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对审计法规不足的弥补和对审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审计道德建设在审计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对审计人员来说,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理想信念,才能够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做好审计工作。
(一)审计职业道德概述
对审计职业道德之本质和内涵形成客观认识,有利于提升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进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审计人才,对审计品质与职业素养的促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审计职业道德被视为社会公德在审计实践中的一种体现。可以说,在特定领域中,审计职业道德与行业公德的作用等同,但又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德不同。这是因为,审计职业道德是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业团体,比如行业协会、审计组织等通过明确的条文加以颁布的。审计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审计职业道德应借助自我评价职业道德评价的形式进行,并借助广泛的社会实践才能够得到检验与提高。按照审计事业的发展脉络能够看出,审计职业道德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按照审计服务对象进行区分,审计职业道德关系到服务的社会、任务和人群,服务方式也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二)审计职业道德的共性
审计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等属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正性被视为审计职业道德最为基本的标准。在这一属性下,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正直和诚实的品质,不管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能主观上让任何一方受益,即要寻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此外,公正性一直被视为审计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唯有保持公正才会让审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审计目标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第二,独立性被视作审计职业道之灵魂所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独立性,其思想和行为都不应受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影响。并且能够独立编制审计规划、独自取证和进行审计检查、独立进行审计评价和给出审计结论,在提出审计意见时,能够与利益相关者保持“绝缘”,发挥出审计监督的法律效力。第三,客观性被视为审计职业道德的标准所在。对审计人员来说,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相关审计事项做出正确、科学、公正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做出需要客观的调查与意见表述,讲求以客观事实为参照,坚持实事求是。
二、经济学视角下审计道德滑坡问题分析
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审计事业的期望值持续提升,强化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审计工作程序复杂、环境多变,涉及到市场经济中的诸多领域。对审计人员来说,能否坚持审计道德,防止道德滑坡,事关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审计人员置清正廉洁和奉公守法于不顾,致使审计行业的信誉、形象和未来发展受到了显著影响。
(一)监管不力
在失信却不被惩罚的环境中,就会失去独立审计的价值。在我国,由于征信体系正在建立当中,在本质上我国还属于非征信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监管不到位,使得审计实践中经常出现政策多变、寻租与腐败的现象,使得政府职能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在审计工作中也经常由于道德的滑坡而呈现出错位、移位和缺位的情况,让包括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人群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而从行业监管的角度讲,我国会计市场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政府一直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包括审计市场在内,其运行往往处在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之中,这就使得审计行业的自律和自我约束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审计道德的滞后也就可想而知。比如,与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一同造假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在不同时期违规行事,但该会计师事务所能幸免于难,几次都顺利通过了证券执业许可证年审。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国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督方式滞后不无关联。
(二)价值取向扭曲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关系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对注册会计师来说,由于受到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其行为中就会出现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不顾职业道德的要求。而依据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倘若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无法发挥“验钞机”的作用,或者把假币视作真币,把虚假会计信息认定为真实的信息,将虚假的审计报告视同客观的审计报告,不但会消减审计的效果和效率,还会对信誉好、质量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使之被迫脱离审计市场或者被动降低审计质量。这样一来,审计市场就会发展成为充斥低质量审计报告的“柠檬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无论是提供过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其他会计公司,都会处在道德滑坡的质疑之中。
(三)审计关系错位
在以股东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期间产生的审计关系较为复杂——资源所有人一般掌握着对资源管理人的监督控制权,而注册会计师需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以便对资源管理人做出的虚假陈述和粉饰报表的行为,以及损害所有人利益的活动予以客观深入的审查与揭示。可是,当社会组织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股权分散性越来越高、资金流动性不断增强时,越来越多的股东就会“搭便车”,这对审计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注册会计师出现道德滑坡就成为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以股东为核心的企业正朝着以经理为核心的治理结构转变。这样一来,基于契约关系的资源管理人就从审计对象成为审计委托人,这种不均衡的博弈让审计关系高度错位,所有人就会因此而面临管理体制人与审计人的道德风险。
(四)失信成本低
从本质上讲,审计职业道德滑坡属于典型的失信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会不会选择失信,一般要对失信成本和收益进行衡量,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就会更加“客观”,如果后者大于前者,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会趋向于“主观”,即违背审计道德而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比如,几年前,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出具了虚假报告被除名,但是在改头换面之后以另一事务所分所的身份出现,而这一分所的所长就是原立华事务所的负责人。由此可见,由于失信成本很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会铤而走险,甚至会通过违规操纵以及欺诈的形式作出对自身有利的安排。在我国,虽然该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建设当中,但因为参与共谋遭受查处与责令赔偿损失的几率极小,使败德者无法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经济学视角下遏制审计道德滑坡的对策
审计道德能够向社会公众展现审计人员的专业品质和道德情操,在外界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因此,在遏制审计道德滑坡的过程中,有必要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注重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普及和后续培训、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并建立信用诚信及信用评级机制,实现行业内外共同监督,借此促进审计人员对审计道德的遵守,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审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一)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普及和后续培训
在开展审计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和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借此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和时代责任感。其次,应注重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审计实践中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以实际工作测试的形式让合格的人员上岗,以此抬高审计行业的准入资格。最后,应构建起审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再培训制度,保证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补充和更新审计知识、审计技能,始终与时代的发展步伐和诉求保持同步。
(二)强化对审计职业内涵的深刻理解
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职业内涵和鲜明的职业特征,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十分特殊。不但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注重协作和分工,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自觉,能够承担责任,规避风险,在获取利益和维护公正之间做出正确的权衡,而不是简单地掌握知识和查账技术。在审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审计人员的道德培养变得十分重要,要通过审计教育,使之在从事审计工作时,始终将“为公服务”视作自身的工作精神,将“天下为公”看作自己人生向上的目标,甚至要将审计职业看作是自己毕生的事业,在追求学问、补充道德、追加责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社会。
(三)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对审计人员来说,学校和社会是其成长的熔炉和实验室,需要以此为平台不断扩充知识和增加信息储备,在理论深造和观念传输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审计人才。因此,对审计人员进行教育或者培训时,要注重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以操守为重、以诚信为本,将独立性看作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注重审计人员业务判断能力、合作精神、协调水平与沟通意愿的培养和锻炼,深刻理解审计的职业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胜任审计工作,使积累的审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审计工作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四)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审计法规制度建设
在遏制审计道德滑坡的过程中,审计部门需要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让审计人员全面、严格地遵守审计职业道德,以便达到审计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为此,基于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最大限度地排除源自行政权力、舆论和上级部门、同行的各类压力,确保审计人员无后顾之忧执行审计任务,不必担心因秉公执法而得罪他人,发自内心地维护审计的声誉和形象,以客观、公正的形态开展审计工作。这是新时期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审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五)建立信用诚信及信用评级机制
对审计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来说,其个人信用档案被视作社会信用体系内的关键内容,需要和其他信用环节保持同步建设。鉴于此,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信用定级,因为信用报告中最大也是真正的信用就是为投资者的价值取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外,信用评级可以扬善抑恶,在抑制审计道德滑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让负面信息和失信记录在更为广阔的范围传播,让道德滑坡者为其不良行为付出代价,并借助全社会对道德败坏者进行谴责,更好地保持有限信任;另一方面,在构建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能够让那些信誉良好的会计师事务得到更多信誉租金。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极化作用 辐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但从近年发展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极在带动其腹地地区共同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帕鲁于1955年提出来的。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区域,而是有选择地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但是,我们说帕鲁的增长极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是一个经济性质的概念,并没有把增长极的地域性内涵包括进来。到了60年代中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和其他一些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到地域空间中来,布德维尔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域配置的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至此,增长极正式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地域空间概念。以后的学者纷纷引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二)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由于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比周边的腹地地区要快,因而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腹地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趋向转移到核心地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少了腹地地区发展的机会,使得极核地区与腹地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地扩大,极核地区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当极核地区的产业和人口集中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极核地区的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混乱等集聚不经济现象,部分产业会逐渐往外转移,以获得新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在往外转移过程的同时也把极核地区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方法带到了腹地地区,从而带动了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极核区和腹地落后地区的差距。这种现象客观上带动了整个区域的联动发展,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有时候又称其为涓滴效应。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状
(一)第一产业
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合作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时间以来北京和天津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第一产业的功能弱化,主要依靠环京津的河北地区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合作会不断加深,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在目前,第一产业的合作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例如,河北地区目前的农副食品在京津地区的市场上占到了很高的比例,其中,蔬菜、生猪、活牛、活羊、果品的占有率分别达到40%、50%、40%、25%、40%左右。另外在目前,北京和天津的很多食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纷纷到河北地区设立生产基地,或建立各自的原料基地。大大加强了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在可似预见的将来,这种交流和合作还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深化。
(二)第二产业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目前的主要成果来说,主要是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工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依赖于资源能源的产业不断地迁到河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整体的产业协调和合作。但是笔者认为,这种产业协调和合作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理论上的极核地区向腹地地区进行产业输出和扩散存在一定的区别性,理论上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获得更大的市场或发展空间而向外转移,而现实中是为了改善首都的环境,在政府的主导下,强制部分企业搬离首都,或进行转移,市场机制的调节力度不是很大。因此,我们认为第二产业的合作和交流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带有一定的机械性。
(三)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合作上,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比如说在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打破原有的旅游市场壁垒,共同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线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资本的流通服务、通信领域的合作也都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长极地区和腹地地区的互动机制不健全
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联动性不强,核心地区与腹地地区缺少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交通方式的便捷,使得核心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腹地地区的依赖。双方的交流很少,经济的互补性开发认识不足。
(二)行政区划协调有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问题上,都尽可能追求自己辖区内利益的最大化,对区域整体的协调、综合效益的考虑比较滞后。一方面,北京、天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招商引资、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相对地减少了河北地区在利用外来资本技术的机会。同时,北京、天津却长期从河北地区摄取资本、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自身的极化过程,但是在极核区需要转移自身的部分产业时,极核区政府又会考虑到自身的财政收入、就业等利益,尽量把需要转移的产业扩散限定在自己的辖区内,以保住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核心区的环境资源压力,腹地地区受到的扩散和发展机会就会变得更少。从而产生了经济学上的一个现象“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三)区域产业分工链条断裂
京津冀地区目前也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产业,比如说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等,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产业。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强势产业并没有能够与其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对接。对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作用有限,比如说同在汽车领域,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北京现代在中国共有40多家的配套企业和提供零部件企业,其中有十几家是现代集团原来在韩国的配套企业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还有二十几家是分布在上海、昆山、江阴等长三
角城市的企业。
四、政策和建议
(一)寻找利益共同点
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被上述种种问题干扰,使得目前要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合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说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地区最终还是要往经济整合方向发展。笔者觉得可以从区域各种利益共同点出发,深挖产业链。比如说在第一产业方面,河北的农业产业相对于京津地区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京津地区不大可能会大力发展其不占优势的农业产业,因此我们说河北的广大腹地地区可以重点搞绿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对农产品深加工,做高标准、低残留、绿色品牌农产品。
(二)创新区域制度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时多集中在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考虑,忽略了对制度体制的深入考察。而制度体制的障碍是影响地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因为制度体制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可以从制度体制创新的角度来看京津冀腹地地区的发展问题。我们以农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各地方政府在推动农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或者农产品深加工的同时,可以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上采用一些新的方式,如“股田制”“反租倒包”或者“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等多样化的有利于在农业领域提高规模效益的制度创新。
(三)加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内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腹地与极核地区的联系。因此,必须实施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政策。例如,出台方便异地消费和异地购买的政策;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及时清理已经过期、不合时宜的部门封锁和区域封锁政策;积极实施反垄断、反区域封锁的政策:建立能够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放松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各项政策等。
关键词:文化国际传播;相关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65-02
20世纪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世界两级格局就此结束,引来了多极化的局面,使得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但是随着国际间利益往来的加大,各个国家间利益争夺就变得更加的激烈。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解决国际事务方面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又引起了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担忧,试图遏制、阻碍中国的发展。中国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尽可能的维护好自身的权益,进一步发展自身实力,就需要改变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负面评价与看法,增强国际威望和影响力。
一、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既属于我国本身,还属于世界人民,中国应该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但是当前,我国“文化赤字”仍旧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展现我国核心价值观、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依旧较少,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同我国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处于严重的“文化逆差”状态。据统计,我国对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体上达到了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到了100:1;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中,日本与韩国占了13%,而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一共仅占了6%;在引进出口出版物方面,从1995年至2003年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数量为58077件和5362件,特别是2005年对美国的版权进出口情况为进口4000件,出口仅为24件。由此说明,当今社会文化大国已经形成了文化垄断的态势,如果不重视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就将沦为文化大国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对象,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更加困难。
其次,展示我国独特文化魅力的作品依然较少。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输出品中电影以武术类为主,出版物以花鸟虫鱼、瓷器类为主,虽然这些内容能让国外了解中国的文化,但这仅仅是我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涉及到我国文化的核心层次,我国的深层次文化魅力并没有让外人所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评价的电影,内容往往是揭示我国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的扭曲,这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却是对于我国正统文化的一种曲解,这种文化传播的效果起到的是反作用。据学者对美国孔子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美国学生对于我国的兵马俑、美食、茶叶等了解的欲望较为强烈;对于我国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则持一种中性的态度;对于我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则是比较抵触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还做得很不好,我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等还没有得到国外的认同,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业不够发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新意,能打动人的作品。因此文化国际传播需要我国文化不断创新,提高自身魅力。
再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文化产业结构性缺陷较为严重。文化产业是需要文化与科技良好结合的产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时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应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在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有两个大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在整个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小;二是文化产品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当前必须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提高我国软实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实力。
最后,我国文化传播力弱,国家形象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文化传播具有多种多样的内涵,现代各种传媒工具的应用,使得文化传播的效率和速度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国内有学者研究过我国的文化传播力,指出我国的文化传播在对国内方面是很强的,但是对于国际传播则较弱,我国文化国际传播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与英国、日本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文化国际传播力的弱势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际形象的提高。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大众传媒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西方媒体力量强大,因此在一些问题上具有发言权,同时国际互联网英语是通用语种,因此西方也占有语言优势。在欧美人眼中,中国是一个没有民主、充满盗版、较为落后的国家,这种国际形象首先应该归咎与欧美媒体,有学者对于欧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行过统计,媒体包括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CNN等,在一个季度的统计时间中,从题目方面来看,一半属于负面报道,25%的中性,剩下的为偏积极意义的。这说明了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传播信息,更会影响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评价与看法。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得到了显著的增强。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塑造了我国的积极形象。我国的文化国际传播不仅扩大了我国的影响力,更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实力。
首先,大力开展文化输出战略,力争让我国文化尽可能走出国门。一方面,我国的主要战略就是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鼓励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支持机制。按照指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重点扶持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电影、舞蹈、演出等出口,对于国际文化营销网络进行建设;支持国内相关企业通过股份制、控股制、参股等在国外成立文化实体公司,建立文化产业营销网点,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必将大大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的传播能力,我国的“孔子学院”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典范。当前我国各个主流媒体施行“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各地培育专业高效的营销团队,同时建立国际销售市场,利用各类国际展销活动推销我国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施行“引进来”战略。随着近年来来华人员、国际留学生的增多,国外媒体又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进入到我国,他们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的使者,通过他们在中国的感同身受,让他们自己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再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国家人介绍中国文化,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扩大国外留学生、来华交流人员的规模,就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与国外传媒机构的合作,通过互派记者、人员互访的机会,让我国人员更好的熟悉他国的生活风貌、接受习惯等,这样就能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使用对象国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文化传播。
其次,坚守我国文化的遗传基因。我国文化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传承更新,靠的就是我国文化中具有生命力与联系的遗传密码。民主、自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元素,平等、博爱是法国文化的核心元素,那么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独特的遗传密码,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虽然有这五种,但是他们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文化形式。因此,发展与繁荣中国文化必须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可以传承与坚守的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应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同时与我国国情结合的文化元素,否则其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与影响力,也就不能走出国门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
第三,适当培育重点龙头型的文化企业,增加其影响力。当前国家应该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文化企业,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向现代化城市集中已经是趋势,现代化都市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的中心,现代都市人对于各种文化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国际都市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具有其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特别是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间的增加,文化产品的消费量必将越来越大。
第四,完善我国文化传播策略和技巧,努力展示我国的文化魅力。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必须要创新传播手段和相关技巧,站在中国的立场上,采用国际化的视角和表达方法,采取国外公众能够接受的方法,把我国的传统价值理念蕴含在文化内容中,在提供给国外公众大量信息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对美的追求;既要展示中国的魅力,更要获得国外公众的认同。在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淡化相关意识形态,追求一种普世价值,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通过对于我国文化长期而细致深入的介绍,到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将能代表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因子介绍给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对于他过来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就越是世界的。一旦国外能够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哪怕是接受我们文化中的一小部分,那么这个国家对我国的敌意就会减少,相应的理解就会增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精神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普世价值的资源也有很多,比如说“和而不同”、“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等,这些都与国外相关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特别是我国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都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变成系统的文化传播内容还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我们在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时,需要突出我们“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用实际行动来验证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才能在最广大范围内得到接受。我国可以采取文化传播由远及近和亲近传播的策略。纵观我国历史,儒家思想就是由山东传向全国,由全国传向亚洲的,现在就应该由亚洲传向全世界,孔子学院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点。传播接近理论和需求相似理论认为,文化交流国之间收入水平、精神价值和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交流的倾向就越强烈,文化贸易量就越大。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的热点区域也主要集中在文化亲近国和需求相似国之间,它们往往在向对方出口某类文化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这类文化产品。我国也应该采取这样的策略,既首先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再逐步进入国际文化市场。
参考文献:
[1]焦新平,粟近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3):38-42.
[2]王少爽,田国立.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J].河北学刊,2014(01):230-233.
[3]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2009(07):141-145.
关键词:媒介文化;经济;科技;河北;协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06-03
今天,媒介文化日益重要,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让我们患上了“电视依赖症”(麦克卢汉语),而且它成为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国家以及河北省都大力发展媒介文化。那么,媒介文化具有怎样的身份,又担负怎样的责任?
一、媒介文化的身份和责任
关于身份,媒介文化具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体现在两方面: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具体而言,形式的多样性,指媒介文化包括着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手机作品等,即它是一个包容极强的大家族,它几乎覆盖了人们所有视听领域,并且随着新技术的涌现,这个家族还会扩大。当然,包容性媒介文化的形成具有着历时性,即由仅用来听的广播发展到可以看的电影,由内容单一的电影进化到内容让人目不暇接的电视,由相对笨重的计算机进步到携带方便的手机,可以说,每次进步都是一次技术革命和思想解放。而今,媒介文化这个家族共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召唤着我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介,采撷着自己喜爱的文化资源。而内容的丰富性,指媒介文化传承着传统文化,又制作着现代文化;呈现着本土文化,又传播着异域文化;再现着既有的文化,又创造着一些新文化。因此,依靠着媒介文化,人们无须亲身体验所有事情就能了解到它们的情况。如电视具有着“全景式”(威廉斯语)功能,它的新闻、艺术、地理、体育等频道,洞开了人们的不同知识领域;电视还传播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让人身处斗室之中就知晓各地的人文风情。可以说,媒介文化的包容功能确保着它从人们生活的一个配角上升为一个主角,因为以前人们依赖文学来建构自己的世界,而今人们借助着媒介文化丰富自身、了解世界。而且就鉴赏而言,许多人逃避了文学有难度的阅读,而选择了影视轻松的观赏,从而媒介文化堂而皇之地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至于媒介文化的责任,一方面,它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着真善美的资源;另一方面,它促进着经济、科技乃至社会的发展。当然,这两方面彼此联系,因为今日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1],即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就推动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具体地讲,在精神文化方面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一定的审美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但纸质的作品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媒介文化应运而生,它快速制作、批量生产,及时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尤其是今日快节奏生活和消费氛围带给了人们无形的压抑,而媒介文化容易让他们宣泄这些压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更多的挑战。虽然媒介文化的娱乐性和肤浅性遭到很多理论家的批判,如阿多诺批判当代音乐致使听众的听力退化,“当代听力已经退化,即陷入幼稚阶段。不仅要听的科目与选择的自由和责任都丢失了,而且他们顽固地摒弃了音乐有意识的洞察力,此洞察力从远古时期到一个小群体就已经形成了。”[2]不过,媒介文化还是提供着真善美的资源,因为有些媒介文化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这保证了它的严肃性和深刻性,呈现着崇高式人物,阐释着高尚的伦理观。而对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媒介文化的贡献越来越明显。美国的影视作品每年所创造的利润是可观的,单单好莱坞的电影每年票房就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开拓世界市场的结果。正是基于媒介文化这样的潜能,所以各个国家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即把媒介文化视作一种载体来多方位地发展经济。并且由于媒介文化暗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的同化,因此,为了保护本土文化,各个国家希望通过繁荣自己的本土文化来抗拒外来文化的入侵。至于科技,媒介文化则是其施展的一个广阔平台,如数字技术在电影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类似的技术研发。而当下,人们注重媒介文化的原因,更在于它是一种“绿色经济”,它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小。对于日益恶化的生态和气候而言,媒介文化是最适宜提倡的产业之一。
二、媒介文化对经济和科技的支持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互相统一,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服务功能。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尊重人类的基本利益。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无害性和积极性互相统一,其无害性主要是指环境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同时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自然,设计过程及设计作品都不应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而其积极性是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要以积极性的、正面的意识为主体,同时不带给人消极的情绪。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整体性与多样性互相统一,首先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要具有正确的、统一的理念,并能够满足不同审美对象的需求,实现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并存和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互相统一,也就是说,现代艺术作品除了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审美需要外,还要适合人类的基本生活,具有实用性。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下个性化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具有个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对概念化、公式化环境设计的冲击和反思。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创新意识弱,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具有良好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往往由于设计师的经验不够丰富,使设计作品不具有实用性且不能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为了实现其设计的个性化,首先设计师要具有高超的水平和正确的理念,设计师应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经验,并在坚持环境设计服务于人类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使所设计的作品具有独立性,并且设计师对作品的考虑要全面,要做到尽量满足所有观众的审美。个性化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对整体设计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掌握,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是却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缺少和需要的东西,对设计者思想的解放和更多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大工业生产的影响,个性特点不明显,导致了人类的审美疲劳。因此,近些年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个性化设计理念也被大量引进到设计师的作品中。而对个性化的认知方式首先是要尊重自然,并将自然风景引用到人类的室内设计上,同时要打破以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中的个性化缺乏现象。如用优美的曲线代替枯燥单调的直线,用丰富的色彩代替单调的灰白色等。总之,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人类审美观念变化的需要,好的环境设计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强调其设计的个性化。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并不明显,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设计水平。
三、影响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因素
现代环境艺术的个性化设计主要是指设计师对环境的形式和风格的改进和创新,是设计师主观意识的体现。强调客观设计中人的主观理念的重要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主观意识和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本文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分析如下。
1、个性化设计易受风格化的制约城市设计在长期发展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格和理念。这样很多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尤其是城市居住空间设计时很容易遵循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设计理念,使其个性化无法发挥。另外,个性化是环境设计师对自然和对建筑设计的本能反映,为了使城市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设计师也往往会选择约定俗成的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师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化设计受到制约。
2、个性化设计易受到空间使用功能的制约任何一个设计都应具有实用性,这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使用功能是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也正是由于过分重视空间的使用功能而忽视了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很多设计师不能做到将两者合理的结合,并且在两者发生冲突时,选择前者作为设计理念,这样严重影响了个性化设计的发展。环境意识的渗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设计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个性化做出体现,这样也能够更好的体现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在同一空间,不同风格的个性化就是功能化增强的最好体现。
3、科学性与艺术性存在矛盾对于一个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来说,要时刻保持其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统一,加强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但是很多设计师由于正确设计理念的缺少以及设计经验的缺乏,往往顾此失彼,所设计的作品要么乏味枯燥,要么匪夷所思,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中,坚持设计的科学性十分重要,设计师应从整体设计、作品装饰、物品陈列以及其他细节上将科学性与个性化紧密结合,并合理的运用于其作品设计。从而实现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相互协调统一。
四、结论