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移动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第1篇

现金支付实际是个成本很高的支付手段,如果换算成费率的话,完全不低于当前市面上所有的电子支付手段。原因包括:假币残币风险,现金保管风险,员工人力成本高(收银过程烦琐,清点储存问题,兑零问题)。之所以现金支付还是主流,主要是因为顾客的支付习惯。

2013年12月23日,美宜佳成为首家上线支付宝钱包条码支付的便利店连锁店,用户打开支付宝钱包客户端,亮出条码,店员用扫描枪扫一下,完成付款。

这个合作很打动我们的一个点是,没什么成本。不需要加硬件,扫码枪我们本来就有。我们做的只是在收银系统上进行小的软件改动。从开始对接到完成,两周时间就完成了。

收益方面,这种方式不需要找零、签名,收银效率能提高一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实时到账的,比银联刷卡支付的T+1到账还要快,可以提高门店到总部的现金归集效率。费率方面,现在推广期免费,未来即使收取费率,相信也不会高过银联。

一个月下来,单日成功交易笔数超过1万笔,增长很快,但分摊到5000多家门店,这个数字还是很小。虽然广东地区支付宝钱包客户已经有1300万,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装,或者装了不会用。条码支付在支付宝钱包里入口位置不如余额宝、转账这些这么显著,加之比较新,要唤醒用户对这个功能的认识,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克服用户对于手机支付安全性的不安心理。

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产业 支付业务 发展趋势

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产业链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移动支付业务也给运营商以及相关企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拥有手机用户已经超过8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移动支付业务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通过对当前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更为妥善、准确地把握支付业务的走向,这对于我国的通讯行业乃至整个通讯市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分析

从法律层面上来看我国移动支付业务依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在业务操作方面也不具备统一的操作规范,这也就给移动支付业务的实际运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同时也让该业务承担了法律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有部分内容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了规范并且实行了牌照管理制度。在这个背景下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也获取了中央财政的认可,当然国务院也规定央企不能对非主营业务进行投资,而银监会方面对于移动支付业务也出台了严格的限制标准。换句话说运营商要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就必须要与银行协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

从技术层面来看由于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技术体系,但从技术形式上来看主要分为三种即RFID-SIM、SIM-pass以及NFC。当前我国通讯产业事实上是垄断行业,国内三家运营商分别为电信、移动以及联通,三家运营商各具优势。移动进入移动通讯行业最早,其用户资源最多,根基较厚;电信以宽带固话业务为支撑向移动通讯业务扩展,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联通近年来则凭借着3g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以上三种移动支付技术也被国内三大运营商各自使用,联通依托于NFC,移动则使用RF-SIM,电信则靠SIM-pass所支撑。当然以上三种技术各具特点,NFC技术最为成熟,但是需要投入较大的维护成本以及构建成本;SIM-pass适用范围较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信号却不如NFC稳定;RFID-SIM相对于其他两种技术还处于发展期,在频段兼容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市场环境来看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初具规模,这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同时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也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使得移动支付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在这种情形下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联盟并发挥了协同效应。另外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面已经十分广泛,在公交、地铁、商业等基础服务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移动支付业务,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移动支付平台,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投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业务虽然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但是前期成本投入规模十分庞大,从研发到设备到运营都需要高昂的费用,这也给运营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那么从经济实力来看三大运营商中联通相对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存在着一定的弱势,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移动支付业务的展开。

如今随着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下放以及通讯市场的开放,移动支付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这个市场在开放的过程中也将变得越来越成熟并且移动支付业务也将朝着多元化、全面化发展。与此同时虚拟运营商给传统的三大运营商也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冲击,这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将会是极大的考验。

二、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行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移动支付业务也将得到新的发展趋势,具体如下:(1)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相互融合。相对而言远程支付起步较早并已经逐渐成熟,其安全性也较高,而近场支付则起步较晚。在未来远程支付将会与近场支付充分融合起来,在近场支付芯片上会将会出现远程支付加载,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移动支付业务。(2)移动支付产业将会出现迅猛增长态势。从过去1年来看,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经济产值大概在6000亿美元左右,这也预示着我国的移动支付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智能手机以及智能终端设备数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移动支付业务的承载面也在不断扩充。在这种新型商业环境下用户数量以及支付金额将达到空前的规模。(3)移动支付业务标准将形成统一化。为了让移动支付业务得以顺利的展开就需要制定统一化的业务标准,这也将使得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而支付的安全性与可考性也将得到提升。(4)移动支付平台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在行业标准逐步统一的情况下移动支付平台必然会呈现出开放态势且开放程度也将不断扩大,这也就让移动支付拥有了全新的定位,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不断出现,合作模式也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三、结语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移动支付业务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移动支付的推动下整个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局面,这将是我国通讯产业前行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崔媛媛.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11,(06).

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确认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

与传统的银行卡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可以消除人们对网络购物和交易的顾虑,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和使用网络的交易功能。②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帮助商家网站解决实时交易查询和交易系统分析,提供方便及时的退款和止付服务,起到仲裁作用,维护客户和商家的权益。③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可以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费用。④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有助于打破银行卡壁垒。由于目前我国实现在线支付的银行卡各自为政,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银行卡,这些自成体系的银行卡纷纷与网站联盟,推出在线支付业务,客观上造成消费者要自由地完成网络购物,手里面必须有十几张卡,同时商家网站也必须装有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这样就会制约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电子支付领域的巨大变革,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1迅速壮大,其服务已覆盖B2B、B2C、C2C以及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网络融资和公共事业缴费等众多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仅成为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要配套设施,而且自身也形成了一个发展前景广阔、潜在价值巨大的分支产业。

2007~200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分别为900亿元、2800亿元和585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55.0%。2010年,第三方支付市场实现交易额8500亿元,同比增长71.1%。2011年和2012年有望分别增至9800亿元和12500亿元,市场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达到320家,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以48.5%的份额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其日均交易笔数和日均交易额分别达到550万笔和14亿元;腾讯公司的财付通以22.5%的份额位列第二,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快钱、环讯支付和易宝支付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7.0%、5.3%、3.7%和3.0%。

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在信用担保机制、银行支付网关接口整合、行业支付深度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探索创新,较好地满足了各类客户的资金支付需求,在促进交易、提供支付便利和增值服务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与单纯的银行结算相比,第三方支付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

三、第三方支付发展中的问题

1.市场竞争问题。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先反映在和银行关系的竞争上。能否与各大商业银行形成紧密合作,能否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将价格谈到最低,成为支付公司竞争的首要手段。

2.运行风险问题。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中央银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门槛。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第一批牌照发放后如果不能成功持有牌照,就有可能被整合或收购,政策风险将成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

3.支付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影响第三方支付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的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才能更加快速的发展。

四、第三方支付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第三方支付的热潮,第三方支付不断向细分领域渗透,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将逐步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将更趋规范,在整个第三方支付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或将成为未来新趋势。

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供职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效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举办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效介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条件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进行支付。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体系雏形已经建立,但整体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充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移动支付应用还远远落后于他们。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洲的挪威在移动支付应用方面抢先全球其他国家。有差距才有进步的空间,固然我国目前的移动支付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理念的逐步推广,移动支付必将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主流方式。而且现在语音识别技术逐渐成熟,通过语音支付将让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将进一步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只有最大限度的解决支付中的安全问题,才能最有利的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第4篇

一、什么是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通俗解释就是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银行账户、银行卡和预付费账号等支付工具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支付宝、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一般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远程支付一般指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并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现场支付一般指通过移动终端使用蓝牙、红外线等近距离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互。通俗点儿说,就是指用户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处理在现场进行。目前国外主流的方式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还有起源于美国Square公司通过外接读卡器使智能手机实现pose终端刷卡功能的方式,而在国内,目前拉卡拉也推出了一款通过音频进行数据传输的刷卡外设终端――手机刷卡器,它主要提供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在线支付等便民生活便利支付的金融服务。此外深圳盒子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推出盒子支付(iBOXPAY),主要是通过音频通信技术和音频安全信息的金融级加密技术,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在硬件中增加了加密芯片,在数据输出硬件之前实现了硬件加密。

二、国内主流移动支付平台解析

就笔者对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平台了解,目前的形势是“三国鼎立”――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如电子商务平台老大――支付宝。

在这三者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由于在移动支付中布局较早,所以一直稳坐第一把交椅。2008年初手机版淘宝上线,同时推出手机支付业务以配合淘宝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2009年底,支付宝推出基于Symbian、iPhone等平台的智能手机客户端,正式推进其移动支付业务。2011年支付宝大规模推进快捷支付业务发展,用户体验和成功率进一步提升。根据支付宝徐达总监的公开数据,支付宝日业务量超过15亿,日业务笔数超过600万,用户数超过3.5亿,并有超过50万家商户支持,与65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并与521家商户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境外收单业务。根据EnfoDesk的《201203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76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73%。新生支付以68.4亿元的交易规模继续位居网络支付八强。国内互联网支付份额支付宝46.5%,财付通20.4%,银联网上支付11.5%,占整个市场约8成份额。除支付宝外,财付通(QQ)去年开始也把移动支付作为其战略核心并不断地通过其平台优势(手机腾讯网、手机QZONE、互动社区、QQ浏览器)进行整合资源,策划活动触达用户,提升用户对财付通的忠诚度。

银联作为多元化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其品牌和影响力是其他同业服务商无法匹敌的。2011年起银联加大了在互联网和手机在线支付业务方面的拓展力度,并在同年获得了移动支付牌照,成立了移动支付部。银联的主要商户涵盖了水电等便利服务、保险直销等金融服务、游戏点卡的休闲娱乐、商旅服务以及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的应用。尽管银联早在2010年联合各大商业银行并第一批获取移动支付牌照,但发展一直有限。

从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来看,中国移动是电信运营商领域中较早推出手机支付业务的,包括手机支付和手机钱包,依托手机支付业务从互联网支付开始树立品牌知名度。手机钱包业务主要由各省运营商进行推广,应用领域涵盖公交、连锁零售、高校园区等。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业务是以“翼支付”为代表的近场支付业务为主,并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而中国联通在3G上的优势使得其在远端支付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中国联通的支付业务主要还处于系统建设和业务规划阶段,移动支付产品开发和市场推进速度较慢。

三、银行业发展移动支付现状

中国管银联早在2010年联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商业银行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但因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所以整个产业链各方尚未规模化。2011年起银联加大了在互联网和手机在线支付业务方面的拓展力度并在同年获得了移动支付牌照,成立了移动支付部。2012年10月,银联推出具有金融IC卡的互联网应用终端“银联迷你付”(Minipay),该产品定位为多功能应用终端,目的是打造个人和家庭的网上支付平台。通俗一点说,银联迷你付就是一款插在电脑上使用的lC卡读卡器,插上银行卡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各种交易,购物时也可进行支付。另外银联也已推出智能电视支付服务,通过将银行卡交换网络与广电网络相结合,在家中用电视遥控器就可以进行公共事业缴费、电视购物等多种支付,目前这项业务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日前招商银行与HTC进行跨领域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手机钱包”移动支付产品。用户持有嵌入信用卡芯片的手机,只需在具有“闪付OuickPass”标识的银联POS机上便可完成支付,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产业新标准下推出的首款移动支付产品。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甚至预言,信用卡将来会被手机卡取代。

紧接着,香港恒生银行宣布与PCCW mobiIe、MasterCard Worldwide及三星电子合作开发一个创新的手机支付平台,客户只需用内置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轻拍在商户读卡器上就可以通过信用卡户口支付购物,预计2013年上半年推出。

四、银行发展移动支付平台SWTO分析

(一)面对支付宝等各大竞争对手的强烈攻势,金融机构应该做出更加积极的应对并向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转变,因为对银行来说发展移动支付有着四大天然优势:

1、庞大的资金链以及运营支持;

2、庞大的用户数据;

3、严谨的风险评估和数据管控中心;

4、由于银行对POS机的把控,近场支付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作为传统的支付模式,相比起其他移动支付平台,银行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

1、以往银行主要注重线下商户的开发,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繁荣,银行线上商户的缺失让线上支付不得不依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而后者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几亿用户及几十万家商户,如淘宝、QQ;

2、支付终端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银行需要进行跨领域联盟,需要在各方作巨大投入,如招商银行与HTC联合推出嵌入信用卡芯片的手机就从支付终端开始进行战略布局。

(三)银行发展移动支付需要考量的问题:

1、审视支付方式快速转变给传统零售银行带来的商机与冲击并尽快做出进一步的战略规划;

2、如何在现有工信部等监管部门移动支付标准下扩大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并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建立客户忠诚度;

3、银行如何强化移动支付安全之路为移动支付保驾护航,让客户享受便捷、安全的专业服务;

移动支付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

一、写作背景

第三方支付市场在2013年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当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表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交易规模发展十分的迅速;二是业务类型多样化,覆盖了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等主要业务;三是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度高,特别是移动支付市场。

2014年5月2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达16万亿元,截止2013年七月,总计有241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许可。从支付宝公司的最新数据来看,到2013年底,支付宝实名用户已经近3亿,其中超过一亿的手机用户在过去的一年完成了27.8亿笔、总金额超过9000亿人民币的支付。另据易观智库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343亿人民币,与第二季度相比增长了173.1%,其中主要集中在支付宝一家,占移动支付规模的64.4%,接下来依次是拉卡拉、财富通,其他企业的市场所占份额不到7%。

这些数据表明当前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尤其是在移动支付领域更是培养起人们新的使用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和网络理财方面,社会对第三方支付的热议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货币基金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众多理财产品和更多的电子商务支付应用场景之后,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此,笔者从第三方支付的基本功能出发,基于虚拟账户体系的角度对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与监管进行分析。

二、第三方支付的原理

一般来说,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实现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支付服务。

传统的支付清算体系是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清算关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建立清算关系,客户不能与中央银行直接建立联系而是与各家商业银行建立联系,而中央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清算的对手方,实现跨行的清算。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时起到一定的信用担保功能。具体而言,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清算关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清算关系。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客户与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的中央对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在不同银行开立的中间账户(备付金账户)对其下各账户交易完成扎差,在对需要进行跨行结算的部分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完成结算。

三、第三方支付的虚拟账户体系

账户是建立其支付清算的节点,在电子货币时代是唯一的选择。谢平教授认为在电子货币时代,要使货币同时具有支付和金融商品的属性,个人账户体系不可或缺。

笔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之所以对传统金融监管带来挑战,洽洽是他所建立起的强大的个人账户体系。以支付宝为例: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数2.4亿,从2013年2季度开始,支付宝手机支付活跃用户超过了PAYPAL,成为用户数全球第一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虚拟账户功能,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少数介入到清算功能里,如支付宝;另一种是停留在支付发起的交易环节,而把清算后续环节留给了其他组织,如拉卡拉与银联的合作。

第一种账户体系以支付宝为例,它从2013年开始逐渐的向第三方应用开发账户体系,开放账户体系后,客户通过登录内置的第三方应用可以直接调用支付宝账户,免去注册。同时当用户在这些应用的支付场景下进行支付时,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快捷支付。这类交易账户体系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将各类账户与第三方账户集成化,尤其是将大量的社交应用账户与支付账户集成,以实现更多应用场景与支付的捆绑,大大提升了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使用黏性。这类账户的特点是将大量的支付操作与电子商务等支付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强调用户体验,支付操作便捷。

四、从支付功能对三方支付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国际支付结算委员会(CPSS)将清算系统定义为一系列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提交和交换与资金或证券转移有关的数据和文件的程序安排。其一,是为参与方的应收应付关系建立净头寸,以便于后续结算的过程,称为轧差。其二,清算则指的是交换、协商并确认支付指令或者证券转移指令的过程,清算发生在结算之前。其三,结算指的是包括卖方转移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给买方,并且买方转移资金给卖方的过程,是整个交易的最后一步。结算系统保证了资金和金融工具的转移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方支付公司,实际上主要是介入到清算环节,起到的是一个“清算中心”的作用,它收集一定时间内所有客户账户之间的交易信息,形成标准化的应收应付关系,将相反方向且等量的应收应付关系进行抵消,并计算出各客户账户的净头寸。最后通过在各家银行的备付金账户的资金增减,完成实际意义上的清算过程,主要是清算信息的整合,并没有深入到资金流结算过程,资金的结算通过商业银行完成。

但是随着第三方支付账户的发展,出现了像支付宝这样庞大的账户体系,引发出“自封闭性”等问题,与最初对第三方支付只能进行小额支付的界限模糊,像支付宝这样拥有庞大账户体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甚至可以完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结算过程中的职能。

监管者和银行对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虚拟账户的担心,集中于,当其介入到清算环节之后,清算信息流动出现了封闭特征,不够透明,且结算环节也难以被银行所监督。在某种意义说,当前的第三方支付虚拟账户,实际上同时承担了交易(基本功能)、清算(附属功能)、结算(隐形功能,这是由于银行对备付金账户资金流实际上缺乏有效监管的结果)三大功能。这些功能集中到同一超级账户体系中,并且这样的账户体系又没有受到像商业银行那样的分离监管,确实会存在一定风险。

五、对当前一些监管政策的思考

3月央行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以来,银监会和央行联手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10号文”),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涉及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交易限额、交易通知、赔付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资质和行为、银行的相关风险管控等。

“10号文”规定:商业银行应设立与客户技术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支付限额,包括单笔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商业银行应向客户提供临时调整支付限额的服务,

在进行身份验证和辨别后,按照客户申请,在临时期限内可以适当调整单笔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

央行的行政限额对于风险监管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零售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市场化已经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如果依赖短期行政性措施,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

谢平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具有金融商品的属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支付手段的典型特征。他认为金融商品属性是指商品能够给客户带来盈利的可能性,同时作为金融商品,对货币的变化必须十分敏感。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具有一个典型特点,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要么本身就是金融商品,要么能够自动在金融商品与支付手段之间进行地交易成本的转换,通过转换来实现价值。

通过对照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微信理财,我们不难发现第三方支付的这种金融商品属性,但是监管者的行政干预洽洽阻碍了这种新特性的发展。

另外第三方支付中客户信息保密性与安全性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部分行业主体片面追求快捷支付的客户体验,交易验证方式不断简化,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间风险信息交互不畅,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官方在媒体上的解释主要集中于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软硬件故障,网络病毒,网络欺诈等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账户被盗,资金被取出。但是不可否认每一种新技术都会面临风险,应该在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发的同时配套的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损失赔偿机制,减少和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例如建立完善的担保和保险机制。

第三方支付拍照为什么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方面是因为它在金融领域“国进民退”大背景下,做为为数不多的对民营资本开放的金融拍照,也因为其中的蕴含的巨大利益――沉淀资金。

以现在最流行的支付企业对P2P行业第三方资金托管为例:借方账户进行网上充值后,资金进入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随后第三方支付公司T+1将充值资金结算至P2P对公银行账户,P2P平台根据实际借款情况,将资金划拨到贷方银行账户。这种模式存在的风险在于资金将分别经过借方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公司备付金账户、P2P平台对公账户、贷方银行账户。其中资金在P2P平台对公账户时间最长,资金缺乏有效的实质性监督和第三方的监管,容易造成P2P平台方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后果。

如何在监管机制中设立有效降低沉淀资金余额的机制也成为管理当局需要考虑的问题。支付企业产生大量沉淀资金的根源,还是支付信用担保模式的存在,预计随着商业信用环境、个人信用机制的完善,以及网络电商退换货等机制的发展完善,长远来看这一模式的作用是会逐渐下降。从货币基金在14年上半年的火爆的行情来看,第三方支付与基金,证券的合作可以把沉淀资金余额的信用风险转移到公信力或是信用更强的基金和证券,这对于降低沉淀资金余额风险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于我过的金融发展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但是分析其在清算结算支付的职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监管着力点也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金融创新,保护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彪. 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 财政研究,2012,04:72-75.

[2]陈新林. 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J]. 特区经济,2007,04:293-294.

[3]李绪亮. 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7,17:234-235.

[4]王雅龄,郭宏宇. 基于功能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