以前保护不当现在已经有着很大破坏的,韩国人都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将这些破坏的遗址都修复好,而且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一时间也注意在精神文化的维护,非常主动的把所有是自己国家的不是自己国家的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文化不流失。韩国人所说的阁民精神,指的是要确定民族的精神和自我进行民主的观点,培育大韩民国早日复兴的职责,确定这个民族的主体,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三、中国和韩国道德传统的共同点
借助例子可以看出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国家文化的本身的特征,但是在一样的亚洲东部的传统文化的制约下让两个国家的道德教育又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1、注重道德教育的以往的规律
我们国家刚好是借助这样的道德渠道,为自己、家庭、整个国家来继续服务的。而且同样的在韩国也是受到了儒家学派的熏陶,道德教育也变成了他们国家的主要意识。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但注重道德教学的一直以来的传统还是没有变化的。两个国家都非常注意道德的培养,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传承。
2、注重团体的力量
我们国家的具有特点的人文主义偏重点在功效的方面而非在本国文化的方面。儒学以往的文化在思政道德教学中的主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让社会的价值的方式让人们认可。儒学的道德关心的是所有人、所有团体的文化特点。这样的团体对韩国来说也是一样的。韩国的团体主义在很多方面体现为团体注意的倾向,注意在团队中的其他人员一起工作的观念。注意团体轻视个人也是中韩量过共同都发现的问题。
3、政治化的道德教育
中国进行品德教育的注重的地方是思政教育而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的培养。这种教育的优势是对于国家民族的文化的联合起来了发展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可以保证社会的平稳发展,让社会的行为都能够受到道德的制约。而不好的一面则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之间的联系一般都是借助道德伦理关系而发展的,有着非常大的连带关系,造成了正式上用人都用亲属的现象。韩国也深受我们国家的影响,也有着这样的问题。
四、在文化的视野下简析中国和韩国道德教育的差别
中古和韩国的道德教育的差别有很多,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我们单单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道德教育在长久时间内如何进行发展的,和发展的原因。
1、道德品质遵照文化条件的差异性
我们国家从古代来说就有着单独的文化体制,有着原发性的特点。而韩国这个国家一般来说都是依赖参照别的国家的文化来提升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我们国家对比来说,韩国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古代文化的创造性不是很强。不单单借鉴我们国家的文化,在最近的一段时间还参照了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化。但是韩国没有把别国文化拿过来就用,而是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和韩国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仁义和韩国的忠诚。
2、道德品质教育理念的差异性
中国和韩国的品德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也不是很一样,韩国一般来说是岛国,外患非常的少。但是中国旁边的国家,有很多威胁。所以说我们国家历史很长,民族非常辉煌,也以为旁边的文化都赶不上自己国家的,所以说有了封建社会的产生。但是韩国学习能力非常的强,最后的文化是多种形式的。
3、道德现代化变迁的差异性
因为我们国家排斥他国的特点,让我们国家的古代的文化非常的封闭。而韩国的特点是学习化,就是吸收了其他国家文化的好的一面。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根深蒂固,所以说面对新文化的时候显得不自如。而韩国的文化都是学来的,很轻易地就能突破传统文化的制约,接受最前沿的文化,同时稍加改变,变成了自己国家的文化。
4、中国和韩国进行教育最终目标的差别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指导下,不少院校开始压缩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的学时,增设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而培养小教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在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更是大量地压缩中文专业课程的比重,向实用性的技能课程倾斜。“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只授课72学时。这里,我们不探讨高职教育理念之于小教师资的培养是否科学,大量地削减所谓“不实用”课程是否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我们只探讨在课时压缩的现实面前,如何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古典作品的精华较为系统地呈现给学生?众所周知的故事:一大学教授给大学生做实验。拿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装满了。”之后教授依次将小石子、细沙和水装入看似已满的烧杯,每次都问装满了没有,最后的问题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方位的。试想,如果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水,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终身学习的时代,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课时来满足的。“听君一席话”尚可以“胜读十年书”。课时多固然好,但若给学生的脑子先灌了水,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大石块”?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1)确立诗性教育的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视野。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建立人文背景下、审美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观,有助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笔者认为应该这样构建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层次,在开设“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第三四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接受能力。二是延伸层次,建立了文学史的坐标后,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诵读与欣赏”,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文体发展的背景上,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诵读能力,补足因课时过少造成的对古代文学仅有面而缺乏点的认识之不足。加强诵读指导,突出师范院校培养小教人才的特性;三是拓展层次,第六学期开设“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名著鉴赏”等选修课。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个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文化、文学影响学生生活、生命为宏观目标,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努力使学生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突破了以往过分看重文学史平面的描述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古代文学知识谱系,又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符合小教大专培养目标又适合专科学制的教材框架,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为落脚点,以专题呈现为形式,以文体演进阶段为单元,辅以相关知识典故、最新研究动态和拓展练习等。各章节的标题不再沿用诸如“两汉文学”、“唐代文学”这样的语言客观地概括,而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词语来描述,诸如“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学特征。#p#分页标题#e#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授课内容。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历程, 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分析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早已形成了分朝断代的文学史教学与分阶段讲授文学作品的模式, 往往在梳理各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时追溯作家作品之间的承接渊源和创新流变, 纵向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每一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成就与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优势明显,但这门课程较少关照地域文学的发展和特征,这无疑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构留下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和教材建设 ,拟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托, 注重描绘地文人关系中的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面貌。 一方面关注河陇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性对古代河陇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河陇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在形成河陇文学独特面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历代陇籍文人和客居河陇文人在形成河陇文学与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即如学者所言:就是通过文学家(包括文学家族、文学群体和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构成的影响,同时考察文学家所完成的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 ①以揭示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质。
一、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河陇一词是历史上人们对于河西、陇右的合称。 河陇地区指今六盘山以西,新疆以东,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边缘地带,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 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 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 河陇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自古以来,河陇就是戎羌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 河陇作为古代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舞台,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争夺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许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 在汉唐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 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氏、羌、鲜卑、吐谷浑、回鹘、吐蕃、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
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于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 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于物种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其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学与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因此,河陇文学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与西域文学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学相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开放、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一课程,通过课程和相关教材,丰富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开阔其心胸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是伴随对西北边塞诗歌的深入研究而展开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学界开始关注古代西北文学和文化。 就文学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边塞诗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古代河陇地区的文学创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出现一批有关河陇地区的诗文选本和研究专著,如《历代咏陇诗选》(1981年)、《杜甫陇右诗注析》(1986年)、《历代河西诗选》(1988年)、《甘肃历代诗词选注》(1988年)、《甘肃历代文学概览》(1994年)、《甘肃历代诗文曲词鉴赏辞典》(1994年)、《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1994年)、《陇文化丛书》(1999年)等,这些选本与专著或聚焦吟咏河陇的诗歌,或探讨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演变轨迹,它们的相继出现,为人们研究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0年至今, 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不断由宏观向微观发展,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咏陇诗词选》(2000年)、《陇右诗选注》(2002年)、《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2002年)、《陇山交通与诗歌》(2003年)、《河陇文化觅踪》(2004年)、《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2007年)、《陇右文学概论》(2007年)、《诗圣与陇右诗》(2008年)、《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2009年)、《河陇文化》(2011年)等,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河陇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外,研究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说,河陇文学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据笔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甘肃各高校只有少数院系开设有甘肃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学、陇右文学概论、河陇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我们试图开发一门将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河陇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学特征,这对地处黄土高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组8名成员均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长期以来,本项目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 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 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本项目组成员积极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先后为学生开设《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史汉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唐诗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学元典导读》、《中国古代散文》、《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古代小说与政治》、《中国神话研究》、《诗经、楚辞研究》、《苏轼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十余门专业选修课,初步形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这些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与总结,也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它在深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特别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说,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即综合考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中点(河陇作家和作品)、面(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线(河陇文学发展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知识点的确定,到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内容,再到教案设计、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书目及内容等,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自己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对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点、面、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了解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还可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学的特点,然后由教师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在陈述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不断扩大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这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即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 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动态,以保证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评判,而学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接触各类学术观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建设的构想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一部优秀的教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是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项目组成员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将以河陇地理、历史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突出河陇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描述古代河陇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成就, 考察历代入陇诗人及其河陇诗文创作,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追踪佛道传播在河陇大地留下的印记, 以及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学对河陇乃至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根据兼顾点(河陇作家和作品 )、引出 面 (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带出线(河陇文学发展史)的流程,构成以河陇文化为背景, 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河陇文学发展的立体图景。 在分析河陇文学发展时,既要注重河陇地域文学的个性特征,又要关照地域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于作家作品(包括河陇籍作家作品、入陇诗人及其作品、历代描写河陇的作品等),或综合分析,或对照比较,或点到为止,或批注解释,努力阐明其作品风格与古代河陇地域之间的联系,以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视角,阐述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概貌,即以河陇历史变迁和文学嬗变为经,以河陇作家作品为纬,纵横交织,精心结构并撰写河陇文学源远流长而又迭起的历史进程, 总结历代文学家对河陇文学的贡献,突现河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特征, 展现河陇文学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的丰硕成果,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