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地理学内涵

人文地理学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地理学内涵

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人文地理学是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科协从2009年开始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观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面对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学类专业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与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自然轻人文―经济,与中学课程内容脱节严重。(1)自然地理课程,所占课时偏多,人文地理课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课程截然分开,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区域性特征,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过于专业化,如地质、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气象等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许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关联度很低;(4)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过60%,除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内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休闲地理等内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开设过少,明显薄弱,如重庆两所有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西南大学专业必修课程801课时中人文地理类占22%,专业选修课程设计692课时,人文地理类占13%;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类课程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不适应基础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高师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在时代性、实践应用性与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教学内容的“陈旧、混杂、空洞、盲从”比较突出,导致与中学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1)内容、资料相对陈旧,反映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2)大学教材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分裂,如经济地理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学无异,而中学新课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内容主要是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教材内容盲目追逐国际热点,机械照搬国外课程内容,抽象深奥理论的翻译与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太多,而轻视我国数十年人文―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这必然削弱其实践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应贯彻始终,但一些大学教材内容多是诸多内容的混合杂糅而不是有机综合,或“分支拼盘”,或人地关系中心论题不显,以致于学科特色尽失,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出现“人文地理学到底是不是地理学”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同时还导致人文地理学与其后续区域地理内容体系脱节,其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经济地理实践课偏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人文―经济地理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实践性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师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表现为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薄弱,缺乏能力训练。部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不开设野外实习课,大部分高师院校更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文地理实习课程,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些死教条、死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很难适应中学常规教学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新培养方案中仅有自然地理类课程和综合实习而没有人文地理实习。

4.人文地理课程实施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设置中,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人文地理学教学中,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则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多元启发式教学应用缺乏,因而,导致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确立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首先,将人文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围绕中学新课程标准对应开设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同时,应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可以联合进行实习,并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习”课程设置。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人文地理学通论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经典与现代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教学效果与学习收益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等原则进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学研究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已成共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主题:人地关系概述(理论、内涵、地理学研究重心)、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从四个方面展开:①地理环境对各种人类活动的作用规律分析,突出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②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分异规律,③各类具体人类活动区位规律,④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变化趋势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与协调。

其中,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可架构为:(1)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其研究对象;(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3)企业区位规律;(4)经济部门区位规律:经济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5)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6)经济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活动区域的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包括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影响是地理学的关注点;(8)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人文地理实践教学薄弱与经费紧缺的客观现实,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进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重建,遵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等思路设计形成验证性与综合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内涵是:(1)课堂内实践性问题-探究等;(2)实践性作业,包括人类生活活动区位评价、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处理等;(3)短程野外实习,包含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或人文地理综合短程野外实习;(4)综合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联合组织综合实习(沿线开展经济、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实习);(5)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6)围绕人文地理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学通论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和高等学校教材《人文地理学》(陆琳主编)。主要教材各有特点,地理科学专业可以选择一种主教材,但同时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典与现代结合、国际与国内人文地理研究实践结合,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要求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分支学科教材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业地理等教材建设较好,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急需建设,同时已有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应不断完善优化内容体系,如经济地理学目前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教材,高教社《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人口地理学》内容和资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类教材建设尚显急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力求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高师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内容上,采取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角色参与、实践性作业、课程论文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区位的现实或热点,将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现实问题、寻求理论解释,从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么做能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

丰富的现代信息网络资源为丰富人文地理教学提供了平台。受课时限制,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应精细化,但其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学生吸收广博知识和多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等,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网络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教学中重视知识原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人文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多种地理信息资源并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内),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与课程考核多元化相结合

加强课堂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1)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如,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2)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别是地图)、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人文地理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内容、所有教学文档上网,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教学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多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化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7] 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5):65-69.

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演绎式教学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Colleg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ZHANG Meifen, ZHANG Ling

(Sch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Abstract"Human Geography" is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exist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eography sc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specified the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th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mainly in the core of thinking, student-centered, as the main means of mutual cooperation,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can not be ignore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moderation. Explore the way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to change "abstract" to "specific"; from theory to the case, change the "common" to "personality"; the us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change "theory" to "practice."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learning; content; way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老师采用多种渠道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检验假说形成结论交流评价提出新问题。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此方式。人文地理学是理论学科,学习理论但并非到此为止,还要求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更深入的思维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演绎式学习比较利于达到此目标。

1 演绎式学习的内涵

演绎法是相对归纳法而言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得很广泛。具体地说,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演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归纳的成果也得不到扩展和加深。另外归纳和演绎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地理演绎式学习是在理解、记忆老师讲解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原理考察特殊的人文现象,敏锐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思考周围区域的实际问题,强调“地方的个性与独特性”。这也呼应了社会学之父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在文化科学中,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知识价值并不高。

2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原则

2.1 演绎式学习以思维为核心

演绎式学习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该方式知识组织形式而不是目标,进行演绎活动的目标是思维性,重在提升思维价值。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文地理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将一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推演到特殊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学习理论―总结案例―巩固理论”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2.2 演绎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地理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地理演绎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主动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扩展思考的任务,给学生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地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想法,了解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2.3 演绎式学习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

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人文地理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严密,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整个演绎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演绎者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这样,演绎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合作中,演绎者各自的想法、思路更清晰。

2.4 演绎式学习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把握,理清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确定该部分内容是否选取演绎式学习方式教师在布置演绎任务前,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讲清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等,给学生剖析清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文化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后续各章节中。在讲理论时可打破教材编写顺序几个专题进行,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此为学生进行演绎式学习的基础。”

2.5 演绎式学习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演绎式学习活动的难度适中,使得学生能比较自如地采用此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所设计的内容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性,要让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过渡要新的领域,使其内在知识体系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选取的内容难易要适度,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学生兴趣都不太强,唯有选取难易适度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思考。最后是必须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运用演绎式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演绎式学习,所以,教学中的演绎式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限定,不要为演绎而演绎,使演绎式学习活动形式化。

3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途径

3.1 从已知到未知,变“抽象”为“具体”

人文地理学中有部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在地理演绎式学习中,教师可将难点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清楚后,向学生演示自己对此理论的演绎,表达出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考过程,而后请同学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再回顾所学理论,此为一完整的演绎式学习过程。

3.2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在讲解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评价,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如学习人口移动动力机制时,教师先讲解不同学者提出的见解,主要介绍“推力与阻力”理论,考虑迁出地相关联的因素、迁入地相关联的因素、中间的障碍因素、个体因素,给出案例“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思考影响该地域人口移动的因素,与所学理论和区域进行比较,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提出能够激励学生思考的问题。

3.3 理论结合实际,变“理论”为“实践”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制作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对本地实际进行实践调查。

演绎式学习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激发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罗祥海,朱光良.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再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28-30.

[2]曹向容.演绎法与中国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9.11:19.

[3]王妍,许红平,马智兰.归纳演绎法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78.

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Abstract:"National New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2014-2020)", the spirit of Central Government City Working Conferen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have determined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signer" model that focuses on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body aesthetics to the "planner" identity model that focuses on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university that relies on architectonics as its basis also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his paper adopts geographical planning idea as a starting point, deeply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tudents’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ocial geography ideas in the related courses teaching systems of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It’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grand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planners who hav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sent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 geography planning idea ; teaching reform ;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30(5)

1 当前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背景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自然、社会、经济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本质在于从“人―地”关系视角深入分析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各种规律。地理学思维不仅强调纯自然或者纯经济的抽象规律研究,还注重对地球表面上各种人文现象的观察,尤其从人文和社会地理学角度关注空间中人的社会情感价值及行为组织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的转型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都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关心,要塑造具有包容性、能够彰显人的“获得感”、体现场所精神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结构。反映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层面,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体系应更加关注对“城市与区域地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城市经济地理规律”“城市社会文化地理规律”“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知识和思想的融贯研究。城市规划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所有日常生活的全部,因此,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必须要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对未来城市规划师的教学培养当中,要首先从空间形体的“经济、社会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知识训练,塑造学生的城乡地理观,激励学生关心城市各类空间当中的情感价值、经济规律、阶层利益以及空间包容等思想。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原有仅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不足(诸如城市形态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空间客观尺度等),逐步向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并重进行考虑。尤其应注重城市发展当中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规律、空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等。而这些知识体系的构成在地理学当中是最为明显、最为核心的研究体系。因此,把地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地理规划思维,有助于塑造优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师。

传统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城市物质空间形体设计能力,但缺乏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建构以及微观人本化的城市行为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往往导致学生只关注的是城市形态的表象空间,容易忽视事物或城市景观表象背后的经济地理运行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行为地理认知差异,对城市空间的情感和价值规律也难以表达清楚。在建筑学思维背景下所培养的学生更具有技术功底、绘图功底以及形式表达的功底,但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在表象式的城市物质形体层面所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也自然很难具有说服力,未来所设计出的蓝图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和指导城市发展,甚至会引导城市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2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引入“地理规划”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2.1 学科现实发展的诉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日益同质化的城市景观等,使得城市规划在社会大众当中被寄予了厚望。而处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以及“规划浪费”和“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等社会性的激进观点使传统城市规划时常会陷入角色定位的尴尬当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学界也面临着“理论不好用、方法不适用、知识不够用”的状态,一些城市规划设计院也不断通过引进一些地理学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知识技能的融贯和拓展。

国内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在建筑学背景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体制改革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在“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导入方面,面临着诸多阻力,甚至一些激进观点认为“地理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不是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地理类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处于选修课的初步阶段。建设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地理课程列为各院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当中;甚至有些学校受传统建筑学思维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就没有开设相关地理课程。也有部分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课程的院校是为了应付学生参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的状况,在学生教学上表现的极为功利性,没有将地理类的社会人文素质课提升到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必须素养培育的核心地位上来。

2.2 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现实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复杂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不仅关注物质空间形体的地理现象特征,更关注现象背后的运行机理。地理式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通过地理规划思想的介入可以丰富传统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体系。钱学森先生曾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学科的界定,它是一门包含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学科群。《地理教育国际》当中也提到,当代地理科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关注地理空间的理解技能以及空间人文素养等。现代地理科学已经逐步向相邻学科渗透,并成为一种流行的地理建构思潮。诸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在传统地理学科体系下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力图从地理学建构视角开展“地理规划教育”[1]。从国外视角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已经在逐步减少对建筑学的依赖,而构建出基于地理空间、公众政策、社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融贯的教育教学体系。诸如,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就已经形成了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知识相融贯的模式,例如,他们将基于地理学的GIS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2]。

2.3 现实教学当中的反思

在部分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相关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受传统建筑学思维的影响对地理知识理论课程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一些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些知识可以由专门学地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我们毕业后就是要画美观、奇特的效果图”。受这种功利价值观的导向,导致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诸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规划概论等)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学生普遍缺乏积极的理论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不理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地理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欠缺,最终对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表达效果和创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就会发现,是否系统接受过地理规划知识的训练,对学生做出来的规划设计成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诸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当中:那些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和设计自己方案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从宏观区域到微观社会人文角度进行方案构思,而那些平常不怎么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自己方案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语言表述及方案逻辑混乱的状态,方案构思也时常缺乏新意和表达逻辑,或很难究其本质规律,诸如方案当中缺乏对城市与周边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缺乏对城市发展背后的人文、经济价值和社会行为认知规律深层分析等。一些接受过地理学知识素养的学生还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进行空间建模分析,也有一些学生能够从景观生态地理学角度进行城市与区域景观格局的分析,还有一些学生能够经济产业地理角度进行经济模型与产城融合分析等。分析的深度不同进而会对最终的成果表达以及成果的合理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3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的目的和特色

3.1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目的

转变传统以物质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扭转现实教学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生对地理学知识难以理解、提不起兴趣的尴尬,注重对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观、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经济地理观等系统的地理学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从区域地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等视角进行相关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解决学生缺乏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城市规划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空谈理论”、“空谈社会”、“空谈人文”、“空谈经济”的规划设计理念,系统灵活地将地理学知识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塑造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维”的创新培养方向。

3.2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

一方面,将地理学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主题,纳入“城市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并通过“区域地理观”、“社会地理观”、“经济地理观”、“人文地理观”、“旅游地理观”、“自然地理观”、“历史地理观”等专题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维的重要性[3]。另一方面,通过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融贯,让学生系统掌握和认识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内涵和地位。区别于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形态论空间”的设计状态,让学生通过定量模型、社会调查、区域分析等方法去构建方案、解构方案、评估方案,并让学生在规划设计的整个流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构思。同时,针对方案设计,还应建立基于地理观视角下的评析图纸、评析方案流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地理规划设计的考虑。

4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思想” 的教学方法

4.1 确立“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教学的理念

在“地理规划”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价值和目标的变化趋势,确定新时期、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针对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及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侧重点由城市向城市群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乡社会、经济与人文空间设计转换并重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应从传统的以建筑学和工程设计类的“规划设计师”培养向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社会、经济、人文并重化发展的“又综又专”的规划师培养目标进行转换。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应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能够深刻关怀社会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全面知识的符合型专业人才;在学生能力素养培育上,应注重由传统的空间设计观向统筹规划、社会、经济、管理等多元并重的发展格局进行转变;在学生综合价值观素养培育上,要注重由技能型人才向能够解决城乡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人才培育进行转变。

4.2 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的知识培养框架

根据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和价值诉求,不断丰富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延伸专业课程,尤其应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知识在解决人文、经济、空间、生态等问题方面的优势。将地理规划思维融贯在城市规划多个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以规划设计课作为检测理论教学的依据,构建“地理学理论”――“区域地理分析”――“社会、人文地理调查”――“地理规划设计”的渐进式教学流程,将地理学知识融入城市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理论课程的开设或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通过一些基础设计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城市空间问题分析的地理解构能力,诸如通过《城市规划专业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以及《城市规划基础》的系列设计初步课程,训练学生初步的地理规划思维和专业分析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课程融贯设计当中,首先以低年级的课程设计为平台,将“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到“城乡地理知识理论讲授”到“地理空间认知及感知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环节是低年级学生接触“地理规划”的初步阶段,在讲述当中,应着重培育学生对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景观生态地理、乡村地理等系统认知的能力。“地理规划思维”应作为一种空间规划的思想强调给学生,并通过以“人-地关系和谐发展”、“人居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子系统论”等专题的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想”的重要性。在相关理论课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借助对“地理环境的实地调查分析”环节进一步感知和解构“地理规划思想”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不同类型空间或地段的人文地理调查研究,使学生既关注城市形态空间的形象特征,还要从地理认知角度深入体会城市空间内涵的人文精神,如社会阶层差异化特征、城市邻里区位特征、城市社区认同感、城市感知意象地图等。在高年级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当中还要不断强化“地理规划设计”,让学生系统认知及熟料掌握地理规划设计的内涵和方法体系,区别于以往“闭门做规划”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与地理环境的深度接触,去寻找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并发现地理限制性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方案构思的差异性规律,通过反复性的地理规划思想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规划思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绝对不是抽象地理空间的主观建构分析,而是源于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认知的前提下,培养去解决复杂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是源于对“人-地关系”内涵的深层次领悟。既让学生注意城市空间的地理特征,又让学生关注城市地理环境背后的人的行为价值规律,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成为地理规划思想的核心价值。

4.3 营造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的氛围

4.3.1 营建地理规划 “学习―交流―实践”的氛围

搭建多元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平台,营造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地理建构学习氛围,不断拓宽城市规划领域当中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强化学生自觉的地理规划学习意识。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规划设计课程,打通专业教室和室外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场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地理知识素养的相关书籍和文献推荐,利用建筑学院的开敞空间创造地理规划思想的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场所氛围。其次,通过聘请我国以地理学为背景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学校的专家进行“地理规划思想”的学术报告,不断强化学生对城乡地理空间观的认知能力。

4.3.2 营建专题性“地理规划思想”教学资源平台

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关注,通过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并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分析的融会贯通能力。如在地理学参与规划教学目标的导向中,可探索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教学,通过构建“经济地理专题”、“区域地理专题”、“城市地理专题”、“城市社会地理专题”、“文化地理专题”、“行为地理专题”、“自然地理专题”等不同教学环节,来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地理规划思想。(见图1)针对“地理学知识参与规划设计”的思维创新及转变,探索“地理规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设计构思和定位”、“社会、经济、人文视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以及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评图方式和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塑造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正确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区域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生态地理观等。并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毕业设计》、《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等课程为平台,研究地理规划思想引入相关规划课题的方法,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创新提供可能[4]。

4.3.3 成立专门化的“地理规划”教学组

结合城乡与区域规划发展方向,可以成立专门化的城乡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教研组,开展基础地理规划教学的深入研究,构建工科城乡规划学科视野下的地理规划基础教学体系。不断推动高校工科城乡规划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探索实践,突破传统依托于建筑学和工科背景的培养方案,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地理规划思维在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当中的特色性,强化社会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与城乡物质空间等的整体关联与协同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马仁锋.理工兼容型规划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改革[J].建筑与文化,2015(6):32-35.

[2] 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2010(7):53-60.

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场所,场所依赖理论

 

场所 (place)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国外对地方依赖理论研究早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场所依赖理论研究的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应用研究方面。对于人文地理学者而言,场所不仅仅只是一个客体,当它具有一个客体感情的附着时,场所就出现了。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具有人文意义的地方,游客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体验都是一种场所感知。因此,从现实生活来看,专门从人的认知、感觉、心理、意义与价值等角度来认识人地关系的场所依赖理论,可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重要理论。

1 场所依赖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历史文化街区涵义

1.1 场所

对于“场所(place) ”这个概念,现存的所有相关概念基本包3个部分:地理位置(location) , 物质形式(material form) ,以及它拥有的价值和意义(value and meaning)。场所具有明显的文化因素,是使社会模式在空间范围内运作具体化的一个概念。为方便概念的比较旅游论文,本文采取黄向等人规定的狭义的场所概念,即只包含场所应有的内涵(即3个基本部分),而将“场所与场所环境(place and placecontext) ”看作广义的场所,这个广义概念不仅包含了内涵,还包含了场所的外延。广义场所、狭义场所和空间有如图1.1的包含关系[1]:

 

图1. 1 广义场所、狭义场所和空间三个概念关系

Fig1.1 Broad areas, narrow spaces and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concepts

1.2 场所依赖理论

关于“人与场所之间特殊的依赖关系”,先后出现了“恋地情结”、“场所感知”和“场所依赖”3个概念。恋地情结是人与地方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体验和意识集中于某些特别的设施。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1]。

因此,本研究的场所依赖是指个人在经历一个场所后,会对这个场所所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依赖感,以及在情感层面对这个场所会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其它情感层面的表现。场所依靠程度的强弱及活动时间的频率会进一步影响场所认同的程度。

2 场所依赖理论应用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思维视角分析

2.1 场所感知结构与历史文化街区情感空间

近10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及机构对历史古街区的发展和保护规划的研究已有显著的进步。然而,这些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仍然较多的侧重经济和物质环境方面的需要,而忽略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尤其人和环境之间较深层而微妙的关系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环境背后人的情感价值和影响,实际上是导致街区发展、尤其是街区旅游成功的深层因素,更是该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某种独特品牌形象的关键所在。而对街区的情感空间研究,场所感知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 历史街区空间与场所精神

诺伯格.舒尔茨在其”The Sense of Place” 一书中介绍了,可以通过打造更好环境的方法来营造场所感知[3]。这可以为历史街区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历史街区的本质意义就是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出人存在的真理。人们在场所中旅游不仅意味着身寄于场所之中,而且还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场所精神就是人们居住在空间中的一种总体气氛。

3 实例分析

本文将选取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区为例,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区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一处集观光、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古街区。2003年开始对其进行旧城改造,并于2008年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对于改造后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区,人们众说纷纭,它过于强调形似的外观旅游论文,而忽视了人们对大栅栏的情感依赖——场所依赖,因此,改造后的古街,人们感觉新街缺少了历史的场所精神。

4 场所依赖理论应用研究的展望

场所依赖理论,尤其是在人文主义 ( humanism)与现象学 ( phenomenology)的哲学基础下,强调人对于所处地方的主观感受。因此,在空间的社会分析里,借取场所依赖理论,具有弥补传统社会学对于人的主观感受考虑不足的作用,也就是可以将人的意义与价值重新放在中心。所以,如果我们要使用场所依赖理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乃至区域空间社会分析的工具与对象,就要对于场所感知提出新的看法,以及从新的角度发问。这正是场所依赖理论应用研究的创新。

5 结论

人类社会的目标无非就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创造人心归依的感觉,而场所依赖理论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场所的特殊意义让世界充满了“人情味”,空间、地方或者场所已具有了某种情感涵义的象征。因此地方感是一个人类普遍存在的问题,场所依赖理论应用研究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 场所依赖(placeattachment): 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 旅游学刊, 2006, 21(9): 19-24.

[2]李冬.北京旧城保护矛盾分析及对策的若干认识[J].城市规划, 1999 (2): 32- 34.

[3]诺伯格.舒尔茨著,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M ].台北:台隆书店出版, 1994.

[4]程丽辉,王兴中.西安社会收入空间研究[J ]. 地理科学,2004, 24 (2):115- 121.

人文地理学内涵范文第5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依据访谈目的,选择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或小样本人群作为访谈对象,从理论上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最终抽取访谈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中经历过教育实习的20名学生(见表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访谈内容涉及6个维度,包括:①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②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有助于你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升?③在课程之外,你是否获得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若能,以何种方式?④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教学中是否感到力不从心,有哪些问题?⑤作为准教师,你认为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否有必要?为什么?⑥为提高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高校和你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访谈方式: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即事先设计好关键的核心问题,以开放式提问方式,不分先后顺序进行自由访谈,以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方法: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分析相关记录。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反复聆听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采用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分类,最后提炼出主题。

二、研究结论

1.地理教学的调查结果

(1)人文地理教学现状。高考“3+综合”模式实施后,政史地三门学科的综合,提出了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地理师范生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各知识点间总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让地理师范生充分发挥理科学习思维的优势,并且结合已有的理科知识利用模拟实验等富有创新的角度轻松、愉快地开展地理教学。但是,总体上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融合度并不高。

2.总体结论

目前,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是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但是,根据访谈资料统计分析,应届毕业生在地理教育教学实习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师范生了解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其中,75%的学生知道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意识和地理科学精神五部分组成,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60%的人对人文素养的组成和内容有所全面了解。

(2)思维方式不同。受访的地理师范生有85%的学生认为:由于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自己始终偏重理科性学习,加上人文知识明显不足、缺乏人文素养,科学与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普遍形成了理性思维的授课风格。另有大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被压抑,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同时,访谈发现,有2/3的师范生认为:缺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

(3)知识面狭窄。80%的学生认为自己知识储量不足,原因是地理基本知识不牢靠、教学理论相关知识不通达、相关学科知识不丰厚。地理学科空间范围广、研究对象庞杂,有75%的学生感到运用知识时不善于利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

(4)知识体系不完善。有近2/3的学生认为:高等院校制定的地理专业课程较为固定,大学现有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单科的深化但是很难全面地形成对学科的认知体系。3/5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中自己感兴趣内容不能得到满足,即使自己重视补充课堂以外知识的扩充,只能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但是由于缺乏引导,学到的知识十分零散,过窄的专业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受限,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旁征博引。

(5)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地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内容轻形式,重严谨轻趣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评价方式单一。访谈得知,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上交统一主题方向的论文为主,考试内容为讲义中的知识,学生感到固化的考核制度很难让他们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分析与讨论

1.高等学校促进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革新并优化地理科学的课程编制。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以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基础教育为背景,广泛开设人文地理专业选修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与需要的学生提供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选择余地,以此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与培养效率。另外,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地理课程。高校地科院或地理系应充分发扬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多开设不同性质类型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以改善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

(2)丰富地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学教师应当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为地理专业师范生设计新颖灵活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启发、引导和评价,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发问,以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意境,在求解过程中培养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并强调二者的融合。

(3)创设丰富校园文化和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师范院校应创设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多元学习,如课题研究、知识竞赛、读书报告、参观考察等。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4)完善地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在考试方式、方法上,应根据地理学课程的实际,提倡包括闭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考核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融合贯通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和探索,充分表达一己之见,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上,应对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方式方法的考查。考试成绩除终结性考试成绩外,还应有平时考核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和阶段性考试成绩(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也可将参考科研、竞赛的成果加上鼓励分数。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2.师范生自我提升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增加地理专业知识存量。几乎受访的学生在经历教育实习后都深感知识储量不足,着眼自身应该掌握更系统完整、更坚实精深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努力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最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丰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根据大多数受访者的体会:地理师范生不仅要加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扩充政治、历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思维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综合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问题,以便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3)完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多数受访者的实习经验:地理师范生应认真分析研究相关学科间横向知识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实现综合教学。尤其是一些对政治、历史知识贫乏的教师,更要主动汲取,弥补知识的不足,以适应政史地综合教学。同时,应关心自然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从地理综合角度去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杭州湾跨海大桥、阿富汗战争以及世贸组织等,以便在知识体系的完善方面有选择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